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十三尊始祖像簡介及關係

黃帝:華夏始祖原姓公孫名軒轅。(前2702——前2598年)生於壽丘,長於姬水,都於有熊,神農八傳至榆罔三苗作亂,國運衰微,帝起兵靖難戰於琢鹿而誅蚩尤,諸候共尊為天子,在位百年。子玄囂,人稱少昊帝繼其位。共二十五子,庶子十六人、帝下分:姬、祁、已、滕、任、荀、僖、妨、姞、嬛、依、酉十二姓。 周文王:黃帝十九世孫,姓姬諱昌(前1234—前1135年)壽至百歲。前1184年嗣位為西伯候。篤仁、敬老、慈幼、禮賢、下士、三分天下有其二。後代密征黎、攻邗滅崇、弔民伐罪。作邑於酆而都之。子周武王登基,追尊文王。元姬生十子,群妃生十五庶子。庶裔分:文、盛、芮、戴、富、曲、耿、簡、陽、方、潘、項、羊、楊、蕹諸姓。 比干:子姓王氏祖。黃帝後裔、商朝王子,紂王時承相,後裔分王姓、林姓。 安公:北海王氏祖。周文王后裔齊田宅之後(輩平晉公十九世)。父桓公,子綰。 卑子公:京兆王氏祖周文王、畢公高、魏昭王后(輩平晉公十九世)父間憂公(襲封信陵君)祖信陵君諱無忌,太祖魏昭王。子:悼、懽。魏亡。逃難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候,時人以其本魏王族也謂王家,遂姓王氏。 晉公:太原郡王姓始祖,黃帝四十二世孫。周文王二十四世孫。周靈王太子,稱太子晉,字子喬,(生於前566年)年幼成德,聰明博學,十五歲以太子身份輔助朝政,靈王重之,諸侯從之,後因直諫貶為庶人,徒太原。子宗敬世人稱之王家,遂姓王。規王娃多為公後裔。 元公:琅琊王氏祖,晉公19世,世稱琅琊王。離公長子。秦臨淄令,避秦亂隱居即墨山生子卑。裔分臨沂,江左王氏祖。 威公:太原祁縣王氏祖,晉公十九世孫,離公次子,元公弟。字武,秦左長史,避亂居琅琊,.仕漢為揚州刺史,復歸太原祁縣。生子志。裔分鳥丸王氏、太原四房王氏祖。 祥公:臨沂王氏祖,晉公31世,元公13世孫,融公長子。漢未,(公元185—269年),字休微。事繼母朱,以孝稱著。值世亂避地盧江,隱居三十餘年。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為溫令。魏高貴鄉公即位,以與定策功,封「萬歲亭侯」,遷太尉。入晉,拜太保,進爵為公,卒謚元。坊刻《二十四孝》中有王祥卧冰取鯉奉母事。子五:肇、夏、馥、烈、芬。 覽公:江左王氏祖。晉公31世孫,元公13世孫,融公次子,祥公弟。字玄通,(公元206—278年),壽七十三。孝友恭恪,名兄埒。初掾清河太守。威寧元年擢宗正卿。以中大夫歸老,封即丘縣子,謚曰寧。子六:裁、基、會、正、彥、琛。裔分鳥衣王氏祖。山陰王氏祖。 導公:鳥衣王氏祖。晉公33世,覽公孫,裁公子。字茂弘,(公元2幻一330年)壽六十九。晉元帝即位,參與機務,朝野傾心,號曰仲父,歷輔元、明、成三朝,出將入相,晉之中興,公功居多,累官至太傅,謚文獻,祀以太牢。11世孫弘直公裔分:光州固始、開閩、祈門,三槐、樂清王氏祖。 羲之公:山陰王氏祖,晉公34世,覽公曾孫,導公從子。(公元303年一361年)晉琅琊臨沂人,居會稽山陰,字逸少。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少從叔父廙,後又從衛夫人學書,得見諸名家書法。備精諸體,草、隸、正、行皆能博採眾長,自成一家。真行書以《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蘭亭序》,草書以《姨母帖》、《初月帖》《憂懸帖》、《喪亂帖》最著名。羲之書自六朝以來即為朝野所重,唐太宗酷愛羲之及其子獻之書,自是流行愈廣,世稱「書聖」。子七:玄之、凝之、微之、操之、潘之、肅之、獻之。裔分:霞浦赤岸王氏祖。括蒼王氏祖。神念公:烏丸王氏祖。晉公40世,威公22世孫,罔公長子,好儒術.尤明內典,任北魏穎川太守,與子僧辯據郡梁拜冀州刺史,封南城縣候,謚曰壯。子六:尊業、僧辯、僧修、僧略、僧智、僧愔。 慧龍公:太原四房王氏祖。晉公41世,威公23世孫,緝公子。神念公從子,與神念公同祖於晉公27世霸公。晉末,滿門傾覆,時年十四,得沙門僧彬救匿,攜往虎牢關投姚興。泰常二年入北魏,領幽、並、楊三州大中正、南蠻校尉,累戰功擢龍騎將軍,封長社候溢曰壯,子寶興。 曄公:光州固始王氏祖。晉公45世,導公13世孫,弘直公孫,綝公子,字光世,唐殿中侍御史、歷固始及定城令,有德政。臨去民攀轅請留,遂藉焉。子四:環、挽、贊、友、後裔分四支開閩王氏。(紀念堂中未塑像) 務琨公:霞浦赤岸王氏祖。晉公46世,羲之公13世孫,元總公曾孫,懷鐸公之子。諱才,以父蔭,於唐武德六年為長溪令,居赤岸。配謝氏生子三:處一、奉一、如一。後裔廣布浙江一帶與福鼎、柘榮、寧德、福安等縣以及霞浦三洲、牙城、利程、沙江、三洋坪、諸鄉村鎮。 潮公:廣武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長子、字信臣,一字信彩(公元846—897年),壽五十二,僖宗中和為縣佐,從王緒軍南略潯陽贛水取汀漳,緒死,眾推公為帥,拔泉州拜刺史,昭宗景福二年克福州,授福州觀察使,乾寧三年拜威武軍節度使。贈司公秦國公廣武王。葬惠安縣平康里盤龍山立廟於福州水西地方,泉人建廣武王祠於晉江崇陽門樓塑像崇祀。娶侯氏,封晉安郡夫人。子四:延興、延安、延康、延體。後裔繁衍八閩等地。 審邽公:武肅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次子,字次都(公元858~907年),公好儒學,善吏治。中原戰亂,公卿多來依之。昭宗乾寧三年,拜左散騎常侍泉州刺史,天后元年加左僕射威武軍節度副使,三年加司徒封琅琊郡開國伯,贈武肅王。子四:延彬、延最、延達、延嗣。後裔繁衍八閩等地。 審知公:閩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三子。字洋卿一字信通(公元862—926年),唐末,從其兄潮起兵、入據閩地,唐以潮為福建觀察使,審知為副使。潮死,審知為武威軍節度使,封琅琊王。五代後梁太祖(朱溫)封為閩王。五代時十國閩太祖指武皇帝,後世尊為開閩王。公貌奇偉,面紫色,方口,隆準。勇略過人,性好騎白馬,軍中號白馬三郎。持身儉約,選任良吏,興建學校,發展海外貿易.振興百業,輕徭薄賦。三十年間,境內小康。元娶任氏諱內明字昭華,封魏國尚賢夫人,次配黃氏諱淑英封魯國夫人,又娶張氏封南劍郡君、陳氏封助國都督夫人。同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疾逝。天成元年葬閩縣鳳池山之原,長興三年九月遷葬寧基里蓮花峰西室山之陽。子十二(養子二):延翰、延曦、延興、延望、延鈞、延政、延武、延美、延稟、延豐、延保、延資。後裔繁衍八閩,及廣東、台灣、東南亞各地。文光公:唐福州都督,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析公之子,諱彥復,字宗輝,唐昭宗大順二年,福建觀察使陳岩卒,妻弟范暉自稱留後,驕奢不得人心,景福二年,從兄泉州刺史王朝命公為都統,審知為都監將,兵攻福州,歷時年余克之,授福州守城都督,子:春,後裔繁衍八閩各地。 壁公:祈門王氏祖:晉公52世,導公20世孫,公之子,字大猷(公元845—^12年),乾符中,黃巢入江東,公率婿鄭傳屢破之。宣歙觀察使陶雅表奏其功,詔授銀青光祿大夫,累官檢校兵部尚書,進階金紫光祿大夫,生九子:思聰、思聯、思仲、思茂、思會、思口、思經、思諒、思謙。公始居祈門苦竹巷,後裔分衍:祁門各地及徽、饒、池、宣諸州呈越等族皆宗其派。(未塑像) 祜公:三槐王氏祖。晉公55世,導公23世孫,徹公子。字景叔(公元924—987年),自幼聰慧過人,文章名震京師,後周曆魏縣及南樂令,宋初為監察御史,歷知制誥,集賢院修選,戶部員外郎,知潞、襄、潭等州,代符彥卿鎮大名府,以一家百餘口保彥卿無異志,進諫曰:五代之君各因猜殺無辜,致享國不永,願陛下以為戒。官終兵部侍郎,嘗植三槐於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故後裔號稱三槐王氏。累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晉國公。生四子:懿、勉、旦、旭。次子勉出繼弟扯嗣。後裔分衍各地。 安石公:臨川王氏祖,晉公後裔,宋名相。字介甫號半山。(公元1021—1086年),慶曆二年進士,仁宗嘉佑中上萬言書,主張變法,神宗、熙寧二年參知政事。領三司條例使,實行新法。晚年退居江寧,閉門不言政,以元豐中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公博學,於諸經皆有著作,文章詩調皆主張文學「務為有補於世」。所作險峭奇拔,政論尤簡潔有力,後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謚文,著有《周官新義》、《唐百家詩選》、《臨川集》等。 元清公:括巷王氏祖,晉公67世,羲之公七子獻之公三十三世孫,嵩公次子,字常侍,行三,生於開寶已己年七月十二日己時,卒於皇佑癸已年,十二月初三卵時(公元969—1053年)。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進士,授提刑司馬參謀掌薄史,處州刺史等職。配何氏生子三:惟善、惟孝、惟良。後裔分遷雲陽石鏡山前,麗水桑田(今柘野中街)、松陽茂春里等地。 十朋公:樂清王氏祖,晉公60世,導公28世孫,輔公長子,字龜齡號梅溪,生於宋微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一1171年),高宗(趙構)殿試第一登紹興丁丑狀元,歷龍圖閣學士,著有《梅溪集》《泉政集》等,配賈氏封溫國夫人,生子三:聞詩、聞禮、盂內。後裔分遷:河沿:後洋、平陽、瑞安、玉環、溫嶺等地。附:《太原郡王氏赤岸史跡紀念堂二十三尊始祖像關係圖》。
推薦閱讀:

中國繪畫簡介
武當伏羲八卦掌簡介歌訣功法獨特的地方關於伏羲八卦拳棒健身伏羲八卦武功掌法
米格-3戰鬥機簡介
印度哲學簡介
越南海軍簡介 - Qzone日誌

TAG:關係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