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有哪些收費「埋伏」 巧降信用卡使用費率
07-16
經濟日報北京6月9日訊(記者 王璐 郭子源) 如今,各式各樣的銀行卡已成為公眾金融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提到銀行卡收費,相關看法卻莫衷一是。有人指責其項目繁多,「躺著掙錢」;也有觀點認為,在提升中間收入佔比的大趨勢下,銀行卡等手續費收入是銀行經營結構轉型的必然結果。 在經濟日報記者的街頭採訪中,說到銀行卡收費,公眾的第一反應多集中在「信用卡年費」、「簡訊服務費」、「小額賬戶管理費」、「ATM跨行跨境取款」等。當被問及「調單」、「快遞費」、「溢繳款領回手續費」時,不少受訪者則表示沒有接觸過。 如果你使用銀行卡,將有可能遇到哪些收費項目?各家銀行的收費標準是否相同?銀行在同業競爭中有哪些收費減免?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開展了調查。 細數借記卡收費項目 目前,銀行卡包括借記卡和信用卡兩種類型,從發卡量和人均持卡數看,其已深度嵌入公眾的金融生活。據央行數據,截至2013年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2.14億張,全國人均擁有銀行卡3.11張。 如此數量龐大的銀行卡,究竟如何收費?根據中國銀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2月14日聯合發布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銀行服務價格分為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市場調節價三類,銀行卡收費屬於市場調節價範疇,各商業銀行總行可根據市場經營情況依法制定和調整。 具體到各家銀行卡的收費情況,從記者調查的5家國有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看,各銀行具體項目雖有所差別,但正在執行的收費項目總數已超30項。其中,借記卡收費項目的數量相對固定,信用卡收費項目則種類繁多,且費用相對較高。 記者對比各家銀行服務價格發現,借記卡收費項目一般分為櫃面業務、ATM業務、賬戶費用、境外服務四類,如借記卡年費、調單、外匯兌換手續費等。「一般來電查詢ATM取款費、ATM轉賬、小額賬戶管理費的比較多。」某國有商業銀行客服人員表示。 從調查情況看,不論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境內ATM跨行同城取款均為每筆4元,境內ATM跨行異地取款則在每筆4元的基礎上,再加收一定數額的異地通存通兌手續費。 ATM轉賬收費標準則各有不同。以中國銀行長城借記卡為例,ATM本行同城轉賬免費,本行異地轉賬按轉賬金額的0.055%收取費用,最低每筆2元,最高每筆10元。針對跨行轉賬,如果是同城業務,則轉賬金額1萬元(含)以下的每筆3元,1萬元以上至5萬元(含)每筆5元;如果是異地業務,轉賬金額5000元(含)以下的按交易金額的1%、最低每筆5元收取,金額5000元以上至5萬元(含)的,每筆50元。 銀行卡里不存錢,或者存放金額很小且幾乎不使用,是否也需繳費?「小額賬戶管理費之所以常被『吐槽』,主要是信息不對稱,很多人不清楚收費規則。」某國有銀行丰台支行業務人員說,如果每季度日均卡餘額不足300元,銀行會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每季度3元。「收費依據是,銀行日常賬戶管理、系統批量處理、計算日均餘額等都需要成本。」 巧降信用卡使用費率 與借記卡相比,信用卡收費顯得有些「高大上」。單看年費,普通卡大多主卡100元,副卡50元,金卡、白金卡、高端卡主卡則從2000元、3000元至8000元不等。 除了年費,根據記者統計,信用卡的基本費用還包括滯納金、超限費、分期付款手續費、特殊設計卡片工本費等。「滯納金也就是遲繳風險金,如果到了還款日持卡人沒有償還最低還款額,就要收取滯納金。」招行客服人員介紹,收費標準是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 在基本費用的基礎上,信用卡收費還包括種類繁多的渠道交易費用、卡組織費用等類別。在渠道交易費用中,自助終端轉賬、存取現,商戶收單手續費最為常見;卡組織費用則包括銀聯ATM查詢手續費、境外緊急補卡補現手續費、跨境交易貨幣兌換手續費、國際組織報表服務、查閱簽購單手續費等項目。 儘管信用卡收費種類繁多,但年費仍是消費者辦卡時的第一道「心理防線」。為了吸引、爭奪客戶資源,「免年費」也成為銀行「各顯神通」的「主戰場」。 在招商銀行北京金融街支行,大堂經理介紹,如果現在辦信用卡普通卡,首次不收年費,每年刷卡6次則免下一年年費。工商銀行客服人員也向記者表示,如果是和工行簽約開立代發工資、退休金、醫保、住房公積金的賬戶,現在辦理個人信用卡普通卡免年費,如果沒有上述合作,客戶在用卡年度內,本外幣賬戶當年累計刷卡消費達5筆或5000元人民幣,也可減免主副卡本年度年費。 此外,為了增加微信銀行等新渠道的客戶黏性,不少銀行以微信銀行為陣地開展「讓利」。據招行北京金融街支行櫃員介紹,在給客戶辦理業務時,一般都會推薦其關注「招商銀行」微信公共賬號。「和信用卡綁定後,一卡通餘額查詢、信用卡賬單查詢可直接在微信上操作,不收費用,之前這些業務屬於簡訊通知收費項目。」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如何規避銀行永遠都不會告訴你的「坑」
※銀行賬戶管理基本原則
※閑談】銀行這碗飯不好吃
※窗里窗外——記我的銀行生涯
※葉檀:銀行業突現最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