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周讀|盤點:那些新聞出身的作家們

導語:記者與作家,之間似乎只有「一牆之隔」,不過,雖然同是寫文章,兩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同時,兩者也可以互相塑造:許多熱愛文學的人投身媒體,而許多記者見識過社會百態後成為了一流的作家。下面,小編就為您總結一下,那些新聞記者出身的大名鼎鼎的作家們。

馮內古特

  馮內古特:挖掘「人類愚蠢行為」的老報人

  馮內古特的早期作品集《眾生安眠》,有一篇名為「眾生安眠」的同名主打小說。初露崢嶸的黑色幽默大師,在這一短小精悍的故事裡,披露了西方新聞業運作機制的冰山一角。

  小說里,名字叫弗雷德·哈克爾曼的本地新聞版主編(相當於社會或調查新聞部部門主任),在馮老師尚顯青澀筆法的勾勒下,秘密策划了一起轟動聖誕節的爆炸性新聞,從而保障了報紙的暢銷。此番「浮華造作」的,「腐朽虛偽」的資產階級新聞觀,足以引起我們的警惕。然而,主人翁弗雷德訓斥屬下時不經意間展露出的新聞文本操作技法,手段極其高明、精湛,可以說是放之四海皆為典範的行業標杆。

  在《眾生安眠》中,他這樣描述筆下的弗雷德:「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不僅貌似已經失去對聖誕的尊重,對政府、婚姻、商業、愛國主義等機構和體制都一概不感興趣。」馮內古特接著寫道,如果他還有理想有原則,倒是經常提及——導語精鍊、書寫準確,以及對「人類愚蠢行為」的敏銳。這應該算是馮內古特自己對新聞行當的理解吧。

  至此,一個尖酸刻薄、憤世嫉俗又手腳麻利的老報人形象,躍然紙上。馮內古特二戰後曾供職報社,浸淫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新聞界多年,寫起報社裡的門門道道自然是駕輕就熟,手到擒來。其中,弗雷德對導語、書寫的要求,表現出美利堅同行難能可貴的專業主義訴求。至於孜孜不倦挖掘「人類愚蠢行為」,也許是馮內古特對身處的這一光怪陸離世界的揶揄。這也不難理解,日後老馮成長為二十世紀後現代主義高山仰止的巨人。

  不過,還是很難斷定新聞工作的經歷,對馮內古特的創作影響幾何。

海明威

  海明威:新聞體準則神聖不可侵犯

  相較之下,大文豪海明威文學與新聞的互文關係,則清晰無誤。中學畢業,海明威便於美國西南的堪薩斯《星報》當了6個月的實習記者,這家報館十分注重新聞報道的簡潔明快。海明威在《星報》接受了新聞寫作的入門訓練。

  之後,海明威以記者的身份遍歷希臘、土耳其、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古巴及非洲,還作為戰地記者親歷20世紀的歐、亞大小戰爭。1941年二戰期間,他甚至一度來到中國,發出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報道。

  戰爭三部曲《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皆取材於一戰、二戰中他本人的所見所聞。經過戰爭炮與火的洗禮,海明威已是遍體鱗傷,遍布小說始終的人道主義光點,讀來讓人動容。

  記者的寶貴經驗值,不僅滲透其作品的思想、主旨,亦對他的創作技法產生重大影響。眾所周知,給海明威帶來無尚榮耀的《老人與海》,最開始一不小心被寫成了一部幾十萬字卷帙浩繁的大部頭,硬漢卻對此不甚滿意。乾脆,拿起橡皮擦刪繁就簡,硬生生給壓縮成只有5萬字的中篇。

  《老人與海》把海明威自成一派的「簡潔洗鍊」語言風格發揮到極致,而這便源自於長期的新聞寫作訓練。早在《星報》時期,還是實習生的海明威,就被報社老爺子們制定的100多條規範嚴格約束:「要用短句,要有明快的風格,要用動作辭彙。刪去不必要的形容詞。刪去尚有懷疑的段落。刪減一些句子。刪……刪。」

  在海明威看來,新聞體準則神聖不可侵犯,國內引譯的上下兩冊《海明威新聞集》,可以當作教科書使用了吧。

  直到1953年後,普利策獎與諾貝爾獎接踵而至,將海明威的聲望推向山巔。

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沒有比記者更好的職業

  在所有記者出身的作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當屬剛剛離開我們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很少有作家像他這樣,在成為著名作家之後,仍然對自己的新聞職業生涯一往情深。

  《我不是來演講的》收錄了老馬身為伊比利亞美洲新聞基金會會長的一篇致辭。彼時,魔幻現實主義旋風早已讓馬爾克斯譽滿天下,他仍滿含深情的表達了對新聞職業的敬意:「新聞是一種永遠無法滿足的激情,遭遇現實才能盡情揮灑……沒有為此而生、打算為此而死的人無法堅守一份如此不可思議、強度極高的工作。」他不無驕傲的認為,沒有比記者更好的職業。

略薩

  略薩:記者經歷編織出文學王國

  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略薩在少年時作為兼職記者曾經為《新聞報導》跑過一段時間的社會新聞,而他的主要「對口區域」就是他從14歲起就無比熟悉的貧民窟紅燈區,以妓院、妓女為紐帶串聯起來的那些難以歸類的駭聞緋聞雜聞軼聞、那些豐富得無以附加的社會現實在略薩的內心世界裡逐漸匯聚成這樣一種強烈的寫作訴求:通過小說的書寫儘可能全面地包括萬象、儘可能充沛地藉助「講故事」、「編謊言」的手藝複製一個和現實有著同樣複雜性的虛構世界。

金庸

  金庸:辦報是玩命 寫作是玩玩

對於《明報》來講,查良鏞先生不但是個嚴格的老闆,也是一位十分專業的編輯,當年,查先生不僅對港聞和國際電訊版著手改革,也對副刊提出他的要求。他曾說:「副刊是一張報紙的靈魂,港聞和國際電訊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副刊做得出色的話,那張報紙就會與眾不同。」

《明報》創刊初期,沈寶新管營業,金庸負責編務,潘粵生作他們的助手。儘管他們不斷更改副刊內容,改變新聞路線,金庸更是抱病撰寫《神鵰俠侶》,但是《明報》還是一步步滑向「聲色犬馬」之路,銷量在千份之間起伏,第一年虧空嚴重。據《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兩人喝。」 那時,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時天星小輪已停航,要改乘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仔渡海。

  倪匡曾說:「《明報》不倒閉,全靠金庸的武俠小說。」當時金庸的武俠在《商報》上連載已擁有大量讀者。許多人為了看金庸武俠,開始關注《明報》。慢慢金庸的武俠小說打穩了《明報》基礎,加上沈寶新的經營手法,《明報》的廣告業務穩步上升。

  金庸接受採訪時說「辦報是真正拼了性命來辦的,寫小說是玩玩。」

(責編:李唐)  


推薦閱讀:

作家富豪局中局
年薪百萬的作家們,寫作功底是如何練就的?
民國有哪些知名作家?
911寡婦很快樂?美國作家安考特新書論點惹爭議
名聲在外的潮籍劇作家:郭啟宏

TAG:新聞 | 作家 | 盤點 | 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