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我一起逛首博——瓷器欣賞之旅(七)

三、乾隆時期:

乾隆一朝60年(1736-1795),過去被認為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由於乾隆帝酷愛各類工藝美術品,刻意求精、求奇、求巧,使各種工藝美術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景德鎮的制瓷業,在製作技巧上也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當時的仿木紋、仿竹器、仿象牙、仿漆器、仿玉器及各類象生瓷都是高超制瓷技藝的成果,在裝飾風格上,盛行錦上添花、大紅大綠,太多富貴氣,而少雅靜之作。乾隆初期青花與雍正青花很難區別,中期以後,雖然總體上比雍正青花更偏於青亮而沒有暈散感,但主要也還是從款字、器型和圖案花紋上加以識別。

此件青花「法華寺」銘花卉紋觚(音姑),燒造於乾隆朝,是明清時期流行的佛前供器,一般為五件。包括一對花觚,一對燭台及一件香爐,合稱「五供」。此觚腹部書寫「法華寺」三字,推測這對花觚是法華寺的供器。

此件青花纏枝花卉紋綬帶扁壺,仿永樂青花綬帶耳扁壺造型,是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將永樂瓷器尺寸加大,並將造型略加改進而燒造。壺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此件青花八吉祥紋抱月瓶,仿明代永樂青花大扁壺,前後中心臍部突出,腹部蓮瓣內填繪八吉祥紋,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八吉祥又稱八寶,為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結,由西藏喇嘛教流傳而來,是佛家常用的寓意吉祥的物品。八寶紋用於瓷器裝飾始於元代,流行於明、清,常與蓮花組成圖案。乾隆釉里紅大多紅色偏淡,基本上和雍正釉里紅色調一致,但十分鮮艷的官窯器極為少見。

此件青花釉里紅雲龍紋天球瓶,青花色澤濃艷,釉里紅則較淡雅。粉彩是乾隆彩瓷的主要品種,在製作上,往往集壓印、剔劃、繪畫、開光、色釉、鏤空、堆塑、描金等多種裝飾技法於一件器物上。官窯器大多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少數書「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

此件粉彩鏤空花果紋六方套瓶,高40.6厘米,口徑11.4厘米,底徑12.4厘米。是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和其助手共同研製成夾層玲瓏瓶九種,呈獻給乾隆皇帝套瓶中的一種。這件套瓶內為青花瓶,外為粉彩,腹部雕刻六組鏤空花果紋。成型工藝非常繁複,需多次上釉多次入窯燒制而成,燒製成功極為不易,繁縟華麗,工藝精緻。

此件粉彩三果紋瓶,瓶體繪桃、石榴和佛手、稱為「三多」。桃表示長壽,佛手代表富貴,石榴表示多子孫,表達了古人「多富多壽多子孫」的美好願望。

此件粉彩雞缸杯,仿成化鬥彩雞缸杯,上面的御題詩,表達了乾隆皇帝對成化鬥彩雞缸杯的珍賞。

此件豆青釉粉彩松竹梅紋竹節式筆筒,是乾隆時期督陶官唐英親自製作的一件筆筒。筆筒為竹節形,旁邊貼塑竹枝,與筆筒上的梅花、松鼠構成「歲寒三友」畫面,並書寫唐英題詩,題款為「丙子仲夏沐齋制」,沐齋即為唐英,丙子為乾隆二十一年(1756)。此筆筒集詩、書、畫、印為一體,相當的精美。

此件松石綠地粉彩蕃蓮紋多穆壺,通高45厘米。由於乾隆時期將「藏傳佛教」作為國教,在宮中經常進行佛教法事,蒙藏地區的佛教僧侶與清宮往來頻繁,故在清御窯廠仿製了一些符合蒙藏生活習俗的器皿多穆壺,供佛教高僧使用或賞賜之用。乾隆朝的仿汝釉基本上是雍正製作的延續,仿汝以仿其魚子紋為特色,以官窯器為主。

此件仿汝釉題詩筆筒,為唐英所制,上有唐英自己書寫的《琵琶亭游春》詩,題款為「蝸寄唐英制」,並有「古柏堂」、「蝸寄」和「居士」三方篆書印。「蝸寄」是唐英的號。唐英既是景德鎮御窯廠的督陶官,同時也是一位制瓷專家。乾隆鬥彩以官窯器為多,在製作方法上有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結合與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結合兩種工藝,以青花和粉彩相結合為多。

此件鬥彩纏枝番蓮紋盆,燒造於乾隆時期,質地精細,胎體厚薄均勻適度。乾隆琺琅彩瓷,前期接近雍正風格,後期漸趨草率。此時的琺琅彩,又盛行色地開光裝飾,圖案多繪畫鳥、山水、人物等。乾隆琺琅彩瓷仍然全是小件,產量很少,只供皇室珍玩。

此件紫地琺琅彩花卉紋瓶,燒造於乾隆時期,端莊規整,華麗乖巧。單色釉是乾隆時期較多的一個品種,多見盤、碗,各種陳設品,以及文房用具等。

此件是影青玲瓏碗。玲瓏,俗稱「芝麻漏」。其做法是先在較薄的胎體上透雕出花紋,通體上釉,花紋處填滿透明釉,具有對光投影,玲瓏剔透的藝術效果。四、清中後期:清代經過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以後,從18世紀末開始後下坡路。隨著社會經濟的衰退,景德鎮瓷業的生產,也是每況愈下。嘉慶前期基本上是乾隆瓷的繼續,後期則在制瓷的質量方面有所減退;道光瓷則更無法與康乾盛世時比。

此件紫金釉描金纏枝花卉紋鷲銜環耳瓶,高19.4厘米,口徑5.6厘米,通體釉彩仿銅器錯金工藝,底書「大清嘉慶年制」款。紫金釉是以鐵為著色劑的高溫釉,始創於宋代。清乾隆、嘉慶時期,此種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

此件粉彩花卉紋壁瓶,是將瓶、尊等縮小製作,取其一半,背部扁平有孔,可以懸掛於柱子或牆壁上,故稱壁瓶。古人常將壁瓶掛於床邊,四時插花,人花相伴,芬芳滿床。瓶底書金彩「嘉慶年制」篆書款。

此件粉彩百鹿尊,因其粉彩器滿繪神態各異的山林群鹿紋飾,故名百鹿尊,取其諧音「百祿」,寓意高官厚祿。又以其造型酷似牛頭,亦稱作「牛頭尊」。此尊底部書「大清道光年制」篆書款。

此件青花蓮花托八吉祥紋盉(音河)式壺,燒造於清道光時期,仿商周青銅盉造型,是清代御窯廠在乾隆皇帝御旨下對青銅盉加以改造而燒制的新器型。

此件黃釉雕瓷「琴棋書畫」圖筆筒,以鏤空、雕花等技藝雕刻「琴棋書畫」圖案,底部有篆書「陳國治作」方形圖章款。陳國治是清道光、咸豐年間景德鎮著名雕瓷藝人,屬於將瓷雕與釉色結合,仿竹、木、象牙器、雕刻任務、花卉、形神兼備,富有畫意。

最後介紹一件青花御窯廠圖瓷板,該板直徑 72.5厘米,燒造於清代後期,是一幅採用青花料繪製的以御窯廠為中心的景德鎮圖。桌面上端為石嶺地區,西側是奔流的昌江,中渡口、老鴉灘分設「奉旨卡」查驗來往船隻。中心繪景德鎮珠山御窯廠,御窯廠為三進院落,東西兩側跨院為制瓷作坊,旋坯、畫坯、施釉、吹釉、彩畫、燒窯等。御窯廠大門為「儀門」,門內有「奉上旨御窯廠」標旗,儀門前可見看相、茶局、命館、賽會、風水半仙等招牌。儀門東西兩側街口分設東轅門、西轅門兩處牌樓。御窯廠右側,大戲台影壁正中書「指日高升」,右側有程家巷、畢家街。畫面下端是御窯廠山門,上方懸「御窯廠」匾額,門外高掛「憲奉御窯廠頭門」旗。山門、儀門間有關帝廟、火神廟,山門兩側有浮梁縣衙、監管窯務的「景德司」。  該瓷板不僅是研究清代景德鎮建築、整體布局的形象資料,還印證了文獻關於清代景德鎮建制分布及其職能的記載。是研究中國陶瓷史、清代御窯廠、景德鎮歷史風俗等方面的寶貴資料。(瓷器之旅全文完)
推薦閱讀:

南天窯煙 | 揭開安南陶瓷的面紗(一)連載
以歷史人物故事為紋飾的瓷器文化寓意
中國瓷器概述
歷代精品瓷器筆筒欣賞
明代瓷器:嘉靖萬曆的青花和藍釉瓷器很珍貴

TAG: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