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繫辭》通講(十五)
我們上一次課講到了「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這是生命的變化、生死的規律。其實,你說是規律吧,實際具體來看這個生死啊,又不是那麼好把握,生死也不是那麼好了的。佛教愛說無常,生死就是無常的,易道變化就更是無常。無常跟因果一樣,也是一個根本的規律。
今天早上出門很冷,臨出門的時候,我還加了一件毛衣,穿上了秋褲,誰知到了下午,天氣卻變了,出了這麼好、這麼暖的太陽,又熱得有點受不了。天氣變化真是無常,而最近的時事變化也是這樣。這兩天看新聞,陳水扁被抓起來,戴上了手銬。他作為總統的時候,想到過也有今天嗎?他當年意氣風發的時候,想到今天要用戴手銬的形式為過去埋單嗎?這就是變化,易道就是這樣,無常。但無常當中也有因果關係啊!這些事情的因果也是很清晰的。所以無常和因果,看似矛盾,實際就是一陰一陽之道啊!
我們上次講第四章,一開頭,就是對《易經》的一個讚辭,說易道是可以概括天地萬物的。我們古代的文化,關於天文、曆法、星象、堪輿、風水之學這些學術,就是通過《易經》的原理逐逐漸漸演化發展出來的。這就是「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今天我打開書院網站,看到趙當家剛發了一篇關於《易經》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章,中間也談到了《易經》裡面的學術分支,包括我們過去當成迷信的風水學,現在也要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前段時間有報道說,國內有所大學裡面開了風水學的課程,引起了一定的爭論。不了解傳統文化的人就會覺得,怎麼大學裡面也講封建迷信的東西呢?實際上,我們上次也說了,中國古代的風水之學,就是人居與環境之間怎樣達到和諧的一種學問,是中國古代很樸素的一種自然科學。
古人學通了《易經》,從觀天察地開始,然後「知幽明之故」,就可以把看得見和看不見的世界,都明察秋毫了。作為一個具體的人,從天文也好,地理也好,看得見看不見的事情也好,落實到我們個人身上,關鍵就是要體會生死。很多宗教的發源,都是來自於對生死的探索,對生死的迷惑。佛教講「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明白了生死之後,知道了「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就可以發起一種無我利他的心愿,這就是菩提心。那麼,這個「死生之說」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就是具體的解釋了。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裡講的就是易道裡面是怎麼看待「死生之說」的。《易經》在儒家被稱為群經之首,如果沒有把《易經》真正學進去,學習儒家的其它經典,就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偏頗。比如把孔夫子的一些話拿來斷章取義,有人來問孔夫子什麼是死?孔夫子就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夫子是不和你談死的,要你在人世間活好,把本分做好,活成一個高尚的人、正直的人,不去想死的問題,這就對了。有些人去問鬼神的觀念,孔夫子也一下堵死,要他們「敬鬼神而遠之」。鬼神是值得我們敬畏的,但是不要一天到晚都想去和它們打交道,就像後來道家的符籙派,每天畫符念咒,役神驅鬼。儒家是不理這一套的!我敬鬼神,但是不得罪鬼神,也不和鬼神一起耍,我是牢牢站在人道的立場。孔夫子並沒有否定鬼神,他之所以迴避這些問題,是因為問話的徒弟沒有達到這種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研究死亡、研究鬼神的地步。在當時禮崩樂壞的時代,只有堂堂正正做個具有仁義禮智信的人,把人做好,才是必須的,對這個社會才會有幫助。儒家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的。
但是《易經》中沒有迴避這些問題。「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裡就涉及到了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幾個重要的概念,比如精、氣、物、魂、鬼、神這些。這一句裡面,最關鍵的概念就是精、氣、神。
對道家學術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精、氣、神在道家裡面被稱為「上品三葯」,道家的修鍊是緊緊圍繞著精、氣、神來的。上品三葯,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內部,都具備了精、氣、神這三種東西。道家修鍊的目標是長生不老,它認為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面都具備長生不老的元素,關鍵就是看你如何去運用、如何去修鍊。在中國的上古時代,甚至是先秦時代,大概就有鍊金術修鍊金丹的這些說法。直到東漢時期,在我們四川大邑鶴鳴山,張道陵創立了「正一盟威」之道,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天師道,中國道教才正式創立,張道陵也就成了公認的道教創始人。
與張道陵同時代,也可能稍早一點,有魏伯陽這麼個人,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周易參同契》。這本書把《易經》中的理論、各卦爻變化的規律,結合了漢代比較流行的卦氣之學,形成了道家的修丹的一套方法,因此,魏伯陽也是一個煉丹家。這和後來所說的道家內丹,是有一定區別的,魏伯陽所煉的叫外丹。所謂九轉金丹,就是把鉛、汞等物質加入一些催化劑,然後進行燒煉,經過九個階段的變化所形成的物質。古代煉丹家認為,經過這種煉化所形成的物質是不朽的金丹,人吃下這種不朽的金丹當然也會不朽,當然就會長生不老。魏伯陽出生於東漢的貴族世家,但是從小就對升官發財這些事情沒有一點興趣,他最喜歡的就是一個人獨處一隅,研究道家的金丹之術,最後通過《易經》的啟發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
傳說中,魏伯陽完成了自己的金丹理論之後,就帶了三個徒弟和一隻白狗,跑到深山裡面準備付諸實踐,要去進行煉丹的實踐。經過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煉成了九轉金丹。魏伯陽很高興,就對弟子們說,我的金丹已經煉成了,吃了以後就可以羽化登仙,長生不老,哪個來嘗一下呢?弟子們都很害怕,因為他們曉得煉丹的這些東西,鉛、汞、水銀這些,毒性都非常大,吃了是要死人的,都不願意吃。結果大家決定讓那隻白狗先吃,看它吃了以後情況如何?結果呢,這條狗吃了一顆金丹以後,竟然當場斃命。弟子們面面相覷,更是不敢吃金丹了。魏伯陽非常傷心,覺得自己修鍊了一輩子的金丹大道,自己一輩子的精力都花在這個上面了,結果還是失敗,活下去也沒臉見人了。於是他抓起金丹就丟進嘴裡,結果也是倒地而亡,沒有氣了。三個徒弟怎麼辦呢?其中有個徒弟要傻一點,平時跟師父關係也很好,就對其他兩個說:「我們拋家棄子,就是要跟師父煉丹,要成仙來了脫生死。現在師父死了,我們就算回去,過不了幾年還是要死的,不如跟著師父走了算了。」他也拈了一顆金丹吃了,也當場斃命了。剩下兩個徒弟不想死,找了兩口棺材,把師父師兄埋了,然後就回去繼續過日子。但是過了兩年,有個樵夫下山來對他們說,哎呀!我今天在山上遇到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是也很有趣。魏伯陽在道教裡面地位非常高,被稱為「火龍真人」,可以說跟張天師是平起平坐的人物。他的《周易參同契》被後人尊為「萬古丹經王」。道家煉丹,不管是內丹還是外丹,都要好好學習《周易參同契》。這本書中世紀流傳到歐洲以後,引起了科學界的高度重視,那些搞化學研究的科學家看到以後大吃一驚,覺得中國古代真是非常了不起,差不多兩千年前就準確記錄了各種物質間的化學變化,既有實驗也有理論。這在世界化學史上留下了一筆,魏伯陽由此也被稱為現代實驗化學的先驅者之一,稱得上中國古代的實驗科學家。
關於道教煉丹的問題,千古以來爭論很大。但是後來道教的說法,外丹的修鍊被稱之為下品,是屬於低檔次的修鍊,因為燒煉、服藥,都是與心性沒有關係的,真正高明的修鍊是內丹心性學,是內丹的修鍊。歷史上很多吃金丹的皇帝,最後也是一命嗚呼,英明如唐太宗者,據說也是吃金丹而短命的。宋代以後,外丹燒煉就逐漸看不到了,大家談的都是內丹的心性之學,這就和佛教禪宗的一些觀念結合。內丹心性之學要總結的話,很多朋友都知道,不外乎是在精、氣、神上面做文章。內丹修鍊是按照「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返虛」這麼個程序進行的,最終是通過人體內部精氣神的鍛煉,達到回歸於太虛之境、回歸於大道的境界。
「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返虛」,雖然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在道家裡面,是一整套修學的系統,要把這三句話說清楚,恐怕花很長時間也未必能夠講清楚,更何況我也沒有玩過這個東西。我們在這裡,只能把精、氣、神這幾個概念提一下,從我們自己身上來體會一下什麼叫做精、氣、神。 精氣神,可以說是我們身體中能夠感知的三種能量狀態。它們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精,表現出來的是我們身體中的熱能,只要你身體還有溫度,就說明人還沒有死;氣,表現出來的是我們的力,人之所以有力量,能夠跑能夠跳,是因為氣力的作用和體現;神的體現稍微玄一點,可以說是我們生命中的光能,能夠產生光明照耀的作用。
人體內的光能是怎麼產生,怎麼來的呢?我們眼睛睜開,看著是亮光光的,但眼睛一閉就是一團黑啊!不是這樣理解。這個光能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光,而是精神意義上光,是一種明了、明白。我們眼睛睜開是亮的,眼睛閉上是一團黑,但是能夠看到亮和能夠看到黑的那個東西,能夠讓你清楚明了一切的那個東西,它就是神。甚至我們的這個「神」,還能讓我們產生一些物理上的光的感覺。比如我們做夢,眼睛是閉著的,並沒有外界物理的光透進我們身體內部,但是做夢夢見白天、夢見大太陽,那就是亮亮堂堂的;夢見走夜路,月光底下就是麻麻雜雜的。這種夢境中的光明感受,就是我們的「神」製造出來的光明。
我們這樣來理解精、氣、神三種狀態,就把以前道教中那些神神秘秘、玄之又玄的東西打破了。確實,精、氣、神是生命科學範疇的東西,對於人體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說一個人身上還有熱氣,就不能說他死了,但是他活在什麼狀態上呢?如果他沒有氣,不是呼吸這個氣,而是沒有力氣,那雖然是活著,但也是很虛弱的,絲毫也不能動彈。如果一個活崩亂跳的人沒有精神的這種光能,就也談不上什麼了。人身的一點熱氣、一點熱能是個基礎,有了這個基礎,通過氣的作用產生了力氣,能跑能跳,能夠走路、勞動,能夠吃飯睡覺,這才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如果這個人在精神上有所意識,精神的光能能夠很清澈、明了,這個人就是健全完整的人。一個沒有「神」的人,身體再好也不過是行屍走肉,和動物沒有多大的區別。所以,精、氣、神也可以說是人體能量狀態從低級到高級的一種遞進。有了熱度、溫度的基礎,與氣結合產生了力,再通過精氣變化的作用,就啟發了神的光明。
現在來看「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句話,就很明白了。精與氣結合,就產生了我們物理的身體。王夫之說:「精者,陰之始凝;氣者,陽之善動。」這是從《易經》角度來講的,凡事都要分陰陽,精就是陰氣剛剛開始凝聚成形,這是生命當中一種陰性的力量;氣是一種陽性的動能,陰陽的結合,就是精氣的結合。我們這個身體,就是陽氣鼓動陰精凝聚而成的。這就是「精氣為物」的具體解釋。
那麼,神和精、氣的關係又是什麼呢?我們說,精與氣結合得很完美、很完善,中間就有一個煉化的作用。一個人吃飽喝足了之後能量很充足啊,怎麼消耗呢?這就是個分水嶺。如果把能量用在無私利他的事情上,從我們日常事業和行為來說,這就是比較好的煉化。如果把生命能量用在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事情上,雖然也是一種煉化,但卻是一種不好的煉化。中國古人說「聰明正直,死而為神」,就是說,一個人把自己的精力用在聰明正直上面,死後就會為神。其實,並不是死了才為神,在聰明正直當中,在我們活著的時候,這個「神」就已經與你同在了。當然,不是基督教說的「神與你同在」,而是我們生命內部的「神」的光明作用,已經被啟發而與我們同在了。如果煉化不好,向不好的方向發展,這種精神就會往下走,精神質量就會很差,走下去就會是「死而為鬼」。同樣的道理,不是死了才變成鬼,而是生命過程當中,你損人利已之心一產生,「鬼」就已經與你同在了。我們都有這種經驗。有時候看到一個心術不正的人,總覺得他一天到晚鬼頭鬼腦、鬼眉鬼眼的,簡直就是鬼迷心竅。這就是「神」煉化不好的狀態。 人在生命的過程中,精、氣、神是很重要的。神又分陰陽,如果一個人精神中的陽明正知很強旺,精神中的光明面很充足,那就是處在「陽神」的狀態;如果一個人的精神表現出來很陰沉,自私自利的,陰暗面表現得很充分,那就處在「陰鬼」的狀態。所以,我們人的精神狀態非常重要啊!人的一念陽明正知的東西,就會顯現神光;如果一念產生的是陰私的、損人利己的東西,精神狀態就處於陰暗面、就是鬼的狀態。 在身體還存在的時候,這個鬼和神還有所依附,如果肉體不在了,就沒有依附了。我們活生生的身體,總有一天要消解掉,一切生命都有始有終。終結的時候是一種什麼狀態呢?就是「遊魂為變」,你的靈魂出竅了,精神跑出去旅遊了,遇到其它東西依附上去,與之一結合,就是遊魂為變,產生了生命的變化。佛教裡面講輪迴,神識變遷的道理也是如此。 我們說靈魂出竅,或者說人死之後靈魂到處去旅遊,東遊西盪,遇到要寄居的身體就進去了。這個並不是說我們耍骰子、玩輪盤賭,碰見哪個就是哪個,這中間有個作用,佛教說得很清楚,就是業力,就是所謂的業感緣起。我們的精神離開肉體之後,靈魂出竅,也就是佛教中稱的業識離開身體,受業力牽引而進入下一個輪迴。如果沒有這個業力的話,你的業識是不可能和這個寄居的身體結合的。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比如我喜歡吃蘋果,不喜歡梨子和桃子,由於長期吃蘋果,我就會越來越加劇執著於對蘋果的喜愛,這就是長期的「業」而形成的執著力量。你出去在水果攤上,看到很多其它的水果,香蕉、梨子、桔子、菠蘿什麼都有,賣水果的人給你推銷,拿這些到你面前叫賣,你都不會理,因為你不愛吃它們,跟它們沒有這個業感嘛!你就是要去找蘋果,一見到蘋果馬上就湊上去了,這就是我們業識感應的緣故。精神當中的業識就是這樣緣起的。我們要注意啊!自己平時愛好什麼東西,這個東西就和你的精神產生緣份了。有些人喜歡養寵物,把貓兒、狗兒當作人來養,成天都「乖兒」、「乖孫」地叫,這樣是很危險的啊!這樣做的話,時間長了,對它有了親切感,對貓、狗的業感就形成了。有一天你靈魂出竅後,精神做不了主,就會自然隨著你的愛好和業力走,啥東西對你很親切,你就會跟著那個東西去。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你特別恨、特別討厭的東西、特別害怕的東西,也會跟你形成業感哦!不是冤家不碰頭,這也是業感緣起的道理。 有人說我死了以後,下輩子想變這變那,不想變這變那,這個並不是你想變什麼就可以的!如果可以選擇,個個都想變神仙,個個都想成佛。所以,這就需要平時從業力上面來培養。培養善業的感應成熟,就會往生善道;培養的是惡業,是地獄種子,那感應成熟了就很危險了。這就是「精氣為物,遊魂為變」的道理。
《繫辭》中的這一句,實際已經說到了佛教的輪迴之學,只不過在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和文化傳統裡面,是不喜歡做精密的邏輯分析,不喜歡條分縷析、抽絲剝繭般地去推導。中國人喜歡大而化之,把大原則講了,你自己去把握這個細節就行了,所以沒有形成印度思想文化中嚴密的邏輯系統。中國人不愛這麼搞,我們之所以能夠接收佛教的觀念,確實因為中國本土文化裡面有這樣的種子。
六道輪迴的觀念,不是只有佛教才有這種觀念,它是印度古老的宗教文化裡面共有的,比如婆羅門教、古印度教,都是這樣認為的。佛教與其它宗教根本的區別並不在因果輪迴上面,而是更深一步,在般若空性上面與其它宗教有所區別。我們說《易經》講的是天地萬物與社會人生的變化規律,實際上跟佛教中所說的世俗諦是一回事,一切事情無非就是因果,生命的變化也無非就是輪迴。
把這一句「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放到具體易卦的爻象當中,該如何體會呢?前幾堂課我們提到了遊魂卦、歸魂卦,我們的李神仙也在問這兩個卦指的是什麼。今天我們這裡就細說一下京房八宮卦的變化,遊魂卦和歸魂卦就是其中很重要的概念。
什麼叫八宮卦呢?漢易發展到京房的時候,他把《易經》的六十四卦分為八個宮,這八個宮中每一宮又有一個主卦,叫做本宮卦,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乾、坤、坎、離、震、巽、艮、兌這八個基本卦。按照京房的順序,就是乾、震、坎、艮、坤、巽、離、兌。這八個卦領銜形成了八個宮。所謂宮,就是宮殿、宮室,說白了,就是八個房間。在八個房間裡面,本宮卦就是房間里的老大,它要演化出一群徒子徒孫。這是怎麼變的呢?我們以乾卦舉例,乾是本宮卦,最初的一爻變化,就成了天風姤卦;在姤卦的基礎上第二爻變化,就成了天山遁卦;第三爻變,成為天地否卦;第四爻變,就成了風地觀卦;再變,陰氣不斷增強,就成了山地剝卦。注意,最上一爻不能變了,再變就成了坤卦,跑到別人房間裡面去了,到坤宮裡面去了。第五爻變到頂了,它只好回頭來,往下第四爻變,就成了火地晉卦;再變,就到下卦去了,下卦變回本宮乾卦。乾宮卦變到這裡,就成了火天大有卦。這就是八宮卦中乾宮的變化過程。
在八宮卦的變化當中,第一變叫做一世卦,第二變叫做二世卦,依此類推,到了剝卦就是五世卦。注意,到了第六變的時候,就不是六世卦了。我們看前面的規律,都是一步步變上去的,是順變,往上長,到了第六次變化的時候,是往下回頭,在八宮卦裡面稱為「下飛」。這個時候往上已經變不了了,一個過程已經變完了,只能往下變一爻成為晉卦。這個卦在八宮卦裡面就被稱為遊魂卦,因為它已經有點遊魂狀態了,不再是順著的變化了。最後變到底,下卦全部變回本宮,乾宮的變化結束了,就稱為「歸魂卦」。
這就是八宮卦乾宮的變法,其他各卦也是這樣的。比如震卦,一世卦為雷地豫卦,二世卦為雷水解卦,三世卦為雷風恆,四世卦為地風升,五世卦為水風井,然後下飛四爻變為遊魂卦,即澤風大過,最後下卦變為本宮,歸魂卦為澤雷隨卦。依此類推,每一宮產生八個卦,一共就是八八六十四個卦,就稱為八宮卦。我們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下來後可以逐一推演,把這個過程演熟。
為什麼八宮卦要這麼變呢?這是京房創造的。京房是漢代非常有名的易學大師,尤其是在天文歷算上面,在觀測天象變化與人事結合上面,他是研究得很透徹的。對於天災與人事對應的關係,他都有成套的學術體系,他最後也是死在這個上面的。他進京的時候,遇到一系列的天災,皇帝很恐慌,問他有什麼辦法。京房就說要調整人事才行,奸臣當道,就會天災頻頻。於是他給皇帝提了一系列的建議,該怎樣把人事結構調整好,怎樣近賢臣遠小人。當時的權臣石顯、五鹿充宗、王史、鳳丹等人視京房為眼中釘,甚至丞相韋玄成也對京房嫉恨有加。然而京房不過是一個術士,剛剛進京就向皇帝提了這樣傷筋動骨的建議,而對手都是官場上的黨羽林立高手。京房這個人可取的地方就在於,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提了這套建議後,也對皇帝說,我跟您提這些建議,就等於把自己放在了殺身之禍的刀口上了。後來,石顯等人設計讓京房外放為魏郡太守,以使他遠離皇帝。在上任的路途中,京房料知自己大限快到,就給皇上寫了一封信,悲壯地說自己的性命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候,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還寫這封信,要您進行政治改革,就是因為我相信,天下雖然有定數,但是如果真的遇到明君,遇到有能力的君王,事在人為,還是可以改變的。可見京房的思想裡面,還是有一絲僥倖的,他的弟子姚平評價這件事時說:「房可謂知道,而未可謂信道也」。意思是京房明知這些天象人事的變化,但自己仍然不能堅信,心存僥倖。果然,京房剛到地方上,還沒有上任,就被抓起來了。抓起來以後解送進京,還沒有見到皇帝就被政治對手殺掉了。可以說,京房對自己的災難判斷得很準確,也知道自己的命運。
京房八宮卦這套東西和命理、星相非常有關係。打個比方,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變化,可以通過八宮卦表現出來。我們按天干地支對應出生年月,你屬於哪一宮,一生的變化就可以根據這個變化規律表現來了。如果命宮在離宮,就是火命,它從離卦初爻開始變化,第一世就是火山旅卦,第二世是火風鼎卦,第三世就是火水未濟卦,就這麼一爻爻地變,每個宮都可以變出八個卦來,就蘊含了人生不同的八個階段。
孔夫子講自己一生的經歷:「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人的一生,大體是可以分為八個基本階段來表述的,我們結合孔夫子的話,以乾卦為本宮卦來看。「十五而志於學」,十五歲之前,大家都懵懵懂懂,處於本宮卦的狀態,沒有多大的變化。十五歲以後,青春期到了,身體發生了變化,精神上也不再像小孩子那麼單純,就相當於乾卦初爻變,一世為天風姤卦。「三十而立」,第二爻發生了變化,有了獨立的人格和生存能力,往往就要成家立業,生命發展到二世天山遁的階段。「四十不惑」,人生的一半已經變過來了,進入三世天地否卦的階段,過去種種不切實際的、虛妄的想法也要否定了,就不再有什麼疑惑了。「五十知天命」,就是四世風地觀卦,人生的基本東西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命運心中也有底了。「六十耳順」,第五爻變,順變已經到頭了,成了五世山地剝卦,人生的順變也基本結束了。如果這個時候死了,也還划算,活夠一輪甲子了。「七十不逾矩」,古人的平均壽命沒有那麼長,所以「人生七十古來稀」,這裡再變,就是苟延殘喘,就是遊魂卦的狀態了。最後是歸魂卦,也就該翹辮子了。
上面是以乾宮來看的,其實,每一宮的變化規律都不一樣。有些是頭兩卦不好,中間也不好,到了後面晚景又好了;有些是開頭和結尾的卦都不好,中間的卦很好;有些是一開頭很好,然後就走下坡路,一直到歸魂卦落得個很不好的下場。京房以八宮卦的方式形成六十四卦,和《周易》六十四卦是不一樣的。《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主要是一氣流行,通過綜卦和錯卦表現出來。京房的卦序,從《京房易傳》裡面可以看到,完全是按八宮卦的卦序來排列的。比如他的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個卦就是姤卦,第三個卦就是遁卦,乾宮排完了再排震宮,依次是按乾、震、坎、艮、坤、巽、離、兌八宮的諸卦進行排列。同時,京房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自有一套卦辭,表明不同的內容,與《周易》卦辭的差別也很大。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易經》的卦序,是可以任意組合排列的,只要你組合得有道理,排列方法能夠自圓其說,就是允許的。真正把易理學透了,學得很清晰、明了,完全就可以按照你的方式形成一套易卦。胥老師就可以自成一套「胥氏易傳」,帥哥就可以創造一套「帥氏易傳」,這是完全可以的,歷史上這種情況也很多。
我們現在一說到易學,就會想起以伏羲為名的先天易學。實際上,先天易學並不是從伏羲老祖這裡來的,而是陳摶、邵雍這一系易學流派按照乾南坤北的方位排出來卦序,假託伏羲之名而已。漢代的時候,我們四川的一代大儒揚雄搞了一個《太玄經》,完全是模仿《易經》而成。《易經》裡面有卦辭、爻辭、繫辭、象辭、彖辭等,他的《太玄經》裡面都有。《易經》是通過一陰一陽兩爻組成的卦象,他卻是按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種方式,用三個符號組成卦象。按照他的這套變化,就有九個基本卦,每個基本卦裡面又產生九個組合,就成了九九八十一卦。揚雄的《太玄經》就是這麼組成的,也有他能自圓其說的數理變化,每一卦也像《易經》一樣可以判斷吉凶,同樣可以用來打卦占卜。南北朝的時候,四川還出了一個人物叫衛元嵩,也仿《易經》弄了一套天書一樣的東西叫《元苞經》。《元苞經》是首出坤卦,排序跟《周易》很也不一樣,但極少有人看得懂,據說衛元蒿用起來非常得心應手,有神鬼莫測之機。後來有人研究《元苞經》,說是保留了許多《歸藏易》的元素在裡面。
《易經》有各種各樣的排序方法,但不同的排法有自己不同的目的。京房八宮卦的目的,就是要和卦氣變化結合在一起,一年四季、物候變化,都可以通過六十四表達出來。他的易學把天象與人事之間的關係進行對比分析,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我們看《周易》的卦序,是按照社會人事的發展變革來演變的,所謂一氣流行,從首出乾坤二卦到中間坎離二卦,最後到既濟卦未濟卦,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生生不息的社會人事變化格局。從整個易學史上來看,《周易》所表達出來的易理,在社會人文方面是達到了精神的至高點。
我們剛才一直在講八宮卦,八宮卦主要就是講「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就是講生命從生到死的變化規律。八宮卦裡面的每一宮都產生八個卦,每一宮裡面都有一個遊魂卦、一個歸魂卦。歸納起來,乾宮為晉、大有,震宮為大過、隨,坎宮為明夷、師,艮宮為中孚、漸,坤宮為需、比,巽宮為頤、蠱,離宮為訟、同人,兌宮為小過、歸妹。有些《易經》的古注講卦,一翻開就說乾宮二世卦如何如何、坤宮遊魂卦如何如何。如果你不了解八宮卦的推演過程,你就讀不懂在說什麼。如果我們沒有對八宮卦的基本了解,看古注就非常惱火了。
這一章從「易與天地准」到「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可以分為一小段。這一小段讚歎《易經》與天地齊等,能夠彌綸天地之道,無非是從這幾個角度來的:從天文地理來說,上與下是一對概念;從可知與不可知來說,幽與明是一對概念;從原始反終的角度來說,死與生又是一對概念;後面說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鬼神又是一對概念。所謂「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無非就是從這幾個方面來體現的。
下面一段,是繼續深化了這個道理。「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這一段的語感讀起來很舒服、很流暢,給人有一氣呵成之感。我們下面一句句來學習。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這裡省略了一個主語,就是易道。我們學習的這個易道,是可以與天地萬物相互對應的,不論是大的陰陽變化,還是具體的爻象變化,都與天地之間,與我們社會人事的變化可以互相啟發、互相參考、互相認識。十幾歲的娃娃學《易經》,可能背起書來很厲害,八八六十四卦很快都能背熟,但是你要讓他去用,就很不容易了。因為他沒有在社會人事當中摸爬滾打過,沒有歷練就很難體會易道的深湛。如果我們有了人生閱歷之後,再來體會《易經》的道理,尤其是一些學佛學道的朋友,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來看《易經》,就會有截然不同的體會。《易經》確實與我們的社會人事變化可以相互發揮、相互啟發。我們學《易經》的時候,可以把卦象與人事對象進行對比參究,理解起來就可以深入一些。比如面對複雜的社會現象、社會變化,我們就可以通過《易經》的變化規律來認識和把握。同時對《易經》的卦象和辭句的理解,也可以從我們的人生經驗中去找感覺,明白其所指。這裡「與天地相似」這句話是很概括的說法,實際上是與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相似。
我們書院學習《易經》,按本光法師方山易的傳統來說,非常強調《易經》在社會人事中的運用,這方面我們要多加體會。正因為易道和我們人生之道是不相違背的,易卦的六爻變化,也與我們社會人事的變化很相應,對我們立身處世、在社會中建功立業都極具參考價值。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這個知,我們在前面第二章講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時候,把這個「知」講得很細,也講得很開。這裡的知,和「乾知大始」的知是一個意思。按照本光法師的說法,就是我們的「一己陽明正知」。我們自己雖然是很渺小的個體,但我們的心不可小視啊!它具有非常陽剛、強健、光明、純正的智慧。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或者學道參禪,首先要在心量上打開。我們不能讓這個堂而皇之的陽明正知,成天就只會盯著股票、鈔票,只會和柴米油鹽打交道,只會在官場上勾心鬥角……這些都是非常狹隘、微不足道的東西。因為這裡說了嘛,真正把我們這個陽明正知發揚出來的話,是「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是可以周遍天地萬物的,是可以接濟黎民蒼生的。
記得有一次去閬中參觀巴巴寺,那是伊斯蘭教一個叫嘎德林耶教派的祖寺,它的一座殿門上有一副對聯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它的上聯是「賴真宰脫二慮窺妙本不出吾性」,下聯是「超萬緣歸一體視太極若在我身。」這個對聯很精彩,很讓人震憾啊!當時我一看,就覺得伊斯蘭教的這一個支派很厲害啊,因為從這副對聯里就可以看出其精神境界非常之高。後來跟裡面幾個阿訇一接觸,果然都很不錯。如果對這副對聯有感覺的話,你精神的關注點就不可能停留在世間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上,心量一下子就能打開。窺妙本就是探索萬事萬物的本源,它就在我的心性當中啊!太極就是大到極處才稱為太極,視太極若在我身,太極就好像在我的身上。這副對聯的橫批是「觀妙入微」。你看人家這副對聯,把易道的最高境界和具體修持的微妙方法全都融為一體了。所以我們體會易道,體會乾之良知,體會坤之良能,確實就能夠把心量打開,讓心中的陽明正知周遍萬物,這樣就可以兼濟天下。
宋儒說的好,我們學習這些東西,就是要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心量。人的心量真的是非常之廣大,可以量包太虛啊!我們現在有高度發達的社會形態,有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無論是對社會制度的認識,還是對自然界的探索,乃至於對宇宙太空的認識,包括發達的現代心理學對我們精神的認識,等等,這些東西從哪裡來啊?都是由我們心中產生的,是由從我們一個個的念頭中產生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念頭是可以無所不包的。
在西方宗教中,最根本的說法就是上帝創造人。但是我們仔細推敲之後就會發現,哪裡是上帝創造了人呢?分明是人創造了上帝嘛!《聖經》、《古蘭經》通通都是人寫出來的吧,上帝、神的觀點,也都是人的體會,是從人心裡產生出來的嘛。人們體會天地間有一種無形無相、卻又無所不在的東西在發揮作用,然後就命名其為上帝、為神、為真主、為道,然後分別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系統,然後在人群中進行傳播,就成了各種宗教。其實《聖經》裡面說的很清楚,神是無形無相的,是不可揣測的,人的思維不可能抵達上帝。這很奇怪哦!是人創造了神的形象,可人的思維又不能抵達。想想為什麼?這裡說「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就是這個意思啊!禪宗經常說「諸佛不到之處」,就是指我們心的般若之體,沒有什麼能夠超過它,也沒有什麼能夠抵達它。從《易經》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乾知大始,就是這麼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下一句「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旁,實際上應該加個單人旁,叫做傍,是依傍、陪伴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座學易的各位君子,今後都是要依傍易道而行的,隨時都有易道做伴兒。我們隨便走到哪裡,再孤獨再寂寞的時候,都不會有什麼感覺,因為有易道在陪伴著你啊!一輩子打光棍也沒啥了不起,有易道陪著你嘛;就算一輩子蹲監獄、做苦力也沒啥了不起,易道與你是形影不離的。
我們馮老師在文革的時候,以現行反革命的罪名被抓到監獄裡去。上次我採訪老爺子的時候,他說當時自己也是很有英雄氣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易經》中的兩句話:「君子獨立而不懼,遁世而無悶」。為什麼獨立不懼呢?有易道在陪著你嘛。遁世不悶也是這樣,在監獄裡面關起,也沒啥好鬱悶的。周文王被關了七年,就在監獄裡面推演出了《周易》六十四卦,很有成就嘛,一點都不鬱悶。所以,學易有了入心的感覺以後,就能夠做到「旁行而不流」。不流,就是不會隨波逐流,就是可以隨處做主的,牢牢地安住在主位之上的。真正體會到這一點,就可以做到「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就像濟公和尚一樣樂天知命,雖然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但一天到晚都是優哉游哉的,念一聲「阿彌陀佛」就無憂無慮無煩惱了。旁行而不流,自然就會樂天知命,就不會憂愁煩惱。
我們今天在座的這位小夥子,很快就要去雲門寺出家,非常了不起啊!我們聽著也是歡喜讚歎。他為啥有那麼大的決心呢?就是因為相信「旁行而不流」嘛!能夠放下萬緣,專心出家修學,是非常難得的,要有很大的福報才行。我們在座的其他各位,雖然沒有出家的福報,但在家同樣也可以「旁行而不流」嘛!大道隨時都陪伴著我們,想離開一絲一毫都不可能,因為我們本身就在道中。你的心性、你的乾之良知本身,就是大道的最佳體現。
推薦閱讀:
※易經六十四卦
※來源於易經的日常用語
※《 易經 》對人生的啟示
※劉東亮老師《易經》講座第一部分 (56)
※鍾家台的文件夾【易經養生法】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