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台說史?能用傳統中國文化為「師生戀」辯護嗎?
2018年的清明節,北大多名校友實名舉報北大原中文系教授、長江學者瀋陽性侵女學生高岩並致其自殺的公開信引爆網路。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展,瀋陽用「師生戀」為其利用「職務之便」侵犯女學生辯護的說辭,更是引發輿論嘩然。出於義憤,很多網友甚至發出了中國應該「禁止師生戀」的言論。
而反對「禁止師生戀」的一方,則拿出了魯迅與許廣平的婚戀反擊--顯然,網友們一不小心就「蓋歪樓」了,於是有好事者指出:瀋陽事件的核心問題是當事人利用「職務之便」謀取包括所謂「師生戀」等各種不當利益,而這種「職務之便」謀好處的行為是深深烙印在國人血液里的傳統,非痛定思痛,移風易俗,割除積弊不可改。
北大原中文系教授、長江學者瀋陽
不過顯然,這種甩鍋中國傳統文化,變相為當事人辯護的說辭比「師生戀」的爛借口更不值得駁……
「職務之便」不是中國人的專利
用腳趾頭想想就知道,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相關利益者打開方便之門的做法,可不是中國人的專利。
經濟學大師哈耶克曾經激進地批判大政府是一條人類的「通往奴役之路」,理由便是大政府可以給你一切不假,但是也意味著能夠隨時奪走你的一切。很多人以為大政府是指官僚系統很龐大的政府,但是事實不完全如此,大政府準確地說是指政府職能多。掌握著各種生產資料的政府一旦腐敗,就會給人民造成極其深重的苦難,這也是哈耶克等人警惕的事情。
哈耶克等人警惕和懼怕「權力」將人類拖往地獄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防止的不是個體化的貪官污吏,而是造成他們貪腐的「權力」。在歐美歷史上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最經典的莫過於法國大革命,憲兵們利用自己在刑事上的權力,大肆搜捕、迫害、索賄給法國形象帶去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無獨有偶,另一個強調集權的國家--納粹德國,也喜歡弄這麼一直兼備警察和軍隊性質的部隊,那就是赫赫有名的蓋世太保。
值得諷刺的是,這二者都給自己的國家帶去了驚人的腐敗,尤其是後者。第三帝國的腐敗的典型元素在勞改營、戰俘營和集中營系統也很普遍,尤其是集中營,幾乎是整個腐敗體制的縮影。集中營發生嚴重腐敗的最重要的結構原因早在納粹統治初年就已經出現了,一個個集中營被作為不受外界監管的隔絕空間建立起來:集中營既不受普通行政機關管轄,也不聽從傳統政府當局的領導,因此集中營的財務完全不受國家財政監管體制的影響,況且集中營完全不受司法部門的控制,與公眾之間也是隔絕的。
很多人以為鐵血的第三帝國沒有不公與腐敗?太天真了!
集中營系統及其統治原則的最具代表性的體現就是黨衛軍的集中營,它對犯人擁有「絕對權力」。儘管從理論上說,集中營也有指揮體系和大量的規章制度,但它幾乎是獨立運作,內部人士通過朋黨之交、施恩提攜和門閥派系來互相保護,逃避外界的制裁,因此官僚體制的監管對集中營「系統性地喪失了效力」。而對於犯人來說,實物交易和系統性的賄賂則是他們生存鬥爭的基本因素。甚至對於維持集中營的秩序,秘密的實物交易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集中營規定必須有符合規章的衣服,如果犯人的帽子丟失或被偷,就必須想辦法重新弄一頂。
集中營是納粹利用「權力便宜」進行腐敗的縮影
雖然這個悲劇不是發生在政府部門,但是原理卻基本相同--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和類似於大學這種半封閉的環境去謀求自己的利益。
除了「權力」還有「便利」
當然,大學教授畢竟不是真正的官員,他沒有國家機器作為後盾,無法真正地強制學生做什麼事情。所以,要讓學生就範就需要一點技巧,而不能像納粹那樣玩「制度的潛規則」。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世界性問題,隨著資訊的發達,我們不時可以聽到在外留學的中國學生抱怨又被洋導師「奴役」之類的新聞。
而東亞特有的師生文化,又給了某些無良教師們行這些方便的「捷徑」。眾所周知古代的教師相對於今天而言,更加受到人們的尊重。在我國自古就有尊師的傳統,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教師具有極高的社會地位。承擔教育職能的「士」與「大夫」並列,「師」與「天、地、君、親」共享著世人的尊崇。古代對教師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大到帝王將相,小到士人平民,都給予教師相當的禮遇。
這幫師德敗壞的人是通過「權力」迫使學生做什麼嗎?那就太小看這幫高學歷罪犯了
《禮記註疏·王制》記載:「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庠」既是當時實施教育活動的機構,也是贍養老人的地方。老者在原始社會時期是主要的生產和生活經驗傳授者,承擔著教師的角色,因此,從這種尊重中便可看出中國自古就有尊師的傳統淵源。
此後,歷朝歷代都延續著尊敬老師的一些做法,從帝王到平民,每個人都表現出對老師的禮遇。春秋戰國時期帝王對老師的敬重是十分高的,在當時老師面見皇帝可以不用施行一般臣子所用的禮數,士人對自己的老師也畢恭畢敬,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將老師奉在很高的位置。這種對老師的禮遇一直延續到以後的歷朝歷代,只是表現的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在中國老師有著尊崇的社會地位
儒家把教師地位抬得很高,稱為「禮之三本」,教師的社會地位隨著儒學的運勢而一榮俱榮。儒家思想塑造的理想人格:「君子」是治國、平天下,要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悲天憫人。這種思想的現實代表「士」即「師」就承載這種形象,自覺加強思想修養,把自己塑造成社會道德的楷模、理想的化身。
現在全世界提到教育都會想起孔夫子,這也算儒家的成功
這樣尊崇的社會地位難免會被一些師德敗壞之人利用。例如這次性侵,顯然不是凡夫俗子那樣蠻幹玩「強行突破」,更多地是利用「老師」這個身份的便利。
相信每一個讀過書的人,都知道老師的權力在明面上不大,但是卻又大的可怕。最簡單的教師義務為你補課,理論上老師沒有權力將學生的時間霸佔,但是當教師真的提出的時候,學生很少會拒絕,尤其是心理上比較弱勢的女生。
類似的事件就發生在台灣女作家林奕含身上。同樣是中年的導師,同樣是涉世未深的少女,同樣在被刻意保護的半封閉的校園,有著類似的過程和結局並不令人意外。
女性特有的細膩感情有時候會逼她們崩潰
女性天生的弱勢迫使她們走向絕路
如果是男人被人利用「權力」壓榨或者利用職務的「便利」去剝削,尚且還有反抗的可能,但是妹子們反抗的機會卻更低。悲劇發生在20年前,那個時期中國的民風非常保守,很多女性甚至在被「暴力突破」的時候都選擇沉默。就以北大所在北京市為例,90年代中期,北京市區居民遭遇嚴重性侵犯的報案率只有7.6%。
對於男讀者而言性侵是個很遙遠的話題,但是對於妹子們卻是從小就有的陰影
是什麼造成了妹子們的沉默?答案很簡單--中國人對失貞的鄙夷。
無論是否被強迫,一旦女子和非丈夫或男友的人發生了關係,那麼這個女子就「臟」了。她們不知道將來如何面對自己的家人和這個社會,一旦曝光這個妹子可能就社會性死亡了,這對她們而言比被強姦本身都要可怕。而有些極端案例便是一些婦女不看凌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就算如此也不願意報案。
真正的惡性的性暴力尚且如此,那些鑽體制和職務空子的人可不就更加肆無忌憚嗎?畢竟,無論是半強迫,還是像一些狗血言情劇那樣是利用「老男人的成熟」勾引無知少女,他們肯定做好了你反撲的準備。強姦按照法律定義是「違背婦女意願」,這條實在難以判定,搞不好還反咬你一口污衊教師,那麼你不但社會性死亡,還會被世人所不齒,畢竟污衊老師的學生在東亞文化圈那是最低賤的人渣。
根據李悠悠的說法,瀋陽是一名慣犯了,筆者能想到的他不可能想不到
無論怎麼選,似乎都無法得到正義,只能感嘆當時的社會實在對妹子們不友好。
結 語
相對那些有苦難言,連報案都做不到的妹子們而言,高岩是幸運的,她的冤屈終於浮上了水面。可惜,死者終究不能復生,只能讓我們要警惕那些握有「權力」和「便利」的人,讓悲劇不再重演。
回頭正題,傳統中國文化顯然不能為那些利用權力便宜行事的行為「背黑鍋」。
推薦閱讀:
※從故宮到靈隱寺,星巴克一直扮演什麼角色?
※地區出生性別比差異的文化解讀
※中華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和發展
※毛利人為何能在世界各地原住民中混得最好的?
※[i·寧德] 周寧浦源村延綿百載的「人魚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