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國際新聞人物盤點:金正恩普京羅塞夫居前三

2014年6月國際新聞人物盤點:金正恩普京羅塞夫居前三 新華網北京7月4日電 據360新聞搜索數據,2014年6月最受關注的十大國際新聞人物排行榜最新出爐。朝鮮領導人金正恩6月份頻頻出現,在朝鮮各地視察農場,學校,加工廠,兒童醫院,軍隊,並指導尖端超精密戰術試驗導彈發射,成為最受關注的國際政要之一;圍繞烏克蘭東部局勢、天然氣等問題,普京與烏克蘭政府和西方國家的博弈仍在繼續,其一舉一動仍廣受關注;作為本屆足球世界盃的東道國領導人,巴西總統羅塞夫也有很高的出鏡率,進入受關注國際新聞人物前三甲。此外,韓國總統朴槿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印度新總理莫迪繼續保持熱度,希拉里圍繞競選頻頻製造新聞熱點。

當地時間2014年6月4日,朝鮮中央電視台播放的新紀錄片中出現金正恩穿短袖T恤辦公的畫面。金正恩向來是穿人民裝,穿休閑款短袖T恤的造型公開尚屬首次。(圖片來源:)

朝鮮中央電視台6月4日播出新紀錄片《我們的爸爸》,記錄了金正恩視察朝鮮各地幼兒園與兒童醫院的活動。片中播出了金正恩俯身為女學生系皮鞋,並帶紅領巾鼓勵學生們的畫面。此外這部紀錄片中還出現了金正恩穿半袖T恤辦公的照片,金正恩向來是穿人民裝,這樣的造型公開尚屬首次。(國際在線)

據朝鮮《勞動新聞》6月5日報道,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攜夫人李雪主視察了大同江果木綜合農場和大同江水果綜合加工廠。朴鳳柱、黃炳誓、李載佾和崔輝等朝鮮黨政軍領導人陪同視察。

6月14日,根據朝鮮《勞動新聞》報道,金正恩視察了人民軍第863部隊海軍第597聯合部隊的實戰訓練。金正恩注意過目部隊的作戰計劃文件,就根據敵人改變的侵略戰爭企圖、戰鬥行動方法和武器裝備的特點,進一步完善並靈活應用主體的海上戰法及大大提高我軍東西艦隊海上攻擊作戰能力提出了任務和途徑。金正恩說在執行聯合部隊的戰鬥任務中,這支部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具體指教軍事鬥爭準備的著眼點,以及營造有利於部隊行動的戰鬥環境的著力點。(海外網)

據朝中社6月27日日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指導了朝鮮新開發的尖端超精密戰術試驗導彈發射,對發射結果表示十分滿意,指示國防科技工作者要更多製造戰術導彈,並提出新的國防科技任務。

No.2普京

6月24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蘇軍英雄紀念碑前默哀。當日,正在奧地利進行正式工作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來到維也納黑山廣場,向蘇軍英雄紀念碑獻花,緬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解放奧地利而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新華社記者 錢一 攝

關於烏克蘭問題,普京6月4日表示希望這「不是冷戰的新階段」。他強調,烏克蘭當局應該與其百姓進行對話,對話需要通過談判來進行,而不是坦克和飛機。他還指出,當時在烏克蘭東南部沒有任何俄羅斯軍人或軍事教官。

6月11日,普京警告烏克蘭不要拒絕已經降低的天然氣價格,他指責烏進一步要求降價只會把談判帶入「死胡同」。普京說:「如果我們的出價遭到拒絕,我們將把價格拉到全新水平。這不是我們的選擇,我們不想這樣做。」他說,俄羅斯已經提議將天然氣價格降低100美元,達到每千立方米385美元。

6月16日,參加諾曼底登陸紀念活動的各國領導人照集體照時,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進行交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6月6日諾曼底登陸紀念日午餐會前,與烏克蘭當選總統波羅申科舉行了為時15分鐘的交談。這是自波羅申科贏得5月25日烏克蘭總統大選以來,普京首次與其會面。

6月24日,普京向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提議取消在烏克蘭領土動用俄軍事力量的授權。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對此表示,普京的提議是在解決烏危機上踏出的實際行動。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普京24日在前往維也納正式訪問前,向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主席馬特維延科發去信函,信函中建議取消俄聯邦委員會「關於在烏境內動用俄羅斯武裝力量」的決議。

No.3 羅塞夫

巴西總統羅塞夫 資料圖

6月17日,巴西總統羅塞夫在總統府會見前來觀看世界盃足球賽的美國副總統拜登,並就如何改善受到損害的兩國關係舉行了簡短的會談。

這是自美國監控巴西總統、部長和企業事件曝光以來,兩國間舉行的首次高級別會晤。會晤後,拜登在美國大使館對媒體表示,雙方進行了「極為坦率的對話」,並願意為「網路安全環境」共同努力。他說,他還向羅塞夫具體介紹了監控事件曝光後,美國總統奧巴馬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

6月21日,巴西勞工黨在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推舉現任總統羅塞夫為該黨候選人,爭取在今年10月的大選中贏得繼續執政。

羅塞夫在大會發言時說,將繼承勞工黨政府開啟的變革進程,並承諾為巴西帶來「一個新的發展周期」。羅塞夫在講話中還提出新的施政綱領,其中包括一項全國變革計劃。她表示,政府將繼續實施以往的消除貧困計劃,同時還將開啟「巴西無官僚主義」、「所有人的寬頻」等社會計劃。

No.4朴槿惠

6月26日,韓國總統朴槿惠退回了總理鄭烘原的辭呈。圖為兩人合成照片。

朴槿惠決定留任請辭總理

韓國總統朴槿惠6月26日決定讓因「歲月」號沉船事故請辭的鄭烘原繼續留任國務總理。這是韓國歷史上首次出現請辭總理繼續留任的情況。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宣傳首席秘書尹斗鉉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朴槿惠總統退回鄭烘原的辭呈,要求其帶著使命感繼續任職。

尹斗鉉說,朴槿惠總統在「歲月」號沉船事故後向國民承諾,將進行改革構建國民安全體系,急需推進的課題堆積如山,但在新任總理提名人等待聽證會的過程中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導致國政空白以及各方嚴重的意見分歧。為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朴槿惠總統做出了上述決定。

No.5安倍晉三

6月30日,在日本東京,民眾在進行集會。當日,數千日本民眾聚集在首相官邸前,抗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試圖通過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新華社記者劉天攝

安倍驟然加快解禁集體自衛權步伐

日本專家學者指出,雖然政府強調集體自衛權的行使會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但「新三條件」有充分的可能會被擴大解釋。

日本前內閣法制局長阪田雅裕說,只要政府認為「國家存在、民眾性命、自由和尋求幸福的權利」受到威脅,就無法阻止集體自衛權的發動,能否控制在最小限度也無法衡量和判斷。

日本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中野晃一一針見血地指出,安倍的真正目的是要逐漸擴大行使集體自衛權,「表面上說是最低限度,但實際上要徹底架空憲法第九條」。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No.6希拉里

希拉里宣傳新書《艱難抉擇》。

希拉里洋洋自得的「先見之明」

在最近出版的新書《艱難抉擇》里和近幾個月的社會活動中,美國前第一夫人、前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始終洋洋自得、不遺餘力地在強調一點:她有「先見之明」,對美國當前出現的問題她早有預料。然而,儘管她再三表示自己尚未決定是否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但此舉顯然意有所指。

希拉里的團隊指出,在2007年的幾次演講中,希拉里已經提出「扼制市場的無節制現象」,預言房地產市場即將出事,並且談到了金融衍生品的危險。這些問題在此後都成了美國經濟和金融中的核心問題。

而針對美國日益惡化的收入不平等現象,希拉里的密友、美國進步中心主席尼拉·坦登表示,「在不平等這個問題被廣泛關注之前,希拉里就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了。」

上個月,希拉里在演講中表示,「任國務卿時,我看到極端不平等對其他社會帶來的衝擊:經濟躑躅不前,整整一代人都被邊緣化」,政府有必要對普通百姓加強投入,並大力鞏固中產階級在美國的地位。

但是,希拉里的所謂「先見之明」並沒有變成具體的計劃,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如果她計劃參選總統,國內經濟問題正是她最明顯的短板。

No.7莫迪

資料圖:印度總理莫迪

莫迪政府啟動經濟改革計劃 欲借中國經驗實現轉型

印度新政府6月9日宣布了一系列最新經濟改革計劃,包括降低通脹、簡化徵稅、創造就業、招商引資等,旨在振興停滯不前的經濟。此項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中國的發展經驗,同時,印度政府表示將深化發展與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有分析稱,借鑒中國經驗、發展與中國的合作將幫助印度實現轉型,中印兩國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同處經濟較快增長期。 在印度經濟改革計劃公布的當天,印度新總理莫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外交部長王毅在新德里總理府舉行會談。莫迪表示讚賞中國的發展成就,呼籲中印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在基礎設施、製造業、軟體等領域深化合作。王毅也表示,中印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方願意分享改革開放的經驗。分析認為,這可能成為莫迪時期中印關係的新增長點

No.8 默克爾

德國聯邦最高檢察官蘭格6月4日在國會法律委員會宣布,以「涉嫌從事特務及間諜活動」為由,將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竊聽德國總理默克爾手機事件立案調查。

從NSA竊聽事件被曝光到最高檢察官決定調查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德國輿論因此曾揣測,蘭格怕激怒美國而罷手。蘭格宣布的上述決定顯示,該檢察官僅選擇事實證據較為清楚的默克爾手機被竊聽一案作為調查切入點。蘭格表示,雖然這項調查有一定的初步線索,但調查對象目前還不能確定到個人。

自從斯諾登爆料「稜鏡門」事件之後,雖然德國國會也成立了「NSA調查委員會」,但司法層面第一次正式表示調查,也因此將「稜鏡門」事件推向了輿論高峰,並將影響到德美兩國關係。

鑒於德國媒體去年對「稜鏡門」詳細及大量報道,聯邦最高檢查處設立了兩項「觀察」對象,分別涉及NSA對德國民眾大面積竊聽活動以及竊聽該國總理默克爾手機一案。蘭格在談到觀察結論時表示,目前無法獲得有力證據證明NSA對民眾進行大面積竊聽,但由於對默克爾手機的竊聽行為只能發生在德國本土,因而可獲得證據支持調查。

默克爾曾因手機被竊聽一事向奧巴馬本人提出抗議,獲得後者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此情況。

No. 9 馬利基

美國白宮和國會發聲質疑後,伊拉克總理努里·馬利基正面臨國內什葉派內部「逼宮」。

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雖然沒有公開尋求馬利基下台,但6月19日所作表態已經給予馬利基的競爭對手足夠暗示。

美國多名政要6月18日分別發聲,質疑馬利基的領導能力,甚至有人呼籲馬利基「走人」。

奧巴馬6月19日就伊拉克局勢發表講話,宣布採取一系列舉措幫助伊拉克政府打擊反政府武裝的同時,對馬利基暗示出不滿。

「只有那些以包容性議程執政的領導人,才能夠真正將伊拉克民眾團結起來,幫助他們渡過這次危機,」奧巴馬在白宮說,「我們已經公開說過,不管總理是他(馬利基)還是有志於領導這個國家的其他領導人,必須有這樣一項議事日程,讓遜尼派、什葉派和庫爾德人都感受到,有機會通過這一政治進程推進各自利益。」

奧巴馬沒有公開呼籲馬利基走人,稱「選擇伊拉克領導人不是我們的事情」。

奧巴馬所提的「包容性」特指伊拉克各教派和族群在政治上的和解,而這一問題在馬利基任內顯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近期更有惡化之勢。

美聯社報道,奧巴馬上述講話措辭嚴謹,雖未公開呼籲「走人」,卻留下足夠多暗示,大大鼓舞了有志於謀求馬利基下台的伊拉克政治勢力。

No.10 穆希卡

烏拉圭總統穆希卡27日批評國際足聯對蘇亞雷斯的禁賽處罰,並認為這是「欺負小國」。

「國際足聯很嚴厲,因為烏拉圭是一個小國家,處罰了他們也不用付出什麼代價,」穆希卡在接受烏著名體育評論員維克多·烏戈·莫拉萊斯和前球星馬拉多納聯合主持的一個有關巴西世界盃的電視節目採訪時這樣表示。

烏總統在電話採訪中說,國際足聯這是對「烏拉圭人民的孩子」的侵犯。他還親自趕到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的一個空軍基地迎接蘇亞雷斯的抵達。但因為蘇亞雷斯乘坐的飛機在巴西起飛晚點,穆希卡總統不得不提前離開。

馬拉多納也加入了批評國際足聯的隊伍。他在節目中稱禁賽的做法是「犯罪」。他還表示,國際足聯舉辦世界盃是想表現出很有道德的樣子,但實際上根本不夠資格。

莫拉萊斯和馬拉多納此次聯手合作為委內瑞拉的南方電視台製作一檔評論巴西世界盃的綜合節目。

(新華網巴西福塔萊薩6月27日體育專電 記者 冷彤 潘毅

推薦閱讀:

7月新聞人物盤點:孫楊

TAG:新聞 | 人物 | 普京 | 國際 | 盤點 | 2014年 | 新聞人物 | 國際新聞 | 2014 | 金正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