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原創:中國古典文學中悲劇之美

美讀線 2016-03-24 07:40

版權聲明 :本平台為免費閱覽公益平台。申明原創的作品均系原作者授權發布,其餘內容轉自網路。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

——淺談古典文學中的悲劇意識

劉力/文

悲劇與生俱來,當人類從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時代一路走來時,死亡和孤獨便如同你的影子一樣認定了這個至今存在著的死亡,只要地球上乃至宇宙間仍未找到其它可以與之交流的人種,那麼一代一代的悲劇總要演義下去。無論是莊子面對亡妻的鼓盆而歌,抑或是許多先賢面對死亡時的坦然與達觀,都無法在這面黑白相間的底色上投抹上哪怕一色的亮光。(死亡用白,黑來表現,是一種最為純粹、高潔,但又讓人孤單到可怕的審美方式,可見人們在死者面前的尊崇與凝重,恐懼和憂慮)。因此才有了宗教所宣揚的未來學說,將所有一切寄託於來世,這種人生啟示或許能夠算得上是一種好的方法,可以讓人暫時擺脫死亡的威脅,但終究也免不了自欺欺人的口經,落得個不好的名聲。

你我皆凡人,在面對親故離世時,除非木頭,我們無法掩飾內心的傷戚,自會流下凄愴的足以表達我們傷悲的淚水;面對人生選擇與人生失意時,所有的痛苦、彷徨、猶豫不定便都一下子湧上心頭,讓我們難以自飾心中的悵惘與空虛;面對真實的情感表達被無情的拒絕時,我們的心也總會落淚,為自己的愛欲無法滿足和歸宿感到痛楚和孤獨時,我們便會產生無名的傷感。

悲劇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是一種嚴肅而又崇高的表達,是「把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魯迅語),足見悲劇是對生命破碎的扼腕嘆息,是運命蹉跎時的傷感,是面對美好高大時的自我省思,更是一個生命對另一些生命無端的悲憫與對未來美好的世界的熱忱的期待。

我們有著豐富而資深的古典傳統,在文化領域也孕育出了許多優秀的詩人、作家、聖賢,我們懷瑾握瑜,卻常常只能望洋興嘆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而常常只能選擇自我放逐,構成了一幅幅人文色彩極濃的悲劇意識畫卷。

我們就是這樣心情下開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大觀園中,撿拾起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文化作品來反思、詮釋、解析、生髮古典文化的悲劇魅力,以萌發對中國古典文化有個初步整體的了解和把握。

一、中國悲劇意識成因及呈現方式

(一)階級(或不對等)關係下的矛盾訴求。

古典文學中,人的覺醒是在強化了的生活矛盾之下,人們在面對無奈的或無法抗爭的偶然性災難時,無法適從,無法解脫,最終只能選擇無奈的死亡,或者無言的抗爭,又或者是屈辱的認同。

1.無奈的死亡:《竇娥冤》中的竇娥面對天地無應的困境,她選擇了死亡,而後又抑鬱難平,化作鬼魂訴之於父親竇天章,使冤獄昭雪,然自己已魂歸他鄉,終成決絕。無奈促使她寫成了人生悲劇。

2.無言的抗爭:《紅樓夢》中的焦大、司琪、晴雯等都處在生活的下層,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命運抗爭,面對賈府的強大陣容,在這種階級對立的環境格局下,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悲劇的結局。他們的這種精神讓閱讀者同情,似乎也看到了下層人為自己命運反抗的訴求。但就本質而言,他們仍是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

3.屈辱的認同:《促織》中成名一家的起落沉浮以及最後憑藉兒子化織而雞犬升天,雖未言以後之結局,但卻也不免陷入一種更讓人無法忍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受辱本為悲哀,認同受辱則更是一種悲哀。

(二)愛欲無法滿足的痛楚:

古典愛情總是陪伴階級對立而出現,常常在一種不對等的關係下產生許多人間悲劇。而這種悲痛常常以以下方式呈現。

1.父母的強行婚嫁致使悲劇。《孔雀東南飛》中由於焦母的刁難,使得一對恩愛夫妻成為冤魂,一個舉身跳入清潭,一個自掛於東南枝上;《釵頭鳳》更是以生活的實際寫出了陸遊和唐婉兒的愛情悲劇。兩個相愛的人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現代人看來,那是最美滿的結合,然而陸的母親不喜歡,因為她只相信「女子無才便是德」。分手僅僅因為陸母的不喜歡,這便是封建家庭扣在愛情上的枷鎖。這種枷鎖只會給人留下「錯錯錯」的無情感嘆。

2.執著地監守與無法滿足的矛盾。詞人李清照後期的作品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面對丈夫趙明誠的早逝,他選擇了執著監守,而這種監守是以犧牲青春為代價的。滿腹的幽怨無法排遣,於是便選擇了訴之詩文的方式,寫下了「凄凄慘慘戚戚」的切齒詩句。

3.強烈地拒斥所形成的悲劇。《陌上桑》中秦羅敷對太守的拒斥中讓我們一方面看到了一個剛烈女子面對強勢壓迫的反抗精神,但也不能不說在那樣的世界裡人無從左右自己的命運的無奈,太守只要看中就只需要一聲「寧可共載否」即可揮馬揚鞭,讓這樣一個奇女子隨風而逝,徒留一聲嘆息和眾人的悲吟,沒有人知道她的命運,只見她的洒脫和爽心的笑,但笑過之後呢,我們便不得不像考慮娜拉出走一樣為其命運產生深深的憂慮,她會不會像《紅樓夢》中的鴛鴦一樣,在拒斥了賈赦之後,便只能一心等著死亡,在那樣一個世界裡,要知道權力便是打開婚姻這個看似神聖的大門的一把百試不爽的秘鑰呀!

4.不幸婚姻後的自我反思與覺醒。《氓》中的那位女子由於聽信氓的謊言,跌入婚姻的不幸,通過不幸婚姻的真實體驗,終於得出「躬自悼矣」的悲劇原因和「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人生體驗。表面看來,這是一種反思後的人生升華。靜心而思,只能視為悲劇的結局。因為她未看出致使自己悲劇的並不是自己,而是製造婚姻悲劇的封建夫權。而女子得出的結論,無疑是一種順從和承認,為這種男權社會下男子處於絕對地位的現實存在提供了土壤。構成了人生的悲哀。

(三)人生無常的失落與仕途難達的悲嘆。《短歌行》是曹操為表達自己的志向而寫的作品。詩文中他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獨特認識。「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便道出了人生的悲劇,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首先要接受的最大痛苦就是「向死而生」,因此叔本華將人生看成是一個人由山上往下跑,中間不能停止,不能緩步,只能到達山下。此時的曹操已年過半百,面對統一大業的尚未完成,於是便道出了自己內心的痛苦----對於人生苦短的感慨和面對事業無助的痛苦。

(四)死亡陰影的籠罩。死亡是人生面對的終究命題,面隊死亡,人們畏懼,恐慌,無助。因此對死亡的悲嘆構成了悲劇意識呈現的又一方式。其突出表現在以下方式。

1.對親人的悼念。《江城子》展示了蘇軾對於亡妻王弗的悼念。面對妻子的死亡,他產生了「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感觸。隨後便又站在妻子的角度,假想妻子和自己相見時的情景——或許成為陌生人。因為當年的容顏已不復存在。

2.對自己的反省。司馬遷的《抱任安書》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對封建專制的血淚控訴。司馬遷用千迴百轉之筆,表達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激不平之氣和曲腸九回之情。辭氣沉雄,情懷慷慨。

3.綜合對親對己的生命思慮。隨園老人的《祭妹文》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從素文墓地入筆到病根禍源的交代,從野外同捉蟋蟀到書齋共讀詩經,從胞妹送哥眼淚流到把盞喜迎兄長歸,從離家出嫁到中道歸返,從侍奉母親以示其德到關愛長兄以顯其情,從素文之死到後事料理,追憶了自己和素文的兄妹之情,情節上層層推進,感情波起浪涌,歷歷可見。總論該文,其中有著對於妹妹生命歷程的惋惜與哀嘆,更多的是對自己人生命運的反思。

二、悲劇意識的啟示價值

(一)從悲劇成因來看,悲劇折射出人們對生命的不可琢磨和對自身命運的強烈訴求。形形色色的悲劇在我們面前呈現時,我們不能不為之慨然動容,因為那是人類本質的生活狀態,人類就是在喜怒哀樂惡欲的七種情緒的導引下造就和構建著人生的複雜華廈。張愛玲說:「人生就像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外在的美感背後永遠是問號,是人類對於世界對於人生的痛苦而迷惘的反思與考量。

2.從悲劇的呈現方式來看,悲劇呈現有失落、痛苦、絕望,以及最高形式——死亡等各種呈現方式,它不斷的通過幾乎所有人的生活,呈現和展示給我們,我們不得不正視、接受、認同它存在的事實,決不能自欺欺人或者冷漠泰然的去對待文學乃至人生中的悲劇,坦然面對並不等於冷漠獃滯尋求超越,更不是置之不理,也即說悲劇成為我們無法繞過和跨越的屏障,我們必須以一種善良的心態去面對悲劇,那樣既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自我情感的檢視和梳理,更是對個人人文素養的自我建構。

3.從悲劇的外在特徵看,中國古典悲劇並非如周濤散文中說的「一生哭聲」,而是充滿了一種積極高尚的情趣。古人沒有像我們想的那樣脆弱,那樣的不堪一擊,倒是我們常常會病得一敗塗地,病到無法原諒自己。我們要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洒脫,也要有蘇軾「但願人長久」的曠達,也要有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高邁,更要有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離肝膽兩崑崙」的狂放、「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壯志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執著,那麼我們的人生依然精彩。

不要相信「悲劇不悲」那是因為他們看透了人生,不要執著於「哀愁滿懷」,那是因為他們教會了我們堅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便是悲劇產生的兩種結局;死亡或者解脫,除此之外別無他求。

悲劇是不老的命題,自從地球誕生,人類出現,就有了對死亡命題的探索。面對此題,孔子選擇了積極進取,唱出了「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的高昂心聲;莊子則選擇了解脫,投身自然,放眼宇宙萬物,尋求心靈深處的恬淡與自然,而後達到對死亡的超脫。西方也是如此,幾乎所有的哲學家的終極目標都是探索死亡,探索人生的悲劇。對傳統文化中的悲劇作出梳理,分析其特徵,成因,指出一條相對正確的生活道路,則是我們現代語文教育的重要責任,是解除學生心理壓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簡介:劉力,陝西省丹鳳縣人。教育碩士,一級教師,現為本地高中語文教師。教學之餘,喜愛創作。已有數十萬字在全國性報刊發表。建有丹中在線。近期兼任本地文學雜誌《商山》編輯。

徵稿啟示:丹中在線現已成為騰訊原創保護平台,並已經成功入駐各新聞客戶端平台。內容為學法指導或美文推介,歡迎大家進行原創投稿。具體參詳平台徵稿啟事。投稿信箱:403261280@qq.com。(請附照片及個人簡介等)

名稱:丹中在線 微信ID:sxdfzx2016

責編:劉 力


推薦閱讀:

古典詩詞名句集結
【論文】淺談古典詩詞中詩人的「移愁情結」
【一杯黑膠|002】Caol Ila威士忌和Dinu Lipatti
人生唯有情難懂——古典詩詞和那些「粵」來越愛的歌曲(上)
安思遠的指點,使她成為中國古典傢具收藏大家,收藏熱忱影響家族三代

TAG:中國 | 文學 | 原創 | 悲劇 | 古典文學 | 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