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第三部之威武不屈威克島(十二)

4架飛機總共出擊了10架次,一直到日艦完全逃出戰鬥機的航程之外。他們總共投下了20顆45公斤炸彈,打完了攜帶的20000發12.7毫米子彈。但日軍也不是吃素的,艦上的高射炮火導致2架戰鬥機重傷。埃爾羅德的飛機燃料迴路被打斷,雖然勉強返回了陸地,但在迫降過程中又不幸撞上了石頭。弗洛伊勒的飛機被打壞了冷卻器和一個汽缸,他竭力在發動機完全停止工作之前使飛機安全返回地面。這兩架飛機都已無法起飛繼續戰鬥。取得輝煌戰績的美軍幾乎沒有時間來慶祝自己的勝利,因為之前幾天不間斷的空襲很快就會到來,所有炮兵陣地都在補充彈藥。9:15,還能起飛的兩架戰鬥機再次升空偵查,它們的使用效率可真高。果不其然,半個小時後的9:45,18架日本轟炸機從東北方向飛來。兩架美軍戰鬥機實施了攔截,兩名美軍飛行員聲稱各擊落敵機一架,地面高炮部隊也宣稱擊落一架,很多人注意到數架日機在離開時冒著濃煙。但日本只承認有2架飛機被擊落,另有11架受傷,飛行員和機組成員15人死亡1人受傷。美軍猛烈的高射炮火使得日軍不敢實施低空轟炸,導致準確性降低,對地面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在日軍攻擊剛剛開始之時,「太平洋紅石魚」號就從威克島以北南下,試圖接近並攻擊敵艦。但它的水下速度太慢,那些驅逐艦正是潛艇的死敵,潛艇也不敢浮出水面實施進攻,並沒有取得發射魚雷的機會。日本人撤退後,「太平洋紅石魚」號迅速北返,避開了「海神」號的巡邏區域。相對於日軍的損失慘重,美軍只有4名陸戰隊員負傷。對於悶頭挨了幾天炸的他們來說,這真是揚眉吐氣、大快人心。後來,連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埃里奧特·莫里森少將也這樣寫道:「1941年12月11日,應該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史上永遠值得驕傲的一天。」當天下午,德弗羅少校指揮對可能已經暴露的炮兵陣地進行轉移,島上的平民也參與了此項工作。傍晚時分美軍舉行了最後一項活動,坎寧安中校下令埋葬之前所有的死難者。夜幕降臨時,島上的建築工程隊用挖掘機在海軍陸戰隊的救援站旁挖了一個大坑,把所有戰死的陸戰隊員、海軍和平民安葬在同一個墳墓里。坎寧安中校、德弗羅少校和4名陸戰隊員組成的鳴槍隊出席了葬禮。因為沒有專職牧師,工程建築隊的木匠——一位非神職的牧師約翰·奧尼爾臨時客串,為已經逝去的亡靈做了禱告。隨後推土機給墳墓填上土,上邊做好了精心的偽裝。大家隨後商定,今後的戰死者就地掩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日軍通過墓前的十字架來判斷美軍的陣亡人數。帶著累累傷痕,日軍登陸艦隊踉踉蹌蹌地回到了誇賈林島,隊列中已經沒有了兩艘驅逐艦的身影。氣急敗壞的梶岡少將隨即向井上司令官報告,「攻擊未果」,由於島上的美國人「發起了猛烈反攻,我們被迫暫時撤退」。就在威克島守軍擊退日軍第一次攻擊之前,南雲忠一中將率領的航母艦隊已經重創了位於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僅僅幾個小時之後,麥克阿瑟在已經得到提醒的情況下仍被來自台灣的日海軍第十一航空艦隊打了個措手不及,那些寶貴的B-17重型戰略轟炸機超過一半被擊毀在地面上。就在威克島守軍擊退日軍的頭一天,英國遠東艦隊主力「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在關丹東南海面,被從西貢起飛的日海軍第二十二航空戰隊乾脆利落地送入海底,盟軍遠東地區的三大打擊力量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瞬間土崩瓦解。——三次唱主角兒的都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海軍航空兵。在香港、關島、菲律賓和馬來亞,各路進攻日軍高歌猛進,打得盟軍節節敗退、潰不成軍。縱觀遠東戰局,用一句話來形容盟軍就是「怎一個慘字了得」。在遠東黑雲壓城城欲摧的陰霾之下,小小威克島竟然成了「萬綠叢中一點紅」。他們不但擊退了強大敵人的進攻,而且還取得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輝煌勝利。捷報以最快速度傳回國內,幾乎沒有人相信這是事實。儘管手頭事情很多,儘管那個整天要錢要東西的丘吉爾很快要來,但羅斯福總統始終關注著太平洋上的前哨陣地威克島。華盛頓時間12月12日上午11:00(威克島時間12月13日3:00),羅斯福舉行了一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只有在提及威克島戰況時,總統才眉頭稍展。當被記者問及「威克島目前情況到底怎麼樣」時,總統自豪地回答說:「據我目前所知,威克島的守軍正在頑強抵抗,他們表現得非常出色。海軍陸戰隊的一小部分官兵在支撐著威克島,這一點我們非常引以為豪。今天我們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但是他們在頑強堅持,這一點我們在今天上午很早就知道了。」在前方噩耗接踵而至、國內民眾一片恐慌、失敗主義情緒扶搖直上的不利局面下,美國人太需要一次哪怕微不足道的小小勝利給自己打一針雞血了。威克島的勝利恰好成了最好的話題。華盛頓的新聞檢查官認真查閱了坎寧安中校發來的所有電文,裡邊除了遭受重大損失和請求緊急增援的文字之外,實在找不到什麼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迹或豪言壯語。其實別說他們,連離威克島最近的珍珠港都不清楚那裡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了。美國人真是說多失望有多失望!就在此時,寂靜的暗夜中突然響起了一聲怒吼,如晴天霹靂一般震撼了天地間。暫時代理第一守備營營長的德弗羅少校在被問及還需要什麼援助時,竟然喊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語言:「請多送些日本鬼子來吧!」這一聲驚天地泣鬼神的怒吼像旋風一般迅速傳開,讓所有國民和在前線抗擊日軍進攻的官兵們精神為之一振。瘦小、禿頂、招風耳的德弗羅少校形象瞬間偉岸挺拔起來,他的巨幅照片立即登上了美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多送些日本鬼子來吧!」這句話在盟軍節節敗退的陰霾下刺破夜空照亮了天地間,成為千千萬萬美軍士兵抗擊日軍的精神武器。在1942年好萊塢拍攝的大片《威克島》中,這句飽含個人英雄主義的豪言壯語更成了影片的主旋律。一直到戰爭臨近結束的1945年,儘管那時德弗羅少校尚在日軍的戰俘營當苦力,但美國《時代周刊》仍然在對此津津樂道,稱這是一種連日本神風特攻隊員都無法比擬的雄心壯志。這也為德弗羅少校戰後高票當選參議員奠定了雄厚的群眾基礎。如果這句話是真的,它無疑將成為老酒太平洋戰爭十大經典語言之一。很遺憾,事實上它是假的。戰後,榮歸故里的德弗羅少校親口否認了這一說法。他悻悻地說:「我不可能說出那樣的話,因為那時候島上的日本鬼子已經夠多,不需要更多的了。」美國人最喜歡刨根問底,還真有人查明了其中的原因。在第一次戰鬥結束之後,島上最高指揮官坎寧安中校曾經向後方發出過無數次求救電文,其中一段電文由於接收的原因變得斷斷續續:「給我們多送些……現在到了所有健全的人都站出來為國效力的時候了……坎寧安……更多的日本鬼子……」。如果斷章取義要頭要尾的話,正好就出現了那樣一句話,這正是德弗羅少校豪言壯語的最終來源。但不知道為什麼,電文中的坎寧安後來宣傳時變成了德弗羅。這個故事的美國國內版本後來又發生了一些變異,說這話的人變成了陸戰隊的一個少尉排長。戰後回國,這名排長還留下了一句極具美國特色的髒話:「老子他媽的什麼時候說過這鬼話!」

普特南少校
推薦閱讀:

石原慎太郎:一個人的對華戰爭
朝鮮戰爭,美國死了多少人?
舊日本海軍航母(十五):龍鳳 我不是湯圓
「鴉片戰爭」中被刻意隱藏的六個歷史真相

TAG:戰爭 | 太平洋戰爭 | 太平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