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為何破產?芝加哥為何成功轉型?
自1899年建立第一座汽車製造廠起,底特律命運即與美國汽車工業緊密相聯,享有「給世界裝上汽車輪子的城市」之譽。在20世紀漫長的時間裡,美國的汽車產業在全球一直獨佔鰲頭,而伊利湖畔的底特律因為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的總部而曾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車之城「,在最高峰期全城440萬人口中約有90%的人以汽車工業為生。 時過境遷。2012年,底特律因高犯罪率、高失業率、人口外流、財政危機及破產風險等諸多然而因素,被《福布斯》評為「美國最悲慘的城市」。2013年3月初,密歇根州州長施耐德宣布底特律進入財政緊急狀態,城市長期債務高達149億美元。如果底特律提出破產申請,將是史上最大的地方自治申請破產案。如今的底特律,到處是空蕩的摩天大樓和殘破的鄉村別墅,很多地方甚至沒有了街道照明燈和警察服務。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資產價格大幅縮水,「1100美元,買一雙皮鞋的錢,能買兩套房」。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底特律的沒落,而又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底特律危機原因剖析 乍一聽來,底特律瀕臨破產、房價暴跌令人震驚。但事實上,底特律從美國第五大城市退居到了18位,其「衰亡之路」已經走了數十年。 一、產業單一是導致底特律危機的罪魁禍首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格拉澤認為,底特律是「大廈集群」的受害者。他認為,底特律採用了以大企業為龍頭、通過大規模地修建辦公樓、體育場館、交通設施等刺激增長的戰略,這種大工業和基礎設施先行的模式,違反了城市多元化的本性,使底特律依賴單一的汽車業,最終也成為美國汽車業衰落的直接受害者。數據顯示,底特律經濟有8成仰賴汽車及相關產業,地方政府稅收也隨汽車業榮衰而劇烈波動。隨著油價不斷高企,以大排量、高油耗見長的美國車遭遇了節油性能較好的日系車的挑戰,除此之外,美國南部的幾大州也開始通過各種優惠政策與底特律爭奪汽車工廠選址。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給了底特律致命一擊,作為核心製造業的三大汽車公司裁員高達14萬人,這個城市開始逐漸淪為空城。 二、種族衝突是造成底特律悲劇的一個重要誘因 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導發的種族對立導致了黑人居民與白人社會發生流血衝突,出現了美國歷史上有名的「白人逃離」事件。今天底特律的城市中心,大部分居民都是黑人,而白人逃離至郊區,導致商業市場也隨之流失,縮小了底特律的城市稅收基礎。並且,由於客觀上白人相對在經濟實力和教育程度上都處於優勢地位,對底特律的發展作用不言而喻。在1967年的暴亂之後,底特律開始從巔峰跌落。 三、債務問題壓垮底特律市 高額的退休養老金和醫療保險,曾讓底特律成為工薪階層的天堂,但也是一個沉重的包袱。隨著汽車產業下滑,失業率上升;稅收減少,而福利開支卻增加。為維持運轉,只能債務高懸。由於工會勢力的強大,勞工權益受到保障,削減福利必然會遭到反對和抵抗。 四、城市管理不善也是一大弊病 底特律也曾經試圖轉型,但從未成功。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在20世紀經歷過數次危機,結果都能峰迴路轉,這使得城市一次次地錯過了改革和轉型的好時機。同時,政府內部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管理不善也是造成財政赤字和長期債務增加的重要原因。 對於很多底特律人來說,在汽車製造業工作已成為一種習慣,技能單一。當三大汽車衰落時,工人們的技藝很難在其他領域發揮,而被解僱的工人也很難再找到工作。過去出現的「白人逃離」現在則變成了「黑人逃離」。為了更好地滿足發展,一些新興技術企業正試圖轉戰新興市場國家,三大汽車巨頭也在拋棄底特律。事實上,美國三大汽車企業的研發機構都還在底特律,不過不在城市裡,而在城外,如今,城外成為白領和研發機構的聚點。芝加哥轉型的成功樣本 美國人總喜歡將芝加哥與底特律作對比。芝加哥也靠製造業起家,但從20世紀70年代起開始向服務業轉型,成為多元化經濟發展的典範。 1909年,芝加哥編製了了一個宏偉的總體規劃,確定了城市近百年的發展框架。按照規劃,芝加哥發展了郊區衛星城,建立了湖濱公共綠地系統。在此期間,芝加哥繼承了雄厚的重工業基礎,形成了鋼鐵、機械製造、金屬加工、食品加工、印刷等對經濟貢獻極大的製造業支柱部門。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開始全面復甦,1950年芝加哥城市人口達到362萬。1955年,芝加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奧海爾(O』Hare)國際機場,成為美國和全球的航空運輸中心。 1960年,由於全美經濟衰退和工業企業外遷,芝加哥出現了郊區化所帶來的製造業和就業崗位外遷問題。芝加哥從1960年代開始研究新一輪城市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1980年代最終確定並貫徹執行了「以服務業為主導的多元化經濟」的發展目標。一方面,立足金屬加工、食品等傳統製造優勢,重點扶植與製造業緊密關聯的新興服務業,致力引進新興高科技工業中的管理、研發、營銷等價值鏈高端部門;另一方面,利用它位於美國交通運輸網路中心的有利區位,充分發揮並加強了傳統金融貿易中心的地位,大力發展商業貿易、金融業、會議展覽及旅遊業。 進入新世紀,芝加哥前期的產業轉型戰略成效顯現,2003年城市人口回升到290萬,市區面積591平方千米,成為國際航空運輸中心、國際(美洲)光纜通訊中心、美國的製造之都、金融貿易之都、會展之都、文化教育和工業中心,基本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的多元化經濟結構。如今,芝加哥最新規劃的最宏觀的目標是,打造「最綠色的城市」,在世界上樹立標杆。 芝加哥的成功證明,客觀條件與政府決策缺一不可。芝加哥與底特律一樣,都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但芝加哥更能「領先一步」,善於發現並利用機遇,最終實現了「華麗的轉型」。其中,轉換髮展觀念,制訂科學轉型目標;發展第三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重視教育文化,將「肌肉型」產業變成「頭腦型」產業;在城市管治中實行民主集中,包容各族移民,發揮其特長;改善投資環境,大力推進招商引資等,均是其成功的重要經驗。 |
推薦閱讀:
※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ZT)
※紐約不眠夜 Sleep no more in NYC
※芝加哥三日游
※風城,芝加哥
※《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