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嶺紅菇最出名,最靚紅菇在石寨
「樹德樓」內,客家圍屋合族聚居的特點由此可見 |
↑「樹德樓」的大門 |
客家土樓一角 |
青山環抱中的石寨村 |
村領導郭松安 |
漂亮的紅菇 |
明顯高出其他房屋一大截的「樹德樓」 |
文/羊城晚報記者王漫琪通訊員塗永平
圖/羊城晚報記者周巍
故事·人文
壹兩座方樓,
一段保家護村威猛史
石寨村黨支部書記郭松安住在蕉嶺縣城,他每天會坐縣政府安排的工作中巴,前往南磜鎮石寨村上班;有時錯過了班車,他就得自掏腰包花費10塊錢,搭乘村民進城辦事的小四輪,往返於城村之間。
從縣城坐車前往石寨村,一路上,竹海撲面而來,林濤鬱鬱蔥蔥,城裡來的人一般都會大呼清鮮,但對郭松安來說,已習慣了。郭松安今年63歲了,從上世紀80年代任石寨的鄉長(現叫村長),到現任村支書,他已經在石寨村服務了整整30年。
郭松安領著我們,沿苔草滿地的青石路走入村內。穿過幽深的小巷,可見杠式樓、方形土樓、半圓樓、走馬樓、堂屋等多種客家建築形制的大型圍樓。郭松安說,這種大型圍樓,全村有12座,每座老房子,都至少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了,因年久失修,如今有一部分已無人居住。
當年,石寨村的先人就地取材,砍伐杉木搭建樓房的「骨架」,然後用山石、黃土、石灰、沙和瓦作為混合材料,夯築屋牆,構建起一個個遮風擋雨、抵冰御霜的家,生生息息,繁衍至今。目前,石寨村總面積為14.85平方公里,在冊人口586戶,2217人,有六成村民仍留守村中。
在村的中心位置,有兩座高出其他房屋一大截的巨大土樓。這兩座土樓,一座是「方樓」,一座是「樹德樓」,保存完整,已佇立了400多年。這是郭松安最為津津樂道的「鎮村之寶」。這兩座土樓與另一座郭姓祖祠,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兩座土樓的價值,除了歷史悠久、建築古樸之外,還因為它們是閩西客家方形土樓布衍向南的下限,也就是說,閩西客家風格的圍龍屋與嶺南客家風格的圍龍屋在此分界。與梅州、粵北等嶺南圍龍屋相比,石寨村的方形土樓更注重建築的防禦功能。
建於明嘉靖元年(1522年)的「方樓」,是閩粵地區現存最早的、擁有明確紀年的方形土樓,要研究閩粵贛客家人遷徙歷史、文化交匯以及明清時期的客家建築文化,石寨村的「方樓」與「樹德樓」是非去不可的。
「方樓」建築面積3060平方米,形狀正方,共有3個大廳、75間房。站在古樸渾厚的黃土牆下仰觀這座龐然大物,會油然生出敬畏感。
「方樓」底層的承重牆厚達一米;供唯一進出的大門,其門框厚度達20厘米;巨型的木門板上,原來是釘著鐵皮的,以防火攻,不過鐵皮在上世紀50年代「大躍進」時被拆下鍊鋼鐵了。
記者發現,「方樓」的外牆上部,有一部分牆體凸現在外,上面有一長條狀窗眼,居高臨下對著大門。郭松安介紹說,那是槍眼,既可射擊禦敵,也作瞭望觀察之用。
在大門上的二樓,斜斜伸出4個嵌著竹筒的護門孔,黑黝黝的,看著怪瘮人的。相傳,當年太平軍余部康王率兵退至石寨村,曾在此樓據守。太平軍在二樓架起大鍋,煮著沸水,當清軍攻門時,就從護門孔向下傾瀉沸水,讓清軍無法靠近。
進了大門,左側便有一道木樓梯,可上樓上,樓梯的主要構件,已有數百年歷史,至今仍然堅實穩固。二樓和三樓的房間已不住人,顯得凋敗。一群上了年紀的村民,在一樓圍坐著打牌聊天,這是村民農閑時最喜歡的消遣方式。
距離「方樓」不到百米,是建於清代康熙年間的「樹德樓」,這座距今已380多年的土樓,共三層,有6廳68房,朱漆窗欞,雕欄木砌,古色古香,風韻猶存。
要走進「樹德樓」的主體部分,需兜兜轉轉穿過五道門,郭松安稱這是「五福臨門」,還說「樹德樓」之所以建成方形,是因為石寨村後有一座馬山,有「馬」就必須有餵食的「馬槽」,石寨村的祖先便將土樓建成方槽狀,以祈福後代子孫豐衣足食。
「方樓」和「樹德樓」在村中顯掎角之勢,共同演繹石寨客家人合族聚居、保衛家園的數百年風雲故事。
記者發現,「樹德樓」三樓屋檐下的木板,每隔一米余便開有一長方形的小洞,便問郭松安,這些小洞是幹什麼用的?郭松安神秘一笑說:「三樓的屋頂有一片空地,可供人自由走動,用於瞭望放哨,一旦發現敵情,可立即藉助屋檐下的小洞作『傳聲孔』,示警樓下族人,以舉寨警戒。」
石寨郭氏先祖從福建南遷至蕉嶺,聚居山谷,為了抵禦山匪、野獸的襲擊以及鄉鄰間的糾紛侵擾、宗族的衝突等,以「方樓」和「樹德樓」這兩座防禦性高牆巨堡,牢牢地捍衛著族群的榮耀,令文脈香火傳承至今。
貳不忘祖訓,守住古村參天大樹
登上石寨村附近的聖王山,從山上的青雲塔遠眺山下,石寨村的土樓群恰好被滿目的青翠環抱其中,而周圍的山體,絲毫不見一丁點「裸露」。
隨同記者一起登山的南磜鎮鎮長黃萬彬說:「蕉嶺縣的森林覆蓋率79.3%,在全省縣區中名列第三,而南磜鎮則高達85%,而石寨村的生態保護對全鎮的貢獻功不可沒。」據統計,在聖王山上,有1024種原始植物,而珍貴的物種達27種。
郭松安說,石寨村從20多年前起,便開始安排專職護林員負責巡山護林,現任的護林員老郭已60多歲,負責管理山林八九年了。採訪的當天,記者走遍全村都找不到他,村民說他又巡山去了。在石寨村,「養山護林」幾個字,可不僅僅是出現在進山公路旁的警示牌上那麼簡單,這一信念,傳承了數百年,已融入石寨村郭姓子孫的血液里。
郭松安記得,從孩提起,老一輩便帶他去村裡郭氏的祖居參觀,狹小簡陋的屋子牆壁上,嵌有兩塊石碑,其中一塊立於康熙六十一年,雖經歲月滄桑洗禮,部分字跡已模糊不清,但「山林風水攸關,務宜茂盛,無論眾山、私山不許砍伐……勒石示警」的文字仍清晰。石碑上的這些文字,郭松安早已牢記於心,也成為村裡郭氏後人一代代恪守的祖訓。
該碑立於郭氏先祖在石寨開基立業之後,碑文記述了先祖為他的四房子嗣劃定的各自用地、管轄的山林範圍,並且還明確規定了可樵採範圍。郭松安說:「考慮到族人的生計,並非所有山林一律不得採伐,祖訓也指定了一處可供採伐的山地。」
而在石碑對面的牆上,還掛著石寨村馬山祖祠理事會的告示,上書:「讓碑文永遠展示在故居里,教育後人,不忘祖訓,不忘祖德」。
石寨土樓里的許多人家,也在室內張貼著「環境護理公約」等規章文件。郭松安說,自覺保護山林已成為石寨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由於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原始山林風貌,石寨村成為蕉嶺縣北磜學校的生物園,每個學期,學校都會組織學生來石寨村開展教學實踐,讓學生體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每次來了客人,郭松安都會帶著客人走過古老的三孔石橋,來到聖王山下的一株古榕樹底小憩片刻。這株古榕據說已有千年歷史,巨大的樹冠遮天蔽日,樹圍需要三個大漢才能合抱。
最讓郭松安念念不忘的是,一位名叫郭啟發的89歲老人,在2012年回到石寨村尋根,他16歲就離村北上福建長汀謀生並定居。闊別73年之後,老人回家尋根。他見到郭松安,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村裡那棵大榕樹還在嗎?」當見到大榕樹後,他感慨萬千地說:「比原先更大了!」
現在,91歲的郭大爺仍健在,石寨村的古榕樹也依舊蒼翠。
叄古村保護,也要引進新理念
對於深藏在群山之中的這座古村落來說,保護就是最好的開發。走在石寨村裡,鮮見有新房子不倫不類地出現在古樓之間,村子較好地保持了古老的模樣。
為了保持村子的古老風貌,前些年,郭松安和他的村委會班子,專門在村旁另擇地方,規劃建設了16座聯排新樓房,作為村民的新居所。
郭松安說:「在上級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對古村落的房屋及周邊的設施進行保護性維修,修舊如舊,避免人為破壞。」他帶著記者走上一條250米長的進村主幹道,指著地下說,以前這裡一到下雨便內澇,污水橫流,現在將供水、供電設施以及排污管道全部埋藏在路面之下,上面則以古村道的原貌——鵝卵石來鋪設,面貌好多了。
「修舊如舊」的保護性開發,在村民心裡引起了共鳴,不少人將自家閑置的土樓民居低價出讓,供開發利用;有的村民還騰出廢棄的老廁池、老房子給村裡建造花圃。
今年三四月,廣州一高校土木建築專業的師生30多人先後兩次來到石寨村,開展一項「共生平台」的社會實踐課題,將村裡一座因颱風影響而倒塌的老宅廢墟,改造成由多種植物共生互存、綠意盎然的生態系統。
記者問郭松安,石寨村整體生態環境如此良好,還需要搞這些人工的「共生平台」嗎?郭松安說,村子的自然生態好主要指村落周邊而言,而村裡的房前屋後,原來是基本沒有綠化的,現在栽種了綠樹紅花,與周邊的土樓、民居相映成趣,村容村貌感覺好多了。通過從外引入新型的生態系統格局,讓習慣了出村才見綠的山裡人一次觀念上的洗禮。
郭松安說:「石寨村的保護開發,肯定要以保護為先,資金投入是關鍵,我們現在一直在用小錢辦大事。」
目前,郭松安的古村旅遊發展理念,已開始付諸實踐,他鼓勵一些有開拓精神的年輕村民發展農家樂,帶動農副產品的銷售。一些原本在深圳做小生意的村民,被郭松安「說動」返回村裡,將自己的房子改造成鄉村旅館接待遊客。
故事·特產
紅菇:
舌尖上的自然恩賜
天剛蒙蒙亮,石寨村村民郭劍輝就起了床。他取下牆上的竹籃,輕輕帶上門,向村外的聖王山走去。山林間傳來早起覓食的鳥叫聲,見山道里已人影憧憧,郭劍輝不由加快了腳步。中秋節前後,郭劍輝與其他村民一樣,將收成的希望投向生長在聖王山上的「寶物」紅菇身上。
人們或許對紅菇陌生,但在《本草綱目》里,就有對這種小小的紅菌的記載,說「常服益壽」。紅菇是在特定的土壤、空氣、水分條件下與微生物奇妙結合的產物。它蘊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氨基酸等成分,而且擁有其他菇類難以比擬的鮮甜可口滋味。更讓郭劍輝自豪的是,石寨的紅菇是蕉嶺公認的最好品種。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話:「蕉嶺紅菇最出名,最靚紅菇在石寨。」
一年當中,收穫紅菇只有兩季:第一季是農曆五六月,第二季是中秋節前後,每季採摘的時間只有20天左右。因而,每到收成季節,采菇人趨之若鶩,石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派人上山采菇。
面對眾多競爭者,郭劍輝淡定從容:一上山,他就輕車熟路地往松樹、石棟樹、米椎樹下翻找,須臾功夫,籃子里便裝入不少紅艷艷的鮮菇。
郭劍輝只有36歲,他從8歲便開始跟隨父輩上山采菇,聖王山上,哪棵樹底下長有紅菇、何時成熟,他都了如指掌。在紅菇收穫季節,村人一般只能採摘到兩三斤,而郭劍輝卻能採摘到七八斤。
面對人們的讚許,這位采菇高手謙虛地說:「我不算厲害,老一輩采菇能手的本事更神奇啦。因為不同方位長出的紅菇,在顏色、重量和形狀上都會有細微的差別,老一輩只要看一眼被摘下的紅菇,就能說出是那個山頭、那棵樹下長出的……」
在采菇生涯中,郭劍輝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紅菇在自然環境中生長得瘋快,一夜之間即可生長成形,但只要被人發現了,即便不採也不再長大了。
郭劍輝采菇時,喜歡用手機將漂亮的紅菇拍下。有一次,他在石縫下發現一個半大的紅菇,便用手機拍了照,第二天回去再看,那株紅菇還和原來一樣大,沒有再生長了。
一般來說,采菇人在某處採摘下紅菇後,去別的地方兜一圈回到原地,會發現紅菇又新長出許多,但原先留下的個別沒有採摘的紅菇,卻不再長大了。老一輩采菇人說:「紅菇是靠吸天地靈氣生長的,沾染了人氣,就不長了。」郭劍輝對此深信不疑。
紅菇是大自然賜予石寨人的「寶物」,至今仍無法大量人工栽培,一斤能賣700元左右的高價。石寨全村一年光靠采菇的收入,便有六七十萬元之多。郭劍輝靠采菇,一年就有上萬元的收入,加上養蜂釀蜜和自己的一門家電維修手藝,一年就有幾萬元入息,在這個小山村,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雖身處深山古村,但郭劍輝從未隔絕聯結山外世界的心。幾年前,郭劍輝靠縣城朋友幫忙,在互聯網上發帖宣傳石寨的紅菇;近年來,石寨村也接通了寬頻網路,郭劍輝在家就能上網。他還註冊了微信,推介「石寨紅菇」,頭像便是自己拍攝的紅菇圖片。不過,郭劍輝的紅菇壓根不需要促銷,一季的紅菇還沒長成,訂單已爆滿。
小貼士
如何做一鍋
美味的紅菇土雞湯
由於紅菇有益脾補血、健胃強腎之功效,當地人在碰到胃口不好時,常用它調和胃口;小孩腹瀉用紅菇蕾燉湯可止瀉;婦女坐月子吃紅菇能滋補健身,所以紅菇又有「南方紅參」之稱。
郭劍輝說,石寨人食用紅菇的最經典搭配是紅菇燉土雞。做法是:先把土雞燉好,臨近開飯前,將浸泡好的紅菇加入鍋中繼續燉上8-10分鐘,這時整鍋湯顏色清紅,味道醇厚鮮美。
「長壽村」里
隨處可見耄耋老者
故事·風貌
2014年5月,廣東省蕉嶺縣被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正式授予「世界長壽之鄉」稱號。
據悉,世界自然醫學會此前已先後確認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的罕薩、厄瓜多的比爾卡班巴、廣西巴馬、江蘇如皋、新疆和田為世界長壽之鄉。蕉嶺縣是該機構認定的第七個「世界長壽之鄉」,也是中國第四個「世界長壽之鄉」。
在蕉嶺這個「世界長壽之鄉」里,石寨村是其中的10個「長壽村」之一。郭松安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石寨村2200多人中,70-80歲的長者有174人,80-90歲的有74人,90-100歲的有6人,村裡還有一位101歲老人。
走訪石寨村,不時便可見耄耋老者,他們或拄著拐杖閑庭信步在街巷間走動;或倚坐在土樓牆角的竹椅上悠然地與老夥伴說家常。
提點
從廣州自駕車,走廣河高速,至河源後轉梅河高速、長深高速,在蕉城出口下高速,沿國道205線抵達蕉嶺縣城,再向東北方向沿縣道X45行駛30多公里可到南磜鎮石寨村。建議全程啟用導航,盤山公路多彎,自駕車友需注意安全。
推薦閱讀:
※何巨鋒的飾演者何浩文是如何出名的?
※杜牧最出名的一首詩,內含人盡皆知的千古名句!
※那些你看到就叫得出名字的外國女演員,第六張我最愛!
※【瘋狂的石頭】你見過但是叫不出名字的石頭:庭院的四種常用景觀置石
※??代縣又在全國出名了,傳火了!
TAG: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