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專題:泰順古民居

專題:泰順古民居薛一泉    2001年七月份,第十二屆中國民居學術會議的與會專家雲集泰順,對泰順古建築進行為期三天的考察,驚喜的發現泰順許多民居的作法融匯了中國南北古代建築的風格,泰順應該是南北建築文化的一個過渡區。在筱村東垟門樓外,專家們更是痴迷於庭院卵石鋪地,並稱之為「浙南之最」。  一、東垟1、古民居   東垟現存民居建築有三片,一為新厝下民居,二是西村民居,三為門樓外民居。  東垟林氏一世祖林建,表字盟官,唐天祐二年(905)內閣長史。林氏原籍福建莆田,後為避亂於後唐同光三年(925 )遷居筱村東奧(新樓);宋建隆二年(961)再遷泗溪上段(後池)。林建從莆田遷徙東奧時共攜有六子,後來除第六子暘隨父從東奧遷往泗溪外,其餘五子均留居東垟。東垟現存的三片古民居均為林建後裔在繁衍發展過程中留給今人的歷史文化遺產。   (1)新厝下民居  新厝下現僅存兩座民居建築,其一為三進,另一為二進。局部特色在於小木裝修中的雕刻非常繁縟、精緻。「三進民居」有這麼一個傳說,當初造屋時,主人請了一位金華的雕刻師傅,這位師傅攜了妻子到泰順,當完成全部的裝修雕刻活返鄉時,金華師傅的兒子已經三歲多。也就是說民居的雕刻足足花去了這位金華師傅三年多的工夫。「三進民居」小木裝修的精美雕刻主要布置在門窗槅扇,另外斗拱和牛腿的雕刻也非常逼真,不過新厝下雕刻的翹楚應數「二進民居」廳堂門(廳堂後明柱旁),此廳堂門上、中絛環板和花心那精彩絕倫的鏤空雕飾,足以讓人嘖嘖稱奇。在新厝下的「三進民居」中發現了非常少有的廳堂門布置做法,一般民居的廳堂門都是設在廳堂兩棵後明柱的旁邊,而此座房子卻與眾不同的將門設在了兩棵後明柱之間,做法獨出心裁。  (2)西村民居  在西居住的大部分是東垟林氏「大房」後裔。西村民居多為合院式建築,它們要麼沿山澗而建,要麼就一頭扎進田野的懷抱里。西村民居與對岸的門樓外民居遙相對望,身後的大山即為門樓外的案山。這裡的民居在構造與裝修上顯得樸素和簡潔,它們與山水似乎更顯得融洽。  (3)門樓外民居  門樓外民居保存基本完整,年代有明朝有清朝。門樓外一世祖林豳(林建十六世孫)從東奧遷居門樓外後,大興土木,建造居所。到林建二十三世孫伯穆時,門樓外村落已初具規模。伯穆與其子(光宗、光祖、光祥、光業)都是當地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們非常熱心於公益事業,先後主持(或捐資)建造了峰文書齋、祠堂、陳氏夫人宮、水尾橋等。這些建築在鄉土社會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圖101:門樓外古民居  2、古代公共建築  東垟古代公共建築是當地鄉土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1)祠堂  東垟林氏宗祠始建於清康熙甲午年(1714),由林文村主持建造,其址在東垟後井。建成百年之後幾近傾圯,嘉慶年間林萬山便與族人重建祠堂。關於重建宗祠,林氏譜中有這樣的記述:「三年之久,前後二堂已成,左右兩軒、東西兩階下鑿之以池,大門三楹,門外環之以牆。又喜祠之南向有玉岩,西有軍山,中向一峰四尖並峙者,文筆峰也!」林氏建房、造祠無不考慮與「文筆峰」相呼應。宗祠門樓楹聯言:「騰龍峰麓敬先祖,筆架山前蔭子孫。」祠堂的實際功用,堪輿觀念以及鄉民樸直的願望皆溶其中。林氏宗祠共三進,一進門樓,二進享堂,三進為供奉祖先神主的寢堂。祠堂的主要功能是為了舉行敬孝先祖的祭祀活動——祭祖。此外,林氏宗祠也是古人商議族內大事的議事中心,只不過這些功能如今已不復重現。  (2)宮與橋  在東垟玉溪水尾西岸有一座陳十四夫人宮,為清朝嘉慶年間林光祥主持建造。林光祥是一個商人,傳說有一次船行飛雲江上(瑞安段),突然風浪大起,狂風怒浪侵襲船隻,船臨倒覆,後光祥祀告陳十四夫人,才保得平安。返鄉後光祥遂建陳十四夫人宮。宮內原建有戲台,每逢重大節日,村裡就組織戲班上演一些鄉民們喜聞樂見的劇目。此戲台已於20世紀70年代拆除。  東垟木平廊橋與陳十四夫人宮相距不遠,系林光業後裔林晴霽主持建造(民國期間),為一墩兩孔式木平廊橋,橋屋面闊11開間。橋面寬4.7米,橋長26.2米。橋身橫跨玉溪,西臨田疇,東接蒼山。  (3)書齋   東垟歷史上統共建了兩處書齋。現存書齋稱為「東垟書齋」,建在林氏宗祠的右側,為東垟林氏三房後裔林鳳鳴、林方任(時任杭州新城儒學正堂及杭州訓導)父子於乾隆廿五年(1760)建造,為三房私塾。民國初年,始招全村子弟入學受教,時稱東垟書院,並聘請泰順名士許篤仁先生授業教學。

  圖102:東垟書齋  書齋擁有校田,校田來自個人的捐贈或從村內的眾田(祭墳田)中划出。校田由「先生」或校長租給農民,農民付給學校田租(谷糧)。學生入學也上繳谷糧,民國年間,一個學生一年要交200至300多斤大米。一位「先生」半年領取800斤谷糧。  3、門樓外古民居的建築藝術  (1)村落選址  東垟三片古民居中以門樓外片保存最為完整,規模也最大,文物價值也最高。門傑外村落地盤寬廣,山脈連綿,林木茂盛,溪流環繞。村落前方案山有非常優美的筆架峰。這一切非常符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風水理念。關於林氏後裔從東奧遷居門樓外,當地有一個傳說,林豳通曉堪輿,深諳天文地理,在多次對東奧進行堪察後認為此地「沙飛水走」,不是生息耕作之地。後才尋「寶地」溪坪(即門樓外)。據推算,門樓外古村落開基於明朝中葉。  (2)民居的空間布局  民居為合院式,正房或七開間或九開間,廂房一般是五開間。民居總體結構布局依次為門樓(多為一進,也有兩進的)、庭院、兩廂、正房、後院(花圃);附屬建築有廁所及豬欄、牛欄等。  門樓:門樓外村口原建有一座大門樓,為防禦山匪侵擾,後毀。民居普遍建兩座門樓,一進門樓大多為磚石作,突出了防禦功用,石作門樓的門楣上方常有橫額和門聯。二進門樓則為木構。  院落:院落是一個活動場所和休閑場所,可供實和和休閑。  正房:正房廳堂(明間)是婚喪等儀式的舉行場所。廳堂左右的木板壁常貼有詩聯、家訓。廳堂左右的房屋(次間、梢間、盡間)均有前後兩間,前為待客進餐之處,後作廚房。  廂房:子孫們常住在廂房。有的廂房明間亦做成廳堂,更有文人雅士依個人所好,在廂房小廳堂太師壁上懸匾,取名某某軒,匾上書上詩文。古時婦人終日待在兩廂,足不出戶,她們的生活、活動圈子也僅限在廂房,「老父三年不見其女」、「新娘七年不出樓」便是封建社會婦女之境遇的寫照。  後院:門樓外民居後院多建有花圃,養花植木,魚游鳥躍,清風明月,吟詩作賦,自又是一處別有洞天的小天地。  樓層:民居為二層建築,一樓的功用如上所述,二樓通常是卧室,或作書房、貯藏室等。   4、民居的建築(梁架)結構   民居梁架結構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插梁架,或是抬梁式與穿斗式結合。門樓外民居普遍使用抬梁式與穿斗式結合、插梁架兩大類。其中插梁架屬於一種特殊的梁架技術,這種梁架結構多見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梁木一頭插入中柱,另一頭則又落在金柱(童柱)上。這種梁架結構與抬梁式的承重梁落在柱頭上,以及和穿斗式的柱間無承重梁僅有起到聯絡作用的串梁不同。  (1)斗拱 (圖103)

  斗拱有柱頭科(在柱頭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兩柱頭間置於額枋上的斗拱)兩大類。總得來說,門樓外民居的斗拱形式比較簡單,以一斗二升居多,即在斗座上橫安正心瓜拱一道,拱兩端各安槽升子。平身科出現在廂房的額枋上,較長的額枋貫通三開間,平身科斗拱也只置一道正心瓜拱,區區三踩。  (2)博風板、懸魚、惹草   博風板:博風板是為了保護外伸的檁和椽而釘的木板,多使用於屋頂兩端的山面上。木構門樓的椽口也有使用。  懸魚:房屋兩端山面的博風板正中,有一裝飾物懸掛而下,即懸魚。懸魚一名是因為初期此塊木板上常雕有魚形而得名,有主人自示清廉之意。門樓外民居的懸魚雖有較多使用,但已完全變異,舉目找不出「一條魚」,雖已脫離原形,但仍稱懸魚。  惹草:釘在博風板邊沿(一般處於檁頭位置)的三角形木板。門樓外民居惹草用得不多,所見的也是做成長方形,不刻紋飾,簡樸率性。  (3)格扇、欄杆  格扇:民居常在正房和廂房的次間、梢間、盡間做格扇。格扇從上方到下部依次是上絛環板、花心(格心)、中絛環板、裙板。上絛環板常進行鏤空雕刻,中絛環板進行浮雕,花心則用欞條拼裝,裙板大多不作雕飾。絛環板上的雕刻題材生動豐富,主要有牡丹、喜鵲、梅花、如意、人物、吉祥字元等。  欄杆:二樓樓廳的外部即椽椀里側設有坐凳,所以在椽椀上做有靠背欄杆,欄杆心部分做有花樣。在此處做欄杆,不但有倚靠作用,同時起到欄護功能。  (4)太師壁、神龕

  太師壁(圖104)位於廳堂兩棵後明柱之間,前面設有供奉祖宗的「香祭桌」,桌上置放香爐。太師壁上端樓板樑上常懸掛牌匾。神龕常見於每座民居的二樓大廳,主要是為供奉福德(香火)神位或先祖的牌主而設,四季祭祀神靈、祖先。簡單的做成單間,大多做成三開間。神龕常貼有「聯子」,如「玉盞祥開吉慶花,金爐永蒙平安寶」等。  (5)屋頂   屋頂的形式為懸山頂,歇山頂也有使用。屋頂的瓦作多用青灰色的板瓦,並且有使用滴水與瓦當。滴水與瓦當上的紋飾豐富多變,以花草紋樣居多。屋檐的中段在兩排蓋瓦間鋪墊兩塊板瓦,形成上下兩層瓦,加強透風度。屋脊正脊皆用瓦摞成脊壟,中墩用瓦片堆成某種形狀,脊端則微微起翹,抹以灰泥。垂脊只簡單的多加幾層瓦。倒是在歇山的戧脊上有線條較熱鬧的卷草。  (6)牆壁   牆主要有圍牆和院牆;壁除木板壁外有竹編壁。  牆:圍牆,指與門樓相接的庭院圍牆,構作材料一般是泥石結合,下層為石砌,上部夯土牆。圍牆也有做成花牆形式的。同時花牆也出現在後院(花圃),用特製青磚砌成花樣。院牆用材豐富,由石、磚、土、瓦組成,先在底層用石作牆腳,再砌磚身,一順一丁交替砌置,砌成磚牆後再在其上夯一段土牆。夯土牆上粉刷,並繪以圖畫。繪畫雖然費工,但為庭院增輝不少。

  壁(圖105):編壁主要在廂房的門窗上部,用竹篾條編成「壁」,壁的兩邊抹上泥土,再作粉刷。  (7)地面   鋪地有兩種,一為石板地,即用經過打鑿平整的石板塊在庭院中鋪成甬路,從門樓通向正房,寬在1.8米左右。另一為鵝子地,即卵石鋪地。

  卵石鋪地(圖106)是門樓外民居的一大特色,它不僅題材豐富,寓意深涵,而且圖案規整精緻、栩栩如生,令人讚歎匠心之妙。鋪地首先要挑選無數規整的卵石,工匠們用竹筒「量」取。鋪地的工序是這樣的,首先夯實庭院地面,要求庭院地面中央略比周圍高,這樣才能使雨水向庭院左右兩邊滲開去;夯實地面後,根據原定的圖案用石灰在地面灑出輪廓;之後便是著手用卵石鋪地。許多鋪地圖形的外圍(輪廓)並不用卵石,而是用瓦片替代,因為卵石不吸水,瓦片易吸水,瓦片滲水後頓能清晰的顯現出圖案形狀。門樓外民居鋪地圖案有蝙蝠(寓意福)、鹿(祿)、鶴(壽)、花瓶(平安)等,還有金壁輝煌的龍宮金殿、鯉魚跳龍門(登仕)等等,它們無限的透視出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圖107:門樓外廳堂板壁

  圖108:門樓外廳堂牌額

  圖109:門樓外廂房養閑軒    二、上交陽古村落   上交陽曾氏村落位於縣城東向5里處,屬羅陽鎮。關於「交陽」地名的由來,《曾氏宗譜》載:「鶴巢之地,孤峰聳峙,阡陌交互,包絡無遺;且東之曉陽、吳陽,北之 陽,西之羅陽,南之陽邊、川山陽,皆與鶴巢有相交相接之勢」,故而得名交陽,此文出自交陽曾氏二世祖奎象之手。在清朝嘉慶年間,原籍福建泉州的曾奎象曾二次到溫州境內考察。他的考察,對後來曾氏決意遷居泰順交陽起到重要作用。(圖201)

1、遷基  清嘉慶年間,福建泉州同安同嚴邑風俗強悍,爭奪相殺,盜賊滋熾,社會環境很不安定,同嚴曾氏肇作遂產生徙居之念。其時有同嚴人從溫州平陽歸來,對肇作說:「溫州實乃樂土也!吾邑有許多人兼移居其地。」肇作之子奎象在得到父親的支持後挈伴直抵平陽,但當時正逢居民被海盜劫掠。奎象「心怪客言不實也,悵然南歸。」  後來,奎象見本邑風俗日變日甚,再加之父親也已決計移家,便再次往溫州擇地,時為嘉慶十四年(1809)。奎象往溫途中,在橋墩門一客邸遇到一人,其告知:「泰順樂土與桃源之地相比,只多一賦稅耳!」奎象聞知大喜,欣然前往考察。果然,奎象入山後便覓得交陽這一桃源勝地。嘉慶二十年(1815),也就是奎象考察交陽後的第七年,肇作挈眷舉家遷徙到泰順交陽,當年肇作已六十三歲,一家共十五口人聚族而居。  曾氏喬遷交陽,肇基於此地後,支派繁衍,世代榮昌。傳至第八世,煙火已達六十餘家。「男耕女織,戶裕家饒。有禮讓風,無苦窳習。絃誦之聲不斷,文學之秀朋興。可稱全邑之模範村焉。」在這種長期安居樂業的環境下,曾氏一族出了不少人才,至清季科舉停止,全族功名計有舉人一名、恩貢一名、文庠生三名、武庠生六名、監生二十四名。「其光祖宗,可謂榮耀於當時矣」。  在肇作遷居交陽的第五年,即嘉慶二十四年(1819),其同安三胞弟肇力,亦由同安新橋頭挈家遷徙到泰順大丘坪,為該地曾氏之一世始祖。2、家廟  家廟是宗法制度得以實施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建築物,「宗廟不設,則宗法不立;宗法不立,則族屬無統」。肇作遷入交陽後,「興居建正室為宗廟正寢,四時享祀,後遂為祠廟之宇」。隨著人口的增多,曾氏族人開始在家廟周邊擴建住宅,為了防範強盜侵襲,又在初具規模的村落周圍建築夯土水城厝和夯土圍牆,將村落嚴嚴拱衛於內。水城厝和圍牆設有大門,大門一關,里外便隔絕開來,充分體現了曾氏的集體防禦思想。水城厝之名,概因城厝內側有水塘。開挖水塘「一以子孫居住,一以護祠風水」。水城厝原有建築三十多間,家廟的左右兩邊原本有民居建築,是曾氏的祖屋。家廟左邊的居室已倒塌,左方民居建築還完好存留,這幾座民居建築較矮小,內部空間也比村內其他民居要小。

  圖202:宗祠內景  曾氏家廟共三進,一進門樓。門樓與享堂之間為庭院,地面用塊石鋪地。二進為享堂。明間的梁架為抬梁式與穿斗式混合結構,地面用方磚鋪地。第三進是寢堂,享堂與寢堂是兩廡,享、寢堂與兩廡圍成小天井,天井地面用條石鋪地。寢堂位於整個建築的最高處,面闊五開間,進深四間,明間兩邊的梁架為抬梁式與穿斗式混合結構。寢堂的板壁滿貼官報,大部分是吏部發送的有關族人在科舉中考中或封官晉職的捷報。寢堂上方懸掛著數匾,主要有「汪波千頃」和「登科」兩匾。裡邊一塊為「汪波千頃」,旌揚之人為一世祖肇作公,公諱振光,字文起。生於乾隆十六年,卒於道光三年,享壽七十三歲。恩授九品冠帶,葬交陽鶴巢山腳。「登科」一匾之主為曾經邦,其為曾氏三世祖,奎亭之子,肇作公之孫。公諱英談,冊名經邦,字俊才,一字道卿,生於嘉慶十九年,終於同治十三年。道光甲辰年恩科鄉試舉人第四十九名,職騎尉。血緣村落中,族人科舉中式了,或是陞官晉職了,大家都會引以為榮,在村落中最重要建築——家廟裡懸掛他們的牌匾,就說明了這點。  民國年間年間族人西山、潤庭、雲梁等人曾發起修理,將中廳左右增設考妣神龕,並在神龕前方加制牖門,家廟左右設旁親龕。宗法制度規定,在神龕內擺設先祖神位時,始祖要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的左方,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右方,稱為「穆」。  曾氏家廟後面為廣澤聖公廳,現存建築面闊五開間,進深二間。相傳廣澤公其人原為泉州同安一放羊老翁,去世後頻頻顯靈,降福一方。曾氏遷居交陽後,為求得廣澤公的庇佑,置材興建了廣澤聖公廳,「以全村寅奉香燈」。  在血緣村落大都有規約來約束和管制族人,如果族人不遵守規約,族內的長者們便聚首家廟(宗祠)商議處罰。《曾氏族譜》中便記錄了曾氏的宗族規約,內容涉及到家廟、廣澤聖公廳、水城厝、菜園以及倉樓的管理或使用。另外在「眾管山場」中詳細規定了始祖墳塋的四至範圍以及墳塋周圍山林的養護,「以作景緻護陰墳塋」。並且規定:「每至七八年間在有利之冬令時,則可由眾酌,方拚伐一次,仍須繼續養護,不許濫伐。」對於族人墳地,規約中也有規定:「除本村來龍岡及祖墳山不許子孫扦葬、附葬,其餘各處之山任聽子孫臨時扦葬。至已分養護之山,如有吉地,聽其自行扦葬,不許別房越爭,亦不許私行出賣外人。」  泉州同安一帶盛行春、秋兩祭,曾氏遷入泰順後亦沿續了這一習俗,至今仍祭春秋。曾氏二世祖奎快公(三房先祖)卒於嘉慶戊寅年七月十四,族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原本每年七月十五祭祀祖先而改為七月十四進行祭祀。

  圖203:旗杆  3、倉樓  我國土樓形式的建築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西南角與永定縣山區內。  土樓的形成與防禦有著密切的聯繫。

  圖204:土樓

  圖205:水城厝圍牆  交陽的倉樓(土樓),當地人也稱為「四面廳」。這種型制的建築有別於合院式建築,合院或建築一般是一正房、兩廂房或再加上門樓(倒座),正房、廂房、門樓之間形成一個庭院,而土樓是四面夯高牆,再在牆內建造屋室,四面的建築便圍成了中央的天井。交陽倉樓佔地面積約625平方米,圍牆下層用塊石干砌,上部用泥土夯牆,厚約43厘米。圍牆內部用柱子與梁木形成二層建築框架。四個屋角均有樓梯上樓,二樓四面迴廊相通。  曾氏建造倉樓的初衷是為了貯藏糧食,但它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防禦。倉樓圍牆高大,大門厚實,大門前還有防護的大刀,不過現只存留刀架了。聽村裡的老人講,原來門前有兩把懸掛的大刀不停的擺動,門外之人根本無法擅自入內,不然,將被大刀砍死。倉樓的屋角兼設有「炮眼」,如果有人來襲,可在此和架炮(銃)射擊。倉樓的左右方和後方挖有護城河,既有隔離作用,「護城河」的水又可為防火所備用。村裡人說,在古代,一旦有山賊土匪侵襲,村裡人便集體到倉樓內防禦,倉樓里有糧食和水井,人們可以長期居住在裡面,既安全又不怕斷糧斷水。

  圖206:大刀架

  圖207:水城厝  倉樓是曾氏的公共建築,但曾氏先祖對倉樓的使用也有明確的規定,據《曾氏宗譜》中記載:「倉樓正廳方用分大房用,右方分四房用,門內方角分三房用,右方角分二房用。」所以,倉樓由原先的貯藏糧食、躲避侵擾而慢慢地成為居所,如今仍有一戶人家在裡頭居住。歷史上,倉樓還辦過書齋和武館,一度成為曾氏族人習文練武之地。  4、住宅  奎象在他所作的《交陽移居記》中有對交陽的一段描寫:「出東門五里許,得一境焉,址廣可容數百楹。前有朝,後有樂,四山環繞,水口交牙,左右有泉,其清如鏡,足供千人飲。周圍山田約數千畝……」。奎象「卜之吉」,認為這裡是安居樂業難得的佳地,「遂購之,庀材而宅焉。」後來,曾氏舉家遷入泰順。曾氏一族在交陽「世代榮昌,支派繁衍」,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水城厝已經不能滿足居住了,曾氏族人便開始在水城厝之外建造居所。  步入古村落,泥土夯成的牆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陽的泥質特佳,泥土白皙柔韌,夯成的土牆非常好看。民居建築散布在寬闊的村子裡,有的建在田野中,有的建在山腳前,村落背後靠山上綠樹蔥蘢,則更襯托出村落的古樸和清雅。  古村落的民居建築保存完整的有藥店、下新厝、凹店、下書齋、洋心、外厝等。這些民居大多為合院結構,也有呈「一」字形的民居建築,規模較小,正房一般為五、七開間。民居庭院空間也不大,如下新厝只有100平方米左右。民居正房的坐向都處在日晒時間較長的方位,如下書齋為坐北朝南,新厝、下新厝、藥店等為坐東北朝西南,老厝為坐西北朝東南。民居門樓的朝向也多變,有與正房同方向的,也有與正房異向的,即「歪門正廳」作法,這主要與建築風水有關係。  民居的梁架結構大部分是抬梁式與穿斗式結合,如藥店的染架結構,金柱與中柱直接到屋頂,檁木置放在柱頭上,在中柱與金柱間聯繫「三架梁」,再在三架樑上騎柱,柱頭上置檁。交陽民居梁架木材用料與縣內別地民居建築用材相比要細小,這可能與清晚期交陽周邊無巨木可取有關。  民居檐柱與金柱之間的抱頭梁很多不做「月梁」式樣,而呈直方形,並在梁頭稍事雕刻。有少數民居的抱頭梁整段兼作淺木雕,風格樸實、淡雅。民居的斗拱大多用一斗二升。藥店明間二樓的樓廳與左右次間的不同高,所以在檐柱柱頭斗拱上的明間方向用一塊稍作雕飾的木頭墊高以支撐明間的枋木。  門窗格扇常常是小木雕刻師傅的「用武之地」,是民居雕飾工藝最集中的地方。交陽民居的小木裝修非常簡單,較少的雕飾一般只出現在斗拱和抱頭樑上。至於窗門,或作直欞,或用欞條拼裝成某種圖案,但都較簡樸。  民居的屋頂大部分採用了懸山頂,少數清晚期或民國時間建造的民居採用了歇山形式。懸山頂的兩邊有披檐,披檐的使用既遮阻了風雨,又擴大了內部使用空間,可謂一舉兩得。屋頂上的屋脊則用瓦片摞成脊壟,兩端緩緩起翹,一些門樓屋脊的起翹更是優美、靈巧和飛揚,很富動感。    三、塔頭底古村落 1、古村落起源  塔頭底古村落位於雅陽鎮東向1公里處。塔頭底季氏始祖茂齡祖居青田梅岐。茂齡於明成化四年(1468)中舉人,成化十九年登進士(1483),擢高郵府尹。四年之後入翰林,但「未幾視朝傑臣多出」,加之其他原因,遂告歸返鄉。茂齡於明正德戊寅年(1518)遷至泰邑牙洋八都大坪後彎。清康熙己未年(1679),其後裔德重、德立二人游經塔頭底,「觀其山川秀麗,竹苞松茂」,是居住的佳地,遂決定移居此地。據《季氏家譜》記載,季氏後裔之所以遷居塔頭底,不僅中意景物的秀麗;更重要的是,自從先祖茂齡遷入大坪後彎數代後,「支裔繁盛,土宅希微」,而塔頭底一地則山環水秀,地盤寬闊,土厚泉甘,有利於子孫後代在此休養生息。季氏遷入塔頭後,開始廣創宅第,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村落。綜上所述,該古村落起源於清康熙年間。2、清早期民居(圖301)

  季在在塔頭底建造的第一座住宅,後稱下厝。此座民居為合院式建築,門樓並不正對正房,而是設在庭院的左前方,為「歪門正廳」的做法。進入門樓後,有一條用塊石鋪設的甬路通往正房。下厝正房坐東朝西,面闊九開間(原有十一開間)。明間兩旁的梁架為抬梁架與插梁架混合形式,屋頂則採用懸山頂。廂房面闊四開間。民居斗拱多為一斗兩升,即在大鬥上安正心瓜拱一道,拱兩端各安槽升子一個。整組斗拱樸實無華,沒有任何雕飾。一樓格扇的花心部分均有里外兩層,裡面為木板,外層則用欞條拼裝成格子。在二樓則用較為簡單的直欞窗,也是里外兩層。這種設計,即可採光、通風,同時又可隔護。民居二樓設有神龕,共三間,神龕內供奉關公、觀世音等神像。  下厝與別地同時期建造的民居相比,最與眾不同的就是在一樓正廳的兩棵金柱間設門。據季氏後人季慶眉介紹說,德重、德立等遷徒到塔頭時,周圍都是山林,時常有野獸出沒,危及人畜安全,所以建房時不僅在民居四周砌了石牆,還在廳堂前設門。重重設防,以確保安全。  建於清康熙年間的下厝具有濃厚的明代民居的建築風格。第一是民居屋架相對較矮小。第二使用木質柱礎。柱礎橫紋置放,目的是防止吸水。但畢竟是木質材料,好吸水,防不勝防,時間一長,木礎就會開始腐爛。人們便將木礎換出,改用了石磉。在下厝,便有許多檐柱的柱礎改用了石磉。第三是小木雕刻簡單樸素,特別是柱頭斗拱部分,下厝的斗拱並無絲毫雕鐫,顯得那麼的簡樸、平淡。  3、清中期民居(圖302)

  塔頭底季氏第八世國和一代家底殷實,人丁興旺。為了安排子孫們的居住,國和在清乾隆年間建了一座房子後,又在嘉慶年間建造了現俗名稱為「中央厝」和「舊厝」兩二座住宅。還有一座在村內同樣具有代表性的「尾厝」系國和第五子正瑤在嘉慶年間建造。這些清中期的民居有序的建在後山山腳前,坐東朝西,面田背山。民居兼為二進合院式建築,佔地面積較大,一般在800—1200平方米。民居正房大部分為七開間或九開間;左右廂房大多為四開間,也有六開間的。  民居寬敞的空間,被鄉民們充分的利用起來,庭院中、檐廊下以及後院,堆放雜物、農產品、農具以及圈養家畜。鄉土建築大不同於豪門富宅,它們最講究實用,不求奢華,體現了主人的樸素和實在。塔頭底的民居也與泰順其他地方民居一樣,堂屋前檐不做任何裝修,直接與天井相接相融,這也是溫州地區民居的一個特殊做法。與天井相接的空間,鄉民們稱為檐廊,這個做法不僅出現在正房,也廣泛的應用在廂房。檐廊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所,是一個休息、玩耍以及家庭勞動的場所。檐廊外的庭院也是一個公共活動場所,村民們祭拜天地也在此舉行。為了祈保豐收、平安,村民們就在庭院擺放一張八仙桌,上設供品(一般為清供,即蔬菜一類的供品),再點上香火,進行祭拜。除了在庭院祭拜天地祀保平安之外,村子北邊也供有祀保平安、豐收的土地公,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是祭拜的日子,香火最旺的當數正月初一。其實,村民們祀保的內容非常豐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鄉民們的心理追求和寄託都反映在了其中。  4、公共建築  (1)祠堂

  季氏宗祠(圖303)也稱「雲峰祠」,系清乾隆十二年(1747)塔頭底季氏第八世孫國麟會合各族族人肇建。季氏宗祠並不建在塔頭底村,康熙年間季氏從大坪後彎遷入塔頭底,之後,又有族人往外遷,如今雅陽大厝底等地的季氏,兼系塔頭底季氏後裔。支派的往外發展,一宗之祠的選址當然也就要兼顧其他支派的意見。季氏宗祠最終建在一個叫官口壠的地方,以便季氏合族祭祀。雲峰祠規模宏大,比一般的宗祠建築多出一進,共四進。《季氏家譜》載有雲峰祠「八景詩」,如「雲峰夕照」、「松山春曉」等。  雲峰祠一進為門樓,坐南朝北。門樓楹聯云:「望隆魯國家聲遠,祥發延陵世澤長」。門樓屋檐為重檐形式,歇山頂,中間屋頂正脊兩邊的脊飾為「鯉魚吐草」,口含水草的鯉魚非常生動,栩栩如生,極大的豐富了屋頂空間,為整個屋檐增添不少美感。除此之外,脊飾簡單些的則彎曲起翹,複雜點的就做成卷草。門樓正背面均有匾額,正面為「溯本尋源」,背面為「光前裕後」。  二進面闊七開間,進深二間,懸山頂,兩邊帶有披檐。梁架為抬梁架與穿斗架混合結構,梁木做成「月梁」形式,顯得飽滿而靈動。  三進的地面比二進高出約82厘米左右。面闊七間,進深四間,梁架結構與二進一致。三進當中幾間用大梁木橫架,跨三開間。在三進中,發現了非常古老的挑斡鋪作技術,這種技術在宋《營造法式》中有記錄。挑斡技術在我縣其他地方的鄉土建築中也有較少的發現,一般是出現在宗祠建築中。三進與四進之間的廡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  最後一進即第四進為寢堂。寢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梁架為抬梁架與穿斗架混合結構。寢堂是整個建築等級最高的部分,所以所處的地面最高,它比三進又高出約60厘米左右;梁架用材非常粗大,這是前幾進無法比擬的;小木雕刻也比前幾進要豐富和精緻,主要是出現在斗拱、插拱、月梁、雀替等構件上。  宗祠二進的前方,即庭院的外圍建有一堵類似照壁的磚石牆,牆邊開有門。門外原建有束龕,每年的「七月半」,季氏族人都要到宗祠里祭祀先祖,所以雲峰祠的庭院外圍就專門建了一個束龕,供燒束紙用。  (2)書齋  季氏非常注重文教,認為只有設書院,才能明人倫,明人倫才能興孝弟,興孝弟才能講禮學。茂齡遷基大坪後彎時所建的書齋名為「上達書齋」,不過大坪後彎的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塔頭底育賢齋系季氏族人在雍正癸丑年(1733)建造,只可惜現在也只留下一個遺址,家譜中對書齋的記載是「五榴、八間」。其外,我們還可在家譜的記載中讀到季氏建成育賢齋後,合族歡悅的心情寫照,「諸生得地快哉,忻忻然!而老少稱懷……」。據季氏後人回憶,書齋為二層建築,二樓供奉有文昌帝。據說,文昌帝「主文昌宮事」、「主文運」,季氏在育賢齋二樓供奉文昌帝進行祭祀,也是希望文昌帝能保佑族人功名蟬聯。

  (3)牌坊(圖304)  季春芳(字毓蘭,二十七歲卒)之妻吳氏守寡六十多年,終年95歲,欽旌節孝,於清咸豐乙卯年(1855)奉旨建坊。節孝坊已被拆除,構件散置在村內。

  (4)碓米房(圖305)  塔頭底村原有6座人力碓米房和2座設在村子附近的水力碓米點,現存村子南邊的一座人力碓米房。  (5)倉樓  季氏入遷塔頭底後,開始廣置恆產。在季氏族人的恆產中主要是大量的田產,至第八世國麟等人,一年共能收租一萬多擔。為了貯藏糧食,季氏便專門建造倉樓進行置放。倉樓為合院式二層建築,面闊五開間,外圍建有圍牆。據季氏後人講,倉樓的坐向與風水講究相悖,正好是處在「黃泉水」上。所以,後招致白蟻,木構架被大量地啃蝕,倉樓已在解放前坍塌。

  圖306

  圖307

  圖308    四、仙居古村落1、人文源流  仙稔鄉仙居村是一個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景緻秀美,歷史積澱深厚。關於「仙居」地名,當地《張氏宗譜》載,「名仙居者,先是五代時,馬氏二女嘗修鍊於此,二女女仙也,而居焉,後之人慕之,因名。為仙居之名,此蓋其始歟。」自唐宋以來,仙居先後有項氏、陳氏、陶氏、金氏、徐氏、沈氏、張氏等入遷,歷史上以徐姓與張姓生齒最繁盛。(圖401)

  泰順徐氏始祖徐相,祖籍婺州,初徙安固(今瑞安),後徙百丈睦源(今司前宮頭洋)。徐氏四世孫徐暹,生於後唐明宗六年,二十多歲就已任文淵閣大學士。徐暹於宋雍熙四年(987)挈眷攜子,遷往仙居。  徐氏入遷仙居後,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尤其是兩宋時期,進士就徐清、徐涓、徐元德、徐元長、徐容、徐諒、徐天佑等。據說,溫州第一位狀元,徐姓第十世孫徐奭也曾在仙居居住過一段時間。徐奭系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癸丑科狀元,曾任知化知府、兩浙轉運使、開封知府等官職。晚年榮歸故里。卒後葬泰順嶺下沙墩。  徐元德字居厚,號牧齋,是永嘉學派這一。南宋淳熙五年(1178)列進士第四名,官至太常寺主簿,居官清正廉明,被著名詩人楊萬里譽為「浙東名儒,朝列正士」。徐元德與葉適、呂祖謙、陳亮、戴岷等交友甚密。詩人陸遊70歲大壽時,徐元德還攜酒慶賀。陸遊為此作《謝居厚攜酒見訪》一詩。仙居還出過一個徐容。徐容是南宋乾道年間的進士,從學於朱熹。他的《池州語錄》中一部分就是根據平時與朱熹的問答而作。葉適曾詩讚他是「江南隱君子」。  仙居張氏系嶺北張氏後裔。嶺北張氏始祖張義存,原籍平陽昆陽,宋崇寧三年(1104)徙居嶺北村尾。明朝建文二年(1400)張氏仲起(生於洪武四年(1371))由嶺北遷徙仙居,配仙居徐氏。張氏遷入仙居後,「世承禮教,耕天子田,讀聖人書」,在耕讀傳家主流思想地影響下,張姓一族的附學生、增廣生、廩膳生、歲貢生、國學生、武庠生等衣冠之弟是輩出不窮。文風盛,仕宦就多。明清兩朝,張氏仕宦中以知府居多,另外還有兵部員外郎、學正、主簿、通判等職官。  仙居陶氏始祖陶喬,系唐長慶元年進士,任中軍都督,封上柱國。陶喬原籍婺州,系唐末遷入,最初居百丈白鶴溪口,後繼徙仙居。  2、村內建築  如詩如畫的山水影響了人們的審美取向。仙居先民將他們的審美思想融入村莊里,使村落建築浸染著山水的靈性,蘊含著濃濃地人文意味。  (1)村落格局   唐朝以前,仙居就已有人居住,隨著新氏族的相繼遷入和人口的增加,村落規模也一直不斷地擴張,漸漸形成了一個完善的村落。如今,我們漫步在村子裡,依舊能看到許多因眾多原因而毀壞的老房和僅存殘垣斷牆的基址。雖然仙居村現存民居建築已不能直觀的展現古代村子的總體規模,但依舊可從村落的格局和建築舊址上想像到歷史上的繁盛。(圖402)

  仙居古村落主要是由街巷網和溝渠系統構成基本框架。這種框架劃開了不同性質的區域,如文教中心、娛樂中心、休閑中心、禮制中心等。一個村落的最佳朝向決定了主體建築的坐向,這當中受到了堪與術的極大影響。而建築的朝向也決定了主要巷道的走向,仙居村一些比較重要的巷道都是南北走向,寬一般在2米以上,不超過3米。由這些村巷相應,村內排水溝渠也縱橫交錯,形成網狀。總而言之,仙居村民居朝向基本一致,布局錯落有致而又整齊有序,村巷的縱橫頒因而也顯得非常規範。  仙居徐、張等姓氏建有書齋,徐氏書齋建在溪對岸的一塊空地上,現已毀。另外,村內有一處叫「書齋園」的基址,相傳是張姓的書齋基址。仙居村前的溪岸邊有一棵千年古樟,枝繁葉茂,炎炎夏日,烈日當空時,這裡卻是陰翳蔽日。樟樹旁邊有一棵柏樹,兩樹之間原有一座戲台,現只留存幾付「夾柱石」和一付旗杆石。旗杆石上面的字跡清晰可辯,有「清乾隆辛卯」等字樣。這裡還是「溫州大道」地通往之地,行人常在大樹下歇息,這裡便留下一個叫「歇坪」的地名。  (2)宗祠   「物各有本,人各有祖」。氏族中祭祀先祖無形之中可以起到團結宗族、維護封建性的人倫秩序的作用。在古代封建禮制的影響下,建造宗祠成為每個族姓的首要大事。據宗譜記載,張氏宗祠於明萬曆十年(1582)建立,後來隨著支派的繁衍,又建造了兩座小宗祠。如今只存留下一座小宗祠。張氏宗祠古時一年有四祭,分別在清明、端午、中元、臘日等進行祭祀。  徐姓在仙居本是旺族,但後來族人紛紛外遷。在仙居居住的人越來越少,但宗祠依舊佇立在村子的東面,高高的牆頭已爬上了青藤。徐氏宗祠始建於明宣德年間,後在清嘉慶六年被洪水沖毀。現存建築系嘉慶七年(1802)重建,共三進,一門樓一享堂一寢堂。  (3)住宅   一座座住宅被一條條彎曲的巷道串在一起,構成了村落的居住中心。村落住宅大多為四合院式建築,兼用素木蠻石建造,讓人感覺開朗、親切、大方。體現了村民們的坦率、樸實和鄉土文人們坦然自若的胸懷、崇尚自然的審美取向。

  圖404:民居瓦當滴水   仙居古村現存的住宅多為張氏所居,如上廳、石門樓、歇坪底等。歇坪底是一座建在古樟前的院落式房子,原有三座門樓,現只存一座。仙居許多房子都有三座門樓,不同坐向和方位的多重門樓,營造了曲徑迴環的建築模式。歇坪底現存的門樓,為木石結構,柱架部分用石材,梁架部分則用木材,屋檐為牌樓式,村民們稱它「三檐樓」,說是只有當官人家才能做成這種風格獨立的式樣。「三檐樓」給人的印象是輕盈、端麗,與門前秀麗的山水非常和諧。上廳原屬上下廳的一部分,上下廳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堂建築的院落住宅,不過下堂已被改造,現只留上堂(即上廳)。上廳坐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詳。住宅內部空間不大,檐口較低,斗拱質樸本真,不加紋飾。正房的門窗格扇有兩塊上絛環板,兼作鏤空雕刻,紋飾內容較豐富,做工精緻,風格樸實素雅。前檐廊頂密布彎曲而富有彈性的桷子,構成了裝飾性極強的軒棚。上堂有一個卵石鋪地很精彩的庭院,圖案有栩栩如生的鹿和鳳凰,取富貴吉祥之寓意。

  圖405:古戲台遺址  3、村外建築  仙居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鄉土文化,一千多年以來,先民們在這方土地上地生息發展,不僅留下了規模猶存的古村落,而且在仙居周邊的山水之間留下了眾多古迹。踏上「溫州大道」羅陽至仙居的一段,沿途便可看到許多具有深厚內涵的文物。仙居張氏文人張天樹就曾作一首瑰麗的長詩描繪古道景物,題為《仙陵古意》,詩云:「羅山日暖春花吐,迎春門接仙源路。三陽過處是石亭,楊柳灣深鎖煙霧。高低嶺盡見清溪,長空一道飛虹度。松林隱隱隔煙村,此中應有高人住……」

  (1)石亭(圖403)   「三陽過處是石亭」,端莊渾樸的石亭佇立在山間距今已有480多年,始建於明正德十年(1515)。建材別具一格,除椽瓦外,其他構件都為石質。石亭屋頂為歇山式。屋面使用板瓦,陰陽合扣。石亭三面砌牆。亭內梁、柱均採用青石卯榫相連。樑上刻「溫州府泰順縣知縣典吏解真儒學訓導喻秉衡建造」、「嶺下信士林俊捨財經營」、「仙居信士張瑄捐資興造」等記載。羅陽石亭的前方有一口水質非常清冽的山泉小井,也算是石亭的配套設施。  (2)石橋   在張天樹「仙陵古意」里提到的「高低嶺」,也就是過了羅陽石亭腳下那條逶迤陡峻的石階官路,路徑谷底一溪澗,澗上架通一石板橋,橋體結構為縣內少見。橋面石板並非直接架在橋墩之間,底下運用了伸臂的形式層層出挑,藉以縮短兩橋墩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別具匠心。

  (3)仙居橋(圖406)   過了石橋,步行不久,「高低嶺盡見清溪,長空一道飛虹度。」這就是遐邇聞名的仙居橋了。仙居橋是古橋博物館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歷史上曾歷三次重建,現橋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系我縣現橋歷史最長、跨徑最大的一座木拱橋。全長41.83米,寬4.89米,高12.6米,凈跨34.2米,張天樹有一首「長橋夕虹」的詩讚,「凌虗千尺駕飛橋,勢控長虹掛碧霄。返照入川波汎汎,暮雲擁樹路迢迢。晴光飄緲岸空闊,石色參差影動搖。斷靄殘陽橫兩岸,蒼茫落日見漁樵。」  多次重建的仙居橋歷經300多年風雨滄桑後,2002年3月上旬至7月上旬又進行了一次全面性地修復。修復後的仙居橋又鑲嵌在了秀麗的碧山之間秀水之上,重現昔日神韻。  (4)石塔   站在仙居橋上,舉目可望見砌築在東南向山頭上的風水石塔。此類風水塔主要是用於人文目的的風水補救,風水中說道:「凡都、省、府、縣、鄉、村,文人不利,不發科甲者,可於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擇其吉地,立一文筆尖峰,只要高過別山,即發科甲。」為能文運昌盛,仙居古人在村子東南方向巽位的山頭上砌了一個石塔,以期冀達到美好的人文目的。類似此種風水塔,我縣不多見,此前僅在南院毛洋發現過一座。    五、圓州古村落   圓州村地處司前鎮里光溪畔,現為台邊行政村下的一個自然村。  作為一個村落,圓州村曾經繁榮一時,一百多年來由盛而衰,古村落現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古建築總體品位較高。(圖501)

1、遷基   清朝時期,先後有黃氏、吳氏入遷圓州。圓州黃氏先祖博十原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斗溪。據黃氏宗譜記載,博十「夙嫻文藝,為明末紳士,而尤精堪與之業」。後南昌豐城地方擾亂,博十「挾青囊以遨遊,為避亂之計」。途中,博十聞知浙甌山水名勝,只身前往。入甌期間,泰邑人士邀他進泰擇地。博十公入泰後見所擇之地多為吉地,遂長留泰順。後江西黃氏六如、三如追尋博十至泰。博十等人「閱泰邑山水名勝,且俗古風良,遂擇一都員洲之地而居焉」。時為「清朝開基之始」。  圓州吳氏系新山吳畦之後。在遷居員州之前,吳氏其支已遷徙多處。圓州《吳氏宗譜》記載:「畦公十五世孫大十五公分遷祭下北岸,傳芳數世……至典十公,公移四里之遙擇吳源而家焉。其後裔吳樂公,少四游括蒼之地,見其山水清秀,遂居於吳家洞,置家立業。至顯六公囗倭寇之亂,避於故都之小峴。」時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至明末,吳氏所居遭兵燹。岳公於康熙庚申年(1680)與其弟君嘉一起遷居羅陽洋心。之後,吳岳又由羅陽洋心遷居員州。  2、村落環境  「山無仙不名,水無龍不靈。羅陽,東甌名勝地也,北去五十里,地名員洲,景尤獨著。山發括蒼之脈,水演浙東之源,前案有烏紗挺秀,後壁有錦屏拔奇,一溪中流兩峰翠立,金榜懸峙於天門,華表巋然於地軸,亭造赤壁可憑春暖觀魚,寺建西峰更助秋高聽鹿。山川孕靈英賢輩出……」這是圓州《黃氏宗譜》「景物序」中的一段描寫,闡述了村落的周邊環境。  堪與術中用來探尋風水寶地(居住環境)的模式,是古人環境觀的表現。圓州後有靠山,前有案山,左右為護砂,中間部分堂局分明,地勢寬敞,且有「玉帶水」曲流環抱,形成了一個前方略顯開敞而又相對卦閉的環境。這種地理模式風水中稱為「四靈地」。  3、民居(圖502)

  圓州現存四座民居分別叫洋頭厝、老厝、第三份、外厝,四座民居在總體建築風格上非常接近,均為合院式,二重門樓,民居圍牆高築,一進為磚、石、木構築的牌樓式門樓,彩繪處處可見,且用色較多,這是圓州民居的一個特點。黃氏洋頭厝等民居大門門楣上還有精雕細刻的陰陽圖案。進入大門後向左行便是民居的二進門樓,洋頭厝、老厝、第三份的二進門樓兼為圓形,圓門樓與正房廳堂處於同一中軸線上。一進門樓所處的位置為院落的左前方,與圓門樓錯開方位,從而使與圓門樓相接的院牆成為一進門樓的照壁,起到遮擋視線的作用。為何要建二重門樓?老厝圓門上斑駁的門聯云:「一室祥囗囗,重門瑞氣多」。除了風水講究外,其實也是古人「藏」的心理表現。吳氏外厝的二進門樓獨樹一幟,採用木構形式。老厝原先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但右邊建築已受到破壞。左邊依然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築。進入宅子的大門向右行,為外厝的木構門樓。這座木門樓雖然沒有其他幾座民居門樓的異彩紛呈,但透露著輕巧與古樸,不像磚石門樓那麼凝重、華麗。木門樓單間懸山頂,屋檐出挑較深,在檐椽外端加釘了飛檐。檐柱前置抱鼓石。檐柱上重重插拱出挑,承托梁架上的構件。拱端刻飾龍頭、龍尾,龍口還含著寶珠。「龍」形圖案地刻鏤,為這座輕巧的門樓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韻。  正房與廂房有的共享一個大院,有的在院中建牆將大院一分為三,例如老厝。老厝大院里有兩堵設漏窗的院牆,牆身外端設門,使得廂房的小院子與大院既隔又連。庭院的漏窗也是一個裝飾的重點。老厝漏窗上最美的花飾要算蝴蝶圖案,優美、生動。  廳堂、檐廊與院落一樣,是重要的公共空間,三者融合構成了的民居最主要的公共活動場所。在等級上,廳堂獨佔鰲頭,婚喪喜事等重要活動都在此舉行。大多民居廳堂的樓板梁都懸掛著牌匾,太師壁前置有祭桌,左右兩邊板壁前設有坐凳。廳堂坐凳有兩種,簡單些的不做任何裝飾,精緻的坐凳一般不長,可坐三、四人,這種坐凳左右有扶手,後有靠背,靠背是飾樣裝點的地方。吳氏第三份廳堂里的坐椅靠背上就雕有曹國舅的陰陽板,漢鍾離的芭蕉扇,李鐵拐的葫蘆等暗八仙圖案。  檐廊貫穿著廳堂、廂房和院落,是一個過渡空間,也是視覺中心,從而正房的門窗格扇、檐下的構架等都成為裝飾的重點。工匠們運用了大量題材進行精雕細刻,極富藝術感染力。黃氏洋頭厝,廳堂兩邊月梁中段用龍鳳形體雕刻吉祥字元「福祿」,很具特色,抱頭梁、斗拱、雀替等也有各式各樣的雕刻。格扇的上絛環板則雕飾梅花、人物等。雕飾內容最豐富的要數吳氏外厝,分布面也最廣。與外厝相比,洋頭厝只是在最為重要部位進行雕飾,正房次、梢間的月梁及斗拱雕刻明顯不如廳堂兩邊的雕飾那麼繁縟、精緻。梢間、盡間的絛環板已全部採用素麵。吳氏外厝則不同,正房明、次、梢間月梁、抱頭梁、柱頭斗拱兼作雕刻。門窗格扇的雕飾更是精彩,有菊、梅、桃、花瓶、暗八仙、「福祿壽喜」等。  民居後院與莊重的前庭截然不同,是一處休閑場所。院里廣蒔花草樹木,與後山的茂林融為一體,生意盎然,充滿自然氣息。  上二樓的樓梯有的設在走廊的盡頭處,有的設在太師壁後面。二樓走廊外圍做有花式欄杆,欄杆花飾雖然簡單但非常雅觀。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氏洋頭厝,欄杆做的異常豐富,正房與兩邊廂房走廊相通,稱「走馬廊」。每座民居二樓的廳堂都設有神龕,供祭祀先祖和神靈。  4、宗祠  「宗祠為行禮之地,凡冠婚喪祭禮之大者必告於廟人」,由此可見作為禮制建築的宗祠在村落中地位之重要。吳氏由羅陽洋心遷居圓州後,「初建祠於圓州洋尾,規模粗立,百餘年來棟桷朽腐,相地者咸以為不吉。楚芳公心憂之,欲改建而未果也。乙丑春聚族人而謀焉……量家計之厚薄捐錢之多寡……又將洋尾祠基易錢若干……四月初八日夘時改建宗祠於本村洋頭」。吳氏宗祠就建在黃氏洋頭厝的右邊,四圍築牆。規模不大,僅二進。一進為門樓,牌樓式,懸山頂。闊三間,深二間。二進寢堂,梁架上懸掛一匾額,中書「洛中遺老」四字,系泰順縣儒學署正堂事吳若庚為生圓吳正囗、耆賓吳君岳立,年代為康熙四十年(1710)。寢堂木構梁架為抬梁與穿斗混合結構,屋架九檁。吳氏宗祠構作非常簡單,這跟宗族的財力有關係。  黃氏宗祠始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現已毀。宗祠的建築形制我們已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從《黃氏族譜》中了解到黃氏對宗祠管理以及祭奠的有關規條。黃氏共有聰、明、睿、智四房,建造祠堂的資費均系睿房族人捐獻,「故惟約庵公神主配享中龕,日後祠內一切事務均由睿房派下管理,聰明智三房不得忘稱祠基為公眾產業」。並規定祠堂內只許讀書、講武,不許停藏棺木及污穢物件,不許工匠在內做工。  宗祠一般有祭田,祭田的收入用作宗祠的維修和祭祀等費用。黃氏宗祠建造後,未置有公眾祭產,每年的節祭,始、高、曾祖中龕祭儀兼由睿房負責,各房派的昭穆龕則由各房自備羹飯拜奠。「如日後有賢子孫能獻租入祠者,所有中龕暨功爵龕、孝義龕祭儀再行酌議」。  黃氏宗祠內分別設有功爵龕、孝義龕,宗族對神位入龕也分別作了規定。如入功爵龕必須是生前有榮登科甲者、有大功於宗祠者(包括獻租八十貫以上及出資修葺祠宇者)。對於捐田產,族規也作了詳細的規定,「捐田入祠,須邀仝族眾親詣該田看明,果系膏腴,方准捐入,不得有名無實」。     六、上洪古村落 1、古村落概況  上洪是下洪鄉的一個自然村,古時稱「珠履洋」。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有位姓黃的士人才德兼具,每日訪客非常多,珠履三千。宋紹熙壬子年(1192)由壽寧犀溪黃家宅遷徙到上洪的黃十二,敬仰思慕這位先祖,即將始遷地稱為珠履洋。  上洪村四圍青山疊翠,村中有洪溪環流穿行。村落中絕大部分民居建築都沿洪溪兩岸興建,形成了依山傍水,與自然相融合的風格。上洪除有眾多保存完整的民居建築以外,還有許多文化建築,如宗祠、宮、廊橋、牌坊、石平板、水碓等。村內共有兩座宗祠——大宗祠與小宗祠,都建在村口,宗祠前方不遠處即為廊橋與黃九公宮。上洪是古代福鼎至泰順羅陽的官道的過往之地,登上村東南向的山嶺沿官道往前行,在屬上洪村境內的一段路上還有貞節牌坊、石平橋、土地宮及水碓等文物。

  圖601:上洪洪九公宮  2、民居  上洪古村落至今仍完好存留有許多清代民居建築,這些民居有的簡潔洗鍊、不修華飾,有的裝飾較精美,顯得華麗典雅。古村落中較具代表性的民居有新厝、牌坊底厝和旗杆底厝、嶺門凹厝等。民居選址按照陰陽五行學說,周密地觀察和利用自然環境。古民居的正房依地形建造,有的坐西朝東,有的坐東朝西,有的坐南朝北。正房的建造受地形的制約後,古人便運用改變門樓的朝向進行風水補救,以臻天時、地利、人和與諸吉兼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圖602:上洪古民居  上洪村口是黃氏宗祠,與宗祠相鄰的民居叫新厝,新厝最吸引人的就是那座精巧、典雅的石木構門樓。門框用石材砌築,屋檐部分的梁檁採用木材。門樓的屋頂為歇山頂,整個樑柱及斗拱均有花紋裝飾,形態生動活潑。屋頂出挑深遠,稍有起翹,氣韻不凡。進入門樓後為寬闊的庭院,民居四周環牆。正房面闊七開間,歇山頂,兩邊帶披檐,明間梁架為穿斗式與抬梁式相混合。  沿著小溪往前行,過小橋後,前方呈現一片整飭的稻田。牌坊底厝便坐落在在洪溪西岸邊,三合院式建築。門樓歇山頂,庭院圍牆為泥石作。正房面闊七開間,懸山頂。左右廂房面闊三開間。屋頂脊檁懸魚已完全變異,為「花籃」狀。懸魚是房屋兩端山面的裝飾件,用木板雕成,安裝在博風板的正中;因初期雕作魚形,從山面頂端懸垂,故稱懸魚,後有各種變形,已完全脫離魚的形象,但仍稱懸魚。牌坊底民居規模雖然不大,但與周邊環境非常和諧,屋前為稻田,房後是茂林修竹。優美的自然環境與民居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給人以柔和幽靜、素雅清淡的感覺。  牌坊底厝的右方不遠處即為上洪最具特色的民居——與山光水色渾然一體的旗杆底厝。屋前是潺潺流淌的小溪,一道石板橋通往門樓,橋為一墩兩孔式。橋正對的院牆上鑲有避邪的「泰山石敢當」,前方豎有四塊旗杆石。「泰山石敢當」是我國民間一種重要的居住及建築的民俗現象。通常是在家宅大門邊外牆處,或街衢巷口橋道要衝,立一小石碑或小石人,上或刻或書「石敢當」三字,以禁壓不祥之物,祓禳災禍,保佑人間太平安定,百業昌盛。旗杆底厝第一重門樓坐西朝東,門楣上有「溪山聚秀」四字。進入石門樓後前行左拐為木作門樓。民居三合院式,坐南朝北,正房面闊七開間,左右廂房面闊三開間,外側帶披檐,披檐正脊兩端飾卷草紋。旗杆底厝因年久失修,已顯破敗。它是一座兩層的大宅,正房與廂房的兩個交接轉彎處各有一樓梯。廳堂太師壁的背後也有一樓梯,但現在已不復存在,只在二層樓板上留有一空洞。二層正房前的欄杆現在已經用窗封上,鏤空的直欞窗使走廊上的光線有所補充,有太陽照耀時又多了幾分光影的變化。兩側廂房的走廊倒是沒遮攔的,且還是內外兩道廊,後為了擴充房間,一側封住了外廊,一側封住了內廊。

  圖603:石敢當  旗杆底厝後山山腰上還有一座較有代表性的老宅,叫嶺門凹厝。登上村子東南向的山嶺再往右拐,曲徑通幽,穿過綠林邊的小道,便可看見老宅高砌的圍牆,進入門樓後,是寬敞的大院子。嶺門凹厝為「一」字型民居,周圍綠蔭疊翠。民居構件的小木雕飾採取淺木雕手法,內容多為花卉,有梅花、牡丹、菊花、荷花等,風格清新朴雅。  3、宗祠

  圖604:上洪宗祠宋式構件  位於上洪村口的黃氏大宗祠建於乾隆丙子年(1756),背山面水。祠堂布局沿中軸線對稱,建築造型顯得華麗氣派,其中猶為突出的是門樓。門樓以木構為主,按宋式門樓風格建造,豐富而不覺繁雜,秀美而不顯奢華。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在檐下結構層伸出的裝飾性假昂,形似象鼻。黃氏大宗祠門樓的象鼻遠遠伸出,形欲騰飛,圓滑有度。與屋頂出檐相比,一個莊重有力,一個輕靈飄逸。一剛一柔,一動一靜,相得益彰。這也使整個門樓於莊嚴肅穆中又不失生動活潑,透出一份靈氣。門樓下的兩個木質抱鼓石,每面鼓飾分上下兩個鼓面。門樓明間屋檐而端飾龍吻,中墩飾火珠;兩邊屋脊飾「鯉魚吐草」。門樓原與享堂明間相對,上世紀80年代因建公路向左移了將近4米。二進享堂梁架結構為穿斗式與抬梁式混合構作,懸山頂。兩廡面闊三開間。寢堂破壞較嚴重,明間有一塊明代的匾額,有「萬曆辛酉年」字樣。   在黃氏大宗祠的左邊是黃氏下房的小宗祠,供下房子孫祭祀先祖。建築共二進,四面環牆,內部構架很簡單。黃氏下房雖然另建了這座小宗祠,但每年也照樣在大宗祠祭祀黃氏先祖、遠祖,只是將上洪黃氏下房先祖供奉在小宗祠單獨祭祀。  4、廊橋

  圖605:南慶橋  廊橋位於宗祠前方不遠處,跨洪溪,南北走向。脊檁有記載:「中華民國拾叄年歲次甲子秋八月初八良旦辰時建造」。橋屋面闊七開間,構架為抬梁式。明間比次、梢間的梁架稍稍高出一些,從而形成兩層屋檐。明間屋檐為懸山頂,兩旁山花砌牆,正脊有裝飾。橋兩邊屋檐為歇山頂。橋底構架用大圓木橫架,橫木下層做「八」字形撐架,以加強橋身的受力能力。橋全長16米,寬4.35米,跨徑9米,離水面高5米。  5、黃九公宮  上洪黃氏始祖黃十二兄弟共三人,除黃十二遷居泰順上洪外,黃七遷居福建壽寧山後,黃九遷壽寧赤陵洋。相傳黃九練法得道後,有拔山超海之法,自然也能保邑人平安,黃氏後裔便建宮專門奉祀。黃九公宮原建在村口洪溪的北岸,與廊橋緊鄰。後被改建到田野中間兩條溪水交匯處的岸邊。一株參天古樹掩映著牌門和三開間的祭殿,顯得很別緻。  6、牌坊  牌坊是舊時宣揚封建禮教的產物,有功德坊、功名坊、標誌坊等。「自古貞節之名常與忠臣、孝子、義夫、烈士並列而稱之,然節婦尤有難焉!蓋臣之能忠,子之能孝,丈夫之守義,烈士之殉身,皆士君子之流,有詩書以浸其心,有文藝以廣其見,有禮義廉恥以制其行……惟婦人女子之流,目不睹詩書,口不談文藝,心未究乎禮義廉恥之微,仍能歷冰霜於天目之下,砥柱於風波之中,所謂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一以移其心焉,斯非難之尤難者歟……」這是《黃氏宗譜》「節操小引」中的一段話,對節婦貞女是讚揚有加。

  圖606:牌坊  上洪古村落現存二座節孝坊,分別為黃柔遠妻葉氏節孝坊與黃世鎏妻林氏節孝坊。葉氏節孝坊坐落在村子的西山前,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林氏節孝坊則坐落在村子東南邊官道的里側的小樹林邊,建於清光緒戊戌年(1898)。兩座牌坊均為牌樓式,「文革」時受到破壞,檐頂構件已佚,只存留主體構架。兩座牌坊的整體風格比較接近,兼四柱三間,明間柱前置抱鼓石與石獅。立柱上陰刻楹聯,額枋上有精美的圖飾,字版中書「節孝」兩個遒勁大字,兩側是小字注文和落款。次間額枋間的題字板上,則鐫刻與立牌坊有關人物的姓名、職銜、年款等。    七、百福岩古村落  百福岩村屬雅陽鎮,坐落於該鎮北向。古時因村後有一岩石顏色奇異,恰似食物「白腐」(發霉之意),故有地名「白腐岩」,因音同,又訛傳為「白虎岩」。後周氏族人嫌此名不雅,遂改為「百福岩」。

  圖701  百福岩是一個多姓共居的古村落,有周、李、林、葉、盧、姚、馬、施、毛、董、邱、王等姓氏,其中數周氏生齒最盛,逐漸形成一個聚族而居的家族區域,至今,村落中依然完好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築均系周氏所建。百福岩山環水繞,民居建築或依山或傍水,整體環境甚是優美。從民居的建築環境來分,可分為二部分,一部分沿後山腳建造,坐落在溪谷地上,如周氏宗祠、長尾厝、石門樓、旗杆底等,呈一字形橫向排列。另一部分則沿山凹順山勢建造,呈縱向一字形排列,如中央厝、頂頭厝等。沿溪谷地興建的民居,後為青山,前為田畝溪流。沿山勢興建的民居自然環境更是美不勝收,沿卵石鋪墁的林中小道上行,路旁有山泉潺潺,林中有鳥雀啁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百福岩現存民居中品位最高的當數石門樓(共二座,均系周傑庭建造),這兩座民居布局講究,建造精緻,據專家考證,許多做法還具有濃厚的川西和閩北建築風格。  1、周氏源流  百福岩周氏高祖諱朝佐,世居處州景寧,朝佐共有三子,長子吾德,次子鳳吉,三子吉鳳。吾德於康熙五十四年間有發越喬遷之想,偕其母胡氏尋芳覽勝,卜築於泰邑七都下東溪,其時胡氏母弟春印公已移徙八都雅陽之吳家墩居住,周鳳吉(生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卒於乾隆二十年)因有卜鄰之慕,亦獨徙於吳家墩,過了幾年又移居於埠下,「業農兼圃,不遑少休,日積月累,始娶其曾祖妣季氏,含辛茹苦未育而亡」,周鳳吉以無後為大,復勵志積貯,繼配李氏,生有一子名啟昌。周啟昌「性勤儉,積累頗大,遂買宅卜居於嶺下白虎岩。」周啟昌號廣園,例授迪功郎,生於清乾隆十一年,卒於道光十四年。  2、民居建築  周啟昌「買宅卜居於嶺下白虎岩」,此宅現位於村西一山彎中,相傳原為林氏所建,後林氏又賣於葉氏。周啟昌遷到百福岩後,向葉氏買下東邊廂房作為居所。除此之外,百福岩還存留周氏所建的六座古宅,其中以石門樓和與其相鄰的一座民居最具典型性。另外四座古宅分別為長尾厝、中央厝、頂頭厝、旗杆底。  (1)長尾厝  三合院式,門樓為懸山頂,五開間,懸山頂,正脊兩端起翹,中墩飾喜字腰花。正房九開間,懸山頂,正脊兩端起翹,中墩飾壽字腰花。左右廂房面闊各六開間,歇山頂,左廂房正脊飾福字腰花。  (2)中央厝  為「一」字形民居建築,正房九開間,歇山頂,清水脊。正房後面設兩個廚房,建有防火山牆,這兩堵山牆式樣不同,一堵呈貓拱背式,另一堵則做成馬頭牆式,一柔一剛的線條形成鮮明對比。  (3)頂頭厝  頂頭厝,顧名思義就是位於最上面的一座房子,從村落的右邊沿林蔭小道往上走,便可到達頂頭厝,歇山屋頂的門樓端莊氣派。整座房子為三合院式,正房面闊七開間,歇山頂。左廂房已殘破;右廂房面闊三開間,歇山頂。  (4)旗杆底  為三進三合院式,門樓梁架結構為穿斗式,懸山頂,面闊有三開間,正脊兩端飾鼻子,中墩作腰花。正房面闊七開間,歇山頂,正脊兩端飾鼻子,中墩飾腰花。左廂房面闊五開間,中間為廳堂。第三進面闊七開間,懸山屋頂。旗杆底厝系周定槎建造,定槎諱永清,字鏡海,「穎異多智,略寡言笑,自幼嚴重如成人,及長嗜學,篤行威望著於鄉人……亦善於治產,昆仲異居後恢拓阡陌,獨起第宅,貲累巨萬……」

  圖702:古民居防火山牆

  圖703  石門樓以及與其相鄰的另一座俗名亦為中央厝的古宅,系周傑庭建造。周傑庭諱世後,字冠千,傑庭為其號。周傑庭天姿卓絕,胸有智珠,兄弟異居後尤善治家,其子諱慶禧,號雲樵,以助餉授布政司都事,自幼至老恂恂謹厚,克守其家法,舉事不喜浮華,「里鄰有告貸者則不形慳吝,且不汲汲於責償,遇事能忍耐,雖富不稍驕。」  石門樓厝門樓的地面用塊石鋪地,圍合成半月形。門樓主體框架用條石構造,上有一匾:「綠繞青來」。屋頂重檐,下檐為懸山頂,上檐為歇山頂。門樓牆身施有彩繪、泥塑。門樓背面一匾:「道南蓓主」,據說系有「神童」之稱的范鴻書十二歲時所書。左邊有院門通往中央厝,門樓有匾,為「山林氣象」四字,右邊院牆匾為「花草精神」,泥塑有劉海戲金蟾等。院牆上有許多詩文,惜大部分在文革期間已遭受破壞,現只殘留一小部分,還依稀可辨:「春園觀杏,夏池賞荷,此處最饒佳,況秋月揚輝,冬雪新瑞,四時景可樂囗囗吾廬」,門樓裡邊一匾為「鳶飛魚躍」。廂房通往正房的門上也有一匾「風月無邊」。廂房有手法精湛的牛腿雕刻。廂房小院內植有一株桂花,八月時節,繁花盛開,香溢四周。院牆漏窗還有「福、壽」等泥塑。

  圖704

  圖705  石門樓右廂房與正房之間設有精緻的走廊相通,這種構造富有濃厚的川西建築風格。走廊兩邊均設木欄杆,屬花式欄杆,欄杆心子部分用欞條拼裝著「壽、喜」等吉祥圖紋。現存的一段木構走廊本來一直通到後院,後院原先建有四個魚塘,魚塘上建閣樓,當中為灶間,兩邊建有三層的閣樓。後院建築亦與正房第二層相接,可來往通行。後院建築可惜已被拆除,周氏後裔周大煦還保存著當時拆房子的幾張現場照片。周大煦還曾經還珍藏著一張祖傳的杜甫書法,共四個如斗大字,七個印章,印章大者如碗口,小的只有拇指頭一般大小。文革期間,紅衛兵到周大煦家搜查前夕,周大煦曾想將杜甫墨寶藏到其友人家,但友人怕受連累未代其保存,無奈之下,周大煦在屋角荷池邊將杜甫手書付之一炬。

  圖706

  圖707  與石門樓一門之隔的中央厝同系周傑庭所建,門樓匾額雲「視履考祥」,楹聯曰:「智水仁山環吉第,祥雲紫氣擁華門」。門樓為歇山屋頂,整體風格給人以輕揚飄逸的感覺,與門樓相連的院牆兩肩緩緩下抹,曲線優美,此做法俗稱「觀音斗」,具有閩北的建築風格。  百福岩清末民初時期曾辦過「啟明學堂」,許多古宅曾一度作為學堂。

  圖708:啟明學堂  3、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坐落在百福岩溪坪洋,系清咸豐癸丑三年建造。門樓坐東北朝西南,懸山屋頂,兩邊相連磚石牆,門樓西邊牆體上段有彩繪「花、鳥」等吉祥圖紋。進入門樓後為宗祠的前廊,前廊原為九開間,現存七開間。與前廊相連的為兩廡,現只存西廡,面闊三開間,為二層建築,懸山屋頂。兩廡的屋檐均用撐拱出挑承托挑檐檁,撐拱及其組合構件都有較精細的雕刻。寢堂坐西北朝東南,面闊五開間。寢堂屋架高大,雕鐫內容豐富,技藝精湛。屋頂為懸山頂,正脊兩端飾灰泥卷草,懸魚雕兩條尾部相交的魚,上有「水」字。懸魚之魚的形象,除本身的間接寓意為防水之外,據說還有利用其諧音取吉祥之意:魚,余也,裕也。懸魚大多有兩條魚,討口彩:「雙魚喜慶」。屋檐兩端做有雙重披檐,以能更好的遮風擋雨。金柱之間的枋木上有一「克昌厥後」匾額。神龕上也懸有一金字匾額,中書「忠厚傳家」四個大字,字體端厚,筆力遒勁,匾額周邊鑲「龍、鳳」等雕刻。匾額具體內容為:「欽點狀元及第左侍郎提督浙江全省學政吳(諱)鍾駿為鄉賓周啟昌題『忠厚傳家』,男監生觀光、謙光,貢生覲光;孫貢生永清,庠生德浩仝立。 龍飛大清光緒二年歲次丙子黃鐘月旦」。

  圖709

  圖710:懸魚  4、家族文化  百福岩周氏聚族而居,幾百年來醞釀了濃厚的家族文化。一個家族總會制定許多族規,或約束或昭示。在《周氏族譜》中就有一篇這樣的記載,在縣內其他地方鮮見:「從前女子不能繼承宗祧,民國肇造男女平權,如未有男子而有女子者,即以女子承祧留家招婿生子為嗣,否則或立應繼,或擇所愛,均聽其便;但以昭穆相當無乖倫理者為限,其於出繼入繼之本位,彼此兩注分明俾識所自來。」  古人注重陽宅的營建,同樣也非常重視陰宅的建造,認為墳地(陰宅)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後裔的生存發展,所以在選址和營建時都有一系列的講究。「禮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孺者去國哭墓而行,返國展墓而入,其不忘本如此,蓋祠墓為後人追孝之地,所謂民德歸厚者,正在是也。」百福岩周氏族人還將歷代先塋的坐址方向及入厝之時一一記載,以備稽考。注重「追孝」的周氏族人不僅將先塋一一列入族譜中備考,而且很多祖塋還分別作有「墳詩」,如《約齋公墳詩》:「吉壤面臨豎文峰,魁影高顯夜台中。群山重案環福地,青鳥傳奇振家風。」《斌堂公墳詩》:「草花含露淚,松柏想丰姿。預卜芝蘭茂,應與過墓思。」  古時家族中都置有田畝等眾產,作為祭墳祀祠之需,「置祭產以備歲時祀事所由起也」。記曰:「雖貧不粥祭器,雖寒不衣祭服,而況祭品所從產出之田地,不尤重乎?」在周氏宗譜中亦有這方面的記載:「外如祖遺所共有之山林川澤亦為聚族不可少之基業,要知片壤寸土一草一木莫非先人之流澤可不念乎?創業維艱,守成不易之訓哉!」    八、雪溪胡氏大院   胡氏大院位於雪溪鄉橋西村,當地亦稱石門樓。胡氏大院系泰順縣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僅規模龐大,而且做工精緻,具有很高的文物綜合價值。  胡氏祖居慶元官塘,明天順年間(1457—1464)胡道嚴徙居今泰順雪溪西岸,為當地胡氏始祖。傳至胡東偉一代,家業日盛,遂開始大規模的建造住屋。胡東偉,字震仁,號霽園,生於清嘉慶壬申(1812),卒於光緒癸未(1883)。胡東偉於光緒二十年(1894)以子胡一琨遇覃恩,誥封奉直大夫。胡東偉從道光十二年(1832)起至同治甲戌年(1874)先後建造了胡氏大院、鳳壠厝、鳳壠頭厝等民居,前後歷時40餘年,胡氏大院亦是經過前後三次的建造才形成今天的規模。

  圖801:胡氏大院  1、民居建築  (1)胡氏大院(石門樓)   胡氏大院周邊的山水環境非常優美,群山圍護,田野開闊,溪流逶迤環繞。胡氏大院坐落的基本方向是坐西(偏南)朝東(偏北)。四面環建石砌高牆,整座大院共有四座門,其中大門一座,小門三座。在房屋四周有水溝相通,是排水的主要渠道。石門樓的主要建材是杉木,建築的結構部分與圍護部分截然分開,柱子、梁架支起一片遮風蔽雨的屋頂。梁、柱、屋頂體系是開放的,空氣可自由流通,在濕熱的環境中,可保護木構架。胡氏大院共有上下兩堂。上堂為三合院式建築,下堂由南北屋及前堂組成,中間為溝通上、下堂的甬道。胡氏大院主體建築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兩側廂房以及正屋都以這根軸線左右對稱。大門原也處在中軸線上,後北移,現在大門正對前方筆架山的最高峰,可以說朝向環境更美了。

  圖802:胡氏大院石門樓  下堂第一座門樓即為整座大院的門樓,主體石構,構築簡約,風格大方。門檻內外的地面用小卵石鋪成精緻的圖案,進入石門樓後向左行即為大院的第二座門樓——族人亦稱前堂。明間的柱頭鏡、月梁、牛腿、斗拱等構件均有精細的雕刻,內容有龍鳳、獅子、花鳥、人物故事等,呈現出濃厚祥和的人文氣氛。

  圖803:胡氏大院門樓局部  下堂南北屋與前堂均建於同一時期,系胡東偉於咸豐二年(1852)七月建造。南北屋建築風格和用材均無差別,小庭院內蒔花種樹,生意盎然。正房檐廊細部構作繁縟精緻,月梁、牛腿、雀替等兼有雕刻,內容主要是人物故事居多。建築裝飾的特點之一是在廳堂的樓板樑上也作雀替。廳堂太師壁前設長桌,廳堂兩邊有扶手長椅。扶手長椅的靠背裝飾為泰順較少見的冰裂紋。正房格扇花心部分用欞條拼裝,欞條之間用小木塊雕成梅花鑲在其間,起到很好的裝點效果。上絛環板的雕刻則以人物故事與花卉為內容。南北屋庭院前均建有門樓,門外之外即為通往上堂的甬道。  甬道寬4米,長約17.6米,地面用規整的卵石鋪砌。甬道兩旁均建牆,為南北屋的院牆。臨近上堂的門樓處的山牆則建成貓拱背式,整體高大端凝。院牆全部用卵石砌造,貓拱背山牆下段用卵石砌造,上段用磚砌,頂上鋪瓦。胡氏大院的牆體砌得非常平整漂亮,而且很牢固,系出自泰順著名的石匠張剛之手。  張剛原名湯正現,仕陽人,號稱「石精」。一生主建了許多重要工程,也留下了不少傳奇式的奇聞逸事。一次在砌築仕陽水尾宮石牆時,首事人嫌他出工拖沓,把他換下改用別人砌建,不久山洪暴發,別人砌的牆段儘儘被沖毀,唯獨湯氏砌的部分安然無恙。但張剛有一缺點,為人心胸狹窄,稍不愜意便思報復。胡氏請他砌牆時,他每天午睡都要睡很長時間,東家不樂意,說了他幾句。張剛自恃手藝高超,無人能接手其主持的工程,便在甬道旁的院牆砌成一半後,拎上包袱就走,東家追至門外對他說道:「我頂多把你砌的那堵院牆推倒,請別人重新砌兩旁的院牆罷了!」張剛思忖之下又回去接著砌牆。還有一次他故意把大院的圍牆砌成傾斜欲倒之勢,東家問其原因,他含笑道:「我每天午休沒睡夠,人想睡,砌出來的牆也就歪了。」但他又勸東家不必擔心,此牆保證不會倒塌。果然,該牆迄今尚保持原樣未變。

  圖804:胡氏大院甬道  甬道盡端為十一級青石台階,踏上台階後即為上堂門樓。上堂與下堂有1.2米左右的高差。上堂門樓主體框架用條石建造,懸魚雕刻有鳳凰等圖案,匾額為「日擁祥雲」四字。匾額左邊泥塑喜鵲、梅花,並按泥塑內容配有詩:「尋常一樣窗前月,囗有梅花便不同」。匾額右邊泥塑楊柳等,配詩:「數枝楊柳不勝春,晚來風起花如雪」。門樓朝向正堂一方的匾額為:「山輝川媚」。旁邊同樣有泥塑,泥塑「松」配詩:「閉戶著書多囗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泥塑「竹」配詩:「有竹一窠長數尺,囗令每日報平安」。  胡東偉於道光十二年(1832)建造正房,道光廿一年(1841)建造左右廂房。正房兩層明間均為廳堂,是家人集會待客與祭祀先祖的地方。其餘各間多為住屋,首層後部房間為灶間和雜物間。二層樓廳之外還設有欄杆。正房屋脊中墩有灰泥塑銅錢式樣,寓意財源廣進。房後依山坡建有花壇,花壇兩端各有一口水井,是先前飲用水主要的來源。  (2)胡氏鳳壠厝與下洋厝   隨著胡氏家族人丁不斷增加,大院內已不能滿足居住。胡東偉又於同治壬申年(1872)大院的左後方建造鳳隴住屋一所。鳳壠厝為三合院式,共有兩座門樓。正房面闊七開間,左右廂房面闊各三開間。正房絛環板、牛腿等構件雕刻故事情節,廂房的窗板花心中央有欞條拼裝成雙喜。與胡氏大院一樣,鳳壠厝正堂的樓板梁亦飾有雀替,雀替之下的墩座上有精緻的雙龍搶珠、雙獅戲球等雕刻。下洋厝系胡氏月房族人建造,位於胡氏大院右前方,坐南朝北,系一字型民居,門樓木構,正房面闊九開間,懸山頂。下洋厝右邊為雪溪,前方為胡氏小宗祠,左邊為胡氏宗祠。  2、胡氏宗祠與胡氏小宗祠  祠堂是一個宗族的聖殿,許多大事都要在此議決和進行,到祠堂參加祭祀儀式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活動。通過族人的共同祭祀,活著的人便與死去的祖先在心靈上得到溝通,同時,也增強了宗族成員的同源意識,相互之間更加親近和團結。

  圖805:胡氏小宗祠  胡氏由慶元官塘遷居泰順曆數世未建祠宇,「各家只奉木主於室之西南隅,四時享祀,亦家自飲福」。後胡氏家族商議建造大宗祠,「以酬祖德、報宗功、序世繫於無窮。而族無公項,殊難會合,不得已將珪公派下日、月、星三房共立小宗於樟大坪宮之右」。道光戊戌(1838)正月鳩工,越八月而落成,計費資一拾二萬餘金。建造宗祠所需費用由胡氏日、月、星三房族人捐助。古代較小的宗族只有族一級的組織,而稍大的宗族如胡氏家族則分為族、房,或是族、支,族、柱兩個管理層次。每房或每支、每柱下轄若干家庭。還有些大族分三個管理層次,即族、支(柱)、房三級,或族、房、分房三級。  從胡氏大院出發,穿過長長的卵石小巷,便可望見大樟樹掩映下的胡氏宗祠。宗祠規模不大,只有兩進,四面環牆。門樓為木構懸山頂,楹聯曰:「祖宗忠厚裕後裔,過則思敬知本源」。寢堂面闊五開間,梁架為混合結構。寢堂梁架上懸有一塊「進士」匾,系清光緒戊戌科會試中式的第七十名胡兆龍於光緒十五年(1899)立。胡兆龍系瑞安人。

  圖806:石巷  胡氏家族於道光戊戌年建立宗祠後,月房族人在胡景山的倡領下又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八月另建小宗祠於樟大坪之外洋,咸豐九年(1859)五月復建後堂,形成今天的規模,是為胡氏月房之「支祠」。  3、胡氏書齋  從鳳壠厝右邊沿「書齋嶺」登山而上,路旁山澗潺潺,林中鳥兒啁啾,步行不久便可望見坐落在青山懷抱中的胡氏書齋,竹木幽篁,殊有清趣,宜於讀書習業。前方視野開闊,正朝隔岸山的筆架峰。書齋建於清同治甲戌年(1874),面闊七開間,為二層建築,上下兩層當心間兼為廳堂。二樓共有十二間讀書房,除廳堂外每榴都分為里外兩間,中設走廊。後成為恩貢的胡一琨、附貢的胡一琳、例貢的胡慶偉等都曾在書齋內念過書。雪溪胡氏近代還出過一位研究數學的學者——胡維基。胡維基生於1910年,自幼勵志讀書。曾任浙江省政府人事處股長之職,解放後返回故里致志攻研數學。胡氏族譜中載:「《任意角》研究成功後即寄北京,周恩來總理復函言遲一周,此項研究已被德國人搶先發表,並勵繼之努力」。胡維基並不氣餒,以近十六年堅持鑽研。於一九七八年四月間將高次方程研究成功,時不幸舊病複發逝世。「公生平磊落光明,不徇流俗之見,敬宗尊祖,鄰里和睦,聲望極高,為鄉人所敬佩矣!」

  圖807:書齋嶺

  圖808:書齋

  圖809:胡氏大院廳堂    九、徐嶴古村落  徐嶴古村落位於筱村鎮,是泰順縣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落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具有多方面的文物研究價值。泰順將以徐嶴為主體聯合筱村其他幾處歷史文化遺產申報省級第三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在徐嶴居住的人並不姓徐,而是姓吳,據記載,宋宣和年間,方臘作亂,徐震(泰順仙居人)率兵抵抗,不幸犧牲。其靈柩扶歸鄉里,途經玉溪(今徐嶴前之溪流)時顯靈,天降甘霖,當地因久旱而欠收的田地連年豐收。鄉民為紀念他便將其地稱為「徐嶴」,後又在村中立祠祭祀。  徐嶴吳氏系新山唐諫議大夫(西漢置諫大夫,掌議論,屬光祿勛。東漢改稱諫議大夫。隋、唐隸門下省,掌侍從規諫)吳畦的後裔,吳畦五世孫吳承褚由庫村遷居筱村柏樹底,越幾世後,承褚後裔吳萊羨徐嶴「曲徑坦途,引人入勝,崇巒疊嶂……自成幽秀。」於宋端平三年(1236)自柏樹底析居徐嶴,七百多年來,吳氏家族「詩書禮相傳,簪纓相繼,可謂能光其祖、顯其宗矣!」

  圖901:徐嶴村全景  1、徐嶴詩讚  徐嶴前有玉溪環流,後倚金山,左右奇峰對峙,似龍虎踞鎮之勢。村中山泉潺湲,古樹蒼翠,粗壯的枝幹和虯根顯示出歲月的滄桑。吳氏宗譜中記有多首詩讚,體現出先人的山水情懷。《三台聳秀》云:「依方雄據障屏開,崒律排雲入望來。煙接海門含萬象,秀迎天柱應三台。雨收黛色橫青漢,日映嵐光罨畫台。直上翠微凌絕頂,玉繩低處烏飛回。」  徐嶴樹茂林幽,翠竹搖曳,丹桂飄香,勝似人間仙境。詩《綠竹凌雲》:「繚繞川原露影團,濃陰四映看檀欒。休教渭水誇千畝,不讓梁園足萬竿。直上凌雲輝白日,扶疏搖翠集青鸞,梢頭時有清飆動,颯颯涼生六月寒。」《丹桂映月》云:「高秋玉宇晚風涼,夜月盈盈囗味長。幾處清飆鳴遠籟,一枝丹桂照回光。馨分薾蕊明金粟,色借蟾宮入草堂。試上囗樓恁一望,渾疑身在廣寒旁。」  徐嶴村後有一「雙井」——即在一處有兩口井,上一口井為飲用水源,下一口井為洗滌之用。詩題《雙井含春》:「苔清煙霏石甃清,銀床兩兩照空明。誰為抱甕長飛霧,錯認潮泉含避鶄。一脈甘溫浮玉液,四時澄澈嫩瓊罌。由知勝地春常在,不管硫黃始得名。」

  圖902  2、文元院與舉人府  徐嶴巷道縱橫,路面均用卵石鋪設。民居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兩旁,立面豐富,屋檐富於變化,主要有文元院、舉人府、頂頭厝等。頂頭厝為村落現存建築年代最早的民居,因所處的位置比其他民居要高,村民們俗稱為「頂頭厝」。許多構造延用宋式做法,如門樓的木質抱鼓石,稍飾雕刻,紋樣清晰,古樸且大方。院落地面用卵石鋪出花紋,正房和兩廂也採用較多的雕飾,風格朴雅。

  圖903  文元院位於頂頭厝的正前方,為吳存經所建。存經字王綸,號郁庭,生於乾隆辛酉年(1741),卒道光己丑年(1829),壽八十九。吳存經於清乾隆甲戌年(1754)取入縣學,庚寅年(1770)成為附貢生。至今門樓檐下仍懸著其立的「文元」匾。吳宅右廂房的二樓有一間吳存經的讀書房,房間雖不大,但頂上作有藻井,顯示出與眾不同。「一盞燈火夜深紅,猛著心時不計工。他日風雲能際會,定應平地步蟾宮。」——《南窗夜讀》走進讀書房,我們似乎還能看到當年在微弱的燭光下伏案苦讀的吳存經,聞到穿透歲月的淡淡墨香。

  圖904  舉人府又位於文元院的左前方,從長巷的一側進去,可看見立在門樓外的數塊旗杆石,上面刻記著屋主吳永楓當年考中舉人的年月,門樓上懸掛著吳永楓的「登科」匾額。

  圖905  永楓字爾宸,號華園,生乾隆丁卯年(1747),卒嘉慶己巳年(1809)。由右庠生參加清乾隆庚寅(1770)恩科鄉試成為武科舉人,名列全省第三十七名。吳永楓宅整體為四合院式,倒座門樓設三間,房屋中間有一個非常大的天地坪,中設卵石甬路,從門樓通往正堂。廳堂存放著一把吳舉人當年使用過的有一百二十多斤重的大刀,在村落的後山彎里有一塊大空地,鄉民們稱為「跑馬場」,為吳舉人當年舞大刀騎戰馬的習武之地。

  圖906  3、宗祠與戲台  祖先崇拜是靈魂祟拜的表現形式,本質上是一種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受血緣觀念支配的宗教行為。作為家庭、家族的保護神,祖先又是維護其血緣關係的紐帶。祭祀先祖的場所——宗祠的建造也就受到家族的普遍重視,此類建築也成為村落中等級最高的建築。吳氏宗祠位於徐嶴村左畔月山下,清乾隆十二年(1747)族人吳家駒主持建造,家駒字允千,太學生,例贈武信郎,其子即舉人吳永楓。宗祠共有三進,四面環夯土牆,周圍松柏翠竹蔭護。整體規模雖不算很大,但構作較為講究,鏤雕淺刻均見匠者手工之嫻熟。

  圖907  明清是我國第二個戲劇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絕大部分祠堂都建有戲台,出現了大量宗祠戲台。徐嶴吳氏宗祠享堂前方也建有戲台,這一類祭神祀祖的戲台稱為神廟戲台。在各類戲台中,神廟戲台是來源最古、出現最早同時也是分布最廣的一類戲台。徐嶴村人都說,在宗祠里建戲台,那是演戲給祖宗看的;其實這也是由敬祖轉而娛人的一種形式。吳氏宗祠內的戲台同樣具有戲台建築的幾大特徵,空間開放,可以通過多個方向觀看台上的表演;飛檐翹角,斗拱、脊飾較為精繁,體現了造型上的裝飾性。

  圖908  4、徐三翁祠(宮)  什麼樣的歷史人物可以受到祠祀呢?歷代所沿用的大體是如下五條:「夫聖王之制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禮祀·祭法》也即那些有功於國,有德於民等道德典範。  「徐三翁」是鄉民們對徐震的尊稱,我縣筱村、洋疇、貝谷等地都建有徐三翁祠(宮),屬筱村香火最盛。徐震系泰順仙居人,生於宋貢宗甲辰年(1064)。少年不負先訓,好書力學,官至溫州府判,職上秉公廉政,為時人所敬佩。宣和三年(1121)四月,方臘所部攻進溫州,緊逼瑞安境,駐兵吹台山(今瑞安麗嶴鎮北),縣令招募「義勇」4萬,分守吹台山等要道。徐震率兵領戰,激戰中犧牲,時年五十八歲,宋帝贈封其為忠訓郎,並立廟祭祀。明朝洪武三年(1370)朝延又加封徐震為忠訓侯王,入鄉賢忠義二祠,清雍正七年(1729)官府還撥出銀兩修葺徐辰祠墓,並示禁樵祠墓周圍林木。  徐三翁祠位於徐嶴村口。約清乾隆年間,筱村吳、林等姓氏又在北坑建了一座徐三翁宮,建築規模比較大,惜在文革中被破壞,後又被改建,部分建築已非原貌,但宮內藻井飾彩畫的戲台和主堂的軒棚以及用材巨大、雕刻精細的大梁,說明當時這些家族建造徐三翁宮投入了大量資金。查仙居《徐氏宗譜》,中有林鶚、林用霖(林鶚子)等人寫徐震的詩讚,林鶚詩讚:「怪石陰風吼大貓,鬼雄丘壟禁囗蕘。千山迎水祥雲護,萬里英靈氣未消。桐嶺功臣尋常碣,水月庵前見新苗。誰知蔓草榛無後,尚有子孫護聖朝。」林用霖詩讚:「大貓奇峰甲騎屯,蕭蕭草木悵黃昏。燈花地合埋忠骨,水月庵前弔古魂。南宋鄉賢遺迹杳,東甌社廟幾人存。獨有高壠斜陽外,常做山城保障論。」

  圖909  5、望樓茶亭及湯夫人宮  徐嶴歷史上還有望樓茶亭和湯夫人宮等鄉土建築,不過現今均已殘敗或圯毀。望樓亭茶亭建於明末,規模比較大。當中一間立有三官大帝像,供路人和村人祭拜。左三間設為店面,店租入族產。右三間供守亭燒茶者住持,清康熙年間族人吳永馨等人還捐田收租以作為燒茶濟渴之費用。  徐嶴湯夫人宮始建於清道光年間,今宮廢基在。祀湯夫人在泰順也甚為盛行,全縣許多地方均可見到此類建築。祭祀湯夫人的主要目的是祈雨保豐收。《宋神女傳》有關「湯夫人」的記載:宋徽宗時,景寧有湯氏人家生下一女,溫良純粹,神異幽嫻,修道好善,事親至孝。 祟寧元年(1102)壬午歲,結廬山之巔,偕親而處,服勞奉養,備極殷勤。紹興甲子(1144)秋七月十五日,白日飛升。至高宗建都臨安臨安縣(今之杭州),經營宮室,籌劃樹木而不可得。神女運木顯靈,以供國用。忽起清風一道,而不可見其跡,驗厥木,皆有敕木二字。高宗大幸,降旨敕封:靈應神女惠澤夫人。詣之曰:敕木山遇有水旱疾苦,禱焉響應。至今人皆祀之,迄大元順帝至正二年壬午歲,天然和尚開山供奉,募緣開創祠寧。後逐漸廣受許多地區鄉民的祭祀。

  圖910  6、家族文化  「羅陽為東嘉陲邑,山明水秀,多著族出其間,徐嶴吳姓尤羅陽之著族也!」吳氏家族自宋朝遷基徐嶴以來,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在古代鄉土社會中,家法族規是維持宗族秩序的重要內容,往往分類記載在宗譜中。徐嶴吳氏在約束族人行為方面主要有格言等,譜中載的《格言》有學道、孝友、睦族、修身、齊家等內容。格言對族眾的立身處世、居家治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約束和教化意義。  氏族中的族人雖同祖共宗,源出一門,但互相之間的血緣關係卻有親疏差異,實際上,族人之間的聯繫已不限於單純的血緣關係,在更廣的範圍內結成複雜的社會關係。為了調整族人之間的關係,更好地維持宗族的和睦相處,宣揚睦族思想無疑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吳氏宗譜《睦族歌》:「睦族歌兮睦族歌,族不睦兮爭奈何?祖宗只顧子孫多,子孫多兮族不和。族人本是同根樹,枝葉雖繁根一處。根培樹長枝葉繁,縱遇狂風吹不墜。人家族繁若能和,子孫和兮禮義固。兄仁弟義有切磋,強族不敢相欺侮。賢族但存仁與義,愚族只爭財與利。爭財悖義亂仁倫,仁義芳名世稱美……」     十、包宅古村落

  圖1001  包宅古村落位於新浦鄉,與另外一個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吳宅村相毗連。  古時,包宅村和吳宅村同屬「庫村」,始建於晚唐。千年來,包、吳兩大家族創造了深厚的家族文化,遺留下豐富的人文古迹:「老翁尖下瑞峰前,旗鼓排衙在兩邊。錦繡谷旁三友洞,書齋坪畔百花岩。世英門建樓門石,清陰井開水井壇。閘有將軍捍水口,庫村奕代毓文賢。」包宅村始祖始祖包全,生於唐天寶六年(747),唐貞元元年(785)進士,貞元二十一年(805)任福州長溪知縣。包全於唐元和六年(811),「沿剡水,跨天台,歷東甌,愛其山水之勝,風物之美,氣候溫暖……自安固西江溯流而上,盤桓深入,溪水潺湲,林巒峭聳,舸牽既窮,乃棄舟登岸而入……」見其地適於安居樂業,「遂伐木之佳者以為廬,鋤活阪以為園,瀹清泉以為池,種芝術、蘭芷,委此而終老……」  1、村落建築  包宅村至今仍完好保存著村落布局和大量鄉土建築,縱橫幽長的巷道,淙淙流淌的溝渠,素木蠻石建造的民居向我們道出古人規劃村莊、營構建築的人文思想和文化意蘊。

圖1002  包宅村有一座完全用石構的建築——世英門。古代的行政區劃制度中,有二十五家為一閭的劃定,世英門其實相當於閭門。古時的包宅村周圍兼為山林,為防猛獸,遂建石築門樓以保安全。世英門又名石門樓,為明代族人包元鳳主持興建,這在宗譜里亦有記載:「明元鳳公倡建里門,厥名世英,意欲世濟其美,而為門閭之光,寵與其制,門之上下左右俱以石為之,欲其久也……」世英門除主體為石構外,門前還有上馬石、下馬石、坐凳等石質附件,上馬石上雕有許多富有時代風格的鐫刻。  步入世英門,為一道幽長的巷道,巷之右邊即為吳宅吳氏人家的住居。牆體或用泥土夯築,或用天然卵石砌築,牆邊植有花草或勁竹數竿,折射出古代居住建築的親切感和主人的情趣。  包宅村現存民居建築主要有衣德堂、食德堂、恆德堂、外翰第等,有堂號的居居建築在我縣非常少見。堂號的命名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有明顯的姓氏特徵的堂號,二是沒有明顯姓氏特徵的堂號,兩者之中以有姓氏特徵的堂號為眾。擁有明顯姓氏特徵的堂號往往根據先人郡望、德望、操行、功業、科第、字型大小、著述、居住地等來命名,以示家世顯赫,或藉以弘揚祖德,啟裕後人。沒有明顯姓氏特徵的堂號主要取材于吉利、祥瑞之語和前人的佳句,也有的取義於體現封建倫理綱常、訓勉後人積極向上的詞語,如敦本堂等。  包宅民居的堂號一般刻匾懸掛在廳堂太師壁上。堂號就是家族支派的代稱,族人往往也在日常生產用具上寫上堂號作為標記。衣德堂等民居兼為三合院式,庭院外設門樓,後院有花圃,並在圍牆處設有小門樓一座,從後院花圃通往房後的山林。食德堂與恆德堂相鄰,廳堂里至今仍懸掛著堂號匾額,檐廊月樑上用卷草龍等吉祥物的形體雕刻「福、祿」等字。  包宅村的民居建築雖然規模不甚大,而且做工也不是很精緻。它的特徵在於,構造雖簡單但顯自然,規模雖不宏觀,但顯實用。而且布置融洽,與自然環境非常貼切,院內花木扶蔬,房後林木蔥籠,頗具桃源意境。

圖1003   2、錦繡谷與三友洞  距包宅村不遠處風光秀美的山林中,有兩處宋代摩岩題刻,「錦繡谷」和「三友洞」,字體古拙可愛,蒼勁有力。據清光緒泰順《分疆錄》載:「崖(三友洞之崖)下舊有書室,為宋進士吳馹、吳泰和、包湉講學處。」「梅竹散植,古松旁挺。君取歲寒三友之義,曰「三友洞」。集賓友徜徉其間,或憩石上,或坐洞中。圍棋者丁丁然,鳴琴者嚶嚶然……」《綿綉谷記》。林夢禾《贈「錦繡谷」》詩云:「山上山更好,岩間岩尤奇。就中拈掇出,遂意慢題詩。松竹壓檐低,閑雲度短籬。山僧嫌寂寞,誰道子真宜。」  三友中的包湉即為包宅村人,字公濟,號紫崖,「學問博洽,尤善古文,嘉定丙子舉漕舉類試科,任宜新差官永州州學教授,文章政事蔚為時望,及歸與外兄弟吳馹等娛情山水,吟詠日富」。包湉《詠綿綉谷》詩:「恍然天地外,渾似畫圖間。泉響岩為應,風柔雲較閑。小開三遺徑,高上一層山。詩量雄於酒,賡題病已刪。」「三友」之一吳泰和的《三友洞感懷》:「不是桃源路可通,霞蒸洞口滿川紅。看山只有蒼顏客,避世更無白髮翁。明月影移棲風竹,百雲陰鎖卧龍松。歲寒三徑人何在?只有孤梅寄朔風。」  清代包宅族人包涵也作有《偕同人游錦繡谷》詩:「登高心怯上危峰,深谷清幽不負儂。一幅蒼岩秋水抱,半林疏樹白雲封。名山聲價歸文苑,佳會風流付酒盅。薄醉都忘歸去晚,夕陽一路野香濃。」  除以上這些詩作以外,還有大量吟賦「錦繡谷」與「三友洞」的詩文。在縣內極少另有一處名勝會有如此多的題詠詩文。由此可見,當時庫村文風的興盛和錦繡谷風景的佳美。

圖1004

  圖10053、公共建築  「唐時海內蓋無合祀之堂,往往舍田立寺,藉佛教以敦薦其祖先,至宋時例有祠堂之設。」(《包氏宗譜·重建大宗祠敘》)唐時因無設合祀之堂,庫村包、吳兩大家族兼在村莊附近的廣度寺(始建於後唐)內設堂祭祀先祖。宋淳祐年間包湉集捐田租改建一祠,後毀。明隆慶年間族人重建, 又毀。清朝嘉慶年間族人建正堂,道光年間族人再次鳩工庀材,仿明式重建。包氏家族聚族而居,共建有大宗祠,但日久「亦多不分昭穆,世久族繁,栗主鱗疊,幾無倫次」,(《包氏宗譜·新建小宗祠記》)於是家族決定分派自立小宗祠祭祀。包氏的大小宗祠現今均已不存,只留有部分石構件散置村中。  社學為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學校。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頒令各路五十家為一社,每社立學校一所,選擇通曉經書者為教師,農閑時令子弟入學,讀《孝經》、《小學》、《大學》、《論語》、《孟子》。明代社學創立於洪武八年(1375)。弘治十七年(1504),令各府、州、縣兼立社學,招收十五歲以下民間兒童入學。教育內容包括《御制大誥》、本朝律令及冠、婚、喪、祭等禮節。清初令各直省的府、州、縣置社學,每鄉置社學—所,選擇「文行優者充社師,兔其差徭,量給廩餼」,近鄉子弟凡十二歲以上者可入學肄業。「庫村包氏,自其始祖全公辟址以來,止有家塾,以訓宗姓子弟。」(《庫村社學記》)包氏第二十世孫包朝珉,捐資在村內建設學,令族人及異姓子弟均沾教養之澤。

圖1006  包宅村外翰第前原立有一座節孝坊,標榜之人為包涵的母親,其二十一歲嫁到包家,三個月後夫喪,不思改嫁,立志守節,後官府為之立節孝坊。牌坊前原來一堵牆,牆上有一塊石碑,上書「千秋」兩字,為清邑人林鶚題。古時為夫守節,上盡孝道,下撫孤兒的事例非常多,從中既可看出古時女子守節盡孝撫孤的精神,也可窺見封建社會喪夫婦女境遇之一斑:「君不見松與柏,凌霜傲雪常青青;又不見金與石,含堅蓄銳無摧傾。賢哉吳氏秉高節,松柏金石比堅貞。憶昔配作良家室,擬與良人同膠漆。兩心誓學雙鴛鴦,一旦風波頓相失。丈夫一去不復歸,妾身獨立將誰依。子生三年未奪乳,坐啼行哭牽人衣。撫兒憶夫心斷絕,悵望天涯淚成血。飛淚紛紛有時盡,妾心抱憾何由徹。二八年來子長成,新愁舊恨粗能平……」(《包氏族譜·節婦吟》)   4、後唐墓葬  包全生於唐天寶六年(747),卒唐開成二年(837),享壽九十一歲。包全墓初葬郭公坳,後唐同光元年(923)改葬瑞峰山廣度寺方丈田後,「其地八山拱照,四面迥環,水口金霜玉印,南有天馬山馬跡,北有貴人峰,狀似蓮花,名曰瑞峰,可依子孫,可顯後世。」(《卓小洋瑞峰山全公墓誌》)墓葬建築主體呈半圓形,墓壁等均用菱形青磚砌築。墓葬型制與構造雖然簡單,但保存了後唐時期的墓葬風格,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價值。   5、百年老街  包宅村前有一條興盛於清末民初的百年老街。當年老街的主要店鋪有南北百貨店、中藥材店和布店等,貨物主要來源於瑞安等地,通過水路進山。這條老街曾一度成為新山以及周邊鄉村的集貿重地。百年老街如今雖已失去往昔的喧囂,但我們透過諸如「寶齡堂自運各省藥材」、「包聚泰號」、「……運自南北雜貨」等店號仍可憶想到歷史往事。   6、家族字輩

圖1007

圖1008

圖1009

圖1010  字輩,也稱行第、行輩、班輩、字派、班派、派語等,泰順俗稱排行。家族中同輩人為了體現宗族關係,通常在起名時需找一個共同用字,不同輩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來就形成了這個家族用以標明世系次第的字輩。  「排行原為族聚而設,相逢呼喚之間便知尊卑」(《包氏族譜》)包氏家族的行第為:「文元一應,君奇士正,兆天起聖,立國長發,其祥邦家,繁榮昌盛,百世奕芳」。這些字輩兼由吉利的單字組成,連接起來後,琅琅上口,而且帶有含義,體現家族一定的價值取向和對子孫的殷切期望。      十一、茂竹園古村落 1、謝氏源出福建,古村肇基元朝  茂竹園古村落屬萬排鄉,位於泰順南端,與福建毗鄰,為謝姓居住的血緣村落。茂竹園謝氏始祖謝必鑫原居福建福州泥街,元朝元貞二年(1296)肇基茂竹園,迄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

  圖1101   茂竹園謝氏家族曾輝煌一時,大宅院之多遠近聞名。惜在民國年間,與其有世仇的福鼎陸氏家族打著「自衛游擊隊」的旗號,放火燒毀茂竹園許多宅院。雖遭火患,整體村落格局仍然保存完好,部分民居以及所有公共建築幸未受損。   火患之後,謝姓族人又重新建造屋宇,再次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村落。步入茂竹園村,只見巷道縱橫,古建築鱗次櫛比。依據不同的建築文化性質,可以將村落分成三個區域,即禮制建築區、居住建築區和位於村落水尾的公共建築區。

  圖1102  古代宗法制度以血緣為紐帶,特彆強調「尊祖敬宗」,《禮記·曲禮》曰:「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祠堂等禮制性建築成為村落中等級最高的建築。茂竹園的禮制建築主要有謝氏大宗祠、謝氏小宗祠(兩座)和眾廳等。  在茂竹園附近,謝氏家族還建造了一座「玉泉寺」。寺共三進。現有五人參禪學佛,不同的人生觀使他們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

  圖1103  茂竹園的居住建築最早時以宗廟為中心,依照一定的方位講究逐漸擴散開來。從民國年間遭火患後存留下的民居來看,整體布局和構作都極講究,民居門樓均有匾額,如「長發其祥」、「秀挹屏山」、「惠迪吉」等。   在村左的一座民居中,柱子和石磉的用材之巨非常少見,石磉上還雕有栩栩如生的圖案。

  圖1104  民居在建造之初,擇定宅基後,首先要在廳堂正中央安置一塊方形塊石,稱為「定磉」;然後,各柱子的磉子均依照此塊石磉縱橫排列。這塊「定磉」用的石塊被認為是有「煞氣」的,所以在民居建好後便要挖除,這是流行於縣內眾多地方的一個建造習俗;而茂竹園卻例外,均保留這塊埋在廳堂的正中央的方形石塊。  水口是古代家族非常注重營造的重要區域,一般是通過建造建築和種植樹木等方式進行人文改造,使之更符合人們意願中美好的格局。茂竹園水口亦是古樹參天,陰翳蔽日。現存一座構造精緻的宮殿,原本還有一座廊橋,後由於公路建設被改造成石拱橋。關於在此處建橋,其中有個江西陰陽破風水的傳說:茂竹園的兩條龍脈拱抱著整個村落,交匯於水口處,極為佳美。心懷惡意的江西陰陽來到此地後,假意說兩條龍脈相交並非祥兆,需要將它們斷開,不明就裡的謝氏族人依照江西陰陽之意,在水口建造廊橋,如此一來,便斷開了龍脈,風水由此受到破壞。  關於江西陰陽破風水的傳說,縣內許多村落兼有流傳。在茂竹園,除了破壞水口的風水,江西陰陽還犯下另外兩條「罪行」,一是讓謝氏族人在村左的龍脈上打開一條路,二是將村內七星墩破除(據說,茂竹園原有七座小山和七個大石墩,因而有七星村之稱。七星墩現僅存水口一處)。   2、長祀千秋俎豆,永薦萬古馨香  宗祠是家族的象徵,不僅是祭祠場所,還是處理宗族事務、執行族規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禮、婚禮、喪禮等儀式大都在宗祠里進行,或者舉行這些儀式時必到宗祠告之祖宗。由此可見,宗祠是家族開展禮制活動的多功能建築,在強化家族意識、延續家族血脈、維繫家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  位於村落右方的謝氏大宗祠是全宗族人共有的公共建築,小宗祠則是謝氏五大房中其中兩個支派的支祠,建在村落後山上。謝氏大宗祠也曾毀於火災,後族人發起重修。幾年前,村裡將宗祠左前方空地賣給族人建房,使宗祠前方視線變得不甚開闊。對此部分族人頗有異議,認為宗祠乃是家族的象徵,周邊環境應好好保護起來,怎可隨意建房?謝氏大宗祠雖已漸至荒廢不用,但家族情結濃厚的部分族人仍非常看重它的保護。

  圖1105  毗鄰而建的兩座小宗祠,居左的為謝氏大房宗祠,共三進,二進門樓上懸有「文元」匾,大廳神龕上方則掛有「謝氏忠顯宦總考」匾。神龕前的木柱上有聯,題「飲水思源長祀千秋俎豆,茹羹報本永薦萬古馨香」二十字。   居右方的是謝氏二房宗祠,規模較小,連磚石構作的門樓在內只有兩進。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是許多家族到祠堂祭祀先祖的日子。在茂竹園有「官三,民四,畲婆五,乞丐六」的說法,意思是官宦人家在七月十三祭祖,百姓祭祖則在十四日,畲族等少數民族習慣在十五祭祖,乞丐以乞討為生,三餐不定,哪裡會有祭祖活動?「乞丐六」說的是待其他人祭祖完畢後,才有他們去乞討食物的份。茂竹園雖然有「官三,民四,畲婆五,乞丐六」的說法,但他們祭祖的日子卻又是在每年的七月十二,這是祖上的定製,現今族人們已說不清其中的緣由。   3、家譜:血緣關係的紐帶  宋以後,隨著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譜風氣漸興,到了明清兩代,修譜之風更是興盛。「國不可無史,家豈可無譜乎!國有史則綱紀定,社稷安;家有譜則昭穆序,五常正,親有所由來,戚有所自出。」(茂竹園《謝氏房譜》)家譜是維繫家族血緣關係的主要紐帶,每個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組織,都有一部乃至數部家譜。

  圖1106  家譜有「十五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之慣例。雖有此例,但究竟多少年修一次譜卻要視家族具體情況而定。茂竹園《謝氏宗譜》在民國年間編修後,過六十多年後的八十年代初期才又進行一次修撰。在當地,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宗譜修好後,要舉行封譜儀式,《謝氏宗譜》自八十年代初期封存以來,至今已逾二十多年。我們在茂竹園調查時,一再請求族人,希望能夠翻閱宗譜,查找一些史料記載,但是族人們不敢破例,因為一直以來,只有待再次修譜時,舉行開譜儀式後,才能看譜,平日誰也不敢隨意開譜示眾,最後我們只查閱到史料記載非常簡單的《謝氏房譜》。   4、水雲深處有人家  據說,茂竹園謝氏家族最為興盛的時期是在清朝晚期,當時擁有豐厚家產的大戶就有32家之多。在眾多大戶中,謝明鈿的家產首屈一指,號稱當地第一大戶。謝明鈿出生於清光緒年間,系茂竹園謝氏第十八世孫。謝明鈿的宅院並不建在茂竹園,而是位於一個叫尖嶺下的小地方,屋宇在民國年間曾毀於火,後來在舊址上重建,已不如原先的精緻。尖嶺下地方雖小,住居環境的佳美卻極難得。民居的靠山雄峻青秀,朝向群山拱抱,視野非常開闊,屋宇前還有一條秀麗的溪流,村民們稱為「玉帶水」。

  圖1107   謝明鈿宅院側門匾額上的「水雲深處」四字,亦可說明他對形勝山水的鐘愛。  謝明鈿不僅將屋宇造得極為精緻,其建於民國年間的墓葬,雕刻也繁縟異常,單墓葬欄杆的望柱就有二十多種不同內容的石雕,可謂極盡雕刻之能事,石匠系仕陽嚴山名匠董道水。

  圖1108   在墓葬的對面山上還有一隻一米多高、兩米多長的石馬。當時是就地取材在山頭上選石料進行雕刻,沒想完工後,卻因石馬塊頭太大無法抬至墓地。這隻石馬只好孤零零地獨立於山頭餐風沐雨。謝明鈿墓葬的所在地叫「墓前村」,村因墓而得名,亦可見該墓葬之不凡。   5、風雨寨樓  在古代,每遇社會動亂,家族中的大戶人家為保生命和家產安全,紛紛建造防禦性較強的土樓防衛,縣內具有代表性的土樓當數羅陽上交陽古村落曾氏家族建造的倉樓。因土樓有類似於山寨的防禦功能,鄉民們又習慣稱之為「寨樓」。

  圖1109  謝明鈿故居旁有一座四層樓的寨樓,四面夯築厚實的土牆。除此之外,茂竹園村也存留有三座寨樓,民國時期,全村共有六座寨樓。在一個村落中,有這麼多寨樓,縣內還沒有發現第二處。寨樓一般建在民居旁邊,為了在受山匪或外族侵擾時能互通消息,寨樓相距都不遠,大門亦可相望,寨樓最上層還用巨木出挑,搭置成走廊,以便嘹望。茂竹園寨樓大多建六層,由於長期以來受風雨侵蝕,現存的寨樓只有一座保持原有層數,其他的只剩下四層或五層。這些建於清末民初的寨樓歷經百年風雨,至今大多已人去樓空,廢棄不用。它們佇立在村落中,見證的是那段動蕩的風雨歲月。   6、家園遠去,古風猶存  眾廳在泰順古村落中並不多見,筱村徐嶴底和洲嶺周灣村建有此種建築。眾廳是鄉民們舉行儀式的場所。我們去茂竹園調查時,正好遇上許多在外經商的鄉民返鄉參加祭祖——謝氏五大房中的一房要修祖墳,裔下子孫們便聚集到眾廳舉行儀式。眾廳前有個寬廣的天地坪,天地坪前的巷道又分成四個檯面,儀式開始後,族人們便要按照輩份排列祭拜先祖,輩份最大的站在廳前的天地坪上,巷道上的四個檯面也同樣依照輩份依次排列。

  圖1110  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農耕民族,這百年來,在進行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轉型,鄉村中持續恆久的生活狀態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顯而易見,我們古老的家園正在遠去;但是,家族觀念仍然存留在部分人的心中,古樸的風俗亦有所保留。從茂竹園謝氏家族依舊按照傳統方式舉行祭祖活動以及至今仍然保留的其他風俗中,就可見一斑。
推薦閱讀:

必修一第九專題
【技術專題第七期】物流托盤、包裝緩衝及產品命名規則之七
(專題)莫莉 理解星座四元素
【專題吟詠】藍月亮

TAG:民居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