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大『奇兵利器』 明朝已有火箭 最後一種專殺日本人*
1、判官筆
主要用於取穴打位。對於判官點穴筆,武學有云:「一寸短,一寸險!」普通的判官筆二尺八寸。
武當七俠中的張翠山也曾使一柄鑌鐵判官筆,使對手聞風喪膽。他使判官筆在石壁上使倚天屠龍功刻出「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二十四個大字,令武功蓋世的金毛獅王謝遜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2、雙鉤
系由戈演變而成。春秋時期,鉤與戈、戟並用之。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雙鉤之分。技法有鉤、縷、掏、帶、托、壓、挑、刨、掛、架等。演練時起伏吞吐如浪式。鐮 鉤 短兵雙械。其鉤身上有一鐵鐮,握手處有一月牙形護手刃。
3、月牙鏟
是武術「順式門」器械中長兵器的代表套路之一,其主要技法有戳、掃、拍、撩、劈、掛、砸、絞、撅等,整個套路動作多變,鏟法嚴密,勢勢相連,環環相扣,演練時達到鏟隨身走,身械合一,瀟洒大方,氣勢磅礴的態勢。
鏟是一種不多見的兵器,最早是農村用的除草工具。鏟桿的前後都裝有兵刃,前端是一個彎月形的鏟,內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個斧狀的鏟柄,末端開刃。相傳鏟最初是佛門兵器,又名「方便鏟」或「月牙鏟」,演練時身法輕盈而別緻,有推、壓、拍、支、滾、鏟、截、挑等擊法,其招式命名也多與佛教有關。
4、峨嵋刺
中國武術器械之一。據記載,峨嵋刺作為武術項目出現,是清代末年。武術所用的峨嵋刺長約30厘米,其形狀是中間粗、兩頭細的錐形體,頭端略扁,呈菱形帶尖,中間有一圓環。表演時,將圓環套在練者中指上,左右手各持 1個,運用抖腕和手指撥動,使其轉動。
5、鐵尺
「鐵尺」為我國傳統器械,也叫「點穴尺」,16世紀傳至琉球,後日本吞併中國附屬國琉球,鐵尺也隨之傳至日本,在日本名為「さい」(Sai)、譯作「浪人叉」或「短叉」「十手」「筆架叉」,多為練空手道者使用,國內主要流行在廣東福建客家潮汕、川渝、湖南株洲一帶。
6、諸葛弩
中國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也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後人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生產量低,後失傳。
7、血滴子
這血滴子究竟是什麼東西,或者說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完全沒有記錄可循,所以也沒有人知道,也因此值得研究。 這血滴子是雍正皇帝的特務系統所使用的一種武器,這種武器殺人的方式,是專門把人頭從人的脖子上取下來。 可以使人頭和脖子分開的武器很多,大刀砍、利斧揮,都可以達到目的。
而這個血滴子卻不是尋常的武器,從可以看到的記載中,它在使用的時候,是「放出去」的。然而它又不是可以「取人首級於千里之外」的飛劍。 它使用時,和目標的距離不會太遠,把血滴子放出去(或者是拋出去),它會把目標的頭罩住,然後割下目標的頭,再收回來。割下的人頭,就在血滴子裡面被帶了回來,所以被害的目標,就成了無頭屍體,十分恐怖。
8、群豹橫奔箭
這是一種木質六邊形的箭筒並裝載有很多弩箭的武器,它發明在古老的中國明朝時期,從箭筒上方看,好像一個大的蜂巢形狀。箭筒裡面填充火藥,筒上端端開口,下端封閉。點火後,火藥在筒中燃燒,產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產生向前推力。其實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鋒利的箭頭具有穿透人體的殺傷力,傷害範圍和攻擊力遠遠超過普通的弓箭。數秒內最多32隻箭一起發出,可以殺死大量敵人。
9、狼筅
亦稱做狼牙筅,狼筅原是明朝礦工起義軍發明,後為戚繼光抵抗倭寇時所操練「鴛鴦陣」的武器配置之一。
其械形體重滯,械首尖銳如槍頭,械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呈節密枝堅狀。附枝最長60厘米,最短25厘米。桿長5米。頭與桿均為鐵製成,重約3500克(紀校新書稱牙筅重7斤,舊制1斤16兩約600克,所以應該是4200克),均為力大之人所使用。其技擊方法主要有:攔、拿、挑、據、架、叉、構、掛、纏、鏟、鏜等。
推薦閱讀:
※中國東部最有魅力的自駕路線,沿著大運河從南往北沉醉千年不歸
※美軍陷入阿富汗17年無法脫身,為尋求中國幫忙而打擊「東伊運」?
※秘中國茶葉的種類有哪些?
※中國綠卡和美國綠卡的比較
※中國歷代名僧詩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