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法空間 第八講 書 體

第八講 書 體

  我在第一講的書法約言中,已約略談到了我國的書法史――書體的變遷。(點擊參考第一講)又因為站在實用的立場上,和初學書法的基本而言,所以歷次所講的,都是正楷,也兼帶行書。本人對於篆、隸二種書法的觀念,認為純屬美術,不是一般的應用。即論它的應用範圍,也極為狹隘,幾乎全在裝飾方面,譬如題籤、引首、篆刻、題額等等,平時一般人是用不到的。梁·庾肩吾倣班固《古今人表》作《書品論》,集工草、隸(今正楷)者一百二十八人品為九例。以「草正疏通,專行於世」,故於諸體不復兼論。他對於篆、隸二體說:「信無味之奇珍,非趨時之急務。」本人的態度也正是如此。自然,諸位如果有更多的空暇和濃厚的興趣,欲求旁通復貫,當然去研究。如果因為要表示做一個書家,必須精通四體,好像擺百貨攤,要樣樣貨色拿得出,那麼,我奉勸諸位正不必貪多。一個人成為書家,能精正、行二體已是了不得,若是貪多,便易患俗語所說的「豬頭肉塊塊不精」的毛病了。諸位看古今社會上所講的「精工四體」者,究竟有那一體有他的獨到之處?《書譜》云:「元常專工於隸書(即今日之楷正),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余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可見有一專長,已是很不容易了。右軍書聖,流傳下來的也僅見真、行、草呢。說到這裡,本人更有一種偏見,從來寫篆、隸字的,不論對聯、屏、軸等等,年月及上下款,也都是寫正、行的。寫篆、隸的書家,因為他的正、行功夫總比較欠缺,加上篆、隸二體與正、行的用筆、結體不同,在一張紙面上看起來,就大有不調和之感。現實社會上的風雅者,求人書篆聯、草聯,還要請加跋,用正、行譯寫聯中句子,為書家者也漫應之,頗為有趣。

  在這裡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書學上對於學書,向來有二個不同的主張,像學詩、古文辭一樣。一是主張順下,便是依照書體的變遷入手,先學篆而隸而分而正;一是主張先學正楷,由此再上溯分、隸、篆。二者之外,也有圓通先生髮表折衷的見解說:學正楷從隸書入手。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才好呢?我的看法是:學詩、古文辭,順流而下的主張是不錯的、科學的;但書學方面的三種主張,似乎都是一個偉大的計劃,在實際上卻都是無須的。因為這幾種書體,除了歷史關係之外,在用筆和結體上就很不相同。學書既因實用,而以楷正為主,何必一定要大兜圈子呢?至於最後一種說法,如果學者欲求擺脫干錄、經生、館閣一般的俗氣,以及唐人過分整齊劃一而來的流弊,進求氣息的高潔雅馴,那麼,隸、楷的消息較近,這種說法還具有二、三分理由。清代有一個好古的學者,平時作書寫信,概用篆書,以為作現在的楷正是不恭敬。(其書札見昭代名人冊牘)寫給小輩或僕輩的乃用隸書,真可謂是食古不化。孫過庭云:「夫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鶩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者乎!」趙甌北譏當時一輩,力事復古的文學者說:文字的起源是象形八卦。「然則千古文章,一畫足矣。」真可謂快人快語。

  本人為一般的旨趣,實用為尚。因此,本講雖標題書體,而所講的僅限於真、行、草三種。孫過庭云:「趨變適時,行書為要;題勒方畐,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行、草的關係,原為密切,草書雖非初學的急務,但就因為關係的密切來講,不能不連帶同講。

  (一)真書

  真書,便是正楷書。今人言小楷書,便是昔人所言小真書。真、正二字,異名同實,原是通用的。初學正楷書,宜從大字入手。若從小楷入手,將來寫字,便恐不能大。昔人言小字可令展為方丈,這是說要寫得寬綽,原因是一般學者的通病,為拘歛而不開展。其實大小字的用筆、氣勢、結構是不同的,我們看看市上所流行的黃庭經放大本,對比一下便可明白,小字是不能放大的。

  初學根基,為何先務正楷?為何正楷不容易學?古人頗有論列。

  張懷瓘云:「夫學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習真書,而罕能至,其最難也。」

  張敬玄云:「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正體,難成矣。」

  歐陽修云:「善為書者,以正楷為難,而正楷又以小字為難。」

  蔡君謨云:「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

  蘇東坡云:「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又曰:「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又曰:「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能莊語而輒放言,無足道也。」

  宋高宗云:「前人多能正書而後草書,蓋二法不可不兼有。正則端雅莊重,結密得體,若大臣冠創,儼立廊廟。草則騰姣起鳳,振迅筆力,穎脫豪舉,終不失真。所以鍾、王輩皆以此榮名,不可不務也。」又云:「士於書法必先學正書者,以八法皆備,不相附麗。至於字亦可正讀,不渝本體,蓋隸之餘風。若楷法既到,則肆筆行草間,自然於二法臻極,煥手妙體,了無闕軼。反是則流於塵俗,不入識者指目矣。」

  曹勛云:「學書之法,先須楷法嚴正。」

  黃希先云:「學書先務正楷,端正勻停,而後破體。」

  欲工行、草,先工正楷,自是不易之道。因為行、草用筆,源出於楷正。唐代以草書得名的張旭,他的正書《郎官石柱記》,精深拔俗,正是一個好例。學真書,本人主張由隋唐人入手,其理由已在第一講談過。但唐人學書,過於論法度,其弊易流於俗。而初學書,又不能不從規矩入。那末,於得失之處,學者不可不知。茲節録姜白石論書:「唐人以書判取士,而士大夫字書,類有科舉習氣,顏魯公作《干録字書》是其證也。矧歐、虞、顏、柳前後相望。故唐人下筆,應規入矩,無復魏、晉飄逸之氣。」

  「真書以平正為善,此世俗之論,唐人之失也。古今真書之神妙,無出鍾元常,其次則王逸少。今觀二家書,皆瀟洒縱橫,何拘平正?」

  「字之長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齊,孰能一之?謂如東字之長,西字之短,口字之小,體字之大,朋字之斜,黨字之正,千字之疏,萬字之密。劃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晉書法之高,良由各盡字之真態,不以私意參之耳。」

  姜白石這些話,並不是高論,而是學真書的最高境界。眼高手低的清代包慎伯,他是舌燦蓮花的書評家。所論有極精妙處,也頗有玄談。他論十三行章法:「似祖攜小孫行長巷中」甚為妙喻。元代趙松雪的書法,功力極深,不愧為一代名家,其影響直到明代末年。推崇他的人,說他突過唐、宋,直接晉人。但他的最大短處,是過於平順而熟而俗,絕無俊逸之氣。又如明代人的小楷,不能說它不精,可是沒有逸韻。

  我國的書法,衰於趙、董,坏於館閣。查考它的病原,總是囿於一個「法」字,所以,結果是忸怩局促,無地自容。右軍云:「平直相似,狀如運算元。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點劃耳。」學者由規矩入手,必須留意體勢和氣息,此等議論,不可不加註意。學者的先務真書,我常將此比作作詩作文。有才氣的,在先必務為恣肆,但恣肆的結果,總是犯規越矩。故又必須能入規矩法度。既經規矩和法度的陶鑄,而後來的恣肆,學力已到,方是真才。同樣,畫家作沒骨花卉,必須由雙鉤出身,然後落筆,胸有成竹,其輪廓部位超乎象外,得其神采,得其圜中。孫過庭云:「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逾妙,學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時,時然一變,極其分矣。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從心。』故以達夷險之情,體權變之道。亦猶謀而後動,動不失宜;時然後言,言必中理矣。」學成規矩,老不如少,初學於正楷沒有功夫,便是根基沒有打好。

  (二)行書

   行書不正不草,介乎於真、草之間。是變真、以便於揮運的一種書體。魏初有鍾、胡兩家為行書法,俱學於劉徳昇,而鍾氏稍異。鍾是鍾(繇)元常,胡是胡昭,胡書不傳,但有胡肥鍾瘦之說。今所傳鍾書,傳為王羲之所臨。前人有把它再拆為幾種的,如:「行楷」、「行草」、「藳行」之類。行楷是指行書偏多於楷正的意思,如王右軍的《蘭亭序》,大令的《保母志》,以及《聖教序》、《與福寺碑》等等。(其它集王都比較差)。行草是指行書偏多於草法的意思,如閣帖及大觀帖中的《廿二日帖》、《四月廿三日帖》及《追尋傷悼帖》等等。整部帖中,要分別清楚哪一部是行草,哪一部是行楷,有時就比較困難。比如上述例舉的行楷和行草帖中,其中說是行楷的,卻有幾個字或一、二行是行草;說是行草的,倒有幾個字至一、二行是行楷的。還請學者在分別時注意。所謂「藳行」,是指藳氏的一種行書,如顏魯公的《爭座位》、《三表》、《祭姪稿》等等,但三種都統稱為行書。

  行書作者,自須首推王右軍、謝安石,大令為次。作品除前列舉者外,表章尺牘都見於諸閣帖中。實在說來,晉朝一代作者都是極好的。王氏門中,如操之、煥之、凝之,其他如王珣、王珉都不凡。晉以來,宋、齊、梁、陳、隋各朝,氣息也很好。直到唐朝,便感到與前不同了。唐人行書,唐太宗要算特出的書家了。其餘一般來講,都很精熟,但缺乏逸韻,這當然也是受到尚法的影響。但是比起楷正來,已比較能脫離拘束。顏魯公的尺牘如:《蔡明遠》、《馬病》、《鹿脯》諸帖,比較他的正楷有味得多。柳誠懸也是如此。其他如歐陽詢、李北海所寫的帖,都是妙跡。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誌》秀麗非凡。褚河南的《枯樹賦》,為有名的劇跡。然此二帖,大有米顛作偽可能。寫尺牘與其它閑文及寫稿,不像寫碑板那樣認認真真、規規矩矩。因為毫不矜持,所以能自自然然,天機流露,恰到好處。行書要穩秀清潔,風神瀟散,決不可草率。宋、元、明人尺牘少可觀者,原因有幾種:一是作行書過於草率從事;二是務為側媚,趙子昂、文徵明、祝枝山、董思白等為甚;三是不講行間章法。到清代人,尤無足觀。

  行書的極則,不消說是晉人。閣帖中所保存、流傳者亦不少。古人沒有專門論行書的文字,所見到的,都附帶於論真、草二體中。

  (三)草書:

  草書分長草和今草兩種。章草源出於隸,解散隸法,用以赴急,本草創之義,所以稱草。用筆實兼篆、隸意思。《晉書·衛瓘傳》中說:「漢興而有草書,不知作者姓名。」可見這一種草書的產生,是先於楷行、今草。今草一方面為章草之捷;一方面又由楷行醞釀而來,因此用筆與章草有所不同。現在社會上一般講的草書,就是指後一種的今草。

  右軍有草聖之名,他的草書劇跡,當推十七帖。但晉賢草書可以說都很好。學草書不入晉人之室,不可謂之能。學草書的初步,先務研究、辨別其偏旁。世俗所傳的《草訣歌》、《千字文》、《草字彚》,都是為學草的幫助。草書的點劃,其多少、長短、屈折,略有出入,便變成另一個字,所以有俗諺:「草字脫了腳,仙人猜勿著。」于右任等選訂的《標準草書範本千字文》,苦心孤詣,用科學方法來整理、綜匯古今法帖,名賢手澤,易識、易寫、準確、美麗,以建立草書之標準。昔人所謂妙理,至此,可於此書平易得之,裨補學者非淺。

  草書的流行範圍,在當時也只限於士大夫階級,並不普遍。直到現在,草書和篆、隸一樣,純屬一種非應用的書體。講到它的寫法,孫過庭曾云:「真以點劃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劃為情性,使轉為形質。」「伯英不真,而點劃狼籍;元常不草,使轉縱橫。」又云:「草貴流而暢,章務簡而便。」這幾句話說得極精。包慎伯的詮釋:「蓋點劃力求平直,易成板刻,板刻則謂之無使轉;使轉力求姿態,易入偏軟,偏軟則謂之無點劃。其致則殊途同歸,其詞則互文見意,不必泥別真草也。」也說得很明白。姜白石云:「方圓者,真、草之體用。真貴方,草貴圓,方者參之以圓,圓者參之以方,斯為妙矣。」孫、姜兩人以真明草,以草明真的說法,都極為精要。本來寫草字的難,就難在不失法度。一方面要講筆勢飛動;一方面仍須像作真書那樣的謹嚴。黃山谷云:「草法欲左規右矩。」宋高宗云:「草書之法,昔人用以趨急速而務簡易,刪難省繁,損複為單,誠非倉史之蹟。但習書之餘,以精神之運,識思超妙,使點劃不失真為尚。」草書精熟之後才能夠快,但是這個快字,在時間方面如此說,若在運筆方面講,正須「能速不速」方才到家。什麼叫能速不速呢?便是古人的所謂「留」,和所謂的「澀」,作草用筆,能留得住才好。後漢蔡琰述石室神授筆勢云:「書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澀』,得疾澀二法,書妙盡矣。」諸位應悟得作草書的要點正在於此。

  學楷正由隋、唐入手,但草書決不可由唐人的「狂草」入手。唐人的狂草不足為訓,正如隸書的不可為訓一樣。諸位或許要問,為什麼唐人的狂草不足學呢?婦孺皆知,鼎鼎大名的張旭、懷素,不正是唐人草書大家么?我說正是指這一類草字不足取法。世俗所稱的「連綿草」和「狂草」,這二位便是代表作家。黃伯思說:「草之狂怪,乃書之下者,因陋就淺,徒足以障拙目耳。若逸少草之佳處,蓋與從心者契妙,寧可與不踰矩義之哉。」姜白石云:「自唐以前,都是獨草,不過兩字屬連。累數十字而不斷,號曰連綿、遊絲。此雖出於古,不足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嘗苟且。其相連處,特是引帶,嘗考其字,是點、劃處皆重,非點劃處偶相引帶,其筆皆輕。雖復變化多端,而未嘗亂其法度。」趙寒山說:「晉人行草不多引,鋒前引則後必斷,前斷則後可引,一字數斷者有之。後世狂草,渾身纒以絲索,或連篇數字不絕者,謂之精鍊可耳,不成雅道。」趙孟頫云:「晉賢草體,虛澹瀟散,此為最妙。至唐旭、素方作連綿之筆,此黃伯思、簡齊、堯章所不取也。今人但見爛然如籐纏著,為草書之妙,晉人之妙不在此,法度端嚴中瀟散為勝耳。」諸家的論草書見解都頗為純正。近人鄭蘇戡,他雖不能寫草書,但頗能欣賞,頗解草法。他有兩句詩說:「作書莫作草,懷素尤為歷。」可謂概乎言之。又有詩云:「草書初學患不熟,久之稍熟患不生。裁能成字已受縛,欲解此縛嗟誰能。」這些話頗有識度:後兩句是指俗見入手的錯誤;前兩句是關於草書生熟的說法。能草書者,或反而不知道這一點,卻被他冷眼窺破了。因為書法太熟了之後,便容易變成甜,一甜便俗。唐人的草書可算極精熟,但氣味卻不好,原因就是不能夠生。不說草,說楷、行罷,趙松雪的書法,功夫頗深,但守法不變,正是患上了熟而俗的毛病。拿繪畫來說,也是如此。畫得太多了,最好讓他冷一冷,歇歇手。

  關於草書,想到一句古話:「匆匆不及作草」,諸位也許聽到過。因為斷句不同,有兩種解釋:一是作一句讀,意思是作草書不是馬馬虎虎的,因為時間不夠,所以來不及寫草字;一是到「及」字一斷,「作草」二字別成一小句。那意思是說,因為時間匆匆來不及寫楷正,所以寫草字。兩說都通。正像《四傑傳》里,祝枝山所撰「今年正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的貼門上的句子一樣。如果斷成「今年正好晦氣,全無財帛進門。」貼在門上,不鬧笑話么?斷句不同,意思全異。那麼「匆匆不及作草」這句話,究竟怎樣理解才對呢?我覺得把兩種解釋,統一起來認識草書,是比較妥當的。宋高宗反對前一種解釋,他說草書應「知矢發機,霆不暇撃,電不及飛,皆造極而言創始之意也。後世或雲『忙不及草』者,豈草之本旨哉。正須翰動若馳,落紙雲煙方佳耳。」他說的是草的本旨,原是不錯的;但作一句讀的「匆匆不及作草」,說來雖確乎過份,但卻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你們看學草書的人,有時也往往隨便得過份,過份強調了草書的快,因而往往一輩子竟寫不好。一般學草字的毛病,便在於能「疾」而不能「澀」。寫草字正須筆輕而能沉,進而能澀,方能免於浮滑。這是第一種解釋有道理的地方。孫過庭云:「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勁疾;不能迅速,反效遲重。夫勁速者,超逸之機;遲留者,賞會之致。將反其速,行臻會美之方;專溺於遲,終爽絕論之妙。能速不速,所謂淹留;因遲就遲,詎名賞會。非夫心閑手敏,難以兼通者焉。」其論中肯之至。

  關於草書入手,姜白石指示後學有幾句話:「凡學草書,先當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章草等,則結體平正,下筆有源。然後仿右軍,申之以變化,鼓之以奇崛。」此說最為純正。

  總而言之,作字不論正、行、草,先要放膽,求平正開展而須筆筆精細,貴恣肆而尤尚雅馴。得筆勢,重意味,貴生動,忌板滯。凡平實、安詳、謹嚴、沉著、端厚、穩秀、清潔、瀟散、飄逸種種,都是書之美點;凡纖弱、粗狂、浮滑、輕佻、草率、裝綴、狂俗,一切都必須除惡務盡。初學應從凝重、難澀入手,切忌故作古老。

  學無止境,書學下功夫亦無止境。楊子云說:「能觀千劍,而後能劍;能讀千賦,而後能賦。」學書也要大開眼界,要欲博而守之。務約而博,由博返約,那麼,將來的成功,決非所謂「小就」了。


推薦閱讀:

文化雜談···書法愛好者不懂這些中國傳統禮儀被人笑話(附:王傳良書法首頁)
讀帖 | 「草聖」張旭的「癲狂」書法
儒家書法與道家書法
書法課堂 | @田蘊章-楷行草-今
合情與變化 ——以浙江省博物館所藏明清書法為例 |【藝術品 · 典藏】

TAG:書法 | 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