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處於歐、亞、非三大陸的結合部,優越的地理區位和豐富的油氣資源使之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經濟價值。近年,在歐美聯手改變世界政治版圖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共同意識形態指引下,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民主改造中東」的具體政策實踐中,中東局勢進入動蕩與變革交織的不穩定期。綜合研判,未來5-10年中東局勢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嚴重存在,不僅影響我社會經濟發展,還可能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乃至生存構成威脅。因此,對中東局勢進行前瞻性研究,尋求應對方略尤為必要。
一、中東局勢發展的趨勢 由來已久的歷史恩怨、盤根錯節的民族矛盾、相對滯後的意識形態、油氣資源的現實分布、嚴重失衡的經濟結構,決定著中東地區未來20年不可能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中東局勢走向何方?通過邏輯推理和演繹,可推斷未來5-10年中東局勢發展變化的大致走向。(一)中東地區局勢進一步調整和適應 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角度看,近年的中東亂局是中東各國民眾謀求民生、追求民主,探求國家現代化發展新途徑的一個社會運動過程,是中東國家社會矛盾及政治合法性危機的一種反應。中東國家社會結構變化以及社會轉型時期貧富分化加劇、民生問題尖銳、教派紛爭激烈、威權統治僵化、腐敗程度嚴重,是導致中東地區政治持續動蕩的基本原因。亂局的形成,是民眾自下而上抗議運動的結果,有改善民生、推進民主的特點。外來勢力干預以及新興媒體的影響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加速了中東政治動蕩的進程。其結果,不僅引發了一些國家政治變局,也改變著中東地區力量格局,對世界新秩序產生了重要影響。從動態發展的運動過程看,其中蘊藏著更為深刻的、對歐美等外部勢力十分不利的矛盾。同時,歐美政界中,頭腦清醒的政治家不佔主流。當前,在西方金融體系精英組織的具體策划下,在其所倡導的世界新秩序藍圖指引下,推動著一系列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金融「風暴」或「海嘯」,綁架中東各國政府的箭已在弦上。可以說,近年來中東政治動蕩的出現,標誌著該地區步入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歷史嬗變時期。今後5-10年,包括中東地區在內的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將處於一種調整和適應的狀態。嬗變的起因及其表現形式,會因國情不同而呈現較大差異,並由此影響著中東地區局勢的未來走向及其前景。(二)世界石油生產的重心將重返中東 近年,科學技術的應用使不少老油井恢復產油,重油資源、岩頁氣等開始逐步納入到常規石油儲量之中,加上中東地區限產、各國廣泛開展新能源戰略等因素,一度使得中東石油生產的中心地位下降。未來5-10年,石油生產的重心將重返中東地區,主要是由三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一是世界主要國家石油資源逐步減少並行將枯竭。有關國際機構和石油公司的最新統計表明,[1]美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按目前產量計算,可開採8年;英國可再開採5年多;挪威只能開採6到7年。我國自1993年起成為石油凈進口國,進口量連年大幅增長,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2]二是中東地區已探明石油儲量和產量仍保持平穩快速增長的勢頭。統計數據顯示,世界上已探明的油田有4萬多個,但是只有40個是超級大油田(儲量超過50億桶),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以上。這40個超級大油田有26個在波斯灣。[3]而且,其他大型油田,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的油田,已經到了產量的頂點,並開始走下坡路,全球最後的石油供應地只能是中東。三是中東石油具有開採優勢、成本優勢、品質優勢、運輸優勢等得天獨厚的條件,質優價廉的中東石油對石油消費國來說有著無法抗拒的誘惑力。因此,世界石油生產的重心必將重返中東。未來幾年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離不開對中東石油的強勁需求。《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09)》預測,202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賴度將達到64.5%。這意味著在可替代能源出現之前,我國的能源安全將一直面臨風險。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中東石油仍將是我國主要的石油進口來源。保證中東油源的穩定性,對保障我國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從近幾十年國際關係的歷史來看,謀求對石油資源的控制成為國際鬥爭的焦點之一,也是國家間發生戰爭和衝突的重要因素。在21世紀初、中期, 石油資源仍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會引發各國能源戰略目標的相互重疊而使利益相互衝突,各國圍繞石油供需的博弈必將愈發激烈。(三)中東四極格局的逐步形成與演進 中東國家對內如何探索綜合發展模式、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妥善處理教派矛盾,對外如何處理與西方尤其是美國的關係,決定著中東國家分化與重組的趨勢和方向。中東地區正在形成五個力量集團,即嘗試伊斯蘭民主的共和制國家力量集團、謀求維持現狀的君主制國家力量集團、穆斯林兄弟會力量集團、瓦哈比-薩拉菲派力量集團、什葉派力量集團。這五個力量集團圍繞中東國家發展道路和中東地區格局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在這五個力量集團的博弈較量下,未來5-10年,中東地區很可能形成埃及、土耳其、伊朗及海合會國家組成的地區四極格局。從人口數量、領土面積、經濟總量和軍事力量看,埃及、土耳其和伊朗都是中東主要大國,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國家則更是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在地區和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中東地區四極格局,各有其獨特的地緣政治優勢,均不可能放棄其影響地區事務的機會。一方面,親美和反美力量的較量作為中東地區政治博弈的基礎動力將會有一定的歷史慣性。伊朗等激進國家仍將高舉反美大旗以擴大地區影響力,但其他各地區大國和主要力量的自主意識將進一步增強,各力量參與、影響甚至主導地區事務的雄心將進一步增長。另一方面,諸地區大國由於自身缺陷,均不具備單獨主導地區事務的能力。自冷戰結束以來,四極格局不僅未能在地區事務上發揮與其實力相應的作用,而且也未能形成有意義的互動。今後5-10年,隨著美國影響力的相對下降和中國力量的相對崛起,將為這四極格局發揮更大作用提供機會。因此,四極格局的逐步形成與演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中間可能有曲折,但基本趨勢不會有大的變動。(四)中東地區與我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中東國家在過去很長時間裡是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勢力範圍。在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中東國家向東看的促成因素是多樣的。一是國家政治、經濟重心正在從歐洲和大西洋地區向亞太地區轉移,中國、印度等亞太國家的高速發展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全世界的目光,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向東看,當然首先是向中國看。二是美國的中東政策損害中東國家的利益,傷害中東民眾的感情,致使美在中東地區的形象日益惡化,主導中東事務的能力在減弱,中東地區民眾反美情緒持續高漲。三是美國國際影響力的下降與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的上升,特別是包括中國在內新興國家的崛起對中東國家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同時,美國戰略重心的東移,對中東地區的投入相對減少,因此對中東地區的控制也就會相對減弱。當然,由於中東牽扯到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大利益,美國決不可能放棄中東。四是中國和印度等石油進口國的迅速崛起,為遭受西方國家疏遠的中東石油輸出國帶來了維護長期經濟安全的新希望,吸引了中東主要石油輸出國向東看的目光。因此,中東國家的「向東看」不是權宜之計,它是基於中東各國面臨諸多挑戰、迫切需要探尋合適的發展道路的一種選擇,也是中東國家外交取向多元化的一種正常反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和中東國家的關係進入全面發展時期。在2005年,中阿合作論壇成立,成為中阿合作的新平台。中國與中東地區各國、各地區組織,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不斷發展,尤其是能源成為雙邊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當前,應抓住今後幾年的有利時機,從保障石油安全的角度考慮,參與中東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深化與石油生產國政府、大石油公司之間的交流合作,建立穩定的協作關係和利益紐帶,通過資源與市場的結合互補,形成利益共同體,進一步提高我國在中東地區國際事務和中東政治與外交上的地位。
二、中東局勢發展對我可能的影響 據統計,目前在中東、非洲地區長期工作、生活的中國公民已超百萬。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我國公民、企業將會到中東開展業務,尋求發展。中東雖與我國距離遙遠,但近年中東局勢卻對我國的國際環境、戰略利益和現實利益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今後5-10年我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對國家利益和國際環境的重大影響 首先,中國在中東地區擁有重要的戰略利益。中東各國大多是發展中國家,與中國長期保持友好合作關係,在許多國際事務上擁有共同立場。中東局勢動蕩使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外交關係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其政權更迭過程中,中國的外交原則、現實利益和國際道義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同時,中東一直是中國進口原油最重要的來源地之一,對於中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東局勢持續動蕩也使包括能源安全在內的中國海外戰略利益面臨嚴峻考驗。其次,中東局勢動蕩反映了全球戰略格局的調整,對中國的國際環境和周邊安全形勢產生重大影響。很多學者和觀察家都認為,美國全球戰略調整、戰線收縮,實際上是為了保障其核心戰略目標的實現,即重返亞太,劍指中國。無論美國對其戰略意圖如何解釋,改變10年來重中東、輕亞太的做法,進而加強「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和軍事存在」已成為美國政府的政策主張並付諸實施。這不僅使亞太,特別是東亞地區的一些內部爭端和矛盾具有了強烈的「美國因素」,而且也明顯地把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的兩個國家「競合」的舞台擺在了亞太地區。中國的國際環境呈現出複雜化的鮮明特徵。(二)油價高漲對我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 油價持續走高,對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將造成一定影響。近年,連續的高油價已經對我國宏觀經濟穩定帶來了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抑制經濟增速,加大通脹壓力;二是導致國民財富大量溢出;三是增加居民消費支出;四是加大相關企業生產成本;五是惡化外部經濟環境。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國際傳導已成為影響價格的新因素,中國將受到全球性通脹影響。中國目前處在工業化中期,重工業發展迅猛,石油需求快速增長。為了維持經濟高速運轉,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正在逐年加大。[4]雖然中國為了分散風險已經增加了從非洲、拉美和中亞等地區的石油進口,但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將不得不繼續倚重中東石油。[5]從宏觀層次分析,油價上漲導致出現更高的通脹率,央行將被迫提高利率,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因此高油價會危及宏觀經濟前景。從美國的中東石油戰略來看,一旦中美關係出現重大變故,美國可能利用其對大中東地區的影響和控制來牽制我國,我國的石油安全利益將長期處於美國全球戰略的影響和控制之下,而且無法迴避。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必須認真考慮應對之策。(三)中東亂局對我西部邊陲安定的影響 從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史的角度看,我國中央政權的更迭變遷大都由於西部邊陲的社會不穩定而引發。當前影響我國西部邊陲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有四個方面:一是制度安排的不均衡是影響我國西部邊陲社會穩定的內在緣由;二是境內外的分裂恐怖活動是影響我國西部邊陲社會穩定的最大威脅;三是邊疆民族的文化邊緣性和心理疏離感是影響我國西部邊陲社會穩定的本質核心;四是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差異是影響我國西部邊陲社會穩定的關鍵問題。多年來,我國西部邊陲受歷史根源、外部背景、內部誘因等多重因素影響,社會穩定環境呈現時亂時穩、時起時伏、時緩時烈的態勢。當前有跡象顯示,中國境內的恐怖主義勢力正在與國際恐怖勢力加速合流。若新疆「三股勢力」可以調用全球範圍內的恐怖主義力量為已所用,新疆必將會成為伊斯蘭恐怖主義活動的中心。不僅「東突」等疆獨分子可能全部或大部迴流中國,連那些北非和西亞以及中亞五國的恐怖主義力量也將紛紛跨境,聚集新疆地區參加所謂「聖戰」。美國必然試圖駕馭這支力量肢解中國。(四)中東與我熱點問題同時爆發的影響 未來5-10年,我涉外關係正逢多事之秋。一是當前「東突」勢力正在與境外勢力密切勾聯,蠢蠢欲動,一旦時機成熟,「東突」勢力及其蟄伏在大西北各地的同路人可能大舉起事。二是朝核問題積重難返,朝鮮半島核武化的趨勢似乎難以逆轉,可能觸發美、日、韓同朝鮮的緊張對峙,不免殃及中國。三是東南方向的法理「台獨」問題引起兩岸關係緊繃,以及日本、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三方可能就東海油氣田和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引起爭端。四是中印的領土爭議問題觸發邊境衝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五是國際通道,尤其是海上戰略通道問題,西方極可能對我實施封鎖和禁運,動搖我經濟基礎。今後一個時期(當前至2020年左右),西方針對我國製造、引發或控制一系列反華、亂華、「突發事件」、「公共危機」或者外交事件的可能性大增。據此判斷,2015年前後將是此類意外事件和危機的高發期,若干大規模經濟、社會事件乃至局部軍事衝突可能發生。一旦這些熱點問題同時爆發,將對我國的發展乃至生存構成極大威脅。(五)歐美的中東戰略分工旨在削弱中國 當前,建立在絕對市場經濟之上的國際貿易體系,已使世界資源不足以支持歐洲、北美和亞洲三個經濟體發展的需求。歐洲和北美聯合一致,要保證西方對世界資源份額的絕對壟斷,目標必然是消弱中國。2010年4月15日,奧巴馬在電視採訪節目中說,如果中國人也想過著與美國人同樣的富裕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中國的精英階層應該想出一個新模式,不要讓這個地球無法承擔。把奧巴馬的話換一個更明白的說法,就是中國的發展只能消耗自己的資源,不能獲取外部資源。同理,中國在中東地區就必須讓出西方渴求的油氣資源份額。西方要求中國人應該想出的新模式就是走「低碳」經濟道路,降低對世界油氣資源份額的需求。二戰結束前夕,美國曾制定計劃讓德國人走「低碳」經濟道路,把德國人變成「牧羊人、蘋果園主和家禽飼養員」,並以此毀掉德國工業能力。顯然西方所謂的「低碳」經濟道路,不是現代化的國家經濟模式。這在中國看來,在新能源技術尚未實現革命性進步之前,顯然不能接受,因此與西方矛盾不可避免。
三、有效應對中東局勢變化 以中亞、中東為核心的大中東地區正在成為新世紀國際博弈的焦點和中心舞台,也是中國和平崛起的重要戰略依託。我們宜高舉和平、合作、發展的旗幟,立足泛亞區域,以歐亞大陸為依託,經濟上向西開放,地緣上西進中東,堅定不移地打通新絲綢之路,積极參与、構築新能源戰略和經貿走廊,加強地區合作,促進地區的共同安全、共同發展,為中國的和平崛起開闢廣闊的戰略空間。(一)對中東地區政策的現實考量 中國周邊地緣政治狀況是我對中東政策的現實環境。從北部地緣方向看,有俄羅斯和蒙古兩個鄰國。近年來,與中國毗鄰的俄遠東地區和蒙古的政治、經濟、安全形勢相對穩定,暫時不存在重大現實熱點和安全隱患。同時,中國與兩國的關係處於良好狀態。因此,中國在北線面臨的安全環境是比較穩定的,而且由於中俄、中蒙睦鄰關係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不會發生動搖,因而這一有利環境將具有一定的持續性。從東部地緣方向看,面臨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以及遠在太平洋彼岸卻又在東亞有現實力量存在和重大影響的美國。在這一方向,中國面臨著一系列現實和潛在的安全挑戰與威脅:一是朝鮮半島局勢的發展;二是美日軍事同盟和日本軍事擴張對中國安全利益產生消極影響,並對中國形成巨大的安全壓力;三是美國 (一定程度上還有日本)對台灣問題的干涉使中國的統一大業面臨嚴峻挑戰。因此,中國東線的安全環境並不樂觀,而且短期內難以有根本性緩解。從南部地緣方向看,主要面對東南亞國家,聯合與合作是該方向安全環境的主導面。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和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使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和政治互信達到了新的水平。雖然中國與一些東盟國家之間存在島嶼主權爭端,但南海地區的總體形勢是平穩和可控的。因此,中國南線安全環境處於總體穩定態勢。從西部地緣方向看,包括中亞、西亞和南亞地區。南亞方面,印巴「克什米爾」衝突依然持續,但南亞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中西亞地區局勢仍潛伏危機,中國新疆面臨「東突」分裂主義的現實威脅,特別是美國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後,將軍事力量部署到中亞國家和阿富汗,對中國形成潛在的軍事壓力。另一方面,上海合作組織在維護中亞地區穩定、促進中國西部安全方面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國西線的安全環境正處於新的變動之中,其總體形勢好於東部方向。 總體而言,從中國周邊地緣政治狀況來看,中國在自朝鮮半島經台灣海峽到南沙的弧形地帶,即海洋方向面臨較大戰略壓力,而西部陸地方向相對於東部海洋方向是一個戰略上相對比較寬鬆,比較易於運作的地區。因此西部是中國戰略突圍的最好方向,大中東地區為中國的和平崛起提供了廣闊的戰略空間。同時,中東地區局勢的複雜性是中國的中東政策所面對的客觀現實。中東地區宗教糾紛、民族恩怨和領土爭端錯綜複雜,熱點問題相互交織,是當前國際關係中主要矛盾密集的地區。同時中東又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也是國際政治和大國外交的重要舞台。因此,該地區形勢的演變不是地區、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關係到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與中東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將受到中國與美國,以及美國與中東關係的影響。美國的霸權和中國的崛起是當前國際政治中一對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從歷史上看,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對立、對抗頻生。美國在歐亞大陸地緣戰略的主要手段是在各大國之間搞力量均衡,防止任何一個可以向美國的霸權地位提出挑戰的國家出現。美國在中東的隱性戰略目標,就是控制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石油資源和戰略要衝,對中國的發展實行有效遏制,這也就使得中東地區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伊斯蘭世界反美力量日益壯大,反美、仇美情緒上升,地區內激進勢力更趨活躍,極端思潮向外蔓延,恐怖和暴力行動在相當長時間內難以平息。美國通過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進一步鞏固了在中東的主導地位,牢牢掌握了對中東事務的主導權和控制權,中東傳統地緣政治格局也由此正在進一步調整和變化中,其他大國也更難以在中東發揮重要作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和推行「大中東民主計劃」引起中東國家的強烈不滿,中東國家開始積極開展多元外交和大國外交,以平抑美國的壓力。中東國家日益重視中國,關注中國,並積極發展同中國的關係,特別是沙特一改長期與中國若即若離的政策取向,把發展同中國的關係作為沙特外交的重點,同中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海合會與中國建設自由貿易區的談判正在進行中。阿拉伯國家與中國建立「中阿合作論壇」機制,標誌著中阿合作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儘管中國與中東地區之間有著很深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共同政治基礎,但是這種關係的發展仍然會受到美國因素的制約。美國因素是中國發展與中東地區各國關係時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二)對中東地區政策的戰略目標 通過上述分析,結合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需要,中國對中東政策的核心戰略目標應是:推進地區主義,與中東、中亞國家結成經濟、政治、安全等互相交融的利益共同體,將大中東地區塑造為中國的戰略縱深區域和經濟戰略地帶,為中國的和平崛起開闢廣闊的戰略空間。具體戰略目標主要包括政治、經濟、安全、地緣四個方面: 第一,政治方面,開展 「睦鄰、富鄰、安鄰」的大周邊外交,鞏固傳統友好關係,擴大政治影響力,為中國和平崛起創造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互信協作的安全環境、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 第二,經濟方面,向西開放,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確保並擴展中國經濟發展所需的商品市場和能源供應,保障中國的經濟安全,維護中國的發展利益,為中國經濟的崛起創造良好的經濟戰略地帶。 第三,安全方面,應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維護中國的安全利益,為中國的和平崛起創造良好的西部安全環境。 第四,地緣方面,立足歐亞大陸,開闢新絲綢之路,打通西進通道,衝破美國的圍堵,將大中東地區塑造為中國的戰略縱深區域。(三)對中東地區政策的戰略選擇 國家利益是中國外交政策的根本出發點,中國在中東的國家利益決定了中國的中東戰略選擇。從和平崛起的角度看,就是「積极參与,有所作為」戰略。其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以新地區主義為路徑,以新絲綢之路為紐帶,以能源外交為突破口,以戰略夥伴關係為重點,以推進地區合作機製為保障,以推進文明對話、培育地區認同為支撐,高舉和平、合作、發展的旗幟,為中國的和平崛起開闢廣闊的戰略空間。中國「積极參与,有所作為」的中東戰略由如下幾個重要方面組成:(1) 政治戰略 第一,「睦鄰、富鄰、安鄰」戰略。鞏固傳統友好關係,擴大政治影響力,積极參与中東地區事務,致力於早日實現地區和平與穩定,為中國的和平崛起創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第二,「夥伴關係」戰略。時殷弘將從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角度出發、有高度選擇性地與某些國家建立「特殊關係」,列為中國和平崛起所需的平台之一。他認為,建國以來,我們一向與若干國家有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意義上的「特殊關係」,它們都對中國安全有過重大的助益,某些當今依然如此。現在的問題是根據國際政治的變化和雙邊關係的實況進行重新審視,以確定什麼需要予以重大調整,什麼需要予以鞏固或新建。他認為,從中國所處的力量對比格局看,特別需要鞏固同俄羅斯的「特殊關係」,並且認真考慮在大致可行的情況下,同地緣位置特別關鍵、國家實力可觀的國家新建「特殊關係」。時殷弘所指的「特殊關係」,從一定意義上看,也就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目前,中國應繼續強化和充實同巴基斯坦、哈薩克、伊朗、沙特和埃及等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使其成為中國在歐亞大陸的戰略支點。特別是要積極發揮上合組織的政治、經濟、安全、軍事等多方面功能,使巴基斯坦、伊朗由目前的觀察員進一步成為正式成員國,中國與巴基斯坦、伊朗進一步結成休戚相關的利益共同體,這對中國的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另外,在當前和未來的一個時期,中國也需要在現有的「中阿合作論壇」等機制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提升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把未來中阿關係全面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2)經濟戰略 第一,向西開放戰略。向西開放與向東開放是相輔相成的補充關係。我國東接太平洋,有漫長的海岸線,繼續向東開放,特別是對美、日等發達國家開放,有利於獲取中國發展不可缺少的資金、市場和技術。而我國西部又與中亞富油地區接壤,打開向西開放之路,有利於我國獲取石油資源。我們要爭取形成和充分利用這種「東接財源,西接能源」的地緣優勢,爭取「左右逢源」的光明前景。第二,自由貿易區戰略。經濟力量是中國衝破其他大國圍堵的最有效力量。經濟手段比其他因素更能造成雙贏、穩定與和平的局面。大力拓展經濟戰略利益,確保經濟發展是中國和平崛起的核心。應通過區域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在共同發展中實現和平崛起。建立自由貿易區是深化區域經濟合作、適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繼續進行中國與海合會的自由貿易區談判,推動自貿區建設進程,根據 「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同推動建立開放、公平、規範的多邊貿易體制,將來適時建立中國-阿拉伯自由貿易區。可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開展區域經濟合作,並啟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進程,逐步建立上合組織自由貿易區;以打通新絲綢之路為契機,與沿線國家適時建立歐亞大陸橋自由貿易區等。 (3)能源戰略 中東地區包括了北非、海灣、裏海三大石油帶,是世界石油心臟地區,是中國的能源主要來源地。實現中東石油的穩定供應,確保能源安全,是當前中國中東能源戰略的首要目標。從石油供應的安全形度看,中亞石油更應成為中國的首選目標。其中,裏海石油是目前中國唯一不經遠洋海運就可確保的石油供應來源。為此,中國對大中東地區積極展開能源外交,重點發展與能源生產國和能源通道國的關係,建立一種基於長遠戰略利益基礎上的能源合作機制,對中國而言至關重要。為了保障石油供應,爭取各國對中國和平崛起的認同和支持,中國應在中東能源問題上調整思路,強調合理競爭,加強多邊合作,強化雙贏及共贏意識,與各國共同確保能源安全。中國為保障石油的安全供應,首先要促進中東地區的長期和平與穩定,保證中東石油持久穩定地供應國際市場。另外,能源戰略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要應對「馬六甲困局」,實施能源運輸通道的多元化戰略。隨著地緣戰略格局與政治角力的變化,陸路通道成為新的選擇。中東地區通過中南亞和中國陸上相連,建立陸上能源走廊作為海洋能源通道的補充具有戰略意義。彭樹智認為:「如果不打通經中亞通往中東的管道,一旦戰事一起,中國將會非常被動」,「中亞地區是中國通向海灣的門戶,一旦洞開,整個中國能源戰略就能有一個實質性的大改觀。」[6]目前中哈石油管道已建成開通,該管線可為中國提供長期、穩定的陸路能源供應。中國要以上合組織作為能源新通道的橋頭堡,以共築新絲綢之路為契機,積極構建陸路能源通道和外交走廊。(4)安全戰略 隨著中國的崛起,其國家戰略利益在拓展,國家安全在深度和廣度上也在逐漸擴展,中東地區已成為中國的「安全邊界」地區,中國在大中東既要反恐、反遏制,保障西部「邊界安全」,維護中國的主權利益,又要維護中國在中東的發展利益,保障中國的經濟安全。在一定意義上講,中國能否順利實現崛起,要視其國家安全能否得到維護,國家戰略利益能否得以拓展。 第一,以新安全觀為戰略基礎,以上合組織為依託,以安全地區主義為路徑,積極構建地區安全複合體。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型安全觀,倡導合作安全、共同安全,是構建中東安全戰略的基礎。上海合作組織是新安全觀的重大實踐,現階段必須進一步強化上海合作組織的戰略功能,擴展上海合作組織的戰略範疇和目標,在上海合作組織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大中東地區安全複合體,這是中國得以和平崛起的重要保障,同時也可避免由於美國的軍事存在而被「形式化」和 「空殼化」的危險。第二,敢於使用力量才是和平崛起的基本保障。「和平崛起」中的「和平」不能定義為不使用武力,而應定義為沒有戰爭,小規模的軍事行為也屬於和平範疇。和平崛起中自衛的含義,也必須擴展到包括「中國在世界重要地區的經濟利益得到尊重」。因此,中國要在這一地區積极參加跨境反恐演習和聯合軍事演習,參與聯合國主持下的維和行動,密切軍事交流與合作,要以反恐為契機,高舉合作反恐的旗幟,重點加強與巴基斯坦、伊朗和哈薩克的安全合作,構築中國在歐亞大陸的力量支點。帕西地區是絲路咽喉,是中國的戰略屏障,中國首先要實現在帕西地區的軍事存在。(5) 地緣戰略 在進入21世紀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歐亞大陸作為未來世界格局中各種力量交匯的地區,將成為決定世界地緣戰略格局走向的大陸。而作為一個日益崛起的發展中大國,美國的戰略壓制是中國在歐亞大陸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和發展障礙。中國對中東的地緣戰略可稱為「西進戰略」,「中國西部是亞洲心臟,『西進』應當成為我國未來十年的重要戰略,換句話說,就是中國的戰略重心向西移動。西進戰略著眼於影響周邊乃至遠達歐洲的戰略謀劃,著眼於中國的根本崛起」。[7]從對外開放的角度,也可理解為「向西開放」的戰略。中國向西開放的地緣政治目標可以設想為:以和平競爭的市場經濟方式為主要手段,通過中亞,重新打通歐亞大陸,近、中期推進歐亞大陸經濟一體化,遠期則構建歐亞大陸經濟、政治合作的新秩序,逐步在美國、歐盟和中國之間,形成一種能互相制衡、較為穩定的未來世界「大三角」。「西進戰略」或「向西開放」戰略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打通「新絲綢之路」。「新絲綢之路」,東起連雲港等中國東部沿海港口,西達荷蘭的鹿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等港口,橫貫亞歐兩大洲中部地帶。新絲綢之路將成為中國能源戰略走廊和外交走廊。新絲綢之路也是中國衝破美國圍堵的西進通道,將在美國對華包圍圈上打開一個缺口。2005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啟動了「絲綢之路區域合作計劃」,試圖重建「絲綢之路」這條世界聞名的商路。UNPD偕同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已在北京正式開啟了項目實施階段的戰略對話機制。堅定不移的打通新絲綢之路,積極實施西進戰略是中國和平崛起的重要戰略選擇。(四)參與中東事務的行為體 當前,中國有越來越多的國際關係行為體開始全方位參與中東事務。所謂的全方位參與,不僅體現在參與客體涵蓋了整個大中東地區,也不僅是雙邊及多邊互動內容涵蓋政經文社等各個領域,更重要的是把參與主體從單一的國家行為體發展為9大類行為體,即:國家、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非政府組織、跨國公司、政黨、個人、民族、國際政治運動、宗教運動與組織。 在中國參與中東事務方面,國家行為體不僅主導著眾多的雙邊與多邊關係,而且越來越利用政府間國際組織,即藉助上合組織、歐佩克、海合會三個框架與中東國家進行互動,其中上合組織層面的重點是巴基斯坦和伊朗,歐佩克及海合會層面的重點則是海灣國家。 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參與中東事務時發揮的作用大致有:以中國伊斯蘭協會為代表,通過自身的活動宣傳和維護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以中國紅十字會為代表的非政府組織在對外援助中作用突出;眾多非政府組織的參與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中國的對外政策制定。總體來看,參與中東事務的中國非政府組織的確在特定領域加強了中國與國際民間力量的聯繫,並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政治和輿論資源,但也應該認識到,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在整個外交體系中的作用還比較有限。而且,由於西方的非政府組織在國際舞台上佔據著主導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國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和作用發揮。 作為新興的國際關係行為體,日益走出國門的中國公司其影響力遠大於中國的各類國際非政府組織,例如中石油在蘇丹。 中國在中東地區政黨外交的發展,以70年代為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段交往側重政治,後段交往側重經濟和溝通。建國後前20多年的政黨外交呈現空洞激進的特色,基本特點是國家關係從屬於黨際關係,黨際關係左右國家關係。70年代開始,中國政黨外交的實用主義色彩最早在該地區表現出來,對國家利益的考慮開始佔據上風。目前,中共同大中東地區30多個政黨的關係發展很快,舉辦過國際會議,也常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和地區問題交換看法,為加強我國同這一地區的國家關係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與中東國家的互動中,除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薩達特、班達爾等直接書寫歷史的顯赫人物,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也開始參與進來。他們的活動不僅代表了中國在新時期日益增長的軟性影響力,他們的安危也開始成為中國外交在新時期必須應對的課題之一。 民族也是國際關係中的一類主要行為體。在毛澤東時代,民族因素雖然沒有較明顯地影響對外政策的制定, 但一定程度上也左右了相關對外政策的實施。後冷戰時代影響中國參與中東事務的民族主義因素,一是以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為代表的政治民族主義,二是在全球化進程中作用開始凸現的經濟民族主義。 作為歷史潮流的國際政治運動,其行為體意義不僅體現在它對其他國際關係行為體產生的巨大推動、裹挾作用,而且它本身就設定了一定時期內國際政治鬥爭的主要議題和方向。20世紀以來,對中國和中東國家的互動產生重大影響的國際政治運動主要有:以推翻殖民體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為主要目標的民族解放運動;冷戰背景下謀求改變國際經濟政治秩序的不結盟運動;後冷戰時代的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運動。 宗教對立與衝突在冷戰後成為了國際衝突和地區衝突的重要焦點。宗教運動與組織在中國參與中東事務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巴基斯坦宗教勢力的膨脹、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與「三股勢力」的勾結等,都成為中國必須直面的嚴重問題。
四、應對中東變局要堅持和把握的重點(一)保持警惕,管控分歧,處理好與西方大國在中東的關係 我們應當對西方國家以人權問題為由,借西藏、新疆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充滿警惕;應當對中東政治風暴影響我在該地區的利益,尤其是我與阿拉伯國家的政治互信以及貿易和能源利益要有預先準備。我國決策當主要著眼於維護自身利益,保障中東地區的石油供給尤其是來自伊朗的石油供給和我在伊朗投資的安全。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理應與俄羅斯一起反對西方的「新干涉主義」,並從外部牽制其軍事干預中東事務的政策。 當今世界並非只有地緣政治,全球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相互依存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與美歐等傳統大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益緊密,且在核不擴散以及確保中東能源以合理價格流向國際市場等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因此,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應將管控分歧作為處理彼此關係的重要原則。 作為正在發展中的大國,中國尤其需要重視以合作和共贏的方式處理與西方大國在中東的關係。即使在西方仍抱持冷戰思維的情況下,中國亦需要爭取合作。但這一切,都要在確保國家內部穩定,團結一致、凝聚力量的前提下進行。(二)建立和發展戰略石油儲備,努力維護我國能源安全 戰略石油儲備制度起源於1973年中東戰爭期間。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機後,戰略石油儲備指標提高為90天的凈進口量,主要包括政府儲備和企業儲備兩種形式。目前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達到90天以上。我國石油儲備工作從2003年開始醞釀,於2004年正式規劃建設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根據規劃,我國將用15年時間分三期完成油庫等石油儲備硬體設施建設。[8]儲量大致是:第一期為1000萬噸至1200萬噸;第二期和第三期各為2800萬噸。列入國家石油儲備一期規劃的有鎮海基地、舟山基地、黃島基地、大連基地等四個項目,儲存容量分別為520萬立方米、500萬立方米、320萬立方米和300萬立方米。一期四大基地已於2008年底基本完成。第二期於2009年啟動,新建八大儲備基地,新增儲備能力2680萬立方米,加上一期工程,總儲量將達4320萬立方米,相當於4000萬噸原油。第三期至2020年前後完成,將把儲備能力提高至約8500萬噸,形成相當於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即國際能源署(IEA)規定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達標線」。此外,我國還準備建設一座大型地下石油儲備設施,儲備能力約合600萬噸。 2003年4月,我國成立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為加強我國石油儲備的建設管理,健全國家石油儲備體系,2007年12月18日,在國家石油儲備辦公室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它隸屬於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作為我國石油儲備管理體系中的執行層,行使出資人權利,負責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和管理,承擔戰略石油儲備收儲、輪換和動用任務,同時監測國內外石油市場的供求變化。這標誌著我國以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地方石油儲備、企業商業儲備和中小型公司石油儲備為主體的石油儲備體系化建設已啟動。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戰略儲備與義務儲備相結合的石油儲備制度初步建立。 應當注意的是,應合理確立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標準。國際能源機構(IEA)雖只提出90天的儲備標準,但美國、日本、德國的石油儲備分別達到了凈進口量的158天、161天和127天。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共發生了19次石油供應中斷,其中持續時間在3個月以內的供應中斷為12次,佔63%;持續3個月的供應中斷有5次,佔27%;持續6個月以上的供應中斷僅有2次,佔10%。因此,我國到2020年的石油儲備達到90天的水平,足以應付突然出現的石油供應中斷。當前,應根據進口量與需求,動態調整戰略石油儲備目標。預計2015年我國石油進口量在2.5億噸左右,所以,2015年我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理想規模為2.5億噸÷365天×90天=6164萬噸。屆時,若我國能夠擁有6000萬噸的國家石油儲備,在加上屬於自己的在國內外擁有的石油資源,不僅可以從容應對各種突發事件,而且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可有較大迴旋餘地。(三)切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我國油氣運輸安全 我國目前原油進口通道相對單一,進口原油和油料90%以上需要從海上船運,其中90%的海上船運由外輪承擔。在承運額方面,國際上一般以本國派船、對方派船和市場租船遵循4:4:2的比例原則承運。而目前我國船舶承運本國進口原油份額不足10%,嚴重依賴國際油運聯合體、環球航運、韓國現代等海外油輪公司承運。特別是中東東行和西非東行的海上航線上,中國船舶所承運的份額更少。而這兩條海上航線所在地區局勢一直不太穩定,恰恰又是中國原油進口的主要海上航線。從供應鏈的角度看,是風險最大的原油運輸通道。 為保障我國油氣運輸安全,可考慮採取四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強輸油管道建設,作為海路運輸的有力補充。主要是加強中亞油氣管道、中俄石油管道和中緬陸上輸油管線的建設力度。二是加強國內油輪船隊建設,提高油輪運力及承運份額。從長遠發展來看,政府應鼓勵、推動我國石油進口商與我國大型航運企業合作發展石油運輸船隊,至少能滿足我國進口原油50%的運輸需求。這樣,我國進口石油的海上運輸安全才有基本保障,從而保證能源安全戰略的實現。三是增強我國油港的接卸能力。目前我國油港接卸能力不足,尤其是大型原油碼頭接卸能力不能滿足進口石油的需要,布局也尚未形成合理的局面。從中東、非洲進口的石油主要使用VLCC大型油輪,這就要求具有20萬噸級接卸能力的港口與之配套。目前的大連、青島、寧波、舟山、茂名、湛江等港口的接卸能力不能滿足需求。因此,應加快20萬噸級以上大型油輪碼頭的建設,並注意沿海主要港口原油碼頭的合理布局,使原油進口接卸能力滿足進口石油的需要。四是要加強我國對運路的軍事控制力。我國石油的海洋運輸安全,涉及索馬利亞海域、印度洋、阿拉伯海、霍爾木茲海峽,尤其是最窄處僅1.5海里的馬六甲海峽。我國應通過海上護衛、加強國際合作等途徑確保油輪海上運輸安全,逐步加強海軍實力,強化對我國油輪運輸安全的防護工作,重點加強與海上運輸沿線國家的合作,特別是東南亞地區。同時要密切關注印度洋地區國家的出海口岸,一旦時機成熟,可考慮利用這些國家的出海口岸輸送我所需原油等物資。2008年12月26日,我國海軍編隊從海南三亞出發,遠赴亞丁灣和索馬利亞海域執行遠洋護航任務。這無疑向國際社會表明了我國將加強海上力量,保衛海上石油運輸安全的決心。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儘快開闢連接中東地區的陸路運輸通道,加快提高對陸路輸油管道的管理、控制和保護能力。因為資源的獲取,不僅僅要看運輸成本,還要綜合考慮國家間的政治因素、軍事能力、資源的運輸安全等因素。同時,如果我們有了相對穩固的陸路運輸通道,不但可以減輕對海上運輸通道的依賴,還可以在今後的國際博弈中多了一手牌,加大我戰略迴旋的空間。(四)建立和完善西部大開發總體戰略的地緣戰略支柱 一是統籌規劃並與多國合作,確保西部境外豐富的油氣資源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供應渠道暢通。可分為南、中、北三線,加快建設中國主導的「新絲綢之路」,東起中國東部港口,橫貫亞歐兩大洲中部地帶,西達大西洋東岸、地中海沿岸各國。從中國西部通向印度洋的大通道也應儘快建成。二是擴大同西部各國(主要指南亞、中亞、中東、裏海地區各國)的經貿合作,設立合作發展基金。2001-2013年間,中國與南亞、西亞地區的貿易額增長逾30倍(中國外貿總額同期增長7倍),所佔的比例從2%升至9%;過去7年間,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貿易額,高於中國對外貿易平均增速10個百分點,足見中國經濟「西進」的必要性和巨大潛力。三是由於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區的和諧穩定,受到境外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及其他敵對勢力的威脅,跨境犯罪現象嚴重,成為國家安全的心腹大患,需要制定和實施內外結合、相互配套的社會政策、宗教政策和教育方針,築牢國家安全防線,摸清民族宗教情況,加強社會與人文交流,將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優勢適度轉化為政治優勢和軟實力,拓寬中國的戰略迴旋空間。總體而言,就是要與鄰為伴,與鄰為善,以睦鄰、友鄰、富鄰政策促進周邊關係,增進地區互信,並反獨促統,維護國土完整,維護西部安全,實現和平發展。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嚴厲打擊「疆獨」、「藏獨」活動以及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勢力,防止新疆、西藏等地區出現任何形式的分裂苗頭。對同少數國家存在的邊界爭議,要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加以解決,防止某些人打著邊界問題的幌子,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周邊地緣態勢。五、結語 (一)大中東地區是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很可能處在不穩定狀態,甚至出現愈演愈烈的國內衝突或地區衝突。這一地區的動亂如不加以控制,必將禍及中國,影響中國能源供應、經濟權益,乃至西部民族團結和國內穩定。因此,我應儘早布局,著手應對。 (二)從歷史來看,美國與前蘇聯之所以在中東既爭奪對抗,又握手促和,從未超過底線,有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它獨有的地緣戰略價值,即:位於歐、亞、非之界,扼守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裏海和黑海的要衝之地;同時又因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成為「世界石油心臟地帶」。這是美國和前蘇聯都必須確保和追求的根本利益所在。而今,美國仍把進駐並主導中東局勢作為其21世紀全球霸權戰略構想的一個先行部分。其真正目標是:控制中東地區這一全球東西兩翼的支點,進而控制歐洲、限制亞洲,達到主宰全世界的目的。 (三)近年來,中國先後發布了《中國政府對非政策文件》和《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標誌著中國對非洲和拉美外交戰略的日漸成型,但迄今尚未發布對中東政策的政府性文件。儘管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沒有對中東的外交戰略,但這也反映了中東形勢複雜,制定統一外交戰略和政策有相當多的困難這一現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中東關係日益密切,國際社會有了解中國對中東外交的外部需求,都迫切期待中國制定出中長期的中東外交戰略。中國的中東外交戰略,在內容上應包括中東在中國外交中的戰略地位、中國與中東國家關係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在中東的國家利益、中國中東外交的原則和機制、中國在中東熱點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等。 (四)最近幾年,我們逐步將中東地區從我國周邊戰略延伸地區調整為中國「大周邊」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東在我國外交全局中戰略重要性的提高。但落實到具體的認識上,中國仍習慣於從政治上的戰略依託、安全上防範「三股勢力」的屏障、經濟上的能源保障和經貿利益來認識中國在中東的利益。儘管這種認識並無不當,但卻表現出一定的狹義性與功利性的缺陷。 在充分認識上述重要利益的基礎上,中國的中東戰略應增強以下兩點認識:第一,應從全球治理的高度看待中東的戰略重要性。中東的安全與發展問題,已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內容,已成為中國履行國際責任無法規避的問題,尤其是中國在能源、貿易、金融、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外交政策都需要中東國家的支持。在此背景下,「將中國與中東伊斯蘭國家關係僅僅定為中國『周邊戰略的延伸和大周邊戰略的組成部分』,顯然已不足以反映中國與中東伊斯蘭國家關係的實質性內涵」。[9]第二,應從「大中東」的地緣戰略高度認識中東的重要性。在陸緣安全層面,中東直接影響中國西北的安全環境;在海洋安全層面,中東直接關係到中國能源通道的安全以及中國在印度洋的戰略利益。當前,中國西北陸疆與東南海疆的安全壓力呈現出同時吃緊的態勢。因此,中東對於中國安全的重要性已遠遠超過防範「三股勢力」的簡單範疇。 (五)今後,我們應當做到預先對大中東的地緣戰略進行籌劃設計,爭取戰略上的主動,避免因臨時應對而出現的忙亂和被動。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從現在開始,抓緊做好包括情報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內的的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細緻,將來遇到的困難就越少。眼前我們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抓緊經略好我國西部的邊疆省份,不但要掃清一切分裂勢力,還要努力將其打造成我西部邊疆抵禦滲透和侵略的堅強堡壘,更要將其經營成我西進中東的前進基地。這是一個國家戰略層面的龐大工程,需要在新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領導下,做好戰略設計,統籌各方面力量,分階段、分步驟長期實施。 (六)立足國家戰略層面統籌應對中東變局,要把握好「治內」(指抓好內政建設,從而凝聚力量)與「制外」(指在中東地區形成影響力)的關係和先後次序的問題。在目前的世界戰略態勢下,我們在「治內」與「制外」的關係上,應當內重於外。內是根本,沒有穩固強大的內在力量,不可能處理好「制外」,即使「制外」在形式上做得再好,也會缺少根基,曇花一現。在「治內」與「制外」的次序上,應當先內後外。這樣,一則可強內功,固根本;二則可避免吸引他國關注,減少我戰略壓力。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在現階段我們只「治內」,不「制外」,或者,等「治內」好了以後再「制外」。我們應當在「治內」的同時兼顧「制外」,尤其當「制外」機遇降臨時,要抓住機遇,儘早布局。因為機遇有時一閃而過,如不及時抓住,就會失之交臂。(宣政,解放軍某部副政委,海軍大校)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編:《中國的中東非洲研究(1949-20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2、楊言洪:《海灣油氣與我國能源安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3、郭依峰:《世界能源戰略與能源外交(中東卷)》,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4、李慎明、張宇燕主編:《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3)》,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5、劉中民、朱威烈:《中東地區發展報告(2012年卷)》,時事出版社,2013年。6、湯闖新:《美國新全球戰略》,三聯書店,2012年。7、張文木:「2011年中東變局後中國的應對方略」,載《戰略參考》2012年第1期。8、秦宗倉、王偉民主編:《中國西部安全戰略研究》,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年。9、孫德江:「政治戰略視野下的中國西部安全思考」,載《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軍事科學版)》2010年3月刊。10、常清、費雅君、高旗:《中國現代化下西部開發與國家安全》,時事出版社,2008年。11、秦宗倉、王偉民主編:《中國西部安全戰略研究》,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年。12、金良詳:「21世紀初中東地緣政治格局變化及應對」,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第2期。13、王海運:《中國向西開放的戰略價值》,載《東方早報》2013年1月16日。 14、「人大教授時殷弘:中國和平崛起需要五大『平台』」,新華網,2004年3月22日,來源:《國際先驅導報》。注釋:[1]相關數據參考美國能源信息署官方網站(www.eia.gov)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2]數據來源於中國交通運輸部2012年7月31日發布的《2011中國航運發展報告》第14頁。[3]田澤:「世界油氣資源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載《新疆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4]楊言洪:《海灣油氣與我國能源安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97頁。[5]郭依峰:《世界能源戰略與能源外交(中東卷)》,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第191頁。[6]「共築新絲綢之路:中國的能源戰略和外交走廊」,新華網,2004年11月4日,來源:《瞭望東方周刊》。[7]劉亞洲:《大國策》,網路文章。[8]楊言洪:《海灣油氣與我國能源安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27頁。[9]劉中民:「中國不應追求中東事務領導者角色」,東方早報網,2011年8月26日。投稿郵箱:zlygl@cssm.gov.cn
推薦閱讀:
※三國空襲後敘政府並未收手讓美國不滿,正在準備新的干涉
※美國不作為,俄羅斯全面接管中東外交大局
※中東治亂之路充滿坎坷
※特朗普首訪沙特,重返中東是對特朗普的誤讀!
※【占豪】中東之局已劍拔弩張
TAG: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