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為孩子的階層負責嗎?
我第一次看見把階層和育兒放在一起,是在那本著名的《虎媽戰歌》上,虎媽蔡美兒的上一輩,是移民第一代,就是我們熟悉的開餐館洗衣店的那個階層,虎媽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了一流名校的教授。虎媽之所以如狼似虎地訓練小孩,「教育」小孩,是怕孩子跌出她目前的階層。
在中國,我聽到更多版本的是「拼爹」。
我聽到過很多年輕人,會半開玩笑地埋怨:「老天爺沒有把我生在權貴富豪的家庭,只能全憑自己去奮鬥嘍!」
甚至,有的成年人會直接抱怨自己的父母,「你看人家某某的父親,當著局長,讓孩子還在上學就領工資了,畢業就進好單位,比我們少奮鬥幾十年,還一輩子衣食無憂!」,「還有某某,初中就出國留學,一回來人家家裡就給幾百萬的創業基金,直接當上了大老闆!」
同樣的,我也接觸到很多的父母,為自己沒能給孩子一個銀窩窩、金窩窩,讓孩子含著金湯勺出生而愧疚。「孩子,你放心,我們全家吃糠咽菜也不會虧待你」,「咱們比不過那誰誰,但是,只要是家裡能提供,我們一點兒也不會不他們差」,「我們會把能給你的最好的都給你了,盡到了父母的職責,以後,就靠你自己了!」
所以,我們會聽到孩子對家庭階層的抱怨: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我們也會聽到普通階層家庭對孩子的態度:全家砸鍋賣鐵,也不能虧待了孩子。
從小地方到大都會混成白領、金領、學術權威領的家長,在下一代想得最多的,是保階,甚至是更上一層樓,破一個階;而不是白領金領的,更要舉家努力,確保孩子們能夠破階,升階。
怎樣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如何讓孩子有一個相對高的起點,如何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好的平台,怎樣讓孩子保持現有的階層並有可能進入到更好的階層。我想,這是很多家長都會有的,非常正常的想法。
【壹】階層不是以經濟條件,而是以精神氣質和生活方式而劃分的
我知道,很多人只要一看到這個標題,就不不屑一顧地反對:那是扯淡,階層可不就是以財富來劃分的嗎,沒錢說個屁階層!
好,我們來慢慢聊一聊什麼是階層。
這個春節,我們全家去澳大利亞度假,我特意找了一些當地的華人朋友聊天,想多了解一些當地的教育情況。
在墨爾本,已經移民十幾年,在小學裡任教的楊老師跟我說,這裡的階層劃分是潛移默化的。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居住的社區。這並不是說房子有很大的差別,處於平民階層的一個水管工,收入並不比中產階層的律師少多少,照樣可以買大HOUSE,買遊艇,而一位律師,收入也並不水管工多多少,也是買大HOUSE,買遊艇。但是,水管工和律師,他們不會買在同一個社區。
那兩者的社區有什麼不同呢?很簡單,中產階層的社區里,更多的文化設施,更多的讀書會和沙龍,更多的社區公益活動;而平民階層的社區里,可能是打撞球的小酒吧,大家聚在一起喝喝啤酒,唱唱歌,聊聊天。
請大家一定要明了,在這裡沒有誰高誰低的評判,有的,只是大家對生活的理解不一樣,精神需求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而已。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了,「那是人家西方社會,跟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我們說的是中國,是現在的中國!」,「中國的水管工怎麼可能跟律師、醫生相比,連生存都滿足不了,這些家庭的孩子能一樣嗎?」
好的,我們就暫且放下一個已經成熟的社會裡的階層狀況,再開看看中國這個比較特殊的社會裡的階層。
【貳】中國沒有中產階層,只有權貴階層和平民階層
和大家的普遍對中國的社會階層劃分不同,我認為在中國,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權貴階層、中產階層、平民階層、底層階層……這些複雜的劃分。有的,其實只有兩個階層,權貴階層和平民階層。
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以看看,除了占極少數的權貴階層之外,我們在城市裡的居民也好,在鄉村的農民也好,互聯網的創業者也好,從事專業行業的律師、醫生、知識分子也好,打工的建築工人和餐廳的服務員也好,其差距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很多看似風光的中產階層,金領白領,擁有百萬千萬資產,動不動出國旅行,其實在大都市核心區也只能住個實際面積100來方的房子,孩子入園上學照舊得徹夜排隊送禮(也一樣都找不著門在哪裡),一場重大的疾病就花光所有的積蓄甚至負債纍纍……大家可以看一看,這根本就是平民,甚至赤貧階層才有的情況啊!
在中國,絕大多數人都不用為階層傷腦筋,大家其實都是平民階層,基本上沒有本質的差別。而從平民階層要躍升為權貴階層,比如說變為馬雲或者馬化騰,恐怕是父母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做到的。就是王健林也無法努力出一個馬化騰。
【叄】家庭階層對孩子的教育,真的有那麼大影響嗎?
前面說過,在中國,大家其實都是平民階層。那麼,就算拉上權貴階層,家庭所處的階層,其實對孩子的教育真的差別不大。
前一個階段,童書媽媽讀書會讀了一本《教養的迷思》的書,從科學的角度,進行了嚴謹的社會調查與研究,結論就是孩子的成長,其實和家庭的關係並不大。我知道,很多人不接受這樣的觀點,更何況是美國學者的研究呢?
那麼,好的。我們就從中國的實際情況談談。
第一個問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做什麼樣的人」。
我覺得,應該是父母的所作所為,所談所想,幫助孩子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塑造孩子品行、習慣、價值觀的最重要的環節。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那麼,父母作為老師的角色是怎樣體現的呢?不是父母教給孩子知識,對孩子進行考評。說白了,就是父母在家庭里的一言一行。
不是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父母每天在家裡所體現出來的品質,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
這麼說吧,一位連字都不認識的媽媽,勤勞地工作,真誠地待人,那麼,她的孩子也會如此;一位位高權重的父親,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他的孩子就會花天酒地,胡作非為。
所以,跟階層無關,父母所做所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教育中最關鍵的。
第二個問題,家庭因為階層的不同而提供的物質條件,不起決定性作用。
我們來看看,所謂的權貴階層也好,富有階層也好,中產階層也好,能夠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成長條件。
每個階層所佔有的資源是不同的,這是現實。但是,難道真的有很多人會認為,所謂的「好的家庭」,真的是住著富麗堂皇的房子,保姆司機整天伺候著,出入前呼後擁,上著天價貴族的學校,假期旅行乘坐私人飛機豪華遊艇,在國外上學也開著跑車唱著卡拉OK,一回國就給他幾百幾千萬去開公司……這真的是好的教育方式嗎?!
降一個階層,咱們退而求其次。為孩子找好的學校,託人讓孩子進入重點班,跟最有經驗的好老師,讓孩子儘可能吃的好穿的好,給孩子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讓孩子學習上成為學霸,興趣上多才多藝……這也真的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嗎?其實,這和上面的富豪方式,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並沒有本質差別。換句話說,這些家庭如果更有錢,有銀勺子當然就不會用鐵勺子。
其實,我想說的是,就算中國最普通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並不存在階層上差距。因為,現有的公共資源,已經足夠滿足孩子的成長。
我認為,孩子上什麼樣的學校,遇到什麼樣的老師,上什麼樣的補習班和興趣班,這些所謂的學習資源,並不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決定性因素。
只要孩子願意學習,無論什麼階層的家庭都可以用很多的方式去滿足。家長完全可以給孩子買書,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使用網路進行學習,這些都並不需要很高的經濟條件,甚至很多都是免費的。很多叫嚷因為自己的「階層」不夠,所以沒有讀名校,沒有上名培訓班的人,認為沒有資格談理想談未來的人,我想問問,完全免費的可汗學院、網易公開課你上過嗎?你知道有孩子堅持上可汗學院一學期數學課,能夠拿到全年級第一名嗎?(有意思的是,愛去免費的公立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的人,愛在網上收集資源,老老實實付出努力的人,往往是經濟能力較好的人。這不是一種諷刺嗎?)
我們要知道,到最後,是沒有人關心你是從哪個學校里畢業的,跟哪個老師學的,上的班每節課多少錢!人家只會問你到底會什麼,有什麼樣的能力,能夠解決什麼問題,能夠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第三個問題,家庭生活對孩子的影響,和階層無關,和觀念有關。
有人說了,我們不講究上私立,上補習班,但是,孩子的眼界、品味,這些的塑造,難道不需要錢嗎?
很多人說那些帶孩子出國的,都是有錢人,這些就是階層差距。那麼,我可以老實地告訴大家,我們第一次帶小丸子去歐洲的時候,全家的積蓄只有4萬元——大家可以放眼中國,一個家庭有4萬元積蓄以上的家庭,應該佔90%以上吧。所以,在家庭氛圍,家庭環境,家庭生活中,關鍵的是觀念,而不是財富。
很多家庭,就算經濟不富裕,也會給孩子買很多的書,帶孩子去旅行,參加文化活動;而另一些家庭,就算是很富裕,更多的是給孩子零花錢,買最新的手機,坐頭等艙住高級酒店。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上看,反而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對孩子有更好的正面影響。
我有一次遇到一家從英國回國度假的華人家庭,父母坐商務艙,孩子坐經濟艙。我問那位父親為什麼?他回答說,我不想讓孩子從小就很容易得到那些不是通過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東西。我深為認同。這又一次印證了,父母是不需要為孩子說處的階層負責,家庭所處的階層其實和孩子的教育無關。
【肆】階層不是一個必然的上升渠道,沒有必要這樣要求自己和孩子。
我堅定地認為,就算是在中國當下的社會狀況下,階層也不應該用財富來劃分,每個人也不應該把進階為另一個階層而作為奮鬥的標準。
我們的人生,不是一場又一場的戰鬥,我們的生活,也不是一次接著一次的拼搏。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而活的,是為了享受生活而活的,是為了快樂幸福而活的;而不是為了追求什麼狗屁的別人眼中的所謂成功而活的,不是為了擺脫自己現在的生活去追求另一個看似更高端的生活而活的!
我有一對朋友,沒有工作,沒有房子;沒有固定的收入,也沒有什麼社保和醫保;住在北京的遠郊,一處農家的院子,自己種菜養雞;他們一個用了好幾年騎車走遍了中國,畫了很多本騎行日誌,另一個每天拍攝照片,做成影集之後不願意按出版社的要求出版,就自費印刷,把銷售的錢捐給慈善事業。
如果按照所謂的階層劃分,他們應該都不算中產階層,甚至不算平民階層,而是貧民階層或底層階層了。但是,在我的眼裡,他們其實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富有階層」。
【伍】父母沒有必要為孩子所處的階層負責
作為父母,我們要為孩子負哪些責任?是的,我們要提供食物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給孩子衣物不要讓讓孩子凍著;我們要陪伴孩子和他聊天遊戲,給他講睡前故事陪他過家家;我們要讓孩子接受教育,給孩子買書和文具;我們帶著孩子去運動和旅行,參觀博物館看電影;我們要觀察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去實現夢想……
這是不是很簡單,但其實又很難很難?是的,我想,對於作為父母的我們,給予孩子的,應該是這些,需要付出時間、精力、耐心、尊重和愛的,而不是需要用階層財富來換取的東西。
什麼樣的父母是合格,或者優秀的父母;什麼樣的父母又是不負責任,或者說不好的父母。
我認為標準很簡單,就是父母應該做「只有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事情」,就是好的父母;如果父母用其他的方式來代替這些行為,而忽略了本來「父母應該做的事情」,那就是沒有負責。
這麼說吧,送孩子去昂貴的培訓班、給孩子買最新款的鞋、為孩子讀名校買學位房……這些,是父母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讓孩子體會到親密關係的快樂,讓孩子感受到一起完成家務,一起建設家庭的成就感,讓孩子發現無論金錢多寡,都能過得更舒服一些,結交一些正直友善智慧的朋友以及他們的下一代——這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我要說,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他們有過什麼樣生活的權利,沒有必要為了孩子,而非要去提升所謂的階層。
從教育孩子的角度,父母無論處於哪個階層,都是對得起孩子的。完全沒有必要為此而覺得愧對了孩子。
【陸】孩子以後處於什麼階層和父母無關
這個春節在悉尼,我們認識了吳老師。他是一位藝術家,早年移民澳洲,很早就簽了英國的畫廊,在澳洲也開了自己的藝術機構,買了十幾處的房產。有一天,他的女兒看到國內的一個新聞,講的是幾個子女為了爭奪父母的遺產而鬧上公堂,就對父親說,「我不要你的遺產,不想成為那個樣子」。
吳老師笑著對女兒說,「不會的,因為我的資產跟你一點兒關係都沒有。我會全部捐出去,成立基金去幫助那些追求夢想的年輕人的。」
初聽之下,作為中國人,會覺得女兒很傻很單純,會覺得父親很絕很無情。但實際上呢,我仔細想了想,這才是最健康最良性的家庭關係——至少,在財富的處理上是如此的。
我們來看看兩種不同的家庭發展軌跡:
第一種,叫做鞠躬盡瘁型。
努力奮鬥上學?長大努力工作?力爭上遊升職加薪?創業升官發財成名?買最好的學位房,給孩子上最好的教育?送孩子出國,給孩子找工作?幫孩子辦婚禮,買房子,買車子?給孩子創業經費,幫孩子做生意?退下來帶孫子,幫孩子管家務
第二種,叫做我行我素型。
按興趣學習,上喜歡的專業?勤工儉學掙學費?自己找工作,租小房子?找到自己的伴侶,一起租公寓?努力工作,生小孩,買大房子?生更多的孩子,換更大的房子?送孩子上學,孩子們離開家裡?大房子換小房子,夫妻一起享受生活?賣小房子去養老社區,度過晚年
我知道,很多人都覺得第一種鞠躬盡瘁型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之道,才是值得尊敬的父母。第二種是不負責任的父母,是對孩子不親的父母。
其實,父母真的能夠為孩子以後所處的階層負責嗎?根本不可能!社會在發生變化,時代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國,幾乎每十年都會發生顛覆性的事情。
我們小時候熱門的行業,現在還存在多少?曾經被奉為鐵飯碗的國有企業,很多已經衰退;公務員似乎是旱澇保收的,但現在身處其中的正在體會其中的冷暖;曾經以為給孩子賺100萬就可以讓孩子過一輩子,現在這些錢只能買幾平方;甚至,給孩子留十幾套房子,一個上市公司,可是,誰又能預料到20年後的經濟變動呢……
父母如果一定要為孩子設置的保障多話,讓孩子「缺乏保障」,應該是最好的保障。
【柒】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更何況階層
雖然很多人都聽過讀過紀伯倫的《孩子》,但是,還是有很多的父母不能接受已經流傳了一個世紀的詩句: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設想下,你跟一個孩子的父母說,「你的孩子呀,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我想,你會馬上收穫到對方的責罵,甚至耳光。
很多的真理,猛一說出來,是令人憤怒的;很多直覺,看似天經地義,其實是錯誤的。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做的到,但是,我想讓我的孩子知道,她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可以選擇自己的夢想和生活。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和她以後沒有關係;她以後做的事情,也不需要我們的同意。
在悉尼的時候,她也去了吳老師家,聽了吳老師和他女兒的故事。回來後,我就跟她說,我覺得吳老師做的很好,他的女兒也很獨立,不僅靠獎學金在上大學,還自己創立了一個機構,「你長大後,也要獨立地去生活哦!」
或許,這次談話過於正式,小丸子有天早上醒來對我說,「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離開了家,想:以後自己靠什麼謀生呢?」我忍不住問她,「那你是怎麼設想的呢?」於是,她就說,「我以後要開一個木工作坊,這裡是前台,負責接待;這裡是作品區,放做好的,可以展覽也可以賣;後面是工作間,我自己在裡面做,也可以教課程,讓大家來做自己的作品……我算了下,大概可以養活我自己吧!」
我看她一本正經地規劃自己的謀生之路,既感到有些欣慰,也覺得有些好笑:我們好容易從小縣城來到大城市,從白領混到做自己的事業,而我女兒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小手工業者了,那不是把我們又拉回到了最底層的階層嗎?!
【捌】想讓孩子好,孩子就真的能好嗎
最後,我想聊聊為人父母的心理。
想讓自己的孩子吃得好,穿的好,過的好,學得好……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但是,究竟什麼樣才是對孩子好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每個人都有對「好」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認為,給孩子更多的物質是好的,有的人認為,給孩子更多的精神是好的;有的人覺得,讓孩子成為有用的人,就是對孩子好,有的人認為,只要孩子覺得快樂,就是好的;有的人認為,竭盡全力去幫助孩子,是好的,有的人認為,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才是好的……
其實,這裡沒有什麼絕對的對與錯。但是,我忽然想到另一個標準,就是充分享受和孩子現有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作為父母,我們和孩子真正相處的時間,其實很短暫。孩子從出生到會走路,從進入幼兒園到上小學,從有了自己的小夥伴到離家去上大學,只有短短的十幾年。在這十幾年裡,父母和孩子的擁抱與親吻,講講心裡話說說內心的感受,遠遠比我們想像的時間少的多的多。
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樣的想的,反正,我到了這個年紀,一點兒也不會埋怨自己的父母為我花的錢少了,沒有幫我上更好的學校,沒有給我找好的工作,沒有為我提供更多的資源……反而,我最為遺憾的,是和他們在一起的,溫馨而甜蜜的回憶,過於少了。
而這,才是一個家庭最有價值的,我最為看重的,也是我準備給自己的孩子的——我覺得,這是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也是孩子真正所需要的。
備註:本文插圖為我特別喜歡的動畫片《櫻桃小丸子》。小丸子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里,長相普通,智商一般,還經常耍賴犯渾。我覺得這似乎就是另一個我,而我女兒的名字,也來源於此。
推薦閱讀:
※移民潮第三波 中堅階層流失
※美國窮人收入超過中國的中產階層
※扎克伯格真能讓二女兒「無憂無慮」?富豪階層面臨的教育困境!
※青年「通婚圈」折射中國新一代階層固化
※寒門,你已經夠好了,不要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