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巴金的意義

               巴金的意義作者:陳思和  寫這篇文章,不僅是因為《明報》月刊的約稿,而是早就想把近一二年來我一直思考著的 想法表達出來;也不僅是為巴金先生最近受到的某些攻擊作辯護,像巴金這樣的文化泰岳,任 何褒貶都如風過峽谷,徒留呼嘯之聲而已。但是,我從當代社會的某些文化現象中,明顯感受 到當代知識者的忽略或隔閡之處,而這些現象,又集中體現在對巴金的文化意義的認識上。  巴金先生已經是九十六歲的老人,用風燭殘年來形容他的生命現象也不過分。聽在巴金身 邊工作的陸正偉先生說,1999年春節前老人因病不得不做氣管切割手術,他先是堅決不願意, 經解釋後被迫同意了。他沉重地說:"從今天起,我為你們(指他周圍的人們)活著"。又聽徐 鈐先生告訴我,巴金兩次在病中說:"我已經不能再寫作,對社會沒有用處了,還是停止用藥 吧"。這說明巴金先生始終是清醒的,但在今天的外部環境與身體狀況下,他顯然不可能再根 據自己想法來做一些事情而作用於社會,也無法為今天他周圍發生的事情(哪怕是與他有關 的)負責。我們要理解和評價巴金在現代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不能以今天他所處的地位和所 獲的殊榮為出發點,而是應該把握他一生的自覺追求及其實踐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複雜歷史內 涵,從中獲取我們所需要的啟示。  我不想討論前些日子網上出現的那些攻擊性的文字,巴金先生從"文革"的陰影里走出來以 後,社會上對他的指責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所不同的是,80年代他寫作《隨想錄》、反思"文 革"和極左路線時,對他的指責主要來自某種權力階層;90年代他年老體衰,漸漸淡出社會視 線,指責又來自更為激進的青年人。前者已經成為歷史,暫且不必討論,而後者,當我讀到其 中一些態度比較嚴肅的攻擊性文字時,總是會想起當年法國共產主義者拉法格所寫的長篇攻擊 性文字《雨果的傳說》。大作家雨果一生經歷了從保皇主義向自由主義又向共和主義轉化的過 程,其複雜非三言兩語所能講清。他反對拿破崙三世政權而被迫流亡十九年,創作了大量優秀 作品,他回國後成為民族英雄,去世時法國人民以國葬來紀念他,但同時資產階級政府和許多 商人也利用這次國葬的機會大發其財。當時拉法格身在獄中,直接遭受國家機器的迫害,他把 絕望、仇恨、怨怒全部化為文字的子彈射向了雨果。拉法格也是一個出色的人,他為反對法國 資產階級政府和支持工人運動戰鬥一生,最後在年老無子女照顧的情況下,與妻子雙雙自願地 結束生命。我從小對這個人物充滿好感與敬意,但是我不喜歡他的《雨果的傳說》,不是說雨 果不可以批評,更不是要追究其每一款批評的合理性,但明顯的是,因為身處環境的不同而產 生的隔閡和誤解,不切合實際的苛求名人,甚至是借題發揮地傷害對方人格,都造成了這位批 評家的思維誤區。當然,我這麼聯想並不意味要將這兩樁事件混為一談或者作簡單類比,在中 國大約也很少有像拉法格那樣品行高貴、有堅定信仰的知識分子,當然我更沒有把巴金比作維 克多·雨果的意思,我只是想由此生髮開去,面對同一社會中的人因為環境不同而生的隔閡, 談談我個人對巴金先生的理解。一,信仰  從我第一次見到巴金先生說起。那是在1980年的時候,他應該是七十六歲,身體看上去還 沒有顯出過分的老態,只是一頭銀髮,從樓上走下來時腳步有些滯重。他還有些感冒,稍坐了 一會,就有醫生上門來給他打針。但他興緻很好,打完針又聊了一個小時左右。那天是我和同 學李輝一起去武康路的巴金府上,那是我第一次走進帶花園的洋房,也是我第一次這麼近地面 對一位著名作家。當時我和李輝在《文學評論》上發表了一篇與一位巴金研究者商榷的文章, 那位研究者的觀點是認為巴金早年思想不是無政府主義思想,他顯然是要為巴金在"文革"中遭 受的迫害辯誣,但他顯然也沒有認真讀過巴金早期的著作。我們當時為了研究巴金早期思想, 不但閱讀了他的早期譯著,還讀了中外無政府主義運動中的有關理論著作,像克魯泡特金、巴 枯寧、師復的主要著作多少都讀了一些,所以對無政府主義的理解與當時一般的共運史教科書 里的解釋不太一樣。我們認為巴金早年思想主要是來自無政府主義思想,當然還包含了其他的 一些外來思想的影響,但它們之間也是有聯繫的,如恐怖主義、人道主義、民粹思想等等,同 時,我們也強調了無政府主義在"五四"時期只是作為國際社會主義思潮的一種派別傳入中國, 它的兩大思想核心:一是反對任何形式的強權;二是強調絕對的個性自由。這兩大思想核心在 當時的中國與反帝反封建的主流文化相一致,無政府主義思潮在當時吸引的主要是一批嚮往革 命的青年人。這些觀點在今天看來很平常,而且其中也夾雜了許多當時的教條。但它大約是" 文革"後第一次對無政府主義作出比較客觀的評價,所以,聽說巴金先生讀了這篇文章後,表 示同意我們的觀點。我記得那天談話時也談到了無政府主義的問題,當我表示對時下把無政府 主義當作"文革"時期"打砸搶"來理解的不滿時,巴金有點激憤地說:"這別去管它,他們要批判 一個對象時總是要把無政府主義拖去『『陪綁『『的。這個問題以後再說吧,現在說不清楚。"我當時 很注意巴金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所以連他說那段話時做的動作,還記得很清楚。後來我多次與 巴金先生談到無政府主義時,他始終是表示這個態度:有些問題還是讓歷史去作結論吧,現在 說不清楚。  巴金先生的態度給我帶來過一絲疑問:他現在到底還信仰不信仰無政府主義?這也是巴金 研究領域裡一個常常被提起討論的問題。我曾有緣拜訪過幾位與巴金同時代的老人,他們幾乎 都不忌諱自己的信仰。比如翻譯家畢修勺先生,我第一次去拜訪他的時候,他坦率地說:"我 到死也信仰無政府主義。"出版家吳朗西先生並沒有參加過無政府主義的運動,但是他說到文 化生活出版社的辦社精神時,容光煥發地告訴我:"那時,我們都信安那其主義啊,所以搞得 好。"我沒有見過四川的教育家盧劍波先生,但聽訪問過他的朋友說,盧先生也說過,你只要 信仰過安那其,就不大可能再忘記它。我總覺得"信仰"這個詞對"五四"過來的一代知識分子而 言,遠比我們今天的人重要,他們的獻身信仰往往是極其真誠的,不像今天的中國,到處鑽營 著做戲和看戲的虛無黨。那麼,巴金對自己過去的信仰持什麼態度呢?  我對這個問題是猶疑的。雖然我曾多次與巴金先生談到無政府主義,他始終沒有說過他現 在還信仰它,或者不信仰它。但有兩件事我印象深刻,一次是我協助巴金先生編輯他的全集, 我是竭力主張他把1930年寫的理論著作《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和幾篇與郭沫若論戰的文 章收入全集,因為前者不僅是巴金最重要的理論著作,而且也是中國最系統的一本宣傳無政府 主義的書,而後者,主要是批評郭沫若關於"馬克思進文廟"的謬論,郭在1958年編文集時把他 的辯論文章《賣淫婦的饒舌》收入了,還特意加了注,說明當年與他論戰的李芾甘就是巴金, 這在當時顯然是有構對方於罪的意圖,但巴金卻從未再提過這件公安案。當我這樣建議後,巴 金先生略加考慮就同意了,但他表示有些擔心別人會說他還在宣傳無政府主義。果然,最後出 版社審稿時,還是將這些稿子刪去了,那天巴金先生特意對我說了這事,他臉上略有笑意,有 點挪揄地說:"還是他(指全集的責編)比我們有經驗,我們太書生氣了。"這使我感到,巴金 先生還是有許多顧忌,沒有把他心中埋藏的話說出來。還有一件事是我自己觀察到的,巴金先 生晚年寫過許多創作回憶錄,惟獨閉口不提他最喜歡的《愛情的三部曲》,這部作品是根據他 當年從事無政府主義運動的事迹來創作的,他有意迴避了對這段歷史的回憶,對此我一直覺得 奇怪。直到他寫《隨想錄》的最後幾篇文章時,才涉及到當年的無政府主義者葉非英等朋友, 並說,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詞來讚揚他們,那就是"理想主義者"。我馬上意識到巴金是為了尋找 一個能夠用現在被接受的語言來介紹他當年的信仰,才保持了那麼久的沉默。果然,繼《隨想 錄》以後,他連續寫了懷念當年的無政府主義朋友吳克剛、衛惠林等人的短文,收在《再思 錄》里。如果不是後來健康惡化阻止了他的寫作的話,我想巴金先生會進一步寫出他對自己信 仰的許多真實看法。  但是我還是無法斷定巴金晚年是否有自己的信仰。我起先理解是巴金先生的地位比較特 殊,他不可能像其他一些朋友那樣對自己的信仰有感情。因為像畢修勺等人50年代都遭受過極 大的政治迫害,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日常生活也很拮据,被壓制在社會的邊緣地帶,因此他 們一般都能夠堅持自己的信仰,這是他們唯一的精神支柱。而巴金先生50年代起就有較高的社 會地位,境遇也較好,可以戰戰兢兢地出入於廟堂,因而無政府主義不僅不會是他的信仰,而 且還會成為他的思想包袱。他在1958年以後刪改自己文集中關於無政府主義等內容,就是其表 現之一,而且,即使在寫作《隨想錄》時他仍然心存猶疑。我接觸過一些信仰無政府主義的朋 友,其中比較激進的朋友對此都有微詞。  但我後來想,大約人們所忽略與所隔閡的,正是在這裡。在一種理論學說還被認定是這個 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敵人的時候,如果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在私下裡表達對它的信仰當然 風險要小得多,但你無法想像,環境會允許像巴金這樣地位的知識分子公然表達他的異端信 仰。就像30年代的魯迅儘管尖銳地批判國民黨政權,但他似乎也從未宣布過自己信仰共產主義 (如後來研究魯迅的學者所認定的那樣),而且魯迅不止一次地痛斥那些暗示他拿盧布津貼的 人,罵他們為乏走狗。魯迅還拒絕李立三要他公開發表反蔣政權、擁護共產黨的聲明,寧可用 各種筆名在各種灰色報刊雜誌上發表曲折的雜文,這是為什麼?當年左翼激進青年不理解魯 迅,連斯沫特萊也批評魯迅不積极參加左聯的具體活動,但富有經驗的馮雪峰當場就駁斥說, 魯迅的地位不是別的作家可比的,他的存在(於左聯),就是(左聯的)一個偉大的力量。馮 雪峰顯然比那些青年人和外國人更懂得中國的特殊國情和保護文化名人的重要。在魯迅死後, 他曾一度想去主動接近知堂,爭取知堂,這些成功的和沒成功的計劃,都顯示出馮作為一個政 工人員的卓越眼光。我想魯迅當年與周揚那樣一批既有熱血又有野心的興風作浪青年之間的隔 閡肯定會發生的,而今天的巴金所面對的是比當年魯迅、蔡元培更加無奈的環境,他只能選擇 自己最有利也有效的工作方式來表達他想表達的東西。  當然還有第二層意思的忽略和隔閡,就是現代人不怎麼關心一個過去時代的老人的真實思 想和話語內涵。90年代知識界流行過許多新的偶像和新的話語,這自然是不錯的,但因此而完 全忽略了今天的社會正是從歷史陰影里走過來的,而對以前鼓舞時代的精神武器完全採取不屑 一顧的態度,只能使今天的思想建築於流行的旋風之中。我隨便舉巴金曾經信仰的學說並非無 的放矢。前不久我請一位很著名的理論家來學校講演當前世界學術的走向時,他激情地論述了 全球化的過程中,第一世界的大國如何剝奪第三世界的資源,他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說, 現代經濟學家統計,當代世界所生產的財富早已足夠讓全人類過比較健康的生活,問題在於大 國對第三世界的剝奪,製造出發展主義的假象,導致消費的過剩與能源的危機。  我這樣概括可能是太簡單了一點,但其理論的核心思想我卻覺得非常熟悉,正是二十年前 我讀克魯泡特金的理論著作時獲得的啟發。為什麼今天流行的最新理論學說,竟與一百多年以 前的無政府主義的空想相吻合呢?由此產生聯想,巴金早期著作里所反映的反對一切形式的強 權壓迫與維護個性的絕對自由的內涵,即使在今天也沒有真正的過時。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強 國的權力話語已經從政治經濟道德到生活慾望無孔不入地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統治著我 們的思想與行為,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像今天那樣讓人們感受到民族與個體真正地無路可走, 而這時代里真正能屬於個人的,大約只有清醒的個人生命的意識--一種永遠處於社會文化邊緣 一角的生命的真實本相。還有一件事更堅定了我的這一想像,就是去年我讀到台灣一位另類女 作家洪凌的小說,她的小說世界裡聚集了形形色色的反叛社會道德的生命現象,而她自覺地給 它們冠上了一面旗幟:施蒂奈爾和蒲魯東的"安那其"。我不知道洪凌是否純粹出於遊戲舉出了 這一旗幟,但我的內心由此而感到震撼。我想洪凌的感受也許是很寂寞而且孤獨,因為在這個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理論學說多似牛毛,但只有很過時的無政府主義的理想,才是一個永遠與 財富、權力和國家機器無關,永遠與受到侮辱和受到損害的人們守候在一起,永遠與個性主義 的孤魂野鬼糾纏在一起的理想。無政府主義是一種思想上的烏托邦,任何烏托邦的最終目的都 是不能轉化為具體政治行動的,正因為它無法實現,所以只能通過其精神力量融化到人們的具 體日常性的倫理行為中,在人生的崗位上,點點滴滴的發揮著作用。巴金的小說由30年代的鼓 吹反抗與恐怖主義到40年代同情小人物的尊嚴的轉換,正反映了這一烏托邦的理想主義由實際 的政治理想轉換成日常的倫理理想的軌跡。我們如果剝離巴金小說里所謂"反封建"的裝飾性外 衣,他的小說所隱藏的另一層更為深刻的意義,仍然能感動今天和未來的人們。二、崗位  我在上一節本來是要討論巴金先生的信仰,因為這涉及到巴金先生是否保持人格的一貫性 以及關於"說真話"的問題,結果似乎仍然沒有能得到肯定性的結論。但這並不離題,因為看一 個人有沒有自己的信仰主要不是看他的言論,而是看他的行動。無政府主義在長期被鎮壓的過 程中逐漸蛻變為一種日常的倫理行為,即強調自我道德完善。所以,像畢修勺先生自覺把無政 府主義精神解釋為"只知耕耘,不問收穫"的人格力量,並貫穿到他的翻譯和研究工作中去。吳 朗西先生把只講奉獻、助人為樂都視為無政府主義的原則,貫穿到辦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具體工 作中去。這樣的轉變不是從1949年開始的,早在30年代無政府主義作為一種政治運動已經在中 國消失,無政府主義者發生分化,比較上層的人士都參與了國民黨政權的建立,如吳稚暉、李 石曾、蔡元培、張靜江等,而處於社會下層的青年無政府主義者都分散到邊緣地區,積極從事 理想主義的教育、出版等工作,在社會上確立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崗位。  關於這些想法,我過去在巴金傳記與其他一些文章里都已經說過,不必再重複。本節要討 論的是,巴金作為一名作家,他的知識分子的崗位意識如何被體現出來?在現代知識分子的精 神傳統里,一直有兩種價值取向交替著發揮影響,我把這兩種價值取向歸納為廣場意識與崗位 意識。前者常常作為傳統士大夫的廟堂意識的補充,它企圖將現代社會中的廟堂權力與民間權 利相溝通,來推動社會的改進和發展。"五四"以來,陳獨秀、瞿秋白、魯迅等激進的知識分子 和30年代流浪型左翼知識分子基本上是走這條道路,巴金早期作為一個自覺的無政府主義者自 然也是廣場上的一員,啟蒙與西化是他們的主要思想武器;而另外有一批知識分子,或是作家 或是學者,他們自覺地確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理想的"崗位"決不是用強調專業來掩蓋對現實 的怯懦,而應該是既包括職業又超越職業,知識分子的人文精神也往往通過自己崗位上的工作 來體現。這兩種意識可以說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傳統的兩翼,當民主空間比較大的時候, 廣場意識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但如果民主空間比較小的環境下,崗位意識所發揮的實際作用 更加大些。作為一名中國作家,他的崗位意識當然不僅僅體現在文體上創造美崙美奐的境界, 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美的創造中寄予知識分子的良知與精神作用。巴金走上寫作道路之初,對文 學如何結合這兩種功能顯然是認識不足,這也給他帶來了深刻的痛苦,他常常抱怨自己無法從 事實際的社會運動,他希望到廣場上去呼風喚雨,實現"安那其"的理想。這些煽動性的作品雖 然在當時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但也暴露了他內心的浮躁和偏執。到30年代中期,他的朋友吳朗 西等人創辦文化生活出版社,請他回國當總編輯,切實的崗位才使他有了把無政府主義的理想 與具體的文化工作結合起來的可能,由此恢復了知識分子的自信。他的自信不但體現在從事出 版工作的熱情,也逐漸體現在文學創作上,《憩園》《寒夜》等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較 高的結合。  應該說明的是,這樣一種由廣場向崗位轉化的道路並不是巴金獨特的道路,而是中國社會 民主空間越來越小的產物。魯迅就是在切實的知識分子的實踐中,總結出一條特有的道路。他 棄小說而重雜文的寫作,正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廣場上的戰鬥作用,同時又把自己的工作範圍嚴 格設定在文化批判領域,這就是他與郭沫若見異思遷的品行的不同之處,也是他先拒絕李立 三,後又拒絕周揚的根本立場。魯迅晚年擺脫了周揚等左聯領導集團的控制後,自覺團結了一 批嚴肅認真從事文化事業的青年作家和編輯,其中主要就形成了以巴金和胡風為代表的兩個知 識分子群體。很顯然,如果魯迅不是因病早逝的話,中國知識分子將會在匯聚了各種風氣的上 海發揮極為重要的戰鬥作用,而且其生存與鬥爭方式將明顯區別於《新青年》開創的廣場的傳 統,也區別於因怯懦於現實環境而躲入書齋的傳統文人的方式,形成一種知識分子崗位意識的 價值取向。不幸的是魯迅去世了,隨著抗戰的爆發,巴金與胡風兩個群體,一個以文化生活出 版社為陣地,一個以《七月》《希望》為旗幟,各自開拓著魯迅的道路,即在具體的知識分子 崗位上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但並沒有可能在魯迅的傳統基礎上更前進一步。更不幸的是,這 樣一種知識分子的生存與工作方式後來也被殘酷地中斷了,巴金胡風在後來的歷史中各有不同 的表現,也有不同的遭遇,直到80年代他們以不同的面目重新出現在千瘡百孔的中國文壇上。 這時候的巴金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他唯一能繼承魯迅而做的工作,就是寫作《隨想 錄》。三、《隨想錄》  巴金先生對歷史的反思主要貢獻於80年代,也就是他寫作《隨想錄》的年代。我們不能離 開那個時代背景來理解《隨想錄》。在80年代,思想解放運動雖然也是政治權力更替的產物, 但畢竟動搖了統治中國幾十年並被實踐證明是有害的所謂"極左路線"的地位,知識分子當時還 無枝所依,積极參与到反"左"和反"文革"的現實鬥爭中去是唯一的選擇。  我當時就寫過評論《隨想錄》的文章指出過:巴金在起先寫作中並沒有主動提出什麼新的 思想,他只是以崇高的地位和影響來不斷支持比較異端的文化現象,反對權力者對異端的迫 害,這本身就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後來他感受到壓迫越來越嚴重,就以"說真話"來為自己 辯護,從消極意義上拒絕與權力者的某些行徑合作。這在激進的年輕人的眼睛裡可能不是什麼 英雄創舉,甚至受到輕視,但對於從歷史陰影里走出來的老一代知識分子來說,"說真話"幾乎 是一個維護良知與操守的武器,"不說假話"成了他們的衡量自己人格標準的最後底線。在80年 代很多次危言聳聽的政治風波中,巴金始終不像曹禺等人喪失人格去迎合權勢,客觀上就豎起 了知識分子獨立思考,自由言論的旗幟。在寫作《隨想錄》的最後一個階段里,巴金一口氣提 出建立"文革博物館",批判"清除精神污染",以及為胡風、葉非英等冤案抗議的文章,使《隨 想錄》的境界提升了一層。我注意到有些指責文章提到了巴金對胡風一案的曖昧態度,其實早 在1981年,胡風冤案剛被提出的時候,巴金就在《和日本〈朝日新聞〉駐上海特派員田所的談 話》里對此開始反省,直到1986年寫《懷念胡風》時才真正地表現出正義的聲音。這裡固然包 含了複雜的客觀因素對巴金的壓力,但同時也足見懺悔之沉重和表達之困難。像唱歌一樣地到 處表態懺悔之情是官僚周揚的方式,而對沉默中的知識分子來說,有些太沉重的思考,難道不 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必要的條件嗎?將來如果有人將《隨想錄》與其寫作時代聯繫在一起加以 研究,會發現這是一部迅速反應時代話題、又具有高度策略性的政治文化百科全書,巴金一向 說話坦率淺易,但在《隨想錄》里卻充分表現出高度的言說技巧與策略,或說是魯迅雜文里所 謂"奴隸語言"的再現,暗示、象徵、曲折迂迴、欲言又止的文風鮮明地烙上了那個時代的印 記。可惜,這些言說藝術在網路操縱下普遍粗鄙化的90年代文化氛圍里很難被人注意到,因 此,誤解與隔閡就在所難免了。  有的批評者把80年代的《隨想錄》與90年代的《思痛錄》相比,我覺得這是沒有意義的比 較。且不說80年代共名狀態下的二元對立的肉搏式思想鬥爭與90年代無名狀態下的多元話語並 存的環境不一樣,巴金先生作為一個統戰對象與韋君宜先生所處的地位也不一樣。巴金先生反 思的只能從他身邊的事件引出教訓,表達良知,而韋君宜先生則是從權力圈子裡倒戈出來,她 的所知範圍自然更有揭示內幕的價值,而且以她的資歷和黨內地位來說,她也毋須用"奴隸語 言"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但是,任何人的覺悟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80 年代巴金先生吞吞吐吐地為胡風鳴冤的時候,當時主持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韋君宜先生正是阻止 《新文學論叢》發表胡風先生用生命的最後一點心血寫出來的長達五萬言的《〈胡風評論集〉 後記》的當事人之一。我這麼說絕沒有貶低韋先生的意思,我對《思痛錄》也是充滿敬意的, 只是我想,即使是韋先生的肺腑之言,也不是想說就能隨時說出來的,也是經過了內心激烈的 自我鬥爭和最後之覺悟。我們討論問題應該儘力做到知人論世,不能脫離現實環境的制約,以 青年人的急躁心態來輕易作出孰是孰非的結論。  巴金先生晚年對文化的主要貢獻就是寫作《隨想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巴金先生內心深 處的信仰與力量。當然我也感到惋惜,由於巴金先生的高齡和重病,以及客觀環境的限制,已 經無法使他在80年代的思想基礎上有更進一層的突破。事實上這也不僅僅是巴金先生個人的悲 哀,總的來說,80年代思想界起過重要作用的知識分子群體力量到了90年代幾乎是廣陵散絕, 自有另一批新的偶像與戰士來領風騷,這是時代風氣的變遷所致。我們不可能要求一個九十多 歲重病在身的老人永遠與青年人一樣衝鋒陷陣,何況,在90年代的經濟與政治的雙重壓力下, 以思想界領袖或青年鬥士自居的人們是否真的在衝鋒陷陣,退一步說,是否都能像巴金先生那 樣真誠地對待歷史和自己,也是值得懷疑的。《隨想錄》當然會有局限,正如任何前人創造的 精神成果在急劇變化中的現實中國環境里,都會有其局限一樣。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來對待前 輩的創造。我總以為,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傳統,是靠一代代知識分子有意識的培養和積 累得以發展的,即使從本世紀初的嚴復章炳麟算起,也不過是百年光景四五代人,所謂百年積 德,真正的"德",在我們這個時代里是極其薄弱的。我們現在無法創造什麼,唯一能做的,就 是把前輩們的精神遺產繼承過來,加以清理,他們做到了的我們有責任發揚廣大,繼往開來; 他們沒有做到的,我們有責任勉力做去,點點滴滴,都是在前輩知識分子的努力、苦難和教訓 的歷史陰影里走過來的。而由於忽略與隔閡,就用狂妄的審父甚至弒父的態度來對待前輩的精 神遺產,雖也能稱快一時或不失為一種後生可畏的進步,但是自斬其根自斷其流,這樣的"進 步"也終將會成為曇花一現的現象。近兩年有學者提倡"魯迅精神譜系",我不很贊同這樣的片面 說法,但我是理解倡導者心態的,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學者很難離開魯迅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戰 斗傳統來思考問題,但是我又想,魯迅的精神傳統不應該成為幾座孤立的獨秀峰,而是一道源 遠流長的精神河流,它既涇渭分明,又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即使流淌到今天,也不能成為少數 精英們的專利,它還應該能夠化解怨毒暴戾之氣,淹沒無聊閑碎之音,使每一個真誠的知識分 子都可能融化為其中的一點一滴,而貢獻自己的所有。也只有在這樣的立場上,我們來討論巴 金的意義才是有益的。  ***

文學視界(http://www.white-collar.net)編輯整理


推薦閱讀:

好書一起讀(73):巴金的《家》
人物傳記閱讀:《巴金的「巴金」和別人眼裡的「巴金」》
上海文化名人 文學名人 巴金
嵌名對聯憶巴金
文學泰斗巴金

TAG:意義 | 巴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