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練耳教學基本方法漫談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音樂的一切藝術實踐活動都離不開聽。聽覺能力是學習與研究音樂,鑒賞、評價、創造音樂和進一步學習音樂理論的基礎。   視唱練耳課在音樂專業教學中是一門必修課,也是一門基礎課,在高師或一般綜合性大學音樂表演(教育)專業的視唱練耳教學中,練耳所佔的學時雖然要比視唱少一些,但是決不能忽視它的重要性,練耳的訓練是一定要與視唱訓練同步進行。   一般來說,幼兒時期是訓練聽覺的最佳時期,而高師或一般綜合性大學音樂表演(教育)專業的學生一般起點比較低,並且已經錯過了訓練音樂聽覺的最佳時期,因此練耳課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但這也不能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障礙,因為他們一般都已經接近或步入成年,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而且又同時學習了樂理、和聲、鋼琴,他們對音高、節奏等有了更多的理性思維。教師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優勢來對學生進行訓練,同時,還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使他們逐漸養成自我學習的意識,從而更好地達到聽覺訓練的目的。   進行聽覺訓練對於教師來講應該採取多種形式,逐漸使學生掌握其中的要領。高師或一般綜合性大學音樂表演(教育)專業中,練耳課程對音高的聽覺訓練可以分為單音聽辨、音程聽辨、和聲聽辨、旋律聽辨等幾個類型。   訓練單音聽覺時,首先要模唱出基本的音高(這屬於視唱教學的範疇,視唱教學與練耳教學是相輔相成,同時進行的),然後試著找出所給出的這個音與標準音之間的關係。這就考驗到了一個音樂記憶的問題,在教師彈奏標準音的時候,要求學生首先記住其音高,然後通過判斷二者的音程關係,從而確定其具體音高。   聽辨音程相對而言就難了一些。音程是構成旋律的橋樑,是形成和聲的基礎。音程一般分為旋律音程與和聲音程兩大類。在初聽時,要在模唱的基礎上進行。教師一般給出一個指定的音作為根音或者冠音,讓同學們向上或向下聽出指定的音程性質和具體音高,按音程從小到大的順序來訓練,要注重對不同音程產生的不同色彩進行區分,使學生慢慢地形成對每種音程性質的直觀感受,然後再進一步給出標準音,逐漸聽出每個音程的準確音高。   在聽辨音程的基礎上聽辨和弦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學生的音樂基礎相對薄弱的前提下,聽辨和弦更應該在樂理、和聲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原位的大小三和弦是其中最基礎的東西,要使學生掌握大三和弦明亮以及小三和弦暗淡的色彩特徵,在聽到一個和弦時能夠首先迅速反應出它是大三還是小三和弦的性質來,聽辨出和弦的性質是和弦聽辨至關重要的一步。原位三和弦還包括增三和弦和減三和弦,這兩種相對來講就比較難一些,因為它們包含了減五度和增五度音程,音響相對比較尖銳與不協和。要區分這兩種和弦還要分清它們具有的不同色彩,即減三和弦內在的動力是緊縮的,它需要向內收縮;而增三和弦的動力是向外延伸的,它是需要向外擴張的,這樣就會判斷得更準確。   在轉位三和弦聽辨時也要首先判斷出所給出的和弦性質,之後再根據標準音聽出和弦的根音或者冠音,最後根據綜合的判斷來確定具體音高。 在聽辨七和弦之前首先要對七和弦的結構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七和弦是由四個音按照三度的音程關係疊置起來的,每個七和弦都有三個轉位,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協和和弦,但是若將七和弦之間進行比較的話,大小七和弦和小小七和弦可以算是相對協和的,因為它們的下方三個音分別是大三和弦與小三和弦,在音響上應該還是比較容易被辨別出來的。大小七和弦在音響上往往是比較明朗開闊的,而小小七和弦則比較暗淡柔和;另外,前者包含大七度,後者包含小七度。半減七與減七和弦的音響就更為尖銳、刺耳,二者同樣都包含減三和弦,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包含小七度,後者包含減七度。   關於轉位七和弦的聽辨,關鍵是讓學生抓住轉位七和弦(減七和弦除外)中包含的大二度音程,根據大二度音程所在的位置分析出所聽轉位七和弦的性質,最終聽出和弦的具體音高,當然,增二度音程是判斷轉位減七和弦的重要依據。   以上談到的是關於純音高聽辨的內容,而音樂的形成又離不開節奏、節拍,它們是聽辨旋律的基礎。把節奏、節拍與音高結合起來就構成了旋律的聽辨,旋律聽寫是練耳教學的重要訓練內容,貫穿整個教學體系的始終。通過這種訓練可以增強學生對音高、節奏、調式調性、旋律結構的聽辨能力和感悟能力。   旋律是由音程的橫向進行形成的邏輯關係,因此對音程的聽辨就是旋律聽寫的基礎。其次就是調式、調性的聽辨,因為旋律中的音程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調式、調性基礎之上的,教師應該首先引導學生了解各個調式的不同色彩,使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調式感,這樣聽寫每個旋律音才更輕鬆自如。調式、調性的聽辨也是旋律聽寫的重要基礎,最後就是對節奏的聽辨。節奏是旋律的骨架,只有進行好節奏的訓練才有可能準確無誤地聽寫好一條完整的旋律。在聽寫旋律的初期,可以先讓學生聽寫出一條旋律中每個音的音高,標明調式、調性,在音高準確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要求學生標出節奏,最後把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旋律。通過分步驟的訓練,逐漸增強學生們的音樂記憶力和記譜能力,這樣就會使學生的旋律聽辨能力逐步提高起來。   旋律聽寫是一種提高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訓練,只有對各個方面的訓練都達到比較成熟,才能收到良好的旋律聽辨的效果。作為教師,對待學生要有耐心,不易急於求成。   綜上所述,視唱練耳課作為高師或一般綜合性大學音樂表演(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其最終目的是訓練與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以及音樂感知能力。在課程的訓練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一方面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逐漸培養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還要為學生更好地成長為一名合格教師或優秀演員服務,最終為培養更全面的優秀人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論旋律》,瑪采爾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2]《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幾個問題》,沈濤著,樂府新聲,2000.4   [3]《視唱練耳的基本訓練方法》,馬如林著,中國音樂,1995.1   [4]《旋律聽寫技能的培養》,蔣興輝著,音樂探索,2001.2
推薦閱讀:

愛的五種語言:婚姻里表達愛意的方法不止「我愛你」
【生活寶典】真假珍珠的10種辨別方法
【製作方法】花生杏仁酥餅的做法
研究方法

TAG:方法 | 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