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蒙古帝國之黃金家族

蒙古帝國之黃金家族成吉思汗死後,只有他的直系後裔,即朮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人的後代才被稱為「黃金家族」,才有資格繼承各汗國汗位。拖雷之子蒙哥奪得蒙古大汗之位後,這個範圍又進一步縮小為拖雷後代,其後元朝皇帝和明朝時韃靼可汗(如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汗)均出自這一系。鐵木真崛起1148年,金朝冊封合不勒為蒙兀國王。蒙古部泰亦赤兀惕系首領俺巴孩(也速該祖父合不勒汗堂弟)登上汗位後,為平息衝突,答應將其女兒嫁給一個塔塔兒部落(主因人)首領,但在護送時和合不勒長子斡勤巴兒合黑一起被塔塔兒人抓住,送與金朝皇帝。俺巴孩被抓住後曾託人對合達安太子說:「今後以我為戒,你每將五個指甲磨盡,便壞了十個指頭,也與我每報仇。」被金熙宗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釘死在木驢上,這是「專懲治游牧叛人」的刑罰。忽圖剌(合不勒第三子)即汗位後和合達安一起同塔塔兒人和金朝作戰以報俺巴孩被塔塔兒人送與金帝、結果被釘在木驢上處死之仇。但是與闊湍巴剌合、扎里不花兩人廝殺十三次,不曾報得仇。在戰鬥中,忽圖剌侄子也速該(1134~1179)嶄露頭角,擊敗了塔塔兒人。也速該妻子訶額侖在戰鬥中生下了一個孩子,此時正好俘獲一個叫鐵木真木格的敵方將領。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也速該為這個孩子取名為鐵木真。忽圖剌有三子:拙赤、吉兒馬兀和阿勒壇。1170年,也速該被塔塔爾部落鐵木真兀格之子札鄰不合毒死。也速該死後,俺巴孩汗孫泰赤兀部塔里忽台乘機興風作浪,煽動蒙古部眾拋棄鐵木真母子,使其一家從部落首領的地位一下子跌入苦難的深淵。1189年,蒙古乞顏部鐵木真被推舉為汗。1190年,札只刺部札木合糾集泰赤烏等十三部3萬大軍進攻鐵木真。鐵木真汗組成十三翼(古列延)迎戰於斡難河附近的答蘭板朱思。鐵木真失利。後兀魯的朮赤台、忙烏部的畏答兒、晃豁壇的蒙力克率部歸附鐵木真,鐵木真的力量日益壯大。1195—1196年,金朝兩次出兵攻打塔塔兒部,鐵木真聯合克烈部助金大敗塔塔兒於浯勒札河(烏力吉河)。在回軍途中攻滅背叛、抄掠其奧魯(營地)的主兒勤部。鐵木真即獲得金的封賞,又消滅了與之爭奪汗位的乞顏氏中的長支貴族,名聲大振。1198年,金朝遣軍征討弘吉刺、合答斤、山只昆等部。金的這幾次征伐,為鐵木真奪取富饒的呼倫貝爾草原掃清了障礙。1200年,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弘吉刺、朵兒邊、塔塔兒等十一部復聚會於阿雷泉,盟誓與鐵木真、王罕為敵。鐵木真得到其岳父的密告,乃會同王罕與十一部聯軍戰於捕魚兒海子(貝爾湖)附近,貴族聯軍大敗。1201年,被擊敗的貴族們再聚刊河(今根河),推薦扎木合為「古兒罕」,誓與鐵木真為敵。鐵木真認真備戰,與王罕軍于海刺兒河(今海拉爾河)附近再敗貴族聯軍。鐵木真為鞏固後方趁勢攻滅了察罕塔塔兒、按赤塔塔兒等部,完全佔據呼倫貝爾草原。1202年秋,闊亦田(約在哈拉哈河上游)之戰,又大敗由乃蠻杯祿汗拼湊起來的斡亦刺、泰赤烏、塔塔兒等部殘餘勢力的聯軍,札木合率部投王罕。至此,結束了與貴族聯盟之戰。鐵木真與克烈部王罕長期結盟。不久王罕背盟,加上札木合等的離間,鐵木真與王罕關係惡化。鐵木真曾欲以聯姻修補裂痕,遭到拒絕。王罕、札木合等設計謀殺鐵木真未成,又突襲之。鐵木真倉促應戰於合蘭真沙陀(約今烏珠穆沁旗北境),因眾寡不敵,退至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上游整軍。此時,札木合與王罕分裂,鐵木真偵知王罕無備,秘密包圍,激戰三晝夜,王罕父子敗逃,先後被殺。1203年秋,鐵木真襲擊了一直與自己爭戰不休的王汗的金帳,王汗父子被打敗。1204年,鐵木真征服乃蠻部。納忽山之戰中乃蠻軍一觸即潰,乃蠻太陽汗負傷而死,鐵木真進抵阿爾泰山前,盡降其餘部,完成了統一漠北諸部的大業,為大蒙古國和以後元朝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1204年,鐵木真滅乃蠻,俘塔塔統阿。鐵木真知印用處後,乃命凡有制旨,要用「印章」。命其所掌印章,以畏兀兒字書寫蒙古語,並教太子諸王。1211年,鐵木真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河北)、縉山(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重創金軍於東京(遼寧遼陽)、西京(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1214年三月,鐵木真集兵大都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1218年,鐵木真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1219年,鐵木真以西域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台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台繼續西進,遠抵克里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札蘭丁至申河(印度河)。1226年,鐵木真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1229年至1234年,蒙古滅金。1231年,蒙古進攻高麗王國,高麗王室退守江華島,半島上的高麗勢力一直抵抗到忽必烈時代。窩闊台滅金之後,兵分三路大舉入侵南宋,另一路攻打高麗國;但所佔土地很快被南宋收復。後來經歷乃馬真脫列哥那、貴由汗、斡兀立海迷失的統治,期間對南宋的攻打限於邊境的侵襲戰爭;1231年,蒙古滅花剌子模古國(位於中亞「母親河」阿姆河下游三角洲、鹹海南岸,今日烏茲別克及土庫曼兩國的土地上;16世紀初,花剌子模南部地區出現了獨立的布哈拉汗國;1512年,花剌子模綠洲居民起義,擺脫波斯統治,擁立烏茲別克汗國王族成員為汗,建立獨立的國家,即希瓦汗國;1873年被沙俄吞併;1920年建立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24年解散,其領土併入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兩個加盟共和國)。1236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和基輔羅斯;滅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並摧毀其都城;攻佔蔑怯思城、里亞贊、科羅姆納、莫斯科(1238年2月)、蘇茲達爾、弗拉基米爾城、雅羅斯拉夫城、特維爾城、切爾尼戈夫、乞瓦基輔(1240年12月6日)、加利奇國、赫梅爾尼克、桑多梅日城、克拉科夫城、摩拉維亞、奧拉迪亞、瓊納德、佩斯城、斯普利特、科托爾等二十幾個城市。1236年~1240年,朮赤第二子拔都征服了烏拉爾河以西伏爾加河流域欽察、不里阿耳等部族,並征服了斡羅思,迫使斡羅思各公國稱藩納貢。1240年12月6日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立陶宛、摩拉維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保加利亞,直至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期間另一支蒙古軍大掠匈牙利王國和亞得里亞海的達爾馬提亞海岸。1242年窩闊台的死訊傳來,拔都和各統帥率軍東歸爭奪汗位的繼承。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方。1243年,拔都結束西征回到伏爾加河上,建立了東起也兒的石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的欽察汗國。對於東歐各公國享有宗主權,包含羅斯公國(羅斯公國是俄羅斯國家的雛形)。1241年—1250年,窩闊台去世,蒙古經過乃馬真脫列哥那稱制、貴由汗和斡兀立海迷失稱制十年統治。1251年,拖雷長子蒙哥繼位,再次大幅擴張。蒙哥汗以窩闊台系諸後王屢與作難,將封地分割,分授諸王,以去其勢。窩闊檯子合丹領別失八里(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滅里領額爾齊斯河之地,窩闊台孫脫脫領葉密立,海都領海押立(伊犁西)。1256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期間蒙古軍多次大舉攻打高麗國;1256年,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中亞南部至西亞一帶,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伊朗馬臘格),後為大不里士和蘇丹尼葉(伊朗西北部))1258年,西征軍攻佔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1259年旭烈兀征馬木留克王朝。1260年佔領大馬士革和阿勒頗。當年蒙哥在進攻南宋的四川合州釣魚城時戰死。旭烈兀回師爭位,之後留下的少量蒙古軍隊在巴勒斯坦的阿音札魯特戰役敗於馬木留克王朝,標誌著蒙古帝國未能延伸到非洲。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時,蒙哥於1258年率三路大軍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戰鬥中中箭而亡(一說病死)。正在進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從安南北上南宋之廣西和荊湖南路的兀良哈台軍遂班師,自稱大汗。在戰勝也自稱大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後,1267年忽必烈開始營建大都,到1285年修建完成。1265年,旭烈兀死後,子阿八哈繼襲汗位(1265—1282),政權進一步鞏固,1270年,阿八哈曾率軍擊退了察合台汗八刺對呼羅珊的進攻。帝國往事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兩次試圖入侵日本,但均因遭遇颱風而不敵日軍而慘敗。1295年6月19日,合贊汗(1295-1304年)率領將士改宗伊斯蘭教,當年11月3日即汗位,取名穆罕默德,自號素丹。此後,蒙古貴族和伊朗貴族日益合流,伊爾汗國組建成為一個伊斯蘭國家。1306年,篤哇敗察八兒,盡收海都生前所佔察合台封地。1309年,窩闊台汗國被察合台汗國和元朝瓜分。1310年,海都子察八兒為察合台系後王怯伯所敗,封地併入察合台汗國。1310年,篤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兒,兼并窩闊台封地。後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復分裂為若干小國,大權旁落。14世紀中葉,禿魯帖木兒即位後,削奪藩鎮權柄,汗權一度有所恢復。1314年,原本讓位與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複位,把國都從阿力麻里遷至撒馬爾罕,在河中地區提倡農業,實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則堅持游牧傳統,汗國開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以阿力麻里為中心,包括喀什、吐魯番一帶;西部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統治河中地區。今新疆及周邊大部分地區在東察合台汗國統治之下。也先不花為東部汗,怯伯為西部汗。也先不花、怯伯死後,亞洲中部的蒙古貴族各部各自為政,互相攻殺。察合台汗國和伊兒汗國經多次分裂,最終均在1388年被帖木兒帝國征服。金帳汗國到15世紀分裂成了幾個小汗國,最終在16世紀中被沙皇伊凡四世治下的羅斯公國全部佔領。帖木兒是西察合台汗國的渴石地區的突厥貴族的後裔,但屬於後蒙古勢力,出於政治需求他謊稱是蒙古貴族後裔。他在1369年自立蘇丹,征服東察合台汗國和分裂後的伊兒汗國後,北攻金帳汗國,南進德里(印度)、西面擊敗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小亞細亞)。帖木兒帝國的版圖,東起印度河,西到小亞細亞,北自鹹海,南達波斯灣。1335-1378年的四十多年間,伊兒汗國地方總督先後擁立八個伊爾汗,在爭權奪利的混戰中,建立了各自的封建小王朝:賈拉爾朝(1336-1411年),1340年建立,據有伊拉克、亞塞拜然、摩蘇爾和迪亞巴克兒;克爾特朝(1245-1389年),1342年獨立稱王,據有赫拉特和呼羅珊部分地區;穆札法爾朝(1313-1393年),1353年建立,據有法爾斯、克爾曼和庫爾德斯坦,稱臣於開羅;賽爾別達爾國家(1337-1381年),這是由起義農民於1353年建立的政權,據有呼羅珊北部。1380年以後,內亂迭起,加上欽察汗月即別的進攻,勢力漸趨衰微。1388年為帖木兒帝國所滅。1348年,統治天山南路的杜格拉特部權臣布拉吉找到一個18歲的貴族禿黑魯帖木兒,宣布他是也先不花的兒子,並在阿克蘇擁立為汗。歷史上把禿黑魯帖木兒統治的地區稱為東察合台汗國。禿黑魯帖術兒是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大汗,他用強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萬蒙古人改信伊斯蘭教。1362年,合不勒汗即位後,諸藩王日益跋扈,徒有虛名。1370年,為帖木兒帝國所滅。東察合台汗國後王的統治維持到16世紀。1363年,禿黑魯帖木兒死,東察合台汗國發生內亂,布拉吉之弟卡瑪魯丁奪取了政權,並殘殺禿黑魯帖木兒的子女及眷屬18人。元順帝子孫1364年,愛猷識理答臘(元順帝長子)政敵將軍孛羅帖木兒帶兵闖入大都,愛猷識理答臘被迫流亡到王保保控制區太原,並以此為基地,召集各省軍閥準備反攻孛羅。與此同時,元順帝也對孛羅專權產生不滿,遂派人將其刺死,將人頭送到太原,召回了愛猷識理答臘並與其和解。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軍攻佔大都,元順帝北巡,元朝退出中原,與明王朝對峙,史稱「北元」。北元初期,除了元惠宗帶回的中路軍退縮漠南漠北之外,蒙古貴族依靠的力量主要有三支:元河南王擴廓帖木兒(原名王保保,其父親是中原人,母親是元朝末年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察罕帖木兒之甥,後為舅舅察罕帖木兒收為養子)率領十餘萬軍隊,佔據山西、甘肅方面。北元丞相納哈出擁二十餘萬眾據守遼東。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管轄之下的雲南行省還有十餘萬軍隊,策應北元軍事行動。此外,北元與東面高麗、西面畏兀兒地區仍舊保持著政治經濟聯繫。1369年,帖木兒殺死具備兄弟情誼的西察哈台汗忽辛,建立了帖木兒帝國。1370年四月,元惠宗病逝於應昌。1372年,漠北戰事,明朝與北元大對決,擴廓帖木兒巧妙而堅決地擊敗了明朝第一大將徐達,明軍損失慘重。1375年,擴廓帖木兒去世後,西路軍衰弱。只有納哈出東路軍為北元主要勢力,一直是明軍的勁敵。1378年,元昭宗愛猷識理答臘去世,其長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北元皇帝,即元益宗。這位第三任北元皇帝統治後期所能控制的領土已經縮小到蒙古汗國最初興起時的規模。1381年,明軍佔領雲南地區。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統帥三十萬大軍向雲南進攻。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派司徒平章達里麻率兵駐曲靖。明將沐英乘霧抵白石江,傅友德率兵進擊,達里麻兵敗被捉,失精兵十萬。梁王逃至普寧州忽納砦,驅妻子赴滇池死。自與左丞達德、右丞綠爾夜入草舍自盡。1387年,明軍佔領東北地區。1387年,明朝大軍二十萬擊敗東北地區的元軍,迫使納哈出歸附明朝。元朝勢力退出遼東,開元等遼東地區在納哈出橫行二十年後,終於納入大明版圖。朱元璋封納哈出為海西侯,賜鐵券丹書,其部下諸官皆封為指揮及千戶等職,並將他們遷往南方沿海邊地。1388年5月,元益宗次子地保奴被明軍俘虜,被明朝遠遷到琉球安置。1388年,藍玉率領十萬明軍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殘元諸王、平章以下官員三千多人及軍士七萬餘人被俘,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逃走後被其部將縊殺(1388年十月,元益宗遭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1388年11月,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殺元益宗長子天保奴。元益宗二子1389年,倖存的禿黑魯帖木兒幼子黑的兒火者即汗位,建都於別失八里;1389年-1392年,元益宗長子元恭宗恩克卓里圖在位(元恭宗恩克卓里圖:一說父為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汗號為卓里克圖汗,謚號興原皇帝,死後由弟弟額勒伯克繼位;一些蒙古史料卻認為他就是殺死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的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1393年-1399年,元益宗次子元康宗額勒伯克在位。1399年,分布在葉尼塞河上游沿岸的吉爾吉斯部首領鬼力赤,否認額勒伯克宗主權,將其打敗並殺死,取得了統治各部的霸權。1402年,鬼力赤殺死額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兒篡位,去元國號,稱可汗,國號改稱韃靼,北元亡。鬼力赤奪位與阿魯台專政1402年,鬼力赤殺北元坤帖木兒汗,被阿魯台等擁立為大汗。廢元朝國號,稱韃靼。初期與明朝通好,接受饋贈。又時與瓦剌部相攻殺,曾毒殺「忠順王」安克帖木兒。1404年,帖木兒率領20萬軍隊進攻明朝,結果在1405年進軍途中病死。帖木兒死後,其帝國分裂,1506年亡於烏茲別克人昔班尼。帖木兒帝國不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它屬於後蒙古勢力,疆域大部分在原四大汗國的地方。1408年,知院阿魯台殺鬼力赤,另立坤帖木兒弟本雅失里(元康宗額勒伯克之子)為汗,即額勒錐特穆爾汗。阿魯台自任太師,專擅朝政(其後,阿魯台與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剌部貴族攻戰不已,各自擁立北元汗裔為傀儡可汗;明朝則利用雙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等三人為王,繼亦封韃靼太師阿魯台為王,使其相互抗衡。馬哈木子脫歡統一瓦剌各部後,出兵攻殺阿魯台及其所立之阿岱汗,另立脫脫不花為汗,治韃靼諸部。脫歡子也先進一步擴展勢力,完全兼并了韃靼,並殺汗自立。也先以異姓貴族篡奪汗位,部下離心,紛紛背叛,不久亦在內爭中被殺,瓦剌勢衰,韃靼復起。但各部異姓貴族仍爭權奪利,操縱可汗,相互混戰)。馬哈木、脫歡父子1409年,本雅失里被瓦剌部馬哈木擊敗,自別失八里(新疆吉木薩爾北)徙居臚朐河流域。旋大敗丘福所率明軍。(馬哈木:明朝初期蒙古瓦剌部領袖,致力於東部蒙古爭奪蒙古草原的霸權。東部蒙古大汗本雅失里、太師阿魯台對抗明朝,馬哈木和弟弟太平、禿孛羅歸順明朝。明成祖封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禿孛羅為安樂王)1409年,瓦剌部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受明封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三王中馬哈木勢力最強。為爭奪蒙古汗位,瓦剌與韃靼部頻繁爭戰,勢力各有消長。1411年,本雅失里被瓦剌部首領馬哈木突襲,身亡。其子答里巴繼位,即德勒伯克汗(1411—1415年在位)。1412年,朱棣第一次親征蒙古,大敗本雅失里、阿魯台,本雅失里西奔。1412年,馬哈木殺死大汗本雅失里,瓦剌向明朝稱臣,大汗空位。1412年,阿魯台擁立阿台(1390-1438,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兒的後裔,科爾沁部人,也有史料稱阿台是鬼力赤之兒子)成為東蒙古可汗。1415年,瓦剌染指蒙古汗位,擁立答里巴(阿里不哥後裔,本雅失里族子)為西蒙古大汗,馬哈木自任太師,稱答里巴是本雅失里的弟弟。明成祖第二次親征蒙古,大敗答里巴和馬哈木,明軍撤退後,阿魯台再次襲擊瓦剌,大汗答里巴、太師馬哈木先後戰死,一說馬哈木逃走後,不久病死(1416年)。馬哈木之子脫歡擁立斡亦剌歹(鬼力赤之子,1416—1425年)為西蒙古大汗。1418年,脫歡承襲父親馬哈木被明成祖封為順寧王。1425年,斡亦剌歹死後,脫歡立新汗脫脫不花。1425年,西蒙古斡亦剌歹死後,阿魯台正式擁立阿台為大汗,阿魯台自任太師。1426年,阿台成為蒙古大汗。1434年,阿魯台及部眾遭到瓦剌部襲擊,兵敗後避居母納山(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烏拉山),其後又受到脫歡攻擊,戰敗被殺。東蒙古阿台汗東逃科爾沁。1434年,脫歡殺東蒙古太師阿魯台,又殺死了本部賢義王太平、安樂王禿孛羅,統一了瓦剌四部。1436年,脫歡殺賢義、安樂二王,盡有其眾,瓦刺至此,三部統歸於一。欲自稱可汗,眾謂不可,乃立元宗室後裔韃靼部酋長脫脫不花(阿寨台吉長子,哈爾古楚克鴻台吉(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三子)之孫)為可汗,即岱總汗,脫歡自為太師、丞相,以其所部並阿魯台部均屬之。,駐牧於呼倫貝爾地區,勢及兀良哈三衛,後又攻略遼東及女真各部。脫歡陽推奉脫脫不花,實不承其號令。1438年,脫歡攻殺東蒙古阿魯台擁立的阿台汗,立脫脫不花為大汗,自任為丞相,進一步控制了東部蒙古,次年去世,其子也先繼位為首領。脫歡為也先的霸業奠定了基礎。此後,東蒙古衰落,蒙古重新統一於瓦剌人手中。也先的霸業1439年,脫歡去世,子也先嗣,稱太師淮王。脫脫不花為擺脫也先控制,恢復汗權,單獨與明廷保持貢市關係,勸阻也先南下攻明。娶也先姊為後妻以自固。因拒立也先姊子為太子,君臣關係惡化,兵戎相見。也先常與明朝有貢使往還。可汗脫脫不花僅以元裔之名為君,不相臨制。也先在脫兼并蒙古各部的基礎上向外擴張,西攻哈密,又大規模地出討蒙兀兒斯坦,並與沙州(甘肅敦煌)、赤斤蒙古(玉門市西北)諸衛首領通婚;東破兀良哈,脅逼高麗。使東至女真、西至赤斤蒙古的廣大地區,皆受其約束。至此,瓦剌勢力極盛。1449年,也先大舉攻明,宦官王振挾英宗親征,敗於土木堡,明英宗被俘(,也先直犯京師,但被于謙所卻,只好與明講和,送還英宗。此後,也先自恃勢強,垂涎汗位,欲立己姊子「為太子」,脫脫不花拒之,雙方發生激烈戰爭。脫脫不花初與弟阿噶多爾濟聯兵,彼此實力大致相當,難分勝負。後因兄弟內訌,阿噶多爾濟叛投也先。脫脫不花勢孤被敗,遁入兀良哈(唐努烏梁海)。1451年,脫脫不花在喀喇沁等部支持下擊敗也先,後因其弟阿噶爾巴爾濟叛投也先,致兵敗逃入兀良哈。也先擊敗察合台汗國衛思汗,強娶其妹哈尼木公主,因為衛思汗是黃金家族,這次政治聯姻,使得瓦剌人認為自己有了號召所有蒙古人的血統。1451年,脫脫不花去世,也先自稱「天聖大可汗」,建號「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兒為太師,設左右丞相及行省,又採取一系列統治措施。但也先的統治為時很短。先是女真諸部起而為亂,後兀良哈因不堪其征斂與騷擾,起而反叛;內部又因其合兵南侵,利多歸於己,而弊則均受,引起部下不滿。也先荒於酒色,恃強益驕,致其眾日益離心,走散大半。1454年,也先為部下阿剌知院等所殺,瓦剌勢衰。阿寨台吉(岱總汗脫脫不花父親)家族1452年,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爾濟。1454年-1455年,岱總汗脫脫不花第三子馬爾可兒吉思。1454年,瓦剌發生內訌,蒙古宗室毛里孩驅逐瓦剌西遷,擁立馬兒可兒吉思(脫脫不花之子)為汗,黃金家族重新恢復統治。但並沒有帶來往日輝煌,接踵而來的是不斷的內訌。直到1465年,成吉思汗第27代繼承人滿都古勒大汗打敗了弒君者,才結束內亂。他在位期間,強化汗權,為蒙古中興奠定了基礎。1454年-1464年,岱總汗脫脫不花長子脫古思猛可(即摩倫汗)。1454年,北元第十六任大汗摩倫即汗位,去可汗號,號韃靼小王子。一直傳到第二十四任汗小王子卜赤之子(名字不詳)。1571年,韃靼俺答汗與中原達成和貢互市,受明封為順義王,遂取代了小王子之號。北元有名號者共28任。1465年-1469年,阿寨台吉幼子,岱總汗之弟滿都魯(滿都古勒汗)。1462年,永謝布部首領孛格爾森太師等推舉47歲的滿都魯(岱宗汗脫脫不花之弟,父親阿寨台吉(元益宗額勒伯克汗三弟哈爾古楚格台吉長子))即汗位。達延汗和他的妻子1469年,滿都古勒大汗(滿都魯,脫脫不花之弟)在討伐其侄孫和繼承人博勒呼濟農的一次戰爭中去世。而博勒呼濟農在他能夠稱汗之前的1470年也被暗殺。一度人丁興旺的黃金家族中,可憐地僅剩下一個5歲的男孩達延汗把禿猛可(博勒呼濟農之子)。達延的命運極其不幸,家族長輩都在內訌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無依,連他的母親都拋下他改嫁了。所幸,滿都古勒汗的年輕遺孀滿都海哈屯把他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滿都海哈屯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但撫養了把禿猛可,還在1470年宣布把禿猛可為大汗。後來滿都海哈屯率領軍隊打敗瓦剌人,將他們徹底趕出蒙古高原中東部地區,為達延汗日後統治奠定了基礎。1479年,達延汗把禿猛可即汗位(1470年—1517年在位),明人因其年幼而稱為小王子。在其妻滿都海哈屯(1448年-1510年,滿都魯第二位妻子,後又嫁給達延汗。她是蒙古汗國復興的核心人物,盟旗制度建立者)輔佐下,數與瓦剌爭戰,擊敗瓦剌。至正德初年,又先後翦除以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等為首的割據勢力,統一了漠南蒙古各部。達延汗將蒙古分為左右兩翼,每翼各設三個萬戶,分封諸子為領主。從而結束了有明以來北方地區擾攘動亂的局面,建立了比較穩固的統治。1481年,滿都海哈屯攜領幼小的達延汗進攻瓦剌,在塔斯博爾圖(蒙古國烏布薩湖一帶)與瓦剌激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迫使其退回西北。其次消滅亦思馬因。亦思馬因是永謝布萬戶領主,專橫狡詐,妨礙統一,曾經挑起滿都魯汗與達延汗父親博勒呼濟農的不和,又搶走了達延汗生母。1481年,達延汗親政之後,鎮壓了右翼土默特人、兀良哈人(又稱朵顏三衛)的叛亂。1483年,亦思馬因侵掠兀良哈三衛,達延汗夫婦趁機聯合三衛將亦思馬因打得大敗而逃。1486年,達延汗派郭爾羅斯部的脫火赤少師等追殺了亦思馬因,並奪回了生母。1487年,16歲的達延汗把禿猛可開始親政,廢除了元朝遺留下來的太師、太尉、太傅、太保、少師、平章、知院等官職。而代替以成吉思汗時代的濟農、諾顏。左右北元近兩百年的「太師」終於成為了歷史陳跡。從1497年到1505年間,達延汗對從遼東到甘肅的明北部地區進行了攻擊,使得明朝無法與衛拉特人聯繫。1506年,達延汗征服鄂爾多斯、土默特等部,除汗廷直接控制的部落外,還有永謝布部、蒙郭勒津部、喀爾喀部、兀良哈部、科爾沁部以及朵顏三衛,統一了蒙古本部,後人稱其為蒙古的「中興之主」。滿都海哈屯與達延汗養育有七個兒子:圖魯博羅特、烏魯斯博羅特、巴爾斯博羅特、阿爾蘇博羅特、阿勒楚博羅特、斡齊爾博羅特、格列博羅特。達延汗把禿猛可擊敗瓦剌,削平割據勢力的反抗與叛亂,統一了韃靼各部,將東蒙古劃分六萬戶以治之,自掌察哈爾(錫林郭勒盟境內)、喀爾喀(哈拉哈河流域)、烏梁海(內蒙古中部地區以北及蒙古國境內)左翼三萬戶,而以鄂爾多斯(鄂爾多斯市)、土默特(呼和浩特市、巴彥淖爾市和烏蘭察布市地區)、永謝布(張家口、宣化以北地區)右翼三萬戶封與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號賽音阿拉克濟農,汗權大大加強,結束了權臣專政、諸部紛爭局面。達延汗向兀良哈萬戶之外五個萬戶及其下屬鄂托克(萬戶下面的基本行政單位)分封了自己的子孫,他自己與長子一系駐牧在察哈爾萬戶。右翼鄂爾多斯萬戶是濟農(副汗)直屬領地。這樣,各個萬戶和各個鄂托克的領主全部由達延汗的子孫充任,剝奪了異姓封建主對領地的統治權。1510年,永謝布萬戶的亦卜剌與鄂爾多斯萬戶的滿都賚阿固勒呼被達延汗擊敗後,逃居青海湖畔。達延汗之孫俺答汗1517年-1519年,達延汗三子巴爾斯博羅特(塞音阿拉克汗)在位。1519年-1547年,圖魯博羅特(達延汗長子)長子博迪(阿剌克汗)在位。1517年,達延汗把禿猛可去世,韃靼又陷於分裂。巴爾斯博羅特次子、土默特萬戶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萬戶,稱司徒汗,與大汗博迪(達延汗繼承者)分庭抗禮,進而吞併左翼一些部落,迫使汗庭東遷義州(遼寧義縣)邊外。俺答汗曾大舉進攻明朝,1571年達成協議,受明朝封為順義王,恢復並發展了與明的封貢關係,土默特的中心地豐州灘「板升」被命名為歸化城。他還遠征瓦剌及甘、青、藏交界地區,將西藏佛教(黃帽派)傳入蒙古,封其主鎖南堅錯為達賴喇嘛三世,達賴喇嘛之號自此始。1538年,阿勒坦與麥力艮濟農擊潰兀良哈,將其併入其他五萬戶中。蒙古大汗博迪汗封阿勒坦為俺答汗,這是阿勒坦稱汗之始。1542年,俺答汗(阿勒坦汗)兄長麥力艮濟農死後,土默特成為右翼三萬戶的中心,俺答汗阿勒坦成為右翼三萬戶事實上的首領。從1543年開始,俺答汗用和平與戰爭兩種手段,不斷要求明朝開放關市。16世紀中期,以俺答汗(阿勒坦汗)為首的右翼蒙古征服了青海蒙古及青海湖周圍的土著部落,並留下部眾在此駐牧。以青海湖為中心的廣袤草原成為蒙古的新牧場。1548年-1557年,阿剌克汗長子達賚遜(庫登汗)在位。1558年-1592年,庫登汗長子圖們(札薩克圖汗)在位。韃靼大汗東遷後,在土蠻汗(即圖們,札薩克圖汗,1558~1592年在位)時代曾一度強盛。1570年,俺答汗孫子把漢那吉因家庭糾紛投降明朝,明朝大臣高拱、張居正和王崇古等建議明穆宗同意與蒙古互市,俺答汗也將逃入蒙古的白蓮教徒趙全等縛送明朝,明蒙雙方終於停止對抗,走向合作。次年子弟部屬受封者60餘人。俺答汗向部屬宣布和平,表示與明朝世世友好,永不相犯。明朝在宣府到甘肅一線向蒙古開放11處馬市。自此明蒙邊境數十年無大衝突。通貢互市加強了漠南蒙古草原與明朝的經濟文化聯繫。1578年,俺答汗與格魯派藏傳佛教領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仰華寺舉行會談,蒙古正式接受了格魯派藏傳佛教,俺答汗贈給索南嘉措「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稱號,索南嘉措得到達賴喇嘛稱號,是為達賴稱號之始。索南嘉措又向上追認了兩世,自稱三世達賴。索南嘉措贈給俺答汗「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稱號,蒙藏關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建立起來了。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聖」即超凡之人;「識一切」是藏傳佛教對在顯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稱;「瓦齊爾達喇」是梵文,意為「執金剛」,也是藏傳佛教對在密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稱;「達賴」是蒙語大海之意;「喇嘛」是藏語上師之意。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咱克喇瓦爾第」是梵文,意為「轉輪王」;「徹辰汗」是蒙古語,意為「聰明睿智之汗王」。1592年—1603年,札薩克圖汗長子布延(薛禪汗)在位。薛禪汗之孫林丹汗1603年—1634年,莽和克太吉(薛禪汗長子)長子林丹(庫圖克圖汗)在位。明末,林丹汗力圖重建統一,並聯合明朝抗擊後金。他雖然收服了右翼諸部,並得到漠北喀爾喀部的擁戴,但卻懾於後金,倉促西逃,1634年死於撒里畏兀兒境內大草灘地方(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境)。1636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率十六部降清,韃靼亡。林丹汗丹巴圖爾台吉(1604年-1634年在位),蒙古最後一任大汗。1603年,祖父布延薛禪汗去世,作為布延薛禪汗長孫,因其父親莽骨早逝,13歲的林丹汗於1604年繼任汗位。林丹汗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鞏固汗權,以察哈爾部為基礎,直接控制了內喀爾喀巴林、札魯特、巴岳特、烏齊葉特、弘吉剌特等五部,同時也遙控了蒙古其他各部。林丹汗執政前期,漠北喀爾喀三汗以及漠南喀喇沁的昆都倫汗、阿魯科爾沁的車根汗、科爾沁奧巴洪台吉、鄂爾多斯土巴濟農等,定期前往察漢浩特,朝見林丹汗,並與大汗共同商討政務大事,參加大汗舉行的宴會、圍獵等活動。蒙古各部汗、濟農、諾延、台吉,按照圖們札薩克圖汗大法約束諸鄂托克,並定期向林丹汗朝貢獻物1618年四月起,努爾哈赤指揮後金大軍,先後攻克了明朝遼東要鎮撫順、開原、鐵嶺,並取得了薩爾滸大捷,殲滅了明朝在遼東地區的有生力量。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攻取瀋陽後,乘勝攻克了遼陽城,四月遷都遼陽。1622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大軍西渡遼河,攻下了明朝的軍事重鎮廣寧。1625年,努爾哈赤遷國都於瀋陽。此時,後金國主努爾哈赤完全掃除了明朝在遼東地區的勢力。鞏固了在遼東的統治後,他將注意力逐漸轉向了蒙古察哈爾部。首先對察哈爾的外圍內喀爾喀、科爾沁等部採取了離間、拉攏、威脅等手段,以孤立和削弱林丹汗的勢力。1625年,林丹汗出兵嫩江,攻打科爾沁部。後金出兵援助科爾沁,林丹汗退走。皇太極即位後,把林丹汗做為主要的敵人。1627年,林丹汗派兵吞併右翼鄂爾多斯、喀喇沁、土默特等部,與喀爾喀部卻圖汗結為聯盟,所轄地域東起遼東,西至甘肅。但是,次年,朵顏兀良哈的蘇布台、喀喇沁的達來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圖汗、額爾多斯的額仁沁濟農以及永謝布、阿蘇惕、阿巴嘎、喀爾喀等部聯合組成大軍十萬,在土默特召城一戰中,消耗了林丹汗精銳兵力四萬餘人,這使得林丹汗實力大為削弱。1628年,皇太極派遣貝勒阿濟格與老哈河上游受林丹汗統治的喀喇沁部會盟,共擊林丹汗。9月,皇太極率軍至綽洛郭爾,宴會察哈爾部控制下的敖漢、奈曼、喀爾喀、札魯特和喀喇沁等部領兵前來的諸首領。林丹汗空有大汗之名,但已經陷入了孤立,被迫退出西拉木倫河流域,至歸化城(呼和浩特)固守。1632年4月,皇太極再率大軍西進,多爾袞從征。至西拉木倫河畔,會集蒙古諸部兵,共擊林丹汗。面對勢力遠勝自己的敵軍,林丹汗無奈自歸化城驅人畜十萬渡黃河西逃。但部眾十之七八在途中散去。林丹汗逃奔青海,兩年後(1634年)在青海打草灘病死。明帝國和蒙古帝國爭鬥了兩百多年,誰也沒能消滅對方,最後,在相差不到10年時間內,先後被滿清所滅。1634年—1641年,林丹汗長子額爾孔果洛額哲(濟農和碩親王)1635年,多爾袞與岳托等領兵萬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眾於額哲,林丹汗妻子和兒子歸降,交出可汗印信,整個漠南蒙古完全納入了後金帝國的版圖,蒙古帝國的汗位至此斷絕,而蒙古帝國,也永遠的消失了。蒙古帝國(1206—1635年)前後共計429年,鼎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4500萬平方千米,整個東亞、中亞、北亞、西亞大部分地區,東南亞、南亞部分地區,歐洲中部和東部,以及非洲最北部都在其統治範圍內。而衰亡時,領土面積僅僅限於漠南蒙古這一彈丸之地而已。1636年三月,漠南蒙古十六部49個大小領主齊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汗,並奉上「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1641年—1648年,馬喀塔固倫長公主攝政。  1648年—1669年,阿布奈(濟農和碩親王)1669年—1675年,布爾尼(濟農和碩親王)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外蒙古當局配合蘇聯政治「大清洗」,將作為「舊勢力」代表的貴族(主要是黃金家族後裔)、喇嘛或殺或流放,被流放者最終也大都莫名其妙地失蹤。韃靼時期(1402-1469)鬼力赤(烏格齊哈什哈汗)  (1403年—1408年)  完者禿,一名本雅失里(額勒錐特穆爾汗)  【額勒伯克汗次子】(1408年-1410年)  答里巴(德勒伯克汗)  【阿里不哥的後裔。額勒錐特穆爾汗之族子】(1412年-1415年為西蒙古可汗)  額色庫(衛拉岱汗)  【烏格齊(鬼力赤)哈什哈汗的兒子】(1415年-1425年為西蒙古可汗)  阿岱(阿岱汗)  【成吉思汗(1162~1227)弟弟哈撒兒的後代】(1412年-1425年為東蒙古可汗,1426年-1438年為蒙古大汗)  脫脫不花(岱總汗)  【元益宗的第三子哈爾古楚克鴻台吉的兒子阿寨台吉的長子】(1433年1438年為西蒙古可汗,1439年-1452年為蒙古大汗)  阿葛巴爾濟  【阿寨台吉的次子,岱總汗弟】(1452年)  也先(天盛汗)  (1453年-1454年)  馬爾可兒吉思(烏珂克圖汗)  【岱總汗第三子】(1454年-1455年)  脫古思猛可(摩倫汗)  【岱總汗長子】(1455年-1464年)  滿都魯(滿都古勒汗)  【阿寨台吉的幼子,岱總汗弟】 (1465年-1469年)漠南蒙古時期(1470—1635年)  (後蒙古帝國變成了只是蒙古帝國原中央汗國的大汗,漢化逐漸消退至零,表明蒙古貴族重新適應了草原生活。)  巴圖孟克(達延汗)  【阿葛巴爾濟濟農的兒子,哈爾古楚克台吉子博勒呼濟農〔巴顏孟克〕之子】(1470年- 1517年)  巴爾斯博羅特(塞音阿拉克汗)  【達延汗三子】 (1517年-1519年)  博迪(阿剌克汗)  【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的長子】 (1519年-1547年)  達賚遜(庫登汗)  【阿剌克汗長子】 (1548年-1557年)  圖們(札薩克圖汗)  【庫登汗長子】(1558年-1592年)  布延(薛禪汗)  【札薩克圖汗長子】(1592年-1603年)  林丹(庫圖克圖汗)  【薛禪汗長子莽和克太吉的長子】1603年- 1634年)  額爾孔果洛額哲(濟農和碩親王)【庫圖克圖汗長子】 (1634年~1641年)  馬喀塔固倫長公主 攝政(1641-1648年)  阿布奈(濟農和碩親王)(1648年~1669年)  布爾尼(濟農和碩親王)(1669年~1675年)蒙古帝國各汗國去向  窩闊台汗國:1309年窩闊台汗國被察合台汗國及元帝國瓜分滅亡。  察合台汗國:1365年察合台汗國分裂成西察合台汗國與東察合台汗國。  西察合台汗國:1369年西察合台汗國成為帖木兒帝國附庸,1402年西察合台汗國正式消失。東察合台汗國和葉爾羌汗國:1514年葉爾羌汗國從東察合台汗國中獨立,1570年東察合台汗國被葉爾羌汗國消滅;1680年,葉爾羌汗國被準噶爾汗國并吞(由白山派阿帕克和卓代管)。  元王朝:1351年,劉福通率白蓮教教眾和被征挖黃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組織紅巾軍對抗元軍,開始了紅巾軍起義。1368年,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建立明朝,蒙古對中國的統治結束。元順帝北逃至蒙古高原,沿用對漢人的大元國號,漢人史官史稱北元,至1388年元天元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殺害(一說1402年)去元國號,而後1402年鬼力赤殺元帝坤帖木兒後後改國號為韃靼,北元亡。  伊兒汗國: 1353年,伊兒汗國分裂成卡爾提德王朝、莫扎法爾王朝、札剌亦兒王朝和丘拜尼王朝。  丘拜尼王朝:1357年,金帳汗國攻擊阿塞拜然丘拜尼王朝,馬立克·阿希拉夫被殺,丘拜尼王朝滅亡。  卡爾提德王朝:1381年卡爾提德王朝被帖木兒帝國并吞。  莫扎法爾王朝:1393年帖木兒帝國消滅莫扎法爾王朝  札剌亦兒王朝:1430年札剌亦兒王朝被黑羊王朝消滅  金帳汗國:1395年,脫脫迷失被也迪古打敗後改稱大帳汗國,1480年,莫斯科公國吸收合併雅羅斯拉夫爾、羅斯托夫等俄羅斯諸公國統一俄羅斯後反抗大帳汗國統治,使大帳汗國失去俄羅斯的領土,1502年大帳汗國被克里米亞汗國消滅。  諾蓋汗國:1395年,也迪古打敗脫脫迷失建立諾蓋汗國,1556年,諾蓋汗國統治集團兩大勢力內訌分裂為大諾蓋汗國、小諾蓋汗國,還有阿拉騰烏爾多汗國等。1569年,西部領土為哈薩克汗國兼并,十七世紀亡於哈薩克汗國(被併入小玉茲)。  克里米亞汗國:1430年,克里米亞汗國從金帳汗國獨立,1475年,被奧斯曼帝國攻佔,1783年,因俄土戰爭獨立,1789年,被俄國并吞。  喀山汗國:1438年,喀山汗國獨立建國,1552年,滅亡於俄羅斯入侵。  阿斯特拉罕汗國:1460年,阿斯特拉罕汗國獨立,1556年,被俄羅斯消滅。  西伯利亞汗國:1490年,西伯利亞汗國從金帳汗國分裂出,1598年,最後一位可汗庫楚汗兵敗俄羅斯後,被諾蓋人暗殺,西伯利亞汗國滅亡。北元皇帝與韃靼大汗1、愛猷識里達臘(1338—1378):順帝長子,稱必力克圖汗,謚昭宗。1353年立為皇太子,兼中書令、樞密使。1367年,受命總天下兵馬。次年元亡,隨皇室北徙,史稱北元。1370年四月即汗位,年號宣光,居和林(烏蘭巴托西南)。在故元河南王擴廓帖木兒的擁護下,憑藉太尉納哈出的幾十萬大軍,繼續與明軍作戰,力圖恢復對中原的統治。1372年,擊敗明朝徐達中路軍。後屢敗於明軍,擴廓帖木兒又病死,勢衰。1378年四月病死。2、脫古思帖木兒(1342—1388):元順帝次子,愛猷識里達臘之弟,1378年即位。稱烏薩哈爾汗,年號天元,廟號益宗。朱元璋致書勸降,不從。1380年,遭明將沐英攻擊,兵敗於和林。次年又遭明將徐達襲擊,損失慘重。1387年,蒙古丞相納哈出所率20萬眾為明軍所迫,降明。1388年春,明將藍玉率15萬大軍自百眼井一夜馳至捕魚兒海(貝爾池),帖古思帖木兒為藍玉所敗,僅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騎走脫。獲其次子地保奴及妃主五十餘人。地保奴後流放琉球。帖古思帖木兒行至土剌河(土拉河),為蒙古別部領主也速迭兒所襲,將往依擴廓帖木兒,為也速迭兒捕殺,並殺太子天保奴。3、買的里八剌:被明封為崇禮侯。1388年繼立。詳情不明。被殺後由長子恩克卓里克圖繼立。4、恩克卓里克圖(1359—1392):買的里八剌長子。1389年即汗位,1392年被殺,卒後無嗣,弟額勒伯克繼位。5、額勒伯克(1361—1399):買的里八剌次子,恩克卓里克圖之弟,稱尼古埒蘇克齊汗。1392年即汗位。重用瓦剌部佞臣浩海達裕。1399年受浩海達裕慫恿,殺死三弟哈爾古楚克(1353—1399),奪取弟媳鴻拜濟。不久又殺了浩海達裕,復以浩海達裕子馬哈木為丞相,以己女薩穆爾公主妻之,令管瓦剌,引起瓦剌大封建主烏格齊哈什哈不滿,為烏格齊哈什哈所殺。死後,長子坤帖木兒繼立。烏格齊哈什哈(?—1415):瓦剌部大封建主,額爾克徹古特部人。建文元年(1399)額勒伯克汗令烏格齊哈什哈屬下馬哈木管理瓦剌,因不服而殺額勒伯克,並奪其後妻鴻拜濟。蒙古人眾大半歸降之。1415年卒,子額色庫嗣。6、坤帖木兒(1377—1402):額勒伯克之長子。1399年,父額勒伯克為烏格齊哈什哈所殺。1400年即汗位。與明廷通好。1402年被殺。在位三年,無嗣。韃靼可汗8任7、鬼力赤(?—1408):明代東部蒙古可汗,非元室後裔。1402年,坤帖木兒被殺,無嗣,1403年即汗位。《蒙古源流》認為,名額勒錐特穆爾,即鬼力赤帖木兒。《明史·韃靼傳》載,「有鬼力赤者篡立,稱可汗,去國號,遂稱韃靼雲。」有大酋長二人,曰阿魯台(阿蘇特部部長),曰脫懽(瓦剌部部長),皆元宗室子。由太師阿魯台擅政。屢與瓦剌仇殺。毒殺哈密忠順王安克帖木兒(察合台後裔)。與明廷通使往來。因部眾不附,1407年被廢。翌年,阿魯台殺鬼力赤,別立本雅失里為可汗。8、本雅失里(1379—1412):號完者帖木兒汗,額勒伯克之子。建文四年(1402),本雅失里之兄坤帖木兒被鬼力赤所殺,本雅失里投奔中亞帖木兒帝國,皈依了伊斯蘭教。鬼力赤奪得大汗之位,廢除元朝的國號,自稱韃靼可汗。他向明朝示好、想得到明朝支持。這引起了蒙古各部的不滿。永樂六年(1408),蒙古大臣阿魯台殺死鬼力赤,迎立本雅失里為大汗。《明史·韃靼傳》載,「久之,阿魯台殺鬼力赤,而迎元之後本雅失里於別失八里(元西域大國,焉耆、龜茲地),立為可汗。」又有「永樂六年春,帝以書諭本雅失里」的記載。本雅失里立,阿魯台擅政,與瓦剌互相仇殺,又與明廷失和。第二年(1409),殺明使給事中郭驥,和明朝斷交。明成祖派大將丘福率軍10萬北征,結果全軍覆沒。永樂八年(1410)明成祖率50萬大軍北征,本雅失里與阿魯台分道,率部西奔,在斡難河(今蒙俄邊境額嫩河)被明軍大敗,之後又擊敗阿魯台。本雅失里僅以7騎逃向察合台汗國。永樂十年(1412)本雅失里為瓦剌首領馬哈木所殺,立鬼力赤子答里巴為可汗。瓦剌向明朝稱臣。《蒙兀兒史記·宗室世系表》考證,《明史》之「本雅失里似即阿寨台吉。」是錯誤的。9、德勒伯克(1395—1423):《蒙古源流》箋證稱,德勒伯克即《明史》之答里巴,鬼力赤子。永樂九年(1411)即汗位。《明史》說永樂十年(1412)被馬哈木立為可汗。大權為馬哈木控制,成為馬哈木同東部蒙古阿魯台鬥爭的工具。永樂十四年(1416)馬哈木被阿魯台所敗,旋卒。阿魯台連破瓦剌,答里巴遂自瓦剌歸漠北。永樂二十一年(1423)馬哈木子脫懽大破阿魯台,阿魯台以怨殺之。10、額色庫汗(1387—1425):瓦剌部烏格齊哈什哈之子。永樂十三年(1415)稱可汗。娶馬哈木之妻薩穆爾公主,即額勒伯克汗之女。曾將元裔阿寨台吉和母鴻拜濟及阿魯台三人作為家奴役使。在位十一年,洪熙元年(1425)卒。薩穆爾公主將阿寨台吉母子及阿魯台釋歸東部蒙古。11、阿岱:也作阿台(1376或1390—1438)。成吉思汗弟哈撒兒後裔,一說弟鐵木哥斡赤斤後裔。原為科兒沁部首領。大約宣德元年(1426)為東部蒙古首領阿魯台所立。從阿魯台與瓦剌反覆仇殺,屢敗於瓦剌,部屬離散。宣德九年(1434)阿魯台為瓦剌部太師脫懽所殺,勢衰。《明史.羅亨信傳》載:正統二年(1437)正月,都督蔣貴等討阿台、朵兒只伯於寧夏山後,亨信參其軍務。至魚兒海,貴等以芻餉不繼,引還。亨信劾之。明年(1438),命兵部尚書王驥督兵進討,大破之,阿台與朵兒只伯僅以數騎遁。是年夏,阿台投降明朝。未幾,脫脫不花捕阿台等殺之。《辭海》說:阿魯台於永樂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間,先後擁立鬼力赤、本雅失里、阿台為可汗,自稱太師,專權擅政。永樂十一年(1413)受明封為和寧王,與瓦剌對立。阿寨台吉(1400—?):據《蒙古源流》載,阿寨台吉之父哈爾古楚克都古楞特穆爾鴻台吉(1363—1399)是額勒伯克之三弟,為其兄額勒伯克所殺,阿寨台吉之母鴻拜濟為額勒伯克所奪,當時已懷孕三個月。四個月後,瓦剌部之烏格齊哈什哈殺額勒伯克,又占鴻拜濟,生阿寨台吉,實為哈爾克楚克遺腹子。其子有脫脫不花、阿噶巴爾濟、滿都魯三人。日本史學家和田清推測阿寨台吉可能為阿魯台所殺。未即汗位。12、岱總(1422?—1452):阿寨台吉之長子。即脫脫不花,也作普花。初與瓦剌部首領脫懽合作,於宣德九年(1434)大敗東蒙古太師阿魯台,擊殺之。正統三年(1438)又與脫懽攻殺阿魯台所擁立的阿岱汗,悉收其部。正統四年(1439)脫懽欲自立為可汗,眾不可,乃立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為太師、丞相。脫脫不花領有阿魯台屬眾,駐牧於呼倫貝爾地區,勢及兀良哈三衛,後又攻略遼東及女真各部。脫懽陽推奉脫脫不花,實不承其號令。是年,脫懽死,子也先繼稱太師淮王。脫脫不花為擺脫也先控制,恢復汗權,單獨與明廷保持貢市關係,勸阻也先南下攻明。娶也先姊為後妻以自固。因拒立也先姊子為太子,君臣關係惡化,兵戎相見。景泰二年(1451)在喀喇沁等部支持下擊敗也先,後因其弟阿噶爾巴爾濟叛投也先,致兵敗逃入兀良哈。景泰三年(1452),被前妻之父沙不丹所殺。沙不丹,也作徹伯登,蒙古兀良哈屬部郭爾羅斯部首領,其女為脫脫不花前妻,因與部屬私通,被脫脫不花刺傷耳鼻遣送回娘家,故雙方結下冤讎,趁脫脫不花被也先戰敗逃到前妻處時殺之。一說景泰二年(1451)脫脫不花為也先擊殺。13、阿噶爾巴爾濟(1423—1452):岱總之弟。據《蒙古源流》,岱總死後,也先暫立阿噶爾巴爾濟為汗,不久被殺,也先自立為汗。14、也先(1407—1454):蒙古瓦剌部首領。順寧王馬哈木孫。正統四年(1439)繼父脫懽位,稱太師淮王。陽奉脫脫不花可汗,自掌實權,統一蒙古各部。正統十四年(1449)大敗明軍於土木,俘英宗,兵臨北京城下,為明兵部尚書于謙率兵阻擊,退去。議和,送還英宗,恢復貢市。景泰二年(1451)破脫脫不花,殺可汗之弟阿噶巴爾濟等。景泰四年(1453)自立為大元田盛(天聖)大可汗,年號添元。景泰五年(1454)瓦剌內訌,為知院阿剌等所殺,瓦剌勢衰。韃靼小王子10任15、摩倫(1437—1462):名脫思。景泰五年(1454)即汗位。《蒙古源流》箋證稱摩倫即《明史》之麻兒可兒,普花之長子。《明史·韃靼傳》景泰五年瓦剌內訌,也先被知院阿剌所殺。韃靼東部喀喇沁部長孛來(?—1466)復攻破阿剌,求脫脫不花子麻兒可兒立之,號小王子,自為太師,握實權。孛來與其屬毛里孩等皆雄視部中,西攻瓦剌,東挾兀良哈三衛,與明廷通貢互市,於是韃靼復熾。天順六年(1462)麻兒可兒被毛里孩殺害。《民族詞典》誤認麻兒可兒為蒙古勒克哷青吉斯。16、蒙古勒克哷青吉斯(1446—1466):脫脫不花之幼子。號烏珂克圖汗。《蒙古源流》箋證稱,蒙古勒克呼青吉斯即《明史》之馬可古兒吉思。《明史·韃靼傳》天順六年(1462)麻兒可兒死,眾共立其弟馬可古兒吉思,亦號小王子。自是,韃靼部長益各專擅,小王子稀通中國,傳世次,多莫可考。時韃靼部落孛來最強,毛里孩次之。成化二年(1466)「諸部內爭,孛來弒馬可古兒吉思,毛里孩殺孛來,更立他可汗。斡羅出者復與毛里孩相仇殺,毛里孩遂殺其所立可汗,逐斡羅出,而遣使入貢。」毛里孩(?—約1469),成吉思汗弟別勒古台(一作斡赤斤)後裔,翁牛特部首領。殺死孛來,更立他可汗,自為太師,擁兵數萬,控東部蒙古實權,與明時戰時和。成化四年(1468)遭到滿都魯、博羅忽、烏訥博羅特等人的征討,兵敗,約次年身亡。17、毛里孩殺孛來,更立的他可汗:其名不詳,為毛里孩所殺。18、滿都魯(1426—1479?):即滿多固勒,阿寨台吉之季子,脫脫不花之異母弟。成化十一年(1475)為西部蒙古乜克力部的永謝布部領主癿加思蘭所立。癿加思蘭為太師,以女妻之,並掌實權。興兵擊殺多倫土默特部首領多郭朗,大敗翁牛特的毛里孩。後在鴻郭賚、亦思馬因等賽特挑撥下,與侄孫博羅忽濟農(即巴延蒙克親王)失和,亦思馬因趁機擊敗博羅忽,勢力銳減。《明史·韃靼傳》載:「成化七年(1471)毛里孩、孛魯乃、斡羅出稍衰,滿都魯入河套稱可汗。」癿加思蘭(?—1479)西部蒙古乜克力部首領。成化六年(1470)率部自哈密入據河套地區,成為永謝布部領主。成化十一年(1475)立滿都魯為可汗,以女妻之,自為太師,部眾增至數萬,仗勢擅權。成化十五年(1479)被族弟亦思馬因和滿都魯的部下斡羅出等所殺。同部的亦思馬因、亦不剌相繼為太師。成化二十二年(1486)派兵征殺亦思馬因。正德五年(1510)亦不剌被擊逃入青海。嘉靖十一年(1532)吉囊攻破亦不剌,收其部眾大半,余部散佚。大約成化十六年(1480)滿都魯死去。滿都魯無子,遺二女,妻滿都魯哈屯(1448—?)系土默特部綽羅斯拜特穆爾丞相之女,握有實權,為避免權利落入非成吉思汗系手中,拒絕強大的科爾沁部首領烏訥博羅特王(哈撒爾後裔)的求婚,毅然決定與比她小19歲年僅7歲的遠孫巴圖蒙克成婚,並立其為達延汗。巴延蒙克(1440-1470)《民族詞典》為(1452—1476):也作伯顏猛可、博羅忽、博勒呼。阿噶巴爾濟之孫,哈爾固楚克之子,蒙古濟農(親王)。其伯祖父脫脫不花、祖父阿噶巴爾濟先後被也先殺害,其父哈爾固楚克也在逃亡途中遇難。其母也先女齊齊克在也先處生下巴延蒙克。後被救出瓦剌,送至兀良哈部呼圖克圖實固錫處,娶其女錫吉爾。後遇其叔祖父滿都魯給予濟農稱號。二人合兵一處,在科爾沁部協助下,擊敗殺死摩倫汗的毛里孩。後在亦思馬因等人的挑撥下,與滿都魯反目,被迫出亡,亦思馬因乘機發兵追擊,擄其妻錫吉爾,逃亡途中,被永謝布部人殺死。《蒙古源流》載,「歲次庚寅,成化六年(1470)巴延蒙克年三十一歲,為永謝布之克哩葉察罕等五人所害。」巴延蒙克沒有稱汗。19、巴圖蒙克,即達延汗(約1467—1517):達延汗,大元可汗的異譯,巴延蒙克之子。達延汗7歲即汗位,而其父巴延蒙克1470年已死,故《蒙古世系》說1464年生。《辭海》說1474年生,都是錯的。大約生於1467年。《蒙古世系》說1543年卒,是錯的,這年是嘉靖二十二年,吉囊、俺答勢力強大,達延汗早已死去。《辭海》說1517年卒是對的。《蒙古世系》說成化六年(1470)即汗位是錯的。《辭海》說約在成化十六年(1480)即汗位。是年滿都魯卒,與叔曾祖滿都魯遺妻滿都魯哈屯成婚並即汗位。達延汗畢生致力於統一蒙古的事業。幼年隨其妻滿都魯哈屯出兵征服瓦剌,迫其西遷。成年後又先後消滅異姓權臣亦思馬因等,統一東部蒙古各部,將漠南漠北地區左右翼六萬戶分封諸子,消滅蒙古地區長期存在的割據局面。與中原互市,加強文化經濟交流。《明史·韃靼傳》載:「弘治元年(1488)夏,小王子奉表求貢,自稱大元大可汗。朝廷方務優容,許之。」弘治十七年(1504)達延汗東漸,朵顏部被殘。秋七月,朵顏導達延汗入寇大同。正德十二年(1517)達延汗死後,蒙古地區又逐漸出現封建割據局面。達延汗後繼任的小王子是:20、塔喇海:達延汗之孫,達延汗三子巴爾斯博羅特之子。21、阿爾倫;塔喇海長子。22、阿著:塔喇海次子。巴爾斯伯羅特(約1490—1519)《民族字典》達延汗第三子,亦作阿著。東部蒙古右翼三萬戶首領。正德五年(1510)助父平右翼亦不剌太師的反叛。正德七年(1512)被封為濟農,並得到賽因阿拉克的稱號。駐鄂爾多斯,統治右翼鄂爾多斯、土默特和永謝布三萬戶。達延汗卒後,曾於正德十四年(1519)一度佔據汗位,不久歸政於博迪汗(卜赤),旋卒。和《明史紀事本末補編》中的吉囊、俺答之父阿著相同。此阿著是達延汗之曾孫,乃塔喇海之子。塔喇海有子三人,而達延汗有子十一人。可能《民族字典》錯了。23、卜赤:《明史紀事本末補編》阿爾倫之長子。《民族字典》作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之長子,駐帳於察哈爾萬戶。達延汗死後,汗位被其叔巴爾斯伯羅特佔據,成年後將汗位奪回。一說巴爾斯伯羅特卒,約正德十五年(1520)被立為汗。因右翼吉囊、俺答勢力強悍,不能制馭,故事實上只是察哈爾萬戶領主。後期要求同明廷通貢互市,也時擁兵入明境。嘉靖二十六年(1547)卒後,翌年(一說嘉靖三十年)子打來孫即汗位。本人認為打來孫是插漢部首領,和韃靼部小王子卜赤沒有血緣關係。24、卜赤之子。名字不詳。《明史紀事本末補編》載,小王子(此小王子當即塔喇海,正德末即汗位)有三子,長阿爾倫,次阿著,次滿官嗔。阿爾倫既死,二子皆幼,阿著稱小王子,未幾死,眾立阿爾倫子卜赤。而阿著子二,曰吉囊,曰俺答,強甚。故吉囊、俺答是小王子從父(卜赤與吉囊、俺答是兄弟輩,從父當是指卜赤之子立為小王子)。小王子駐牧西北邊,美水草,富饒佚樂,帳中多珍寶,殘元大內物也。小王子雖號君長,不能攝諸部。小王子從父曰吉囊,曰俺答,皆驍桀擁大眾,分地牧。吉囊駐迤西,並河套,抵關中,地肥饒。俺答駐迤東,自豐州(今內蒙古托克托縣),直宣大,最貧,故喜為抄掠。俺答覆置趕兔於薊邊,其士馬橫行沙漠。吉囊子十人,各萬騎。俺答亦有十萬餘騎,遂雄於諸部。滿官嗔等八營皆服屬之,時時入寇。順義王4任25、俺答汗(1507—1582):《明史世紀本末補編》作達延汗四世孫,阿著之子,即阿勒坦汗,或譯安灘等。明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的首領,駐歸化(今呼和浩特)。兄吉囊死後,遂控制右翼。隆慶五年(1571)二月受明封為順義王。四月封俺答弟昆都力(即老把都),子辛愛並為都督同知,賓兔以下六十一人指揮以下等官。與妻三娘子一起長期維護與明廷的和貢關係。取得汗位號,迫使察哈爾部東徙於遼。西征瓦剌,進取青海,行兵西藏,將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傳入蒙古。萬曆六年(1578)與索南嘉措(三世達賴)在青海仰華寺聚會,尊之為達賴喇嘛,達賴喇嘛稱號始於此。《明史·神宗紀》作萬曆十年(1582)春二月癸巳初四卒。三娘子(1550—1612):俺答汗之庶妻,瓦剌(?)部長哲恆阿合之女。把漢台吉是俺答汗三子鐵背台吉之子,四歲喪父,由俺答妻養育。及長,娶把漢比吉。隆慶四年(1570)冬,把漢台吉復聘襖兒都司(即鄂爾多斯?)女三娘子,即俺答外孫女為妾,時三娘子隨俺答出征瓦剌,貌美,俺答奪之。把漢台吉不滿俺答所為,率妻把漢比吉、仆阿力哥等十人至大同投明。明穆宗授予把漢台吉指揮使、阿力哥正千戶職。俺答聞變急引兵至大同塞外索孫。幾經交涉,俺答同意以明叛人白蓮教徒趙全、李自馨交換其孫。雙方以此為契機,於隆慶五年(1571)達成通貢、互市和封職協議。俺答汗死後,三娘子掌兵權,主持政務三十年,約束蒙古各部,堅持對明朝的封貢互市關係,促進蒙漢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萬曆十五年(1587)明朝封為忠順夫人。婚配俺答、乞慶哈、撦力克、卜石兔四王。26、黃台吉(1521—1586):俺答汗之長子,初名辛愛。蒙文史料作僧格或僧格都古楞特穆爾。早年隨父征討蒙古各部,迫察哈爾大汗達賚遜庫登東徙於遼,遂進佔其地。後與其父不睦,時入明境擄掠。嘉靖四十四年(1565)與明作戰受重傷,兵事稍斂。隆慶五年(1571)被明封為都督同知。萬曆元年(1573)加封為龍虎將軍。萬曆十年(1582)俺答汗死後,繼父位,稱乞慶哈(徹辰汗),並與父庶妻三娘子合婚。萬曆十一年(1583),向明上表貢馬,襲順義王位。萬曆十三年(1585)再度迎請達賴三世至歸化(今呼和浩特)傳教,旋卒。27、撦力克(?—1607):黃台吉長子,第三代順義王。隆慶五年(1571)受明封為指揮同知。時常與其父黃台吉衝突,奪其牲畜。萬曆五年(1577)作為俺答汗第二批使者去迎請素南嘉措(三世達賴)。萬曆十一年(1583)襲父職龍虎將軍。同年把漢那吉卒後,與三娘子親生子不他失禮爭奪把漢比吉及其領地板升,與把漢比吉合婚。萬曆十三年(1585)黃台吉病故,次年撦力克與三娘子成婚。萬曆十五年(1587)正月襲順義王位,封其妻三娘子為忠順夫人。同年升不他失禮為龍虎將軍。萬曆十七年(1589)撦力克西進青海、甘肅等地,一度與明朝發生衝突。萬曆十八年(1590)明朝一度想立不他失禮為順義王,未遂。撦力克在三娘子勸導下,東返本部駐地,維持和貢關係。萬曆三十五年撦力克(1607)卒。《宣府續志》其名作興克都隆哈。28、卜石兔:也作卜失兔,《清史稿》作俄木布,撦力克子晁兔之孫,博碩克圖之子。《民族詞典》把卜石兔、俄木布當作二人。卜石兔,萬曆九年(1581)受明封為指揮同知。祖父晁兔死後,萬曆十七年(1589)襲封龍虎將軍。萬曆三十五年(1607)撦力克病故,卜石兔以長曾孫當襲封,而撦力克弟五路台吉、三娘子子不他失禮之子素囊台吉與撦力克爭奪王位。卜石兔欲婚於忠順夫人(三娘子),忠順拒之。封事六年不成。萬曆三十九年(1611),卜石兔在五路台吉支持下與忠順成婚,封事已有眉目,而忠順旋卒。朝議准封卜石兔為順義王,而以把漢比吉素效恭順,封為忠義夫人,各賞彩幣。後因卜石兔與素囊講爭八事未定,諸部各回本部,敕書未領。萬曆四十一年(1613)六月初八,始受封,仍歲貢馬互市。崇禎元年(1628)插漢部林丹汗西進,土默特部土崩瓦解,遂西遁河套。後金天聰六年(1632)皇太極征察哈爾,經土默特,卜石兔降,仍管轄歸化城和土默特部。天聰八年(1634)被部下稱為西土默特格根汗,謀叛,事覺被執。崇德元年(1636)獲釋,還其忠順王印。把漢比吉(約1546—1615):俺答汗三子鐵背台吉子把漢那吉之妻。隆慶四年(1570)隨把漢那吉投明,同年返回本部。俺答病故後,板升地區(今呼和浩特)歸把漢那吉。萬曆十一年(1583)把漢那吉墜馬死,遂主板升。為吞併富饒的板升地區,俺答汗長孫撦力克與三娘子親生子不他失禮都力爭與他合婚。在俺答汗義子恰台吉等人支持下,撦力克擁兵與之成婚。及至俺答汗子辛愛黃台吉卒,撦力克襲順義王位,與三娘子成婚,方改嫁不他失禮,生子素囊台吉。萬曆四十年(1612)以歷來效忠於明朝並節制驕橫不羈的素囊台吉,被封為忠義夫人。萬曆四十三年(1615)後年逾七十,不再見於史冊。
推薦閱讀:

台灣「黃金十年」的發端?(望海樓)
鉑金和黃金比哪個價格更貴
【皓月攏金】5.24黃金上漲兩大信號,破位千三關口只是時間問題
張林磊:黃金又陷入調整,原油測試低多不改
靚麗ADP提振非農預期,6月加息或成定局

TAG:黃金 | 蒙古帝國 | 家族 | 轉載 | 帝國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