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帝師:化陽剛為陰柔的謀士張良
編輯記——鮑鵬山形容劉邦的謀士張良,是一把綿軟的剃刀。這種血性蘊於內、處變不驚的「柔弱」氣質,蘇軾稱為「大勇」。那麼,張良怎樣在暗處成長、又如何磨練他的天才,將儒家的陽剛內核賦予了道家的陰柔外形?
一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蘇軾《留侯論》)
此何人哉?—留侯張良也。秦漢風雲的幕後總導演張良也。
張良是劉邦的謀士,但我以為他只不過是躲在幕後,利用劉邦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推翻暴秦,為韓報仇。和劉邦手下其他人不同,他與劉邦不像上下級關係,而像是合作關係。甚至,他比劉邦還高一級,他是孟子之後又一位自稱「王者師」的人物。當劉邦做了皇帝後,張良就淡然隱退,「學辟穀,學道引,欲輕舉」去了。
張良的出身與項羽有相似之處,都是六國貴族。據《史記》的記載,張良的祖父和父親在韓國連做了五代國相。到了張良,這位世家子弟還未來得及在政壇上展露身手,韓就被秦的鐵騎踏平了。年輕氣盛又自負其才的張良一下子被葬送了大好前程。自此,他也就在心中埋下了仇秦的種子。他與項羽一樣,在秦末,都是一個復仇者。
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在秦末,項羽和劉邦在反秦鬥爭中是有不同的風格的。對項羽而言,秦是國難家仇的債主。「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史記·項羽本紀》)。連他的姓氏都是由楚而來,楚與他家族可謂連筋帶血。秦滅六國,楚最無罪,這是國難。項羽的祖父,楚大將項燕,被秦將王剪逼殺,這是家仇。帶著這種家國的雙重仇恨,項羽扮演的乃是一個血腥復仇者的角色。他並非天性殘暴,這方面他一點也不比劉邦更突出。他只對他認定的敵人殘暴。而在另一些場合,他是被稱為有「婦人之仁」、「仁而愛人」的人,這是典型的貴族家風。只是他所認定的「敵人」的範圍太寬泛了:凡秦人—關中之人,都是他的敵人;凡秦人之物,比如那空前絕後的阿房宮,都是敵人之物,他都要毀滅。他是魯迅所譏誚過的,那種「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的「昏蛋」。凡是敵人反對的,他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他就要反對,他很有這種簡單形而上學的毛病。
劉邦則不同。劉邦在七國時,一無所有,所以,秦滅六國,他無所失。在秦時,日子過得倒不錯:做個亭長,耽幾杯酒,好一些色,賴一些不多不少的酒賬,耍一點不大不小的流氓。遊手好閒,不事生產,悠哉游哉也挺快活。他與秦,並無個人的那種刻骨銘心的仇恨。在某種意義上,他的反秦,倒像是激於「大義」,又是出於一種投機,有一種渾水摸魚的味道。他以他特有的敏感和貪婪,一定是覺出了,這個世界已是一個沒了主人的花園,誰都可以進來薅它一把,把名花貴樹拿回去當燒火柴了。所以他在整個反秦過程中,能平和,能較從容地行事,較寬容地待人,從而,顯示出一種較雍容的氣度。
從復仇上說,張良和項羽又相似。當韓滅亡時,張良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就算他不為韓報仇,他也得為自己討回失去的一切。況且秦對六國貴族是很嚴厲的,他的三百家僮及其他家產,遲早也會被國家沒收,而他自己,就算不被殺死,也要聚之咸陽,嚴加看管。這裡我提一點疑問:《史記》說張良的祖父、父親在韓國連做五代的國相,可是韓國歷史上姓張的國相卻於史無征。這就不能排除張良此人姓氏名字的可疑。我以為,「張良」這個姓名未必是真的,很可能是為了避免迫害而「埋名改姓」的—尤其是在他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果,秦始皇大索天下之時,埋名改姓尤其必要。張者,弓長也,是否暗示他將要「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而這個「良」字,則更具有反諷的意義,恰好表示他對秦有著「不良」的企圖,不是一個「良民」。這很有「此地無銀三百兩」式的幽默。
張良後來以處變不驚的「柔弱」著稱。蘇軾稱這種氣質為「大勇」。但在一開始,張良並不是這樣的。當韓初亡,目睹血腥,他也是一個咬牙切齒的人物。如《史記》載,「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是孤注,以百二十斤鐵椎擲擊秦皇帝,是「一擲」,真正的「孤注一擲」。這與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不是如出一轍么?
確實,張良和項羽一樣,都是血性之人。項羽的血性見之於外,張良的血性後來蘊之於內,兩者並無本質的不同。只是由於項羽不讀書,這種血性一直沒能內斂,精光外露,而不能韜光養晦。而張良的血性經過一番修鍊,由外露而內蓄,從而優遊不迫。一般人見到張良這樣弱不禁風的外貌,往往不免忽視,但偏偏是他,有著荊軻聶政式的血性。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一些外貌魁梧的大漢,內心卻怯懦如雞,而孟嘗君田文、張良、郭解這一類「渺小丈夫」(《史記》說田文語),卻往往內蓄著真氣度、真英武。
歷史有它自身的邏輯。司馬遷論述三代之變,說後一時代必是對前一時代的邏輯否定。那麼,對於強亢的暴秦的否定,也必出於柔弱。項羽以至剛至強對秦之至剛至強,只能演變為血腥的火併。當項羽輕用其鋒,百戰百勝,在黃河以北與秦軍主力浴血奮戰時,張良卻以他女人一般潔白纖弱的手,指點著劉邦,如流水一般,隨物賦形,繞進關中。最後,滅秦主力的固然是項羽,而兵臨咸陽,讓子嬰降幟道旁,奉璽請降的,卻是劉邦。歷史似乎非常強硬地向我們表達它的意志:哪怕僅僅是一個象徵,也要讓代表柔弱的劉邦來取代剛強的暴秦,而不是真正對秦進行毀滅性打擊的項羽。同樣,殺死秦皇的,不可能是荊軻的毒劍,也不可能是博浪沙力士的鐵椎。要縛住蒼龍,讓關河重重深鎖的「祖龍居」一旦瓦解,最後需要的,還是張良這把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的綿軟的剃刀。
秦始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張良逞於一擊的鐵椎不但不能殺掉秦皇,反而差點使自己碰到了別人的刀鋒上。這一次的失敗,可能促成了他的成熟。就算他再不能忍,此時也得如猛虎卧荒丘,潛伏爪牙忍受著。而就在這時,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和一個奇怪的老人: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圮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蘇軾認為這位圮上老人大約是秦世的隱君子,惋惜於張良有伊尹太公之謀,卻出於荊軻聶政之計,才有餘而識度不足,所以故意出來試探張良,折辱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當張良面對猝然相遇於草野之人的折辱,以仆妾之役奉之而能不怪,當然他也就「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了。
學禮的儒者張良變成了道家的張良。儒家的陽剛內核被賦於了道家的陰柔外形。精光開始內斂。血性依然,但已是一團和氣,而不是殺氣。
張良終於脫胎換骨了。
他在暗處成長,磨鍊他的天才。這過程也是時機一步步成熟的過程。在耐心等待時機時,他沉穩地、不急不躁地鑄他之寶劍:抿唇不語,不疾不徐。他所鑄的寶劍,就是他自身的才具性情,就是他的那種從容、優遊。深夜裡熔爐中的火焰在閃爍,在不被人注意無人覺察的寂靜僻遠的山野,這鑄劍之光先照亮了一些野花的莖和瓣。這些脆弱嬌柔的生物為之顫慄不已,這些脆弱敏感的生物在天下之先感覺到了切透纖維的殺氣—而此時的世界對此毫無覺察,即將被打碎的世界如暗夜中當道的瓷瓶,自以為深藏安然且自憐自愛—咸陽深宮中的秦皇及其股肱們,他們的夢中可曾出現過一個風度翩翩的柔弱書生的影子?
一個人,二十歲左右若無血性,將註定沒有出息。而到了三十多歲以後仍只有血性而無深思熟慮審時度勢的頭腦,同樣會沒有出息。
張良已經在博浪沙證明了他的血性。
現在該是顯示他頭腦的時候了。
他不再是一個不計後果、只圖逞一時之快的刺客,他現在是「王者師」。他習慣於在幕後,他曾經指使力士用鐵椎擲擊秦皇,現在他又借劉邦之力,來完成他的復仇大業。從這個意義上講,劉邦和那個不知名的力士一樣,都是他的傀儡,是他棋盤上的棋子。
最具耐心的劉邦和最有軟功夫的張良走到了一起。這是天意捏合的一對最佳搭檔。天意將要用這兩個人來完成自己的意志。
二
《史記·項羽本紀》以「鴻門宴」為界,明顯地分出前後兩個不同的部分。鴻門宴是歷史的轉折點,也是項羽個人命運的轉折點。此前的滅秦,乃是一場以暴易暴式的革命。復仇者項羽如狂飆突起,如冤鬼索債,挾裹著民間的衝天怨氣,幾乎是無堅不摧,無敵不克。項羽本人無以倫比的軍事天才在太史公筆下展露得淋漓盡致。他指揮倜儻,遊刃有餘,如火如荼,指顧從容。掃滅有數百年基業的暴秦,二十多歲的項羽,簡直如同風掃殘雲。他幾乎是憑著一己的青春熱血就淹沒了暴秦。
但在鴻門宴後,項羽則處處捉襟見肘,時時被動挨打,他東奔西突,指南打北,看似叱吒風雲,處處得手,實則聲嘶力竭,心力交瘁。並不是前期的項羽冰雪聰明,後期的項羽愚蠢笨拙,而是他的對手變了!對付名譽掃地惡貫滿盈的暴秦,項羽的軍事天才綽綽有餘;而對付一個貌似弱小實則生機勃勃的劉邦集團,他的政治才幹就不敷支出了。張良,這把綿軟的剃刀,在剃度了暴秦之後,並沒有完成他的歷史使命:還有一個同樣至剛至強至暴至亢的對手,需要他來解決。是的,像項羽這樣天下莫可與爭鋒的強梁,什麼樣的力量才能羈縻得住他?還是劉邦的耐心和張良的軟功夫。
樊噲在鴻門宴上指責項羽是「亡秦之續」,這個狗屠出身的傢伙果真是一刀見血。從作風上看,項羽確實是秦的邏輯延續:一樣的暴亢,一樣的強梁,一樣的迷信軍事而輕視政治,迷信人力而藐視時勢,迷信權力而輕視民心。於是,一樣的,也需要張良這把綿軟的剃刀來收拾,張良的復仇之刃合乎邏輯地指向了項羽。
《項羽本紀》中,項羽的第一次「大怒」,就是在鴻門宴前聽說劉邦已先入咸陽之後。並且接連兩次「大怒」。此前,無論是殺殷通、誅宋義,還是巨鹿之戰,無論面對多麼強大的敵人,承受多麼巨大的壓力,他都能保持心態。而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他動輒大怒、大怒,簡直是不勝其怒。顯然,這是他心情煩躁的表現,是他力不從心的表現,是面對高智商的對手無可奈何的表現。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碰到了一個比自己有優勢的對手。誰能說他一次次大怒,不也是對自己發怒呢?他碰到了一個軟綿綿的對手,這使得他的拔山之力無處施放。直至他急中生愚,竟提出要與劉邦單挑獨斗,以決雌雄。劉邦顯然已經感覺出,這個貌似強大的對手,已經失去耐心與信心了,已經面臨心理崩潰的邊緣了。陰險狡詐的劉邦笑著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他憑什麼與項羽鬥智?憑的就是他身後的張良。
而項羽身後唯一的智力資源—范增,已經死在回彭城的路上了。孤苦伶仃的項羽如一棵孤獨的樹,獨立荒野,四周的斧鋸已經圍攏而來。
羽兮羽兮奈若何?!
劉邦後來談到他能戰勝項羽的原因。他提到了三個人,第一個就是張良。他說: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取了天下,張良報了仇。兩人各得其所,皆大歡喜。兩人的合作至此也算有了良好的結局。可是得天下的劉邦萬里長徵才走完第一步,他還要為如何坐穩天下操心,而復了仇的張良則是船到碼頭車到站,萬事大吉。當蕭何、陳平諸人繼續為新王朝殫精竭慮時,張良則杜門不出一年有餘。在漢初百廢待興的時期,天才的張良本應大顯身手,可他好像不願成為官僚體制中的一顆螺絲釘。他好像只是劉邦和呂后的顧問。劉、呂請教一下,張良就漫不經心地指點一下。當然,以他一貫的胸有成竹,所指所點,應該都是點睛之筆。可以說,隨著項羽自刎烏江,復仇者張良也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我們看看他自己是怎麼說的:
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 (《史記》本傳)
天下事解決了,現在他要解決性命之事。超度了天下,現在要超度自己。我們應該注意他對自己身份的說明:帝者師。而不是帝之僚。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者師,是最後一個敢以此身份自居的文人。
司馬遷接著說:「後八年卒。」班固說,在劉邦死後,「後六歲薨」,那就是說,紀元前189年,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者師升天。
留在神州大地上的,是上不了天的雞犬之屬
推薦閱讀:
※這是大漢第一謀士張良的廟宇,鍾靈秀氣,氣宇渾厚
※不吹不黑,陳平和張良誰厲害,誰才是劉邦的第一謀士?
※從《鴻門宴》看謀士的勝任力
※三國時期厲害謀士那般多, 為何都沒有自立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