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覆滅後,曾國藩為何就地解散了湘軍

太平天國起義的事,大家應該或多或少了解過,準確來說,它是中國最後一場農民起義了,而且發生在近代,和以前朝代發生過的農民起義相比,它帶有資本主義的性質。在當時清末,聲勢浩大,幾乎席捲了長江以南大片區域。不過卻最終被清政府給鎮壓了,不,應該是被曾國藩所創立的湘軍消滅的。

太平天國起義

湘軍,它不是清政府的正規軍,頂多是鄉勇。當時的八旗軍隊已經不是明末清初的八旗鐵騎了,面對太平軍是節節敗退。而後,各地的鄉紳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便自己招募鄉勇,其中最大的就是湘軍了。

湘軍

1864年,天京的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就此覆滅。而「執行者」便是湘軍。可是也正是戰爭的結束,湘軍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人物,它被曾國藩給就此解散了。

這是咋回事?數十萬的湘軍說散就散了,這裡面到底是什麼原因?如果曾國藩有野心的話,他完全可以自立,和清朝劃江而治,手上有湘軍這股力量,可以和清朝一較高下。可是他沒有這麼做。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按傳統的話來講,這應該就是清朝的「天命未失」。就是說沒有明顯的失去民心的事情,曾國藩的威望也沒有完全夠。即便曾國藩起義,真正有能力的人響應的就不多。甚至他的部下,比如左宗棠、李鴻章之類,就未必肯真心幫助他,最多不過坐山觀虎鬥而已,太平軍余部不過是想學姜維而已。他自己也分不清他能掌握的力量,那些是真正只忠於他的,那些是既忠於他也忠於朝廷的,那些是因為他的朝廷大臣身份而忠於他的,那些是表面忠於他但內心不服他的。

曾國藩

那麼清朝真正讓民眾喪盡信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應該是從「戊戌政變」開始的,然後義和團、八國聯軍侵華、皇族內閣種種事件,幾乎把一切力量都推到自己的反面,所以革命黨人才能那麼順利,從武昌首義到清帝遜位,只用了三四個月就辦到了。

戊戌六君子

所以並非有足夠的軍事實力或者政治實力就可以當皇帝,還需要適當的時機,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曾國藩雖然強,但是朝內仍然有大量與他相對立的日子,就算是他手下的人,也未必願意和他一起當反賊。要不然,曹操為什麼到死都沒有稱帝,趙高都指鹿為馬了依舊拿胡亥當幌子,武則天稱帝後是何等艱辛,自古以來權臣一大堆,有幾個改朝換代的,無非就是劉裕,楊堅,趙匡胤這麼幾個。

從一個權臣過渡到皇帝,需要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不是手下有幾萬人就能成的。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曾國藩的性格上來說,他不可能造反的,他是儒家人物的代表,骨子裡就有忠君思想,他可能反嗎?再則說,即使有這樣的心思,他也會考慮歷史上類似人物和事件所發生的後果。

忠君圖

所以滅了太平軍後,曾立即交出軍權,怕朝庭懷疑,後來又解散了軍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曾國藩傳世奇書《冰鑒》,教你看透人性!
八字歸秀法:曾國藩八字分析
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一尊精神偶像——曾公文正
人必有家,家必有訓 曾國藩留下的家訓為其家族培養出200名有名望之人
曾國藩《冰鑒》全文

TAG:太平天國 | 曾國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