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場戰役死亡50萬人,詳解馬恩河血戰(上)

人類文明發展到20 世紀以來,戰爭手段變得越來越高明,戰神的魔力也一次次讓全世界不得安寧。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處於和平安詳中的人們第一次體會到了現代戰爭的殘酷,也聽到了戰爭猙獰的狂笑。1914 年8 月,德國與英法兩國率先在馬恩河一帶打響決戰,一時間,馬恩河河水被染成紅色,50萬士兵在這一帶倒下再也沒能起來。

一、悄然修改的計劃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便集中了78 個師,按照「史里芬計劃」,向法國的北部猛撲過來,雙方在邊境進行了大規模的交戰,法軍雖浴血苦戰,但難以抵擋德軍的強大攻勢,不斷向腹地退卻。戰鬥中,德軍又一次嘗到了勝利的甜頭,而這一切得歸功於史巴里芬。史里芬是德軍的老參謀長,他一直在秘密制定一項征服世界的計劃。在1904 年,他就把汁劃交給了德皇,這就是著名的「史巴里芬計劃」,計劃設想:德國可能在西線與法國、在東線與俄軍同作戰,德軍開始應儘可能集中主力於西線,在東線以少暈的兵力對付俄國,在西線德國集中兵力從右提也就是法國的北部進行大迂迴,然後像一把長柄鐮刀向南沖掃(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樣)。他在1905 年退休,靜靜地等待春大戰的來臨,直到死也沒有親眼看到他的計劃得以實現。

看到德軍大踏步地向馬恩河一帶開進,遠離戰場的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正得意洋洋,他心裡想:老毛奇在德法戰爭中一舉成名,成為德國的英雄,今天我也要在這場大戰中成為世界的英雄。小毛奇是老毛奇的侄子,現在,他已被右翼的勝利弄得昏頭昏腦。

後來,到8月26 日,小毛奇突然接到東線情況告急的戰報,他開始猶豫起來,最後,他命令從西線的右翼抽出兩個軍開往俄國前線,這無疑使德軍的右翼力量遼到削弱。第二天,小毛奇又錯上加錯,他妄想著儘快結束對法軍的戰爭,然後移師俄國。美好的願望已超過理智,他果斷地發出一道命令:以兩個集團軍(第1集團軍、第2 集團軍)在巴黎正面展開防禦,以三個集團軍(第三、第四、第五集團軍)繼續向凡爾登迂迴。

這樣,」史里芬計劃」中強調的強大的右翼已不再存在,原來右翼的16個軍,現在只有11個了,而法國在這個方向上集中了19個師,總兵力幾乎超過了德軍的一倍。史里芬生前設計的「長柄鐮刀」不再鋒利了。

二、橫掃各只「攔路虎」

其實,德軍的攻擊陣型中,右翼主要是通過比利時,從而進人法國境內。而要走這條迂迴包抄之賂,就得消滅擋在前進路上的多隻攔路虎,只有消滅了它們,才能跨過馬恩河,直取巴黎。當時,德國方面共有120 多萬士兵形成了橫掃比利時和盧森堡,進入法國的右翼。雖然有史里芬計劃,因為荷蘭的中立不能侵犯,這巨大的人流得通過一塊大約75 英里寬的地區前進。時間表不容許任何拖延——前進部隊按照規定必須在法國有時間充分動員之前把它壓倒。

但是,不攻克比利時要塞列日,侵入比利時是不能成功的,在這個堅強設防的入口的那一邊,橫亘著廣闊的平原和法國。有四條來自德國的鐵路線在這個戰略城市集中,然後扇形展開。列日建在橫跨默茲河的一個高高的斜坡上,對所有的通道一覽無遺。12 座威力強大的炮台,河的兩邊各有六座,把一塊直徑約10 英里的地區圍了起來。它們的相互支援體系受到各座炮台之間三英里缺口的限制,但在需要時候派出機動部隊,被認為是有效的代替物。

8 月4 日早晨,德國前進部隊逼近默茲河上的維塞,正好發現橋已被炸毀,比利時士兵都聚集在西岸。統率兩個騎兵師和6 個步兵旅的奧托·馮·埃米希將軍,立即選擇了一個適當的變通辦法。兩個騎兵團向南疾馳三英里,涉水過河。維塞的比利時守軍生怕被圍,迅即朝南向列日撤退。傍晚,德國步兵也在維塞渡過了默茲河,向堡壘進發。

在比利時,阿爾貝國王新動員的軍隊由16.5 萬人組成,其中大約半數部署在列日和布魯塞爾之間。比利時的戰略是依靠列日和那慕爾的炮台推遲敵軍的前進,直到法、英軍隊能夠到來。列日指揮官熱拉爾·勒芒將軍,得到派來的後備軍的增援,使他的兵力達到4 萬人,並奉阿爾貝之命,防守列日到底。

列日的築壘是花了大約25 年時間建成的一座堅固的軍事設施。它是由裝有裝甲炮塔的、形狀像平坦的三角形小孤山的鋼筋混凝土構成,擁有400 件武器,從機槍到8 英寸大炮都有。這個結構本身的設計,是要經得起包括這種尺寸的炮彈的轟擊。

每座炮台的周圍,都是30 英尺深的乾燥的深溝,加上強光的探照燈,可以防止夜間的奇襲。這些燈和重炮一起,可以降到地面以下,那裡有地下坑道把整個系統互相聯繫起來。所有的大炮都俯視著由德國來的四條鐵路。勒芒將軍留下25000名要塞部隊,派了一個師去加強位於掩護布魯塞爾的熱特河畔的阿爾貝國王的軍隊。為了攻克列日,德軍如潮湧般地反覆衝鋒,特別是對東面的弗萊龍炮台和埃夫隉炮台,但是被火炮和機槍的聯合火力所擊退,炮台前的屍體堆積到齊腰高。所有默茲河上在列日南面和北面的橋樑都已被毀,企圖用浮橋渡過默茲河的部隊遭到炮火的掃射。

只有德軍的一次突擊可算部分成功。當第14 步兵旅的指揮官被殺時,他的部隊遇到第二集團軍的副參謀長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他立即擔任指揮。第二天夜間,魯登道夫率領他的部隊,經由弗萊龍和埃夫捏之間的缺口進人列日。但是炮台仍都在比利時人手裡,列日已被侵人,但還遠沒有被攻克。

德國人於是搬來一門大炮,這門榴彈炮是一種巨型炮,綽號「大貝爾塔」,是以彈藥製造者的妻子貝爾塔·馮·克虜伯的名字命名的。到了8月16 日,12座炮台中的11座遭到連續猛轟後屈服了。那天晚些時候,勒芒指揮部所在的隆森炮台,被直接命中而摧毀,他本人也被打昏。他同平民比起來,受到俘虜者的尊重對待。德軍指揮馮·埃米希拒絕取下他的軍刀,還接受代他帶個信給阿爾貝國王。8 月20 日,勝利的德軍開進布魯塞爾。

對勒芒的抵抗所引起的推遲,估計不一。英國軍事史家把受挫時間定為「四五天」。其他資料提出,入侵者只比預定時間晚一天或兩天。英國的官方歷史記載,「列日是丟失了,但由於推遲了德國的進軍,它對比利時的協約國的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推薦閱讀:

打敗抑鬱:這場戰役,我與你並肩(一)
長征中哪次戰役曾有紅軍師拼到全軍覆亡掩護主力通過
松錦戰役
中華民族近代三百年的命運竟然決定於這場戰役
抗戰重大戰役

TAG:死亡 | 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