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雕刻藝術品鑒賞
07-16
犀角雕刻藝術品鑒賞
一得齋主
犀角與其他獸角、獸牙、獸骨一樣,是動物身上最堅實的部分,以其製成的裝飾品或器皿,美觀耐用,深得人們喜愛。加之犀牛已成瀕危動物,因而犀角越發顯得珍貴,以犀牛角製成的藝術品,更是身價不菲。
我國早在殷周時期就有用犀角制觥的記載。據《詩經》引《寒詩》說,「兕觥,以兕角為主,容五升。」「兕」漢語詞典解釋為「古代用角做的酒器」。
犀牛在我國早已絕跡。現在犀牛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亞洲東南部的熱帶地區,數量很少。
明洪武二十一年成書的《格古要論》把犀角列入珍寶類,甚至被統治者用作等級制度的象徵。《明史·輿服志》載:「其帶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銀花、四品素金。」只有二品的官員方能配帶犀角刻花的官帶,顯示出犀角的高貴地位。
犀角雕刻藝術從明朝的初步繁榮,至清中期達到了鼎盛。清初的犀角雕刻繼承明代的傳統風格,進入乾隆朝,犀角雕的器形種類頗豐,除杯外,有圓雕人物、洗、掛件及仿古器形爵、鼎、羽觴等,雕刻工藝精緻至極。
清代後期,國力衰微,犀角料進口減少,且主要作藥材,所以犀角雕藝術與其他工藝藝術一樣,走向衰落。
今天,已成為世界級珍稀保護動物的犀牛,其角牙被禁止入葯,因此,明清時期所留下的犀角藝術品已是稀世珍寶了。
推薦閱讀:
※俄藏敦煌藝術品:五代 麻布彩繪菩薩像幡 賞析(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千年靈芝紅豆杉奇木擺件
※美玉藝術品欣賞之六
※埃斯卡納齊與中國藝術品的不解之緣
※五德來儀:藝術品中雞的身影|雞|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