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息肉一定要及時切除, 醫生說三類人最好每年都體檢一次
07-16
你了解大腸癌是如何形成的嗎?
腸黏膜上皮在被致癌物反覆刺激以後,就會出現異常增生,增生部位逐漸發展為黏膜隆起,再進一步發展為大腸微小腺瘤息肉,接著是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最後是大腸癌。
這個過程短則10-15年,長則20年以上。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40歲以後,大腸癌會處於一個高發態勢。
因為大腸腺瘤性息肉與大腸癌密切相關,所以醫學界將其稱之為大腸癌前疾病。
第一,大便性狀改變,如大便變細,大便不成形,大便顏色改變,便血等等,均需要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第二,腹痛,消瘦,貧血,需要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第三,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里急後重,排便不盡,也需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腸鏡能夠及時發現大腸癌,也能發現大腸癌的癌前疾病,大腸息肉。
第一,病理活檢提示腺瘤性息肉的,一定要及時預防切除,避免發展為大腸癌。
第二,直徑超過1.5cm的息肉,不管是腺瘤性息肉還是非腺瘤性息肉,最好及時切除。
第三,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發現大腸息肉,無論性質,最好及時切除。
95%以上的大腸息肉,只需腸鏡下切除即可,方面快捷,只有極個別的大息肉,懷疑已經惡變的息肉,需要外科手術干預。
第一,有家族息肉病史的,請每年體檢一次。
第二,切除了大腸息肉的,有可能複發,請每年體檢一次。
第三,長期高脂肪飲食,很少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的,請每年體檢一次。
推薦閱讀:
※教你一套不用花錢的,自我體檢法!
※《糖尿病友定好年度體檢計劃》
※馬來西亞留學體檢注意事項
※體檢的那些事
※老人常年服藥須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