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鑫品讀《道德經》之「道」到底是什麼?
被譽為「萬經之王」的《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均產生了深刻影響。研讀《道德經》二十多年之後,馮鑫首次講述這本成為他工作方法論源頭的名著,他在講述中解讀了在他心目中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如何運用《道德經》去作為以及《道德經》的價值,在他的講述中,流傳千年的《孫子兵法》和如今流行於世的「第一性原理」都在《道德經》中有跡可循。在第一集中,馮鑫解讀了什麼是「道」,以及它的規律。在他的解讀中,「道」常存又實存、沒有仁愛之心、它分陰陽兩面、給人以相反的眼光,同時也是萬事萬物背後永恆存在的規律,它像水,也像小孩子,它贊同的是柔弱低下,反對強和彰顯。
第一次看到《道德經》是大二,1991年。後來跟這本書持續的發生特別高頻度的交流,可能是在2001年之後,算是從1991年開始讀,2001年之後每年就會讀很多遍。
《道德經》總共八十一章,字數不是很多。其實在以前如果真讀《道德經》的人可能會了解,它說「道」是最基本的道理,「德」是指一個通了「道」的人的行為。這種說法比較流行。
《道德經》以前也有很多版本,更早的版本裡面是德在前,道在後,大概以38章劃分,目前通行的版本是前面38章是「道」,後面是「德」。
《道德經》為什麼這麼難讀?我覺得第一個原因是語言,畢竟是古文,這個古文有很多詞、字和意思,現代人讀起來是不太容易的。
第二個原因是早期的中國的古書,其實在寫的時候還是受早期那些《風》、《雅》、《頌》等文學作品的影響很大,既不是一個純粹的論文,也不是一篇純藝術的散文,兩者皆有,所以這裡面用了很多形容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像哲學論述,也像藝術作品,性質容易被混淆。
第三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道德經》本身是沒有太多邏輯的,我們今天所受的訓練都是用邏輯來記憶和學習,但是《道德經》的內容呈現比較混亂,其實在「德」的部分能看到又重新講「道」的內容,「道」前面也有講一個得道之人是如何行為的。另外全書81個章節的劃分其實是後人劃定的,早期的《道德經》沒有分章節,是人們後來斷句斷出來的。所以在不釐清頭緒的前提下去讀,就會覺得都很混亂。
所以我會把《道德經》分成三個大的部分來給大家做講解,包括每一個章節和它所對應的釋義以及所屬的標籤。
《道德經》第1章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的意思是:可以被命名的東西,就一定有生有死,所以「道」不可道不可名,是一個實存又常存的東西,只是你看不見摸不著而已。
《道德經》第5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就是草扎的狗,作用類似於現在的花圈,紮好之後用於祭祀,在祭祀之前大家對它很重視,但是祭祀一結束,就會被扔掉——「既畢事則棄而踐之」。因為《道德經》把萬物和百姓比做芻狗,因此很多人批評《道德經》對人沒有憐憫之情,也沒有愛心。
但其實《道德經》在講這句話的時候講的是無仁常存,實存無仁,認真體會這一章,你就會放棄那些老天爺眷顧你的僥倖心裡,你會知道這個世界有它的規律,這些規律不會有任何感情,要放棄老天爺會眷顧你的心態。下面還有「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這個「橐龠」是個很生僻的字,就是燒火用的風箱。風箱是「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就是說「道」似乎空洞,但是它會不停的有風出來,「無情無為,故虛而不得窮屈、動而不可竭盡也」,這就是這個世界上的基本規律,它是沒有仁愛之心的,它也沒有必要有仁愛之心。
「道」的另外一個性質,就是無與有,小與大,大家知道像《道德經》也好,儒家也好,它們最早的源泉都跟《易經》有關。《易經》實際上是以陰陽為基礎的,這是中國的哲學裡面一種特殊的對世界的認知,它認為萬事皆有陰陽,陰陽可以互為轉化。
無與有,小與大就是陰陽的一部分,第1章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就是「道」這個東西它因為沒有任何名字,它是萬物之始,但是它在每一杯水,每一個木頭,甚至每一個人它都會在裡面體現,它一旦成為有的時候,它就成為萬物之母了,就是它能夠生出萬物來了,因為「道」無法描述,實際上它藏在內在的時候,它是萬物之始。
下面一句很有趣,「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徼(音:轎)是指事物的一些端倪和特徵。這句話我的理解是,一定要有無的心態,你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你只要有任何有的心態,你都只能看到表徵。但是《道德經》厲害的地方在哪呢?老子厲害的地方在哪呢?他不僅講本質,每一個事情的特徵他也認為非常重要。
中國人有一種很奇怪的心態,他會覺得自己與天地相通,或者覺得叫一通百通,這是中國人的一種基本思維,儒家裡面也有這個東西,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你自己做好了,萬物相通。但是《道德經》不這麼講,《道德經》說「道」的確是相通的,但是具體在哪一件事情上,這件事具有這件事具體的特徵,你不能忽略它。
所以《道德經》其中有一段講的
就是他說你要以鄉的思維來做鄉村這麼大的事,你要做國家這麼大的事就按國家這麼大的思維做,你必須要符合它的特徵,所以它講的是我們要常無,才能觀到這個事物裡面的妙處,它的本質,用無的心態。但是我們要用有的心態,才能觀到這個事物它獨特的特徵,這兩者缺一不可。
第42章也是講陰和陽,其實本身這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有陰陽和合的邏輯的,比如佛家講內部是陰,外部是陽,和合之後生成一個新的現象,始終處在生成的過程當中這是世界的本質。這裡面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其實講的就是陰陽和合。
其實所謂的陰陽,就是指一個事物有兩面,但是因為人們會有一些偏好,這些偏好就會使得我們大部分人都喜歡陽的一面,比如說很彰顯,很成功,很像個英雄,從而會忽略陰的一面,所以《道德經》在這裡面講了,說人們其實討厭的東西就是孤寡、不古。
但是為什麼皇帝都會稱孤道寡,就是因為孤寡可能是更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一種相反的思想。所以陰陽的轉化就是有些東西越減少反倒是增加,有一些東西越增加,反倒是減少。
為什麼《道德經》厲害,就厲害了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常為人認為對的地方,它可能認為是錯了。它為什麼難學呢?這也是很根本之處。就是人人都覺得這是好的東西,然後你認為它不好,只有你認為它不好以後,你才能明白《道德經》的基本道理,它講的相反的東西。
第2章講「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話說的什麼呢?就是說其實一個人,比如說我個子不高,那是因為相對個子高的我個子不高,如果沒有個子高的人比較,我的個子不高就不成立了。一個女孩不漂亮,那是因為旁邊有漂亮女孩。
其實《道德經》就是換了一個視角讓我們看,就是我們可能真的認為這個是漂亮的,那個是丑的,這個是好的,那個是壞的。但是實際上真相不是這樣的,我們看到的東西是我們既有概念下的偽真相,真相是沒有大小,沒有輕重,沒有長短的。所以如果你只看到一面的時候,你就讓自己的眼睛變得狹窄了。你要一直在狹窄的思維下不斷的訓練的時候,你慢慢就不可能再看到任何真相了。所以《道德經》第2章就告訴大家換一個相反的眼睛看。
千萬不要以為你看到的東西就已經是全部了,你看到的東西真的是只有一面,你心裡形成的概念真的只有一面。所以我覺得相反這個東西是《道德經》上來就告訴我們的,用一個相反的眼睛看你才能看到事物。
77章也提到了這種看法,它說「天之道,其猶張弓」,就是如果拉的太狠了你要松一松,太鬆了你要緊一緊。它完全相反的力量,才讓這個弓屬於一個好的狀態。
另外還有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我覺得這句話,是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學《道德經》的本質原因,因為《道德經》需要你對過去擁有的東西要重新考量一番,天之道是什麼呢?比如大洋大海的地方水很多,天很熱水會變蒸汽,它會變成雲飄到很遠的地方。比如在一個旱地的地方它會下起雨來,這個世界才得以循環。
所以天之道是把有餘的給不足,那人之道是什麼?你們都很窮,我很有錢,我會賺更多的錢,把你們的錢拿更多給我。這幾乎是每一個人在遵循的規律。如果你遵循的規律跟天之道如此違背的話,你一定會有不安,你經常會碰壁。所以天之道和人之道是恰恰相反的,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是這樣之道,但是如果你不加以管理,人之道就是「損不足而奉有餘」。
而天之道恰恰相反,就是「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這是我講相反裡面,為什麼人只能看到一面,而且人看的那面還大部分是錯的,這就是《道德經》為什麼橫空出世,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原因。因為它看到另外一面,而且另外一面可能是更符合天之道的。「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它講了「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這話如果翻譯一下,就是聖人做了很多很多作為,但是他不覺得是我自己的作為,聖人立了很大的功績,但是他不認為這個功績是他獲得的。他也不想表現他的賢能,讓大家覺得自己很厲害、很賢能,這是聖人做事的方法。聖人為什麼這麼做?是因為謙虛嗎?是因為善意嗎?不是。是聖人看到了天之道,他知道今天這個事情這麼發生,是事物本來的規律,而不是我的作為。
所以我覺得相反是《道德經》裡面,我覺得第一個特別有價值的東西,我們要換個眼睛從相反的方向來看我們處的世界和我們自己做的事情。
《道德經》還講了關於返,返回的返,第16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意思是說你要全部放空之後,在極度安定的情況下,所有的事物都在發生,但在萬物並作的情況下,我要去看它最根本的東西。所有夫物芸芸,都有它們的天道,而且它是常存的,如果你能夠真的知道這個常存的「道」,你就是一個智慧和明白的人,但如果你不知常,你有自己的慾望,你有一些想法,你沒有順應天道而為,你就會妄做,妄言,那就有可能有巨大的天道力量跟你去衝突,你是拗不過天道了,所以就會凶,只有你能順應天道的時候,才能永遠不殆。
在這裡,「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是《道德經》裡面最根本的一句話,「道」到底是什麼,我覺得是埋在這裡面了。「道」就是在萬事背後一個必然存在的,永恆的這麼一個規律,就是它根本的規律。
《道德經》里將「道」做了一些比喻,一個是把「道」比喻為水,以第8章為例,大家看水的狀態,它像「道」但不是「道」,水有名就不是「道」,但它非常像「道」。就是它「善利萬物而不爭」,它的確能夠滋養萬物,但是它都退縮了。
比如說你看到樹是樹,你看到莊稼是莊稼,你看到馬是馬,它背後都是水。但是水在裡面不體現它,「處眾人之所惡」,基本上它永遠處於最窪的地方,最低的地方,大夥看不見的地方,哪個地方低它往哪個地方流,它存在那個地方,像「道」一樣,隱藏在後面。「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它對萬物都很仁愛。而且非常信守,比如說那個地方只要低,我一定會流過去,這是一種比喻。
另一個比喻是說它很像赤子,就是小孩。第55章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我們看小孩子,毒蛇和有毒的蟲子都不咬他,猛獸也不去抓他,猛禽也不會去搏殺他。他雖然沒有什麼力氣,大夥有孩子的人知道,沒有力氣,但是一出來那手握的特別緊,握力很緊。每天就開始哭,大哭大鬧。像我今天上午這樣一天會,我現在嗓子有點啞。但是小孩哭一天,鬧一天嗓子都不見啞,是因為精氣很足,和之至。《道德經》通過這兩個比喻,說「道」更像水,更像小孩。
通過這兩個比喻,表明它贊同的是柔弱、低下、不自私、不自立、很樸實、渾渾沌沌、合理無規,因為有了規矩就有反抗的力量,這個反抗的力量就會讓這個世界混亂。
第66章講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之王,就是因為它地勢最低,所有水都會流給它,而聖人如果他想能夠率領一些人民的話,他一定把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名譽,在老百姓之後,他才可以當聖人。所以聖人在上面的時候老百姓不覺得有壓力,他處在前面的時候老百姓不覺得有害,最後一句就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其實《孫子兵法》裡面也有一句話,《孫子兵法》其實跟《道德經》是有一脈相承的,兵法都跟《道德經》有關,《孫子兵法》中講的就是其實打仗的時候你不能保證贏對方的,但是你有能力讓自己不會被打敗,你就處於一個極為低下安全的狀態,你可以先保證自己不敗。
這裡表明了《道德經》反對那些很強,很彰顯,很貪取和過分,或者定了很多很多規則的這種事情。
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交,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持而盈之就是你拿東西盆滿缽滿,你就很能持續它。如果你把一個兵器弄的很尖利,它就很不能持久,因為尖利的東西易折。如果你盆滿缽滿的金玉滿堂你很難守護它,如果你富貴而驕傲,一定會埋下禍患。
在中國歷史上功遂身退的人有春秋戰國的范蠡,還有漢代的張良,但真正能做到功遂身退的人非常少。功遂身退,天之道不是讓你謙虛,是你得真的認為那個事情的成功,你只是其中的很小一份子,只有真的這麼認為的時候,你才能夠安然心退。如果你真的認為天下都是你打的,你當然不退了。但是天下本來是自己要成的,只是你恰在那個時機,恰在那個位置出現而已。如果你真的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做的事情就順應天道了,你真的順應天道的時候,你也一定知道那個遂的時間點在哪裡。
另外,第53章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其實大道非常平坦和簡單,但是人人都想走捷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竽)。非道也哉。」還有些人穿的很漂亮衣服,帶著很漂亮的寶劍,然後家裡有很多的糧食,這個叫朱門酒肉臭了。但是其實整個這個世界上,老百姓家裡沒有倉庫,倉庫沒有糧食,田也荒蕪著。這種財貨有餘的人是謂盜竽,盜竽是什麼?是賊盜的首領。這些都是《道德經》所反對的。
那麼為什麼「道」是跟我們常人看的世界和我們欣賞的東西是相反的?是因為貪得、把持,就是沒有的我想把它拿到,拿到的東西我想把它抓住,然後我們會為過去所累,然後我們和當下是衝突的,與周邊的人都是衝突的,與所有人都擠到一條互相打架的路。所以說如果你能夠看到所有有名的東西,所有你看到好像漂亮的東西,它不是實存的,也不認為它是應該常存的,它一定會消滅的,如果你堅信這一點,你就不會去想辦法把持它,一定要把它拿到手,你就不會為過去沒有得到而懊喪,或者得到了一些又怕失去而擔心。
所以我覺得《道德經》第一件事情它在講什麼是「道」了以後,可能幫我們完全認知的是這樣一件事情。是當我們堅定認為一些慾望不是實存的,堅定認為它不會常存的話,我們就不會貪婪,不會去把持,不會為過去所累,也不會為當下和別人發生那麼大的衝突了。而這些東西之所以不常存,是因為自然之道就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一件有名的事物產生後就開始準備死亡。任何一件事情發生了,它就準備消失。所以他知道萬物都是和合之後,知道自然之道就是有出現必有滅亡,他如果確認這個道理的時候,他自然就不想把持,他自然覺得沒有意義。
推薦閱讀:
※宋龍淵《道德經講義》——寵辱章第十三
※《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二十七章)
※趙孟頫小楷代表作《道德經》賞析
※《道德經與人類大同》一
※道德經第5章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