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祖神農文化論壇》論文集(第二部分)

《中華茶祖神農文化論壇》

論文集

第二部分)

論茶祖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形成的貢獻

蕭力爭 劉仲華 何志丹 李朵嬌 雷雨

(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長沙·410128)

摘 要:神農氏是中國遠古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度過程中產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部落首領,更是中國茶祖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創始人。茶祖神農文化在中華文化形成中的意義在於,他的超越自然的精神力量,塑造了民族堅定頑強、崇尚精神力量的性格,他造福於民、澤被後世的犧牲精神塑造了中華民族奉獻精神,神農傳說中對救世英雄的褒揚,賦予了理想人格以使命感及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準則。茶祖文化貫穿於中華民族延續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之中,成為傳統文化精神形成的淵源和基礎。

關鍵詞:茶祖;茶祖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影響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自陸羽著《茶經》而後,關於茶的發現與利用,人們均以神農氏為鼻祖。本文擬就茶祖文化的精神內涵以及茶祖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形成的影響展開討論,並提出個人的淺見,以期拋磚引玉,就此一話題求正於方家。

1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麼?這是很多中外學人一直在探討的問題,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個定義式的統一意見,但許多研究者的基本結論是一致的。鍾新峰認為,探究中國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境。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區,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區,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並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佔優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經濟佔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輕商」,從而也形成了中國古代輝煌的農業文明。高度發達的古代農業文明就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和發育的經濟社會基礎。

樓宇烈認為,人文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最主要和最鮮明的特徵。中國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萬物中最靈、最貴者的思想。《尚書》中有「惟天地,萬物之母;惟人,萬物之靈。」的論述。正是由對人在天地萬物中這種能動、主動的核心地位的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中把人的道德提升與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倫理精神和藝術精神的養成等。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種人文精神,已經根植於遠古的原始文化之中。人們常把「天人合一」視作中國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而考其起源,實與中國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以及祖先崇拜

          

作者簡介:蕭力爭(1963-),男,湖南湘潭人,湖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在職博士生,現任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副院長,安化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等觀念有關。樓宇烈認為,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輔相成,構成了唐宋以降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語),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基本特徵。

張岱年先生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大家。張先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剛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人;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1]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的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2]。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 [3]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內涵極及豐富,概括地講 ,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且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二是知行合一的觀念。中國儒家文化講「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思想,強調實踐是認識的源泉。三是求實的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中國文化中求實精神的表現。四是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英雄主義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名逐利的小人。古人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認為「朝聞道,夕死可矣」。五是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精神世界,鄙視貪婪與無止境的物慾。孟子所謂「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於古今中國人格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六是愛國主義精神。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民為重,社稷次之」。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七是睦鄰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範。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尊老愛幼。這些僅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一部分。

2茶祖與茶祖文化

2.1茶祖神農

神農,就是「農神」,既是農業之神,也是農耕文化之神。神農氏是中國遠古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度過程中產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部落首領,更是中國茶祖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創始人。《皇甫謐·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嬌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繼無懷氏後,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謂之炎帝,都於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人號曰神農氏。又曰本起烈山,或稱烈山氏,一號魁隗氏,是為農皇,或曰炎帝。」 《淮南子·修務訓》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綱鑒易知錄》載:「民有疾,未知藥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書上以療民疾而醫道自此始矣。」《廣博物志》記載: 「神農如究患脈,辨藥性,制針炙。」這些說明神農不僅是農業之神,也是醫藥之祖。在其他的很多歷史典籍記載中,作為中華民族醫藥之祖、農業之祖的神農氏,還是中國商貿之祖、音樂之祖。

成書於漢代的中國第一本醫藥著作《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表明神農在世界歷史上最早發現茶樹及其藥用功能,茶聖陸羽《茶經》中引此說,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 千百年來,人們均視神農氏為發現茶的第一人,稱之「茶祖」。

自神農始,人們不斷加深了對茶的認識,茶逐漸演變成一種大眾化飲料。有關茶的輝煌歷史畫卷自「神農嘗百草」開始便依次展開。中華民族遵循著茶祖神農氏指引的方向,歷經數千年的積累和發展,創造出了燦爛的茶文化。

2.2茶祖文化的精神內涵

茶祖神農氏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偉大人文始祖,「神農氏在上古時代極端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勇於開拓、敢於犧牲、為民謀利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先祖開創偉大華夏文明的原因,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象徵和結晶。」[4]茶祖神農氏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也是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的精神力量。

茶祖文化的精神價值集中體現在「敢為人先、開拓創新、大公無私、奮發自強、不畏艱險、心系蒼生、厚德載物」上。「大公無私、心系蒼生」是茶祖文化的基本內容;「奮發自強、不畏艱險、敢為人先、開拓創新」是茶祖文化的核心精神價值;「厚德載物」是茶祖文化的最高理想。茶祖文化的精神品格與人文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3茶祖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形成的貢獻

茶祖神農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敢於開拓、重視創新、重農尊農的精神文化[4]。經過歷代提煉、重鑄,茶祖文化貫穿於中華民族延續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之中,成為傳統文化精神形成的淵源和基礎。

3.1茶祖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厚生愛民思想的源泉

對百姓生命的愛護和尊重,是中國文化的一貫精神,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神農嘗百草的神話傳說中茶祖歷盡艱辛,品味百草,為民治病的事迹,表現了他堅強的毅力以及對生命的珍視,實際上體現了祖先的一種樸素、純真的貴生、愛民情懷,而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厚生愛民思想的源泉。

3.2茶祖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的現實存在,具有與人類本身同樣古老的歷史。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具有強烈的歷史性和遺傳性。作為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作的上古神話,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在這些上古神話中的英雄形象(實際上是神),集中體現了民族文化的精神淵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民族精神的形成。茶祖神農作為上古傳說中的農業之神、醫藥之神、飲食之祖、茶葉之祖,其歷經磨難所創造的光輝業績,激勵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作為一個中華文化起始時期華夏先民追求光明、奮發自強的悲壯型英雄,茶祖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貢獻之一在於,它對神農氏超越自然的精神力量的頌揚,塑造了中華民族堅定頑強、崇尚精神力量的民族性格。

3.3茶祖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奉獻精神源泉

茶祖品味百草,為民治病,造福於民,澤被後世的犧牲精神,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奉獻精神;神農傳說中對救世英雄神農氏的褒揚,賦予了理想人格以使命感及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準則,茶祖神話的表述的化生模式,表露了強烈的生生不息的宗族延續意識,並對後世理想化的思維方式有極大的影響[6-7]

3.4茶祖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知行合一、創新求真精神的源泉

茶祖神農氏不僅是茶的發現者,也是古代農業、古代醫藥、古代音樂、古代商業等的發明者,神農氏從實際生活和生產出發,在實踐中不斷發現新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勇於實踐,勇於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有新的創造發明,這種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倡導的知行合一、追求真理精神的文化根基[8-9]

3.5 茶祖文化開啟了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先河

茶祖神農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他把種五穀改變飲食結構的養生觀作為他的養生思想基礎,把嘗百草、選葯療疾的養生觀作為他的養生思想理論基礎,把相土地、察水源改變生活環境和條件養生觀作為他實踐基礎,從而開創了中華民族養生之道的先河,為人類的健康和民族繁榮建立了不朽的功績[5]

參考文獻

1 張岱年. 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M].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1992.

2 張岱年. 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J].學術月刊,1986(12).

3 張岱年. 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M].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北京:東方出版社出版,1998.

4 錢宗范、朱文濤. 炎帝和炎帝文化辨析[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5(01).

5 劉小華、賈芩苓. 炎帝神農氏養生思想研究,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J].2006(4).

6 郭 芳. 中國上古神話與民族文化精神,管子學刊[J],2000(1).

7 呂耀森. 上古神話: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淵源[J].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2).

8 陳勝利. 炎帝文化與時代精神[J].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4).

9 劉玉娥、邵長河. 創始農業厚重生命--論炎帝精神[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1).

弘揚茶祖文化 延續佳茗傳奇

——關於當代青年茶人價值觀的思考

王秀萍1,2 朱海燕3

(1.湖南農業大學教育部省部共建茶學重點實驗室·長沙·410128; 2.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

究所·福安·355015;3.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茶學系·長沙·410128)

摘 要:本文在解讀茶祖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針對當前我國茶產業的特有現象,深刻地剖析了目前青年茶人所面臨的文化傳承危機和創新機遇,提倡當代青年茶人應弘揚茶祖文化,樹立心憂天下、與時俱進、敢於創新的價值觀,促進中國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茶祖;茶人;價值觀;茶美學

在遠古時期我國歷史上粗放農業的時代,人們主要依靠採集植物和狩獵維持生存。但隨著人口的增長、生產生活工具的改進和原始社會的發展,人工的種植和養殖勢在必行。以神農為代表的引領人們開創農業,改善生存環境,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先祖們就應運而生。神農及其領導的部落神農氏發明並教會人們使用農業生產工具,始教人們進行作物種植和採集辨別包括茶在內的中草藥,既作為農業生產者,也是遠古時期偉大的農業科學家和教育家,對於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功績卓著[1]。目前對先祖神農起源和生平的研究和討論頗為熱烈[2],得出的結論有一致的,也有相左的。綜各家之言,筆者比較認同的結論是:神農不是特定的某一具體人物或某一地區文明的代表,而是中華民族從野蠻走向文明時代英雄人物的象徵和化身[3],神農與炎帝是否重合併不重要,重要的是中華民族至今一直保持著追本溯源,感念祖先,學習祖先,承前啟後,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1茶祖文化的內涵

茶的發現與利用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戰國時期的我國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就將口頭流傳的茶的起源記載了下來:「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唐以前曾稱茶為荼)而解之」。這在《史記·三皇本紀》、《淮南子·修務訓》、《草本衍義》、《帝王世紀》中亦有記載,均為後人所公認[4]。唐代陸羽的茶學專著《茶經》也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根據後人的推測,神農嘗百草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更多、更加充足的食物,最後得到的包括茶在內的藥物只不過是尋找食物的副產品而已。但不管神農時代將茶作為藥物還是食物,一致公認的是神農對茶這種植物的首先發現和功效認識,這使茶逐漸

          

作者簡介:王秀萍,女(1973-),助理研究員,湖南農業大學博士生。

由野生狀態轉變為人們普遍栽培和利用,滿足物質和精神需要的經濟作物和特色產品[5]。從這個意義上說,尊神農為茶祖實至名歸。神農氏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由野蠻走向文明時代開始階段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先進、開拓創新、重農務本、公而忘私、犧牲自我、關注大眾、以民為本、奮發圖強、推動文明[3]。千百年來,中國歷代的茶人們就是秉承和弘揚這樣的精神披荊斬棘,不斷創造著中國茶業的輝煌,給後人和全世界留下了珍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2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

茶祖神農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了茶,並逐漸認識到茶葉的藥用和保健等功效,尤其是其解渴、提神的作用,以至使茶發展成為一種日常飲料。此後,我國古人在長期的茶事實踐中發現,將鮮茶葉生吃或生煮羹飲,具有濃厚的青草氣,且滋味苦澀,但把茶葉加工後烹煮飲用,不僅清香鮮濃,而且有利於保存。隨著茶葉產量的提高,制茶技術的改進,茶業經濟的繁榮,茶葉消費的普及,在物質層面上,茶葉飲用方法不斷發展變化,從西漢至明代,出現了煮茶、煎茶、點茶、泡茶等品飲方式,而明代開始的泡茶法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在精神層面上,人們對茶美感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遠古時期因茶可解渴充饑,強身健體的功效,萌發出對茶之美的最初認識。三國兩晉時,茶已逐漸成為日常待客之物,不僅僧道飲茶參禪修行,茶開始走入文人生活中,出現了以茶入詩文的雅事。而從唐宋時期至晚清,飲茶之風日盛,茶文化日益繁榮,人們對茶之美的認識完成了從物質到精神層面審美的飛躍,茶逐漸形成具有獨立品格與內涵的文人文化模式,茶文藝創作掀起空前高潮[6]

清末至民國由於國家政治腐敗、戰亂動蕩、茶園荒蕪、中國茶業走向衰敗,茶文化處於低迷狀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恢復和扶持茶葉生產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茶葉生產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展,全國有20個省、市、自治區產茶,產量逐年增加,出口量不斷遞增。特別是近二十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質的繁榮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對茶產品的要求趨於便利化、安全化、保健化、精美化,特別是茶的保健功效日益得到現代科學研究的證實和深入探索,使茶的消費方式與消費面更為廣闊,茶類產品及茶品飲的方式更為豐富多彩,茶文化呈現出一派新時代的繁榮景象,茶及茶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6]

3當代青年茶人價值觀的困惑和出路

緬懷和紀念茶祖神農並不是要完全搬用先祖的言行,而是通過追溯我國茶業歷史的源泉和發展歷程,激勵當代茶人心憂天下,勇於創新,銳意進取。作為青年茶人,我們是承前啟後的受益者和開拓者,我們所生存和發展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是有別於前輩和後輩的,每個人都只能生活在現在,而不能活在過去的歷史和未知的將來里。

3.1我國現代工商文化與傳統農業文化的對峙與交融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人口眾多,農耕文化傳統深厚。而當今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社會運行管理機制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以及西方工業文明全球化的過程中試圖以一種標準化的或「邏輯的」方式在普遍法則的規定之下產生知識的西方哲學的盛行,導致了農業原生態文化體系的現代風險與傳承危機。國人在遭遇農村原生態文化和現代工商文化兩種觀念的衝擊中困惑迷惘,思想認識混亂,引發精神危機[7]。現代工商業文明注重以個人為中心獨立參與競爭,樹立獨立人格,既協作又分工,「尋新求變」,放眼世界和重利輕義,金錢至上等;傳統農耕思想的特徵卻是:重依附,輕獨立,少創造,重義輕利,重倫理,輕法制,重藝術,輕科學,重整體,輕局部等等。一部分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自由開放的同時並不接受其與傳統思想格格不入的觀念,而另一部分崇尚現代文化的人也在欣賞田園文化的同時排斥其壓抑個性自由的特質。

事實上,社會永遠不等同於一種特殊的傳統或文化。不同的文化是應付實在的不同方式,或者是對其他文化無法達到的部分進行的說明。現代文化探討實在的方式只尊重效率和理論的恰當性,而不管這會給人的精神造成什麼損害,中國較古老的傳統文化則試圖維護人和自然的完整性與和諧[8]。文化自由是人類發展的重要部分,是人們按照自己的願望生活並有機會從自己擁有或者可能擁有的各種可選方案中做出抉擇的能力之核心。思想家費耶阿本德認為,不存在什麼「客觀」的理由能使人們寧願選擇西方文化,而不選擇別的傳統。文化之間不僅可以共生、共存,還可以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合作,而「交流與合作不一定要共享意識形態」。[8] 文化自由的理想是「和而不同」,即多樣性傳統的平等互利、自由共生。文化自由的擴展,而不加以壓制,是在社會內部和社會之間促進穩定、民主和人類發展的唯一可持續的道路[8]。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必須經歷一番沉痛的撞擊,才能建立起多種觀念相會交融,相輔相成,共同創造豐富中華和世界文化的嶄新文化。

3.2 當代中國茶產業的緊迫問題與特有現象

茶產業是與茶產品經營相關的從事茶葉種植生產、加工和貿易的企業群體的集合。當前我國茶葉生產、加工和經營的市場主體十分清晰,且具規模。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茶園單產提高十分明顯,但茶葉原料生產主體並沒有充分獲得市場應有的收入。相反,工、商組織佔有了較多利潤,從而妨礙了茶園傳統小生產經營方式的改造與升級。從世界產業發展與分布來看,自然資源稟賦對獲取產業優勢固然重要,但它並不等於該國享有絕對的產業競爭優勢。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擁有該產業的絕對優勢,除了原料的生產優勢外,還表現在對原料再加工和深度開發的能力等方面。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在國際產業競爭中,除了出口貿易的傳統競爭策略方式以外,對外直接投資的競爭方式將愈來愈普遍。因此,面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如何推進我國傳統茶產業改造與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優勢」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9]

茶葉的保健功效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這種保健性和茶葉消費的文化性將一同構成茶產業發展的兩個支撐點。茶產業文化是我國茶產業的特有現象。茶產業文化不論在歷史時間跨度上,還是在空間的不同層面上都對中國茶產業發展產生作用。它影響著茶產業技術發展,也影響著茶產業組織制度的演變。著名發展經濟學家佩魯指出:「各種文化價值在經濟增長中起著根本性作用……各種文化價值是抑制或加速增長的動力基礎,並且決定著增長作為一種目標的合理性。」他同時指出:「經濟現象和經濟制度的存在依賴於文化價值:而企圖把共同的經濟目標同其文化環境分開,最終會以失敗告終」[9] 。沒有中國茶文化的廣泛傳播和應用,就沒有今日世界至少三分之一人口的因茶的色、香、味、形的感官享受和養生保健的功效及其融入的文化內涵而獲得的福祉、健康和精神享受。追本溯源,世界各國種植的茶樹及其栽培與加工技術、品飲方式以及茶禮茶儀、茶俗茶風、茶道茶藝,甚至茶字的發音與命名莫不源於神州大地[6]

當前我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均處於轉型過程,中國茶業處於這樣的大歷史背景之中,也面臨著「政府」與「市場」、「傳統」與「現代」的矛盾,也需要經歷轉變。中國茶業轉型有兩個內涵,一是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二是由傳統茶業轉為現代茶業,與時俱進。轉型期中國茶業問題,其深層次是文化問題,是茶人的價值觀念問題,中國茶業轉型應該包含茶人價值觀的轉型[10]

3.3 當代青年茶人價值觀的創新

自從有了人類,美感也就隨之誕生。美感是偏於人生理的和感官的體驗,也是偏於心理的和精神的感受。因此,茶人的價值觀實質是植根於茶、茶事活動、茶藝術創造等事物與過程的審美態度、審美趣味、審美經驗等的精神感受。從遠古茶祖神農「嘗百草」而發現和認識她到「南方之嘉木」再到「佳茗似佳人」,及至今日倡導「茶為國飲」,茶之美感的不斷豐滿就是茶人價值觀的不斷進步和轉換。茶業的歷史是有延續性的,也是在不斷變化著的,茶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環境也在不斷變化,當今社會正由農業經濟時代向工業經濟時代和後工業經濟時代過渡和轉型,而價值觀念是很難超越物質條件和現實處境的,所以在短期內我們既難以徹底擺脫長期繼承下來的傳統茶文化觀念,也很難完全創立適應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嶄新茶美學。因此,我們不能一味盲目地繼承傳統茶文化,沉浸在緬懷歷史的輝煌和偉大之中,而應立足現實環境,創造真正符合時代需要的物質和精神產品。我們必須經歷長期的開拓進取、艱苦奮鬥,才能逐步形成和確立表徵當代茶人精神風貌的價值觀。

如果說農業是中華民族的根基,那包括茶祖文化在內的農業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根本文化,我國曆來有重農輕商的傳統。但是,現代茶業畢竟不是農業獨領風騷的古代農業,現代工商文明的發達和進步早已經影響和改變了農業文明的內涵和形式,當代茶文化建設應以茶園環保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茶產品綠色保健化、精神健康化為目標,想方設法加快茶業產業化進程,縮短與強國的差距,提高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茶葉精深加工業的發展,改善茶農乃至全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即不僅要進一步改善和發揮茶業提供茶葉飲料、保健品等的功能,更要大力開發其促進茶園生態環境改善和農村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及傳承茶文化等多種功能,實現我國茶業發展的經濟效應、社會效應和環境效應的有機統一[11]

人類社會的歷史表明,社會進步的標誌和結果是自然界生物、人類生命和文化的多樣性存在和發展,而不是某一人或人群及其文化壟斷地球。天地萬物和諧相處就是一種最高境界的平衡狀態,是一種愉悅人們心靈的安全感和溫暖感,是人們為人處世的基礎、動力也是目的、歸宿,但它是一種難以維持的動態平衡。一味的偏安保守並不能維持現狀,只有創新開拓、居安思危、不斷學習進步才是維護和諧的積極態度和方法。但是,只有根植於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乃至全人類利益的個人科學創造和奮鬥才是有現實意義並能持續向前發展的。因此,在充分尊重個人自主創新和能力強化的同時,當代茶業事業仍然要提倡甚至強調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根本思想。茶人在追求個人自由發展的同時必須樹立國民意識和誠信意識,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弘揚敬業精神[11]。只有這樣,中國茶業才能欣欣向榮,福澤四海,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1 張景書. 中國古代農業教育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

2 楊振賢.「高平炎帝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綜述[J].學術月刊,2004(11):78-79.

3 錢宗范、朱文濤. 炎帝和炎帝文化辨析[J]. 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5,18(1):25-28.

4 文建虎. 湖湘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發祥地[J].檔案時空, 2008(1):4-6.

5 潘世東. 論炎帝神農嘗百草對漢水文化的深遠影響[J]. 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27(4):13-15.

6 朱海燕. 中國茶美學研究——唐宋茶美學思想與當代茶美學建設[D].湖南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7 徐曉軍、張必春. 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現代風險與傳承危機[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7(10):61-67.

8 王書明. 多樣性與未來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1):39-43.

9 蘇祝成. 茶產業組織結構與績效研究[D].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10 詹羅九. 轉型期的中國茶業問題[J].茶業通報,2008,30(1):12-13.

11 梁世夫. 姚驚波. 農業多功能性理論與我國農業補貼政策的改進[J].調研世界,2008(4):7-12.

論茶祖文化

包小村 陳奇志

(湖南省茶葉研究所·長沙·410125)

摘 要:茶祖只有一個,即炎帝神農氏,批評了吳理真茶祖說與孔明茶祖說;提出了「茶祖文化」的兩個定義;認為茶祖文化研究應與湖湘文化、炎黃文化與茶文化研究實現「三個結合」;將茶祖精神概括為四種: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和諧精神和道德精神;論述了弘揚茶祖文化的5個重點:普及茶祖文化,弘揚茶祖精神,吸收「天人合一」觀的精華,堅持培育茶德,搞好茶祖祭祀。

關鍵詞:茶祖文化;炎黃文化;湖湘文化;茶文化;茶祖精神

炎帝神農氏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茶祖,茶祖事迹流傳民間,茶祖精神惠及萬代,茶祖文化光照千秋。湖南茶業幸運,最早沐浴著炎帝文明的陽光雨露;湘茶文化驕傲,源於古老的炎黃時代;湖南茶人自豪,最先受到炎帝精神的熏陶。

茶祖文化研究近幾年來,在湖南省茶業協會的積極倡導下,逐步形成了熱潮,中華茶祖神農文化論壇的召開成為一個新的里程碑。

1一個茶祖

1.1炎帝神農氏是唯一的茶祖

茶祖就是發現茶、利用茶的祖先。根據史籍記載和考古證實,中華民族的先人炎帝神農氏,在湖南生活了較長時期。戰國時代,我國最早的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就把飲茶起源的傳說記載下來:「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炎帝時代,約相當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時期,時間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此時漁獵文化正向農耕文化過渡。

炎帝神農氏最早發現茶並作為解毒之良藥,他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的茶祖,是當之無愧的。然而當我們虔誠地祭祀茶祖之時,也聽到了一些雜音,局部地方的政府官員甚至是茶界知名的的專家學者,為了宣傳本地種茶歷史悠久,為了一己之利,另樹「茶祖」,將茶文化引入歧途。

1.2吳理真不是茶祖

四川雅安有人把其家鄉人吳理真奉為茶祖,理由是他為中國第一個植茶之人,相傳公元前53年,吳理真在蒙頂山五峰之間種下了七株茶樹。吳理真不能為茶祖,因他的傳說與茶祖定義不符,即使植茶之祖(第一個植茶之人),吳理真也排不上號,因為吳理真種茶比瑤族先

          

作者簡介:包小村(1963-),男,湖南華容縣人,研究員,所長,主要從事茶葉科技管理與推廣工作。

民在湘鄂邊界的龍窖山種茶晚了幾百年。

據考古學家家考證,約在炎黃時代,蚩尤部落聯盟(蚩為苗族自稱,尤為瑤族自稱),與炎黃部落聯盟相戰於涿鹿之野,戰敗後被迫南遷。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瑤、苗組成聯盟,在「左洞庭,右彭蠡」建立三苗國,部分瑤民進入臨湘北部的龍窖山,開荒種茶。北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已有文字記載:「龍窖山,在縣(臨湘)東南,接鄂州崇陽縣雷家洞、石門洞,山極深遠。其間居民謂之鳥鄉,語言侏離,以耕畲為業,非市鹽茶,不入城邑,亦無貢賦。蓋山瑤人也。」 [1]

1.3孔明不是茶祖

雲南有人樹孔明為茶祖,據說居住在瀾滄江中下游的布朗族、基諾族,都自稱其祖先是隨諸葛亮南征時被遺留下的,諸葛亮或插棍、或留茶籽、或施法力長出了茶樹,讓他們以茶為生。

我們認為孔明不是茶祖,其理由有三條:首先,諸葛孔明為三國時期人物,生於181年,卒於234年,他在生的年代還不如吳理真早,更不如龍窖山瑤族先民植茶的歷史早。其次,查遍有關孔明的史料,未見有關「孔明興茶」的記載。第三,據史料記載,諸葛孔明從未涉足過西雙版納,他在《出師表》中所說的「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非西雙版納之境。在西雙版納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等民族中,過去並未流傳關於孔明的傳說,有關傳說,並非源自本地,只不過是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學者、民間文藝工作者從外地帶進來,然後把它們「嫁接」到西雙版納少數民族頭上罷了。

2兩個定義

「茶祖文化」這一概念的提出是近幾年的事。何謂茶祖文化?尚無定論,我們嘗試提出如下界定,目的在於拋磚引玉。

狹義的茶祖文化指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及對該傳說進行闡發的文化,有炎帝神農氏發現茶、利用茶的事迹,亦包括後人對茶祖的研究成果、祭祀活動、有關茶祖的文學創作、茶祖精神的弘揚等。

廣義的茶祖文化指炎帝神農氏發現茶以後形成的茶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由於茶祖文化是中華茶文化的源頭和基礎,可以用「茶祖文化」泛指、代稱中華茶文化。

3三個結合

茶祖文化研究與相關文化研究應實現「三個結合」。

3.1實現茶祖文化與湖湘文化研究的結合

  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多樣性結構中的—個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近百年來,隨著湖湘人物在歷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廣泛矚目與確認,並已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湖南是茶祖神農氏的主要活動地,湖湘文化研究理應將茶祖文化作為重點。

3.2 實現茶祖文化與炎黃文化研究的結合

炎黃文化萌生於距今5000年左右的炎黃時代,對其研究發軔於戰國時期, 20世紀全面展開,改革開發以後出現繁榮。近些年來,炎黃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歸納起來有10個方面[2]:炎黃二帝的真實性得到肯定、炎帝與黃帝名稱的來源、炎黃二帝發祥地與陵寢的確定、炎黃二帝所處時代的判定、炎帝與神農氏的關係、炎黃二帝之間的關係、炎黃二帝的事迹、炎黃文化的界定、研究炎黃文化的意義、關於炎黃子孫的爭議。

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成果,茶祖文化研究不要重複炎黃文化研究已作的工作,要把重點放在利用茶祖精神發展茶產業方面;炎黃文化研究要增加新的熱點,如茶文化起源研究。

3.3實現茶祖文化與茶文化研究的結合

  許多茶文化專著把神農嘗茶僅僅當成一則神話簡單介紹,缺乏對茶祖文化的深刻剖析,人物研究重陸羽輕神農;有的著作甚至公然否定飲茶起源於史前的神農時代(例見:關劍平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茶與中國文化》第10頁)。茶文化研究應當突出茶祖文化這個核心,尋找茶文化的真正源頭,抓住茶祖文化演變的脈絡。

4四種精神

茶祖精神是指茶祖炎帝神農氏的事迹所體現的意義、核心、靈魂。理解茶祖精神是發掘茶祖文化當代價值的前提。茶祖精神可概括為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和諧精神和道德精神。

4.1創新精神

炎帝神農氏最早開創了農業,已被歷代學者承認,並被尊之為農業之神。如《左傳》昭公29年云:「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中華文明曙光初現時期,各種發明創造層出不窮,炎帝與黃帝是其創導者、組織者與總代表。《世本》卷九《作篇》,集中記載了炎黃時代的發明創造,諸如「神農作琴」、「神農和葯濟人」等。《補史記·三皇本紀》:「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用,以教萬人,始教耕,故號神農氏。」炎帝神農氏最大貢獻是發明農具,教導民眾進行農業耕種。

4.2奉獻精神

原始社會人類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炎帝為先民創造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條件,使之生存繁衍,並推進各部族的統一,這是利民精神的體現。據《周易》記載: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磕。」炎帝神農氏既是發明創造者,又是技術推廣者,始創耒耜,教民耕種,讓先民不再飢餓;炎帝神農為了治病救人,遍嘗百草,發明了中藥,發現了茶的藥用價值,使先民遠離疾病;炎帝神農「日中為市」,互通有無,創造了原始交易,使先民加強協作、共渡難關。

4.3和諧精神

神農時代,物我和諧,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淮南子.主術訓》記述:「昔者神農之治天下也……甘露時降,五穀蕃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不忿爭而財足,不勞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資而與之和同。」神農時代,人倫和諧,即人與人和睦共處。《呂氏春秋》載:君主以身作則,「身親耕,妻親織。」《淮南子》載:市場「衣食饒溢,姦邪不生;安樂無事,而天下均平。」

4.4 道德精神

《呂氏春秋》載:「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正也。」神農時代,民風淳樸,維護社會秩序,不須使用暴力,而是依靠道德力量的約束。人類最基本的兩種道德是:正義與仁慈;拿今天的話來說,正義就是不損人,仁慈就是幫助人。司馬遷曾提出 「榮辱不驚,惟義為先」的價值觀。關於仁慈,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5五個重點

弘揚茶祖文化、發掘其當代價值,應突出5個重點。

5.1普及茶祖文化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重視人的教化,強調要讓普天下的民眾都受到文化的熏陶與敎養。茶祖文化的研究成果要變成全行業、全社會的共識,使其當代價值得到充分實現,要大力做好普及傳播工作。如果那些具有寶貴价值的東西,發掘出來後,只停留在少數學者的圈子裡,就達不到「化成天下」的目的。我們要利用媒體、著作、講座、教學、會議、廣告、導遊、茶葉包裝等形式宣傳茶祖文化,讓「神農嘗百草,茶業始三湘」的事實人人皆知。

5.2發揚茶祖精神

茶祖神農氏的4種精神是茶文化中的人文主義資源,在茶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沒有過時,反而彌足珍貴。廣大茶人在重視科學的同時,也必須關注文化,並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起來。要進一步促使茶葉科學工作者、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與企業家的緊密合作,就茶祖精神,進行聯合研究和貫徹,把握我國茶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5.3 吸收「天人合一」觀的精華

炎帝神農氏提出:「因天地之資而與之和同」,「合天人之和」,這些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炎帝神農氏的《連山易》,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早在先秦時期,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就有許多生動實例。例如《論語·述而》載:「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只釣魚,而不用大網捕魚;用箭射鳥,但不射宿在巢里的鳥。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不濫捕濫獵。說明孔子對於保護生態環境,使自然資源不致枯竭,不僅有正確的認識,而且身體力行。 「天人合一」觀認為: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合理改造自然,自然是一個平衡和諧的有機整體,人必須有效地保護自然。炎帝神農氏的「天人合一」觀對發展有機茶園、保護生態環境具有現實意義,它為人類長遠生存和發展、為中國茶業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這是炎帝神農氏對中華茶業乃至全人類的一個獨特貢獻。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今天比歷史上任何時候價值更為寶貴。如何結合當前我國茶產業實際,正確領會、運用茶祖神農氏關於「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遺產,是一個重大課題。

5.4堅持培育「茶德」

所謂「茶德」,是指茶人的道德要求。唐代陸羽《茶經·茶之源》云:「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將飲茶與茶人儉樸之美德相聯繫,不單純把茶看成僅僅是滿足生理需要的飲品。唐末劉貞德在《茶十德》一文中擴展了「茶德」內容:「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提升了飲茶的精神要求。中國當代茶學專家莊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程啟坤和姚國坤先生提出的「理、敬、清、融」,台灣學者范增平先生提出的「和、儉、靜、潔」等,都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從不同角度闡述茶人應有的道德要求,強調通過茶事活動,引導茶人完善個人的品德修養,達到茶人和諧、健康、純潔的崇高境界。

5.5 搞好茶祖祭祀

茶祖祭祀是文化自覺的需要。什麼是「文化自覺」?在1998年「中華文化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費孝通先生髮表了論文《中華文化在新世紀面臨的挑戰》,他說:「文化自覺,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簡言之,文化自覺,就是對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

茶祖祭祀是對茶祖精神的弘揚。炎帝神農氏雖已成為遠古人物,但我們要讓茶祖精神世代流傳。茶祖祭祀是茶業發展的需要,它可凝聚中華茶人,從而促進中國茶業的振興。

中國茶界每年應舉辦規模盛大的祭茶祖活動,逐步淡化其血緣與地域色彩,強化茶祖文化的認同與傳播。茶祖不僅僅屬於湖南,也屬全國,茶祖祭祀應定位於國家級祭祀,應有全國茶人的參與,有國家級茶葉社團的組織,有各級政府的支持;組織者應根據茶的特點制定統一的祭祀活動辦法,按照統一的儀式和規格祭祀茶祖,以滿足海內外茶人尋根探源、謁祖歸宗的心愿。

參考文獻

1 陳奇志、何培金、謝大海、盧明德、趙田初、周正林. .璀璨的臨湘茶文化【J】.茶葉通訊,2008(3):29.

2王俊義主編. 炎黃文化研究第五輯.【M】鄭州.大眾出版社,2007:22-34.

茶祖精神與臨湘茶人

何培金1陳奇志2謝大海3,4盧明德3,4趙田初3,4周正林3,4

(1湖南省岳陽市史志辦·岳陽·414000 ; 2湖南省茶葉研究所·長沙·410125;

3湖南省臨湘市永巨茶業有限公司·聶市鎮·414302;4 湖南省岳陽市茶葉協會·岳陽·414000)

摘 要:茶祖精神,指茶祖神農氏關於「親嘗百草、發現茶、利用茶」的事迹和其他豐功偉績所表現的核心與靈魂。本文挑選近、現代湖南省臨湘市聶市古鎮的茶事,從民族精神、創造精神、崇德精神、貴和精神四個方面論述了臨湘茶人對茶祖精神暨炎黃精神的理解與弘揚。

關鍵詞:茶人;茶文化;茶祖精神;臨湘市;聶市古鎮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光明日報原副總編輯魯諄先生,在2007年炎黃文化研討會上,提出炎黃精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利民精神」,諸如神農對於農業的發明、遍嘗百草,發現茶葉,黃帝發明創造衣裳、舟車、宮室、文字等,為先民謀福利;二是「創造精神」,指的是炎帝、黃帝正當中華文明曙光初現時期,大搞發明創造;三是「崇德精神」,指炎帝、黃帝崇尚道德,注重用社會倫理道德調節人際關係;四是「貴和精神」,就是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時,以「包容寬厚、和諧共處」為基本準則。這一概括,至為精當。

本文論述的茶祖精神是指茶祖神農氏嘗百草、發現茶、利用茶的事迹和其他豐功偉績所表現的核心與靈魂,它與炎黃文化研究中提到的的「炎黃精神」概念一致。一代又一代臨湘茶人,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創造和弘揚了璀璨的臨湘茶文化,開拓了輝煌的的臨湘茶產業。這裡挑選臨湘市聶市古鎮的茶事,論述臨湘茶人對茶祖精神暨炎黃精神的理解與弘揚,以見「茶祖文化」、「湖湘文化」之一斑。

1致富一方——傳承茶祖「利民精神」的豐碩成果

昔日臨湘聶市茶人,會生產,善經營,帶動一方百姓致富。聶市古鎮因茶而旺,人稱「小漢口」。據史料記載,光緒初葉,聶市紅茶暢銷,廣東茶商長駐聶市大購紅茶,經濟活躍,居民大興土木,建造房屋。當時聶市街有大小店鋪200餘家,僅紅茶一項交易,每年有12萬兩銀子。到清朝末年,紅茶銷路衰退,磚茶代替紅茶,有山西、武漢茶商來聶市經營磚茶,茶莊10多家。每逢茶市開秤,叫價呼碼之聲不絕於耳;扛茶包和壓制磚茶的漢子,絡繹不絕,汗流浹背;晨昏之時,揀茶婦女,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穿紅著綠,呼朋喚友,歡歌笑語,熱鬧非凡。據傳,聶市每年老茶交易有二、三十萬銀元之多。據舊時茶刊記載,「光緒末年,

          

作者簡介:何培金(1938-),男,湖南臨湘市人,原岳陽市史志辦主任,長期從事地方志編審工作,有多種歷史著作出版。

茶商每年在聶市出籠10萬多兩銀子」。此種盛況,一直持續到30年代中期。抗日戰爭期間,聶市淪陷7年之久,長期為日本侵略軍占駐,茶業大衰,商業大敗。抗日勝利,雖復興有限,但仍有10多家茶行,60多家商號,殷實之戶比比皆是。

茶業興盛,鄉間農民有事可做,活躍了城鄉經濟。舊時,聶市有一、二萬畝茶園,人平一畝多,農民不愁沒事做,也不愁沒有收入。集鎮附近「人多田少」的地方,一些有勞力但無田地的窮苦人,也有一條營生之路。10多家茶行,每家百十人,晉商只有5-6人,頂多7-8人,他們主要掌管收茶記碼發款、成品押運出售,而大量的制茶工,依靠附近的農民。茶箱的搬運、裝卸,茶葉的選揀,亦曾給社會上窮人帶來生存的希望。聶市茶葉,在解放前主要靠水運而外銷,即由聶市起運,經聶市河、黃蓋湖、長江而達武漢。水上,有20多隻木質小駁船穿梭於聶市、武漢之間,去時載茶葉或穀米,來時帶工業品,船主為今高潮村河沿一帶的何姓船民(農民)。集鎮上,有三個裝卸隊,時稱「騾腳班」,每隊少則三四十人,多則百餘人。

昔日的茶行多被時光的流水湮滅,但茶祖的「利民精神」在新一代茶人身上發揚光大。今日湖南省臨湘永巨茶業有限公司屬民營企業,已重振昔日聶市茶業雄風。以2007年為例,全年發放的老茶收購額多達數百萬元,發放的職工工資180多萬元,出口創匯收入100多萬美元,在全省茶行業中出口排名第五位,磚茶出口第一位。

2臨湘青磚——弘揚茶祖「創造精神」的傑出作品

臨湘茶有過多次演變。唐以前為晒乾或不晒乾的散葉茶,唐代為蒸青團餅茶,似膏若面,已無散茶的青草氣,宋代發展為炒青。餅茶、散茶體積大,易霉變,南茶北調,運輸不便。明代中葉緊壓茶應運而生,先篩揀茶葉,再用蒸汽加熱,然後用腳踩成圓柱形的「帽盒茶」,因以篾簍包裝,又稱「簍茶」,這種帽盒茶便是青磚茶的前身,也是我國「茶馬古道」南方起點的最早產品。

從清康熙年間起,開始壓制磚茶。其磚方形,故稱「方磚」。所謂方磚就是青磚,呈方形塊狀,大小規格多種,每塊重量1-6市斤不等。磚茶比帽盒茶,大有改進,結構緊密,表面光潔,規格一致,水分適量,貯運方便。據民國年間的李建樺《湖南之茶》記載,當時青磚茶壓制設備有人力螺旋手搖鐵壓機、木犀、花板、底板、鐵夾板、扯碼鐵尖、退磚機、蒸灶、蒸茶甑、夏布巾、茶秤等。壓磚工序為:稱茶、蒸茶、壓茶、退磚、包裝。

今日,湖南省臨湘永巨茶業有限公司秉承茶祖「創造精神」,不斷開發新產品,2006年3-6月分別取得青磚茶標貼專利和圓角磚等三項外觀專利。2008年7月又獲得了「緊壓茶模具實用新型」專利。圓角磚外形四角為圓弧,在蒙古國有圓滿、吉祥、和諧之意。公司生產的圓角磚除四角為圓弧外,四周有凸邊,中間壓有花紋圖案,兼具青、茯磚之風味,深受蒙古國民喜愛。2007年公司還研製了多種異型磚茶,如大圓餅形、條幅對聯形、槽格小片塊形、《岳陽樓記》屏風形、格言警句長方體緊壓茶等。

3放棄「洞川」——茶祖「貴和精神」的形象闡釋

從同治年間起,有四家晉商在臨湘聶市開辦茶莊。從此,聶家市開始成為「晉商萬里茶路」的南方起點。聶市人待晉商友好,平日總稱 「西客」;聶市商人到武漢進貨,晉商的大商號往往開出支票,方便聶市商人;購茶旺季,晉商的資金一時難以周轉,聶市茶商總千方百計為其排憂解難,或緩收茶行的房屋租金,或以南貨、百貨、雜貨為晉商抵付茶款,或籌措資金借給晉商,或與晉商聯手收購茶葉,最後由晉商加工製作磚茶,共同撐起聶市磚茶的大旗。一些棄儒從商的聶市茶商還與晉商中的文人在共同的經營活動中結成了至交。秀才出身的聶市茶商姚子嘉與山西茶商康鑒三就是一例。民國21年出版的姚子嘉《毋身欺齋詩稿》,收錄的《贈康鑒三》詩(詩題下有自注「山西人茶於聶」),便記錄了他們的深厚友誼,詩云:

青琴海上詠成連,借蓋全交亦舊緣。

大筆慣題湘水月,故鄉遙望晉陽天。

書編平準追前哲,榮入泮宮憶少年。

儂亦棄儒求學賈,願同伐木訂聯翩。

今日臨湘永巨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洞庭牌磚茶,起源於清朝、民國年間的「洞川」品牌。十九世紀中葉晉商在山西開辦「三玉川」、「巨盛川」,同時在湖北羊樓洞和湖南聶市、羊樓司皆設有同名茶廠,並與蒙古族最大茶商「大盛魁」建立起業務關係,得到了「大盛魁」的大力合作。據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大盛魁史料》記載,「大盛魁」於清康熙年間興起,以歸化(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為基地,持清廷營業執照往來烏里雅蘇台、科布多之間,主要經銷聶市、羊樓司和湖北羊樓洞的紅茶、綠茶、黑磚茶,營業近百年之久。湖南省臨湘縣的聶市、羊樓司的「三玉川」生產的茶磚,都以「洞」、「川」為標記,「洞」指最早設廠的地點羊樓洞,即以「洞」字代表羊樓洞、羊樓司、聶市這一茶產區,「川」指茶廠票號。茶廠票號以「川」 字取名,最早是為了討個吉利,希望做到「生意興隆遍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金銀財寶能象川流不息的河水一樣滾滾而來。經「大盛魁」鼎力銷售後,壓有「洞」「川」字樣的磚茶在蒙古族牧民中信譽極佳,有些牧民無錢購茶,就用一頭羊換一塊茶磚。聶市、羊樓司、羊樓洞一帶後來開設的天順長、興隆茂、巨貞和、大涌玉等同名茶莊,生產的青磚茶統統壓有「洞」「川」二字。清末從湖北汀泗橋來聶市經商的姚寶臣(俗稱姚老寶),民國初年在聶市瓦滓嘴辦有一家茶行,名叫「永巨茶行」,所制磚茶都壓有「洞」「川」之字。民國27年,日本侵略軍侵佔聶市,永巨茶行被迫倒閉。其磚茶商標模板為附近一位名叫趙應兆的住戶撿回用作壇蓋,被保存至今,其模板右上角壓有小酒杯大小的楷體「永巨」二字,左上角壓有小酒杯大小的蒙文「好」字,二者之間壓有比「永巨」二字略大的楷體「洞」字,模板正中則是一個碗口大的「川」字。

1984年,聶市鎮興辦鄉鎮企業,首選開辦磚茶廠。其時,趙應兆的兒子趙田初主動獻出父親珍藏的那有「永巨」字樣的老模具。1984年,創辦「湖南省臨湘永巨茶廠」,並依照這模具壓制出了聶市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磚茶:磚面左上角為蒙文「永巨」兩字,右上角為漢文楷體「永巨」二字,中部系醒目的楷體「川」字,並於當年註冊了有岳陽樓圖案的「洞庭牌」商標,產品銷往內蒙,深受消費者青睞。但由於當時商標註冊疏忽,只註冊了「洞庭」商標,對磚面的「川」字圖案則忽略了,未予註冊。至1987年,昔日聯手創建「洞川」磚茶的湖北省趙李橋茶廠(原羊樓洞茶莊),將磚面的「川」字圖案搶先註冊,隨後向聶市永巨茶廠提出交涉,要求其停止使用「洞、川」標記。從維護國家《商標法》出發,永巨茶廠放棄了歷史上長期使用的標記,這給磚茶的銷售一時帶來了很大困難。

  然而,臨湘永巨茶廠本著「和為貴」的原則,未對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提出商標異議,忍痛放棄了祖宗傳下來的「川」字標記的使用習慣。1988年起改用蒙文「好」字—— 等作標記,有此字樣的青磚與原有「川」字標記的青磚質量和風味相同,在內蒙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

4茶商重義——茶祖「崇德精神」的精彩演繹

聶市茶商,樂善好施,修橋鋪路爭帶頭,扶貧濟困不落後;同時,富有民族正氣,不向外敵屈服投降,可謂茶祖「崇德精神」的精彩演繹。

清光緒年間的「八百里洞庭湖」上,有個專門拯救海事、開辦義渡的慈善機構——岳州救生局。聶市與洞庭湖雖毫無干係,聶市茶商卻曾向岳州救生局捐贈大筆資金,這在清光緒年間編纂的《岳州救生局志》中有具體記述。在晚清、民國年間,聶市茶商還曾幾度捐款從湖北蒲圻購置石料,將1公里長的聶市古街全部鋪上蒲圻石塊,並砌了下水道,人從街上走過,「天晴不沾灰,下雨不沾泥」;從武漢、天津等地購置鋼板、鋼樑建成了長80多米、寬6-7米、高10餘米的聶市大鐵橋。

方誌盛茶莊的第一代茶商方西甫,原本貧困不堪,靠挑著貨郎擔走村串戶來度生計;後來有了鋪面,開始做茶生意。他為人正直,心地善良,每逢年關節日,他都要夥計送錢送肉給窮苦人,深得人心。清光緒中葉,義和團運動興起,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有家茶行的山西老闆姓瞿,在驚慌失措之際,忙把一口箱子寄存到方西甫家,對他說:「我帶多了東西走不動。這箱子請你保管一下,我回山西老家避避。」方西甫看了一眼就代為收藏起來了。第二年,瞿老闆回到聶市,已記不清當年寄存地,在方西甫家門前徜徉了幾回不敢進屋詢問。西甫見了,主動問門外那人:「你去年寄了一件東西在我家裡,是不是來拿箱子的呀?」瞿老闆激動不已。連說「是的,是的。謝謝您。」進屋後,西甫交還瞿老闆。箱子完璧歸趙,當面把箱子打開了。西甫一看,人都驚呆了,裡面全是金條、銀錠,瞿老闆不勝感激。

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聶市茶商更有高尚氣節。1938年11月,臨湘為日本侵略軍所侵佔,日本侵略者得知聶市茶商方漢生、姚子嘉、鄉紳沈仲山均是臨湘名士,人稱聶市「三老」,即許諾「保障茶路暢通」「給以高官」,請其出面組織維持會,「三老」斷然拒絕。收買未果,三人被捕押往長安監禁。不久,方漢生重病,保釋回家,旋即去世。

這種「崇德精神」,今日永巨茶業得到繼承和發揚。在磚茶生產中,除保質保量外,企業還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以讓消費者購到優質安全的磚茶。資助開辦希望小學、修建敬老院、改造集鎮公共設施、幫助四川賑災等,一項少則幾千元,多則數萬元,平日有些街道居民、鄉間村民出現了意外事故,或要醫治大的病痛,多給救助。

中華茶文化的由來及興起

文建虎

( 湖南省農業廳·長沙·410005)

  中華茶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不僅是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農耕文化的先行者。上古洪荒時代,原始先民以狩獵為生,吞食動物。這不易消化,還引發許多疾病。得茶之後,防止了疾病,促進了消化,提升了大腦的發育。這使我們中華民族,既是勤勞的民族,又是智慧的民族,生息、繁衍在神州大地,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茶,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史相伴而行。這次在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凸顯一個「茶」字,這是我們歷史的生動反映和光輝體現。今天,在我們踐行科學發展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大家相聚一堂,共同探討和弘揚茶文化,這對於我們推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1炎帝神農是發現和利用茶的始祖

根據史籍記載和考古證實,中華民族的先人炎帝神農,是我國第一個發現和利用茶的始祖。戰國時代,我國最早的第一部藥物學《神農本草》,就把先民口頭流傳下來的關於茶的起源記載了下來:「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唐以前稱茶為荼)而解之。」這在《史記·三皇本紀》、《淮南子·修務訓》、《草本衍義》、《帝王世紀》亦有記載,均為後人所公認。

神農嘗百草,在什麼地方呢?在我們湖南境內。

據鄙人近年來的學習、研究和考證,初步認為,炎帝神農出生在湖南,生活在湖南,安葬在湖南。這不是天方夜潭的奇思異想,也不是空穴來風的大膽假設,而是有一定事實為依據。

炎帝神農出生北方陝西一說,最早見於國語,而其他古籍文獻,並不贊成這一說法。

屈原在《遠遊》中說:「指炎神而且弛兮,吾將往乎南疑。」這裡的南疑指湖南九嶷山。《列子·湯問》說:「楚之南,有炎人之國。」炎人指炎族部落。《淮南子·天文訓》說:「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左傳·昭公十七年》說:「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帝王世紀》說:「有聖德,繼無懷氏後,以火承木,住在南方,主夏,故謂之炎帝。」《漢書·魏相傳》說:「南方之神炎帝,乘離執衡司夏。」《史記·三皇本紀》說:「炎帝,以火名官……,始教耕稼,故號神農氏。」

此外,在《淮南子·時則篇》、《漢書·律曆志下》、《逸周書》、《詩傳》、《白虎通義》、《盛

          

作者簡介:文建虎(1935-),男,湖南省農業廳原副廳長、高級農藝師。

弘之荊記》、《例子新論》等古籍中均有記載。

這些古籍文獻,其共同特點,深刻揭示了「炎」的內涵,這就是陽光與火光。作物生長需要陽光,禽獸蒸煮需要火光,這就促進了古先民對陽光與火光的崇拜,於是稱之為「炎」,久而久之,這個部族就稱為炎族,其首領就是炎帝。

湖南境內,有個嘉禾縣。古籍記載:「炎帝之世,天降嘉種,神農拾之,教民耕作,於其地日禾倉。後以置縣,循其實曰嘉禾縣。」

湖南境內,還有個耒陽縣。「按耒之作,始於神農」。先民將耒之發源地稱之為「耒地」,將流經耒地的河流稱之為耒水。秦統一中國後,設耒陽縣,沿用至今。

湖南境內,還有個茶陵縣。茶陵在西漢元朔四年置縣,這在公元前125元。陸羽在《茶經》中明確指出:「茶陵是因陵谷生茗而得名。」

湖南境內,還有一個酃縣(古屬茶陵),現改為炎陵縣,是神農安葬的地方。

這些都說明炎帝神農在湖南境內遷徒的過程中,在這些地方留下了足跡。

炎帝神農,從南疑遷徒到茶陵,在白鹿原這個地方定居下來。一日,他從住地到橋頭嶺、豪山一帶採藥,嘗遍百草,因飢餓誤吞幾個野果,不久渾身不適,倒在地下。心想,定是中毒了。他把隨身攜帶的葯都試了一下,均不見效。這時,他躺在密林草叢,聽到有一水泉在耳邊流過。翻過身子,喝了泉水,感到味澀。於是爬起來,坐在地上,抬頭望見周圍全是碧綠的林木,有高有低。他隨手捋一把鮮葉塞入口中嚼了起來,先是苦澀,而後清涼,頓覺舒服許多。接著,連捋數把,一口一口嚼下去,又喝了幾口泉水,身體逐漸好了。這種碧綠的林木,就是茶樹。

茶葉開始當作藥用,以後發展為飲用。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手神農氏,聞於魯周公。」

這些事實說明,炎帝神農是第一個發現和利用茶的始祖。這大約在舊石器末期,距今約一萬餘年,早於世界任何其他地方。

2歷代詩人推動了茶文化的發展

中華原始先民,在沒有文字之前,口頭流傳許多民歌、民謠。春秋戰國時代,有了文字,孔子將民歌、民謠編三百篇。這就是《詩經》。

《詩經》對茶的吟詠有四首:

《谷風 邶風十》:「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鄭風十九 出其東門》:「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七月 豳風一》:「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鴟鴞 豳風二》:「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這是茶文化最早的文字記述。

有些學者將《詩經》中的「荼」硬說成是「苦菜」,這是不確切的,也是不科學的。

無須許多考證和闡釋,《詩經》中的這四首詩,本身就可以說明「荼」就是「茶」。

「苦菜」是草木,是一年作物。「茶葉」是木本,是多年植物。「有女如荼」,「苦菜」有女那麼高大嗎?「薪樗」講的是利用茶的部位,「捋荼」講的是採茶的方法。難道「苦菜」只利用冠部嗎?「苦菜」的採收如何去「捋」呢?

詩祖屈原,貶逐沅湘,創作《離騷》,其中就有四首茶詩。據學者王建國先生考證,《楚辭》中的「椒漿」、「柘漿」,就是湖南汩羅、湘陰、桃源、桃江、安化流行的「芝麻豆子姜鹽茶」和「擂茶」。

《九歌》中說:「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招魂》中說:「靦鱉炮羔,有柘漿些。」

《九嘆·愍命》中說:「懷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紛以罹詬也。」

《九思·傷時》中說:「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凋兮瑩嫇。」

這是我國最早吟詠茶詩的華章。

自此之後,茶詩接踵而來。

西晉左思《嬌女詩》有云:「心為荼 劇,吹噓對鼎 。」

西晉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有云:「芳荼冠六情,溢味播九區。」

東晉杜育作《荈賦》有云:「靈山惟岳,奇產所鍾,厥生荈草,彌谷被崗。」

歷史進入唐代,茶飲盛行,茶詩風起雲湧。李白、杜甫、盧仝、杜牧、劉禹錫、柳宗元等均有茶詩佳作。

宋代,既有茶詩,更有茶詞。

元代,除茶詩、茶詞之外,還出現了茶曲,可隨章曲說唱。

明清時代,茶詩、茶詞、茶曲、茶賦全面發展,茶聯更是別具一格。有專家統計,清人鄭板橋一人,就作茶聯三十餘副。

茶,因詩而遠播;詩,因茶而增輝。兩者相輔相成,相融相切,相得益彰,構成了中華茶文化的輝煌。

與此同時,茶文,茶葉專著,也為數眾多,猶如滿天星斗。

在茶詩、茶詞、茶曲、茶聯、茶賦興旺發達的背景下,茶畫、茶歌、茶舞、茶戲也得到蓬勃發展。在科技的指引下,以茶為題材的還進入攝影,進入銀屏,使茶文化出現萬紫千紅、絢麗多姿的局面,發射耀眼的光芒,為後人留下豐富的茶文化遺產。

3歷代哲人將茶文化引向哲理思維

茶,自出現後,歷代哲人對茶飲有許多精闢的見解和論述。

神農發現茶以後,茶由野生轉為栽培。在栽培過程中,需爭天時,奪地利,得人和。以後還需採摘,加工、貯藏。這說明,茶之所以為茶,則是「天人合一」的產物。

陸羽在《茶經》中,對風爐設計的解釋是: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儒家從「和」的哲學理念中詮釋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

「茶道」一詞,我國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出現。唐代《封氏見聞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又記述:「又因鴻漸之倫,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茶道」的提出,很明顯這是受老子的影響,從「道,可道,夫常道」中引伸而來。

唐代年間,人們對茶飲的環境、禮節及操作方式,比較講究,已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尤其是茶宴,有宮廷茶宴、寺院茶宴和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的發揮。這主要就是:倡導禮義,增進友誼,閑潔致靜,促進和諧。

日本現盛茶道,這是從我們湖南石門夾山寺傳出的。這個問題,鄙人於2005年冬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2006年《湖南茶業》第一期上,對此作了介紹。

唐代,佛教僧侶倡導「茶禪一味」。因此,茶葉是僧人坐禪修行不可缺少的飲料。佛教流行茶有「三德」之說:一是坐禪時,通夜不眠;二是滿腹時,幫助消化;三是茶為不發(抑制性慾)之葯。

唐代佛教盛行,大造寺院,大立佛像。高山廟寺,又適於茶的生長。名山名寺,普遍種植茶葉。古代名茶,大多出於高山寺庵僧尼之手創製而成。

不少僧人能詩能文能書,與民間詩人結友結伴,吟詩填詞,作文作曲,宣傳茶飲功能,使茶文化得到廣泛傳播。

茶飲伴隨佛教,從南方傳到北方,從漢族傳到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從中國傳到朝鮮、日本、印度、緬甸、越南等國。

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儒家以茶勵志,感悟人生,溝通心靈,積極處世,正堂為人。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靜以致遠,脫塵超俗,中淡閑潔,注重修養,超越自我。佛家茶飲常伴青燈孤寂,明心見性,清心養神,道由心悟,正心修身,諸天加護,友朋和合,參禪悟道。

茶道升華為哲理境界,這是茶文化的精髓。儒、道、佛各家在茶飲中追求的各有側重,大同小異,其共同的核心是「和」。這源於《易經》中的「保全大和」。「保全大和」的意思是,世界萬物皆由陰陽兩要素構成,陰陽相調,保全大和之元素以普利萬物,才是人間真道。這就要求人們與大自然協調相處,人與人之間和諧共存。

中國歷代哲人,從來就將茶道當作加強友誼的橋樑,溝通心靈的傳媒,增添仁義的信物,促進和諧的紐帶。在我們當今建設和諧社會的新時代,更應弘揚中華茶文化之茶道精神,推動世界,走向和諧。

4盛世興茶是歷史規律

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河中,茶葉的生產和發展,時有起伏與興衰。

春秋戰國時代,茶已由野生開始轉為栽培,以藥用為主。記載茶的典籍有《詩經》、《神農本草》、《神農食經》等。《神農本草》記述:「荼生益州,三月三日采。」《神農食經》記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這個時期的茶,不僅是珍貴的藥物,而且還作為隨葬品。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常德德山挖掘戰國時代的楚墓中,發現出土的一件陶器中就盛有茶葉。

秦統一中國後,一直至漢代,茶已從藥用逐步發展為飲用。由於國勢強盛,經濟比較繁榮,茶葉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茶事反映在當時的典籍著作中達10之多。西漢張騫通西域,開創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否有茶葉外傳,史籍沒有記載,但近代在絲綢之路的考古中,發現有茶。這個時期,茶亦作隨葬品。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長沙馬王堆發掘的西漢墓葬中,墓中有教茶仕女帛畫,是漢代皇烹用茶飲的寫照。在隨葬的清冊中,還有「 一笥」的簡文和木牌文。據專家考證,就是「檟」的異體字,這就是苦茶。

歷史發展到唐代,尤其是在貞觀之治以後,社會較為安定,生產得到發展,經濟比較興盛,茶葉生產蓬勃,茶飲較為普遍,已發展為社會風俗。歷史上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而盛於唐」之說。時勢造英雄,這個時期出現了茶聖陸羽,著有世界聞名的《茶經》,這是時代的產物。有學者估算,這個時期全國茶葉每年的總產量達1億斤之多。此時,絲綢之路二度繁榮。不僅如此,還開拓了「茶馬古道」。在當時中原與華夏西部地區,先是「茶馬互市」,以茶葉交換馬匹,以後逐步發展為「茶馬古道」。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繁榮。這個時期,茶學專著達十餘部,茶詩,茶文燦如星辰。通過多種途徑,茶葉及其茶飲傳播所有周邊國家。

宋代初期,幾代帝王為鞏固統治,採取了一些保護農耕的措施,特別是減輕了茶葉賦稅,茶葉及其茶飲有較大發展。宋徽宗趙佶一生耆茶,他認為茶的芬芳和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祛襟滌滯,致清導和,中淡閑潔,韻高致靜,因而趣味無窮。

元世祖忽必烈,比較注重農業生產,鼓勵農民開荒。元初「民間墾闢,種藝工業,增進數倍」,江淮地區出現了「甲兵不見見漁蓑」,「荒田耕遍夕陽多」的景況。此時茶葉生產又一次升起,有學者估算,每年茶葉總產量達1.6億斤之多。

明代初期,朱元璋實行獎勵開荒、移民屯田、興修水利等政策,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茶葉生產也從元末低谷中爬了上來。明成祖時,鄭和七下南洋,使茶葉在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得到傳播。與此同時,茶馬古道也進一步繁榮。茶著盛行,達三十餘部,較之以前的茶學專著更加豐富和完善。朱元璋倡導楹聯,當時楹聯蓬勃發展,茶聯也比較多,茶詩也比較興旺。

清朝初期,尤其是康乾盛世之時,社會比較穩定,生產發展,經濟繁榮,茶葉從明末低潮又掀起一個高潮。有學者估算,這個時期全國茶葉每年總產量達5.5億斤至6億斤。國內茶飲普遍,茶館茶樓,南北林立。「茶馬古道」繼續保持繁榮和發展。國外銷售量也逐漸增多,不僅是周邊國家,還輸往歐洲、美洲、中東一帶及東南亞諸國。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樣一個規律,每逢盛世,茶葉生產就有大的發展,這就是盛世興茶。

這是因為盛世,社會比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生產力得到大的發展,經濟較為繁榮,商貿也比較活躍,茶飲得到普及,這進一步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

我國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糧食生產商品率低下,而茶葉生產商品率較高。歷代開國元勛,為繁榮經濟,增加國庫收入,都比較注重發展茶葉生產。這也是盛世興茶原因之一。

我們當今所處的時代,是改革開放的時代。三十年來,經濟建設,成就輝煌。2008年以北京奧運會和神七飛天為標誌,我們已進入盛世。由於人民群眾生活普遍提高,茶飲已發展為國飲。茶為綠色飲料,暢銷國外。這必將迎來茶葉的飛速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茶葉的功能亦被不斷開發,已從提神明目、幫助消化,發展到抗癌治癌,還能防治艾滋病。對青年人說,茶能煥發青春;對老年人來講,茶能延年益壽。就新世紀來說,是綠色食品的世紀,是綠色茶飲的世紀。中國的茶人,尤其是湖湘茶人,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把湖湘茶業推向高潮,走出湖南,走出國門,走出亞洲,走向世界。

國際上對茶祖神農的理解

崔錫煥

(東亞細亞禪學研究所)

1序論

所有崇尚茶的東亞圈內人稱為炎黃子孫。炎黃指的就是炎帝神農氏。

茶的開始從神農氏談起是因為神農發現茶之前,一直將茶作為藥用。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從此便開始飲用茶,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世人逐漸熟悉茶。神農發現茶之後,將荼、檟、蔎、茗、荈稱為茶。並且,神農用茶解百草(百種草)之毒後,將神農尊稱為茶神。神農是古代三皇(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之一,他不僅發現了茶,還收集糧谷種子與百姓播植並教授耕種方法。稻子漸漸成熟,五穀豐盛,從此,人們稱他為神農。陸羽在《茶經》中說: 「茶之飲,發乎神農氏。」

茶在中國傳播的時期是大約5000多年前,從西南地區的巴蜀之地傳播到了東亞各國。百姓們至今仍以感恩的心懷念著傳播了茶的神農。每年都會舉行祈禱豐收的神農祭,還在收新茶的穀雨之前舉行茶神祭來表達謝意。至今為止仍擁戴神農,這可以說是神農仍活在百姓心中的有利證據。

2自茶神神農開始的茶之路

有種禮儀長久以來一直左右著韓國人的心靈,這就是茶禮。所謂茶禮是指為祖先祭祀的儀式,祭祀時供奉茶的風俗傳到了今天。進一步,則為發現茶的神農舉行神農祭。為祈禱豐收的神農祭祀,那當年的收成一定會很好,這樣的故事一直傳到至今。此外,帶著對茶神的感恩之心舉行茶神祭,與大眾一起分享茶。這樣的風俗,在韓國人的心中銘記了很久。因此,神農不僅被中國,還被崇尚茶的東亞圈各個國家都恭敬地稱為茶神。

據《我們的國語詞典》所傳:「中國傳說中的三黃之一,姓姜,具有人身牛首火德的形象,被稱為炎帝,是農業、醫療、藥師之神,同時,創造了包括8卦的64卦,從而成為易者之神,鑄造和釀造等之神,還教授了交易方法,而又稱為商業之神。」

之所以如此般將神農推崇為茶神,是因為一直將他看作茶的開端。秦漢時期之前,茶純粹是作為葯來使用。這一點,從道教始祖老子和其弟子關尹的談話中可以看出。「老子出函谷關,令尹喜迎之於家首獻茗,此茶之始」。《神農食經》中也說到:「茶茗久服,令人有

          

作者簡介:崔錫煥,東亞細亞禪學研究所所長,國際禪茶文化研究會會長,茶文化研究家。

力悅志」。華佗的《食論》中也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可以看出,茶被傳播時,一直為藥用,從陸羽著書《茶經》之後開始,人們漸漸有了各種想法。

3神農和韓國茶文化的聯繫

如同中國人以炎黃子孫的名義崇尚神農一樣,一提到韓國茶首先提出來探討神農的理由是「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從此人們開始重視神農」。

與他一般,唐朝文宗大和2年(828)新羅興德王3年,大廉從唐國回國時帶了茶種,在智異山種植後,我國的茶文化開始本土化,這一點早被熟知。最近,其茶種的原產地為浙江省天台山的事情被披露後,更加確定了韓國和中國的親緣關係。因此,在韓國茶文化中,供奉神農的信仰更加明朗化。從祈禱一年收成的神農祭開始,韓國人對他的傾慕漸漸轉移到茶,而用新茶奉神農舉行茶神祭,向神農表示感恩的心。

對韓國的茶傳播時期眾說紛紜,但比較集中的說法是在三韓時代有種茶叫白山茶,此茶被本土化後,我國的茶文化漸漸生根發芽。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由首露王妃許王后引進,茶漸漸被傳播開來。據李能和的《朝鮮佛教通史》記載:「金海白月山上有種茶叫竹露茶,世人傳說此茶是首露王妃許氏引進的茶種。此事的理論依據是一然《三國遺事》中的[駕洛國記]。[駕洛國記]中有這樣一段話「首露王第17代孫庚世級干於661年受朝廷命令,在駕洛國巨登王為先王首露王祭祀時,準備了茶和打糕以及水果,米飯』。並且,《三國史記》新羅興德王3年(公元828)有如下記錄:「大廉以使臣身份去中國後,回來時帶了茶種,大王命其種到智異山。茶從聖德王時期開始就有,但直到此時才盛行起來。」

這樣,回顧我們的茶史可以確定,經過駕洛國,直到三國末期的善德女王時,茶才得以固定。

韓國人每年都會向神農表達謝意,感謝他發現和傳播了茶。  引起神農風潮的契機是中國學者駱賓基張璞君(1917~1994年)經過畢生的研究後於1987年出版的《金文新考》。由韓國金文學者召南子金載燮(1932~)在國內傳播《金文新考》後,對神農的研究活躍起來了。進而,召南子先生表明《朝鮮》這一詞的詞源和4500年前三黃五帝時代的古朝鮮的東夷族的始祖為神農,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秦漢時期梁國學者陶弘景整理的書籍叫《神農本草經》。此書籍中講到:「茶葉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並且在《神農食經》中還說「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這些都是記錄了神農之所思所想的書籍。通過這些書籍,可以讀到神農的思想。

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還說,早於神農,從中國古代的三皇之一炎帝神農氏開始已經喝了茶。

就這樣,神農的面紗一層層被揭開,而被稱為發現茶的茶神,後人則儘力傳承這他的精神。

4再次掀起的茶祖神農

中國浙江省寧波市有個葯皇殿。此處,是供奉炎帝神農氏的殿堂,於8月13日通過清源茶館開業,倍受國內外關注。保存了千年神農氏這一本身就是大事件。走近此處品茶的那一刻,會覺得神農並非是傳說中的人物,而是近在我們身邊的活生生的人物。

據《越絕書》稱,神農氏治天下,「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又據傳,其母與神龍配而生炎帝,故炎黃子孫又稱「龍的傳人」。中國古籍記載,神農氏是傳授農耕、漁獵、制陶、熟食的文明之神,又是集市交易,製作五音琴瑟的文化之神。但其中最為後人稱道的是「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因此茶稱「萬病之葯、健康之源」。代代相繼綿延千秋,構築了中國千古不朽的茶文化。葯皇殿就是古代寧波人對炎黃文明先祖崇慕之情的產物。從前百姓生活苦難身體多病,神農恩披一方,由茶開始,賜葯治病。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身體素質越來越好,講究養生保健,成為社會風尚。而茶作為健康飲料、和諧飲料,清源茶館養生殿依託炎帝神農氏遺風,適應了當代人們的需要,打造成為修身養性的好地方。供奉著傳承了千年的神農像的殿堂,以茶館形式開張,這一本身就是非常罕見的事情,但更驚奇的是遍布神農足跡的湖南省的變化。

5在湖南掀起的神農風

湖南省很早便有茶之聖地的美稱。因埋葬了炎帝的茶陵,湖南很早就以茶的高度定位。同時,黑茶的發源地也是湖南省益陽。不僅如此,南嶽衡山作為禪宗發源地,這裡是湖南茶的始發站。近日來,隨著禹王碑的發現,衡山更加倍數矚目。

衡山不僅山勢秀麗,從神農開始到堯舜禹王,這裡還是早期中國的政治基地。因此,神農研究者經常光顧南嶽衡山。2007年香港《文匯報》報道,在南嶽衡山發現了消失千年的禹王陵碑,從而掀起了強烈的反響。禹王是堯舜時期創建了夏國的傳說中的聖王,在衡山發現禹王陵碑,是極大的衝擊。傳說中的人物被刻畫成了歷史性人物,並且,衡山和禹王有所關聯的事實也被證明。湖南省文化遺產研究人員經多次鑒定後,確認了此碑為禹王碑的珍本。

位於長沙嶽麓山的禹王碑,一直傳到宋朝時期,可到了宋代以後便蹤跡渺然。禹王碑以篆字體77字9行刻制。50年前禹王的陵碑只傳了拓本,連著名史學家,作家郭沫若也難以解讀禹王碑,研究了3年拓本,到最後只解釋了三個字,其餘則百思不得其解。禹王是繼承了堯舜時期的堯王之帝位的中國最初王朝的始祖。禹王碑於80年代末,由衡山雲峰村的一位農夫發現,但是,解讀過難,因此一直未受關注。那位農夫在蓋房子的時候,劈開兩份用於牆壁,後來由CCTV介入而開始研究並亮相。關於神農氏的資料陸續公開亮相,這讓湖南省的下一屆研究人員更加緊張。此後《茶祖神農》,《魅力相茶》等書籍陸續出版。傳承了神農精神的中華茶祖神農文化論壇能做充分說明,茶祖神農和湖南茶文化的復興就是很好的證明。

說到湖南茶,第一個登場的便是「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的故事,由此展開湖南茶的淵源。「神農嘗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茶之爲飮, 發乎神農氏」, 這是前人對茶的利用歷史最權威、最古樸的闡述! 為了弘揚茶祖神農文化, 發揚茶祖 「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開拓創新精神,增強中華茶人的凝聚力,進一步提高茶祖神農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茶產業中的始祖地位,促進茶產業的發展。

6結束語

對5千年前第一個發現茶的神農,在東亞圈有何評價?觀察後發現,神農作為農業神、醫藥神、茶神,越過中華,在所有信奉茶的國度都被推崇為茶神。撰寫了《金文新考》的駱賓基一登場,對炎帝神農的新解釋陸續形成。進而發現了4500年前三皇五帝時期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古朝鮮的這一事實和開啟歷史第一篇章的東夷族的始祖就是神農的事實,這一事實被在野金石學者召南子和金載燮先生陸續揭開。不僅如此。在湖南的詩和畫中也可以發現炎帝神農氏嘗百草,並與百姓而治病的痕迹。由此可以看出,正如《神農本草經》所傳,神農是歷史性的人物。更何況,2007年發現的禹王碑是,繼承了舜王的帝位,而成為繼中國最早王朝堯舜之後,衡山夏國始祖的禹王之陵碑,此刻已被刻畫成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再加上湖南省是中國糧食的主集散地,是中國農業文明的始祖,這一事實也被陸續公開。對茶文化的發展具有極大貢獻的神農發現茶,從而開始了茶的新歷史征程,他作為茶文化的傳播者,分外令人悼念。

龍窖山茶與茶祖文化

彭毅華1,3 趙丈田2,3 陳奇志4

(1湖南省臨湘市高山茶葉研究所·臨湘·414300;2湖南省岳陽市人民政府·岳陽·414000;

3湖南省岳陽市茶葉協會·岳陽·414000;4湖南省茶葉研究所·長沙·410125)

摘 要: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龍窖山茶與茶祖文化:龍窖山與龍窖山茶區、眾多的典故傳說、名揚天下的龍窖山茶、龍窖山茶與茶祖文化。

關鍵詞:龍窖山;龍窖山茶;典故傳說;茶馬古道;茶祖文化

1龍窖山與龍窖山茶區

龍窖山,屬幕阜山余脈,位於湘鄂接壤處。該山歷史上稱呼不一,巴陵人(岳陽、臨湘)稱過葯姑山、邑鎮山、龍窖山;赤壁人則稱松峰山、芙容山;通城、崇陽人稱作葯姑山。這裡山高林密(主峰海拔高度為1261.6米),雲霧繚繞,流水潺潺,是茶樹生長的佳地。

龍窖山茶區,包括湖南省臨湘市的羊樓司鎮、文白鄉、龍源鄉、壁山鄉、詹橋鎮、忠防鎮、五里鄉、聶市鎮、坦渡鄉和定湖鎮;湖北省赤壁市的趙李橋鎮(2001年3月原羊樓洞鎮與趙李橋鎮合併為現今的趙李橋鎮)、茶俺嶺鎮和新店鎮;崇陽縣的桂花泉鎮、石城鎮、沙坪鎮、肖嶺鎮;通城縣的大坪鄉與北港鎮。該茶區是鄂南、湘北的主要產茶區,是中國黑茶的重要產地。因龍窖山在不同縣市有不同稱呼,故龍窖山茶、葯姑山茶、邑茶、松峰茶、芙蓉茶等均為龍窖山茶區茶葉中的一個茶名。

2眾多的典故傳說

2.1神農氏嘗百草

傳說炎帝神農氏,與黃帝戰於阪泉之野,炎帝失敗,遠走湖湘,開始了他嘗百草、尋良藥的生涯。龍窖山是一個天然葯庫,約有450種中草藥。神農氏在這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岭中,發現了這可食用入葯的茶葉。

2.2仙女採茶

傳說很早以前,每到清明佳節,茶樹萌芽,羊樓洞中有10位採茶仙女來到松峰山上採茶。有位茶商專門收集仙女採摘的鮮葉,請來名師巧匠,精心加工,製成極為珍貴的「仙女茶」。茶葉色綠形美,香高味醇。每泡一杯綠茶,揭開杯蓋,散發一縷煙霧,隱約可見一位美麗仙

          

作者簡介:彭毅華(1956-),男,湖南嶽陽縣人,高級農藝師,所長,主要從事茶葉技術、茶文化研究與茶葉貿易工作。

女翩翩起舞。

2.3以茶代酒

  三國時期,韋曜陪同吳帝孫皓前來吳軍水師操練之處——龍窖山北側的黃蓋湖視察。《三國志·吳書》載:吳帝孫皓嗜酒,在黃蓋湖,入席者必飲酒七升,韋曜不勝酒,吳帝命韋曜用當地生產的龍窖山茶代酒,其他入席不滿七升者「皆澆灌取盡。」後來,「以茶代酒」的佳話流傳至今。

2.4「天大」茶粉

  赤壁之戰後,一日劉備論赤壁戰功,關羽、張飛、趙雲等一致首推諸葛亮。諸葛亮馬上說:若論赤壁戰功,我方首功非龐統莫屬。龐統笑道:周瑜屢屢要我想計謀,怎麼火攻破曹,百思不得其計,要說連環計,那是龍窖山的「天大」茶粉給的智慧,這茶是華佗和雪峰真人在龍窖山研製而成,當年在魯肅宿營里,雪峰真人送了幾包,有一日蔣干來訪,我正沖了一杯茶在喝,聞其茶香,看其飛騰的茶霧一環接一環,忽然腦門一亮,靈感來了,就想起了連環計。眾人驚嘆,一杯茶帶來的妙計竟打敗了三十八萬曹軍!

3名揚天下的龍窖山茶

3.1豐富多彩的茶葉產品

龍窖山茶區生產五大茶類茶葉。漢代團餅茶問世,唐宋時期,主產團餅茶,也產散茶(蒸青或炒青)。元代延續唐宋時期的生產。明清兩代,制茶業在羊樓司、羊樓洞、聶市興起,主要產品是帽盒茶、青磚茶、紅茶與綠茶。民國時期至1978年前,主產黑茶(青磚、茯磚)、紅茶(紅條茶、紅碎茶)、綠茶。1978年起試產青茶(烏龍茶)和黃茶(黃茶類銀針)。

3.2多個朝代的歷史貢茶

據《全省掌故備考》載:「邑茶(龍窖山又稱邑鎮山,故邑茶即指龍窖山茶)盛於唐,始貢於五代馬殷。」隆慶《岳州府志》載:「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起,龍窖山芽茶因味厚於巴陵,歲貢十六斤。」貢茶時間再次延續520年之久。

3.3毛主席愛喝的龍窖山茶[1]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辦公廳委託湖南省茶葉公司選送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首長飲茶和招待貴賓用茶。自1953年起,湖南省茶葉公司副經理兼省茶葉學會理事長楊開智(革命烈士楊開慧之兄長)在臨湘龍窖山茶區每年定製數十公斤優質茶,直到1973年10月楊開智老人逝世。據湖南農業大學朱先明教授回憶:楊開智先生多次跟他提起毛澤東主席愛喝臨湘的龍窖山茶(現在的商品名為龍窖山牌高山雀舌),並盛讚該茶:「味道蠻好咧!」1953年至1973年,龍窖山茶人把生產主席用茶作頭等政治大事,精心製作,並引以為榮。

3.4中外暢銷的多個品牌

龍窖山茶區,黑茶知名品牌有「洞庭」牌、「中茶」牌、「川」字牌、「火車頭」牌、「牌坊」牌、「春意」牌、「金雄」牌等。紅綠茶知名品牌有「松峰」牌、「龍窖山」牌、「明倫」牌、「楚天」牌、「品貴」牌等。最近10年來,整個茶區的紅、綠、黑茶的出口銷售量大增,僅臨湘永巨茶業有限公司的「洞庭」牌黑茶出口量2008年達1250噸,年創匯約100多萬美元,在湖南省茶行業中出口排名第五位,黑茶出口第一位。

4龍窖山茶與茶祖文化

龍窖山茶區是中國茶文化的一個發祥地,龍窖山茶文化是茶祖文化的精華所在。

4.1龍窖山茶區是人工植茶的起源地之一[1]

據瑤學專家考證,約在炎黃時代,蚩尤部落聯盟(蚩為苗族自稱,尤為瑤族自稱),與炎黃部落聯盟相戰於涿鹿之野,戰敗後被迫南遷。春秋戰國時,瑤族先輩過雲夢古澤,遷於臨湘的龍窖山。瑤人入湘不久,即開龍窖山種茶之先河。瑤民的《千家峒歌》唱道:「愛吃香茶進山林,愛吃細魚三江口」。龍窖山從瑤民吃茶、種茶有近三千年歷史。

4.2龍窖山茶區是黑茶的發源地之一[2]

龍窖山茶區制茶起源於漢代。漢代以前,山民均採茶作葯、充饑。漢代民間自製茶葉,山民將茶葉採回後蒸熱晒乾,碾末後作餅,再將茶餅串吊起來烘乾或晾乾,因有後發酵工序,可以認為這就是早期黑茶類緊壓茶。飲用時取餅搗碎放入皿中開水沖沏。唐代產蒸青團餅茶,將茶鮮葉蒸熟搗爛,拍壓成形,再烘乾;因有後發酵工序,團餅茶可視為黑茶的前身。

明代生產「帽盒茶」。將茶葉篩揀乾淨,蒸汽加熱,用腳踩成半圓柱形的「帽盒茶」,用小簍套裝,每兩小簍相對被捆紮成圓柱狀,便於駱駝運輸。

明末清初,壓制青磚。磚茶表面光潔,規格一致,水分適量,貯運方便。清代湖北蒲圻刊刻的葉瑞庭《蒓浦隨筆》載:

聞自康熙年間,有山西估客至邑西鄉芙蓉山,峒(註:指羊樓洞)人迎之,代客收茶取佣……所買皆老茶,最粗者踩成茶磚,號稱芙蓉仙品,即「黑茶也」。

4.3龍窖山茶區是茶葉入葯的起源地之一

東漢末年赤壁之戰,一時風雲際會,龍虎爭鬥於赤壁,其時名人逸士,隱逸神仙皆於此助陣於各方。其中東吳的士燮,後歸蜀漢的龐統,神醫華陀都曾於此採茶作葯,醫護將士(《江表傳》)。赤壁之戰後,東吳駐重兵於此達五十餘年,其間軍中於山「藉采奇異」。(《三國志引導<吳書>》),此奇異者即龍窖山之茶葉,獼猴桃耳!一時間,「藜藜稂莠,化為善草」(《三國志·吳書》)。魏晉時,採茶業已在江南地區得到了極大發展,神醫華陀、道人左慈、東吳名士士燮等皆入山採茶。或為藥用,或為飲食。

4.4龍窖山茶區是漢唐「茶馬古道」的起點之一

  漢武帝時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西北、西南兩大貿易通道,一是越天山、經巴基斯坦到印度,二是從蜀郡經緬甸入印度。這兩條通道既是古絲綢之路,也是後來的「茶馬古道」。唐代通往西域、南亞茶馬古道開通,龍窖山茶區茶葉產銷兩旺,地方經濟活躍。蘭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馮金平著《赤壁茶與茶馬古道》一書,詳細敘述了龍窖山茶區(羊樓洞)為「茶馬古道」起點的地理依據、地方文獻依據和考古學證據(第12-14頁)。

4.5龍窖山茶區是宋代「茶馬互市」的貨源地之一[2]

  宋代臨湘與赤壁黑茶銷往蒙古。河北省《萬全縣誌》載: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8年),官府用「兩湖茶」與蒙古易馬,並以張家口為蒙漢互市之所。茶馬比價,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系《湖北羊樓洞老青茶之生產及運銷》(民國25年印)載: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以後,上等馬一匹,值茶磚一塊。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以後因茶磚輸入量增加,茶價低落,下等馬亦值十塊磚,上等馬則非銀帛不售。當時宋朝實行政府專賣,茶商向政府納稅領取「引票」,持「引票」經營,其茶稱作「引茶」。

4.6龍窖山茶區是清代「茶葉之路」的起點之一[2,3]

  清初至中期,「茶葉之路」興起。它南起江南,北越長城,貫穿蒙古,經當時的中俄邊境恰克圖,轉往俄國及歐洲腹地,全程數萬公里。中國商人多為「晉商」,晉商輸俄的茶葉最初來自武夷山,1853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後,晉商改用「兩湖茶」(主要是臨湘聶市、羊樓司和湖北羊樓洞的茶葉),自此,龍窖山茶區成為「茶葉之路」的起點。中央電視台播映過的45集電視劇《喬家大院》,展示了晉商開闢「茶葉之路」的歷史畫卷,喬致庸所販運的茶葉就是臨湘黑茶,而非武夷山茶,可惜編著者誤讀歷史,引來訴訟,被迫認錯。

4.7龍窖山茶區是中國茶文化旅遊勝地之一[2,3,4]

  龍窖山千家峒遺址。2002年該遺址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古瑤址周圍的山坡上,我們能找到瑤胞當年用石頭壘砌的梯地和茶樹,可見到瑤族先民留下的石屋、石門、石橋、石洞、石缸等。陳先知先生《尋訪龍窖山瑤胞茶園遺址》聯云:

崇山千仞,遺址難尋,誰知茶種雲深處!

石屋數間,瑤胞何在?惟見泉流石縫間。

臨湘市的聶市鎮。是中外聞名的產茶古鎮,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20世紀80年代,電影《巴陵竊賊》在此拍攝,聶市古街用作清代岳州城外景。

羊樓洞明清石板街。湖北省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村現有一條明清建築風格的古街,主街寬4米,長2200米,建築面積0.7平方公里,石板街面全部以青石鋪設,歷代運茶的「雞公車」將石板碾成寸余深槽。房舍街店或青磚黑瓦,或木質竹壘。羊樓洞明清石板街可稱為中國制茶業發展的歷史縮影,1996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4.8龍窖山茶區茶風俗形式多樣[1]

唐代龍窖山瑤族先民以種茶作為其經濟生活的重要來源。茶葉部分入市換取商品,部分自用。用途一:防病治病。龍窖山山高風寒,濕度大,日照少,易染風濕疾病,煮茶飲之,強身健體。用途二:消除疲勞。山民們長期在高山勞作,精神疲憊勞困,茶可提神。用途三:作為禮品。瑤人生兒育女後,親屬以茶和米作為禮物。用途四:作為祭祀品。瑤民每年的正月初一和十五,必用茶和酒供祭祖先,還常用茶葉填塞菩薩佛像肚腸。

宋代,龍窖山以生產片茶、散茶為主,飲茶習俗改變,全葉沖泡法取代了研碎沖泡法。這時,相繼出現了川穹茶、椒粒(花椒)茶、姜鹽豆子茶等。時至宋末元初,由於朝廷的圍剿及天災人禍,龍窖山瑤族開始「逾嶺而遁」。《隆慶岳州府志》云:「按宋以前有之,今不然矣。」龍窖山瑤民遠走後漢民相繼遷入,龍窖山的飲茶之俗仍代代相傳,品茶、家常吃茶,禮貌應酬茶,飲宴招待茶,風月調笑茶,官場形式茶等茶俗,流傳至今。

4.9龍窖山茶區是茶文學的搖籃之一[2,3]

茶歌、茶聯、茶詩、茶詞在龍窖山茶區數以百計。真實地記載了龍窖山茶區發展歷史,生動地反映了龍窖山茶人的情懷,給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學遺產。

如清代文人周順倜《蒓川竹枝詞》云:

茶鄉生計自鄉農,壓作方磚白紙封。別有紅箋書小字,西商監製自芙蓉。

該詩描述了當時晉商在羊樓洞一帶監製磚茶生產和包裝,以及芙蓉山以出產優質茶而聞名的歷史。蒓蒲(川),是羊樓洞所屬蒲圻縣(今赤壁市)之代稱。

又如清代《龍窖山茶竹枝詞》,詩云:

龍窖山裡是奴家,郎若有閑來呷茶。竹籬茅舍風光好,門前一樹紫丁花。

1932年武昌出版的《毋自欺齋詩稿》,許多詩歌反映了當時聶市茶行盛況。如清末·姚祉嘉《茶歌曉唱》詩云:

何處笙簫入耳聞,採茶鄉里送歌聲。未成板調未成曲,別有清音更動情。

4.10王朝場為唐代設立的茶葉專業縣之一

唐末五代,臨湘茶葉外售和納稅甚多。當時,馬殷獎勵農桑,提倡紡織,發展茶葉,通商中原,原屬巴陵的臨湘,因茶而獨立設縣。北宋樂史《太平環宇記》載:「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潭州節度使析巴陵東北部設置王朝場,以便入戶輸納,出茶。」王朝場專門管理茶葉稅收、經營茶事。公元994年改稱王朝縣,兩年後更名為臨湘縣。

4.11 臨湘是湖南民歌《挑擔茶葉上北京》的發源地[2]

1958年臨湘舉行全縣曲藝匯演,忠防鎮民間藝人、現代中國曲藝作家協會會員袁延長,登台演唱了《賣茶歌》。1959年湖南湘潭專區文藝匯演,袁延長登台演唱此歌,次年袁延長參加全省文藝會演,演唱均獲優秀節目獎。1961年,湖南省歌舞劇團演員、臨湘籍人王長安及其丈夫作曲家白誠仁,將袁延長演唱的歌詞改編並將歌名改為《挑擔茶葉上北京》,湘西古丈縣籍著名歌唱家、音樂教育家何紀光,生前也曾高唱這首民歌,其歌詞又有修改。

參考文獻

1 陳奇志、彭毅華. 龍窖山瑤族與龍窖山茶【J】.茶葉通訊,2003(1):23-25.

2 陳奇志、何培金、謝大海、盧明德、趙田初、周正林. 璀璨的臨湘茶文化【J】.茶葉通訊,2008(3):29-31.

3 陳奇志、何培金、謝大海、盧明德、趙田初、周正林. 臨湘聶市茶文化【J】.2008中國綠茶(古丈)高峰論壇論文集,2008年4月:167-170.

4 陳奇志. 璀璨的岳陽茶文化【J】. 魅力湘茶,2008(2):24-25.

夾山茶禪文化與日本茶道

雷建生

( 湖南省石門縣夾山茶文化研究會·石門·415300)

1石門夾山茶禪祖庭地位得到廣泛認同

根據湖南石門夾山寺的文物古迹、大量的歷史文獻和國內外學者最新研究成果,學術界普遍認為:石門夾山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茶禪一味」,夾山茶禪文化的理念,為日本茶道的形成起到導引和奠基的作用。湖南石門夾山為中日茶禪文化的源頭。

在以炎帝神農為始祖的湖湘茶文化寶庫中,夾山茶禪文化是一顆璀燦的明珠。正如施兆鵬、劉仲華在其所主編的《湖南十大名茶》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茶禪一味,它起源於中國,發源於湖南夾山。」「茶禪一味的學術價值在於證實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佛文化……其次,『茶禪一味』是茶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石門夾山寺,古稱靈泉禪院,位於素有「神仙窟宅」之稱的湖湘澧陽平原。山接武陵,水通洞庭,風景優美,人文早蔚,是江南著名的茶文化之鄉和禪門聖地。

中國是茶的國度。自五、六千年前,炎帝神農氏嘗草識葯發現茶以來,中國人與茶便結下了不解之緣。「茶乃南方之嘉木」,位於江南腹心地域的石門夾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極適宜茶的生長。夾山特產牛抵茶,遠在兩宋時期即被列為貢品,流芳史冊,為夾山茶禪文化的促生提供了物質基礎。禪,是佛教的中國化,最早流行在江南一帶。禪宗的「一花五葉」(即五個宗派),其中四個的發祥地都在江南。到隋唐時期,江南禪風大昌。由於茶與禪「本色當行」相似相近,故一遇而互依互存,融為一體。文人墨客,寺院僧侶,品茶參禪,沿襲成風,真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茶香中!」

夾山寺古,遠追唐宗,名僧輩出,蜚聲叢林。夾山還有天下難得的烹茗佳水「碧岩泉」。置身於好山好水好茶之中的佛門僧侶,得天獨厚,於陣陣佛樂聲中,歆享裊裊茶香,燙懷滌襟,普施甘霖……就在夾山寺靜雅、清寂的禪堂里,唐善會大師吟出「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泉」的千古名偈,宋圓悟佛果唱評成「宗門第一書」《碧岩錄》,智光耀千秋,惠澤潤天地,從而奠定了石門夾山作為中日茶禪文化源頭的「祖庭」 地位。

石門夾山「茶禪祖庭」的歷史地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認同。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先生,一直對夾山寺院的修復建設和夾山茶禪文化的發掘弘揚極為關切,

曾先後為夾山大雄寶殿、天王殿、靈泉禪院題詞,並贈「茶禪一味」墨寶一幀,表示對夾山作為茶禪文化源頭地位的崇重。中國佛學界泰斗、中國茶禪學會理事長吳立民先生,熱情為石門夾山寺題詞:「茶禪一味夾山寺,茶道源頭《碧岩錄》。」以簡約精鍊的語言,明確清楚地表達夾山孕育了「茶禪一味」,《碧岩錄》辟啟茶道之源。

自2003年以來,石門縣人民政府與中國茶葉學會聯合舉辦了多屆「石門夾山茶文化聯討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石門是「茶禪之鄉」,中日茶道之源。湖南師大教授蔡鎮楚在與曹文成、陳曉陽合著的《茶祖神農》一書中,論述湖湘茶文化淵源時,充分肯定:「猿抱子歸青嶂後,鳥銜花落碧岩前」偈語描繪的『夾山境地』,才是中日茶禪文化的真正源頭;圓悟克勤《碧岩錄》誕生地湘西石門縣夾山寺,乃是實至名歸的「中國茶禪之鄉」。

2「夾山境地」偈聯開啟了日本茶道經典境界

舉世公認,茶道為日本的文化瑰寶。但說到日本茶道,卻不能不溯源於中國;說到中國茶道,又不能不歸根到夾山;談到夾山茶道,更不能不問祖於善會。唐代夾山和尚善會大師,以他芳沁古今的「夾山境地」偈聯,給昧昧眾生以茅塞頓開的啟迪,給中外茶禪文壇,留下了馨香永駐、品嘗不盡的「茶禪一味」。善會(805~881)。俗姓廖,廣東峴亭人。他於唐懿宗咸通八年(871)拄錫夾山,人稱「夾山和尚」,聚徒二百餘眾,自成一個農禪天地,與趙州從諗一南一北,相峙而立。終歸化夾山,有墓現存。我國當代著名學者南懷瑾教授這樣評價他:「佛學三藏十二部,唯識、真如、般若,夾山和尚什麼都會,都清楚得很。」善會是個悟性極高而又超逸的尊者,他「有眼不窺天子樂」,寄情林泉,並於夾山首倡茶禪境味之說。

日本當代著名禪學家秋月龍珉在其名著《禪海珍言》中,介紹「茶禪一味」的起源時,講了這樣一則禪門公案:夾山和尚喝完一碗茶後,又自斟了一碗遞給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問:「這一碗是什麼?」侍僧一時語塞。的確,夾山和尚的這一問,問得天真,問得奇兀,問得禪機淋漓,誰都答得出,誰也說不清,引得歷代禪者茶人,文士墨客,咀嚼尋味,冥思探求,作出了許許多多妙義無盡永遠也答不完的答案。秋月龍珉對此評議說:「自古以來,皆言茶味與禪味是同一種興味。利休居士曾經說過,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方法,人人都可以從這裡找到佛祖的勝跡。」善會在這裡以禪宗貫用的隱曲、含蓄、喝問的手法,於設問中埋伏禪機,啟迪僧眾要懂得茶中有禪,禪在茶中,茶禪共一味。因此秋月論定,這則公案就是「茶禪一味」最早的發跡。

那麼「茶禪一味」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呢?回答這個問題的還是善會大師自己。據《祖堂集》卷七載:夾山和尚自號「佛日」,人問:「日在什麼處?」對曰:「日在夾山頂上。」……問:「如何是夾山境地?」對曰:「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泉。」這便是千古流傳的「夾山境地」名偈。這裡指的「夾山境地」,當然不是單言夾山的自然環境,主要還是指夾山的禪境、茶境、「茶禪一味」之境,蔡鎮楚教授在所撰《茶禪論》一文中說:「夾山和尚因茶悟道,得夾山境地者,於禪宗機緣,啟迪尤深。唐五代禪宗中的「夾山境地」,是最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茶禪機緣,茶禪境界。」

「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泉。」寥寥十四字寓天地之機玄,蘊萬物之至性,體眾象之本真,詩情畫意中融匯著濃郁的茶情禪思。夾山為武陵余脈,山不高而翠,水不險而幽,這裡有昔今如斯噴涌不盡的清泉可漱濾凡塵,這裡有自在銜花之鳥,本能抱子之猿,一派和怡的純然天籟:這正是茶人禪者所追求的那種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在此參品,不僅可「頓悟」禪機,亦可飽享林泉雅趣。花落碧泉,猿歸青嶂,暗示著本真的回歸。善會在此化用了夾山當地一則人文典故:傳說山中有一白猿,化而為女,名袁氏,入塵世。二十年後,又化猿歸山,並於夾山寺壁題詩云:「無端變化幾湮沉,剛被恩情傷此心,不如逐伴歸山去,長嘯一聲煙霞深。」,由偈聯、傳說和題詩交融成的「夾山境地」,已杳然脫盡人間煙火氣,唯留下沉醉千秋的「茶禪一味」,任君細品。口中偈,便是大師眼中景、茶中味、心中禪。「茶禪一味」,味盡在其中矣!

「花落碧泉山自幽,聽鍾品茗話源頭。」改革開放以來,慕名前來夾山尋道問祖者絡繹不絕。一九九二年三月,日本里千家茶道專家多田侑史先生率團三十多人來到夾山,他深情地掬起一捧碧岩泉水,一飲而盡,慨然嘆曰:「今生可以瞑目了!」多田先生又興緻勃勃地用漢字寫下「鳥銜花落碧岩前,猿抱子隱翠嶂後」,並說:「這兩句詩多美,多富詩意呵!在日本茶文化界,幾乎無人不知它的出處和內涵,這就是石門夾山寺的開山祖留下的千古絕句。我們日本茶人,在茶道活動場所,都有這樣一幅掛軸,主人客人在這種詩的意境下安靜下來進行深刻的情感交流。」多田先生的這番話,表達了中日茶禪者對夾山茶道精神和茶禪境界的景仰和趨同。

3夾山圓悟禪師的墨跡為日本茶道開山之寶

文化是沒有疆界的。日本神戶大學教授包行洋撰文指出:「茶道源於中國,開花結果於日本的生活文化。」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文化,其原態卻是從中國「移植」過去的「唐物宋品」。滕軍博士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論》指出:「日本茶文化的歷史是隨著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展而發展的。」的確如此。日本茶道歷史,可分三個大階段,首先,遠在隋唐,當我國茶文化入「經」成「道」,並與「禪」開始結緣聯姻之時,即有多批日本僧人前來「留學」,其中最有名者如最澄、空海、永忠等輩,最早給日本帶去了中國的佛與茶,始展日本茶文化的「東風第一枝」。其次,兩宋時期,我國禪宗與茶文化已達昌盛極時,「取經」的日僧茶人絡繹不絕。名僧榮西兩度入宋,定居中國24年之久,帶回了禪味濃烈的中國茶道,並著《吃茶養生記》弘揚中國茶文化,在日本再度掀起了茶的浪潮。再次,到公元15~16世紀(相當於我國明朝)在中國禪宗教義和「茶禪一味」理念的刺激與引導下,一種以嶄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現的新茶道——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開了輝煌的新一頁,其先驅者便是村田珠光。

關於日本茶道與夾山圓悟大師的法嗣關係,日本茶道界盛傳「墨跡開山」之說。日本學者村井康彥在《茶的文化史》一書中指出:「談起珠光,不能不提到他和一休大師的接觸。跟隨一休大師參禪的珠光得到了圓悟克勤(北宋禪僧,《碧岩錄》的作者)的墨跡,並運用於茶道(茶室中掛的書畫),這便是墨跡開山的由來。」

關於日本茶道的成立,日本井口海仙的《茶道入門》作了這樣的介紹:村田珠光(1433~1502),義政時期奈良人。年青時期非常喜歡茶,後進入京都大德寺真珠庵,跟隨一休大師參禪。經過艱苦的修鍊,最終成為一休大師的弟子,並從大師處得了宋代中國的高僧圓悟禪師的墨跡。在修行中,從日常茶飯的茶水當中領悟了許多道理,達到了「茶禪一味」的境界。

在日本相類似史載還不少。如里千家茶道教本《茶道的基礎》中也說:「村田珠光因敬仰一休大師的德行,拜入其門下參禪。經過其艱苦的修行,一休承認他為弟子,並將圓悟的墨跡贈送給了他。」

中國茶文化研究學者滕軍博士在《茶道與禪》一文中,對此介紹得更加詳細。文章首先介紹了在日本茶道界流傳的一段傳聞。一日,村田珠光用自己喜愛的茶碗點好茶,捧起來正準備喝的一剎那,一休突然舉起鐵如意棒大喝一聲,將珠光手裡的茶碗打得粉碎。但是珠光毫不動聲色,回答說:「柳綠桃紅」。對珠光這種深邃高遠、堅忍不拔的茶境,一休給予高度讚賞。其後,作為參禪了悟的印可證書,一休將自己珍藏的圓悟禪師的墨跡傳給了珠光。珠光將其掛在茶室的壁龕上,終日仰懷禪意,專心點茶,終悟出「佛法存於茶湯」之里,即:佛法並非什麼特殊別的形式,它存在於每日的生活之中。對茶人來說,佛法就存在於茶湯之中別無他求。這就是「茶禪一味」的境界。村田珠光從一休處得到了圓悟的墨寶以後,把它作為茶道的最高寶物,人們走進茶室時,要在墨跡前跪下行禮,表示敬意。由此珠光被尊為日本茶道的開山,茶道與禪宗之間成立了正式的法嗣關係。

此類資料尚多,恕不一一贅引。縱覽史料,大都說明珠光得圓悟墨跡而悟「茶禪一味」,圓悟墨寶實為日本茶道之發軔。

4《碧岩錄》的禪宗理念被奉為日本茶道之魂

日本茶道的人文思想背境為佛教,其理念核心為「禪宗」。日本哲學家、思想家久松真一先生認為,這是從思想領域裡給予茶道最高的意義。出自湖南夾山的《碧岩錄》,作為中國禪宗的神髓,不能不深深感染日本茶道,極大的升華日本茶道的內涵,試列舉幾個方面簡述之。

4.1「物我兩忘」的茶道境界

日本茶道,要求茶人走進茶室,要進入一種「梵我一如,能所皆忘」的「了悟」境地。「能」指主觀,「所」指客觀。這種「心無一物」的境界,就是佛禪的所謂「過中三昧」,就是「茶禪一味」追求的最高境地。《碧岩錄》中的這種禪哲理念一脈相貫,處處體現。如書中第13則「銀碗盛雪」,第40則「花如夢」,第80則「急水上打球」等等。且看其中第46則:天下雨時,鏡清大師問弟子:「外面是什麼聲音?」弟子回答:「下雨聲。」鏡清斥之為「追求俗物」。他認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鋪天蓋地的雨聲中,雨即我,我即雨,物我玄會,無分雨我,才能進到「真人,真如」之境。心處於「無」即開悟,開悟則觀花為花,撫木為木,花外無我,我外無木。對一個茶人來說,端起茶杯則身為茶杯,品飲茶湯則心在茶湯,要永遠處於「不持一物」的「無」的悟境之中。圓悟大師高度讚賞這種夾山茶禪的「三昧」境界:「碧岩不離此處,此處不離碧岩。攝大千於毫端,融芥塵於剎海。」「此處」指「茶禪境地」,「毫端」,茶也;「剎海」,禪也。茶禪者觀視世界萬物,要徹底擺脫粘著之性,執妄之情,涵容大千世界的芥塵萬物,則「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日本茶道著名的「和敬清寂」四諦便是以禪宗這種「無」為主體而形成的,它們是由「無」派生出的四種有形的現象。村田珠光在他著名的《一紙文書》中講道:茶道最忌自高自大,偏執私心,茶人如果「不以心為師」,就能成為駕馭「私心」的主人,就會「不持一物」,一切都將顯得那麼優美、從容、寧靜、祥和,無紛煩之驚擾,有親和之諧樂。「四諦」的智光之源,可追溯到村田珠光。當將軍義政問珠光何為「茶道大意」時,珠光講道:「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至天下泰平。」珠光為茶道所確立的這種指南,一直為其後繼者們所奉行,到今天仍然具有十分強烈的現實意義。

4.2「平常心是道」的「心中一則」

圓悟出自禪門臨濟宗,臨濟奉行「平常心是道」。臨濟義玄禪師云:「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碧岩錄》第二則垂示:「至道無難,唯嫌抉擇」。日本秋月龍珉對此解釋說:「追求至道大禪,處處是路,路在這裡也在那裡。我們原本就活在道中,行在路上,而處處皆禪,只要我們拉開心眼體會它。」這種生活中 「處處皆禪」、「平常心是道」的理念,即日本茶道的「心中一則」。茶人們通過多年修鍊悟茶道本意,就是為了錘鍊這「心中一則」,即千利休所總結的:「須知茶道無非是燒水點茶」。禪家茶人與常人一樣同是日常生活,但行日常之事卻不被事所滯累。「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中國禪宗與日本茶道的高明之處,便是使日常生活與哲理化同步出現,讓人們在自自在在、平平常常的人世生活中,保持一種清純的心態,藉助茶事體驗佛性,喝進大自然的精英,凈心自悟,生髮禪意,獲得洗塵心、滌心源、除煩襟、脫世緣的超越感。圓悟禪師云:「了卻平常心是道,飢來吃飯困來眠。」一切任運隨緣,不執著,不妄求,聽信自在自然,佛法就在身邊。基於此,珠光開日本草庵茶風,讓飲茶從貴族、寺廟中解放出來,變成普通民眾所能接受的日常生活中的雅事。傳至利休,達於極盈,風靡全日本。在圓悟啟迪下的村田珠光、千利休等大師也因之而名垂史冊。

4.3「日日是好日」理念

日本茶道另一則重要理念「日日是好日」,也可在《碧岩錄》找到它的端源:第6則云:雲門宗之主文偃禪師問眾僧道:「我不問你們十五月圓之前如何,我只問十五日之後如何?」隨即又自答道:「日日是好日。」圓悟評唱說:「這句話可以貫古今。」日本茶道中,珠光首倡「禪悅」之說,強調:「一味清靜,法喜禪悅。」在品茗參禪中除去煩惱,拂卻塵芥,將這種解脫的喜悅純化為平靜無欲,澄徹空明的心態,謂之「禪悅」,進入「禪悅」,便會體驗到「日日是好日」,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碧岩錄》第34則云:長沙和尚一日到山中漫步,徒問去哪裡,答曰:「去隨芳草,歸逐落花。」長沙和尚以漫步喻人生,去來自適自在,則無時無處而不樂。日本茶人十分欣賞《碧岩錄》展示給他們的這種人生天籟,並努力實踐,力圖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里,無論自己的身邊發生了什麼事,都要認真地,不慌不忙地點好每一碗茶,在一次又一次的茶事之中體驗「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的茶禪境界。夾山茶禪文化正是以這樣一張迷人的笑臉,令島國傾折而征服大和人心的。

湖南茶歌回顧與未來之路

陳奇志1 趙丈田2,3

(1 湖南省茶葉研究所·長沙·410125;2 湖南省岳陽市人民政府·岳陽·414000;

3 湖南省岳陽市茶葉協會·岳陽·414000)

摘 要:介紹了湖南茶歌的類型和來源,選析了湖南的一些特色茶歌,提出了湖南茶歌未來應走之路:一是重視傳統茶歌的自然傳承,二是實現茶歌與旅遊、娛樂、促銷相結合,三是實現各類型茶歌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茶歌;茶祖文化;湖南茶業;文化創新

茶歌是流傳於我國茶區的一種民歌,是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是從茶葉生產、消費派生出的一種文化現象。茶歌從多個側面描述了茶葉生產、茶農生活、男女愛情、歷史故事或神話傳奇,表達了作者的喜怒哀樂、閒情逸緻或廣告訴求,它們豐富了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和茶文化的寶庫,是研究茶史、音樂史、民俗學、文學的重要資料。湖南茶歌的類型根據內容可分9大類:勞動茶歌(如採茶歌)、愛情茶歌、生活茶歌、時政茶歌、故事茶歌、兒童茶歌、儀式茶歌、禮俗茶歌與宣傳茶歌。

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瀟湘大地,茶歌有千年的輝煌歷史,有浩如煙海的曲目,有唱遍全國的經典作品。湖南茶歌是茶祖文化的精華之一。

1湖南茶歌的來源

茶詩詞轉化成茶歌,早期無舞蹈相伴,如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民謠經配曲而成茶歌,如《「千兩茶」踩茶號子》。勞動者自己口頭創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採茶歌》、《揀茶歌》。當代詞、曲作家創作的茶歌,如《挑擔茶葉上北京》、《古丈茶歌》等。

2湖南特色茶歌選析

2.1早期涉茶祭典歌《楚辭.九歌》

  屈原《楚辭.九歌》共11篇,是用於祭祀典禮的樂章,是湖南最早涉茶的祭典歌。第1篇即《東皇太一》篇,共4節,第2節為: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東皇太一是楚人信仰中最尊貴的天神,即上帝。本篇是群巫的合唱詞,也可以看作是整個祭典的開場白。第2節第4句「奠桂酒兮椒漿」,奠即祭獻;桂酒為桂花浸泡的酒,椒漿指

          

作者簡介:陳奇志(1957-),男,湖南嶽陽人,高級農藝師,現被聘於湖南省茶葉研究所,主要從事企業諮詢、茶文化與協會工作。

花椒浸泡的湯水。這是關於湖南飲用花椒茶習俗的最早記載,飲用花椒茶的習俗在湘北仍在沿襲。

2.2王船山筆下的南嶽採茶曲

明代王船山在衡山南嶽居住期間,寫有《南嶽摘茶詞》10首,第10首詩云:

沙彌新學唱皈依,板眼初清錯字稀。貪聽姨姨採茶曲,家雞又逐野鳧飛。

詩的大意是:小和尚新近學唱佛歌,節拍還算清楚,但有時發音錯了。他不專心唱佛歌,卻偏愛聽姨娘們的採茶曲,這曲子唱的是:家雞又跟著野鴨子飛走了!詩人寫採茶曲優美動聽,連小和尚也在偷聽這曲子,再也無心唱佛歌了。

2.3研究炒青茶起源的唐代史料《西山蘭若試茶歌》

常德西山是中國炒青綠茶的發源地,唐代茶葉以蒸青團茶為主,但當時有了炒青。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抒發了詩人在常德西山寺品嘗新茶後的感受,記述了炒青綠茶加工過程。歌云:

           山僧後檐茶數叢, 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 自傍芳叢摘鷹嘴。

           斯須炒成滿室香, 便酌沏下金沙水。

 驟雨松風入鼎來, 白雲滿盞花徘徊。……

2.4反映清代君山茶葉產銷狀況的《君山茶歌》

清乾隆舉人華容人萬年淳作《君山茶歌》,讚頌了君山茶的品質,歌云:

君山之茶不可得,只在山南與山北。

岩縫石隙露數株,一種香味那易識。

春來長在雲霧中,造物珍重供玉食。……

2.5反映清代臨湘茶業的聶市古鎮茶歌

臨湘市的聶市鎮是湖南古村鎮之一,是著名的中俄茶葉之路的起點之一,這裡在歷史上產生了許多優秀的茶歌茶詩。臨湘聶市茶歌茶詩,數量多,質量高,是研究湖南茶業的珍貴的史料。如清末秀才武樹炳的《採茶歌》,反映了臨湘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家家戶戶種茶的習慣:

泉為井,山為家,古木村墟風雨斜。

繞物不種桑與麻,前山後山都是茶。

……

《茶棧》、《茶莊》等茶歌,則給清代聶市茶莊一個特寫鏡頭,讓我們一睹聶市古茶鎮那塵封的風采。《茶棧》歌云:

外廂茶店內客房,茶具香茗小榻床。

細細芬芳香滿室,只因晉商返茶鄉。

《茶莊》歌云:

廣廈倉廩宅院深,高懸短喊慢聲聲。

更有多般蹊蹺事,九六作價兌金銀。

2.6音調雄渾的安化《「千兩茶」踩茶號子》

  「千兩茶」踩制是一種傳統的手工工藝,加工場面緊張而熱烈,為求踩制動作一致,施壓均勻,傳統上由一個人領號,其餘幾個大漢如吼般同聲吶喊,與資江的縴夫號子相互輝映,使古老的安化茶鄉生機勃勃。其民謠據現場靈感隨意發揮,富有原生態民歌之風,音調雄渾,節奏沉穩。其內容為:

壓起來呀——把杠抬呀!重些壓呀——慢些滾呀!

大杠壓得好呀,腳板穩住勁呀。

小杠絞得勻呀,粗茶壓成粉呀,

細茶壓成餅呀,香茶銷西口呀。……

噢哩喂哎喂哩伙呀,壓了一輪又一輪呀!

2.7民歌《挑擔茶葉上北京》的來龍去脈

解放前,湖南臨湘民間流傳《賣茶歌》,歌詞為:

桑木扁擔軟溜溜,挑擔茶葉賣岳洲。茶佬檢查連聲誇,誇嫩誇香忙加價,臨湘細茶賽天下。

挑擔細茶賣長沙,茶莊門前把牌掛。牌上獨指臨湘茶,香嫩色美味道佳,優先過秤優算價。

桑木扁擔輕又輕,挑擔細茶上北京,皇帝金筆批旨文:「臨湘茶葉列貢品,定數年年進朝廷」。

1958年臨湘舉行全縣曲藝匯演,忠防鎮民間藝人、現代中國曲藝作家協會會員袁延長,登台演唱了這首茶歌,獲得好評;1959年湘潭專區文藝匯演,袁延長第二次登台演唱,此歌被評為優秀節目;1960年冬至1961年春袁延長參加湖南省省文藝會演,此歌獲優秀節目獎。當年,省歌舞劇團演員、臨湘籍人王長安及其丈夫白誠仁,聽了袁延長的演唱後,當即進行改編,並以《挑擔茶葉上北京》作歌名,歌詞為:

桑木扁擔輕又輕,挑擔茶葉上北京。送給親人毛主席,您是人民大救星。喝了家鄉「貢品」茶,萬壽無疆永長春。

此歌既是抒情,也是寫實。在封建社會,臨湘龍窖山茶曾是「貢品」,每年有16斤敬奉朝廷,納貢時間長達520年之久。1953年-1976年,原湖南省茶葉公司副經理楊開智先生(毛澤東夫人楊開慧烈士之兄)等每年都在臨湘選購毛尖茶數十公斤送毛澤東等中央首長飲用,袁延長先生後撰有回憶錄《我是「挑擔茶葉上北京」的第一傳唱人》。(見《臨湘報》2001年7月26日)。

湘西古丈縣籍著名歌唱家、音樂教育家何繼光,生前也曾高唱《挑擔茶葉上北京》,並在1963年主辦的第四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上以此歌和《洞庭魚米鄉》轟動上海樂壇。後來他到北京懷仁堂給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演唱收到好評。他演唱的《挑擔茶葉上北京》,從其歌詞的內容看,得益於臨湘茶歌中的《賣茶歌》。

2.8湖南婚俗茶歌《贊茶歌》

  早年湖南部分地區新人結婚時,先「鬧茶」而後入洞房;當新郎新娘為鬧茶者敬上香茗時,飲茶者即興贊之,以示吉祥和祝願。如臨湘《贊茶歌》:

香茶一杯熱又甜,近水樓台先得月,

向陽花木早逢春,早生貴子跳龍門,

新郎新娘一樣長,搖搖擺擺進繡房,

先綉紅梅斗白雪,後描茶山滿園芳。

2.9湖南花鼓戲採茶調《靈慧採茶情》

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採用當地歌謠為素材,發展成幾個基本曲調,應用於戲劇之中,多以勞動、愛情或家庭為題材,語言生動,幽默詼諧。以下《湖南花鼓戲採茶調》,就生動地敘述了靈巧聰慧的採茶姑娘勤勞的生活。現選錄第1節如下:

正月採茶是新嘍年,姐妹雙雙進茶喲園,

十指尖尖把茶菜呃,采起細茶轉家喲園,

把是把茶采也呃,轉是轉家園,

採茶辛苦吃也吃茶甜。

2.10宋祖英演唱的《古丈茶歌》

1999年5月,古丈籍著名民族歌唱家宋祖英為發展家鄉茶業,邀請湖南省詞作家夏勁風、廣東省青年作曲家龍偉華,創作了《古丈茶歌》,這是為湖南歷史名茶——古丈毛尖量身打造的,當時被拍攝成MTV。歌曲旋律優美,歌詞形象地描述了古丈採茶姑娘背著小背簍上山採茶的歡快場面,宣傳了古丈毛尖,弘揚了湘茶文化。

綠水青山映彩霞,彩雲深處是我家,

家家戶戶小背簍,背上藍天來採茶。

采不完的悄悄話,采不盡的笑哈哈,

采串茶歌天上撒,好象天女在散花。……

2.11茶歌創新的代表作《我愛爺爺的千兩茶》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有限責任公司重視茶文化創新,2008年推出了茶歌《我愛爺爺的千兩茶》(作者:肖正民),並錄製成MTV,第五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期間白沙溪藝術團赴京演出,掀起新一輪千兩茶搶購熱。這首歌把人們帶到了青山秀水的黑茶之鄉安化縣,成為當代湖南茶歌創新的標誌性作品。歌詞為:

爺爺住在青山下,青山那個秀水好種茶,好種茶。世上的茶葉千般味,我只愛爺爺的千兩茶。啊!千兩茶!千兩茶!爺爺一生鍾情於它,山中采靈葉,輕揉又緊壓,一兩茶葉一份情,千兩茶泡出爺爺的好年華,好年華。

今天開車回老家,百轉那個千回尋老茶,尋老茶。世上的茶葉有千家姓,我仍愛爺爺的千兩茶。啊!千兩茶!千兩茶!它是我故鄉的一幅畫,家家飄茶香,戶戶不離宅,一兩茶葉一生愛,千兩茶是爺爺永遠的牽掛,牽掛。永遠的牽掛!

3湖南茶歌未來應走之路

3.1重視傳統茶歌的自然傳承

在悠遠的歷史中,人們在採茶、制茶、飲茶、祭祀、行路或民間歌會上,為抒情敘事而唱起茶歌,有時也自娛自樂。過去許多茶歌,沒有文字和曲譜記載,全靠在民間自然傳承。但近20年來,能演唱傳統茶歌的年輕人很難找到,只剩下幾個壽登耄耋之人,傳統茶歌漸漸變成「錄音帶上的文物」。筆者曾在2007年陪同湖南農大肖力爭教授,去臨湘市忠防鎮尋訪《挑擔茶葉上北京》的第一傳唱人袁延長老人,老人80多歲了,還深諳演唱技巧,聲音也很宏亮,可惜年輕人沒有幾個會唱民歌了。我們需要用歌感受生活的能力,而不只是形式上的記錄和書面傳承。國家應該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重視傳統茶歌的自然傳承,讓茶歌融入茶鄉生活,讓茶鄉生活孕育更多更好的茶歌。搶救正在走向衰亡的傳統茶歌,要靠社會弘揚民間藝術,組織民間歌會,普及民歌教育,世代傳唱茶歌。

3.2茶歌要與旅遊、娛樂、促銷相結合

要在挖掘整理傳統茶歌的基礎上,借鑒流行歌曲創作手法,創作一批高水平的「旅遊茶歌」、「舞台茶歌」、「電視茶歌」等,民俗音樂也應有「創作、製作、運作、炒作」的意識,讓新的茶歌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引起年輕人的喜愛。在旅遊接待、娛樂活動、茶葉促銷中,要展現魅力無窮的茶歌文化。在湖南首屆「通程杯」茶藝大賽中,有一場少數民族茶藝表演,向客人奉茶時唱上一段敬茶歌,很有新意。茶歌《古丈茶歌》、《我愛爺爺的千兩茶》等可謂藝術性廣告,讓人們在娛樂中受到湘茶文化的熏陶。

3.3實現各類型茶歌的全面發展

茶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一是單純的茶歌階段,其形式有山歌、勞動號子、民間小調等,音樂結構簡單,多由2個或4個樂句組成;二是茶燈階段,將根據勞動動作改編成舞蹈,伴之以茶歌;三是地方戲曲階段,戲中保留了大量的採茶山歌、小調,如湖南花鼓戲採茶調《靈慧採茶情》、花鼓戲《烘房飄香》等。20世紀60年代,花鼓戲《烘房飄香》是代表湖南參加中南地區文藝匯演的優秀劇目,該劇表演的是提高安化黑茶品質的故事。

近些年來,茶歌音樂未能全面發展,特別是地方戲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地方戲曲是茶歌創新的廣闊天地,希望湖南茶人與文藝界人士合作,未來能有許多好的茶戲曲問世。湖南省茶業協會今年牽頭收集湖南9大類茶歌157首,勞動茶歌與生活茶歌居多,祭祀茶歌特別是祭祀茶祖神農氏的茶歌偏少。建議湖南省茶業協會牽頭,面向社會徵集茶祖祭文與祭典歌。

神農識茶初為葯

——也談茶最初的功能與利用

譚偉平

(中共炎陵縣委黨校·湖南炎陵·412500)

摘 要:炎帝神農氏在遍嘗百草的過程中發現認識了茶,並利用茶的解毒功能進一步嘗識其他各種草藥,從而奠定了其「發明醫藥」的功績。茶最初的功能和價值是藥材,人們識茶、用茶是因為茶「療百病皆瘥」,追本溯源,茶葉始於藥材。

關鍵詞:炎帝神農;茶;藥用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同時茶也被舉世公認為上品飲料,被譽為「綠色金子」。然而炎帝神農氏最初認識茶卻是將其當作一味藥材、一種解毒的草藥來使用的,茶的出身是藥材。

1炎帝神農時代先民的生活狀態決定了茶的藥用起源

炎帝神農氏其所以將茶當作「能療百病」的葯而非飲料來利用是基於當時原始先民特定的生活狀態而定的。

炎帝神農時代是原始社會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時代,屬於新石器時代,是「以石為兵」的時代,《越絕書·外傳記寶劍》載「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為兵,斷樹木為宮室……。」當時的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落後,先民們只能用十分簡陋的石器工具來獲取生活資料,過著和野獸差不多的生活。對於先民們的這種生活情狀史料進行了詳細記載與描述:

《韓非子·五蠹》載:「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腹胃,民多疾病。」

《白虎通義·號》:「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

《淮南子·修務訓》「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

這些記載表明原始先民的生活生存狀態非常惡劣:一是由於人口眾多,水果堅果禽獸等天生食物銳減導致食物短缺造成「難以養民」;另一方面由於環境惡化,更加削弱了人們抵抗疾病的能力,致使疾病多了起來,從而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

如何解決食物短缺和疾病這兩大威脅著原始先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始祖炎帝神農氏率領部落民眾為此進行了艱辛的探索,甚至獻出了生命。

2神農炎帝在遍嘗百草為療民疾的過程中認識和利用了茶的藥用功能

          

作者簡介:譚偉平(1967-),男,湖南炎陵人,湖南炎陵縣委黨校高級講師、副校長,法學學士,炎陵縣炎帝文化研究會理事。

茶的發現與利用是與炎帝神農氏遍嘗百草發明醫藥的過程緊密相連的。「發明醫藥,為民治病」是炎帝神農氏的偉大功績之一,遍嘗百草,發明醫藥的過程也奠定了神農氏「醫藥始祖」的地位。

在原始社會階段,疾病和毒蛇猛獸的傷害是人類生存最嚴重的威脅之一。炎帝神農氏在發明農業的同時,為了解除疾病和創傷給人們帶來的病苦,深入山野遍嘗各種草木的性味,每採到一種植物,他都要辨別它的氣味,觀察它的顏色,嚼嘗它的滋味,並感受其在體內的反應,判斷它的「平、毒、燥、寒」,確定其治病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他還根據植物的外形特點或功用起下名字,以便記憶和教給大家,從而發明了用草藥醫治疾病和創傷的方法。

《世本·作篇》說:「神農和葯濟人。」

《淮南子·修務訓》說:「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帝王世紀》說:「神農氏……嘗味草木;宣葯療疾,救夭傷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

《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

《路史》載,「炎帝神農,磨唇鞭茇,察色嗅,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惡,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之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

《增補資治綱鑒》載,神農以前「民有疾病,未知藥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溫平寒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一日遇十二毒,神而化之,遂作雲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正是由於人們認為神農是我國醫藥學的奠基者,第一部藥物學典籍才名之曰《神農本草經》。

茶作為一種藥材正是炎帝神農氏通過觀察它的顏色, 辨別它的氣味,嚼嘗它的滋味,並感受其在體內的反應,判斷它的「平、毒、燥、寒」,從而確定其治病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的。

3茶是炎帝神農嘗百草過程中發現的一種草藥,其功能是「療疾解毒」

之所以說炎帝神農氏是將茶當作一味藥材來利用,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的理由。

3.1早期文獻著述對茶葉的藥用功能有明確詳細的記載,這說明茶的確有葯的效用

《神農本草經》對茶的記述是藥學著述中最早和最權威的:「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以解之。」在這裡「荼」即「茶」。同時在卷一(上經)菜(上品)中對「荼」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記述:味苦寒。主五臟邪氣,厭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卧,輕身耐老。

醫書《神農食經》載:「茶葉利小便,去痰熱,止渴,令人少睡。可以令人有力悅志。」

辭書《廣雅》說:飲茶可以「醒酒,令人不眠」。

陶弘景《雜錄》中記載:「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

《雷公炮製藥性解》稱:「茶入心、肝、脾、肺、腎五經」。

唐《本草剛目》有「諸葯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煩、去膩,固不可一日無茶。」

從這些歷代文獻的記載來看,茶不僅本身可以解毒,而且結合其他藥材還還能「療百病皆瘥」。

3.2民間關於神農與茶的傳說對此有印證

傳說神農一生下來,就長了個水晶肚子,光亮透明,肝臟腸肺,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會用火燒東西吃,無論花草魚蟲,全都是生吞活咽的,這樣人們就常常鬧病,甚至死掉。神農看見非常難過。於是下決心把看到的東西都嘗一遍,看看它們在肚子裡面是怎樣變化的。好吃的呢,就放在左邊的袋子里,給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右邊的袋子里,做藥用。這樣神農就開始嘗百草了。頭一下,他嘗了一片嫩尖尖的小綠葉兒。這葉片一落進肚皮,可怪了,光見它在肚皮里從上面洗擦到下面,又從下面洗擦到上面,把肚裡各部分都洗擦得清清爽爽的。它那樣兒,就象上上下下往來巡查的兵丁一樣,遇毒即解之,神農就稱呼它為「查」,後人叫白了,就稱為「茶」。第二次嘗了朵蝴蝶樣的淡紅色小花,那葉兒象羽毛一樣美麗,甜津津的香味濃烈撲鼻,這是「甘草」,神農把甘草放到了右邊的袋子里。第三次他嘗了綠茵茵的一朵花,葉兒圓圓,梢頭尖尖的,又苦又酸,花果上還有刺。在肚子里一下一下直頂撞,把神農的膝頭弄得很痛,腫得象牛膝蓋。神農忙吞下一把茶葉,才解了毒。神農就這樣辛苦地遍嘗百草,每天都要中毒,都是靠著茶解救了他。後來神農誤食斷腸草,因為來不及服食茶葉解毒就死了。這則傳說形象地說明了茶的得名、茶的功能,它從一個方面證明了茶的藥用功能。

3.3當時先民的生活狀態尚不具備飲茶的條件

飲者,喝也,即經過加工製造供飲用的液體。能夠有飲料喝(當然不包括喝水)的時代應該是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有的事情,至少是在解決了吃的問題之後。炎帝神農時尚處於原始蒙昧時代,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利用能力非常有限,生產力水平也非常低下,先民們生存最大的威脅就是食物短缺和疾病的治療。因此炎帝神農氏才「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遍嘗百草,發明醫藥……」由此我們不難判斷,在這樣的生活狀態下「茶」尚不具備為「飲(飲料之用)」,而且遍觀前人相關著述,也無在神農時代就有關於「飲」的確切記載。

3.4茶聖陸羽在其著述《茶經》中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後人遂皆曰飲茶起始於神農,其實此乃理解上的偏差

一方面陸羽在此提到的「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的理由是因為有《神農本草經》等書流傳,而其中提到了茶,故云「發乎神農氏」,其實《神農本草經》對茶的界定還是為藥用;另一方面此處之「茶飲」是否就一定是後人所言的「飲料」之意,不能確定,因為「飲」也可理解為「葯之飲」,「茶」作為藥材用往往也要用水煮沸,因此陸羽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可能只是想證明茶的利用早在遠古時代就開始了,從而說明茶的利用歷史悠久而已,而且茶作為飲料也是從藥用經過不斷的演變而成的,當然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在神農時代茶就已為人們所認識和利用了。由此我們可以肯定,炎帝神農氏發現茶並利用了茶,是因為茶可以為民療疾,尤其是它的解毒功能幫助神農遍嘗百草,從而奠定了神農「宣葯療疾、發明醫藥」的業績。

炎帝神農氏在遍嘗百草過程中認識和利用了「茶」的藥用功能從而奠定了其「茶祖」的地位。後人尊神農為「茶祖」,一方面是因為他把「茶」帶進了人們的生活,開創了人類認識利用茶的歷史先河,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礎;另一方面是也因為他的敢於探索、無私奉獻和勇於犧牲的行為給後人留下寶貴精神財富,從此華夏子民就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發揚廣大了「茶」的藥用功用,而且在不斷的實踐中豐富發展了對「茶」的認識,把「茶」功能進一步拓展,將「茶」的文化不斷升華,使「茶」名揚世界。

參考文獻

1 唐家鈞、張前榮編著. 炎帝陵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

2 曹敬庄編、帥伯髦注. 炎帝與炎帝陵.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3曹敬莊主編. 炎帝傳說故事.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4周新發編著. 炎帝春秋.長沙:嶽麓書社出版社,2003.

炎陵縣茶葉史考

羅復權

(湖南省炎陵縣農技推廣中心·炎陵·412500)

摘 要:以神農時期、漢代、唐宋三個歷史時期為重點,引用豐富的文史資料及考古成果,全面考證了炎陵縣茶葉生產的歷史狀況,從一個側面展示了茶祖(神農)文化,折射出炎帝「心憂天下,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精神。

關鍵詞:茶葉生產;歷史;考證;文史資料;考古成果

炎陵縣位於湖南省東南邊陲,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西麓,是一片充滿神奇的土地。「邑有聖陵」。在縣城西17公里處的鹿原陂長眠著中華始祖炎帝神農氏。神農植五穀以興農耕,嘗百草而有醫藥,開創了中華民族燦爛的農耕文明。神農發現利用茶葉,成為全球健康飲料之冠,被後世尊為茶祖。炎陵縣在我國茶葉的歷史發展長河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考證炎陵縣茶葉生產的歷史,對於進一步提高茶祖(神農)文化的認識,發揚茶祖「心憂天下,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精神,增強湖湘茶人的自豪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促進湘茶產業又快又好科學發展,為富民強省立新功。

1「神農」時期炎陵茶的傳說

炎帝神農氏,相傳是我國上古三皇(燧人,伏羲,神農)之一,約距今4750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上古沒有文字,各種「生活常識」、「經驗體會」靠口頭傳說流傳於世,這種傳說(尤其是後人記載於書籍的傳說)有它可靠性的一面。據《淮南子》

記載:「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之實,食蠃蛖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燥濕肥土堯 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遇七十毒」。據《神農本草》記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農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藥物書,記錄中草藥的起源和治療疾病效用,茶收錄其中。神農嘗百草發現野生茶樹,茶葉用作解毒藥物。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六之飲》認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顯然,茶成為飲料,是源於神農氏的發現與利用。

傳說炎帝為民治病,南巡採藥,炎陵縣的神農谷(原名桃源洞)、白鹿原、嶠梁嶺等處均留下了炎帝的蹤跡。據《炎帝傳說故事》一書記載:炎帝採藥踏遍了神農谷的山山水水,采

得的各種草木本葯常集中在黑龍潭漂洗,日久天長,潭邊巨石被炎帝踩出了兩個深深的腳印,至今清晰可見。所以黑龍潭又名洗葯潭。稍往前還有搗葯臼,藏葯洞等蹤跡。據《炎帝與炎帝陵》一書記載:位於白鹿原西北的天池附近,傳說炎帝曾辨葯於此,遂建「味草亭」於其上。亭旁有泉水一泓,冬夏不涸,為炎帝洗葯處,故名「洗葯池」,又稱「天池」。池邊植木樨數株,花開時香氣襲人……。據《酃縣誌·卷之三山川》記載:「嶠梁嶺,即橋頭嶺,在縣西三十里,四面嶄絕,鳥道羊腸,為往耒要衝,實縣之門戶,上有望雲菴,棲雲亭,又名棲霞寺。圖經注云:帝卜葬南方,遇梁即止是也。舊志云:相傳嶺上帝鑄有嘗葯鼎在焉,三足,有蓋,蓋端有蝌蚪文,為神物,移時覓之不可得,但聞虎嘯聲」。炎帝常在白鹿原至橋頭嶺一帶採藥辨嘗,有一天在橋頭嶺嘗葯時中毒昏倒在一顆茂盛的小樹下,樹葉上的水珠一串一串地正好滴進炎帝的口裡,因而得救,就這樣炎帝發現了茶樹,茶葉用作解毒藥。

炎帝為民治病,終因誤嘗斷腸草,亦名「王葯」,劇毒,乃毒藥之王,食之肝腸寸斷。雖找來茶葉,金銀花,甘草等解毒藥物救治,仍不見效,不幸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洣水湯湯,鹿原蒼蒼,巍巍古陵,赫赫農皇。炎帝和炎帝陵受到世世代代炎黃子孫的敬仰與祭祀。炎陵茶人為紀念茶祖神農氏的齊天功德,上世紀九十年代創製炎陵神農劍茶,1997年獲湖南省名茶稱號,並被編入《中國名茶志》一書。該茶以神農劍命名,一是產於炎帝神農氏陵所在的「茶鄉」——鹿原鎮天堂村;二是該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似劍,二者結合乃名神農劍。是以寓意炎陵兒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

2漢初荼陵縣因茶命名

據《湖南茶葉大觀》一書中《湖南茶業歷史編年紀要》記載: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荼陵縣,漢初建制,今茶陵、炎陵縣,《衡州圖經》:「因陵谷間產茶命名」。說明茶陵縣在漢初建縣,範圍包括現在茶陵縣和炎陵縣。據《衡州圖經》記載,縣名是因為陵谷間出產茶葉而命名的。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七之事》已摘錄「《茶陵圖經》: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根據湖南省茶葉研究所已故著名研究員王威廉《 ——檟正義——關於西漢時代湖南省之茶》一文考證(《茶葉通訊》1979年3期):茶陵西漢名叫荼陵,也就是我國最早有茶字的地名。這從長沙魏家大屋四號漢墓(公元前160年左右)所出土的石質「荼陵」官印得到進一步印證。《湖南省通志》綜合歷史的文獻記有「茶陵以地居茶山之陽因名……」。按照地名學的觀點分析,茶陵是以產茶著名的,說明茶陵在西漢時代已植茶樹了。綜上所述,基於「思想先於語言,語言先於文字」這一相關連的關係。湖南至遲在公元前的三世紀,已經種茶、飲茶和用茶。顯然,這裡的湖南是就整體而言,具體所指則是古茶陵縣,即今茶陵縣和炎陵縣。

湖南西漢產茶,不僅歷代有文字記載,還有考古出土的實物為證。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墓葬內清理出的竹簡「遺冊」,是專為記錄隨葬員的清單。在1號墓(公元前160年)和3號漢墓(公元前168年)各發現竹簡一片,均記著「 一笥」的簡文。「一笥」就是一竹箱。據周世榮和王威廉先生考證:「 」是「檟」的異體字。「這個『檟』所實指的是上古的『苦荼』,也就是現在喬木型的苦茶,它在我國南方山區有著較為廣泛的分布。」(《茶葉通訊》1979·3期)這就是說在長沙馬王堆1、3號漢墓的隨葬品中,各葬有苦茶一竹箱。並且在3號漢墓的一支竹箱上,還系著一塊標有「  笥」字樣的木牌,表明這是一支苦茶箱。箱內實物經顯微切片分析也確認是茶葉。

那麼馬王堆墓葬內的苦茶究竟產自何方呢?1979年11月至1981年11月,經湖南農學院、湘潭地區農業局、炎陵縣農業局和茶陵縣農業局等單位系統調查,發現炎陵縣及茶陵縣個別鄉苦茶資源十分豐富,集中分布於炎陵縣船形鄉、中村鄉、水口鎮和鹿原鎮等鄉鎮。有野生的,也有零星栽植的,炎陵苦茶屬小喬木型大葉類,其中不泛喬木型單株,其樹姿直立,樹冠高大,芽葉肥壯,生長勢強,茶多酚等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高,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種質資源。當地山民稱之為「大山苦」,多加工成半烘炒的毛茶留自己飲用,有的當禮物贈親戚朋友。鑒於以下三條理由:第一,炎陵縣小喬木型和喬木型苦茶客觀存在。第二,炎陵縣在西漢初年就已產茶出名(因而有茶陵縣名)。雖然江華、蘭山等縣也有苦茶資源,但是這些地方不僅漢代未發現產茶,就是在800多年後的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也未列入湖南的茶葉出產地。第三,根據《酃縣誌》卷之四《沿革表》:「茶陵縣,酃屬茶之東南鄉。西漢總轄荊州,屬長沙王國 」。故長沙馬王堆1、3號漢墓內的隨葬品「喬木型」的苦茶產自炎陵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

3唐宋「茶鄉」相伴炎帝陵

炎帝神農氏是中國乃至世界之茶祖,炎帝陵則是炎陵茶史之見證。唐代(618-907)陸羽所著《茶經》,成書於公元765年,是我國也是世界首部茶葉專著。第八章《八之出》列出了當時的茶葉出產地與品質分類概況。其中列有「衡州下、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唐代前期,湖南茶葉產地僅列衡山、茶陵二縣,品質屬第三類。此時的茶陵縣包括炎陵縣在內,炎陵縣自然也出產茶葉。

據宋·羅必《路史》:「帝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唐世嘗奉祀焉」。據《酃縣誌》:「宋乾德五年(967),始在陵側立廟,肖像而祀」。據《酃縣誌》卷之五記載:「茶因以陵名,今陵在酃之鹿原陂,酃本古長沙地也」。《酃縣誌》卷十二記載:「炎帝神農氏陵在縣西三十里康樂鄉。史記帝崩長沙茶鄉,康樂即茶鄉地」。說明縣西康樂鄉,唐宋茶葉生產已有名氣,素有「茶鄉」之稱。

  關於茶葉品質,《酃縣誌》卷之四《雜說》有一段摘自《二研齋叢話》的記述:「有友自酃歸,贈予茶餅二百枚,題其緘曰:炎陵茶餅,非茗荈種也,煮而啜之,味有餘甘。因憶胡嶠詩:『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須封不夜候』;陶彝詩:『生涼好喚雞蘇佛,回味宜稱橄攬仙』。似可當之。友雲封置數年尤佳,可除病,想亦赭鞭之餘猶,為古聖人效靈者與」。炎陵茶餅,品質之佳,風味之美,令人讚不絕口。用詩人那些讚美的詩句相比也毫不遜色。炎陵茶餅,顧名思義產自炎陵「茶鄉」,而產於何年代,已無從查考。但按我國茶的外形演變總體而言,唐宋時代產蒸青餅茶。到了元代製成整片葉子的「蒸青散茶」。明代開始,湖南有了炒青綠茶。炎陵茶餅從外形而言,似應出自唐宋。但從《二研齋叢話》這段摘錄的文體而言,似乎又沒有那麼遙遠。總之,炎陵縣茶葉生產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品質也優。鹿原鎮天堂村,清代出產貢茶。民國23年(1934)全縣植茶麵積650畝,常年產茶10噸左右。1949年茶園面積700畝,產茶15.5噸。

弘揚茶禪文化 打造強勢品牌 加快產業發展

龔仕斌 馬進福

(湖南省石門縣茶葉產業協會·石門·415300)

石門縣位於湘鄂邊陲,北托湖南屋脊——海拔2098.8米的壺瓶山主峰,南擁茶道源頭——千年古剎夾山寺。縣境內160餘座千米以上高山相連,和湘西、鄂西群山相依,國土面積3973平方公里,人口70萬,土家族聚居佔56%,古稱「蠻夷」之地。石門在漢代屬武陵郡,西晉時屬天門郡澧陽縣,自南朝陳代改天門郡為石門郡,而後改石門縣,迄今1700多年。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茶生產歷史悠久,茶文化厚重深遠,《茶錄》記述宋朝時夾山一帶所產牛抵茶為朝庭貢品,源於夾山寺的「茶禪一味」在中國茶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對日本茶道起源和發展有重大影響,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茶祖神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1石門茶禪文化是茶祖神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陸羽《茶經》明確提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說明是炎帝神農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開掘了茶葉利用和茶文化之源,是中國農耕文化也是茶文化當之無愧的始祖。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文明的古國,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佳茗濃香的長期侵潤中,形成了獨成一景、底蘊深厚的中國茶文化。發乎神農,興於唐宋、盛於現代,遠譽全球的茶文化是世界文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文化瑰寶,在奧運開幕式上,以「茶」、「和」來表現中國文化和思想,說明了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茶和茶文化是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傳播的載體,既擴大了中國茶葉的影響,也促進了民族間、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在唐朝時形成、起源於石門夾山寺的「茶禪一味」,開啟了中日茶禪文化祖庭、茶文化交流的先河。石門夾山茶禪文化與茶祖文化、湖湘文化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它不僅僅是石門的地方茶文化,也是茶祖神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茶禪一味夾山寺,茶道源頭《碧岩錄》」。這是中國茶禪學會理事長吳立民的題詞。原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也題寫「茶禪一味」墨寶給夾山寺,顯示了對石門夾山茶禪文化之源的推崇。夾山寺距石門縣城東南12公里,古稱靈泉禪院,在唐朝享有盛名,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下旨修茸,故有「三朝御修」之說,為澧水流域佛教中心。佛教自隋朝由印度傳入中國就與茶結緣,在唐、宋時期更是興盛。在唐朝與陸羽幾為同一時代的石門夾山寺中,主持

          

作者簡介:龔仕斌(1962-)男,農藝師,主要從事茶葉技術推廣工作。

高僧善會祖師於唐咸通十一年(870)首倡「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泉」的「茶禪境地」。宋時圓悟克勤著書《碧岩錄》譽為「宗門第一書」,其手書「茶禪一味」為認可證書,流傳日本現珍藏於奈良大德寺。1992年第二屆中國國際茶文化節在常德召開之時,日本茶文化界友人說「石門夾山寺是『茶禪一味』的發祥地」,日本茶道專家多田侑史等多次率團來夾山寺尋根祭祖,多田侑史曾掬起一捧碧岩泉水一飲而盡後,情不自禁地說:「今生可以瞑目也!」。2003年以來,中國茶葉學會、石門縣人民政府多次舉辦「石門夾山茶文化研討會」,國內外茶界、佛界、文化界的專家、學者經過充分論證,一致確認「茶禪一味」起源於湖南石門夾山寺,石門是中國「茶禪之鄉」,是日本茶道源頭,也是中國茶文化、茶祖神農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

2茶禪文化是打造石門茶葉品牌的有效載體

2.1「茶禪一味」豐富的文化內涵

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在茶和茶事中的滲透和發展,承載著深厚的思想,積澱著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茶文化既高雅也大眾化,既理想化也現實化。「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就是說百姓眾生、文人雅士等都與茶息息相關,與生活緊緊相連。茶和茶文化與大雅、大俗聯結人們的精神與物質世界,成為人類精神文化、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茶禪一味」最直觀的是茶佛結合,達到彼此相融一體的境界,具有佛禪哲理和文化、哲學內涵,深刻地表達了一個時期茶文化與所處社會、時代的關係。「茶禪一味」在唐宋時期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佛家、僧人「靜、善、禮、和」 ,「靜」是要求僧眾身安心靜少欲,是座禪修行的基本要求;「善」是體現佛家人心向善、立地成佛、積德求善,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前提和傳統文化的立足點;「禮」是把茶列為敬佛尊祖、客來敬茶和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和」是和誠相處,追求人與社會中和、和諧的境界。這和陸羽《茶經》中提出的最宜「精行儉德」是基本相似的,也是最早倡行的茶德和中國茶道的精神所在,和日本倡行的茶道「和、敬、清、寂」相通。而著名茶葉專家莊晚芳教授1990年提出的中國茶德「廉、美、和、敬」是與時俱進和現代社會茶文化內涵的高度概括,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中國茶文化的精神核心和內涵。茶葉的精神文化產品和物質文化產品功能,豐富、深厚的茶禪文化內涵是打造石門茶品牌最有效的載體。

2.2「茶禪一味」深遠的文化影響

佛教自隋傳至中國,可謂之中國文化方面第一次與外來文化的交流與開放,佛教與我國傳統文化滲透結合,佛茶結緣,在隋、唐達到鼎盛,並從此促成佛、茶走出上流社會,走向廣大民眾,使茶和茶文化也大眾化。在不斷傳承和發展中,形成的「茶禪一味」給人們啟示,其「味」有哲理之味、生活之味、禪佛之味乃至人生之味,具有深遠的精神、文化影響。茶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重功能,茶與儒、佛、道諸家思想結合,形成獨特的文化領域,對茶文化形成了深遠影響。自唐宋時起,中國的對外傳播(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是通過茶文化交流,其中佛茶相伴的「茶禪」文化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泛、時代最久遠。因此,中日茶道源頭「夾山寺」、茶禪文化之魂「茶禪一味」是石門茶文化、茶祖神農文化最寶貴財富,在國內和國際形成了茶文化特殊的地位,對打造石門茶品牌具有重大的作用和影響。

3茶禪文化與石門茶產業發展的關係

3.1悠久的茶禪文化與生產歷史

石門茶葉生產在唐、宋時期即茶禪文化興盛之時,得到了促進和發展,夾山一帶所產牛抵茶因品質上乘,加工工藝先進而被列為朝延貢品,從宋時一直傳承到元、明、清各朝。清中後期,中國茶葉生產和出口達到鼎盛,其出口紅茶佔據主導地位時,在湖南屋脊——壺瓶山下的千年古鎮,由廣東茶商盧次倫創辦的「泰和合」茶號所產宜紅成為與祁紅、滇紅並駕齊驅的紅茶名品,茶號曾有分號、子庄數十個,跨越湘鄂二省數縣,僱員近萬名,轉運茶葉的騾馬近千匹,運茶船隻百餘艘,高峰時,年出口紅茶達45萬公斤,仰其生息的茶農達數萬。當年茶號曾鋪設壺瓶山到津市、至鶴峰、連通五峰漁洋關等地的青石板茶馬道路達500公里,興建義渡、義學等幾十座。盧次倫曾賦詩自雲「雲蒸霞蔚催吟籌,七碗生風興自悠,海國統芳千古事,人生到此復何求」。由此可見,石門山區宜茶且歷史悠久,傳統的植茶、飲茶和濃郁的茶文化習俗,影響和促進了石門茶產業發展。

3.2良好的茶文化氛圍和茶業發展環境

石門茶產業發展環境、基礎良好,具體表現一是有最佳的生態環境,環壺瓶山區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被聯合國確認為生態保護最佳、生物物種多樣性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82%;二是地理、土壤、氣候最宜茶生長,地處北緯30度和武陵山區,是茶葉界公認的二個金三角區域之一,其土壤深厚肥沃呈微酸性,氣候溫暖濕潤,近於茶樹原生態環境,林茶相間、雲山霧海、空氣特別潔凈,土壤、水質等環境具備有機茶生產的最佳條件;三是良好的基礎,現有茶園面積7000公頃,擁有茶廠220多家,具備生產紅、綠、烏龍茶等多茶類生產能力和先進的工藝、技術、機械設備;四是茶文化氣息濃厚,全縣30多家茶館、茶樓遍布茶鄉,擁有研究「茶禪一味」文化的愛好者20多人,不斷挖掘、弘揚茶禪文化;五是技術人才優勢,全縣茶生產、管理、營銷等方面的技術人才300多人,其中獲得高、中級職稱的農藝、茶藝、評茶、制茶專家近百人。

文化興、品牌興、產業興。從2003年起石門縣舉辦第一屆茶禪文化、茶品牌宣傳以來,連續6年的茶禪文化活動促進了石門茶業的快速發展。2002年時全縣茶園不足4000公頃,年產茶3000噸,產值5000萬元,在省內的規模、效益處於中等行列。到2007年,茶麵積達7000公頃,年產茶7500噸,產值1.5億元。全縣茶園和茶產品通過無公害產地認證,其中有白雲山、壺瓶山、東山峰、渫峰、泰和合、泰仙、太青恆勝共7個茶葉基地、570公頃茶園通過有機認證,2000公頃茶園進行有機轉換。湖南十大名茶中占其二,即「石門銀峰、東山秀峰」並在國內擴大影響,2008年,全省首屆通程杯茶藝大賽石門獲一等獎,石門縣被評為中國名茶之鄉,其規模、品牌、效益已處於全省前列。這得益於石門縣委、縣政府重視茶禪文化宣傳,說明弘揚茶文化,可打造茶品牌,擴大影響,促進消費,也可以調動茶企業、茶農、涉茶從業人員和全社會愛茶、敬茶、投入茶業發展的積極性,其帶動、推動、促進作用大。

4打造石門茶品牌、加快產業發展的措施

在國內、國際茶葉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經濟和信息發展越來越快的今天,要保持石門茶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增強茶產業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提高效益。要發揮石門茶業生產歷史悠久、茶禪文化底蘊深厚、茶業基礎良好的優勢,打造強勢品牌,致富山區農民。

4.1科學規劃,鎖定目標

  堅持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觀,繼續抓好茶葉傳統優勢產業發展不動搖。以縣政府2007〔12〕號文件「關於加快茶業產業發展的意見」為契機,以建設全國有機茶生產大縣、湖南茶葉第一縣為總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名優茶、有機茶為重點,以科技為手段,以提高質量、效益為核心,推動茶業向無害化、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一是確立產業發展目標。規划到2015年全縣茶園1000公頃,年產茶1.5萬噸,茶產值3億元,茶和茶旅遊綜合產值5億元;二是品牌發展戰略定位。終極目標是把縣茶葉協會註冊的地理註明商標——「石門銀峰」打造成全國馳名商標、知名品牌、中國名茶,并力爭進入國際知名商標、品牌行列。

4.2加強領導、增加投入

縣委、政府要進一步重視和加強領導,由縣長擔任茶葉產業建設領導小組組長,以」十年謀一葉」的決心,長抓不懈。縣、鄉要健全機構,明確領導專茶葉生產,配備人員。積極發揮茶葉協會的作用,逐步建立各級茶葉專業合作社,並在政策、經費上給予大力扶持。持續加大對茶產業建設的資金投入,一是加大對基地建設投入,已經實施的發展良種茶園補助、有機茶基地認證補助、退耕還茶資金等政策不變,標準要逐年提高;二是產業發展扶持資金要在100萬元的基礎上,逐年以15%增加;三是茶文化宣傳、品牌建設資金要單列並增加到100萬元以上,繼續對獲得市、省、國家級龍頭企業或商標認定的,給予不同檔次獎勵;四是農業、交通、水利扶貧等涉農資金要向茶產業建設傾斜,要向重點基地、龍頭企業傾斜,不斷改善茶區和茶園的路、電、水等硬體條件。要為打造強勢品牌、建設現代化茶業提供組織保證和資金保障。

4.3科技興茶、夯實基礎

實施科技興茶戰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競爭實力。一是加強與省內外科研機構的技術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引進人才、引進先進管理經驗;二是加強科技培訓,對茶農、茶企的從業人員進行多層次、多種實用技術的培訓,提高科技應用水平;三是加強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重點對無公害茶、有機茶、名優茶、茶樹新品種、加工新機械、新工藝等推廣,實現科技成果與茶農、茶企業的零距離對接;四是科技創新,圍繞打造石門茶葉品牌開展科技攻關、文化攻關,形成自主產權的核心競爭實力。要通過提升科技水平,建設高標準茶園基地、現代化加工企業、高品質茶葉產品、高度重視質量安全,夯實茶葉品牌建設基礎和產業發展基礎。

4.4整合品牌 加大宣傳

整合品牌。石門茶葉品質優秀,歷史悠久,在宋時牛抵茶即為貢品,獲湖南十大名茶的「石門銀峰」曾無數次獲中茶杯、國際文化名茶等評比金獎,「東山秀峰」1990年曾獲全國茶葉評比總分第一和國家質量銀獎,就是品質證明。石門不缺名茶,也不缺產量,因此,首先是要整合品牌資源。要將縣茶葉協會2007年獲得地理證明商標的「石門銀峰」確立為全縣的主導品牌、公共品牌。其次是嚴格管理,要堅持統一標準、統一質量、統一管理、統一拓市。第三是分步實施,2年內創湖南省著名品牌知名商標,並把「東山秀峰、白雲銀毫」等品牌歸靠到「石門銀峰」主導品牌,5年內創中國馳名商標、著名品牌,擴大石門茶葉品牌的整體競爭實力。

強勢宣傳。品牌和文化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的背後是文化,對於茶葉來說更是如此。一是文化宣傳,要全方位、多角度,要積極挖掘茶禪文化,繼續辦好一年一度的茶文化、茶品牌宣傳活動,建設好夾山茶禪文化園。要收集、出版、編排與茶禪相關的石門地方特色茶歌、茶舞、茶詩和影視文化作品;二是品牌宣傳,通過廣告、電視、網路各種媒介,長期強勢宣傳;三是全方位宣傳,要把茶禪文化滲透到茶生產、茶產品、茶包裝、茶廣告、茶消費、茶旅遊的產業延伸中去,通過宣傳,提升石門茶葉品牌和茶葉產業的知名度。

旅遊促進。石門擁有夾山寺和茶禪文化、湖南屋脊——壺瓶山、茶和生態旅遊等富有文化內涵的旅遊資源,要加大茶產品、茶旅遊的綜合開發,將茶文化、茶品牌、茶旅遊有機結合,通過旅遊帶動、宣傳打造、文化提升,提高茶產業的綜合效益。實現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騰 軍. 日本茶文化概論.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年.

2 施兆鵬、劉仲華. 湖南十大名茶.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

3 侯 軍. 茶文化與現代化. 農業考古,1997.4 42-47.

4 林柏勝、譚立. 茶葉通訊,2007.12.

5 曹文成. 魅力湘茶.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6 庄晚芳. 茶文化淺談. 文化系統,1990.2.

7 黃志根. 中國茶文化.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


推薦閱讀:

第二部分 第三章 浩大的工程
正統鐵板神數第二部分
希伯來書 第十章 第二部分 逐節注釋
廚師手寫絕密配方【第二部分】果斷收藏
《金剛經簡注直解淺釋》上卷:前序——第二部分:概要

TAG:論文 | 文化 | 中華 | 文集 | 神農 | 第二部分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