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名家名畫集萃(5)

高瞻土張振鐸 1981年紙本設色139cmx70cm家藏 張振鐸,1908年生,浙江省浦江人,1927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藝術教育系,曾任教於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昆明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華中師範學院。1932年與潘天壽、諸聞韻、吳茸之、張書旃等人組織「白社畫會」。1978年任湖北藝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鷹是中國畫家最喜愛表現的題材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它的勃勃英姿和它形象的寓意,往往和「英雄」之類的歌頌辭彙連在一起,二是它的形象最適易於中國畫的筆墨表現。此幅《高瞻圖》畫於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畫家是在借鷹的表現來讚頌那些弄潮者「高瞻遠矚」的膽識和氣魄。鷹的造型生動,鷹的嘴爪、眼、鼻用濃墨勾出,筆筆勁力,神采畢現;鷹的魁偉之軀水暈墨彰,淋漓酣暢。松樹榦用行草之筆寫出,加以皴擦點染,筆意連貫;松針蒼鬱厚朴,韻味十足。鷹的雄武偉岸之姿躍然於畫幅之上。

高竹鳥鳴趙少昂 1974年紙本設色134cmx 33cm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高竹鳥鳴》是具有典型的趙少昂風格的作品。畫中物象極為簡潔,而章法破格。古人畫竹均以竹葉竹枝為主,此作卻以竹竿為主。畫家以沒骨法闊筆畫出的青竹,圓渾重實,運筆時墨分五彩,增加了竹竿的質感,竹竿節節而為,頓挫有力。前人畫竹葉重視起筆運鋒的書法規則,而趙少昂的竹葉卻於隨意揮灑、漫不經心中顯出一種天然的清趣。上部竹梢畫一鳥俯身高鳴,打破了竹林的寧靜,也使畫中多了一層詼諧、自然的鳳趣。

歸興郭味蕖 1962年紙本設色138cmx 98cm家屬藏 一條掃帚與兩隻土筐放在地上,一支嬌美的山花放於土筐中,畫家描繪的是人們在勞動歸來之後的小景。此幅畫作工寫結合,使土筐、掃帚與山花共處於畫面中,樸實與艷麗,粗糙與嬌嫩,笨重與纖細,交織在一起,對比強烈卻又和諧優美,顯現出一種特殊的境界美。土筐和掃帚代表著艱苦的勞作,美麗的山花則抒寫了浪漫的情懷。也許,土筐掃帚的主人經過一天的勞作,在歸途中發現了這簇美麗的山花,一時興緻所至,隨手採擷回家。這樣的《歸興》可以激起人們多少的聯想啊!

荷張大千 1935年紙本設色96cmx 63.7cm私人藏大幹的山水畫,名傾海內外,而他的花鳥畫,也體貌別具,冠於當代。張大千的荷花,面貌多樣,並不專歸一格。有工筆重彩的,有花朵勾勒填彩而潑墨帶色成葉片的,有白描勾花而葉片寫意的,有勾花而渲染荷葉的,有近似八大水墨大寫意的,有淡彩沒骨如惲南田的,有宛若西方水彩畫意趣的,有荷葉淡墨暈染加以潑彩的。但最能代表張大千荷花的,還是兼工帶寫、水墨淡彩的那一路,《荷》即如此。此圖荷花素質清香,露濯風搖,呈盈盈玉潔之姿,荷葉全用潑墨揮掃,著墨渾融而搖曳多姿,輕盈中有力度,濃淡里出變化。

荷葉海棠高冠華 1985年紙本設色67.5cmx 43.5cm家屬藏 此圖乃畫家旅行歸來記寫廣東肇慶星湖公園的荷葉海棠所得,可見畫家師法自然,重視寫生的藝術創作方法。厚重的荷葉襯托著一叢叢盛開的海棠,海棠的淡雅和荷葉的濃重形成對比,使畫面層次分明。海棠用色點染,顯得溫潤嬌柔,花莖相對較細,雖輕筆寫意卻不掩秀色。整個畫面色墨交映,濃淡相間,這一叢室外的海棠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畫家憑記憶隨筆寫出,輕鬆自然,不飾雕琢。值得一提的是,左側濃墨行書題跋在平衡畫幅左右關係和揭示畫外之意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顯示出畫家在書法方面的深厚造詣。

紅葉雙猿圖張其翼紙本設色6Scmx 43mm私人藏 宋代畫家易元吉以擅畫猿猴著名,米芾稱讚他」徐熙後一人而已」。為畫好猿猴,易元吉深入萬守山區,觀察各種野生動物和林木岩石,經年累月,心傳目擊,悉著毫端,藝乃大進。今人張其翼所畫猿猴,在繼承前人基礎上,更注重猿猴的傳神寫照和意境的營造,因而更勝一籌。此圖雙猿一白一黑,形成對比,猿的動態神情各異,尤其白猿通過留白而凸現在濃密的樹叢中,使畫面上部不至於因過密而淤塞;中部紅楓葉子用工筆重彩畫出,使黑、白猿不至於因對比過強而跳突,從而使全畫在相比互襯之中達到情景交融的統一。相關易元吉

花卉屏王雪濤 1962年紙本設色100cmx 33.3cm天津人民艾術小版社藏 王雪濤的許多花鳥畫,在造型上求似求真,喜歡賦鮮艷明媚的色調,愛描繪盛開的花朵與飽滿的自然生命,用筆靈動而準確,能生動地刻畫出對象活潑的生命,使觀者感到大自然的情趣和生命的律動。《花卉屏》畫孔竅密布的湖石和鮮艷盛開的牡丹,牡丹的芬芳吸引著無數的蝴蝶、蜜蜂翩翩起舞,昆蟲形象生動,給靜的畫面增加了無窮的生機。這些特色,適應了近代都市新的審美意識,因而擁有廣泛的欣賞者。

蕉花群兔謝海燕1978年紙本設色133cm x 67cm廣東汕頭畫院藏 這幅作品畫於1978年,原作由廣東汕頭畫院收藏,複製品由江蘇省美術館收藏,並在國內外許多報刊、雜誌上發表。在此幅畫中,作者精心刻畫一株蕉葉與群兔的可愛、生動,其墨色的韻味,筆調的情趣以及構圖的別緻,均顯示出畫家極高的藝術水準。作者注重畫面的形式美感,喜愛以簡約的表現語言追求深遠的藝術境界,崇尚高雅的繪畫品位和博大的精神內涵。

金魚睡蓮謝海燕1962年紙本設色97cm x 482cm中國美術館藏 這幅作品是謝海燕作品中的精品,作於1962年,入選當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並赴奧地利、英國等國巡迴展出,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普遍讚譽。該作品由中國美術館收藏,並在《美術》雜誌以及《光明日報》《江蘇畫刊》等報刊發表。該畫是一幅充滿生意和情趣的畫卷,「得動靜兩極之玄妙」,睡蓮靜,其用筆用色因此而沉穩;金魚動,其用筆用線因此而流暢。尤其尾部的幾條長弧線,美妙絕倫,使游魚呈現出童話般的生動舞姿。

孔雀江寒汀1960年紙本設色136cmx68cm中國軍事博物館藏 在此幅圖中,畫家以沒骨寫意手法塑造一對孔雀相伴相依的形象。畫中一隻雄孔雀傲立枝頭,其修長的身姿與蒼老的樹榦相交,使構圖穩定均衡;樹下一隻雌孔雀依偎徘徊,躊躇不前,使觀者有一種情意綿綿、浮想連翩的感覺。圖中孔雀用筆從容肯定,乾淨利落,清疏雅淡,造型準確,設色秀麗,充分顯示了畫家寫意花鳥畫的渾厚功力及清新雋秀、獨具一格的繪畫風格。

臘梅竹雀圖諸樂三 1963年紙本設色108cm x 38cm中國美術館藏 諸樂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樂三,齋號希齋,浙江省孝豐(今安吉縣)人。19歲隨舅父吳昌碩學畫。曾任浙江美術學院教授、浙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寒冬臘月,在庭院的竹石樹葉中,三五成群的瓦雀,自相追逐,忽兒上樹梢,忽兒向地面,各有姿態,活潑動人。左角下端綠色片石,對整幅畫面起到平衡作用。加上梅花修篁,鬆散其間,墨色與彩色的配合,更顯得豐富多彩。在色彩的對比中,增加了層次,又拉開了距離,形成了整幅畫面的遠近、疏密、虛實相生的境界,富有情趣。

連塘脊鴒謝稚柳紙本設色137cmx66.5cm中國美術館藏 謝稚柳的花鳥畫設色雅艷,用筆雋永、善推求畫理,曾研究徐熙落墨法,以墨為格,融以雜彩,長於寫荷花、牡丹、芙蓉、奇松等。他的這幅《蓮塘鵲鴿》是他工筆花鳥的代表之作。圖中荷葉重重疊疊,層次豐富,色彩明麗,間以盛開的白色荷花,把蓮塘清幽香遠的審美特徵表達得恰到好處。小筆點成的荷塘浮萍和立於葉莖上的小鳥,起到了增添荷塘靈動之意趣的作用,使畫中生意盎然,意境深邃。

臨風聽雨蔡鶴汀 1972年紙本設色136.6cmx 45cm家屬藏 蔡鶴汀(1909—1976),字顧元,號枕石散人,荻蘆庵主,福建省福州人。曾任陝西省戲曲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常務理事。此幅畫作採用傳統的構圖布局,以追求風中之竹的筆情墨趣。墨竹以濃淡墨揮就,整整斜斜,層次分明;畫家運筆清拔,英風勁氣,竹之質戚,空間盡現;林中嬉戲的幾隻小麻雀以赭色畫之,運筆靈活,筆法鬆動,與墨竹相分別,從畫作中流露出一股蓬勃的生機。全畫生動自然,富有情趣。

凌霄天矯聞天雞吳茸之 1963年紙本設色1OOcmx 33.3cm家屬藏 吳茸之(1900—1977),初名士綏,字茸之,號吳溪子,浙江省浦江人。吳昌碩入門弟子。曾任國立杭州藝專教授、校長,浙江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吳茸之這幅畫的構圖,屬於整幅布滿的類型。由於作者是老畫家,高手筆,在畫面的中間,畫了一株筆力蒼勁的老乾和幾枝開合、穿插的枝椏直通畫面的頂端,然後取回勢,又從頂端倒掛一簇紅艷的凌霄花,與仰首高鳴的天雞相呼應,從而使整幅畫面主題突出,氣勢迴旋,疏密有致,引人入勝。

柳燕黃幻吾 1982年紙本設色123cmx 47cm上海中國畫院藏 黃幻吾(1906—1985),名罕,號罕僧,晚號罕翁,廣東省新會人。曾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和風雨露,雙燕起舞,老乾新枝,春柳垂絲,這是《柳燕》一畫中所表現的景象。作者運腕沉穩,故而用筆勻凈;辨色細膩,故而設色層疊;造型規矩,故而直逼物象;布局經典,故而景緻親人。加之烘托、渲染都恰到好處,把一幅溫暖濕潤、生機萌發的暮春煙景展現了出來。看得出,作者融嶺南之法,合海派之韻,方始有此江南春意。但是作者又不僅僅是簡單地摹寫景物而已,他是在借景抒情,以情達意,表達了一個老畫師在經過十年動亂之後,對祖國大地萬象更新的新興景象所發出的由衷讚歎。

蘆雁圖張書旌1940年紙本設色132cmx68cm中央美術學院 《蘆雁圖》造型準確,生動,三隻鳥動態各異。眼、喙、腳爪描繪逼真,墨色濃淡相宜,羽毛略施白色增強質感。背景處理簡練,稀疏的蘆葦,平鋪的雜草烘托出環境氣氛。張書旃的花鳥畫在任伯年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他將中國花鳥畫筆墨技法與西畫寫生的精確性相結合,並吸取倭國畫裝飾色彩特點,創造出一種典雅明麗的畫風。他畫中適當地使用白粉,豐富了花鳥畫的表現手法。

馬晉1962年紙本設色79cmx 53cm中國美術館藏 馬晉(1899—1970),筆名馬湛如、馬伯逸,北京市人。原北京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代從康熙到乾隆年間,受外國傳教士郎世寧、艾啟蒙等的影響,糅合中西的畫法,逐漸形成一種新派繪畫,即純以西洋畫的表現手法畫中國畫,獨具面目。馬晉的《馬》明顯地具有這種風格。圖中樹榦、枝丫還保留一些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而柳葉、草坡就有一些西畫的味道,至於全圖的中心——馬,則純粹是按照西畫的明暗、結構來表現,駿馬毛皮溜光,馬鬃紛披,正在慢跑。畫中的構圖、透視也是折衷中西。可見,這種糅合畫風在社會上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明花映日曾杏緋 1961年絹本設色92cmx 32cm自藏 曾杏緋,女,回族,原名曾瑜,1911年生,江蘇省常州市人。少時師從惲南田畫派蔣志明習藝。現為寧夏書畫院名譽院長,一級美術師。寧夏美術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此畫是為了紀念中國****建黨四十周年而作。經過四十年的革命和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黨,黨員遍及全國各條戰線,起著領導帶頭的先鋒作用,並有雄心、有壯志把握國家的命運。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作者創作了這幅以石榴為題材的寓意性主題繪畫,有款文為證:「百子千孫紅不盡,神州榴火已燎原。」這是一幅運用傳統陳述方式和藝術風格來表現時代精神和抒發作者由衷喜悅心情的佳作。

墨牡丹陸抑非 1981年紙本水墨69cmx46cm家屬藏 揚州八怪之一李鮮有一首題畫牡丹詩:「街頭撲面賣花兒,正是陰晴穀雨時。十指濃香收不住,潑翻墨汁當胭脂。」此幅《墨牡丹》正是畫家借李鮮詩的意趣作成。畫中牡丹,氣象雍容,筆情墨韻,鬆脫靈透。作者以揮灑自如的畫筆,運籌乾濕濃淡的水墨,布置出白花墨葉、潤含春雨的水墨牡丹圖。畫到痛快處,筆飛墨舞,令人似嗅濃香。

牡丹鴛鴦唐雲 1956年紙本設色108cmx64cm上海中國畫院藏 《牡丹鴛鴦》色彩明麗,情景歡快,蘊含詩意。圖中牡丹枝幹盤曲,花朵以勾填暈染法畫成,清爽而高潔;以沒骨法畫葉,以墨線勾葉脈,清晰可見。整株牡丹在下面堅硬的岩石襯托下,於清麗中顯得風姿綽約。岩石下臨池水,水波澹澹,水紋線條用筆柔美;池中兩隻鴛鴦色彩明艷,近似工筆的表現方法使鴛鴦栩栩如生,相對而戲之姿極為靈動,似乎正在說著悄悄話,使畫面充滿情趣。畫面右下角的一枝蘆葦斜伸而上,愈增賞心悅目之感。
推薦閱讀:

中國象棋口訣 2
婆媳到底是什麼關係?中國人誤解了五千年
中國的名山名水有哪些
?中國人思想封閉和文化落後其實始於宋朝

TAG:中國 | 近代 | 名家 | 名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