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文脈之傳承
07-16
「志於道,據於得,依於仁,游於藝」。中國繪畫藝術是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樣式之一,對中國畫的探究不僅不能脫離中國文化、歷史,而且必須在中國文化這一大背景中進行。繪畫的內源活力在於其物化形態,對於中國繪畫來說,主要是運用中國本土特有筆、墨、紙等來承載文化意義,同時以文化、歷史的文脈作為其演化的內驅動力量之源。我們可以從中華文明的角度來看一看中國繪畫文脈傳承的軌跡。中國繪畫始終沿著自己的規律發展著。它既是表現客觀形態,也是體現主觀的感受,中國繪畫始終是把追求天人合一、華滋渾厚、秀潤天成作為最高的藝術境界。如何達到主客觀的統一?如何在靜止的畫面上描繪有生命的大自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藝術家很早就提出了「形」與「神」的問題。早在晉代,顧愷之第一個從理論上提出了「以形寫神」的觀點,認為形是物質外在的手段,而「神」是表達的目的。這個觀點雖然是就人物畫提出的,但卻具有普遍的意義。南北朝時期,謝赫提出了「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寫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他把「氣韻生動」放在第一位,成為中國繪畫的精神要領。謝赫的「六法」論成了繪畫的基本原則,也是欣賞的原則,此後歷代繪畫理論都提出了「神韻」的問題。 而中國繪畫的文脈,始終貫穿著追求神韻的境界。開始的認識是指對客觀物質的神似,以後逐漸包括主觀認識和自我表達。無論神與形的關係如何,中國繪畫自古以來未離開形來談神,有生命的物質才有神韻,有生命的繪畫作品才能真正感染人,才會產生美。中華民族的藝術大師們,面對無比豐富的大自然,抓住了它的美的核心,即它的繪畫生命力的本質———神韻,通過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創造出豐滿而特有的藝術語言、形象。從人物畫到山水畫,無不貫穿這樣一個有生命力的文脈內核。 中國畫表現形象,歷來都是通過結構的關係,即對象固存的生長規律來進行的。畫家的表達生動變幻的形象前,以最大的主動,掌握住形的基本特徵和規律,而後擺脫開對象,表現內在的精神,從而達到繪畫的最高境界———內美。 從中國古代的壁畫和雕塑中(敦煌莫高窟),可以明顯看到描繪、塑造人物程式化的結構處理逐漸成熟。我們從敦煌壁畫、魏晉雕塑及唐代壁畫,已看到各自都有概括而生動的結構程式的脈絡,而這種程式是一種符合視覺美的合理表現,如敦煌壁畫中表現力士、表現力度誇張的肌肉塊,而表現菩薩溫柔的女性特徵,多用圓線條來表現。對人物造型誇張的手法,是中國傳統繪畫對形體的一種表現手法。 而隋唐時代人物畫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個輝煌燦爛的高峰,給人以宏偉、絢麗、端莊的大唐氣派。在這個時代出現了大批的大師級的人物和不朽的繪畫作品,如閻立本所繪《歷代帝王圖》、《步輦圖》,吳道子所繪《天王送子圖》,張宣所繪《搗煉圖》,周妨所繪《揮扇仕女圖》等等。 隨著繪畫的發展,畫種的相互結合、借鑒、分離出獨立的畫種。山水畫的獨立畫種在唐、宋時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不僅在繪畫上,在理論上也有許多新的理論。宋代郭熙對山水畫提出了「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的理論。「勢」是對山水的總體認識,「質」是對山水結構脈絡的認識。 山水畫的形成,從一開始就不是純粹的視覺的客觀描寫。古人提出「暢寫山水之神情」,就是要體現自然景觀的內在運動、氣韻,體現大自然雄渾的氣魄及精妙的含蓄。 早在六朝時代,畫家宗炳就提出在描繪山川造型上必須「比小喻大」的理論,正確的解決了大自然與視覺之間在畫面上的理論視覺問題。到了五代、宋,山水畫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並實現了對自然景觀在畫面中的「三遠法」的運用,即「高、深、平」三遠。宋代郭熙具體解釋為「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而中國繪畫中的獨特的散點透視,使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極為豐富。散點透視在繪畫中綜合運用,是以畫家的眼睛為中心,在運動中觀察物象,將山川、河流、樹木與物體的結合組織,這樣再不受自然界的限制,由畫家對自然界的不同感受,重新來表現,從而達到一種時空的重新組合,使繪畫高於自然的境界。 中國繪畫的表現是以線為骨架,可以說線是表達物質的最直接、簡煉、概括的形式,因此中國畫的發展過程,也可以說一個線的發展過程,線的作用從表達客觀物象,發展到用線的變化表達主觀情感思想,以至具有了獨立美學個性。可以說線是中國繪畫的形式感的基本架構。 中國古代藝術家很早就領悟到書法中線的美學因素而相互融合,從而大大豐富了繪畫中的線的表現力。 謝赫把六法中的骨法用筆排在第二位,就說明古代人於水墨線條的重視。張彥遠謂「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與用筆」,可以說是對骨法用筆的精妙解釋。用筆表現出來的線條,並不是對象的外輪廓,而是它們的基本結構,故中國畫歷來講究用筆。近代大畫家黃賓虹先生在古人筆法論的基礎上總結出「五筆」說:一曰平,如錐畫沙;二曰圓,如折釵股;三曰留,如屋漏痕;四曰重,如高山墜石;五曰變,參差離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長、俯仰斷續、齊而不齊是為內美。 黃先生的「五筆」論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理趣,有一種深厚文化內涵的價值。中國繪畫的筆法最終於超越於形象、色彩、布局之上,用筆的無窮魅力成就繪畫的獨特魅力。 中國繪畫的追求表現意境,抒發主觀情感,主導著中國繪畫藝術的形式發展。用筆、用墨、用色的發展也使中國畫的表現形式隨之發展。 在南北朝時期,中國畫對色彩已形成「隨類賦彩」的基本理論。受到佛教藝術的影響,中國畫從內容到色彩都出現變化。 唐代繪畫出現形式多樣的表現形式。一方面是以佛教壁畫和貴族生活為內容的重彩畫,另一方面以吳道子為代表的畫派將線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對後代有極大的影響,他把線發揮到了極致,認為不加色的線可以獨立成畫,即「白描」。他認為運用線的筆力和變化,將情感傾注於其中,可以使線條更富於生命力。 至宋代時,繪畫漸趨成熟,題材範圍擴大,表現手法豐富,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畫家,如李公麟、梁楷、李唐、李成、范寬等等,人物、山水、花鳥畫都得到極大的發展,使畫家觀察表現物象的視角更加開闊深入,也促進了技法的深入發展。同時興起的文人畫是一股新興力量,賦予繪畫以新的精神和方式。其表現方法,傾向於主觀寫意,是對筆墨的一大解放,加上宋以後宣紙的廣泛應用使筆墨有了充分發揮的條件,筆墨的結合,豐富了線的表現力,使線與色進一步結合融化到筆墨之中。筆墨既包括了線也包括了色,成為中國畫藝術語言的文脈,加上書法,篆刻的結合,筆墨不僅表現主客觀,並且具有了獨特的美學意義。 文人畫主張表現主觀,表現自我的觀點,強調藝術的個性化,這符合藝術發展的規律。藝術不斷創新,才能有活力。明代董其昌主張「以畫為樂,以畫為新」的文人畫,在繪畫上更強調文人的修養,強調筆墨的情趣,他將水墨的變化推為上乘,主張「畫家以古人為師,己自上乘,盡此當天地為師」。 石濤一反當時的擬古之風,在立意、構圖等表現手法上都有獨特的創新。他的筆墨技法千變萬化,已經進入「無法為法」的境界,從而使筆墨本身具有了更加獨立和抽象的美感。 石濤云:「山水情趣,須是入野看山時見他」,認為對自然景物的觀察,不應停留於外貌,更要得乾坤之理和山川之質,通過搜盡奇峰打草稿,進行高度藝術概括,表現出山川形勢之質,達到山川景物與作者神遇而跡化的境地。 可以說先輩藝術家的探索,是中國傳統畫的一條鮮明的文脈軌跡。從中國繪畫的發展可以看出,繪畫文脈的主流是從比較嚴謹的注重畫法,發展到注重心靈抒發,注重神彩氣韻的寫意畫。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變化表現出不同時代的文化精神的跡象。中國繪畫幾千年的傳承發展,始終沒有脫離中國民族特色,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注重於表現和抒情的品格,而這種品格正是中國繪畫的美學本性,也是中國繪畫藝術生命文脈傳承的強大生命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馬懿在商都歷史文化片區彙報會上強調 加快商都歷史文化片區建設 傳承城市文脈彰顯文化特色
※傳承 | 家族信託經典案例及分析匯總
※中國還有多少人在傳承「孝道」?
※紅山文化傳承有序 之 紅山文化文明巔峰
※【萬玉綱談脈絡辨析】 澄甫架傳承脈絡辨析(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