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極生態的思考
[張世昌先生應邀作為武當國際太極文化論壇演講嘉賓,此為其演講稿]
太極拳在當代發揮全民健身、科學健身的作用,特別是太極生態為人類的大健康起到了無可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球習練太極拳人數超過1.5億人,位居單項體育運動習練人數首位。習練太極拳的時尚和熱潮,正在以中國為核心,向全世界各地普及,為世界人民帶來了福音。本文圍繞太極生態,發表一些思考,以求共鳴。
太極文化孕育太極拳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道、儒、釋三教文化為核心,集大成。
武學始自於道家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集易學、道學、儒學、佛學、醫學、兵學等中華傳統文化於一身。在「天地之道」以外又立「人道」一格,將人提升到與天地相對等的地位,合之為「天地人」三才之道。
武學在道家文化視為自然,主養生。
武學在儒家思想視為中正,主養德。
武學在佛家學說視為明心,主養心。
武學的最高層面是太極拳道。
太極拳道是天人合一、三才致和之大道,是技擊高界、處世奇術、做人奇境,是集「陰陽學說」、「五行學說」、「河洛文化」、「中醫中藥學」、「氣功導引術」、「兵學」、「力學」之大成的一門獨立的社會學科。
「太極者,宇宙萬物變化之軌跡也;拳者,太極心之表象也」。太極文化孕育了幾千年才造就了太極拳。作為一個完整的武學體系,太極拳形成較晚,從王宗岳時算起,距今只有近240年歷史。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在長期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一個產物,這種拳術以陰陽對立統一、生息消長互寓的哲學內涵,發展並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運動形式,是一種既能協調又能平衡人身肢體和內部機能的技擊術、健身術、修身術。
太極拳的技擊功夫
太極拳,是武與道的完美結合,首先顯示出的是技擊的功能。以柔克剛,剛柔相濟;虛實相對,避實擊虛;以虛擊實,以虛擊虛;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靜以待動,以靜制動;以慢蓄快,以快打慢。這些成為太極拳臨場應變、感而應發的整體反映。
太極拳無論什麼流派,其理為一貫,「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當練到一定境界時,由腳而腿而腰的過程成為一個意到氣到,氣到能量流產生的過程。原先的拙力或者後天之力消失殆盡,而是以一種能量流的形式,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由最近、最方便的直線距離達到對方的虛處、背處,渾身是招術,隨心所欲不逾矩。外家拳練的是神、意、氣的集中,內家拳練的是神、意、氣的化合。力拳打綿拳,拳之落空,如大石之投流水,鐵鎚之擊棉絮,人體之撲樹葉。正所謂「彼若進攻墮深淵,彼若後撤丈處翻」。
太極拳的技擊功夫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國武術史的輝煌。在當代,無數太極拳人正在為繼承和發揚這一優秀的傳統武術文化遺產而不懈地努力著。
太極拳和而不同
太極文化主張宇宙是一大太極,人體是一小太極。太極拳正是用自己一套獨特的運動方法通經活絡,恰好適應了人體生理需要。這是太極拳為人類普度健康的理論依據。
我們修鍊太極拳,大凡要經過太極操(拙力未退,形體之規範)、太極舞(飄浮散亂,鬆柔之習練)、太極拳(陰陽相濟,攻防之轉換)、太極禪(圓融從心,高端之感悟)四個階段。要在這四個階段上有所突破,學練中要堅持一是從重形不重意逐漸演變到重意不重形;二是從重外不重內逐漸演變到重內不重外,實際上是一個方向,就是用意不用力。因此,學練太極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呈現出金字塔的形態。
我們習練太極拳,男女老少咸宜,人群呈現出身體素質、生活素質、文化素質的差異,同時,對太極拳習練的需求、目的,自身的悟性以及追求的快樂和意境形成了不同的層面。
中國特有的太極拳,各種風格導致門派林立,派中有門,門中有派,派中有別,呈現千姿百態。
這些不同元素的交叉和融合,互相依託又互相排斥,互相保守又互通有無,網織成一個龐大的太極生態,正像一個斑爛的海底世界,又如同萬類霜天競自由。
天和是天道,地和是地道,人和是人道,它們自有它們的內部規律。太極生態本身就是道,我們修鍊太極拳,最終目的是順遂它,圓融它,時刻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回歸到和而不同的世界本源。
太極拳為而不爭
太極拳不僅僅是肢體的運動,更是心意的鍛煉。它以哲學的形式重了悟而不重論證,既非依附科學亦非依附宗教,包容和汲取道、儒、釋三家積極和合理的部分,使人們在性命雙修上給予返樸歸真的錘鍊,逐步使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符合自然之道,達到由武入道,體現莊子「與天地精神獨往來」的境界。這是太極拳的特性,重學練更重於悟性,重知識更重於道行,不在氣而在於精神,不在形而在於意境。這裡,無為而無不為,是大為;悟性與神明是主觀意識,無法判斷標準,亦無可爭,是不爭。
太極拳以柔克剛,以退為進,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使人們進入「無形無象」、「全體透空」、「應物自然」、「階及神明」之上乘境界,進入這個境界,必然與人無爭,天人合一,自我圓滿。通過練體以固精、練精以化氣、練氣以化神、練神以還虛,逐漸從必然王國走進自由王國,對世界的看法趨於淡泊、寧靜與和諧。「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節陰陽而調剛柔」,「恬淡虛無,居處安靜,靜則神藏」,從而改善我們的秉性。
太極拳「秀若處女,不可帶張狂氣;一片幽閑之神,儘是大雅風規」。這樣的靈性如涓涓細流注入我們的意識和軀體中,將和天地自然相融,心靈自然升華,世界觀自然改善。
太極拳大道必守
太極拳是武術發展的最高階段,是國家的民族的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財富,理應為廣大老百姓服務,為正義與和諧社會服務。
當代之所以形成龐大的太極生態,緣自太極拳的「和而不同」、「為而不爭」,但最終歸宿到人類的大健康上。大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命質量,太極拳順應了這個時代潮流,因而彰顯出它無限的生命力。凡是違背了這個大健康的宗旨,必然是小道,甚或滑落到斜道上。
守大道是太極拳的立身之本,掌握攻防技擊原理,增強身體內部和諧,長生久視盡知天命,這是大道。
守大道則守中正,守松靜,守時度,守情志,守上善若水,守無過不及,守隨曲就伸,守捨己從人,修成博大的胸懷、氣度、雅量、謙和、忍讓、助人、奉獻等優良品質,養成順其自然、與世無貪、高尚志趣、洒脫儒雅的君子氣質和風範。
當今世界略輸信仰,稍遜誠信,頗多浮躁,欺於愚昧,有正能量必有負能量,太極生態亦不免此,沉渣泛起,這是很正常的,不足為奇。因為邪不壓正,浩然正氣、上下同力、科學健身、全民健身,以前是、現在是、今後仍然是太極生態的主流。
在太極生態中,我們首先感謝把青春獻給武術事業、犧牲節假日全年堅持訓練、為國家爭光添彩的競技太極拳專業運動員和教練員,他們的付出和事迹鮮為人知,可他們是國家太極拳事業的急先鋒和特種兵;其次,感謝各地此起彼伏如春芛般成長起來的武館院校,他們為武術事業輸送了一批批後備人才,有些武館往往入不敷出,但義無返顧艱難地堅守,這是多麼高貴的武術品質啊!
我們還要感謝各地的武術協會和太極拳組織、網路、報刊,它們是太極生態的經緯,使廣大習練者感到有了自己的家。正是它們的精心組織和熱情宣傳,才給了武術人提高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從而使太極生態更加生龍活虎,絢麗多彩。
那些求技擊於大成、求健身於快樂、求休閑於充實、求養生於延年的習練太極拳者,無論處在哪個層面、哪個階段、哪種風格、哪種需求,他們都是我們備加尊敬的人。因為他們不僅僅鍛煉了自己,豐富了生態,更重要地是來自於武術,快樂於武術,高出於武術,超脫於武術。
他們都是太極生態的一分子。
推薦閱讀:
※太極拳平衡動作的修鍊
※傳統楊氏太極拳85式拳譜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戳穿唐豪「太極拳之祖斷為陳王廷」的欺世謊言
※學太極
※趙堡太極雙鞭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