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末唐初名將
編輯本義項
李靖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祖父李崇義在北魏時期擔任過殷州(治所位於今河北省隆堯縣)刺史。兄李端,字藥王,隋將(按照李氏族譜,李端為唐代中期名將李晟、李訴之祖);舅韓擒虎為隋朝名將。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查看精彩圖冊
中文名: |
李靖 |
別名: |
李藥師 |
國籍: |
中國(唐代) |
民族: |
漢族 |
出生地: |
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 |
出生日期: |
571年 |
逝世日期: |
649年7月2日 |
|
職業: |
軍事家、將軍、宰相 |
主要成就: |
滅蕭梁,破輔公祐,平定江南 擊滅東突厥,平定吐谷渾 繪像凌煙閣,位列第八 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
代表作品: |
《李衛公兵法》、《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李靖六軍鏡》 等 |
|
目錄
- 生平事迹
- 早年經歷
- 平定蕭銑
- 安撫嶺南
- 平定輔公祏
- 靈州總管
- 擊滅東突厥
- 遠征吐谷渾
- 晚年生活
- 史籍記載
- 兵法傳世
- 歷史評價
- 凌煙功臣
- 風塵三俠
- 相關文學
- 影視形象
- 李靖故居
- 展開
- 生平事迹
- 早年經歷
- 平定蕭銑
- 安撫嶺南
- 平定輔公祏
- 靈州總管
- 擊滅東突厥
- 遠征吐谷渾
- 晚年生活
- 史籍記載
- 兵法傳世
- 歷史評價
- 凌煙功臣
- 風塵三俠
- 相關文學
- 影視形象
- 李靖故居
- 展開
編輯本段生平事迹早年經歷 李靖出生於官宦之家,隋將韓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
李靖題跋像
[1]守。李靖長得儀錶魁偉,由於受家庭的熏陶,從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頗有進取之心,曾對父親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他的舅父韓擒虎是隋朝名將,每次與他談論兵事,無不拍手稱絕,並撫摩著他說:「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 李靖先任長安縣功曹,後歷任殿內直長、駕部員外郎。他的官職雖然卑微,但其才幹卻聞名於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書牛弘稱讚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大軍事家、左僕射楊素也撫著坐床對他說:「卿終當坐此!」 大業(605—617)末年,李靖任馬邑郡(治今山西朔縣東)丞。這時,反隋暴政的農民鬥爭已風起雲湧,河北竇建德,河南翟讓、李密,江淮杜伏威、輔公祏等領導的三支主力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滌盪著隋朝的腐朽統治。身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淵也暗中招兵買馬,伺機而動。李靖察覺了他的這一動機,遂「自鎖上變」,將往江都,以告發此事。但當到了京城長安時,關中已經大亂,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淵於太原起兵(參見李淵太原起兵),並迅速攻佔了長安(參見李淵攻取長安之戰),俘獲了李靖。李靖滿腹經綸,壯志未酬,在臨刑將要被斬時,大聲疾呼:「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李淵欣賞他的言談舉動,李世民讚賞他的才識和膽氣,因而獲釋。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衛。 平定蕭銑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建唐稱帝,李世民被封為秦王。為了平定割據勢力,李靖隨從秦王東進,平
李靖全身題跋像
[2]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以軍功授任開府。從此,李靖開始嶄露頭角。 當進擊王世充的戰役(參見洛陽、虎牢之戰)打響不久,盤踞在江陵(今屬湖北)的後梁蕭銑政權派舟師溯江而上,企圖攻取唐朝峽州(今湖北宜昌)、巴、蜀等地,被峽州刺史許紹擊退,遂退守安蜀城及荊門城。為了削平後梁蕭銑這一割據勢力,唐高祖李淵調李靖赴夔州(今重慶奉節)安輯蕭銑。李靖奉命,率數騎赴任,在途經金州(今陝西安康)時,適遇蠻人鄧世洛率數萬人屯居山谷間,廬江王李瑗進討,接連敗北。李靖為廬江王出謀劃策,一舉擊敗了蠻兵,俘虜甚多。於是順利通過金州,抵達峽州。這時,由於蕭銑控制著險塞,再次受阻,遲遲不能前進。李淵卻誤以為他滯留不前,貽誤軍機,秘密詔令許紹將他處死。許紹愛惜他的才幹,為他請命,才免於一死。 不久,開州蠻人首領冉肇則叛唐,率眾進犯夔州,趙郡王李孝恭率唐軍出戰失利,李靖則率八百士卒襲擊其營壘,大破蠻兵。後又在險要處布下伏兵,一戰而殺死肇則,俘獲五千多人。當捷報傳到京師時,唐高祖高興地對公卿說:「朕聞使功不如使過,李靖果展其效。」立即頒下璽書,慰勞李靖說:「卿竭誠儘力,功效特彰。遠覽至誠,極以嘉賞,勿憂富貴也。」李靖的精誠至忠博得了李淵的信用,改變了對他的成見,並親筆寫敕與李靖說:「既往不咎,舊事我久忘之矣。」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李靖鑒於敵我雙方的情勢,上陳了攻滅蕭銑的十策,得到了唐高祖的重視,二月即任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擢任李靖為行軍總管,兼任孝恭行軍長史。高祖又以為孝恭不太精通軍旅之事,「三軍之任,一以委靖」。李靖實際上已成為三軍統帥,李靖組織人力和物力大造舟艦,組織士卒練習水戰,做好下江陵的準備。同時,他見巴、蜀之地歸附唐皇朝不久,各部族還不太穩定,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他勸說李孝恭把各部族酋長子弟都召集到夔州,根據才能的優劣分別授以官職,安置在左右,「外示引擢,實以為質」。這對於穩固巴、蜀政局起了積極的作用。 這年九月,唐高祖詔令調發巴、蜀兵士,集結於夔州,並任命趙郡王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李靖兼行軍長史,統轄十二總管,自夔州順流東進;又任命廬江王李瑗為荊郢道行軍元帥,出襄州道,為北路軍;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為南路軍;黃州總管周法明出夏口道,為東路軍。四路大軍分頭並進,一齊殺向江陵,發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軍事攻勢(參見唐平蕭銑之戰)。 這時,適值秋天雨季,江水暴漲,流經三峽的濤濤江水咆哮狂奔而下,響聲震撼著峽谷。蕭銑滿以為水勢洶湧,三峽路險難行,唐軍不能東下,遂休養士兵,不加防備。唐將也大都望而生畏,請求待洪水退後再進兵。李靖以他那超人的膽識和謀略,力排眾議,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今兵始集,銑尚未知,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縱彼知我,倉卒徵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孝恭依從其議,遂率戰艦二千餘艘,沿著三峽,衝破驚濤駭浪,順流東進。由於蕭銑毫無防備,唐軍連破荊門、宜都二鎮,並乘勝前進,十月即抵夷陵城(湖北宜昌)下。 這時,蕭銑的驍將文士弘率數萬精兵駐守在附近的清江。李孝恭大兵一到,即想進擊。李靖勸告他說:「士弘,銑之健將,士卒驍勇,今新失荊門,盡兵出戰,此是救敗之師,恐不可當也,宜且泊南岸,勿與爭鋒,待其氣衰,然後奮擊,破之必矣。」李靖的避其兵鋒,挫其銳氣,然後一戰可擒的戰術是很正確的,但李孝恭由於連戰告捷,錯誤地估計了敵人的力量,沒有聽從他的勸告,遂命李靖留守軍營,自己率兵出戰。果然不出李靖所料,雙方一交戰,孝恭軍大敗,即逃奔南岸,損失很大。文士弘獲勝以後,即縱兵四齣搶掠,兵士肩扛手提,多有收穫。李靖見敵軍隊伍大亂,遂不失時機,迅即指揮唐軍出戰。文士弘軍隊一時難以收攏,措手不及,結果被唐軍打得落花流水,被殺及溺水而死者將近一萬人,獲得舟艦四百餘艘。 攻下夷陵之後,李靖又馬不停蹄,率輕騎五千為先鋒,直奔後梁都城江陵,李孝恭率大軍繼後。李靖首先攻克江陵外城,接著又佔領水城,繳獲了大批舟艦,卻讓孝恭全部散棄江中,順流漂下。諸將對此做法都困惑不解,認為繳獲敵船,正好充當軍艦,為何卻遺棄江中,以資敵用?李靖胸有成竹地說:「蕭銑之地,南出嶺表,東距洞庭,吾懸軍深入,若攻城未拔,援軍四集,吾表裡受敵,進退不獲,雖有舟楫,將安用之?今棄舟艦,使塞江下,援兵見之,必謂江陵已破,未敢輕進,往來覘伺,動淹旬月,吾取之必矣。」李靖的疑兵之計果然奏效,長江下游的蕭銑援兵見江中到處都是遺棄散落的舟艦,以為江陵已破,都疑懼不前。交州刺史丘和、長史高士廉等將赴江陵朝見,在行進途中聽說蕭銑已敗,便都到孝恭營中投降。 唐軍把江陵圍得水泄不通。蕭銑見內外隔絕,外無援兵,城內又難以支持,走投無路,遂開門投降唐軍。李靖率軍進入城內,號令嚴肅,秋毫無犯。這時,諸將都以為蕭銑將帥抗拒官軍,罪大惡極,建議籍沒其家財產,用以犒賞官軍將士。李靖立即出面勸止,曉以大義,說:「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其脅驅以來,藉以拒師,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今新定荊、郢,宜示寬大,以慰其心,若降而籍之,恐自荊而南,堅城劇屯,驅之死守,非計之善也」。李靖高瞻遠矚,寬宏大度,不貪財寶,確比諸將更高一籌。他這一做法頗得人心,由是江、漢紛紛望風歸降。蕭銑投降幾天之後,有十幾萬援軍相繼趕到,聽說蕭銑已經投降,唐朝的政策寬大,也都放下兵器不戰而降。 安撫嶺南 李靖佐助李孝恭出師,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即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後梁,戰功卓著,唐高祖詔封他為上柱國、永康縣公,賜物二千五百段。 攻取江陵的戰鬥歷程,表現出了李靖傑出的軍事才幹,他進一步得到了唐高祖的倚重。戰事剛一結束,即擢任為檢校荊州刺史,命他安撫嶺南諸州,並特許承製拜授。 這年十一月,李靖越過南嶺,到達桂州(今屬廣西),派人分道招撫,所到之處,皆望風歸降。大首領馮盎、李光度、寧真長皆派遣子弟求見,表示歸順,李靖承製都授以官爵。於是連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戶六十餘萬。自此,「嶺南悉平」。高祖下詔勞勉,授任嶺南道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李靖以為南方偏僻之地,距朝廷遙遠,隋末大亂以來,未受朝廷恩惠,若「不遵以禮樂,兼示兵威,無以變其風俗」,遂率其所部兵馬從桂州出發南巡,所經之處,李靖親自「存撫耆老,問其疾苦」,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於是「遠近悅服」,社會安定。 平定輔公祏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原投降唐皇朝的農民起義軍將領杜伏威、輔公祏二人不和,輔公祏乘杜伏威入朝之際,竊據丹陽(今江蘇南京),舉兵反唐。高祖命李孝恭為帥,李靖為副帥,率李績等七總管東下討伐(參見唐滅輔公祏之戰)。輔公祏派大將馮惠亮率三萬水師駐守當塗(今安徽當塗),陳正道率二萬步騎駐守青林,從梁山用鐵索橫亘長江,以阻斷水路。並築造建月城,綿延十餘里,以為犄角之勢。孝恭召集諸將議軍事,大都認為,公祏勁兵連柵,固守不戰。若直取丹陽,搗毀其巢窠,惠亮則不戰自降。李靖透闢地分析了敵方形勢,認為公祏留守的也是精銳部隊,他們極力堅守,「若我師至丹陽,停留旬月,進則公祏未平,退則惠亮為患,此便腹背受敵,恐非萬全之計」。惠亮、正道雖然據城持重,「今若攻其城,乃是出其不意,滅賊之機,唯在此舉」。孝恭依從其計。李靖遂率黃君漢等水陸並進,經過浴血奮戰,殺傷敵軍萬餘人。馮惠亮招架不住,落荒而逃。接著李靖又乘勝而進,率輕兵直抵丹陽城下,公祏驚恐不安,兵雖眾多,但人無戰心,不得不棄城出逃,後被活捉,於是「江南悉平」。 李靖運籌帷幄,判斷準確,很快地平定了輔公祏的反叛。高祖為了嘉獎他的軍功,賜物千段,並賜奴婢一百口,良馬一百匹。設立東南道行台,授任他為行台兵部尚書。高祖十分欽佩他的軍事才幹,極口讚歎說:「靖乃銑、公祏之膏肓也,古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何以加!」 靈州總管 江南的局勢安定以後,北方的形勢又一時緊張起來。隋末唐初,東突厥勢力強大,李淵太原起兵時,曾向突厥始畢可汗稱臣,以換取北方的相對安定。唐皇朝建立後,突厥一方面支持薛舉、劉武周等割據勢力,與唐皇朝分庭抗禮;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強馬壯,不斷舉兵南下侵擾(參見唐與突厥的戰爭)。在平定江南中功勛卓著的李靖又被調到北方,以反擊突厥。 武德八年(625年)八月,突厥頡利可汗率十餘萬人越過石嶺,大舉進犯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唐高祖馬上命李靖為行軍總管,統率一萬多江淮兵駐守太谷,與并州總管任瑰等迎擊敵人。由於突厥來勢兇猛,諸軍迎戰多失利,任瑰全軍覆沒,唯李靖軍得以保全。不久,又調李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以抗擊東突厥。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剛即位不幾天,突厥頡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機,遂率十幾萬精銳騎兵再次進犯涇州(今甘肅涇川西北),並長驅直入,兵臨渭水便橋之北,不斷派精騎挑戰,還派其心腹執失思力入朝,以觀察虛實(參見唐擊突厥涇陽之戰)。當時徵調的諸州軍馬尚未趕到,長安市民能拿兵器打仗者也不過幾萬人,形勢十分危急。在此種情況下,太宗曾冒險親臨渭水橋,與頡利可汗結盟,突厥才退兵。事後,太宗擢任李靖為刑部尚書,不久轉任兵部尚書。因他作戰屢建功績,賜實封四百戶。 擊滅東突厥 此後不久,東突厥國內發生了變亂,所屬薛延陀、回紇、拔野古諸部相繼叛離,又恰遇暴風雪,羊馬死亡甚多,因而發生了饑荒,族人紛紛離散。貞觀三年(629年)八月,唐太宗接受了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建議,決定出擊東突厥,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發起了強大的軍事攻勢。又任命并州都督李績、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為各道總管,統率十幾萬軍隊,分道出擊突厥(參見唐滅東突厥之戰)。 貞觀四年正月,朔風凜冽,李靖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冒著嚴寒,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向惡陽嶺挺進。頡利可汗萬萬沒有想到唐軍會突如其來,兵將相顧,無不大驚失色。他們判定:如果唐兵不傾國而來,李靖決不會孤軍深入,於是「一日數驚」。李靖探知這一消息,密令間諜離間其心腹,其親信康蘇密前來投降。李靖迅即進擊定襄,在夜幕掩護下,一舉攻入城內,俘獲了隋齊王楊暕之子楊正道及原煬帝蕭皇后,頡利可汗倉皇逃往磧口(今內蒙二連浩特西南)。李靖因軍功進封代國公,賜物六百段及名馬、寶器等。太宗高興地對大臣說:「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靖以騎三千,喋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在李靖勝利進軍的同時,李績也率軍從雲中(今山西大同)出發,與突厥軍在白道(今內蒙呼和浩特北)遭
李靖半身畫像
遇。唐軍奮力衝殺,把突厥軍打得潰不成軍。頡利可汗一敗再敗,損失慘重,遂退守鐵山,收集殘兵敗將,只剩下幾萬人馬了。 頡利可汗處于山窮水盡的境地,他派執失思力入朝請罪,請求內附,並表示願意入朝。其實,他內心尚猶豫未決,意欲贏得時間,以苟延殘喘,俟草青馬肥之時,逃到大漠以北,以捲土重來。 唐太宗派遣鴻臚卿唐儉等前去安撫,又詔命李靖率兵迎頡利可汗入朝。李靖率兵抵達白道,與李績謀議說:「頡利雖敗,其眾猶盛,若走度磧北,保依九姓,道路且遠,追之難及。今詔使在彼,虜必自寬,若選精騎一萬,齎二十日糧往襲之,不戰可擒矣。」商議已定,遂率軍連夜出發,李績繼後而進。 李靖率軍進至陰山,遇到突厥斥候千餘帳,一戰而全部俘獲,命與唐軍同行。這時,頡利可汗見到唐使臣,放鬆了戒備。李靖前鋒蘇定方率領的兩百餘騎又乘著大霧,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帳七里遠的地方才被發覺。如同驚弓之鳥的頡利可汗慌忙騎馬逃走,突厥軍也四散而逃。李靖大軍隨之趕到,殺敵一萬餘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隻(頭),並殺死隋義成公主。頡利可汗率萬餘人想北過大漠,在磧口受李績所阻,不能北逃,其大酋長皆率眾投降。不久,頡利可汗被大同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擒獲,並送到京師。東突厥從此宣告滅亡了。 自隋朝以來,突厥是西北的強國。李靖等滅了東突厥,不僅解除了唐朝西北邊境的禍患,而且也洗刷了唐高祖與太宗向突厥屈尊的恥辱。因此,唐太宗頗有感慨地說:「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往來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於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暫動偏師,無往不捷,單于稽顙,恥其雪乎!」太上皇李淵也欣喜萬分,他把太宗、貴臣十幾人,還有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凌煙閣,設宴慶祝。他一時興起,還親自彈起了琵琶,太宗起舞,大臣們也接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 李靖雖在戰場上勇猛善戰,叱吒風雲,但卻性情沉厚。事後御史大夫蕭瑀妄加劾奏李靖治軍無方,在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一些珍寶文物,都被兵士搶掠一空,請求司法部門予以審查。太宗雖一時不明緣由,特赦不得審查。在李靖入見時,唐太宗仍嚴加責備,李靖卻不加辯白,只是頓首謝罪。太宗以其功勞大,加授左光祿大夫,賜絹一千匹,加實封戶,通前為五百戶。後來,唐太宗知道李靖受了誣告,又賜絹二千匹,並由兵部尚書晉陞為右僕射,成為宰輔。在宰相議政時,又「恂恂似不能言」。 遠征吐谷渾 李靖在青少年時曾銳意進取,然而一旦富貴在身,又深懼盈滿,能知足而退。到了貞觀八年(634年)十月,擔任宰相職務剛滿四年的李靖即以足疾辭任,而且言辭懇切。唐太宗明白他的心意,並十分欣賞他的這一舉動,派遣中書侍郎岑文本轉告他說:「朕觀自古已來,身居富貴,能知止足者甚少。不問賢智,莫相自知,才雖不堪,強欲居職,縱有疾病,猶自勉強。公能識達大體,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為一代楷模。」特頒下詔書,加授特進,賜物千段,尚乘馬兩匹。如足疾稍好一些,每二三天可到中書、門下平章政事。不久,又特賜李靖一條靈壽杖,以幫助他療養足疾。 可此事還未過兩個月,就發生了吐谷渾進犯涼州的事件,朝廷決定興兵反擊
李靖畫像
。在任命統帥時,唐太宗自然想到了足智多謀、威名震撼邊庭的李靖,認為他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可惜足疾未愈。而這位年逾花甲的老將軍一聽到朝廷將遠征吐谷渾的消息,頓時精神抖擻,他顧不上足疾與年事已高,主動去求見宰相房玄齡,請求挂帥,親自遠征。唐太宗大喜過望,這年十二月,即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又分別任命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為各道行軍總管,統由李靖指揮(參見唐擊吐谷渾之戰)。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反擊吐谷渾的戰爭序幕拉開了。 李靖奉命赴任之時,正值寒冬臘月季節。他一路踏著冰雪,風餐露宿,備嘗艱辛。翌年閏四月,唐軍在庫山(在今青海天峻)與吐谷渾交戰,李道宗部大敗吐谷渾,唐軍首戰告捷。 狡詐的吐谷渾可汗伏允一面往西敗退,一面令人把野草燒光,以斷絕唐軍馬草。乾草已被燒光,春草尚未萌生,諸將大都認為戰馬瘦弱,不可長途追擊。侯君集認為吐谷渾已「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後必悔之」。李靖完全贊同他的意見,決定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於是兵分兩路:李靖與薛萬均、李大亮等從北道,侯君集、李道宗從南道,兩路大軍一齊進發。 李靖親自率領的北路軍進展順利。不幾天,其部將薛孤兒於曼頭山(今屬青海)擊敗吐谷渾軍,殺其名王,用繳獲的大批牛羊充作軍食。接著李靖的主力軍也先後於牛心堆、赤水源兩次大敗吐谷渾軍。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軍進展也很迅速,他們深入荒漠二千餘里。這裡荒無人煙,溫差變化大,有時酷熱難忍,有時寒冷得令人顫慄。有時無水,他們只能刺馬飲血解渴。唐軍克服了種種困難,長途奔襲,到了五月,終於在烏海(今青海興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又大敗其軍,俘獲了其名王。薛萬均等於赤海也打敗了吐谷渾的天柱王軍。 李靖都督各軍繼續進擊,又連戰告捷。李大亮軍於蜀渾山擊敗吐谷渾軍,獲其名王二十人。部將執失思力也在居茹川擊敗吐谷渾軍。唐軍乘勝進軍,經過積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谷渾西陲且末(今新疆且末)。部將契苾何力追擊伏允可汗,破其牙帳,殺數千人,繳獲牛羊二十多萬頭(只),並俘虜了其妻子。 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騎兵逃到磧中,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部下紛紛離散。不久,伏允可汗為部下所殺。其長子大寧王慕容順殺死天柱王,率眾降唐。李靖率軍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平定了吐谷渾,並向京師告捷。唐朝為了控制吐谷渾舊境,封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並留下李大亮協助防守。 晚年生活 在進擊吐谷渾時,利州刺史高甑生任鹽澤道總管,未按期到達,貽誤了軍機,受到李靖的責備,他心懷不滿。戰事結束後,即串通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誣告李靖謀反。唐太宗令調查此事,弄清事實真象,判定高甑生以誣罔罪減死,流放邊疆。從此,李靖「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 不久,李靖以功進封衛國公。貞觀十七年(643年),又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像於凌煙閣,尊奉為功臣,並進位開府儀同三司。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親自征伐高句麗,把李靖召入閣內,對他說:「公南平吳,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渾,唯高句麗未服,亦有意乎?」這位年過七旬的老將雖染病在身,仍表示願意從行,對太宗說:「往憑天威,得效尺寸功。今疾雖衰,陛下誠不棄,病且瘳矣。」太宗見他實在年老體衰,未同意他遠征。 李靖雖未從征高句麗,但對前線的戰事頗為關注。唐太宗進至駐蹕山(今遼寧遼陽南)時,高句麗兵傾國出動,內部空虛,李道宗曾請求率精兵五千,奇襲平壤,太宗未答應。事後回京,太宗詢問李靖說:「吾以天下之眾,困於蕞爾之夷,何也?」素以出奇制勝的李靖以為太宗未能聽從李道宗的計謀,便說:「此道宗所解。」太宗詢問李道宗,他說明了當時的建議未被採納,太宗聽後悵然說:「當時忽遽不憶也。」 李靖明察事件,善於見微而知著。唐太宗要他教給侯君集兵法,後來侯君集上奏太宗,說李靖將反,因為每到精微之處,李靖則不教授。太宗聽後責備李靖,李靖卻回答說:「此君集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安
《貞觀長歌》,畢海峰 飾 李靖
制四夷矣。今君集求盡臣之術者,是將有異志焉。」此時,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跡,太宗似不相信。一次,朝後回尚書省,君集騎馬越過省門數步尚未發覺。李靖見到這種情況,便對人說:「君集意不在人,必將反矣。」至貞觀十七年四月,侯君集果然與太子承乾謀反,事情敗露後被殺,證明了李靖的預見準確無誤。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惡化,唐太宗親臨病榻慰問。他見李靖病危,涕淚俱下,十分難過地對李靖說:「公乃朕生平故人,於國有勞。今疾若此,為公憂之。」這年四月二十三日(7月2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歲。唐太宗冊贈司徒、并州都督,給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謚曰景武。墳墓如同衛青、霍去病故事,築墳形如同突厥內燕然山、吐谷渾內積石二山形狀,「以旌殊績」。因為他戰功顯赫,死後經常顯靈,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為其建廟供奉,於是到晚唐時候,李靖漸漸被神化了。 編輯本段史籍記載 《舊唐書 · 卷六十七 · 列傳第十七》 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也。祖崇義,後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詮,隋趙郡守。靖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其舅韓擒虎,號為名將,每與論兵,未嘗不稱善,撫之曰:「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初仕隋為長安縣功曹,後歷駕部員外郎。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皆善之。素嘗拊其床謂靖曰:「卿終當坐此。」大業末,累除馬邑郡丞。會高祖擊突厥於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將詣江都,至長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執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高祖壯其言,太宗又固請,遂舍之。太宗尋召入幕府。武德三年,從討王世充,以功授開府。時蕭銑據荊州,遣靖安輯之。輕騎至金州,遇蠻賊數萬,屯聚山谷。廬江王瑗討之,數為所敗。靖與瑗設謀擊之,多所克獲。既至硤州,阻蕭銑,久不得進。高祖怒其遲留,陰敕硤州都督許紹斬之。紹惜其才,為之請命,於是獲免。會開州蠻首冉肇則反,率眾寇夔州,趙郡王孝恭與戰,不利。靖率兵八百,襲破其營,後又要險設伏,臨陣斬肇則,俘獲五千餘人。高祖甚悅,謂公卿曰:「朕聞使功不如使過,李靖果展其效。」因降璽書勞曰:「卿竭誠儘力,功效特彰。遠覽至誠,極以嘉賞,勿憂富貴也。」又手敕靖曰:「既往不咎,舊事吾久忘之矣。」四年,靖又陳十策以圖蕭銑。高祖從之,授靖行軍總管,兼攝孝恭行軍長史。高祖以孝恭未更戎旅,三軍之任,一以委靖。其年八月,集兵於夔州。銑以時屬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險,必謂靖不能進,遂休兵不設備。九月,靖乃率師而進,將下峽,諸將皆請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今兵始集,銑尚未知,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縱彼知我,倉卒徵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孝恭從之,進兵至夷陵。銑將文士弘率精兵數萬屯清江,孝恭欲擊之,靖曰:「士弘,銑之健將,士卒驍勇,今新失荊門,盡兵出戰,此是救敗之師,恐不可當也。宜自泊南岸,勿與爭鋒,待其氣衰,然後奮擊,破之必矣。」孝恭不從,留靖守營,率師與賊合戰。孝恭果敗,奔於南岸。賊舟大掠,人皆負重。靖見其軍亂,
《貞觀之治》吳堅 飾 李靖
縱兵擊破之,獲其舟艦四百餘艘,斬首及溺死將萬人。孝恭遣靖率輕兵五千為先鋒,至江陵,屯營於城下。士弘既敗,銑甚懼,始徵兵於江南,果不能至。孝恭以大軍繼進,靖又破其驍將楊君茂、鄭文秀,俘甲卒四千餘人,更勒兵圍銑城。明日,銑遣使請降,靖即入據其城,號令嚴肅,軍無私焉。時諸將咸請孝恭云:「銑之將帥與官軍拒戰死者,罪狀既重,請籍沒其家,以賞將士。」靖曰:「王者之師,義存吊伐。百姓既受驅逼,拒戰豈其所願?且犬吠非其主,無容同叛逆之科,此蒯通所以免大戮於漢祖也。今新定荊、郢,宜弘寬大,以慰遠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義。但恐自此已南城鎮,各堅守不下,非計之善。」於是遂止。江、漢之域,聞之莫不爭下。以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賜物二千五百段。詔命檢校荊州刺史,承製拜授。乃度嶺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撫,其大首領馮盎、李光度、寧真長等皆遣子弟來謁,靖承製授其官爵。凡所懷輯九十六州,戶六十餘萬。優詔勞勉,授嶺南道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十六年,輔公祏于丹陽反,詔孝恭為元帥、靖為副以討之,李勣、任瑰、張鎮州、黃君漢等七總管並受節度。師次舒州,公礻石遣將馮惠亮率舟師三萬屯當塗,陳正通、徐紹宗領步騎二萬屯青林山,仍於梁山連鐵鎖以斷江路,築卻月城,延袤十餘里,與惠亮為犄角之勢。孝恭集諸將會議,皆云:「惠亮、正通並握強兵,為不戰之計,城柵既固,卒不可攻。請直指丹陽,掩其巢穴,丹陽既破,惠亮自降。」孝恭欲從其議。靖曰:「公祏精銳,雖在水陸二軍,然其自統之兵,亦皆勁勇。惠亮等城柵尚不可攻,公祏既保石頭,豈應易拔?若我師至丹陽,留停旬月,進則公祏未平,退則惠亮為患,此便腹背受敵,恐非萬全之計。惠亮、正通皆是百戰余賊,必不憚於野戰,止為公祏立計,令其持重,但欲不戰,以老我師。今欲攻其城柵,乃是出其不意,滅賊之機,唯在此舉。」孝恭然之。靖乃率黃君漢等先擊惠亮,苦戰破之,殺傷乃溺死者萬餘人,惠亮奔走。靖率輕兵先至丹陽,公祏大懼。先遣偽將左遊仙領兵守會稽以為引援,公祏擁兵東走,以趨遊仙,至吳郡,與惠亮、正通並相次擒獲,江南悉平。於是置東南道行台,拜靖行台兵部尚書,賜物千段、奴婢百口、馬百匹。其年,行台廢,又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丹陽連罹兵寇,百姓凋弊,靖鎮撫之,吳、楚以安。八年,突厥寇太原,以靖為行軍總管,統江淮兵一萬,與張瑾屯大谷。時諸軍不利,靖眾獨全。尋檢校安州大都督。高祖每云:「李靖是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九年,突厥莫賀咄設寇邊,征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頡利可汗入涇陽,靖率兵倍道趨豳州,邀賊歸路,既而與虜和親而罷。 太宗嗣位,拜刑部尚書,並錄前後功,賜實封四百戶。貞觀二年,以本官兼檢校中書令。三年,轉兵部尚書。突厥諸部離叛,朝廷將圖進取,以靖為代州道行軍總管,率驍騎三千,自馬邑出其不意,直趨惡陽嶺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見官軍奄至,於是大懼,相謂曰:「唐兵若不傾國而來,靖豈敢孤軍而至?」一日數驚。靖候知之,潛令間諜離其心腹,其所親康蘇密來降。四年,靖進擊定襄,破之,獲隋齊王暕之子楊正道及煬帝蕭後,送於京師,可汗僅以身遁。以功進封代國公,賜物六百段及名馬、寶器焉。太宗嘗謂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複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自破定襄後,頡利可汗大懼,退保鐵山,遣使入朝謝罪,請舉國內附。又以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往迎頡利。頡利雖外請朝謁,而潛懷猶豫。其年二月,太宗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慰諭,靖揣知其意,謂將軍張公謹曰:「詔使到彼,虜必自寬。遂選精騎一萬,齎二十日糧,引兵自白道襲之。」公謹曰:「詔許其降,行人在彼,未宜討擊。」靖曰:「此兵機也,時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督軍疾進,師至陰山,遇其斥候千餘帳,皆俘以隨軍。頡利見使者,大悅,不虞官兵至也。靖軍將逼其牙帳十五里,虜始覺。頡利畏威先走,部眾因而潰散。靖斬萬餘級,俘男女十餘萬,殺其妻隋義成公主。頡利乘千里馬將走投吐谷渾,西道行軍總管張寶相擒之以獻。俄而突利可汗來奔,遂復定襄、常安之地,斥土界自陰山北至於大漠。太宗初聞靖破頡利,大悅,謂侍臣曰:「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國家草創,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於突厥,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暫動偏師,無往不捷,單于款塞,恥其雪乎!」於是大赦天下,酺五日。御史大夫溫彥博害其功,譖靖軍無綱紀,致令虜中奇寶,散於亂兵之手。太宗大加責讓,靖頓首謝。久之,太宗謂曰:「隋將史萬歲破達頭可汗,有功不賞,以罪致戮。朕則不然,當赦公之罪,錄公之勛。」詔加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真食邑通前五百戶。未幾,太宗謂靖曰:「前有人讒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為懷。」賜絹二千匹,拜尚書右僕射。靖性沉厚,每與時宰參議,恂恂然似不能言。八年,詔為畿內道大使,伺察風俗。尋以足疾上表乞骸骨,言甚懇至。太宗遣中書侍郎岑文本謂曰:「朕觀自古已來,身居富貴,能知止足者甚少。不問愚智,莫能自知,才雖不堪,強欲居職,縱有疾病,猶自勉強。公能識達大體,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為一代楷模。」乃下優詔,加授特進,聽在第攝養。賜物千段、尚乘馬兩匹,祿賜、國官府佐,並依舊給,患若小瘳,每三兩日至門下、中書平章政事。九年正月,賜靖靈壽杖,助足疾也。未幾,吐谷渾寇邊,太宗顧謂侍臣曰:「得李靖為帥,豈非善也!」
韓國電視劇《淵蓋蘇文》中的李靖
靖乃見房玄齡曰:「靖雖年老,固堪一行。」太宗大悅,即以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兵部尚書、任城王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三總管征之。九年,軍次伏俟城,吐谷渾燒去野草,以餧我師,退保大非川,諸將咸言春草未生,馬已羸瘦,不可赴敵。唯靖決計而進,深入敵境,遂逾積石山。前後戰數十合,殺傷甚眾,大破其國。吐谷渾之眾遂殺其可汗來降,靖又立大寧王慕容順而還。初,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總管,以後軍期,靖薄責之,甑生因有憾于靖。及是,與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告靖謀反。太宗命法官按其事,甑生等竟以誣罔得罪。靖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十一年,改封衛國公,授濮州刺史,仍令代襲,例竟不行。十四年,靖妻卒,有詔墳塋制度,依漢衛、霍故事;築闕象突厥內鐵山、吐谷渾內積石山形,以旌殊績。十七年,詔圖畫靖及趙郡王孝恭等二十四人於凌煙閣。十八年,帝幸其第問疾,仍賜絹五百匹,進位衛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太宗將伐遼東,召靖入閣,賜坐御前,謂曰:「公南平吳會,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東有高麗未服,公意如何?」對曰:「臣往者憑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殘年朽骨,唯擬此行。陛下不棄,老臣病期瘳矣。」太宗愍其羸老,不許。二十三年,薨於家,年七十九。冊贈司徒、并州都督,給班劍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謚曰景武。子德謇嗣,官至將作少匠。 編輯本段兵法傳世 在李靖的戎馬生涯中,他指揮了幾次大的戰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不僅因為他勇敢善戰,更因為他有著卓越的軍事思想與理論。他根據一生的實踐經驗,寫出了優秀的軍事著作,僅見於《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所著錄的有《六軍鏡》3卷,《陰符機》1卷,《玉帳經》1卷,《霸國箴》1卷,《宋史·藝文志》著錄的還有《韜鈐秘書》1卷,《韜鈐總要》3卷,《衛國公手記》1卷,《兵鈐新書》1卷和《弓訣》等,可惜後世都失傳了。今傳世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或稱《李衛公問對》)可能系宋人所撰,盜用李靖之名,不足為據。原著有《李衛公兵法》,原書今佚,但從散見於杜佑《通典·兵典》及《太平御覽·兵部》中的《衛公兵法》,猶能管中窺豹,有關李靖的治軍、行軍作戰、紮營斥候等都有所記載。
隋唐風雲榜中的李靖
李靖嚴於治軍,賞罰分明,不避親疏與仇讎,以懲惡勸善,激勵將士。《衛公兵法》說:「盡忠益時、輕生重節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惰、敗事貪財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質直敦素者,雖重必舍;游辭巧飾、虛偽狡詐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贊,惡無纖而不貶,斯乃勵眾勸功之要術。」他欣賞諸葛亮斬馬謖的軍法嚴明,又稱道曹操因違犯軍紀而割發示眾。為了嚴肅軍紀,提高軍隊的戰鬥素質,李靖申明了二十四條法令:如漏泄軍事斬之,背軍逃走斬之,或說道釋、祈禱鬼神、陰陽卜筮、災祥,訛言以動眾心,並與其往還言議者斬之,吏士所經歷侵略者斬之,奸人妻女及將婦人入營斬之,吏士破敵濫行戮殺、發冢焚廬、踐稼穡、伐樹木者斬之……。這樣,就能造就出一支戰鬥力強、軍紀嚴明、深得民心的軍隊。 在對敵作戰方面,李靖特別主張善於因勢利導。《衛公兵法》說:「凡事有形同而勢異者,亦有勢同而形別者。若順其可,則一舉而功濟;如從未可,則暫動而必敗。故孫臏曰:『計者,因其勢而利導之。』」他認為:「如我方士卒已齊,號令已行,奇正已設,布陣已定,誓眾已畢,上下已怒,天時已應,地利已據,鼓角已震,風勢已順,敵人雖眾其奈我哉?」他還比喻說,面對張牙舞爪的猛虎,頭有利角的凶兕,自己手無寸鐵,身無蔽護,卻要與之搏鬥,勢不可能,其道理也是非常明白的。他總結出:「兵有三勢:一曰氣勢,二曰地勢,三曰因勢。」如果將勇輕敵,士卒樂戰,三軍之眾,「志勵青雲,氣等飄風,聲如雷霆,此所謂氣勢也」;如關山狹路,大阜深澗,道如「龍蛇盤陰,羊腸狗門,一夫守險,千人不過,此所謂地勢也」。如果因敵怠慢,勞役饑渴,「風波驚憂,將吏縱橫,前營未舍,後營未濟,此所謂因勢也。」善於因勢利導,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 在以步兵、騎兵作戰為主的時代,李靖認為善於利用地形、地物是至關重要的。《衛公兵法》說:「《軍志》云:『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軍困敗,饑飽勞逸,地利為寶,不其然矣』。」他指出,要根據雙方的地利條件,及時決定自己的戰略戰術。比如:彼此都具有有利的地形,這時就要採取「讓而設伏,趨其所爰而傍襲之」的戰術;如彼此地形都不利,則採用「引而佯去,待其半出而邀擊之」的戰術;如在平曠的地方,適用騎兵衝殺,則要「率騎而與陣」;在地勢險隘之處,則適於步兵作戰。他還指出幾點指揮者禁忌的地方:在陰暗的沼澤之地,「沮洳幽穢、垣埳溝瀆,此車之害地也」。在有進無出之地,「大阜深谷,洿泥塹澤,此騎之敗地也」。他善於利用地物,在「深林盛薄」之地,可以使用矛鋌殺敵;在「蘆葦深草」之地,則必用風火。他總結說:「凡戰之道,以地為主,虛實為佐,變化為輔,不可專守險以求勝地也。仍須節之以金鼓,變之以權宜,用逸待勞,掩盡為疾,不明地利,其敗不旋踵矣。」 李靖認為,為了戰勝敵人,使用反間計,促使對方相互猜忌,上下離心離德,這是瓦解敵人,戰而勝之的策略。《衛公兵法》說:「夫戰之取勝,此豈求之於天地,在乎因人而成之。歷觀古人用間,其妙非一也。即有間其君者,有間其親者,有間其賢者,有間其能者,有間其助者,有間其鄰好者,有間其左右者,……」他還進而指出了行使反間計的方法:「且間之道有五焉:有因其邑人,使潛伺察而致詞焉;有因其事,故泄虛假,令告示焉;有因敵人之使,矯使其事而返之焉;有審擇賢能,覘彼向背虛實而歸說之焉;有佯緩罪戾,微漏我偽情浮計使亡報之焉。」要更好地使用反間計,達到預期的目的,「皆須隱秘,重之以賞,密之又密,始可行焉」。李靖還進一步指出,在我方使用反間計的時候,還要提高警惕,嚴防自己中敵人的反間計。他說:「且夫用間以間人,人亦用間以間己,己以密往,人以密來,理須獨察於心,參會於事,則不失矣。」這樣才能萬無一失。如果只考慮用反間計,卻不提防對方也會使用反間計,以離間我方,就可能出現螳螂在前,黃雀在後的危險了。
《紅拂女》,霍建華 飾 李靖
《衛公兵法》還列舉了將帥不善於統兵作戰的十大失敗因素:「軍中有賢能而不能用者敗;上下不相親而各談己長者敗;賞罰不當而兵士多怨者敗;知而不敢擊,不知而擊之者敗;地利不得,而卒多戰阨者敗;勞逸無別,不曉車騎之用者敗;覘候不審而輕敵懈怠者敗;行於險道,而不知深溝絕間者敗;陣無選鋒,而奇正不分者敗。」之所以會導致這十敗,是因指揮者不善於用人撫士,不知己知彼,不懂地理,不懂陣法等所造成的。因此他結論說:「凡此十敗,非天之殃,將之過也。」 李靖對下營安寨及斥候也有一套理論。《衛公兵法》說:在平原廣袤、無險可守之地紮營,要作方營,即把軍隊分為七軍,「中軍在中央,六軍總管在四畔,象六齣花。」為了防止敵人偷襲,必須放哨警戒,安排好斥候,哨兵「須擇勇敢之夫,選明察之士,兼使嚮導,潛歷山原,密其聲,晦其跡」,哨兵必須精明強幹,見微而知著,「見水跡則可以測敵濟之早晚,觀樹動則可以辨來寇之驅馳也」。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李靖軍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並配享於武成王(姜太公)廟。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唐太宗曾給予高度評價:「……尚書僕射代國公靖,器識恢宏,風度沖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運始,效績邊隅,南定荊揚,北清沙塞,皇威遠暢,功業有成。」 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編輯本段凌煙功臣
李靖
凌煙閣是原本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當時已有數位辭世,還活著的也多已老邁),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褚遂良題之,皆真人大小,時常前往懷舊。 李靖與趙公長孫無忌、趙郡王李孝恭、萊公杜如晦、鄭公魏徵、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宋公蕭禹、夔公劉弘基、褒公段志玄、蔣公屈突通、勛公殷嶠、譙公柴紹、邳公長孫順德、鄖公張亮、陳公侯君集、郯公張公謹、盧公程知節、永興公虞世南、渝公劉政會、莒公唐儉、英公李績、胡公秦瓊合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其中衛公李靖排第八。 編輯本段風塵三俠 風塵三俠是隋末唐初虯髯客、李靖、紅拂女的合稱。 《舊唐書》說李靖年輕時「姿貌瑰偉」,心懷大志,深通兵法謀略;紅拂女則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而且「觀其肌膚儀狀,言詞氣性,真天人也!」,在權臣楊素府中得見李靖之後,心甚慕之,深夜越宅相訪,遂成秦晉之好,並馬行走江湖。二人在旅途中偶遇虯髯客,紅拂女的美貌也深深吸引了風塵大俠虯髯客。紅拂女在客棧梳理長發之時,虯髯客為之著迷,紅拂女何等聰明!她看出虯髯客非一般人物,乃主動與虯髯客招呼,與之結為兄妹,並介紹李靖與虯髯客相識。遂三騎並馬而行,浪跡天涯。 編輯本段相關文學 《唐傳奇》中的《虯髯客傳》寫李靖於隋末在長安謁見司空楊素,為楊素家妓紅拂所傾慕,隨之出奔,途中結識豪俠張虯髯,後同至太原,通過劉文靜會見李世民(即唐太宗)。虯髯客本有爭奪天下之志,見李世民神氣不凡,知不能匹敵,遂傾其家財資助李靖,使輔佐李世民成就功業。後虯髯客入扶餘國自立為王。篇中故事情節和兩個主要人物紅拂女、虯髯客均出虛構,主旨在表現李世民為真命天子,唐室歷年長久,非出偶然,由此宣揚唐王朝統治的合理性。描寫人物頗為精彩,紅拂的勇敢機智,虯髯客的豪爽慷慨,刻畫尤為鮮明突出,文筆亦細膩生動,藝術成就在唐傳奇中屬於上乘。後世戲曲用為題材的,有明代張鳳翼《紅拂記》、張太和《紅拂記》、凌濛初《虯髯翁》。又李靖、紅拂、虯髯三人,後人亦稱「風塵三俠」。 《戰爭教父李靖》[3],懷舊船長著,2012年7月出版。首次系統地對李靖作了系統介紹,對古代特種兵(李靖三千精銳襲突厥)、軍事情報(專門訓習斥候)、古代水戰(平定嶺南和江南)、集團作戰(統率李世勣、侯君集、李道宗、蘇定方、尉遲恭、薛萬徹等大唐名將)、科學練兵(集中體現在改重騎兵為輕騎兵、訓習無敵艦隊、培養李世勣/侯君集/李道宗/蘇定方/裴行儉等不世之才、重視交通/馬匹/糧草)等有系統解構,再現初唐從大亂到大治的宏大圖景。 編輯本段影視形象 譚耀文飾 李靖(《隋唐群英會》) 霍建華飾 李靖(《風塵三俠之紅拂女》)
無線《大運河》,歐瑞偉 飾 李靖
歐瑞偉 飾 李靖(《大運河》)《大唐雙龍傳》) 耿聖凱 飾 李靖(《大唐雙龍傳之長生訣》) 畢海峰 飾 李靖(《貞觀長歌》) 吳堅 飾 李靖(《貞觀之治》) 邢岷山 飾 李靖(《游龍驚鳳》) 呂一丁 飾 李靖(《隋唐演義》) 劉江 飾 李靖(《決戰玄武門》) 王繪春 飾 李靖(《薛仁貴傳奇》) 劉乃藝 飾 李靖(《唐太宗李世民》) 劉滌非 飾 李靖(《開創盛世》) 編輯本段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
是唐代大將軍衛國公李靖的府第,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故居又稱「李氏園」、「唐園」、「半耕園」、「楊虎城花園」等。 李靖故居位於三原縣城北5公里的魯橋鎮東里堡村,據園內涵碧池石刻記載,部分園林建於明弘治辛酉年(1501年),清咸豐、同治、光緒年間修葺。清末回民起義時將此園燒毀過半,和尚明經質慧重修,後輾轉歸於東里堡劉氏,劉氏後裔劉季昭又重新修葺,園主人定名「半耕園」,意在敦促子孫修竹務花,「半耕半讀」,並由清代著名書法家陝西督學吳大微篆書「半耕園」三字,刻石嵌於園門,使唐園成為渭北馳名的古園林。 1918年,園主人家業衰敗,將此園賣給靖國軍,遂改名「靖國公園」。靖國軍司令部就設在此園,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為園林大門題聯,「天地有正氣,園林無俗情」,門額為「靖國公園」。1930年,楊虎城主持陝政時曾撥款修葺,並在此居住,故又名楊虎城花園。1937年2月為穩定「西安事變」後的全國政局,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親臨此園與楊虎城將軍會談,共商抗日大計。 李靖故居佔地48畝,園內主要建築有讀書堂、妙香亭、觀稼樓、掛雲樓、溢清閣、八角亭、假山、魚池、石舫、蓮花池、關中八景縮影等,而且布局合理,風格別緻。有仿《紅樓夢》大觀園之布局,取蘇杭園林之奇巧,兼具中國古代園林「南秀北雄」之特點。亭台樓閣、溢光流彩,奇花異草,四時芬芳,翠竹成林,假山蜿蜓,魚池、古建、竹林、垂柳及名貴花卉、稀有古樹,把整座園林點綴得異常美麗。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園內東南處安葬著西北革命武裝的締造者之一史可軒烈士,烈士陵前建有紀念亭,亭下立有胡耀邦同志題寫的「史可軒烈士之墓」石碑。每逢清明節,全縣中小學生來此園進行悼念活動,被市、縣政府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今年來,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李靖故居的維修管護,曾多次撥款進行維修,先後對讀書堂、妙香亭、溢清閣、掛雲樓、石舫、魚池等進行了修繕。2002年省文物局又撥專款對該園進行了重新規劃、修繕。該園還珍藏有于右任先生為楊虎城夫人羅佩蘭題寫的墓志銘、半耕園記等石刻。省內外影視單位也多次在此園拍攝電影、電視劇、風光片。該故居以觀光遊覽,賞花垂釣,愛國主義教育等成為三原縣又一熱點旅遊景區。 李靖故居1992年4月20日被陝西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詞條圖片(14張)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長孫無忌 ( 趙國公) |
李孝恭 ( 河間郡王) |
杜如晦 ( 萊國公) |
魏徵 ( 鄭國公) |
房玄齡 ( 梁國公) |
高士廉 ( 申國公) |
尉遲恭 ( 鄂國公) |
李靖 ( 衛國公) |
蕭瑀 ( 宋國公) |
段志玄 ( 褒國公) |
劉弘基 ( 夔國公) |
屈突通 ( 蔣國公) |
殷開山 ( 勛國公) |
柴紹 ( 譙國公) |
長孫順德 ( 邳國公) |
張亮 ( 鄖國公) |
侯君集 ( 陳國公) |
張公瑾 ( 郯國公) |
程知節 ( 盧國公) |
虞世南 ( 永興縣子) |
劉政會 ( 邢國公) |
唐儉 ( 莒國公) |
李勣 ( 英國公) |
秦瓊 ( 胡國公) |
|
唐朝宰相
唐高祖 |
李世民 |
裴寂 |
劉文靜 |
蕭瑀 |
竇威 |
竇抗 |
陳叔達 |
楊恭仁 |
封德彝 |
裴矩 |
高士廉 |
李元吉 |
宇文士及 |
長孫無忌 |
杜如晦 |
房玄齡 |
|
|
|
|
|
唐太宗 |
裴寂 |
蕭瑀 |
陳叔達 |
李靖 |
封德彝 |
宇文士及 |
長孫無忌 |
杜如晦 |
房玄齡 |
高士廉 |
溫彥博 |
岑文本 |
魏徵 |
侯君集 |
楊師道 |
戴胄 |
李世績 |
劉洎 |
張亮 |
馬周 |
褚遂良 |
崔仁師 |
楊宏禮 |
王圭 |
杜淹 |
楊恭仁 |
許敬宗 |
高季輔 |
張行成 |
|
|
|
|
|
|
|
|
|
|
唐高宗 |
長孫無忌 |
褚遂良 |
于志寧 |
張行成 |
高季輔 |
李世績 |
柳奭 |
宇文節 |
韓瑗 |
來濟 |
崔敦禮 |
李義府 |
許敬宗 |
杜正倫 |
辛茂將 |
任雅相 |
盧承慶 |
許圉師 |
上官儀 |
劉祥道 |
竇德元 |
樂彥瑋 |
孫處約 |
姜恪 |
陸敦信 |
戴至德 |
劉仁軌 |
楊武 |
李安期 |
張文瓘 |
趙仁本 |
閻立本 |
李敬元 |
郝處俊 |
來恆 |
薛元超 |
李義琰 |
高智周 |
張大安 |
裴炎 |
崔知溫 |
岑長倩 |
郭正一 |
劉祥道 |
|
|
|
|
武則天 |
劉仁軌 |
薛元超 |
郭正一 |
姚元崇 |
裴炎 |
袁恕己 |
敬暉 |
岑長倩 |
郭待舉 |
魏元同 |
劉齊賢 |
韋宏敏 |
桓彥范 |
劉褘之 |
武承嗣 |
崔察 |
李景諶 |
韋方質 |
裴居道 |
韋思謙 |
蘇良嗣 |
張光輔 |
韋待價 |
范履冰 |
傅遊藝 |
宗秦客 |
歐陽通 |
狄仁傑 |
任知古 |
崔神基 |
崔元綜 |
李昭德 |
婁師德 |
陸元方 |
豆盧欽望 |
王孝傑 |
楊再思 |
周允元 |
王方慶 |
宗楚客 |
武三思 |
吉頊 |
張錫 |
韋安石 |
朱敬則 |
唐休璟 |
張柬之 |
韋承慶 |
|
|
|
|
|
|
|
|
|
唐中宗 |
袁恕己 |
武三思 |
李懷遠 |
劉景先 |
岑長倩 |
郭待舉 |
韋宏敏 |
崔元暐 |
楊再思 |
張柬之 |
房融 |
韋承慶 |
桓彥范 |
敬暉 |
祝欽明 |
魏元忠 |
豆盧欽望 |
韋巨源 |
李嶠 |
於惟謙 |
蘇瑰 |
宗楚客 |
紀處訥 |
張仁亶 |
韋嗣立 |
崔湜 |
趙彥昭 |
韋溫 |
鄭愔 |
裴談 |
岑羲 |
張嘉福 |
|
|
|
|
|
|
|
唐睿宗 |
李隆基 |
李嶠 |
蕭至忠 |
張仁亶 |
韋嗣立 |
趙彥昭 |
韋安石 |
蘇瑰 |
唐休璟 |
裴談 |
張錫 |
岑羲 |
崔湜 |
劉幽求 |
鍾紹京 |
李日知 |
薛稷 |
姚元之 |
崔日用 |
宋璟 |
郭元振 |
張說 |
竇懷貞 |
魏知古 |
陸象先 |
|
|
|
|
|
唐玄宗 |
劉幽求 |
韋安石 |
魏知古 |
崔湜 |
陸象先 |
竇懷貞 |
岑羲 |
蕭至忠 |
郭元振 |
張說 |
姚元之 |
盧懷慎 |
源乾曜 |
宋璟 |
蘇頲 |
張嘉貞 |
王晙 |
李元紘 |
杜暹 |
蕭嵩 |
宇文融 |
裴光庭 |
韓休 |
裴耀卿 |
張九齡 |
李林甫 |
牛仙客 |
李適之 |
陳希烈 |
楊國忠 |
韋見素 |
崔圓 |
崔渙 |
|
|
|
|
|
|
唐肅宗 |
韋見素 |
崔圓 |
裴冕 |
崔渙 |
李麟 |
苗晉卿 |
張鎬 |
王玙 |
呂諲 |
李峴 |
第五琦 |
李揆 |
蕭華 |
裴遵慶 |
元載 |
|
|
|
|
|
|
唐代宗 |
李適 |
苗晉卿 |
裴遵慶 |
元載 |
李輔國 |
劉晏 |
李峴 |
王縉 |
杜鴻漸 |
裴冕 |
楊綰 |
常袞 |
|
|
|
|
|
|
|
|
|
唐德宗 |
崔佑甫 |
常袞 |
李勉 |
楊炎 |
盧杞 |
馬燧 |
關播 |
蕭復 |
喬琳 |
劉從一 |
姜公輔 |
李晟 |
張延賞 |
韓滉 |
崔造 |
柳渾 |
李泌 |
董晉 |
趙憬 |
陸贄 |
賈耽 |
盧邁 |
崔損 |
趙宗儒 |
鄭餘慶 |
齊抗 |
高郢 |
鄭珣瑜 |
張鎰 |
齊映 |
渾瑊 |
竇參 |
|
|
|
|
|
|
|
唐憲宗 |
賈耽 |
韋執誼 |
杜佑 |
杜黃裳 |
袁滋 |
鄭餘慶 |
於頔 |
鄭絪 |
武元衡 |
李吉甫 |
韓宏 |
裴洎 |
李藩 |
權德輿 |
李絳 |
張宏靖 |
韋貫之 |
王涯 |
崔群 |
李墉 |
李夷簡 |
皇甫鎛 |
程異 |
令狐楚 |
蕭俯 |
段文昌 |
崔植 |
|
|
|
唐穆宗 |
韓宏 |
裴度 |
李夷簡 |
皇甫鎛 |
令狐楚 |
張宏靖 |
蕭俯 |
段文昌 |
崔植 |
元稹 |
杜元穎 |
王播 |
李逢吉 |
牛僧孺 |
|
|
|
|
|
|
|
唐敬宗 |
李程 |
竇易直 |
杜元穎 |
王播 |
李逢吉 |
牛僧孺 |
竇易直 |
|
|
|
|
|
唐文宗 |
裴度 |
韋處厚 |
楊嗣復 |
李珏 |
李宗閔 |
段文昌 |
宋申錫 |
李德裕 |
李固言 |
鄭覃 |
王涯 |
李訓 |
賈餗 |
舒元輿 |
李石 |
陳夷行 |
崔珙 |
崔鄲 |
李紳 |
|
|
|
|
|
|
|
|
|
|
|
唐武宗 |
李固言 |
李石 |
楊嗣復 |
崔鄲 |
牛僧孺 |
崔珙 |
李德裕 |
陳夷行 |
李紳 |
李讓夷 |
崔鉉 |
杜悰 |
李回 |
鄭肅 |
|
|
|
|
|
|
|
唐宣宗 |
李讓夷 |
李紳 |
鄭肅 |
李回 |
白敏中 |
韋琮 |
崔元式 |
李德裕 |
盧商 |
馬植 |
周墀 |
崔龜從 |
任銘 |
魏扶 |
裴休 |
魏謨 |
崔慎由 |
鄭朗 |
蕭鄴 |
劉瑑 |
夏侯孜 |
蔣伸 |
|
|
|
|
|
|
|
|
唐懿宗 |
令狐綯 |
令狐綯 |
白敏中 |
蕭鄴 |
夏侯孜 |
蔣伸 |
杜審權 |
杜悰 |
畢諴 |
楊收 |
曹確 |
高璩 |
蕭置 |
徐商 |
路岩 |
於琮 |
韋保衡 |
王鐸 |
劉鄴 |
趙隱 |
蕭仿 |
崔彥昭 |
蕭仿 |
崔彥昭 |
|
|
|
|
|
|
唐僖宗 |
鄭畋 |
盧攜 |
王鐸 |
李蔚 |
鄭從讜 |
崔沆 |
豆盧瑑 |
王徽 |
裴澈 |
蕭遘 |
韋昭度 |
鄭昌圖 |
杜讓能 |
孔緯 |
張浚 |
韋保衡 |
趙隱 |
劉鄴 |
裴坦 |
劉瞻 |
劉崇望 |
|
|
|
|
|
|
|
|
|
唐昭宗 |
朱溫 |
韋昭度 |
孔緯 |
杜讓能 |
張濬 |
楊行密 |
劉崇望 |
崔昭緯 |
徐彥若 |
鄭延昌 |
王摶 |
崔胤 |
李溪 |
陸扆 |
孫偓 |
鄭綮 |
朱朴 |
崔遠 |
裴贄 |
裴樞 |
王溥 |
獨孤損 |
柳璨 |
陸希聲 |
蘇檢 |
盧光啟 |
韋貽範 |
|
|
|
- 參考資料
-
1. 李靖題跋像取自明天然撰贊,弘治十一年重刻本《歷代古人像贊》。
2. 李靖全身題跋像取自清劉源繪,朱圭刻,清康熙七年蘇州柱笏堂刻本《凌煙閣功臣圖》。
3.戰爭教父李靖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12-09-18] .
- 開放分類:
- 軍事家 , 唐朝 , 名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