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黑道幫主 民國上海灘三大黑道風雲人物 - 文學暢讀 - 青年論壇

三大黑道幫主 民國上海灘三大黑道風雲人物引 子1931年6月9日上午,上海華、英、法三租界居民萬人空巷,傾城而出,從法租界華格臬路到金利源碼頭,人們摩肩接踵,層層疊迭,爭相目睹一場空前絕後的開祠儀式盛況一支由5000餘人組成的儀仗隊,由身騎阿拉伯駿馬的英國巡捕、騎自行車的法租界安南巡捕和邁著正步的中國巡捕為開路先鋒,由海軍、陸軍、公安、保衛團以及學生童子軍,分別抬著政界、軍界、租界、上海各界以及18行省要人贈送的匾額、旗傘花亭,在軍樂齊鳴、爆竹喧天之中緩緩行進整個儀仗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頒發的「孝思不匱」大匾。而北洋政府的兩位總統 徐世昌、曹錕,一位執政 段祺瑞,兩位大帥 吳佩孚、張宗昌,一位少帥 張學良,各自送的大匾排列在一起,爭戰十多年的直、皖、奉、直魯等各派系首腦統統在這裡「聚集」,更是耐人尋味。這僅僅是杜月笙奉主入祠的儀仗,接下來在高橋鎮的開祠大典,聚集全國名角的三日「滬上空前未有之堂會」,其盛況更是無與倫比。杜月笙,何許人也?何以如此榮耀?從此時回溯44年前的鬼節,在上海縣高橋鎮杜家花園破敗的老屋中,杜月笙作為杜家長子也是杜家的獨生子降臨人世。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一出生就鬼里鬼氣的孩子日後會成為大上海呼風喚雨的人物。現實中等待他的命運,不僅僅是三餐不繼,而且三歲喪母,五歲喪父,八歲時繼母神秘失蹤。命運多桀的人孤兒將面臨著什麼樣的前路人生,似乎不難想像。由於受不了老娘舅一家的冷落和白眼,杜月笙乾脆流落街頭,由乞討到偷雞摸狗、打架鬥毆、街頭賭博,很快成了一幫同齡孩子的小頭目。在高橋鎮那個小地方,在一幫街頭小混混中,杜月笙有了指揮若定、呼風喚雨的小派頭。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杜月笙愛上了賭博。從此,他由兒時的試賭,到少年的濫賭,成年的溺賭,中年後的豪賭,一生與賭博結下不解之緣。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13歲的杜月笙,開始歷練出日後闖蕩上海灘的基本素質:足智多謀,隱忍薄發,有一股堅韌不屈,蠻橫霸道而不露聲色的狠勁兒。15歲,杜月笙看到了不遠處的上海灘,五光十色,波詭雲譎。那裡,才是他大展身手的地方!在高橋鎮通往浦東渡口的小路上,杜月笙跪在送行的老外婆面前,連磕三個響頭。老外婆伸出顫巍巍的雙手,將幾個銅板塞進杜月笙肩頭的土布小包里。杜月笙抬起頭,一把抹去臉上的淚水「外婆,高橋家鄉人人看我不起,我將來回來,一定要一身光鮮,一家風光!我要起家業,開祠堂!不然,我發誓永遠不踏進這塊血地!」在老外婆的淚眼婆娑中,杜月笙大步走向渡口,撲向大上海的十里洋場。29年後,杜月笙一身光鮮地回來了!起家祠、造藏書樓、建學塾,一擲百萬大洋。這位「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的現代春申君,在內憂外患持續百年的舊中國,三日盛會,竟創下「堂上珠履十萬客」,空前絕後的大場面!一個15歲的鄉下小混混,是如何在大上海發跡、崛起的呢?本主題由 粗魯 於 2010-12-23 13:55 解除置頂收藏分享[人物]保姆揭秘江青年輕時很善良[圖片]俄羅斯內務部特種部隊演習[披露]晒晒各地醫院最不要臉的收費項目[廣角]美國黑社會內部照意外流出[圖片]某廢品收購站啥都敢往裡收[圖片]俄街頭實拍俄軍俏麗女兵[圖片]世界最大的颱風級核潛艇內部[思辨]四人幫如何在毛澤東死後不到一個月內倒台[奇觀]風流秘事:揭秘古代中國帝王們的「洋情人」[裝備]洞察天機:中國間諜衛星的真實水平!回復引用

發短消息加為好友瘦神 當前在線UID493660帖子817主題441精華137積分4397獎罰積分2210

帖子817主題441精華1372#

瘦神發表於 2010-12-13 14:22 |只看該作者第一章:小癟三闖進大上海一、煙花間里遇知己1902年春天,杜月笙闖進上海灘的時候,高樓大廈剛剛開始興建,外灘的外白渡橋還是一座平橋,跑馬廳但見一片蘆蒿,泥城橋北荒煙漫漫。杜月笙在外灘下了船,懷揣著外婆托鄉鄰寫的推薦信向西走,轉眼之間便到了十六鋪。十六鋪一帶地處上海水陸交通的要衝,從外灘一直到大東門,中外輪船公司如太古、怡和、招商、寧紹等都沿黃浦江建有碼頭。各大碼頭附近都是商賈雲集,各色人等熙來攘往,周圍貨棧店鋪鱗次櫛比,人煙稠密,每天從早到晚,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剛從浦東鄉下趕來的杜月笙,看到這熱火朝天的景象,不由得熱血沸騰,一種強烈投入其中的慾望猛烈地撞擊著他的心扉。他顧不上多看,就急急忙忙找到「鴻元盛」水果店。他曉得在水果店當學徒不過是他生活的一塊跳板,他人生的舞台應該更大、更寬廣。「鴻元盛」老闆看過推薦信後,見杜月笙雖長得略顯單薄,但看上去蠻機靈,就收他做了學徒。初來乍到,杜月笙和學生意的事自然沾不上邊,整天除了在店裡做些雜活,就是幫著老闆娘做家務。老闆娘小名叫花兒,是老闆在上海做生意臨時納的小妾,人雖說不上漂亮,但卻潑辣風騷。杜月笙長到15歲,還沒嘗過女人的滋味,他雖不喜歡花兒那副潑婦相,可每當看到她那凸顯的豐滿乳房,就止不住瞪大眼睛。這天上午杜月笙正在給老闆收拾屋子,花兒從店堂回來,毫不避諱地當著杜月笙的面換褂子,白生生的胸部赤裸裸地出現在杜月笙面前。杜月笙看呆了,只覺得血直往頭上涌。「小囝子,發什麼呆?」不想,花兒竟然挺著胸走到杜月笙跟前,舉起手裡準備換上的小褂,說,「你幫我穿上」。這是杜月笙自有性別意識以來,頭一回面對一個赤裸著上身的年輕女人。他哆哆嗦嗦接過小褂,手指划過花兒的乳房,花兒呻吟著向他身上貼過來。這真是郎有情,妾有意。杜月笙一把抱住花兒,騰出一隻手在花兒胸脯上又揉又捏。花兒呻吟著,使勁往裡屋掙。可杜月笙突然停住了,他不是不想占這個送上門的大便宜,但自己在上海灘尚未站住腳,這一晌要是出點事體豈不闖了窮禍!「怕啥?老東西到碼頭接貨去了 」花兒的聲音變得軟軟的,杜月笙被撩撥得慾火難耐,立馬與花兒摟抱著向裡屋走去。偏巧在這個時候,前邊店堂里傳來師兄王國生的喊聲「月笙,你在哪兒呢?快過來搬貨!」這一喊,把杜月笙一肚子的柔情蜜意全都嚇跑了,他立刻推開花兒,向店堂跑去。剛跑到通往店堂的後門口,就見老闆像一座黑鐵塔站在那裡。杜月笙心裡驀然一驚,表面卻不露聲色,就像剛放下手裡的其他活計,匆匆跑出來搬貨一樣,問一聲「老闆好」,腳步都沒停,就從老闆身邊繞過,一溜小跑進了店堂。老闆心生疑竇。因為平時店堂里最少要留兩個人,老闆不在的時候老闆娘要在這裡坐鎮。今天花兒明明知道大夥都去碼頭接貨了,卻不到店堂來,偏偏杜月笙也在後面,店堂里只剩了王國生一個人,這太不合乎常理。等老闆進到後面睡房,花兒早已經穿上小褂,整理好頭髮。老闆沒抓住把柄,只得作罷。花兒雖然是小妾,可她的堂兄是碼頭上一霸,老闆多有仰仗,輕易不敢得罪。但這之後,他不敢再把杜月笙留在店裡,只好讓他跑外,做些提貨送貨的活計。這下子杜月笙反倒因禍得福,猶如脫韁的野馬,頭也不回地奔向小店外面的大世界。十六鋪的水果店大多是做中盤批發,就是把從大水果行批發來的水果轉賣給零售商販,有時也去碼頭接貨,然後直接給零售商送貨上門。杜月笙很快就摸清了店裡的經營方式,加上他腦瓜活絡,漸漸得到老闆的認可,做起了兜攬生意的營生。穿梭往來於十六鋪的大街小巷,杜月笙有種魚入大海的感覺。看著那些流連於土行(販賣鴉片的商行)、燕子窩(吸食鴉片的煙館)、賭檯、花煙間的官洋商販、流氓白相人以及地痞無賴,杜月笙羨慕極了。他曉得自己還沒有資格在這個地界里混,很快發現了一個適合他的好去處 十六鋪的小東門。這裡是法租界和華界的交接區,若干破舊城區和現代面目的租界接壤點,骯髒湫隘,破敗簡陋,一些小賭檔、下等妓院便應運而生,成了苦力、小販以及小流氓、小癟三的消遣場所。杜月笙的賭癮再也控制不住了,只要外出有時間,就要繞到這裡,賭上幾把。有一回杜月笙手氣不錯,贏了點錢,可他一出賭棚門口,就被幾個小癟三圍住了。「小赤佬,贏了錢就想跑,看小爺不收拾你!」打架杜月笙不怕,別看他長得瘦削,動起手來倒是個狠角色,有股子韌勁。可眼下對方人多勢眾,自己單槍匹馬,好漢不吃眼前虧,三十六計走為上。而就在此時,傳來一個女人的驚呼「阿根,你們在這裡做啥?」「阿姐,救我!」杜月笙一聽那女人帶有浦東口音,靈機一動,邊喊邊朝她跑去。幾個小癟三聽杜月笙叫「阿姐」,以為他和那女人有關係,沒有阻攔。那女人是一間煙花間老鴇,人稱「大阿姐」,杜月笙這聲「阿姐」算是叫對了。大阿姐見杜月笙鬼靈精怪的蠻乖巧,不由得心生喜歡,又聽杜月笙一口浦東鄉下話,是個小老鄉,更生了惻隱之心。「都是自家人,出了啥事體要給小囝子吃生活?」大阿姐問那個叫阿根的人。「沒啥事體。」阿根趕緊打個哈哈,「不曉得是大阿姐的家裡人。」杜月笙借著弄堂里昏暗的燈光,打量了一下這個叫阿根的人,只見他方頭大耳,看上去蠻憨厚。個頭不高,卻身材結實,威武勇猛。心想這是個人物,倘若能跟他交上朋友,說不定日後會派上大用場。於是把青布褂子的口袋兜底一翻,把裡面的錢全部倒出來,一把塞到阿根手裡。「兄弟今兒個多有冒犯,這點銅鈿物歸原主。」阿根見杜月笙如此豪爽,也覺得杜月笙是個可以結交的朋友,立刻把錢推回來,杜月笙哪裡肯收。阿根沒辦法,只好讓大阿姐代杜月笙收下了。後來杜月笙才知道,阿根名字叫顧嘉棠,原來在哈同花園做花匠,人送外號「花園阿根」。阿根擅長拳術,有霹靂火、猛張飛的火暴性格。幾年後杜月笙在黃金榮的手下組建「小八股黨」,顧嘉棠成了他的得力幹將,也成了與他相伴一生的摯友。之後,杜月笙與顧嘉棠一幫弟兄跟著大阿姐來到她的煙花間。一走進煙花間前堂,立刻有一幫小姐妹迎上來,那些女子雖說不上多麼漂亮,但也一個個年輕,有活力。轉眼之間,一幫人就風流雲散,各自帶著自己的相好去了各自的房間。大阿姐帶著杜月笙來到後面一個房間。「今天這事讓我碰上算是緣分,你就給我做個過房兒吧。」一進屋,大阿姐就關上了房門。「你還是做我阿姐吧!」杜月笙乾脆地說,因為他覺得大阿姐怎麼也不像姆媽輩的。「小滑頭!」大阿姐「撲哧」一聲笑了,隨手倒一杯茶端給杜月笙,「你以為我不曉得你肚子里繞的什麼花花腸子?」經大阿姐一點,杜月笙還藏在潛意識裡的那個想法一下子冒了出來,臉「騰」地紅了。上次和花兒雖然好事沒成,可當時那種感覺常常令他回味無窮,夜不成寐。不過天地良心,如果不是大阿姐點破,他真的不敢冒犯大阿姐。現在,大阿姐那裹在旗袍里的軀體充滿了誘惑力,相比之下,花兒那肥碩的乳房只能叫做一堆肥肉。他覺得全身都在膨脹,猛地撲過去,一把抱起大阿姐,噔噔噔幾步奔到裡屋,把大阿姐往床上一放,像剝玉米皮一般三下五除二就把大阿姐身上的衣服剝了個精光。30歲女人那成熟的胴體,就那麼一覽無餘地展現在他面前這是杜月笙有生以來第一次接觸女人 在他尚未成年的時候,這個30歲的女人給了他充滿美妙與新奇的體驗。「真看不出,這麼瘦弱的小囝子,還蠻有股子猛勁和狠勁。」這是大阿姐對發跡之前的杜月笙的評價。杜月笙拗不過大阿姐,最終認她做了寄娘。回復引用TOP發短消息加為好友瘦神 當前在線UID493660帖子817主題441精華137積分4397獎罰積分2210

帖子817主題441精華1373#

瘦神發表於 2010-12-13 14:23 |只看該作者二、鬼門關里走一回結識了大阿姐和顧嘉棠那一幫弟兄,杜月笙的心再也收不回來,從此,只要是外出有時間,他就會去小東門賭幾把過過癮,不到一年半時間,就被老闆辭退了。飯碗砸了,衣食無著,杜月笙只好流落街頭。寶大水果行的賬房黃文祥看他可憐,就把一些賣不掉的快爛的水果便宜批給他,讓他沿街叫賣,掙口飯吃。杜月笙腦瓜活絡,什麼樣的爛水果都有辦法推銷,生意竟然做得不錯。有了點本錢之後,又從水果行進貨,漸漸地有了一個固定的水果攤。因為這段恩情,杜月笙發跡以後,特地把黃文祥請到杜公館做了賬房先生,黃文祥的兩個兒子都得到了杜月笙很好的照顧。這期間,杜月笙得了兩個綽號,「水果月笙」和「萊陽梨」。這兩個綽號來自杜月笙的兩手絕活,一手是削水果 他常常站在賭棚里,眼睛看著人家手裡的麻將或者牌九,嘴裡和人家拉著呱,手裡飛刀旋轉,眨眼之間,一圈圈果皮就被均勻地削下,一刀到底,白生生的果肉就送到了人家嘴邊上,因此得了個「水果月笙」的綽號。另一手絕活是削爛梨 一隻爛梨子拿在手裡,一轉、一削,一剜,就剩下了雪白的梨肉。雪亮的小刀在梨屁股下一戳,送到對方嘴邊,喊一聲:「甜脆噴香的萊陽梨,物美價廉,嘗一個!」叫人不得不買。由此,人送外號「萊陽梨」。後來,這兩個綽號竟然成了杜月笙在小流氓小癟三中的一張招牌。杜月笙天生俠義心腸,樂善好施,只要手頭有錢,就要拿出來與小兄弟共享,總是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後來身邊的小弟兄越聚越多,杜月笙就與一個叫「杭州阿發」的團伙聯合,在碼頭上搶水果,只要有水果船開來,就一齊登上去,有打掩護的,有偷的有搶的,然後把偷搶來的水果帶到大街、茶樓、煙館、賭場去叫賣。三年後,與杜月笙一起在鴻元盛學徒的王國生,學成出師開了一家「潘源盛」水果行。杜月笙找到王國生,在他的水果行里當了一名跑生意的夥計。此前,杜月笙已開香堂拜師入了青幫,如今再干起跑街拉生意的營生,到處都是幫會弟子的關照,加上他會來事、講義氣,又有一幫小兄弟捧場,業務做得有聲有色,潘源盛的生意蒸蒸日上。有了錢,杜月笙想起了寄娘大阿姐。這天得空,他便換了行頭,一身光鮮地去了小東門。這一去,遇上了花園阿根顧嘉棠。顧嘉棠剛剛在碼頭上做成一票搶土生意,手頭寬裕,便拉著杜月笙去白相。杜月笙是下了決心戒賭,好好與王國生做生意的,這會兒經顧嘉棠一攛掇,頓覺手心奇癢,決定賭一次。可就是這一次,便讓杜月笙失去約束信馬由韁起來。那天玩的是挖花。挖花是葉子戲的一種,也就是紙牌。這種賭博不僅輸贏大,尤其浪費時間。當時杜月笙不到20歲,精力旺盛,一口氣賭了三天兩夜,直到全部家當輸光,才失魂落魄地回了水果行。對於杜月笙的偶爾白相,王國生沒有言語。不料接下來杜月笙彷彿走火入魔,經常一連三五日不見蹤影。而杜月笙跑街的營生尤其重要,他不來店裡做事,生意就等於停下來沒人做了。往後得了機會,王國生方始委婉相勸:「月笙,白相歸白相,事體歸事體,只要莫誤了營生,你盡可以去白相。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杜月笙自然曉得這個道理,可嫖賭兩項的用度已經將他所有家當羅掘一空,他心裡的焦躁煩惱比王國生更勝十倍,接下來不但曠工加劇,而且開始挪用店裡的錢款。杜月笙嗜賭,但賭技並不高明,歷來輸多贏少,於是虧空越來越大。漸漸的就輸紅了眼,為了儘快翻本還賬,居然決定鋌而走險,直奔花會賭場而去。花會賭博是一種近似瘋狂的賭博,類似抽籤,莊家列出36個人名,稱為花神。然後將其中一個花神的名字寫在一個條幅上,捆紮起來懸在樑上,稱為彩筒。賭客任選一個花神的名字寫好,和賭注一起投入密封的木櫃中。然後開彩筒和密封櫃,如果賭客所寫的花神名與莊家條幅上所寫的花神名相符,則賭客贏,莊家照賭注賠28倍,反之則莊家贏,賭注全歸莊家所有。對賭客來說,勝算的概率是1/36。而莊家又慣於做手腳,和賭場不熟的賭客極少贏,結果杜月笙一下子掉進了無底洞,虧空越來越大。漸漸的杜月笙看出了門道,原來賭場里贏錢的只有老闆和「航船」。「航船」,顧名思義,就是載客入內的意思,也就是給賭場拉生意的營生。看準這個營生賺錢快,杜月笙便和老闆套近乎,終於討了個干「航船」的差事。相比給水果店拉生意,給賭場拉生意來錢更快。但杜月笙急於堵上水果行的虧空,不僅將賭客交付的賭注擅自代賭,甚至私吞賭客贏得的彩金。他曉得這樣干很危險,賭場都有流氓勢力做靠山,萬一被發現少不得要「吃生活」。但他懷有僥倖心理,認為一時半晌不會被發現,一旦還清水果行的虧空馬上收手。可是有一日杜月笙一進賭場,忽然覺得氣氛不對,幸虧他反應快,沒等賭場的流氓打手圍過來,撒腿就跑。後面打手們緊追不捨,但最終還是讓他跑掉了。杜月笙從江灣的花會一口氣跑到「潘源盛」的住處,一進屋便一頭栽到床上。連續近半年的冶遊賭博、黑白顛倒、飲食無常、擔憂焦慮所帶來的對身體的損害,通通在這個時候爆發出來,杜月笙一下子病倒了,高燒、昏迷、胡話連篇。王國生一看,也顧不上埋怨他耽誤生意了,趕緊給他延醫診治,煎湯熬藥。可杜月笙的病情來勢兇猛,一連幾天診治不見起色。他的好朋友袁珊寶就在潘源盛水果行隔壁店裡當店員,聽說後趕緊過來照看。見王國生店裡生意離不開,就把杜月笙背到自家的小屋裡,停下店夥計的營生,天天守在杜月笙身邊。病重客地,生死俄頃,朋友們的義氣讓杜月笙覺得這近20年沒白活,心想渡過這個生死坎,這一生都要善待朋友。但這道坎似乎過不去了。半月之後,病情不但不見好轉,反而越發嚴重,甚至一連幾天昏迷不醒。「這個葯不好開了。」這日醫生檢查之後,搖著頭對守在旁邊的袁珊寶和王國生說,「沒指望了。」一看到了這光景,兩個朋友都難過得嗚咽起來。事到如今,只有準備後事了。可是,兩個人只曉得杜月笙的家鄉在高橋,具體在什麼地方就不清楚了。也只曉得杜月笙是孤兒,可姑姨娘舅總該有的。這個後事,也只有問了杜月笙才能準備。終於有一天,杜月笙忽然魂魄悠悠,醒轉過來,倏然睜開了雙眼。「月笙哥,你在高橋鄉下,還有什麼親戚沒有?」袁珊寶趕緊湊過來問。此時杜月笙神志清醒,一聽這話,心裡就明白了,眼淚止不住地汩汩而出。王國生趕緊過來安慰:「月笙,莫難過,你的病沒大礙。不過,醫生說要耽擱一些時日,你要有親人,接一個人出來照顧著會方便一些。」「是啊,月笙哥,你看我粗手笨腳的葯都熬不好。」袁珊寶緊跟著解釋說。親人?哪裡還有什麼親人呢?唯一的親人只有外婆,前不久聽說已經過世 老娘舅早就看著他不順眼。至於伯父、堂兄,從小到大不曾見過幾次面,杜月笙的死活跟他們有什麼相干呢「還有個表姑媽,住在高橋鄉下。」杜月笙突然想到這房遠親,斷斷續續地說,「表姑父叫萬春發,他們的兒子叫萬墨林,約摸十來歲,聽說也到小東門來了,在一家銅匠鋪里學生意。」十六鋪的銅匠鋪只有三五家,袁珊寶和王國生很快就找到了萬墨林。但萬墨林太小,一個人不敢回高橋。袁珊寶問清地址,寫了一封信,托一位浦東的朋友帶走了。三天後,萬老太太邁動著小腳,顫顫巍巍遠道而來。一走進袁珊寶的小屋,看到仰面躺著死人一樣的杜月笙,撲上去就是一場號啕大哭。哭過之後,萬老太太抹去眼淚,向袁珊寶和王國生詢問病情。聽說醫生不給治,萬老太太就邁動小腳走進廟宇佛堂,四處求神拜佛,搜求偏方。終於打聽到蛤蟆糞能治杜月笙的病。上海人所說的蛤蟆糞,就是癩蛤蟆所產的蝌蚪,其性奇寒大涼。萬老太太從水邊弄來一些鮮活的小蝌蚪,放到碗里搗碎,讓袁珊寶掰開杜月笙的嘴,悉數灌下。杜月笙一連幾天服下這種怪葯後,居然睜開了昏睡的雙眼。「姑媽,是你嗎?」杜月笙看到了眼前晃動的萬老太太。「月笙醒了!月笙醒了!」萬老太太歡喜得老淚直流。還真是偏方治大病,不幾天杜月笙居然能下床了。見杜月笙基本痊癒,萬老太太又邁著小腳回了高橋。杜月笙病癒後,下決心要大幹一場。不久,他便組織起昔日那幫弟兄,依仗幫會勢力,干起了搶收「小貨」、「拉船」、「拆梢」之類的營生。所謂搶收「小貨」,就是強行收買輪船水手由香港以及海外帶來的走私貨;「拉船」就是半路攔截農家小船,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強行買進小船上的農產品,再以市場價賣出,轉手漁利;「拆梢」即敲詐勒索。杜月笙帶著一幫弟兄把個強買強賣、敲詐勒索幹得有聲有色,大有斬獲,他本人也在十六鋪一帶的白相人中聲名鵲起,並漸次以「軍師」聞名。但此類勾當畢竟只是小弄弄,干不出大名堂,杜月笙那雙慾火噴閃的眼睛,無時不在尋找著鳶飛魚躍,借步登天的機會。三、黃公館霧裡看花說起杜月笙的老頭子,實在有辱杜月笙的鼎鼎大名。在舊上海的青幫中,杜月笙的老頭子陳世昌,是一個上不得檯面的不大不小的流氓混混。而陳世昌的出名,倒是因了杜月笙這樣一個得意門生。陳世昌綽號「套簽子福生」。所謂套簽子,是一種街頭巷尾小來來的賭博:一隻鐵筒,裡面插32枝牌九,形狀下尖上方,像簽子一樣;或者16枝鐵簽,分別纏上五四三二一不等的五色絲線。莊家賭客,每人各抽5支。賭牌九則配出兩副大牌,比較大小,賭顏色即比較誰的顏色多。陳世昌一手抱簽筒,一手提竹籃。竹籃里裝的花生糖果,既可以叫賣,也可以做賭品。當然也可以賭銅板。陳世昌混來混去沒混出什麼名堂,後來杜月笙發達後,便把他養了起來,每年供給吃喝用度,免得他再出去套簽子給杜月笙塌台。每年春節杜公館都有聚賭,杜月笙也會把陳世昌請到公館賭博,所得抽頭全部孝敬陳世昌。陳世昌自然也受之不卻,洋洋得意。陳世昌有個不成器的兒子,有一次和人家辦錢莊虧得一塌糊塗,債主追得急迫,陳世昌只好請杜月笙幫忙解困。杜月笙問要多少銅鈿方可了斷,陳世昌說最低25000大洋。第二天杜月笙便派人將大洋如數奉上,結果不多久陳世昌的兒子又欠下一大筆債務。陳世昌含羞忍辱再來求杜月笙,杜月笙毫不猶豫又給了2萬。但是陳世昌的兒子實在太會敗家,不到兩個月這筆錢又花個精光。從此以後,陳世昌再也沒有臉面上杜月笙的門,活活給這個兒子氣死了。杜月笙初到小東門,寄情摴蒲,迷戀花叢的時候,陳世昌正挽籃抱筒,在小東門一帶沿街兜賣兜賭。後來杜月笙帶著一幫小弟兄偷搶和兜售水果,常常是一手進一手出,手頭拮据幾乎是家常便飯,和陳世昌的流動小賭攤也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杜月笙要拜師入青幫,自然就想到了陳世昌。辛亥革命以前,上海灘的青幫以「大」字輩當家。而這些「大」字輩的老頭子,是不可以與流氓頭子相提並論的。如袁克文是袁世凱最喜愛的二公子,是清末民初的「名士」;徐朗西和陳其美都是孫中山的得力幹將;張樹聲是馮玉祥西北軍中的著名將領;張鏡湖做了幾十年的通海鎮守使,官望一直不錯,為人也很正派。但自從大字輩以下,則是泥沙俱下,「流氓輩出」了。「大通悟學」是青幫的最後四輩,陳世昌是「通」字輩,杜月笙拜陳世昌為老頭子,按順序排為「悟」字輩,是很低的輩分了。陳世昌有個同輩兄弟黃振世,外號「飯桶阿三」,一向欣賞杜月笙的為人和能力,覺得他日後必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於是把他推薦給了當時名震上海灘的青幫大亨黃金榮。那是1907年8月的一天,在陳世昌的街頭小賭攤上,黃振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杜月笙。當時聽到「黃老闆」這三個字,杜月笙的眼睛瞪得像鈴鐺一樣大。回復引用TOP發短消息加為好友瘦神 當前在線UID493660帖子817主題441精華137積分4397獎罰積分2210

帖子817主題441精華1374#

瘦神發表於 2010-12-13 14:24 |只看該作者「黃金榮」的名諱,19歲的杜月笙早已如雷貫耳。在上海灘的小白相人心目中,這位法國巡捕房裡的華探頭目,簡直就是財勢絕倫,八面威風,高不可攀。無數次,杜月笙走過法租界的同孚里,眺望著弄堂里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那一排兩層樓的弄堂房子里住的,都是在法租界響噹噹的大闊佬。就連黃公館進出的小當差,都讓杜月笙羨慕得不得了。後來杜月笙才知道,那整條弄堂的房子都是黃老闆的,他自家住一棟,餘下七棟住的都是他的朋友和手下。杜月笙幻想過無數種飛黃騰達的方式,唯獨沒想到會攀上黃金榮這棵大樹。告別了一幫弟兄,杜月笙跟在黃振世身後來到同孚里黃公館。黃公館會客室富麗堂皇,那些覆蓋著湘繡圍披的檀木桌椅、波斯地毯、絲絨沙發,以及四壁的名人字畫,都是杜月笙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其實黃金榮同孚里的房子格局並不是很大,會客室的布置也不如後來均培里的黃公館更豪華奢侈。但在當時的杜月笙看來,那種氣派毫無疑問是頂級的。有四個人正圍著一張寬大的方桌玩紙牌,黃振世走過去,對其中一人恭恭敬敬地說:「老闆,我介紹的小囝來了。」「哦。」一個方頭大耳的胖子回過頭來,上下打量著杜月笙。杜月笙一陣緊張,曉得這個人就是黃老闆了。看到黃老闆審視的目光,杜月笙的一顆心提了起來。「你叫啥名字?」黃老闆問。「小的姓杜,木土杜。名月生,月亮的月,學生的生。」當時連杜月笙自己都沒想到,自己這個僅僅上過四個月學堂的文盲,說出話來竟然是文縐縐的。「月生」是杜月笙的本名,他生於七月十五中元節,月圓之夜,他的父親就給他取名「月生」。「月笙」是他發跡之後一些文人墨客為他另題的雅號。「生」字上加竹字頭,取周禮大司樂疏:東方之樂謂「笙」,笙者生也,從此改稱「月笙」。同時,又以同疏:西方之樂謂鏞,於是他便得名「鏞」,號「月笙」。「好!好!」黃老闆高興得哈哈大笑,「我這裡的小朋友個個都叫生,蘇州來的徐復生,幫我開老天宮戲院,前面有個金廷蓀、顧掌生、廚房間里個常州人馬祥生 」聽到馬祥生的名字,杜月笙一陣欣喜。馬祥生也是陳世昌的徒弟,是杜月笙的同參兄弟,想不到會在黃公館相遇。在廚房的灶披間,杜月笙果然見到了馬祥生。灶披間是與廚房毗連的一間小屋,裡面有兩張單人床,一張是留給杜月笙的,另一張住的就是馬祥生。馬祥生來上海比杜月笙要晚,但路子比杜月笙要寬,到上海不久便經朋友介紹,進了黃公館。既是同參兄弟,杜月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馬祥生請教,可馬祥生總是笑著說:「往後你自家多看看,自然就曉得了。」這讓初來乍到的杜月笙覺得,黃公館真是迷霧重重,深不可測。為了早一點撥開重重迷霧,看出黃公館的真實面目,以便打入黃公館的核心圈子,杜月笙一改過去種種惡習,嫖賭兩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徹底杜絕,每日沉默寡言,冷靜觀察。同時,上自黃老闆,下至最底層的聽差馬祥生,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脾氣秉性,他都用心揣摩,以便靈活應對。但是對黃公館的核心事體,上上下下一大幹人的營生,他簡直像霧裡看花。黃老闆在法捕房領一份薪水,卻在家裡養著十幾個「三光碼子」,即「包打聽」的助手,加上黃公館雜役傭人等等,各種開銷大得驚人。而時至初冬,黃老闆又一次性給叫花子們發放了新棉衣新棉褲3000套、銀角子3000元,出手之闊綽,簡直富可敵國,把冷靜觀察的杜月笙驚得目瞪口呆。可黃老闆這許多銅鈿是哪裡來的呢?這個謎底終於在一天夜裡露出冰山一角那天,熟睡的杜月笙被馬祥生急切的聲音喚醒。「月笙,快,去大廳!」「出了什麼事?」「去了就知道了!」杜月笙一骨碌爬起來,跟著馬祥生往外走。大廳里氣氛緊張,黃老闆擼著袖子,叉著雙腿,怒氣沖沖地站在大廳正中。公館裡的打手、保鏢、小包打聽、雜役傭人等等全部到齊,分左右兩排站在大廳兩側。杜月笙對這個陣勢大吃一驚,默默站在隊尾。「觸那娘!」黃老闆大罵一句,「哪個做了家賊,自家站出來,死罪活刑全免,放他走路。不然的話,哼哼 」黃老闆這聲冷笑透著殺氣,但凡膽小點的就會主動投案,以求落個活命。但是等了半晌,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認罪。到底丟了什麼,當時黃老闆沒說,似乎也沒必要說,那個做了家賊的心裡一準有數,必然會掂量掂量後果的。事後杜月笙才曉得,丟了兩包體積很小的東西 「團年糕」。「團年糕」是用麻袋裝著的,每次都是在深夜運進黃公館。只要這種貨物一到,沒有通知出來幫忙的人一律不許出門走動,更不許出來看。可是這天夜裡,剛運到公館的一隻麻袋被人打開了,黃老闆發現後,趕緊叫人過來清點,結果少了兩塊「團年糕」。這是黃公館從未發生過的事。一連幾天,黃公館氣氛緊張,除了黃老闆夫婦,上下人等全部成了懷疑對象,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引火燒身。終於有一個人坐不住了,這個人就是在黃公館當差的老王。丟「團年糕」那天碰巧老王的兄弟來看他,這件事發生後,他就想到了自家兄弟,莫不是兄弟見財眼開,偷走了兩塊「團年糕」?他不敢耽擱,趕緊向黃老闆報告,黃老闆立刻派人去查訪,這時老王的兄弟已經將兩塊團年糕脫手,換了幾百塊大洋,回鄉下買房成家去了。「兩塊團年糕可以賣到幾百塊大洋?」杜月笙聽到這個消息吃驚不小。後來他才明白,所謂的「團年糕」,是從印度漂洋過海運來的鴉片!每天夜裡秘密運進黃公館的東西,竟然都是鴉片煙!黃金榮之所以揮金如土,靠的是搶「土」這種無本生意!事情查清以後,總算不是家賊,這讓黃老闆多少有些安慰。「觸那娘,便宜小赤佬了!」黃金榮當眾宣布被盜事件到此為止,不再追究。黃老闆有這麼大度嗎?杜月笙想,在黃老闆的眼裡,幾百塊大洋確實不算什麼,可他是巡捕房的探長,自己家裡都出竊案,這不明擺著塌台嗎?不久,杜月笙看到老王一個人背地裡抹眼淚,一問,原來他的兄弟買了房子娶了媳婦以後,突然得病死了。杜月笙心下一驚,曉得這事和黃老闆有關,但這個疑惑對誰也不曾吐過一字。他得出一條結論:要想富,販煙土!從此,他開始留心黃公館所有與煙土有關的動靜,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打入黃公館的搶土行列!四、巧妙攀上女主人打入黃公館的搶土行列絕非易事,不久經考驗,取得黃金榮和黃金榮的太太林桂生的信任,休想得到這個美差。杜月笙遵照馬祥生所說,平時注意觀察、分析,慢慢地看出了黃公館的門道上海的弄堂房子都有前門和後門,兩種都是進出通道。但在黃公館,兩個門的作用大不相同,走前門與後門的人,身份地位、接洽處理的事務都大不相同。在黃公館常走前門的,是黃老闆公事上的客人或朋友。在後門進進出出的,都是給黃公館做著另一種生意的弟兄。難怪黃公館的廚房那麼大,杜月笙第一次搬著行李進灶披間的時候就覺得奇怪,廚房裡除了一副灶台,櫥籠薪炭,竟然有兩張大方桌,四面都擺著紅漆板凳。他當時就想,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在廚房間里吃飯?今朝曉得了,原來這裡是變相的會客室。廚房連著後門,從後門進進出出的人都要在這裡歇腳。杜月笙一直以為,住在灶披間的馬祥生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最底層的聽差,現在才曉得,馬祥生在黃公館著實不簡單,他其實做的是傳達和聯絡員,進出後門的那些穿短打的小朋友,一般見不到黃公館的主人,都是通過馬祥生彙報和得到指令的。同時,杜月笙看清了黃公館運行的兩大系統和明暗兩面。明裡是黃老闆和進出前門的那些兄弟、朋友、客人在辦公事,暗裡則是黃老闆的太太林桂生策劃指揮著進出後門的那幫小朋友做著煙賭兩檔發財生意。回復引用TOP發短消息加為好友瘦神 當前在線UID493660帖子817主題441精華137積分4397獎罰積分2210

帖子817主題441精華1375#

瘦神發表於 2010-12-13 14:24 |只看該作者第一章:接觸黑道小試牛刀一、引發了一樁錯案19世紀80年代末,在蘇州城內玄妙觀外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巷深處,有一座石庫門,黑漆大門的門楣上釘著一塊銅牌,上書:黃寓。1868年12月14日農曆十一月初一,黃昏時分,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打破了黃家宅院里冬日的蕭殺,一個方頭大耳的男嬰誕生了。對於已屆中年的黃家夫婦來說,男嬰可謂是銜著「金匙」下凡的。黃家雖非富豪權貴,但男主人黃炳泉在吳縣縣衙當刑事班頭,在平民百姓眼裡,也算是一個吃皇糧的官了。黃家祖籍浙江餘姚,黃炳泉原在餘姚縣刑事班房做捕快,由於擅長破案,由捕快升為刑事班頭。後來奉命到蘇州幫助吳縣破獲巨富段葆青被盜三件珍寶案,立下奇功,被留在吳縣任職。黃炳泉與蘇州女子鄒氏結婚後,生有一個女兒黃鳳仙,此次男嬰誕生後,自然成為黃家的掌上明珠。「這孩子方頭大耳,一看就是富貴之命。但願將來能家有千金,享受榮華富貴,也好榮宗耀祖。所以我給他取了個名字叫金榮。」嬰兒滿月之日,黃炳泉在家大擺滿月酒,當眾宣布了為兒子所取的名字:黃金榮。小名阿榮。後來黃金榮入私塾讀書,私塾先生覺得這個名字太俗氣,便提筆寫下「錦鏞」作為黃金榮的字。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872年,一場鋪天蓋地的天花在蘇州城裡蔓延開來,5歲的小阿榮不幸被傳染,連續三天高燒不退,昏睡不醒。黃炳泉與妻子鄒氏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郎中看了好幾個,用藥後都沒有明顯效果,黃炳泉情急之下忽然有了良心發現,跪在堂屋關老爺像前一遍又一遍地懺悔,一遍又一遍地祈禱,祈求關老爺饒恕他的罪孽,保佑黃家這棵傳宗接代的獨苗。黃炳泉做捕快多年,雖說不曾有意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但聽命於朝廷為虎作倀的事還是幹了不少。尤其在黃金榮之後,黃炳泉夫婦曾又生了一兒一女,女兒黃杏仙,兒子黃木金,偏偏兒子黃木金生下不久即遭夭折,令黃炳泉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報應」二字。如今阿榮又生命垂危,這一晌黃炳泉恨不能把心掏出來獻給關老爺。或許是心誠則靈,到第四天,阿榮開始退燒,雖然臉上身上長滿紅紅的斑疹,但醫生說只要小心勿抓破,就不會落下麻子。重要的是,阿榮高燒漸退,斷乎不會再有生命之虞。黃炳泉和妻子鄒氏總算大鬆了一口氣。豈料兩天之後,斑疹變成了皰疹,皰疹里充滿了黃水,奇癢無比,年幼的阿榮怎曉得其中利害,忍不住滿臉滿身亂抓亂撓。那皰疹一抓即破,裡面的黃水流出來,流到哪裡哪裡便更癢。結果越癢越抓,越抓越癢,成了惡性循環。莫說黃炳泉夫婦倆哄勸不住,就是抓住阿榮的兩隻小手,也都無法控制他渾身到處亂蹭。10天後,皰疹結痂,待硬痂掉下之後,黃炳泉和鄒氏驚呆了。天哪,這哪裡還是他們那個健康無瑕的兒子?先前的小阿榮縱然皮膚偏黑,卻也黑里透紅,嫩滑細膩,現如今不消說身上,就是臉上也是坑坑窪窪布滿黑紅的大麻子,找不出一塊平滑肌膚。鄒氏傷心地哭了。黃炳泉呆愣半晌,急忙把鏡子摘下來裝進櫥櫃。康復後的小阿榮在屋裡一刻都待不住,得到鄒氏的允許後歡蹦亂跳地跑出去玩耍,可不到一個時辰便哭哭啼啼地跑了回來。當時黃炳泉已外出公幹,鄒氏正在廚房忙碌,小阿榮四處尋找鏡子,姐姐鳳仙勸說不住,只好任由他登著凳子打開櫥柜上面的抽屜。小阿榮取出鏡子一照,登時嚎啕大哭。「我不要做 麻皮 !我不要做 麻皮 !」小阿榮哭鬧著把鏡子摔到地下,被摔碎的玻璃濺得滿地都是。鄒氏聞聲趕來,阿榮哭著問:「為什麼他們臉上沒有麻子,只有我有?他們都笑我是大麻皮!我不要做麻皮!」「好好好,我們不做麻皮。」鄒氏只好哄著小阿榮,「等小阿榮長大了,臉上的麻子就會好的。」從此,小阿榮有了一個綽號:麻皮金榮。這個綽號,伴隨了黃金榮一生。
推薦閱讀:

墨西哥見聞錄-6 世界著名海灘坎昆遊
水果店小癟三到叱吒整個上海灘黑幫老大, 杜月笙憑的是什麼
時間將記憶沖刷上岸,而記憶終將不朽
英國海灘驚現巨型透明生物:能攻擊人類 噴射毒液
夏天這麼熱,來韓國釜山來避暑吧!

TAG:文學 | 上海 | 人物 | 青年 | 海灘 | 黑道 | 風雲 | 風雲人物 | 上海灘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