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治中華,傳承萬代

「禮」治中華,傳承萬代

——我的關於「禮」的社會思想

目 錄:

殷商時期的「禮」——第1頁

西周時期的「禮」——第1頁

春秋戰國時期的「禮」——第2頁

《禮記》中關於「禮」的論述——第2頁

秦漢魏晉南北朝以後的「禮」的思想——第2頁

我的生平以及對於「禮」的思想的思考——第3頁

角度一——第3頁

角度二——第4頁

角度三——第4、5頁

內容摘要:

歷代關於「禮」的思想的具體表現都不盡相同,所以對於現代社會,「禮」的思想似乎都不能完全與現代相符合,正因為如此,對於「禮」的現代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將「禮」的思想具體應用於現代社會以完善當代日益嚴重的各類社會問題是極其緊迫的。

關 鍵 詞:禮治 社會整合 道德 和諧 發展 適應

「禮」是社會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禮」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逐漸產生也證明了其歷史的悠久,在中國五千年的風雲變幻中,「禮」對中國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其所產生了重要作用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澱、成金。

殷商時期的「禮」

禮的概念在殷商時期就早已形成了。從商代開始,關於個人的修養,強調的是一個「德」字。所謂「德」,就是說人們做事要於人於己都過得去,無愧於心。德有善有惡,善德即可作為福,惡德即可作為災,福或災是對其德善或德惡的報應,報應也就是「得」。人們要完成「德」的修養,必須用「禮」來作為行為規範。「禮」是「德」的外化形式。沒有「禮」作為行為規範,就無從表現一個人的「德」,沒有「德」,人就不能保持「禮」所要求的行為規範,德和禮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東西。而商代所謂「禮」的具體表現主要是「孝」。我們可以看出,商代的「德—禮—孝」的思想體系,目的在於以此作為人們的社會行為規範,控制人們的思想與行為,以整合社會秩序,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它是殷商奴隸主階級的社會思想。

西周時期的「禮」

在西周時期「禮」又有了新的發展,並且系統化形成了「禮治」的思想體系。《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證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周代「禮」對於社會整合及社會控制由此即可看出所起的巨大作用。具體來看,周代的禮治思想的基本原則有二,一是親親,二是尊尊。這是要求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也是奴隸主階級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則。「親親」就是親其所親,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就是尊其所尊,反應了這個社會的政治關係,它要求下級貴族服從上級貴族,不許犯上作亂,而平民和奴隸必須安分守己,遵從奴隸主貴族的剝削,不許反抗,以此來緩和社會衝突。由此可見,周代禮治思想體系中繼承了殷人的思想,也極重視孝道,因為「孝」是道德規範和行為規範的基點。而周代宗法思想和禮治思想事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產生,是和當時奴隸制生產關係相適應的,它作為一種社會思想,在當時對於社會秩序的安定,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因而在當時它是一種用於整合統治階級內部關係的進步的社會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的「禮」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關於禮的社會思想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其中,管仲很重視道德規範的社會功能,認為「禮、義、廉、恥」是「國之四維」,這四棵擎天柱是缺一不可的,「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①使「禮」的思想在春秋得到極大發展的人是孔子。孔子竭力提倡「禮治」。如前所述,古代所謂「禮」,包含的範圍很廣。而孔子所說的「禮」,不但是一種政治原則,一種儀文,而且也是一種社會制度,一種社會規範。孔子認為周代的「禮」是最完備的,是夏、商文化制度發展的高峰,故他說:「周監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②禮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西周以來的等級名分制度。「名位不同,禮亦異數」所以禮有「天子禮」、「諸侯禮」、「大夫禮」、「士禮」等等。並且孔子認為禮是有「損益」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認為,「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賤輕重皆有稱者也。」他認為禮就是社會規範。

《禮記》中關於「禮」的論述

關於禮的思想,在儒家的經典著作《禮記》中,對春秋戰國時期的統治階級冠、昏(婚)、喪、祭、朝、聘、射、鄉等禮儀制度進行了彙編,成為儒家的《五經》之一。我們從《禮記》中看出,禮有多重內涵:第一,禮是一種社會制度;第二,禮是針對人情而約束、節制人類行為的一系列社會規範;第三,禮是用來規定人類社會秩序,是一定社會關係的產物;第四,禮是衡量一切社會活動的準則;第五,禮是君王用於治理社會的工具。③而關於禮產生的基礎,分析《禮記》,可以得出:首先,禮效法於天,是天地、萬物自然秩序在人類社會中的體現;其次,禮的產生是出於改造人情的需要,也就是「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最後,禮起源於原始的祭祀等風俗習慣及一定的社會生活方式。而著眼於禮的社會功能,《禮記》中這樣論述:表現在維護國家機器運轉方面,禮是治理國家的根本;表現在維護社會秩序、明確等級關係方面,「禮達而分定」,禮有別異合同之功能;表現在規範人們的言行方面,「有禮則安,無禮則危」;表現在節制人的自然性而煥發人的社會性方面,禮可節人之情、達人之情、文人之情、防民之心;表現在區分人與動物方面,「禮義」是根本標誌。

秦漢魏晉南北朝以後的「禮」的思想

「禮」的思想在其後的發展中,不斷的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呈現出不同的具體形態。如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紀」,其「五紀」,即是後來仁義禮智信「五常」的胚胎;到了宋代,「程朱理學」學派「理」是其思想的核心,但關於禮的思想,理學學派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程頤認為「禮」是一種用規定社會各階級和階層之間的相互關係,以保持均衡的社會生活秩序的社會規範,即序,「禮者人之規範,守禮所以立身也。安禮而和樂,斯所盛德矣。」④另一位代表人物朱熹則認為,禮是「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即禮是天理的體現,並且是被人們規定下來的行為規範。在以後的發展中,「禮」不斷的發展、演變,直至今日,「禮」仍然在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以上內容,是我對從古至今的各類關於「禮」的思想的一般性的簡單的概括和總結,在當代,時代背景和社會發展程度都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關於「禮」的思想也是表現出不同的狀態。

一、從對社會的思考談起,簡單來說,社會是由作為社會行動者的人、社會關係和社會行動所組成的,這三種要素必然會使社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個別現象,而這些個別現象就會形成一定的社會現象,社會現象就會形成相應的社會輿論,最終社會輿論就會成為一定的社會問題。因此,社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當然,有人會說,我們也相應的有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想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問題是怎樣解決。「禮」作為這些重要的社會思想中的一個分支,真正能發揮其實際意義上的作用的原則是,用現代理論來理解「禮」的真正價值,即要充分思考當今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狀態,把「禮」的應用實際化,只有這樣,才是正真實際意義上的發揮「禮」的價值。

二、從對「禮」的發展演變來說,「禮」的思想的不斷發展是由不同時代的思想家根據其所居時代的具體社會背景,來定義其內涵。所以,在現代社會,我認為是沒有具體可以直接應用並且適合的關於「禮」的思想,我們仍需要對於具體社會進行分析,重新定義「禮」的意義,使之適合於現實社會,並促進現實社會的思想道德以及社會風氣的凈化,更好的解決社會各類問題。

我的生平的簡介以及對於「禮」的思想的思考

1988年我出生於雙鴨山市的一個縣城,是一個典型的80後,我家並不是特別的富裕,但是從小父母對我的教育是很嚴格的:包括對學習上的認真刻苦和生活上的禮儀。從小就被父母督促「要好好學習,考大學是以後唯一的出路」,所以對於學習,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絲毫不敢鬆懈,這種思想一直延續到高考,到了大學,我才反思對於自己這十二年的人生收穫,是豐收還是顆粒無收,還當另當別論。而對於禮儀,我認為是我的父母繼給了我生命之後給我的最好的人生大禮,尊敬師長、講文明、懂禮貌等等,這些最基本的禮儀是從小就被父母重視培養的,所以到現在,這些已成習慣的最基本的做人準則成為我性格中的一部分,同樣是在大學其間,我又對「禮」這一大的社會道德規範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分為三個角度:

角度一:「禮」——針對人與人的關係問題

人與人無時無刻不在相互聯繫著,包括與相識的人之間的聯繫和與陌生人之間是聯繫。第一、與相識的人之間:具體說來最基本的「禮」表現在對待長輩要敬,包括尊重父母、師長;對待平輩要互相尊重,包括真誠對待同學、朋友、同事;對待晚輩要愛。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可稱之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在現代社會,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又出現了:對於 無故體罰學生的教師、無緣由的毒打子女的家長和彼此不坦誠相對互相不信任的同學朋友,我們是否還要做到尊敬、尊重、關愛、以禮相對呢?針對這些具體的社會問題,「禮」需要將「德」與「孝」的內涵延伸,即將商代的「禮—德—孝」的思想體系完善成適應與解決現代社會問題的思想體系。第二、與不相識的人之間: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同為生活在地球村的我們,擁有的是同一片藍天,所以人類彼此的關係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自然也不存在相互「殘殺」的必要,但是在當今社會,似乎人們之間的關係尤為簡單,簡單到只要以利益為最根本的評價標準——「有利可圖即為兄弟」,無利可圖則老死不相往來,針對這些已經為人們所習慣的惡劣的社會現實,似乎在思想領域已被人們所接納,所以「禮」的思想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力已顯得有些蒼白,具體的解決方案也並不是將社會道德與「禮治」來約束、消除這類社會問題,在我看來,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社會關於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完善與提高,才能使得人們將「利益」的概念淡化,達到人與人正真的以禮相待和禮治社會。

角度二:「禮」——針對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

近年來「和諧社會」成為社會的熱點,並且提出了和諧自然的要求,這也重點突出了人與自然關係的緊張,所以用「禮」的思想來指導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十分必要的。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外化使之用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我把它定義為「己所不欲,勿施於自然」。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生存法則,人類的主觀臆斷對自然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和消極的影響,在經濟與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對於人類對自然的過度利用和對自然的污染與破壞,使得人類對與自然的影響消極大於積極,所以我們必須要及時的將其嚴重的破壞力束縛在一定範圍之內,將「親親、尊尊」的思想運用於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親其所親,尊其所尊」就是要視自然為重中之重、尊重自然,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角度三:「禮」——針對人與社會的關係問題

「禮」具體體現在社會公德與道德上,但近年來似乎社會公德與道德水平在某種程度上處於滑坡階段。作為80後的我,深深感到其危機性。而公眾輿論普遍認為,長在蜜罐里的80後,將傳統的「禮治」社會顛覆,道德上的淪陷都是「歸功」於80、90後。可是我在這裡要指出的是:80、90後的思想是基於現代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與其說是80、90後對於傳統禮治的摧毀,不如說是現代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對人類傳統禮治的衝擊。所以,基於對當代社會道德、禮法上的重新認識,重建一種新的社會道德與禮治的工作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禮」對於社會的整合作用看似淡如絲縷,實際上仍對社會起著關鍵的紐帶作用。禮治道德體系支撐著整個社會的道德,正如管仲的「國之四維」,「一維絕則傾」,所以對於「禮」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覷!

以上對於「禮」的社會思想,是我自己的淺見,更深層次的內涵還需要在今後的學生中逐漸的體會與領悟。「禮」的思想在個人瑣事、社會交往中體現出人與人的密切聯繫和個人的整體素質,從另一方面來講,我們也稱之為道德,是法律的底線。放眼於當今社會,對於社會整體來講,「禮」的作用不可忽視,它約束著人們的行為,作為一種社會規範,將社會引領為禮治社會。中華民族以「禮儀大邦」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要更加對其繼承和發展,使之適應於不斷發展和變化著的社會,禮治中華,才能傳承萬代!

注 釋:

① 《中國社會思想史》 王處輝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 第45頁

② 同上 第57頁

③《中國社會思想史》 王處輝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205-208頁

④ 同上 第385頁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思想史》 王處輝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思想史》 王處輝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儒學文化新論》 陳德述著 四川出版集團

《中國古代的治國理想》 國風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思想與社會》 張東蓀著 遼寧教育出版社


推薦閱讀:

讓孩子健康成長(一):傳承門風 謹遵家法
林明:以技藝傳承型人才為培養目標
每天學點易筋經!歷史的傳承,由你來發揚!收藏學習
楊公風水,元卦風水,劉國勝,國學傳承,經典鑄就!
【視頻】鏗鏗五人行,聽他們聊書畫談傳承

TAG:傳承 | 中華 | 萬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