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的中國人怎樣表達鄉愁? 作者:何建超
鄉愁是一種情愫,更是一種文化表達,從古至今,橫鬲千年,歷久彌堅。
鄉愁作為「人類一種難以捕捉的情愫」、無法解開的情結和回家的衝動,是中國詩歌中的永恆話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研究鄉愁詩就是回望中華民族的苦難輝煌歷史,這歷史就是一幅重土輕遷,「父母在,不遠遊」的濃情畫卷;是故園家國的情懷,風物長宜的胸襟;是鄉土、鄉音和鄉味的牽掛。
有學者認為中國最早表現「鄉愁」情愫的古詩歌應當上溯到《詩經》,《小雅·採薇》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是用「鄉愁」來激勵在前方作戰的將士奮勇殺敵、衣錦還鄉。漢樂府《木蘭辭》中的鄉愁意味更濃烈,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但不愛封賞愛家鄉;「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木蘭希望的是「對鏡貼花黃」。這,就是中國人早期樸素的鄉愁觀。
上古時期,鄉愁詩歌主要表現對家鄉、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眷念,這是農耕時代人們情感的主要寄託和表達方式。王雲濤先生在論文《唐以前鄉愁詩的情感內涵》中認為:「到了漢代,鄉愁詩多寫游仕求學中的的相思,文人多為求學求仕而遠離家鄉,自然會產生濃烈的思鄉之情。如王桀《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時期,社會動蕩,文人內心深處濟世安民的思想和建功立業的豪情被喚醒,折射到詩歌中便是反映社會動蕩、有家不能歸或無家可歸的主題。魏晉南北朝時期,鄉愁詩則將個人情感與時代命運相結合,主要表現遊宦羈旅和邊塞徵人的離鄉別情。
唐朝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王維描述長安城的繁盛:「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鄉愁詩的寬度、廣度增加,思想內涵更加深刻。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杜牧、王昌齡、白居易等著名詩人都創作了大量鄉愁詩,題材涵蓋了羈旅之情、邊塞感悟、仕途磨難、友朋之情等領域,無論從寫作技法還是思想內涵上都達到詩歌巔峰,讓後世難以超越。這些鄉愁詩中,又以李白的《靜夜思》冠蓋群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借景言志、直抒胸臆、鄉情濃郁,無與爭鋒。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是國家命運和個人生活的寫照。「安史之亂」後,唐帝國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鄉愁詩表達的主體轉向家國命運和個人情感、人生際遇的交織,更多反映社會現狀和國民心態。
宋朝初期,汲取唐末地方軍閥藩鎮割據的教訓,尚文輕武,國家迎來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的全面繁盛時期,傳統經學讓位於理學。有學者認為這時候的鄉愁詩雖延續唐以來的個人與國家命運交織,商賈羈旅和宦海沉浮後對故鄉的眷念,但已經無法與唐詩創造的高峰相比肩了。
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俘虜宋恭帝及謝太后。公元1279年,元軍南下,最後在福建崖山與殘餘的南宋軍隊進行了殊死激戰,陸秀夫抱著8歲的宋幼主趙昺投海自盡。這一歷史事件標誌著南宋的終結。元遂統一中國。連年戰亂導致大量中原士庶南遷,中原文明隨之向南方輻射轉移。鄉愁詩最早誕生於黃河流域,但元代之後因士族文明南下而風景黯然。「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雖是一幅羈旅荒郊圖,但真正表達的卻是亡國之痛、鄉愁之苦。「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從而成為元代鄉愁詩的代表作。
清,搖著扇子的風流文人亦不少。
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出身官宦家庭,他感情細膩,創作的「納蘭詞」在文學史上具有典型意義。像《採桑子·九日》就表現羈旅鄉愁:「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列強入侵,國家動蕩,民族陷於危亡時刻。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民族危機上升為國家主要矛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深入人心,仁人志士紛紛探索圖存救亡的道路。民國終結了清王朝,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時的鄉愁主要表現愛國情懷和個人在歷史洪流中的角色扮演,而兒女情長、故土難捨的小家情懷都讓位於祖國情感。正如林覺民在《與妻書》中泣血寫下「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那樣,捨身救國是仁人志士的理想。近年來,民國題材的影視劇熱播,或許是現代人對「仁者愛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大鄉愁的反思與追問。
「文革」結束後,經濟開始復甦,鄉土中國向城市中國邁進,鄉愁逐漸淹沒在喧囂的市場浪潮中。1971年,台灣詩人余光中的現代詩《鄉愁》問世。不曾想,一首小小的鄉愁詩卻激起千層浪花。「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這首詩將個人際遇和民族感情融為一體,一詠三嘆,句句剜心,一經發表就引起共鳴,從而成為現代鄉愁詩劃時代的作品。此外,席慕蓉、北島、顧城、海子、舒婷等詩人也都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鄉愁詩,余光中的《鄉愁》則成為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兩岸人民渴望和平統一的文化符號。海峽兩岸同宗同源,無論是故鄉人還是異鄉人都開始重新審視歷史,上一代人的悲劇需要這一代人來承擔面對。在這種意義上,鄉愁就不僅是鄉音鄉味、青磚黛瓦和阡陌桑田,而是國家興盛、民族團結和民主富強。
因此,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充溢著鄉愁的歷史,鄉關何處的追問從秦時明月到漢時雄關,無論是「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喜悅,還是「近鄉情更怯」的忐忑,都表達了遊子對故鄉的情感。從顛沛流離的民國往事到狂飆突進的城市中國,故鄉總是魂牽夢繞,讓遊子夜不能寐,揮毫抒寫對故鄉的眷戀。德國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說:「哲學是一種鄉愁,是一種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衝動。」中國人的鄉愁是一脈相承的,重土輕遷,「父母在,不遠遊」,傳統的儒家思想影響著每個中國人。因此,鄉土中國的鄉愁始終都流露著東方人文化哲學的思考,「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歲時銷旅貌,風景觸鄉愁」「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表達了中國人的鄉愁觀,穿越時空,感動今人。
鄉愁作為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具有時代烙印。有學者認為:「如果說傳統意義的鄉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鄉村場景、人物和故事的話,現代意義上的文化鄉愁所指的則是一種具有人文意味、歷史情懷的文化象徵。」農耕時代信息不暢,交通不便,人們顛沛流離,「黃鶴一去不復返」,「少小離家老大回」是人生常態。而現代人類社會進入科技超速發展時期,有人稱之為「最好的時代」,城市化讓人和故鄉變得越來越模糊,在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後,許多社會問題顯露出來,鄉愁不僅是文化反嚼,更是對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的反思追問,只是以鄉愁這種形式表達出來,如鄒廣文先生所說:「鄉愁是我們在生活標準化、理性化,文化個性消弭的今天,對現代性實踐流動性、多變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對多元、個性化生活的憧憬。」①(鄒廣文:《鄉愁的文化表達》,《光明日報》,2014年2月13日。)在中國社會經濟結構進入市場化階段進程中,傳統鄉村結構、宗族關係解體,但是新的鄉村關係卻沒有建立起來,大量農民身份轉化為農民工,隨著城市的持續擴張而將鄉愁傳遞到角角落落,於是人們開始懷念過去,當然,懷念不是要恢復到以前的窮苦生活,而是對由於經濟發展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的反思。
一旦這種鄉愁成為普遍心態,自然會引起決策層的重視。
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要提高城鎮建設水平,指出:「城鎮建設要實事求是確定城市定位,科學規劃和務實行動,避免走彎路;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愁本來是一個文化哲學概念,是人的情愫的表達,鄉愁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給予高度肯定,說明中國式的文化哲學始終在牽引著中國人的神經,留住鄉愁,留存田園成為中國人的共同追求,一經文件形式發布,必然引發社會各階層的共鳴。
再回顧一下改革開放以來的得與失。資料顯示:「30多年間,我國城鎮化率從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51.27%,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而這」拐點「背後,一些大城市痼疾纏身、風貌消失、交通梗阻、食品垃圾化,社會矛盾顯性化在『蟻族』、房奴、車奴、口罩族的背後,『宜居』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似乎漸行漸遠。」①(張海林:《2013城鎮化升級:基層官員到北京打聽中央政策》,新華社,2013年2月25日。)最新出版的《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3)》指出,全球人口日益集聚到城市,至2050年預計平均每個城市居民每年花在交通擁堵上的時間將達到106小時。城市這個巨大的「容器」越來越讓人覺得糟糕。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問題,但是經過城市的快速擴張,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人人似乎都想發泄不滿情緒。轉型期的社會問題怎麼解決?高樓大廈、電梯洋房是方便了、舒適了,但並沒有帶來精神上的安慰,人反而更孤獨、更迷茫了,人和人之間距離更加疏遠了。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在於傳統文化的凝聚力、輻射力消弱了,禮崩樂壞了,信仰缺失了,人在社會轉型中迷失了自我。「不是我不明白,只是這世界變化太快。」當人們告別鄉村生活,尚未學會適應城市生活時,城市生活已經普及化了。鄉村何去何從?鄉愁何處承載?當靜下心來,撕開眼前的迷霧與屏障後就會豁然開朗,原來「鄉愁」就是倡導人回歸樸素,回歸自然,遏制貪慾,不要過度戕害自然,不要一味攫取土地資源,要實現天地人的和諧相處,這才是鄉愁的真諦。「風景觸鄉愁」,觸動的更是我們對以往行為的反思和對未來的守望,回歸不是開歷史倒車,恢復到以前的農耕時代,而是文化上的尋根認祖。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一書中認為:「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國與國的衝突不再是武力,也不是經濟,而是文化。」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出現文明回歸與再選擇,這是國家、民族尋求身份認同,以區別於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必然選擇。鄉村文化同樣。原來鄉親們聊天會問:「哪兒的人?哪個村的?」「哪兒的人?哪個村的?」實際就是身份界別,包含不同思維方式和文化甄別,鄉愁就誕生於這種思維和甄別之上,是現代人尋找文化認同的心理需求,是社會進步的新起點、新階段,是走過許多彎路後尋找到的一條正確途徑,並藉此來彌補人類過失,實現物質和精神的均衡發展。
摘自何建超《創意鄉村》/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4
推薦閱讀:
※父親節來臨之際,愛該如何表達
※70個英語寫作常用到的基本表達句型,收藏學習!
※十種不用說話表達「我愛你」的方式
※散文是一種自由而直接的表達(毛桃)
※表達愛意,從陪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