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父母,孩子才孝順?

我曾經對「孝道」這個詞有些抵觸情緒,對「孝順」的「順」字尤其反感,難道對父母就應該百依百順嗎?對傳統文化中對孝道的強調程度也不以為然。孝是應該的,但有那麼重要嗎?

仔細去想這個話題,發現我的腦子裡有很多角度的東西混在一起:有五四運動以來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有西方文化的影響、有生活中的點滴體會、有對經典的重新學習,現在又多了作為家長對教育方面的考慮。

或許是當了家長之後,立場變了(呵呵);或許是現在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強了,看經典看得更客觀,少了很多成見,總之,現在對孝道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全球時代的傳統

在西方人的腦子裡,基本上沒有「孝」這個概念。英語中甚至都沒有對等意思的詞,人們現在用「filial piety」來專指中國儒家思想的「孝順」。

在西方人看來,父母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完全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個人價值,不必遵從父母的意願。父母盡完撫養責任,就夠了,既可以不繼續付出,也不指望有過多回報。孩子18歲以後如果還住在父母家,不跟你要房租就不錯了。父母老了,自己有足夠的退休金,通常比孩子富有得多,不存在養兒防老的問題。他們大概會奇怪,父母怎麼會對孩子有那麼多的要求呢?幹嘛孩子一點沒做到,自己就傷心,大家也說孩子有道德問題?難道父母就沒有讓自己的生活充實、快樂的能力嗎?父母的幸福和快樂都要依賴孩子來施捨嗎?難道孩子聽從內心的意願、追求自己的夢想,就是對父母的背叛嗎?

在全球一體的時代,我們對這樣的想法,絲毫也不陌生。

可問題是,這些都是西方社會背景下的文化。中國的歷史傳統和現在的社會狀況,都決定了這樣的想法在中國很難行得通。我們的退休、養老、醫療等制度都還不夠健全,農業人口仍占很大比重,老一代人仍然在用傳統的觀念對後代有所指望。我們可以用美國最新款的手機、吃進口食品、看國際大片、在500強企業上班,但是我們多數家庭的道德倫理觀念依舊是傳統的,孝道依然很重要。

文化的差異是根深蒂固的。曾看過一個報道,有研究者發現,在東方人的大腦中,「母親」和「我」這兩個詞,在腦子裡對應的反應區域是相同的。而在西方人的大腦中,對「我」的反應在一個區域,對「母親」的反應跟其他詞的一樣,在另一個區域。就是說,這種跟父母的緊密的關係,不只是文化層次的,它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們民族的基因之中,是我們無法否認的。

現在的年輕人希望更自由地追求個人價值,希望跟父輩平等相處、被尊重,少一些來自父輩的思想上的禁錮。因此,在孝道問題上,觀念的衝突隨處可見:在海外華人家庭里;在小留學生和父母乃至國內的長輩之間;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和來自老家的父輩之間。比如,很多孩子都不太理解,為什麼清明節去掃墓是件很重要的事,有的年輕人會想,父母去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拉著我去。

記得我二十多歲時,做談話類的電視節目,其中談到丁克家庭。一位嘉賓私下裡說:「不生孩子,都耽誤人家老婆婆抱孫子!」當時我聽了很不以為然,生不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跟別人有什麼關係?現在想,那時真是年輕不懂事,簡單地以自己的觀念來看事情。我們不能為了婆婆而生孩子,但是我們要考慮到長輩的這種期望,要理解:在他們看來,我們有這個責任。

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每一代人的觀念都更富動態,都在變化中。在年輕人心中,宗族和孝道觀念想必更加淡漠;而新一代的父母對孝道的理解大概也有變化,跟老一代人也有不同。所以我想,在孝道的問題上,更關鍵的,是兩代人或者三代人之間觀念上的協調。年輕人有時覺得自己的觀念是更先進的、更科學的,但是在這個事情上,如果協調不好,不顧及上一代人的想法,那麼,越是先進的大概就越是錯誤的。

對孝道的誤解

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樣,都對孝順的「順」字難以認同。其實,如果認真學習經典,就會發現真正的孝道是被誤解了。

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原本是非常有民主精神的。在《孝經-諫諍章第十五》中,曾子問:「兒子絕對聽從父母的命令和意見,是不是孝道呢?」孔子的回答很情緒化:「是何言與?是何言與?」(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

孔子大概對這種誤解感到很不安,於是做了系統的回答:「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假如父母或領導有了錯,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孔子接著說:「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 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這裡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只有堅持正確的事情,指出父母不對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孝道。

不過,給父母提意見要講究方法,要有尊重的前提,要顧及到父母的面子。態度好,方法對,意見才更容易被接受。

具體怎樣做呢?《禮記-內則》中說:「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禮記-曲禮下》中說,給君主提意見,如果再三提也不被採納,我們可以走人。但是對父母就不同了:「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這些話聽起來都挺耳熟吧?對,這就是《弟子規》里的「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而我們印象中的,對父母要無條件絕對服從的孝道思想,來自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歪曲了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在歷史上起了很不好的作用,是應該批判的。

此外,在《荀子-子道》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這樣的論述:「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也就是說,對真理和正義的追求,是超越對君主和長輩的順從的。

可見,早期儒家思想所推崇的是講原則、講民主的,而非等級尊卑主宰一切的思想。這是以今天的標準來看也不過時的思想。對此,我們應該提倡,沒有什麼可反感的。

為什麼孔子說「色難」?

關於孝道,孔子有過很多論述,比如在《論語·為政》中,「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父母孝順,僅僅供養是不夠的,還要有敬重,要養父母的心和志。

還有一些話已經深入人心,比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等等。

但是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這段話:「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孔子認為,孝順,最難的是對父母保持愉悅的臉色。我覺得這說得既現實又深刻。

好的態度最能反應真實的孝心,是父母最需要的,對於子女來說,大概也是最難做到的。

很多時候,父母並不在乎物質上的檔次如何,他們更在乎的是我們對待他們的態度如何。跟父母相處、溝通,有時,事情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所傳達出的情緒,是當時的氣氛。即便我們說的事情再對、我們做得再多,如果我們說話的態度不好、臉色不好,那父母的心裡也會很難過。可能你說的本是關心的話,但是如果你的語調和臉色不好,那麼父母感受到的可能就是傷害。

而時刻都保持愉悅的態度,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們可能有工作的壓力、有孩子在煩我們、有種種事情帶來的壞情緒;老人跟我們又有很多觀念上的差異、有太多需要我們去講解的東西、對我們又有過多的關心詢問和建議;而老人自己心裡可能也積攢了各種負面情緒。總之,這些碰撞到一起,就成了「色難」。最後,當惹得父母不開心時,我們還覺得很冤枉——我們並非沒有孝心啊!

我現在跟父母常在一起,對此深有體會。有時說話急一點、語調高一點,本是好意,媽媽就不高興了。我當時會在心裡抱怨,怎麼那麼敏感呀?

過後慢慢反思,我總結,要把老人和孩子同等看待。

人到老年,就變得更情緒化,不像上班時那樣理性,看問題也很容易片面,因此很多想法都不一定對;賦閑在家,老人會很重視別人是否尊重自己,因為老人更需要從他人的認可中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健康問題也常是影響老人情緒的一個因素;再就是孤獨的問題,他們可能也有很多朋友,但是有些事情他們不會跟朋友去講,跟兒女講又怕孩子擔憂……

早就聽說過「老小孩」的說法,但是從來沒當真。我想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會:父母都很有能力,還在做很多事情,看起來也很健康,所以,我們始終把他們當作跟我們一樣的成年人在看待。我們很少意識到,不知不覺,父母變成了需要我們去哄的老人。

想一想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吧。

我們努力用小孩能理解的方式去講話,努力保持積極的情緒,我們對孩子可以一再忍耐、壓制自己的不耐煩……能做到這些,就是因為我們知道他是個孩子。而對於父母,我們可能並沒有用另外的標準,只把他們還當成理性的成年人。

在父母面前,我們要長大。父母還會把我們當成讓他們操心的少年,但我們不要掉進這個角色,要長大,保持成人的理性,回過頭來,把他們當成孩子。

我比較直率,常惹我媽生氣,而我哥哥就比較會哄人,三言兩語就能把我媽給哄好。我想根本的差別就是認識的高度不同。我哥哥就看明白了,對待老人,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很多時候,不要針對事情,而是要針對他的情緒。

老人和孩子一樣,不需要別的,需要的就是更多的愛。老人自我調整情緒的能力是會退化的,老人是容易悲觀的,需要更多的愛補充進來。給他好的情緒,想辦法讓他高興起來,讓他感受到你的愛,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跟孩子常說「媽媽愛你!」,但我們跟父母卻很少說「媽媽,我愛你!」。

《孝經-紀孝行章第十》中有句話:「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如果擴展一些,我可以把這理解為不同階段對待父母的不同態度。

「居則致其敬」,平時要對父母更尊敬,特別是在自己年少的時候,父母是成年人,知識和生活閱歷都比孩子多,所以孩子對父母以尊敬為主,尊重父母的教誨、指導和安排。

「養則致其樂」,當父母需要我們去贍養,也就是當父母年老時,這時我們的重點要變成使父母心情好,小的是非對錯就不必太較真,對父母要以哄為主。

所以,「孝敬」和「孝順,強調的是不同階段對待父母的不同側重點。

這樣,話就說了回來。孝順的順,不是百依百順,而是指對父母情緒上的關照,是給父母更多的愛!

孝道教育是在教什麼?

很多家長說,我們養育孩子,是盡責,是不指望孩子回報的。那麼我們對孩子的孝道教育有哪些意義呢?古人為什麼把孝作為教育的起點、作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呢?

我想,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去看:孩子跟父母的關係,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所經歷的最初的人際關係。孩子的品德、情商等等,最初都是在跟父母的互動中學得的。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究竟學到了什麼?

以《弟子規》為例:

「父母呼,應勿緩。」——這是在學習基本的人際交往禮節。「父母命,行勿懶。」——這是培養遵守和服從命令和規定的意識,為將來在學校、在社會上遵守規則做準備。「父母教,須靜聽。」——培養聆聽、等待、謙虛的能力。「冬則溫,夏則凊。」——對他人悉心關照。「晨則省,昏則定。」——基本的禮節。「出必告,反必面。」——禮節與責任感。「居有常,業無變。」——對家人的責任感,為他人著想。「事雖小——親心傷。」——考慮事情後果的能力。「親有過——撻無怨。」——用恰當的方法規勸、說服別人的能力。「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尊重、謙讓。「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熱心助人。「稱尊長,勿呼名;」——禮貌。「對尊長,勿見能。」——虛心學習的態度。「路遇長——命乃坐。」——恭敬之心。「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考慮對方感受、為他人著想。「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推己及人,關愛他人。

當然這只是舉個例子,孝道的內容並不只是《弟子規》里有限的這些條,對孩子道德和情商的培養更不僅限於這些。想說明的是,孝的教育,是希望讓孩子在幼年,能通過跟父母這一最親密的、充滿愛的人際關係,來學到種種做人的道理,以指導未來的一生。

教育孩子孝順,不是為了要樹立權威壓制孩子個性的發展,也不只是為了讓孩子將來對自己好,而是為了培養孩子好的品德、高的情商。在孝敬父母的過程中,孩子將學到信任、尊重、有愛心、能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對別人理解和體諒、寬容和忍讓、謙虛、感恩、獨立,等等品質,以及跟他人溝通的能力、照顧他人的實際生活能力等等。

這將為孩子的一生打下好的基礎!

古人認為,凡事要從基本的做起。如果跟父母的關係都處理不好,又怎麼能處理好其他的人際關係?如果家裡的事情都沒有搞好,怎麼能搞好大的事情?教育孩子也是同理,先從家裡的跟父母的小事開始,從小處培養好的習慣和能力,有了這個基礎,再去談其他能力的培養,再學其他的文化知識。

所以我想,在教育孝順方面,我們家長要明白目的是什麼,著眼點是什麼。不是怕老了沒人養,我們的目標應該更高更遠,是要通過這個事情,去培養他的品性。這些培養好了,他自是會對你好的。

怎樣做父母,孩子才孝順?

孩子是否孝順,其實取決於我們是怎樣做父母的。

現在很多家長都讓孩子背《弟子規》,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做的卻常常是另一個樣子。在很多家庭里,別說《弟子規》里的標準,大概就連西方家庭里孩子對家長基本的尊重,我們都沒有做到,比如,孩子可以隨意搶電話、打斷大人談話、支配家長去做事。家長的地位會變得很低,媽媽一不留神就變成了服務員。有時甚至覺得,《弟子規》里的很多話,如果放在家長身上,倒是非常貼切:有令則行、冷暖適宜……

那麼,怎樣做父母,孩子才孝順?

我想第一點就是,不僅要講道理,更要在實踐中一點點落實。標準不一定太高,現實一些。當孩子懂事一些了,就要制定規則,讓孩子通過實際行動去尊重父母、關愛父母。

在這個過程中,少一些情緒化的責備和批評,不要把「媽媽為你付出這麼多,你怎麼連……都不能!」這樣的抱怨掛在嘴上,好像是在討債。而是心平氣和地給一些具體的指令,制定具體的規則,讓孩子多做點關心父母、照顧父母的小事。做多了,這些小事就變成了習慣。

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也是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自己的權利。並且逐漸給孩子講一些自己的經歷,讓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從而在心底真的生出敬意。

有的人會覺得,保持距離能讓孩子更尊重自己。距離當然應該有,但是我想,真誠的溝通、讓孩子更多地了解父母,知道父母都經歷過怎樣的困境,是怎樣地在付出、怎樣地愛自己,這些都會讓孩子的尊重更真心。理想的狀態,孩子對父母應該是既愛又敬。

要想孩子尊重自己,父母也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成長不同階段的特點,學會跟孩子溝通的技巧。平等、民主、以及有效的溝通這些都是確保孩子孝順的前提。

另外,讓孩子多做事、多承擔家庭責任、培養獨立生活能力,這些都關乎孝道的培養。孩子承擔家庭責任,就是在幫助父母減輕負擔。孩子有獨立性,不依賴父母,他才有能力關愛別人、照顧別人。如果不獨立,長大了還要啃老,他拿什麼來孝順?培養獨立就是培養孝順的能力。如果自己都照顧不了,怎麼能照顧父母?

最後一點,父母自己修心,保持好的心態和情緒,這也是幫助孩子孝順。樂觀、明達的父母不僅是孩子的好榜樣,更給孩子減輕了孝順的難度。自己多學習,與時俱進,少犯錯誤,少釋放情緒污染,這就免得孩子「號泣隨撻無怨」。

「孝」字,是孩子在攙扶老人的形象。孝的教育,歸根結底,是關愛與尊重的教育。當我們成為老人時,孩子孝順自己了,這並不是孝道教育的終點。如果孩子真的懂得了愛與尊重的道理,並能推而廣之,對他人和世界都存有愛心和敬意,那才是孝道教育的成功!

古人認為,孝心可以與天地相感應,帶來好的結果,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推薦閱讀:

孝順兒女看一看:人間最苦是爹娘!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孔融的孝順是出了名的,為何因不孝而死?
孝順

TAG:孩子 | 父母 | 孝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