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過度表揚可能導致孩子自戀

2015年03月11日

Alice G. Walton

直升機式教育法(Helicopter parenting)和其他形式的過度教育法近幾年來飽受詬病,因為這些教育方法催生了無法自己解決問題的一代。而現在,一種與此相關的教育行為——過度讚揚子女——也獲得了類似的批評:只不過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容易自戀。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經常表揚,或是不恰當地表揚孩子做出的最小最小的成績——有時候甚至連成績都算不上,這樣做可能會在無意之中製造負面效應:培養出孩子過度膨脹的自我。而這會對孩子的童年乃至整個人生都造成嚴重的後果。

「研究顯示,自戀人群在西方國家的比例高於非西方國家,而過去幾十年來,西方年輕人中的自戀比例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上述研究論文中,作者如是稱。

這支研究團隊將兩種互相對立的自戀理論進行了對比,以此探究自戀的根源。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為,當父母對孩子的評價過高時——也就是說,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好,或者用佛洛依德的說法就是,他們「不自覺地將每一處完美歸功給孩子」——而頭腦清醒的觀察並不會得出這樣的結果,那麼孩子就會變得自戀。相較之下,精神分析理論認為,當父母不常表達愛意時,孩子會變成自戀者,因為他們只能自命不凡,在別處尋求認可。為了找出到底哪種理論更為準確,研究團隊在荷蘭找了一群年齡在7到11歲的孩子,並要求他們的父母每隔半年填寫一份問卷調查,總持續時間為一年半。

其中一些問題探究了孩子心中的自戀傾向。比如,受調查的孩子必須對某些句子的認同度進行打分:「像我這樣的孩子應該得到更多東西。」有一些句子則探究自尊:「像我這樣的孩子對自己相當滿意。」父母也必須對和自己子女「價值」相關的句子進行打分,比如:「我的孩子是其他孩子的好榜樣。」最後,父母和孩子就父母對子女所展示出何種程度的愛意進行打分:「我會向孩子表達愛意」(對孩子,則是,「爸爸/媽媽會向我表達愛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哪種孩子更可能變得自戀?父母的過分表揚最可能造成孩子自戀,不過有趣的是,這對自尊並沒有幫助。換句話說,告訴孩子他們有多特別並不能讓孩子擁有良好而健康的自尊——只會讓他們更自戀。

「擁有較強自尊的人認為他們和別人一樣好,而自戀的人則認為他們比別人好,」上述研究的作者之一布拉德·布希曼(Brad Bushman)表示,「父母說孩子比其他人更特別,孩子就會相信這種說法。這對於他們、對於社會來說未必是好事。」

除了在朋友和同事之間引起反感之外,自戀還是一種伴隨著相當數量的心理及社會問題的特質——無論是在孩提時代還是成年後,其中有一些問題可能相當嚴重。

「自戀的孩子自覺高人一等,認為自己有權享受特權,經常渴望來自於其他人的崇拜和愛慕,」上述研究作者之一的艾迪·布洛姆麥爾曼(Eddie Brummelman)告訴我說,「當他們無法獲得想要的那種欣賞時,就可能出現情緒大爆發。自戀的人成為癮君子的風險也更高。自戀人群中的子人群,特別是那些自尊較低的人,他們的焦慮和抑鬱風險也更高。」

當然,自戀在一定程度上源於基因,故而其發生髮展有時候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研究表明,基因和環境的影響各佔一半。」布洛姆麥爾曼表示。這既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傾向於自戀,那麼不要錯誤地膨脹他/她對於個人價值的認知,而是要以一種更為現實低調的方式對待祝賀,對讚揚有所保留。

布希曼自己有三個孩子。他表示,自己針對自戀所進行的研究「改變了我的教育風格……當我在上世紀90年代剛開始進行這一研究時,我一直認為,我應該以一種『他們非常特別』的心態來對待我的孩子。現在,我會提醒自己不要那麼做。」

譯 Lily 校 丁盈幸

推薦閱讀:

怎樣防預孩子患上那個自閉症呢 ?
你家孩子有沒有教養,你說了不算,別人都看這25個細節!
孩子習慣的培養
書摘 | 聽孩子說 勝過對孩子說
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

TAG:孩子 | 自戀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