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憶項目】我們的文字_7.記錄與傳播

  毛筆,相傳最早是由秦國大將蒙恬製作成功的,所以蒙恬有制筆祖師的美稱。

  關於蒙恬造筆的傳說由來已久,並且演變出不同的版本。最簡單的蒙恬造筆故事是蒙恬感於用竹梃寫字費時費力,所以潛心造筆,最後研製成功軟頭毛筆。另一個故事加入了神話色彩,將蒙恬的人生軌跡和造筆過程重疊在了一起。話說趙高隱瞞始皇死訊,篡改遺詔,假傳聖旨賜死遠在邊疆的扶蘇,囚禁輔佐扶蘇的大將蒙恬。蒙恬被拘禁,只求一死,欲在盡忠前上書一封,苦於身邊無刀筆,恍惚入夢,見兩位少女跪在面前道:「我倆在將軍圍獵時受將軍活命之恩,不能救將軍於危難,願以死相報!」語畢一同撞壁而死。蒙恬驚醒,見面前倒落著黃鼠狼和狐狸的屍首。想起當年自己在一次狩獵時放生過這兩隻小動物。感慨不已,禽獸尚有感恩之心,比人爭權奪利的惡毒高尚不知幾何,輕撫屍身,指尖觸到了狐尾狼毫柔而堅韌。內心一動,便分別取下一撮狐尾和狼毫,束於木杆做筆,血書寫下奏章後,自刎身亡。蒙恬死後,出於對將軍的敬仰,百姓們紛紛開始仿製起蒙恬死前發明的毛筆了。

  湖筆的製造地浙江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的造筆傳說中,除了蒙恬這位「筆祖」外,還「許配」他一個「筆娘娘」。傳說中,蒙恬發明毛筆的地方就是在善璉。蒙恬隨秦始皇東巡行至善璉,正巧救起落水女子名叫卜香蓮,二人互生愛意,交往過程中,兩人開始用羊毛和竹竿來製造書寫工具,獲得了成功。後蒙恬遇難,卜夫人隱居故里,傳授鄉民制筆三技。這個傳說由來已久,被人津津樂道。漢武帝時封謚蒙恬,在善璉建立了祠堂,其地亦被稱作蒙溪。善璉當地一直保留著「蒙公祠」,將蒙恬奉為「筆祖」,每當蒙恬3月16日生辰和9月16日忌日(一說9月16日為卜香蓮生日),四方的筆工都會趕到善璉,進行祭筆祖活動。近年來,善璉鎮政府將傳統的民俗活動祭筆祖發展成了「湖筆文化節」中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內容。

  傳說歸傳說,其實,據考古研究,遠在石器時代的陶器上,就是軟筆繪製而成的符號,一些甲骨上的文字也有毛筆蘸墨和硃砂書寫的痕迹。由此推斷最遲在商周時古人已使用更適合在光滑硬物表面書寫的軟筆了。根據考古發現,現今最古老的毛筆出土自戰國古墓。這支筆的製作與現在的制筆工藝間存在著差別。筆桿是實心竹竿,兔毛筆頭用髹漆細線捆在筆桿上,綁繩上塗漆以起到保護細繩浸水不損的作用。即便如此,制筆用料都易腐朽,所以能存世至今的毛筆文物十分罕見。秦代的毛筆將筆頭插入鏤空筆腔內,並且開始外用短毫、使長毫以便於蓄墨,與今日所見毛筆已經很接近了。所以,可以推斷,自文字產生之初,筆就已經隨之創造出來了。所謂蒙恬造筆,並不是蒙恬創「造」了筆,而是改「造」出了更適宜書寫的筆。

  毛筆製作有其自身的發展過程。漢代毛筆尾端削尖,能插入頭上髮髻,稱作「簪筆」。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兔毫與黃鼠狼毫的「兼毫」筆的製作。唐代,書法藝術蓬勃發展,書法流派紛呈,毛筆創製出不同規格。安徽宣城是當時的造筆中心。宣筆的製作傳統,保留到今天,宣筆製作技藝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唐宋時期,毛筆從選料到製作方法基本形成了完整體系。元代開始,經濟中心逐漸南遷。浙江的湖筆逐漸取代了宣筆,湖筆的出產地就是傳說中蒙恬造出毛筆的善璉。浙江省湖州市申報的湖筆製造技藝,名列國家級非遺名錄。除此兩項之外,國家級名錄中還有白沙茅龍筆製作技藝、周虎臣毛筆製作技藝、揚州毛筆製作技藝等三項。

  在書寫工具的發展過程中,雖然至今一些少數民族文字書寫利用的是竹木硬筆,但用軟筆代替硬筆仍然是這一進程中大多數的選擇。這由毛髮束成的軟筆為中國的書寫貢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賜予了文字線條的形狀變化。中國字的筆畫可以有寬窄粗細,富於繪畫的美感,依著毛料柔韌不同,勾勒不同的線條,創作出如此多的書法流派,都應歸功於毛筆。只有毛筆,能讓人如此瀟洒揮毫而作。毛筆的揮灑,潛移默化的從書寫習慣,到影響著中國人的寫作風格;從書寫方法,到左右著思維方式;從寫作工具,到牽引著民族文化……如此看來,不得不承認,稱筆是「天地之偉器」有「治世之功」,也是不為過的。

  

  2000年前的希臘,嬉鬧紛擾的海邊集市,一位作家披著白色亞麻長袍漫步其中,他正巧看到有位小販在兜售從遙遠東方海路運來的一種黑色小球,推銷說這件東西加水潤濕磨碎是可以用來寫字的。作家不禁想試試來自東方的顏料,便隨意購買了一些。經過他的使用,他發現用這種書寫顏料寫就的文字黑的純粹,時日久了字跡也不見褪卻,甚至浸在水中數日也沒有掉色。這種顏料就是墨,因為它從遙遠的印度港口海運而來,所以稱它作「印度墨」。希臘人對「印度墨」嘖嘖稱奇,認為羅馬生產的最優質的墨也不過如此。就這樣「印度墨」的傳奇一直飄蕩在西方。可是,他們誤會了,那並不是「印度墨」,那是中國墨。

  世界各地的原始先民不約而同的使用墨作為書寫與繪畫原料,原因是不論是天然石墨亦或是燒成的碳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普遍接觸到的黑色顏料。古埃及人用獸骨焙燒而成的液體墨甚至早於中國墨的發明;古希臘人以乾燥的酒糟或燒焦的象牙為墨;古羅馬人的墨混合了碳、泥土、烏賊墨汁種種原料,這種墨可以以水拭去,他們還利用蚜蟲卵造墨;阿拉伯墨主要成分是碳和松煙。

  中國古墨自用於新石器時代繪畫陶器紋樣後,在製作工藝上又經歷了不斷的發展創新。傳說西周時造出了最早的人造墨。直至東漢以前,墨都做成2厘米左右的顆粒,叫做「墨丸」,使用的時候不能手持研磨,必須和水後用石杵壓住研磨。東漢開始出現了模製墨,製成了規則的形狀,大小正可由書寫人手持直接研磨,自此,墨的基本形制確定了下來。此時的人造墨工藝,是燒松煙取墨。最晚於南北朝時期,制墨者開始在墨中添加中藥,使墨馨香宜人,更重要的是使其中用來粘合的膠質不至於腐爛變質,這樣墨才得以長時間保存。宋代的制墨技術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制墨原料上,以桐油和大漆為原料的油煙墨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清代,落榜書生謝崧岱發明了不必研磨就可直接使用的墨汁。不過直到今日,松煙與油煙依舊是最主要的兩種制固態墨的原料。

  

墨丸                              製作中的徽墨

  中國的名墨是產於安徽歙縣的徽墨。歙縣成為墨的最大產地從唐末就開始了。隨著中原地區的戰亂,大批士族文人和能工巧匠南遷。五代時南唐易水(今河北易縣)的制墨工匠奚超、奚廷珪父子,避亂逃至歙縣(當時稱歙州),發現它毗鄰的黃山上有質量極好古松,便紮根在此,以制墨為生。因其墨品質量優良,蒙後主李煜賜予國姓。安徽墨品製造傳統保留至今。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安徽省績溪縣、歙縣、黃山市屯溪區都是徽墨製作技藝的申報單位,另有上海市黃浦區申報了以歙縣清代制墨名家曹素功命名的徽墨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

  墨的製作步驟大致分為燒煙、篩煙、溶膠、錘鍊,入模成型,此後還有描金裝飾等。以中國墨繪畫,即便不用彩墨,只用黑色,也有濃、淡、干、濕、焦五種層次,所以有「墨分五色」之說。加幾筆就有幾筆的層次感,立體又清晰,其他顏料達不到墨的這種效果。用中國墨寫字,筆墨要跟著執筆者的心走,心到筆到,筆到墨到,這都是對墨的要求。用中國墨寫中國的文字,用單一的墨表現自然萬物。每一次研磨,多加一點水,呈現出的都是不同的韻味。每一次創作,題材可以一樣,內容可以相同,構圖可以不變,但書寫繪畫時墨的濃淡不同,作品便呈現出別樣的風格。這就是墨帶來的獨特氣韻。

  造紙術是震撼世界的創造。怛羅斯之戰,是改變了世界書寫史的一次戰役。

  唐玄宗天寶年間十年(公元751年),由於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多年挑釁,唐朝大將高仙芝率領3萬(這個數字有爭議)唐朝精兵長途奔襲,在今哈薩克境內的怛羅斯展開一場為爭奪西域控制權的對決。對戰結果是唐軍敗北,安西都護府損失慘重,後加之安史之亂,唐朝放棄了對西域的掌控,從此阿拉伯帝國完全控制了中亞地區。正是這場戰役,讓阿拉伯人意外收穫了一項足以改變世界文明進程的技術——造紙。

  造紙術公元4世紀流入朝鮮,之後由鑒真東傳至日本;越南大約3世紀就獲得了中國的造紙技術,7世紀傳入印度之後南傳到其他東南亞國家;8世紀因怛羅斯之戰傳入阿拉伯,之後數世紀逐漸西傳直至非洲,12世紀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了造紙場,13世紀造紙術傳入義大利,14世紀傳入法國、德國,15世紀傳入與歐洲大陸一海之隔的英國;美洲的造紙術16世紀由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傳入,大洋洲直至17、18世紀才流傳過去。截止19世紀,中國的造紙術已經傳播到世界五大洲。中國又是何時發明了紙呢?

  紙這個字是糸旁,最初指的是縑帛。英文paper,詞源於埃及用莎草橫截面鋪織而成的莎草紙papyrus。中英兩種文字中的紙字來源各有不同,但今天指的都是同一種材質——即採用植物纖維經過漚煮這一化學過程,改變其纖維結構,而後用細簾抄出的紙。在我國,紙起源於西漢,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一幅繪有墨筆山水及道路圖形的紙地圖,年代應在西漢文景時期(公元前179-前140年),是現存最早的紙質地圖。但這一時期紙並未普及,直到東漢,蔡倫總結前人經驗,用樹皮、麻頭等廉價易得的材料,通過挫、煮、搗、抄等方式,改進造紙術,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量和生產效率,為紙張取代竹帛奠定了基礎,也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由於蔡倫的貢獻卓越,後世也有人尊他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為文字的書寫和傳播提供了最方便、最廉價的載體。現存最早的紙卷書籍大都寫於3世紀,而有明確紀年的最早的紙質文獻是西晉元康六年(296)《諸佛要集經》殘卷,現藏旅順博物館。唐代韓滉的《五牛圖》則是現存最早畫在紙上的繪畫作品。紙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耐久性,而且輕便、易裁剪,這些優點讓紙成為留住人類文明有效的物質媒介,只要妥善保存就可流傳千載。以紙為書傳世,以紙畫境寫心,人們用文字、書畫,記事言志,狀物寫景,傳情達意。直到今天,紙仍是我們生活中無可替代的存在,從小時候第一次手觸圖畫書開始,每個人就與紙,與它所承載的文字、文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中國現在還能看到多少手工造紙法?分布在全國林林總總十幾種。手工造紙製作流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用料,現在比較常見的有竹紙、皮紙、藏紙和混料紙等幾種,被譽為「紙中瑰寶」的宣紙,就是混料紙的一種。

構樹皮紙製作步驟之一:抄紙                              製作桑皮紙

  製造一張宣紙需要一年時光。皮料和草料分別蒸料、扎捆晒乾、腌漚、多次鹼蒸、舂杵,製成料漿後和料,按照比例加入水槽,攪拌過濾後加入紙葯,之後抄紙、榨紙、烘烤、曝晒,使水分收干,淋水後揭取,將紙在牆上焙乾,以刀裁整,以「刀」為計數單位,一刀是100張。

  宣紙的特點是以混合原料,使用石灰和純鹼等弱鹼性溶液進行多次蒸煮、腌漚,再經過長時間的日光漂白後製成的,在這反覆蒸煮和長時間暴晒後,緩和地改變原有纖維組織,去除雜質,以日光暴晒達到漂白作用的紙經久不泛黃,歷久彌新,勝過當今工業造紙的化學漂白效果。其實不僅是宣紙,很多傳統手工藝造紙,都擔得起「紙壽千年」的美譽。

製作宣紙

  造紙術是中國奉獻給世界的禮物,是撼動世界文明的創造。如果沒有紙作為文字記錄的載體,作為傳播文明的介質,知識的保存、流傳都不可能向更便利、迅捷發展。可悲的是,當培根稱「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是徹底改造近代世界,並使之與古代及中世紀劃分開來,比任何宗教的信念、任何星象的影響或任何征服者的偉業所起的作用都要大」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些發明來自於中國。在經歷了西方文明的種種傾軋後,中國人習慣於仰視著西方先進的技術,失去了對自己民族、自己文明的信心和驕傲。到了今天,讓我們通過閱讀這本書,重新認識我們的文字、了解我們獨特又精湛的手工技藝,感受先人的智慧,繼承民族的遺產,挖掘傳統文化的精華,把那些失去了遺忘了的握回手中、納入己懷吧。

喜詠軒叢書《天工開物》明 宋應星著國家圖書館藏

  古代的「硯」字即是「研」字。硯從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研磨器材托生而來,其功能也是研磨——研磨書寫顏料。

  在利用天然石墨和使用墨丸的時代,硯還配有石杵,用來搗碎塊狀墨。那個時候的硯以實用功能為主導,樣式古樸自然,未經繁複雕琢。(圖11:硯的各部分名稱)硯有相對確定的器形是從漢代開始的,漢硯是扁扁的正圓形,有硯邊、硯堂,無硯池,硯下部有足,以三足為多。有研究者認為古硯帶足與當時古人席地而坐有關係,也有人認為當時的器物多帶足,硯也就自然而然帶足了。慢慢地,硯的製作從材質到造型都逐漸富於變化,到了唐代,出來了類似簸箕造型的箕形硯。硯也日益成為了受文人珍愛的把玩珍藏。在宋代,硯走向成熟,除了在抄手硯、太史硯上可見「硯足」的些許痕迹外,硯已無足了。宋代的硯,長度、寬度、厚度及大小更加合理、實用。硯堂、硯池、硯邊等也有了明確的界定和分工,確定了硯的比例關係,一直沿用至今。到了現在,與其將硯看作是昔日的書寫工具之一,不如將它當做工藝作品來欣賞,它的藝術價值,已遠超實用價值。

硯的各部分名稱

  就拿硯上雕龍來說,每一種硯都有雕上龍的作品,全國有多少種硯,就有多少個版本不同的龍硯,比如歙硯雕龍,主要以淺浮雕表現,題材多與水相關,有吐水龍、雲水龍;端硯雕龍,風格傳統,以工細見長。一龍盤於硯上,不僅讓硯台看著精神有氣勢,也為放硯的書桌、博古架添了許多靈氣。提筆寫字作畫的時候,從硯里沾墨,這一過程也是心境的凝練,當看到案台上的一方龍硯,就像是一位默默的守護者,守著硯中的墨,也護著執筆人的心。不只是龍硯,各種形態的硯台都凝聚著制硯人的精心和用硯人的愛心。

  隨著硯台製作技藝的發展,宋代開始流傳「四大名硯」的說法,即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南部的洮硯和河南洛陽的澄泥硯。現在,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硯台製作技藝的有:安徽省歙縣、江西省婺源縣歙硯製作技藝;廣東省肇慶市端硯製作技藝;江西省星子縣金星硯製作技藝;河北省易縣易水硯製作技藝;山西省新絳縣澄泥硯製作技藝;甘肅省卓尼縣、岷縣洮硯製作技藝;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硯製作技藝。

  硯的製作材質需要光滑溫潤而不滲水,經久研磨而不失平整,硯形則要求能實現研墨、貯墨、掭筆等功能。符合條件者,即能做硯。故而,硯有諸多材質,除了石硯,還有陶硯、銅硯、玉硯、瓷硯、瓦硯、鐵硯,甚至有隻能觀賞不能使用的水晶、象牙硯。「四大名硯」中的澄泥硯即以河灘泥層層過濾最終燒制而成。(圖12:澄泥硯製作中的過濾)因為石硯笨重不易攜帶,古人還發明了輕巧精美漆砂岩,用大漆和金剛砂調和塗於木硯表面,表面以國畫技法繪製花鳥山水。其硯質地絕輕、入水不沉、墜地不損。徽州漆器髹飾技藝與揚州漆器髹飾技藝兩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都製作精美絕倫的漆砂硯作品。

澄泥硯製作中的過濾

  石硯的質量首先取決於石頭。中國很多地方都出產適合制硯的石料,石料材質從色澤到分子結構都有明顯差異,所以各地出名的石硯多以產地為名。「四大名硯」中端硯、歙硯、洮硯都是以地名命名的石硯。各地石硯的特色多在於用料,雕刻手法上並沒有根本性的差別。

製作石硯

傳拓

  用紙與墨將硬物表面的文字或圖案複製下來的技術,稱為傳拓技藝。以傳拓的方式,可以準確無誤的保存硬物上的信息,很多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都將當地的傳拓技藝收錄其中。傳拓技藝的成品拓片,毫釐畢現又便於保存,一直以來都被看作是特殊的文獻收藏。

  傳拓的誕生出於對文字傳播方式的探索。傳拓技藝最早用於複製石刻上的文字。至今無從考究傳拓具體的誕生點,只能根據現存最早的拓片《溫泉銘》(為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拓本,發現於敦煌石室)的純熟製作手法來證明,至少在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之前,傳拓已經成為了一項成熟的手藝。即便如此,我們依舊可以想見,石經絕對是催生傳拓技藝產生的重要誘因。東漢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洛陽城南的太學講堂門前,刻有七部經典的「熹平石經」是所有讀書人必須遵照的儒學範本。為了應付考試,不受諸多錯誤版本的誤導,必須準確地記錄這正反兩面刊刻的46塊石碑上總計約20萬字的文章。在這種迫切而功利的需求下,才探索出了傳拓這項可以快捷的完全複製原本的技術。

  從對石經的拓印,發展到傳拓其他石刻文字,比如石碣、石碑、摩崖、墓誌;之後擴展到拓印石質的浮雕與花紋,如畫像石;再往後是各種形狀、大小、材質的器形,甲骨、陶器、玉器、青銅器、雕像,生活中可見的錢幣、銅鏡、磚瓦、硯、墨碇……拓印技藝還逐步探索出了以名人書法為內容的法帖製作和能表現器形全貌的全形拓技術。傳拓是一種重要的複製技法,即便是照相影印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對器物內部銘文和層次複雜的花紋,尤其是斑駁不清的古代文物和殘破不全的石刻,黑白分明的拓片依舊是最為清晰合適的表現形式,其他技術無法取代。它也是研究金石考古不可或缺的依仗。

犬伯斝 商晚期器 清全形拓本 國家圖書館藏

  傳拓,作為一種複製傳播方式,具有恰恰與雕版印刷相反的特色:經過傳拓而成的拓片——黑底白字,所拓印的器物——陰文鏤刻,複製的方式——文字正寫到正寫。但是,傳拓卻與雕版印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通過傳拓過程完成的一類成品叫做法帖,作為書法藝術的一種載體,是將前輩名家的字帖以雙鉤描線搨寫(此技藝稱為響拓)在石或木板上,以傳拓方式刻帖流傳。實際上,就是以印刷傳播為目的所進行的行為。

陳令望造心經碑 唐天寶1年(公元742年)

雕版印刷

  紙和墨這對黃金組合,無疑對印刷術的發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們不僅能將文字清晰長效保留下來,而且定製成的書籍方便存儲和運輸,為文字的傳播和複製做足了物質前提。至於技術方面,浮雕反文印章(以「反文」體取得「正文」,這是印刷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在薄紙上拓印技術的結合導致了雕版印刷方法的誕生。此外,在古代時期,我國科舉需要標準的儒家經典,宗教的傳播也需要大量佛經的複製品,而漢字筆畫多,字形複雜,抄寫速度慢,之前的抄寫和傳拓難以滿足社會需求,非常需要一種更有效的文字複製傳播技術,這就是雕版印刷出現的社會前提了。

  印刷是書寫的一種機械延伸,雕版印刷,以反字刻木,刷墨印字,一版對應著一頁(也有對開的)書籍,凝聚著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優秀傳統技藝。我國雕版印刷最早出現大概是公元7世紀,現存最早的完整印本書卷是在敦煌發現的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剛經》。宗教經文的傳播需求對印刷術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到了五代時期,印刷的內容題材開始不再局限於佛經和曆書,已有道家和儒家經典著作、文選、歷史等題材,洛陽與開封成為印刷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地區,這一時期吳越國王錢俶(弘俶)(929-988年)印行了經咒《寶篋印陀羅尼經》3種共8.4萬卷,另一位杭州明剎靈隱寺的主持延壽僧人(904-975)也印行樂大量經卷、梵咒、佛像,僅已知經咒有12種以上,圖像40多萬幅,這兩者加起來是我們已知這一時代規模最大的印刷工程,深深影響了宋初的印書事業。

  我國雕版印刷到宋代成長為完美精湛的技藝,技術改進、印刷範圍進一步擴大,並傳播到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契丹、党項、女真、蒙古)地區,甚至越疆界繼續向西傳播。這一時期官府、學校、寺院、私人、家塾、書肆都從事書籍刻印,印刷內容不僅有儒釋道經藏,還有歷史、地理、哲學、詩文、科學與技術(尤其是醫學)等都有涉及,印刷中心北方為北宋時開封,南方為南宋時杭州。宋代是我國印刷術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舉世獨創,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中國雕版印刷的發展和進步,也不斷體現在印刷內容的逐漸豐富上,因為印刷的突出特點就是複印和傳播,印刷內容範圍的擴大對文化的繼承和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在明代,印刷的題材和前代明顯不同,除傳統經、史、子、集等內容外,已有通俗小說、音樂、工藝技巧、航海志等未曾出現的題材。在技術上,明代的匠人們改進了木板多色套印的方法,書內的插圖更為精緻,而使用雕版摹印的方法複製古本書籍,幾可亂真。

  清代中央政府積極推動編修與印刷,各地方機構也積極仿效,設立官書局,北京、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印刷業繁盛。清廷主要負責刊印書籍的地方是武英殿修書處,位於紫禁城,隸屬內務府,這裡出版的書籍通稱「殿本」,以校勘嚴謹、紙墨精良、字體秀麗、刻印與裝訂技術高超著稱。地方個官書局刻印的書籍以互通有無、刻印嚴謹為特點。此外,書肆印坊、學者文人等也積極刻印。在清代,地方志,專志(由名山、關隘、河堤、橋樑等主管機構編撰出版)、家譜、叢書得到大量印行,無論在數量上或是規模上都遠超前代各朝。

清代刻本 篆文六經四書六十三卷 清康熙間(1662-1722)內府刻本 全書以小篆刊刻 國家圖書館藏  在中國,總的來看印書是以雕版印刷為主的。雖然宋代畢昇創造性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讓印刷排版更加靈活,尤其適宜印刷如康熙《古今圖書集成》,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等這樣卷帙繁多的書籍。但是,中國文字數量龐大,一套書籍印刷需先要雕刻大約20萬個活字,前期經濟投入很大,而雕版就相對經濟並容易處理,當所需用量的書籍刊印後,可將書版保存,需要重印就再拿出來,避免了圖書的積壓。並且雕版印刷的字體及格式可有不同風格和效果,印成的書頁整齊美觀,錯誤也較少,而活字印刷除了在排版方面容易出錯外,也會因材質問題,使印出來的書缺少些美感。如金屬活字就不易上墨,陶泥及瓷活字在焙燒過程中會有收縮膨脹現象導致字體大小不一,版面不齊(中國印刷業普遍接受現代活字排版印刷則是20世紀初的事了)。雕版印刷是先人們留給我們偉大的文化遺產。我們的祖先,發明了能夠表達豐富意境的文字,又為文字的保存和傳播費盡心思,一字一字的精雕細琢,求真,致遠,讓生命贏過了時間的磨耗。

木活字印刷

  木活字印刷一直是我國活字印刷的主流,從元朝開始直到現在已流傳了800多年。活字的「活」,是相對於雕版的「死板」而言的。不過,首創活字印刷術的宋代人畢昇一開始並不看好木質活字,經他試驗認為「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葯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所以畢昇採取的是用膠泥造活字。

《夢溪筆談》 會稽商氏半野堂 明萬曆 國家圖書館藏

  可惜的是,畢昇的發明並未得到當朝政府的重視,經過《夢溪筆談》的記載和宣傳,後來有不少人採用畢昇的活字印刷術進行印書。各地的人們也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材料製作活字,產生出了泥活字版、磁版、木活字版、銅活字版、錫活字版、鉛活字版等各種活字。不同材質的活字在各個朝代同時發揮著作用,而各時代對活字的稱呼也有不同,如元代稱「活板」、「活書版」等,明代則有「便版」、「合字版」等,清代普遍用「活字版」和「聚珍版」。

  木活字印刷一直延續著畢昇泥活字印刷的傳統。最早使用木活字的是元代著名的農學家、機械專家王禎,他請工匠製造三萬多個木活字用來刊印他的巨著《農書》,並在《農書》卷二十二後系統詳細地記載了他的「造活字印書法」。雖然,王禎沒用這套活字印《農書》,而是印了他纂修的大德《旌德縣誌》。這本六萬多字的書,不到一個月就印了百部,效率在當時是極高的了。更令人稱道的是,王禎獨創排字輪盤,將兩個木質大轉輪盤依號數鋪擺木字,一人兩輪盤中間,推盤找字,左右兼顧,以字就人,大大提高了排字效率。元代活字印刷已經在皖南、浙東一帶流行了。目前現存年代可能最早的木活字實物是由敦煌博物院發現的六枚回鶻文木活字,創製年代大概在13世紀,說明元代的木活字已經流傳到維吾爾族地區。

《農書》 福建 清光緒21年(1895)增刻 國家圖書館藏

  明代木活字更為普遍,不過主要是各地藩王、書院、私人使用,木活字的靈便性(自用方便,借人也方便)得到更好地發揮。

  到了清代,木活字幾乎南北各省都有流行,基本延續王禎的印刷方法,並提高改進。清代書院、營業性的書坊、私人也都採用木活字印書,而且清代木活字除印書外,還刊印報紙,如《邸報》《京報》。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由當時的維新派人士出版發行的《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就是用木活字進行印刷的。此外,清朝家譜之風大盛行,而家譜廣泛採用木活字進行印刷。   雖然活字印刷的起源在世界上還存在著爭議,西方國家認為活字印刷是德國人谷騰堡(1394~1468)發明的。可是,我國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雖然畢昇個人信息非常少,但關於活字印刷的方法記載詳細。相關宋代資料(如《栟櫚先生文集》)和發掘的宋代活字印本(如浙江溫州市郊白塔出土的《佛說無量壽佛經》)均可證明在宋代已有活字印刷技術並為人所知。所以畢昇在北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世界首創,比西方活字印刷早約400年。

  現今,尚在浙江瑞安傳承使用的木活字印刷術主要用於做家譜,也會印一些佛經、古書,但數量不多。瑞安家譜木活字印刷技術起源於元朝,最早將木活字印刷技術用於修譜之事的是一位名叫王法懋的人。據《太原郡王氏宗譜》記載,元初,隱居在福建省安溪縣長泰里的王法懋一邊「教授善身」,一邊「化俗譜之修」,開始編修宗譜,並把木活字印刷術引入編修族(宗)譜的事業中,稱為「梓輯」 之藝。清代乾隆時期,王法懋的後代由平陽翔源遷入東源,不僅將「梓輯」歷代相承,更授給外人。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完全手工操作並代代傳承,古樸而原始,基本再現了我國古代活字印刷的作業場景,是活字印刷術源於我國的最有力的證明。

  在當下,木活字印刷仍面臨著嚴重的發展困境,快節奏多樣化的生活中,很少有人會願意將時間耗在寫字、刻字、排版上面,另外修譜工作成本高、速度慢、報酬低,許多譜匠也放棄了這項工作改尋別的出路,再加上電腦技術和機器鉛字印刷也搶佔了部分市場,木活字印刷的境況令人擔憂。

(全文完,共7部分)


推薦閱讀:

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維多利亞秘密的天使翅膀,托起的不僅是我們的胸
我們就活在苦中,因為信不著佛,佛的功德力在我們身上顯現微弱。
由霍建華宣布婚期所想到的:我們為什麼要結婚?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們 【15P】

TAG:中國 | 記憶 | 傳播 | 記錄 | 文字 | 項目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