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向姓始祖向戌:春秋和平大使

向姓始祖向戌:春秋和平大使2016年08月13日  

  向姓是一個典型的發源於北方、興盛在南方的姓氏。從幾個得姓淵源可知,向姓都與中國古老的子姓、姜姓、姬姓等有關。被稱為向姓正宗的子姓來源,更是出自商朝王室,受姓始祖向戌,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和平大使」、宋國左師(執政官)。  據袁義達、邱家儒主編的《中國四百大姓》透露,如今的向姓全國總人口大約有226萬,排在全國各大姓氏總人口的第102位。但是,四川的向姓總人口有30多萬,屬於向姓第二大省,僅次於湖南(大約65萬人),在四川姓氏人口中排在50多位,算是四川的一個大姓。  宋朝時的四川,是向姓人口第四大省,排在河南、湖南、陝西後面。到了明朝,四川向姓人口佔全國向姓總人口的41%,一躍為向姓第一大省。如今,四川向姓主要集中在川東北一帶,其中宣漢縣就有5萬多人,是四川向姓最為集中的地方。向的釋義:本義是朝北的窗口  「向」字是一個古老的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在中國文字的衍變過程中,「向」字的字形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即使在如今的簡化字中,「向」字也和古代的字形相同。  從甲骨文的字形來看,「向」字像是在一頂帳篷上開了一個「口」的形狀。這個「口」,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窗戶;二是帳篷中的火塘,頂部伸出去的那一個尖角,像是為火塘出煙的煙囪。當然,也可理解為窗戶就是為火塘出煙的一種設置。  所以,綜合起來說,「向」字就是朝北開的窗口或煙囪口。這裡為什麼要強調是「朝北」呢?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向」字的解釋是:「北出牖(yǒu)也。」「牖」字是會意字,由「片、戶、甫」組成。「片」,是指鋸開的木片;「戶」指的是窗戶。可見,「牖」字的本義是窗戶。  先秦時期北方的房屋,大多用牖,很少有真正意義的窗戶。許慎在解釋「向」字時,特彆強調「北出」,「北出」就是朝北的意思。  著名史學家何光岳說,「向」字表示帳篷在朝北方向開的「口」。古時住在帳篷里的平民,一般是游牧者。游牧部落生活在中國北方,天氣暖和時,在朝北方向開窗,便於順著風向把煙排出去。到入秋時節,北風吹得凜冽,住在帳篷里的人,就要開始塞煙囪、築擋風窗禦寒了。  袁義達、邱家儒在《中國四百大姓》中說,住帳篷燒火塘的游牧部落,被稱為向氏族或向人,並留下許多以「向」為名的地名。如《九域志》中說:「同州有向城。」這個向城,在如今的陝西大荔縣境內。向姓第一個來源:源自子姓  向姓是一個多源頭的姓氏,根據相關史料記載,主要有4個來源。  源於子姓的向姓,出自商湯王后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姓的類型。這個淵源還得從殷商末期的名臣微子啟說起。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哥哥  微子啟是商朝第30任君主帝乙的長子,他的兄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紂王。商朝王室的姓是子姓,微子啟的名字叫啟,他的封國在微地(今山西潞城市微子鎮一帶),按當時的習慣,大家叫他微子、微子啟。  按古時規矩,微子啟是老大,應該繼承王位,為什麼他卻沒有呢?據《呂氏春秋》《帝王世紀》記載,微子啟是庶出(非正妻所生),而子受(一作子受德,即後來的商紂王)是嫡出。  據說,帝乙本想讓微子啟繼承王位的,但帝乙的太史官根據殷商的禮法認為:「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意思是說,雖然微子啟是老大,但他是庶出的兒子;子受雖然是弟弟,但他是嫡出的兒子,所以應該立嫡出的兒子繼位才對。  帝乙沒辦法,只得按禮法行事。在講究禮法的古代,出身就是這麼重要,重要得讓我們難以理解。如果帝乙堅持讓微子啟繼承王位,殷商或許不會滅亡在商紂王的手裡,中國的歷史也將會改寫。微子啟心灰意冷,離開朝廷  子受繼位為商王,史稱帝辛。我們常說的商紂王、殷紂王,那都是他死後因謚號為「紂」才形成的說法。  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繼位後重視農桑,國力大為強盛。他又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了起來。  但紂王喜歡喝酒,後來又特別寵愛妲己。酒色之下,朝政荒廢,淫泆奢侈,任用非人,把好端端的一個國家搞得烏煙瘴氣,七拱八翹。微子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多次進諫紂王,但紂王就是不聽。  微子啟對這個油鹽不進的弟弟心灰意冷,給了自己兩個選擇:要麼去死,要麼離開。但他無法決斷,就去找太師箕子、少師比干討要建議。箕子、比干是帝乙的弟弟,微子啟的叔叔。  箕子聽了微子啟的痛心傾訴後,深有同感,對微子啟說:「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  箕子的意思很明確:假如真能救治得了殷朝,即使去死,也不悔恨;但如果死了,國家還是得不到治理,還不如離去算了。  微子啟覺得箕子說得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離開吧!微子啟回到封國後不久,把封國遷到今山東微山縣境內,把當地稱為「微」,這也是微山縣及當地微山湖、微山島等地名的來歷。商朝滅亡後,微子啟歸順周朝  周武王滅商後,微子啟拿著商王室宗廟的祭祀禮器,到周武王軍營前投降。  微子啟向周武王說明了自己遠離紂王的情況,請求保留商王室的後裔。周武王很是感動,答應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為諸侯,管理商朝的舊都殷地(今河南安陽市);並釋放微子啟,「復其位如故」,以表示寬厚為懷。  另一種說法是,按當時分封制的禮法,一個國家雖然滅亡了,但勝利者不能讓該國的宗祀滅絕,這叫「興滅國,繼絕世」。周武王分封諸侯時,把武庚封在殷地,讓他祀奉商朝的宗廟。這種說法,與微子啟是否去求情,似乎並無多大關係。  周武王為防治武庚帶領商朝遺民作亂,把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別封在殷地周圍,設置了邶、鄘、衛3個諸侯國,史稱「三監」。  周武王原本以為如此完美的設置,會把商朝遺民監管得死死的,沒想到,他死後,監管的人和被監管的人居然聯合起來造反了。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第二年就去世了。按當時「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禮制,在周武王的眾多弟弟中,最有資格接繼王位的是大弟弟管叔。但周武王的二弟姬旦(周公旦)卻擁立周武王13歲的兒子姬誦為周成王,並以周成王年幼為由攝政國務。  對此,管叔、蔡叔、霍叔等人心頭很不安逸,這給了一直想恢復商朝統治的武庚以機會。武庚乘機與「三監」暗中串通,散布流言說周公旦要謀害周成王篡位,同時聯合東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國部落,發動了大規模的叛周復殷戰爭,史稱「三監之亂」。  在召公和姜子牙的支持下,周公旦調動大軍,經過3年戰爭,徹底平息了「三監之亂」,殺死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貶霍叔為庶人。周朝封賜微子啟,建立宋國  周公旦平息叛亂後,見微子啟忠心順從周朝,把商族發祥地睢陽(今河南商丘市)一帶封給他,讓他建立公爵國宋國,管理商朝遺民,奉守商人宗祀,並特准他用天子禮樂祭祀祖先。  微子啟成為宋國的開國君主,又被稱為宋微子。仁義賢能的微子啟代替武庚後,商朝的遺民百姓十分愛戴他。在微子啟的治理下,商民從此再也沒有出過什麼亂子。  微子啟死後,葬在今河南商丘市古城青崗寺村,有微子啟的墓冢、石碑和微子祠。另外,在今山東微山縣微山湖的微山島上,也有微子啟的墳墓,該墓如今是山東省重點保護單位。  微子啟的兒子死得早,微子啟臨終時,把國位讓給了二弟仲衍。因嗣位微子啟,仲衍也被稱為微仲。微仲死後,他的兒子子稽繼位。此後世代相傳,歷時755年。公元前286年,齊湣王聯合魏、楚兩國,滅掉宋國,三分其地。以祖父的字為姓,向姓誕生  宋國第19個君主宋桓公有5個兒子,第4個兒子叫子肸(xī),字向父,官居宋國卿士,史稱向父肸。  子肸生兒子訾守,訾守的兒子戌,按當時的禮制,不能再跟隨宋國宗室姓「子」了,而要另外取姓氏。戌以祖父子肸的字「向父」中的「向」作為姓氏,是為向戌。  向戌的子孫,延續向姓至今,史稱向氏正宗。這支向姓是當今向姓的主要組成部分,尊奉子肸為得姓始祖,向戌為受姓始祖。  有史料說向戌是子肸的曾孫。按當時的宗法制度,一般是第3代改姓,不大可能在第4代才改姓。所以,此說的可能性不大。  向戌根紅苗正,在宋國官居高位。宋共公13年(公元前576)八月,向戌出任宋國左師(執政官)。向戌是宋國唯一一個執政時間最長(左師15年、右師26年)、權位最高、聲譽最好的官員。  向戌最大的功勞,是在宋平公30年(公元前546)倡議並發起了「弭兵」(休兵)運動,促成各大諸侯國結盟休戰,各國得以安寧生息數十年。稱他為春秋時期的「和平大使」,一點也不為過。  向戌的後裔在宋國繼續身居高位。宋元公9年(公元前523),華亥出任右師,向寧出任左師。宋元公疑心過重,覺得華氏勢力強大,擔心危及江山。  第二年,宋元公認為華亥與向寧要謀反,雙方妥協互派人質講和,向寧把兒子向羅送到宋元公手裡。同年冬天,宋元公撕毀和約,誅殺人質,向羅、向勝等被殺。  宋元公11年(公元前521),宋元公攻打華亥、向寧,華亥、向寧等出奔陳國。第二年,華亥、向寧等從陳國投奔到楚國。向姓開始在楚地繁衍,後來一部分族人遷到湖北襄陽一帶,另一部分族人北渡黃河遷到了山西。向姓第二個來源:源自姜姓  夏朝時,炎帝的一個裔孫名向,被分封為諸侯,在陝西建立了向國。向國弱小,立國後不久被大國所滅(兼并)。  商朝時,炎帝的一個裔孫被封在同州(今陝西大荔縣),建立向國。紂王的內史向摯,精通圖籍古書,食邑在今河南濟源市境內。看到紂王荒淫無度,向摯知道殷商大勢已去。  向摯悄悄地把關於夏朝象徵國家權柄和命運的典籍,以及商朝的重要文獻資料收整好,帶著家人和屬下投奔周武王,成為周武王的謀士,為周朝建立立下了大功。  向摯離開商朝後,紂王把向國遷到向摯的食邑地。周武王把向摯封為諸侯,封地就在他原來的食邑地。為此,周武王把向國遷到今河南尉氏縣西南。東周初年,向國被鄭國吞併。  此外,周武王在大封諸侯時,追封先帝後裔,把炎帝的一個裔孫封在向地(故城在今山東莒縣南向城)。這個向國是個小諸侯國,國君稱為向伯。  周平王50年(公元前721),這個向國被鄰國莒國吞併。其宗室遺民,一部分南遷到沛郡向縣(今安徽懷遠縣的龍亢古城),一部分遷到向城(今山東莒縣境內),子孫以故國名為姓,形成了主要發展在魯皖及江浙一帶的向姓。


推薦閱讀: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告別演講譴責美國不希望和平
以建設和平為業
【西漢篇】不顯於外的漢初三大戰將之肅侯靳歙
和平:中國文化的內在精神
婆媳之間真的不可能和平共處嗎?【你問我答】

TAG: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