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模式告別市場:內地拍賣行生存調查

今年的秋拍市場可謂風雲跌宕,雖然在春拍藝術市場已經呈現出了「回暖」跡象,但對於有的拍賣行來說,競爭才剛剛開始。

  此前,市場口碑一直不錯的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已經於近日正式關閉,這無疑在目前佳士得和蘇富比[微博]相繼在上海和北京紮根內地拍賣市場時,讓人們對於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各大拍賣行的生存狀態予以了更多關注。

  「永樂模式」告別輝煌

  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永樂」)成立於2005年6月,並於同年11月成功舉辦了首場拍賣。目前公司擁有國家文物局頒發的第一類文物拍賣資質,專家團隊構成了「中國書畫」,「中國瓷器及藝術品」,「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名酒佳釀」等核心業務部門,每年主推春秋兩季綜合大拍。

  北京永樂誕生之初即確立了鮮明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她的總經理——董軍是內地藝術品拍賣行業中為數不多的「職業經理人」,卻是傳媒業出身。進入藝術圈前的職位,是美國新聞集團駐北京代表處政府事務總監。

  不引用免責條款、不接受虛假成交、不允許違反法律法規……為了最有效的控制風險,北京永樂的辭典里是幾乎沒有「天價」兩個字的。在董軍的理念中,北京永樂在競買登記審核、財務認證、服務品質等細節的確認上,就是佳士得的國際標準,讓走進拍場的人感覺到,北京永樂和國際品質差不多,這也被藝術品拍賣業內稱為「永樂模式」。

  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雖然北京永樂的成交額在北京地區可謂是「小弟弟」,不過,拍賣市場上,許多曾經在北京永樂拍賣行推出過的拍品,在其他拍賣行都有不錯的表現,這也顯示出其專家的獨到眼光。像2006年北京永樂秋拍推出的傅抱石在1944年創作的《杜甫詩意圖》立軸,成交價為1120萬元,而到了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時,成交價已經達到了9200萬元。

  然而,市場是殘酷的,雖然「永樂模式」代表了目前內地拍賣行,通過引進海外優秀管理經驗和模式進行經營,但是由於市場的激烈競爭,加上佳士得拍賣行在上海設立獨資拍賣行,「永樂模式」告別輝煌也是一個時間問題。

  「四季拍賣」漸成主流

  當北京永樂謝幕之際,京城的其他拍賣行卻紛紛在春秋大拍之餘,為自己尋找到更多的市場機會。北京匡時2013年夏季藝術品拍賣會於9月12日舉槌開拍,僅一天的時間,總成交額就達1.01億元,16件拍品過百萬元。中國書畫斬獲8334萬元;瓷器雜項共拍得1790萬元,「同一上款」、「同一藏家」、「吾家歡喜」等專題表現不俗,其中於非闇《四時群芳》十餘輪競價後以425.5萬元成交,摘得本次夏拍桂冠,陸儼少《懷鄉之思》、《硃砂沖哨口》等多件力作均以百萬以上成交價領跑「吾家歡喜」專題。

  至於中國嘉德的四季拍賣會,截至9月6日,已經舉辦了35期。「四季拍賣」成為了目前藝術品市場最受到市場關注的模式。中國嘉德是「四季拍賣」模式的開創者。一開始嘉德的小拍還叫「大禮拜拍賣」,第1期共上拍201件拍品,僅成交158件,成交總額只有14.57萬元。從2005年起,嘉德將周末小拍改為「四季拍賣」,在定位上已經轉為中型拍賣。此後的第1期總成交額即達8386.13萬元。

  在今年的春拍中,張大千《山水》對屏立軸,估價18萬至28萬元,成交價為36.8萬元。而在嘉德35期拍賣會上,藏家將這兩幅立軸拆開來拍賣,其中一幅名為《華山蒲團松》,估價3.8萬至5.8萬元,成交價為32.2萬元,另外一幅名為《朝鮮仙華台》,成交價也是32.2萬元。

  開創四季拍賣模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市場細分出來。所針對的客戶,與大拍既有區別,又有交叉,主要是經營藝術品的行家以及「藏友」即收藏愛好者。一方面不斷有500萬元以上的高價拍品出現,另一方面從品類上不斷豐富,至於拍品價格則定位適中,吸引來自全國各地與港台的客戶都過來,在業內形成跨地域的拍賣平台。許多資深藏家往往通過四季拍賣的平台尋找到潛在的客戶,並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跨越平台尋找商機

  繼北京保利之後,上海馳翰拍賣有限公司推出的《大道》——渡海專場淘寶網[微博]拍賣會成功「落槌」,短短36個小時,經過200多次出價,總成交率82.76%。張大千、黃君璧、于右任、溥儒等眾多名家共29幅書畫作品集體

  登場,以低於市場價一半甚至更多的價格起拍,在開拍一小時內,就有11幅作品被競相叫價。

  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普及,以及線上交易能在更廣闊的空間、更長的時間上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平台,正越來越多地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然而,相對於傳統拍賣的可見可聞,線上操作總給人一種不可捉摸的感覺。為了消除網上競買的種種疑慮,在線拍賣對於每一件拍品都進行了多角度、細緻入微的拍攝,盡量將原作在屏幕上最大程度的還原,甚至一些細節相比現場手持放大鏡觀摩更為清晰。

  而近日,上海泓盛還宣布,將在今年秋季,舉辦拍賣雙年展,拍賣雙年展是一個探討當代藝術生產力關係,以拍賣為線索和平台,兩年一次的展覽。拍賣雙年展分線上和實體展覽兩部分,線上展覽提前半個月開始,拍賣前十天開放網上出價,一路透明呈現作品價格成形的線路,直到展覽最後一天現場拍賣落槌。在不違背基本拍賣規則的前提下,藝術家可以參與設計自己作品的拍賣方式。這種新模式,也是拍賣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尋求突破的一種方式。

  一方面是利用互聯網資源,另外一方面拍賣行也是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模式之間尋找「藍海」。在今年的秋拍中,中國嘉德將在香港首次推出「大觀——香港之夜」專場拍賣,致力於將中國嘉德已屆成熟的夜場品牌「大觀」推廣至香港市場,夜拍此番以「宮廷藝術」為主線,將彙集寰宇搜集而來的中國書畫、油畫、瓷器、傢具、工藝品幾大門類最為重量級的作品共20餘件。北京保利則大力推廣貴賓部、服務部,在香港推廣私洽,每次都有長期的珠寶展,通過一系列服務舉措,在拍賣之餘也可以將藏家聚集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一定的品牌忠誠度。


推薦閱讀:

品牌意識與生俱來
市場部新人課堂3:成功的「秘密」
禁止酒類流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以註冊製為契機推進資本市場的市場化建設

TAG:市場 | 生存 | 拍賣 | 調查 | 拍賣行 | 內地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