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撐

[來源:福建日報|發布日期:2013-09-25]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發展的血脈和靈魂,是民族的精神載體,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復興本質是文化復興,中華文化的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夯實物質文化基礎。其中無疑包含物質上的不斷富足,然而物質層面的東西終究不能取代精神層面的東西。中外歷史一再表明,一個民族的振興和復興,如果缺乏應有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沒有正確的價值導向,沒有引導和激勵人們勇於創新和拼搏的精神力量,包括物質富足在內的一切目標都無法實現。所謂文化自覺,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所謂文化自信,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這種文化自覺,來自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這種文化自信,來自對時代發展潮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我們黨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表現在,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中,始終高度重視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鬥力量,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以思想文化新覺醒、理論創新新成果、文化建設新成就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向前發展。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展現出光明前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這就為我們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為我們更好地展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現實可能性。然而,要實現這一要求,將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無疑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需要我們紮實開拓和創新。第一,必須進一步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基礎、核心和靈魂。而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必須植根於自覺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價值立場和創新成果。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全球化進入了新的轉型階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要求我們旗幟鮮明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自覺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和各種文化觀念,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在新形勢下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集中體現在堅持、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並用它來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推進理論創新的源泉。這就要求我們在探索、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努力打造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理論話語體系,創造出富有中國特色的思想理論成果,在實現中國夢中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增添新的時代內容。為此,應當進一步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的理性認識。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理論思維的民族,中國共產黨人繼承發揚了這一優良傳統。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一以貫之地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歷史課題,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探索並最終找到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在以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助推中國夢的今天,就是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緊密結合當代中國實際、時代特徵、人民願望,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不斷破解現實難題,在更高的層面上重新煥發中華民族的創新活力,為人類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人民是中國夢的創造主體和利益主體。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堅持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要求我們掌握和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回應民眾的關切和訴求,使這一科學理論體系真正為人民群眾所認同、所接受,從而化為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的物質力量。第二,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國有著悠久的燦爛文明,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能不發掘自身優秀的傳統文化,闡釋其當代價值,從而獲得豐厚的思想價值資源。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最為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些傳統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獲得弘揚和發展,對我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國家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激發出整個民族的強大凝聚力、戰鬥力,從而歷經磨難而不倒,飽經風霜而彌堅。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又以「和」的思想顯得最為光彩奪目。「和諧」成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澱,已經鑄造成一種民族心理。今天我們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的目標,不僅是一種現實追求,更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和而不同」是「和」的核心、精髓。「和」思想的文化智慧不僅在於正視差異和矛盾,更在於把和諧作為化解矛盾衝突的基本準則,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世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轉型期的中國,出現許多以往未曾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特別是由於經濟成分多樣化帶來思想的多樣化。應當運用「和」文化的思想智慧,促進社會成員的文化認同,進一步凝心聚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不斷譜寫新的篇章。第三,必須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外國領導人時指出,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各國人民夢想相通,根本上在於文化上的相通。各種文明不僅存在差異,而且存在交流、融通。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就是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的過程。各國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我們應該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承認世界多樣性的現實。世界各種文明和社會制度應該而且可以長期共存,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正是基於這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我們黨始終把承認現代文化的多樣性和堅持文化的對外開放,作為文化建設上堅定不移的方針。在中國與世界交流互動日益頻繁、日益密切而深刻的大背景下,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中華文化對外交往的空間日益擴大,速度加快,內涵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手段更加靈活,成果更加豐碩。與此同時,由於我國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基礎較薄弱,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較有限,世界文化格局面臨「西強我弱」的態勢尚未根本改變。為此,當前我們應致力於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只有在繼承和利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創造出來的全部社會生產力和全部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並結合新的實際進行新的創造,才能順利建設成功。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學習借鑒一切有利於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於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於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機制。二是力求對外宣傳方式方法的創新。文化交流從來都是雙向的。我們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同時,也在積極傳播中華文化,推動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的發展。當務之急是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對外宣傳的新思路新舉措,運用各種高新技術和新興媒體,努力實現「中國文化、國際表達」,多講、講好「中國故事」,真誠、真實地向世人展現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充滿活力、開放自信的中國。在福建,做好對外文化交流的同時,還應做好對台文化交流,利用「五緣」優勢,促進兩岸文化共同繁榮發展,開拓新渠道、創造新形式、研究新對策,進一步拓寬對台文化交流合作領域。利用人緣地緣優勢,建立和完善文化合作機制,進一步促進閩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在積極推動包括福建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時,也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了解福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進程已經開啟,它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進一步增強提供新的歷史機遇,而更高程度上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作者為省委黨校教授)
推薦閱讀:

中國為啥不能實現民族復興?
武漢警察打人致骨折,無人管
從百年屈辱到民族復興之路
中國製造2025-美國的痛處
胡人?華夏千古民族英雄!——古今中外對唐太宗李世民的評價160條

TAG:民族 | 文化 | 精神 | 自信 | 強大 | 自覺 | 民族復興 | 文化自信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