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媽寶」男泛濫,你能分得清嗎?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雖已成年卻凡事依賴媽媽,認為媽媽說得都是對的,儼然一副離開了媽媽就沒法獨自生活的狀態,這樣的人也被成為媽寶男或媽寶女。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1.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媽寶男,57.5%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媽寶女。66.5%的受訪者認為造成媽寶男和媽寶女的原因是家庭過於溺愛。選擇另一半時,58.3%的受訪者不願意找媽寶男或媽寶女。71.0%的受訪者建議家長在教育中要學會適時放手,不過多干預孩子的人生。
受訪者中,00後佔1.0%,90後佔26.7%,80後佔49.5%,70後佔16.5%,60後佔5.8%。
66.5%受訪者認為家庭過於溺愛造成了媽寶男和媽寶女
「我媽媽朋友的女兒跟一個男生處對象,有一次過年的時候這個男生帶女朋友回家,但因為他媽媽嫌女孩子個子矮,就要趕女孩子回家,這個男生卻沒有任何意見。」在北京某高校讀研一的侯潔英說,除了完全聽媽媽的,還有一種「媽寶」,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我有一個高中同學不會套被套,她媽媽就來宿舍幫她整理床鋪」。
調查中,61.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媽寶男,57.5%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媽寶女。
就讀於東北大學的大四學生王珊,覺得經濟上依賴父母還算正常,但如果精神上也依賴父母就很「媽寶」了。「有一次我們班上個別學生遭遇了詐騙,在大家非常焦慮的時候,班長給他媽媽打電話,問這種情況該怎麼辦。」王珊說,大家覺得班長的這種行為很「媽寶」。
中南大學社會學教授董海軍說,媽寶男和媽寶女是青年或者中青年社會化、獨立性不夠的一種表現。
媽寶男或媽寶女有哪些特徵?55.7%的受訪者指出其精神不獨立,任何事情都要徵求媽媽意見、跟媽媽報備;54.9%的受訪者認為其生活不獨立,缺乏自理能力;52.5%的受訪者指出媽寶男或媽寶女心理上非常依賴母親。其他特徵還包括:工作、感情父母包辦(32.0%);喜歡被設定好的生活(30.3%);盲目順從,不敢違背母親的意願(30.9%);很脆弱、受不了打擊(26.8%);責任心不強(18.2%);自私,認為父母的付出理所應當(17.1%)等。
在上海某私企工作的技術人員張家碩覺得媽寶男或媽寶女的主要表現是過度聽從父母意見,比如接受父母的包辦婚姻。「通常媽寶男或媽寶女的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孩子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甚至認為聽從父母的意見就是孝順」。
對於造成媽寶男和媽寶女的原因,66.5%的受訪者認為是家庭過於溺愛,48.3%的受訪者歸因於母親非常強勢,46.3%的受訪者認為其從小缺乏獨立性教育,29.3%的受訪者認為是因為父母關係不和諧,22.9%的受訪者指出其成年後對自我成長的關注不夠。
王珊覺得「媽寶」現象跟很多人是獨生子女有關,當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時,父母就會很溺愛孩子。此外,學校教育沒能針對這種問題及時糾偏,也會加劇這種現象。
「曾經看過一個電影《孔雀鎮》,講的是男主角在母親的控制下長大,導致了他壓抑和自閉的性格,過著十分扭曲的生活。我覺得『媽寶』的現象跟母親的強勢有關。」侯潔英說。
董海軍認為導致「媽寶」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以及子女數量的減少,使得父母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其次,家庭和學校在青少年智力教育上花費了太多時間,擠佔了他們的社會生活教育。同時,家庭與學校不敢冒風險讓青少年去獨立決策,使得他們缺乏獨自做主的機會。最後,女性的家庭地位提升,特別是女性對下一代子女教育的影響力提升,再加上互聯網可以讓家長隨時影響監督子女,這些都容易導致媽寶男和媽寶女」。
選擇另一半時,58.3%受訪者不願找媽寶男或媽寶女
對於媽寶男和媽寶女的現象,58.0%的受訪者認為成年人不該當「媽寶」;26.1%的受訪者認為只要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媽寶」很正常;10.9%的受訪者認為「媽寶」的說法過於「標籤化」,沒有那麼嚴重;5.0%的受訪者不好說。
張家碩認為,成年人應該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如果談戀愛遇到媽寶女,事事唯父母命是從,會嚴重影響兩個人相處」。
王珊覺得現在的孩子或多或少對父母有些依賴,只要不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媽寶」行為可以接受。但是選擇另一半時,王珊不願意找媽寶男。「我個性比較獨立,所以希望另一半也是獨立自主的男性」。
調查顯示,選擇另一半時,58.3%的受訪者不願意找媽寶男或媽寶女,22.2%的受訪者願意,19.5%的受訪者不好說。
怎樣避免成為媽寶男和媽寶女?71.0%的受訪者建議家長在教育中要學會適時放手,不過多干預孩子的人生;71.1%的受訪者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注重孩子自立自強性格的培養;39.5%的受訪者認為成年人要早日學會自我成長。
張家碩認為,一方面家長不要多干預孩子的人生,另一方面,成年人要獨立自主,對家長的意見有自己的判斷。
王珊認為,學校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比如小組合作中,獨立完成自己負責的工作,就是一種對獨立自主行為的培養。此外,家庭一定不要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
減少「媽寶」現象,董海軍認為,父母要學會放手,鼓勵並尊重子女的決策。青少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獨立處事能力。教育部門可以創建青少年獨立面對事務的時空和情境,以提升他們的決斷能力。
(責任編輯:邵冬青_NBJS5313)
推薦閱讀:
※一個自稱媽寶男的男讀者給母親寫了一封信。
※家有男孩,這樣養才會有出息,不然養成媽寶男就晚了
※「媽寶男」是怎麼回事?
※警惕「我媽不容易」:有4種母親的男人要不得|媽寶男|相親
※媽寶男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