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中華第一龍」的出土故事2

  今驚見,北斗咋是人骨頭

  凡看到西水坡45號墓龍虎蚌塑的人,都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青龍、白虎,但就是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不少人認為青龍、白虎的觀念起源甚晚,以之比附史前,恐怕太危險了……

  天上的北斗與墓中的骨頭有著「天壤之別」,但它解決了龍虎蚌塑乃青龍、白虎的重大難題。

  在普通人的眼裡,天文學家「觀天」,考古學家「翻地」,沒人相信後者能在黃泉之下、古墓之中找到6500年前高掛於天的北斗!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馮時卻說:濮陽西水坡45號墓泄露了「天機」---墓主腳下的蚌塑三角與兩根腿骨合擺的圖像,就是天上的北斗。發現北斗後,45號墓的龍虎成為四象中的青龍、白虎,有了天文學上的意義。

  人間的「北斗」讓我們高山仰止,天上的北斗則是古人確定天上地下方位的指示星座,也因此,古人才「偷天換日」把人間的智者喻為眾生的北斗。因為在浩瀚的星空中找到了永不隕落的北斗,我們的祖先才走出混沌,才分清東與西、春與秋,才把天與地剝離開來。

  弄清天與地是兩樣東西,猶如1 1=2遊戲,看似簡單,卻玄奧無窮,它比求證哥德巴赫猜想要難得多。

  ●名家猜想為帝星

  當黃昏送走天邊最後一抹雲霞,一個斑斕的銀河世界便悄然降臨了。

  站在濮陽西水坡水庫的岸邊,徜徉於浩瀚的星空,那身背獵槍的老人,那擺動巨尾的天蠍---神秘而多彩的星空,總在勾起我們的無限遐想。但我們或許並不知道,或不敢相信,我們的祖先對星漢世界的了解其實一點兒也不在我們之下(當然不包括那些傳承歷史開創未來的天文專業人員)。清代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萬仞之上的星空,是「人間萬姓仰頭看」的作息時間表。「七月流火」之「火」,即「大火」星(心宿二,天蠍座α星),是古人確定季節更迭的一顆「標準星」,而在我們之中,又有幾人能在天空中找到它的方位,讀懂它所傳遞的信息呢?

  在濮陽,在6500年前,我們的先人就把天空讀了個滾瓜爛熟,創造出人類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蹟。他們在西水坡45號墓中,以蚌殼擺塑圖像及其獨特的墓穴平面圖,將自己「觀天察地」的成就闡述得美奐絕倫。而今天,我們能發現並讀懂先人留給我們的這部「天書」,這也該算是一種幸運了。

  1987年秋天西水坡45號墓揭露之時,正值中國殷商國際文化研討會在安陽舉行,有些學者聞訊前往參觀,「均傳為奇覯」,它「新奇獨特,前所未見,確足令人驚詫」。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在《西水坡「龍虎墓」(即西水坡45號墓,記者注)與四象的起源》一文中寫道:「回憶去年(1987年)秋冬,凡接觸到西水坡45號墓材料的人,不管是親自參觀還是看見照片,都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後世長期流傳的青龍、白虎。可是後來,從報上新聞到發掘簡報,沒有涉及這一點。揣想其原因,似乎不外這樣幾點:一個是墓室外面又有不同的龍、虎及其他動物圖形,而且整個遺址發掘尚未結束;另一個是不少人認為青龍、白虎的觀念起源甚晚,甚至說『是秦漢之後的產物』(中國天文史整理研究小組:《中國天文學史》,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頁),以之比附史前時期,恐怕太危險了……可是,45號墓蚌殼圖形和青龍、白虎之相似,實在是太明顯了……至於墓主腳下的三角形,方向是正北,我們不妨猜想為帝星(北極星)……」

  但李學勤接著又說,研究上古的課題「不涉於憶想,是很困難的」。

  ●馮時發現是北斗

  李學勤不愧為中國學界的「北斗」,他的自稱「也許能算作一次小小試探罷」的短文,催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馮時,這個當時剛剛30歲的「不畏龍虎」的「大孩子」道出了驚天動地的學術真諦---「李學勤猜想」被馮時證實,不過對其稍有糾正---45號墓墓主腳下的三角形不是帝星,而是北斗。

  在中國傳統天文學體系中,帝星地位極為重要,但與帝星密切相關的北斗七星,卻終年不沒入地平線,它「斗轉星移」,猶如掛在北天的鐘錶,北鬥鬥杓就是那指示時間的錶針。在古代,北斗七星一直被作為時間的指示之星。

  以帝星和北斗星為基礎,古人把浩瀚的星空劃為五個宮,就是中宮和東、南、西、北四宮。中宮的主要星象是北斗七星(也稱極星),東西南北四個宮則管轄著二十八宿,又稱「二十八星座」。為了便於識別和記憶,古人將四宮分別想像為一種動物,即東宮像蒼龍,南宮像朱雀,西宮像白虎,北宮像玄武,這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 「四象」。

  二十八宿在天文學上佔有突出的地位,但學術界有人認為它起源於巴比倫、印度等,有人認為它是中國的特產。夏鼐認為它起源於公元前六到八世紀的中國,但由於缺乏出土實物的證明,一直是信者自信,疑者自疑,難以取得共識。

  難道「四象」真的是漢儒的附會?難道中國二十八宿最早只能上溯到公元前六到八世紀?

  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蓋星圖中左青龍、右白虎與二十八宿的同時出現,證明「四象」並非漢代儒家的附會。曾侯乙墓的年代是公元前433年左右,這表明至遲在公元前五世紀初中國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體系。二十八宿體系的形成需要相當漫長的過程,它的源頭在哪兒?

  1987年,西水坡45號墓被揭露,一位身高1。79米的男性墓主頭南腳北地仰卧於墓中,周圍是三具人殉。特別奇怪的是,在墓主骨架兩旁有用蚌殼擺塑的圖形,東方是龍,身長1。78米,西方是虎,身長1。39米,龍虎頭的朝向均為北,而腿則均向外。墓主的腳下,有一個用蚌殼擺塑而成的三角形,與三角形連在一起的,是兩根人腿骨,腿骨指向東方,指向龍的腦袋。另外,在45號墓室以外的同一層位上,還有兩處用蚌殼擺塑而成的龍、虎、鹿等動物圖形,這兩處圖形和45號墓在同一子午線上。該墓葬的年代,無論從考古地層學上推斷,還是用碳14測定,都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

  「在當時公開發表的考古簡報繪圖上,墓主的腳下有蚌殼排列而成的三角形,還有兩根腿骨,但照片上為什麼沒有人腿骨呢?」 這一不太讓人注目的細節卻惹來馮時的極大關注與猜測,他拜訪當時主持西水坡考古發掘的孫德萱後得知,由於種種原因,在發掘西水坡45號墓時出了不少意外,許多極為珍貴的信息丟失了,其中兩根腿骨就不翼而飛。「兩根腿骨找不到了。當時人多,認識也不夠。」孫德萱說起這事遺憾得不得了。

  「沒有證據,就不好意思胡說了。只有龍虎,你硬說這就是四象中的兩象,誰服氣你的說法呀!」馮時說,「要論證墓主腳下的東西是北斗,證死它,就不能沒有這兩根腿骨!」馮時在孫德萱這兒獲得的信息,也算是一種「失而復得」吧。

  ●斗杓為何是人骨

  為什麼這兩根腿骨如此重要呢?話還得從頭說起。

  有了這兩根腿骨,墓主腳下的蚌塑三角形和人的兩根腿骨組成的圖案,就是一個明確可視的北斗圖像。蚌塑三角形是斗魁,其東側橫置的兩根腿骨就是斗杓,唯如此,這個構圖才完整起來。

  為什麼斗杓用人骨而不用蚌殼呢?《周髀算經》中說:「……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古人最初認識的影子只能是自己的身影,他們也正是通過對自身影子的認識,最終學會測度日影的。髀是古人測度日影的表,它的本義就是人骨,換句話說,用人骨測影是髀的原始含義。北鬥鬥杓用人骨來安排,顯示的正是古人觀念中觀測北斗與測度日影的綜合關係---晝測日影而夜察北斗。

  用人骨做北鬥鬥杓,同時也強調了以人為犧牲的祭祀含義。6500年前,古人找到了北天極,並把它看做宇宙的中心去崇拜,而以人為犧牲是古人崇拜北斗、臣服大自然的最好方式。而這種臣服,則是「天子」、「天朝」等觀念的源頭---「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史記·天官書》)文中的帝,顯然是天帝,而人間的帝王是天帝的代表,兩帝之間通過「天垂象」、「巫祝(信使)」往來溝通。

  回首望,再看那「中華第一龍」薈萃於斯,西水坡45號墓何其壯哉!

  在司馬遷看來,斗是宇宙運行的中心點,斗也可能是6500年前的天極---天極也稱太極,從八卦的發展程序看,太極生兩儀……西水坡45號墓的龍虎無疑是兩儀,兩儀的產生說明當時人們在方位上已能分清東(朝)西(夕)、在季節上已有春與秋、在空間上已有天與地的概念,但在6500年前那個仰韶文化時代,「四象」是否已經形成?

  再揭去一層神秘的薄紗,你將驚奇地發現濮陽西水坡45號墓向我們展示的答案是何等的令人稱奇!


推薦閱讀:

濮陽不僅有「中華第一龍」還有「中華第一虎」
千年大計,還看特斯拉和馬一龍
一龍再向徐曉冬開炮暗諷:騙子可恥流氓可惡,攪亂民族文化!
趙麗穎新戲《知否知否》官宣:最大懸念朱一龍敲定
傳奇:「中華第一龍」的出土故事3

TAG:故事 | 中華 | 一龍 | 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