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學文教授從肝論治痛症經驗

全國第一批繼承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導師、陝西中醫學院教授張學文,臨證精於辨證,善於治療疑難雜證,在臨床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從肝論治疼痛經驗頗有特點,現總結如下:  張學文教授認為,人身諸痛如頭痛、腰痛、頸痛、脅痛、胃痛、心痛、腹痛、肩痛等無不與肝氣失調有關,用中藥調肝可治諸痛。正如《石室秘錄》言:「諸痛者皆屬於肝」,「論此症滿身上、下、中央俱病矣,當先治肝為主,肝氣一舒則諸症自愈」。  一、頭痛:《證治準繩》指出:「怒氣傷肝及肝氣不順,上沖於腦,令人頭痛。」肝主升發,若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或肝氣鬱滯,久郁化火,可上擾清空而為頭痛。誠如《靈樞·厥病》所云:「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張學文教授對偏正頭痛常用玉真丸加減治療:甘菊15g,石膏20g,川芎15g,僵蠶15g,柴胡9g,苦丁茶1片。  二、腰痛:張教授認為腰痛多責於寒濕、濕熱、腎虛、血瘀等為之,然肝氣不舒,氣滯所致腰痛者也有之,正如《脈因證治》指出:「蓋失志傷腎,郁怒傷肝,憂思傷脾,皆致腰痛。」《景岳全書》曰:「腰痛,郁怒而痛者,氣之滯也。」《醫學集成》又提出:「腰痛一證,無不歸於肝腎。」均說明肝氣鬱滯可引起腰痛。故《靈樞·雜病》指出:「腰痛,痛上熱,取足厥陰。」《靈樞·經脈》又有「肝足厥陰之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俯仰。」這些均說明肝氣鬱滯可引起腰痛。張學文教授常用羌活湯加減:羌活12g,獨活12g,柴胡12g,防風6g,肉桂1.5g,當歸9g,蘇木12g,延胡12g。  三、胃痛:胃痛常因憂思惱怒,肝鬱氣滯,不得疏泄,橫逆犯胃,氣血壅滯不通而致。正如葉天士所講:「肝氣不疏,脘痛嘔惡。」《素問》指出「厥陰之勝,胃當心而痛。」《友漁齋醫話》有「胃痛,因其治亦專責於肝。」張學文教授在臨床上常用疏肝理氣合和胃健脾藥物治療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痛,效果顯著。方用左金丸加味以平肝鎮逆,和胃潛陽:黃連6g,吳茱萸6g,雲苓20g,法夏12g,竹茹12g,陳皮6g,柴胡9g,鬱金12g,代赭石30g(先煎)。  四、脅痛:肝脈佈於兩脅,肝為「將軍之官」,其性動而主疏泄,若情志抑鬱,或暴怒傷肝,皆使肝失調達,疏泄不利,氣血阻痹而致脅痛。《靈樞·五邪》指出:「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古今醫鑒》指出:「肝氣有餘,兩脅作痛。」常用丹梔逍遙散加蒼朮、青皮、川芎、全蟲等治療。  五、其他:肩臂痛常與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少陽經病變相關,然《靈樞·邪客》言:「肝氣有邪,其氣流於兩腋。」《中藏經》云:「肝中寒,則兩臂痛不能舉。」  心痛病位在心,但發作時與肝有密切相關。由於憂思惱怒,心肝之氣鬱滯,血脈運行不暢而致心痛。《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指出:「心痛,皆臟氣不平,喜怒憂鬱所致。」《石室秘錄》提出:「人病心痛,不治心而治肝。」所以《靈樞·雜病》雲「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便溲難,刺足厥陰」。  手足痛症也與肝失調暢有關,如《石室秘靈》明確提出:「手足痛,人以為脾經之熱,不知非脾,乃肝木之鬱結,散其鬱氣,則手足之痛自去。」所以,對於肩臂痛、心痛、手足痛等都可從肝論治。
推薦閱讀:

答問十分 | 千番經驗皆洗腦,真我何在?
日本經驗:中國不能再對校園欺凌視而不見
【經驗】挑選快速鴿的總結
八字破財的解釋【四柱經驗】
單反經驗總結

TAG:經驗 |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