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行政區劃演變清況
四子王旗行政區劃演變清況
一、基本情況
四子王旗,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長102.96公里,東與蘇尼特右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察哈爾右翼中旗為鄰,南連武川縣、卓資縣,西與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接壤。全境由東向西北傾斜,東西平均寬約154公里,南北長約180公里。總面積24016平方公里。2006年撤鄉並鎮後,四子王旗轄5個鎮、2個鄉、5個蘇木、1個牧場。烏蘭花鎮、吉生太鎮、供濟堂鎮、庫倫圖鎮;白音朝克圖鎮;東八號鄉、忽雞圖鄉;查干補力格蘇木、腦木更蘇木、紅格爾蘇木、江岸蘇木、白音敖包蘇木;烏蘭牧場。
二、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為匈奴地。
秦漢時為雁門定襄郡之徼外地、匈奴中部單于庭轄地。
魏晉南北朝時為跖跋氏據地,隸屬撫冥鎮。
隋朝時為突厥族牧地。
唐朝時屬振武軍兼大單于大都護府。
遼代時期屬豐州東北境,隸西京道。
金屬西京路。
元朝時為凈州路及西南境沙井總管府之各郡,中東西部皆為趙王傳世食邑。
1604年,明朝為察哈爾部林丹汗右翼屬地。
1634年,林丹汗戰敗後,逐漸西遷於此。歸附後金。
1644年.清朝初期,封給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後裔,稱四子部落旗。1649年,晉封為多羅郡王,世襲罔替。
1649年,四子部落正式置旗,建製為28個蘇木,稱四子部落郡王旗,為烏蘭察布盟四部之一,受綏遠城將軍節制。
1865年,因戰事傷亡慘重,縮編為20個蘇木。
1903年,旗地屬山西布政使歸綏兵備道,武川直隸廳領導
1914年,綏遠與山西分治後,旗地受綏遠特別行政區都統節制,直隸蒙藏委員會。
1928年,綏遠特別行政區改為綏遠省,旗地屬綏遠省烏蘭察布盟領導。
1937年10月14日,偽蒙古軍配合日寇侵入歸綏。1938年春,烏蘭花淪陷。
1937年—1945年日偽時期,受偽蒙綏聯合政府統轄,建制改為8個蘇木。
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和平解放,隨著四子王旗的解放,封建王公世襲制及清朝盟旗制也隨之而土崩瓦解了。
解放初,旗地屬綏遠省烏蘭察布盟領導。
蘇達那木朝格吉是班第貢扎布的四弟吉格米德三寶的長子,於民國二十七年繼任班第貢扎布的郡王位,民國三十八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部隊解放四子王旗,廢除王公制度,蘇達那木朝格吉被解除王位,在位十二年,遂為末代王爺。
1949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四子王旗人民政府,從此結束了延續三百多年的四子王旗封建郡王世襲制。四子王旗的王爺世襲制,從鄂木布到蘇達那木朝格吉,共經歷十四代十五人,歷時三百一十五年。
1950年4月1日,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成立,隸屬烏蘭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領導。共轄9個蘇木,3個農區區公所,18個行政村。9月,撤銷蘇木建制,改稱為努圖克(區),轄地面積32340平方公里。
解放初期,四子王旗共轄三個農業區,即四區八號地、五區朝克文都、六區海卜子;三個牧業努圖克。當時烏蘭花是盟直屬區,與四子王旗以大清河界。
1952年7月,撤銷烏蘭花直屬區建制,劃歸四子王旗管轄,叫烏蘭花鄉人民委員會。同時,旗政府從王府遷到烏蘭花。此時全旗劃分為八個區。牧區建制沒有變,農業區變化較為頻繁。
1952年7月,原烏蘭察布盟將烏蘭花直屬區(1個鎮,19個行政村)劃入四子王旗後,更名為烏蘭花鎮。全旗從牧區開頭,依次排列為1區—6區(3個牧業區、3個農業區)新劃入的列為第7區和第8區。農區為:四區八號地,五去朝克文都,六區小後河,七區席邊河,八區巨龍太。全旗轄8個區,1個鎮,15個嘎查,40個行政村。旗機關也從四子王府遷駐烏蘭花鎮。
1953年5月20日,四子王旗將第5區的營公山劃給武東縣。武東縣將所轄的烏蘭淖等7個鄉(供濟堂、吉慶)劃歸四子王旗。經此變動,全旗轄個區,46個小鄉,15個嘎查。
1954年日特廟劃歸武東縣。
1954年3月6日,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併,四子王旗歸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人民政府領導。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更名為人民委員會。
1956年10月,撤區劃鄉時,除保留第四、第七和烏蘭花鎮的建制外,其餘的區(努圖克)建制全部撤銷,改為鄉(蘇木)建制。以地名命名了7個蘇木22個鄉。
1958年4月,烏蘭察布盟人民委員會改為烏蘭察布盟行政公署,四子王旗屬烏盟行政公署領導。
1958年5月20日,原平地泉行政區武東縣建制撤銷時,該縣所屬的庫倫圖、忽雞圖、活福灘、烏爾圖溝、西河子、東八號6個大鄉和原韭菜溝的1個小鄉劃歸四子王旗,6月3日,四子王旗將東部第四區的八號地、三井泉、大西村、海青花、土城、明樂等9個鄉劃歸察右後旗。紅召廟劃給卓資縣。調整後,全旗轄1個鎮、33個鄉(蘇木),轄地面積33325平方公里。
1958年8月31日,第一個衛星人民公社誕生了。到10月,全旗建立了7個牧區人民公社、8個農區人民公社,3個農牧場、208個管理區,886個生產隊。
1958年10月,撤銷了吉生太過營農場,建立了吉生太人民公社。
1960年,建立了阿木古郎合營牧場。
1962年5月,新建了白音補力格、阿點力素、白音花、忽雞圖、東八號、太平庄、朝克文都、三元井、吉慶8個人民公社。
1963年,經過進一步調整,全旗共轄25個人民公社。撤銷了白音補力格、阿點力素人民公社建制。
1965年3月,撤銷了烏蘭花人民公社建制,分別建立了烏蘭花鎮人民公社和烏蘭花農村人民公社。經過調整,全旗轄25個農牧區人民公社,3個牧場。
1967年12月31日,成立了四子王旗革命委員會
1968年2月25日,成立了中共四子王旗革命委員會核心領導小組。
1968年3月,先後建起了27個社和場革命委員會。
1969年12月9日,對四子王旗實行了全面軍事管制。
1971年4月12日,召開了中共四子王旗第五屆代表大會,產生了旗委會。
1979年12月,黨委和政府機構分開辦公。
1981年6月,撤銷了四子王旗革命委員會,恢復了四子王旗人民政府建制。
1981年1月,撤銷了25個公社革命委員會,2個國營牧場革命委員會,建立了25個公社管理委員會。2個牧場場部、1個鎮政府。
1984年2月,在體制改革中,撤銷了25個公社管委會,建立了15個鄉人民政府,10個蘇木人民政府。同時,大隊、生產隊建制隨之廢止。社改鄉後,全旗轄25個鄉、蘇木政府、1個鎮政府、2個牧場部。
2001年,根據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撤併蘇木、鄉、鎮和嘎查村的意見》[內黨辦發(2001)1號]要求,新建了江岸蘇木。撤銷了太平庄、西河子、巨巾號、吉慶、三元井、活福灘5個鄉。新設了江岸、吉爾嘎郎圖蘇木。全旗轄11個鄉、11個蘇木、1個鎮、79個村民委員會、41個嘎查、8個居民委員會。
2003年12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烏蘭察布盟建制設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屬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領導
2004年2月29日,烏蘭花鄉的18個自然村共6074人劃歸烏蘭花鎮管理。撤銷了烏蘭哈達、查干敖包、白彥花、吉爾嘎郎圖、衛境蘇木。
2006年撤鄉並鎮後,四子王旗轄5個鎮、2個鄉、5個蘇木、1個牧場。烏蘭花鎮、吉生太鎮、供濟堂鎮、庫倫圖鎮;白音朝克圖鎮;東八號鄉、忽雞圖鄉;查干補力格蘇木、腦木更蘇木、紅格爾蘇木、江岸蘇木、白音敖包蘇木;烏蘭牧場。
2012年,恢復了大黑河鄉
三、所轄鎮鄉蘇木行政村
烏蘭花鎮
阿力善圖行政村
大南坡行政村
東湖行政村
富強路
廣場路
和平路
解放路
巨巾號行政村
六犋牛行政村
南梁路
生蓋營行政村
四字王旗杜爾伯特工業園區
體育路
土城子行政村
團結路
王府路
衛井路
文北路
文南路
烏蘭路
鄭家灘行政村
庫倫圖鎮
朝克文都行政村
大新地行政村
東玻璃行政村
富貴行政村
高台行政村
紅盤行政村
後卜洞行政村
韭菜灘行政村
庫倫圖行政村
馬安橋行政村
三元井行政村
蘇木加力格行政村
頭股行政村
供濟堂鎮
阿莫吾素行政
廠漢此老行政村
大清河行政村
供濟堂行政村
黃羊城行政村
吉新行政村
柯梅行政村
六股行政村
陸合堂行政村
三股行政村
雙井行政村
烏蘭淖行政村
吉生太鎮
白林地行政村
本壩行政村
公合成行政村
哈彥忽洞行政村
海卜子行政村
吉生太行政村
老圈灘行政村
前古營行政村
糖坊卜子行政村
溫都花行政村
席邊河行政村
於家壕行政村
中號行政村
白音朝克圖鎮
巴音朱日河嘎查村
白音敖包嘎查村
白音朝克圖嘎查村
白音希勒嘎查村
閃丹嘎查村
台吉嘎查村
烏蘭哈達嘎查村
新尼淖爾嘎查村
伊克吾素嘎查村
忽雞圖鄉
大青河行政村
東卜子行政村
哈拉圪那行政村
活福灘行政村
麻黃窪行政村
廟後行政村
腮忽洞行政村
三合泉行政村
閃丹行政村
堂村行政村
小東營行政村
英土行政村
大黑河鄉
大黑河行政村
大設進行政村
巨龍太行政村
羅羅圖行政村
毛獨亥行政村
四十頃地行政村
土格木行政村
楊油房行政村
窯灘行政村
東八號鄉
白音敖包行政村
北庫倫行政村
東八號行政村
高家溝行政村
海寬堂行政村
韭菜溝行政村
梁底行政村
石莊子行政村
天順永行政村
西河子行政村
栽生溝行政村
巴音敖包蘇木
布力格嘎查村
達賴嘎查村
噶少嘎查村
夏布格嘎查村
查干補力格蘇木
敖包圖嘎查村
巴音嘎查村
白音補力格嘎查村
白音忽拉嘎查村
查干補力格嘎查村
格日樂圖雅嘎查村
山灘嘎查村
准額和嘎查村
紅格爾蘇木
阿力點力素吾素嘎查村
白彥花嘎查村
打忽拉嘎查村
海卜子嘎查村
瀚忽拉嘎查村
紅格爾嘎查村
腦木更嘎查村
烏布里吾素嘎查村
江岸蘇木
艾勒格嘎查村
布浪嘎查村
額爾登嘎查村
江岸場部嘎查村
江岸嘎查村
賽點力吾素嘎查村
衛井嘎查村
烏拉嘎查村
腦木更蘇木
阿莫吾素嘎查村
寶日花嘎查村
丁吉嘎查村
哈沙圖嘎查村
山達來嘎查村
烏蘭希勒嘎查村
海青花察哈爾右翼後旗轄鄉。1962年設海青花公社,1971年更名八號地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旗境北部,距旗府61公里。面積188平方公里。轄八號地村、團結村、吳寶山村、西山灣村、金壩地村、東寶山村、西土城村、大西村、巨井泉村、東些營村。
三井泉察右後旗三井泉鄉。
土城村察右後旗白音察干鎮土城村委會
推薦閱讀:
※台灣省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網資料-吉林02
※山東省民國時期行政區劃
※我國行政區劃改革方案研究(二)
※中國行政區劃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