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骨質疏鬆的進程

減緩骨質疏鬆的進程作者: 李芸芸 字體:大中小人的健康也體現在骨骼上。骨骼不健康或亞健康的體現之一便是骨質疏鬆。中國近 1 億人是骨質疏鬆的潛在患者。如不及時採取措施,不久他們將發展成骨質疏鬆患者。籠統地講,骨質疏鬆的產生與人們缺鈣有關,而人們的缺鈣又與自身的生活方式有關。要了解這一點首先得從骨質疏鬆的產生和本質談起。骨質隨年齡增長而疏鬆骨質疏鬆是指骨質喪失和骨質組織退化,導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險性增大。骨質疏鬆是影響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骨量減少者就是骨骼亞健康人群,也就是潛在的骨質疏鬆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人的骨質密度都會減小,從而產生骨質疏鬆。而早在 2000 年中國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的 10%,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7%,按照國際通用的標準,中國已經邁入老齡社會,因而患骨質疏鬆的人會越來越多。在骨質疏鬆症的早期,患者一般都沒有明顯的臨床不適的癥狀,因此該病被形象地稱為「悄無聲息的流行病」。女性的骨質疏鬆多於男性。全球 50 歲以上的婦女中約有 7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症。特別是在絕經後的前 6 年,女性全身及脊椎的骨質流失總量約為 33%。在美國 50 歲以上的婦女有 1/3 的人會因骨質疏鬆症而導致骨折,其中 12%~ 20%的因骨質疏鬆而導致的股骨骨折病人會在骨折之後死亡。美國現在有 2300 萬婦女面臨因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危險,到 2015 年預計這個數字將達到3300 萬人。另外,全球每年 150 萬次的骨折是與骨質疏鬆症關聯的,它佔了女性意外受傷的 80%。治療骨折的開支每年約為 138 億美元。中國人的患病狀況怎樣呢?一項對 20 歲以上7000 人的骨密度調查回答了這個問題。40 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患病率為 16.1%,60 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 22.6%,超過 80 歲的人群患病率為 50%。而且,城市人口骨質疏鬆高於農村人口,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我國女性從 50 歲開始如果體重顯著減輕的話,她們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 ( 尤其是髖關節骨折 ) 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這是因為,體瘦女性骨組織相對較少,維護骨組織的雌激素水平也較低,易患骨質疏鬆症。加上跌跤時,骨骼缺少脂肪的保護,容易發生各種骨折。多種多樣的骨質疏鬆症根據骨質疏鬆發生的原因可以分為許多類。(1) 絕經後和老年性、遺傳性骨質疏鬆;(2) 因內分泌疾患所致骨質疏鬆 ( 包括性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3) 與飲食有關的骨質疏鬆 ( 缺鈣、缺維生素D、缺維生素C、慢性酒精中毒 );(4) 藥物所致骨質疏鬆 ( 長期使用肝素、長期應用氨甲蝶呤)(5) 廢用性骨質疏鬆;(6) 其他疾病所致骨質疏鬆 ( 各種慢性病、各種髓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 );(7) 特發性骨質疏鬆(特發性少年、特發性成年)。這些分類對於讀者朋友可能是比較抽象的,但是如果能從下面一些身體信號去考慮就可能發現骨質疏鬆的馬腳。比如,腰酸背痛、腿抽筋是臨床骨質疏鬆的警報,而牙齒脫落和牙槽骨萎縮則可認為是骨質疏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最新評價標準。我國公民骨質疏鬆的情況也可以從一項調查顯示出來。45 歲的人群平均每人缺牙 3.5 顆,65 歲以上的人群平均每人缺牙16 顆。俗話說,牙為骨之餘。下頜骨的骨密度變化與全身骨密度變化一致,牙齒的數量也與脊椎、橈骨的骨密度的疏鬆程度呈正比例關係,即骨質越疏鬆,牙齒數量越少。由此看來時刻警惕上述疾病的報警信號,最大限度地減少骨質疏鬆發生的危險因素,是人們尤其是女性保健的必修課之一。怎樣才能早期發現自己的骨質情況是處於亞健康還是健康狀況呢?總體上講,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人群易發骨質疏鬆症,除年齡增大、低鈣飲食、運動量少等因素外,慢性呼吸系統病史、胃病史、煙齡長等也是男女人群較早發生骨質疏鬆的共同危險因素。另外,惡性腫瘤史、糖尿病史、長期卧床、卵巢切除、使用利尿劑、長期服用可的松、飲酒等不良因素等也為誘發骨質疏鬆埋下禍根。防範骨質疏鬆目前我國公民骨質疏鬆的發病率已躍居各種常見病的第 7 位。該病與遺傳、飲食、運動、生活方式和疾病狀態等有關。時下,尚無有效的方法使已經嚴重流失骨量的患者恢復正常,但是也並非沒有辦法防止自己的骨量減少,選擇科學的飲食和行為方式就可能避免或減慢骨質疏鬆的到來。比如,儘快地增加骨量,則有利於骨質疏鬆的早期防治。首先是定期檢測骨密度。目前全國各大中城市、縣級醫院都能開展常規的骨密度檢測,40 歲以上的女性可定期(一般半年或一年)藉助雙能 X 線骨密度儀檢測腰椎、髖關節及全身骨量,以便密切地監測骨健康狀況。如果發現骨質密度減低,應採取以下措施。口服鈣劑:如碳酸鈣(含鈣量 40%)、乳酸鈣(含鈣量 13%)、檸檬酸鈣(含鈣量 21%)、葡萄糖酸鈣(含鈣量 9%)都可應用,但應注意口服鈣劑後需多飲水,以防產生尿路結石。補充維生素D:絕經期前後的婦女,每天的劑量為 400 單位。但須注意大劑量補充維生素D會引起高血鈣症。運動:每天至少有 30 分鐘的散步,既可負重鍛煉,也可吸收光照。氟化鈉方法:在醫生的指導下,每天口服氟化鈉 1 毫克 / 千克,分 3 次服用,同時加用鈣劑。此外,經常飲用牛奶,其作用相當於為人體補充「白色血液」。在普通食物中,乳製品是含鈣最豐富的食品,某些綠葉菜和魚也富含鈣。牛奶中也含有豐富的磷,每 100 毫升牛奶中約含有 125 毫克鈣,其鈣磷比例為 3 比 1。牛奶中還含有蛋白質、乳糖等物質。如果膳食中不含乳製品,就很難達到鈣的每日推薦量。如果每天喝 2 杯牛奶(約 480 毫升)就足以達到成人的鈣需要量。如果你是一位愛喝茶的人,這也有助於防止骨質丟失。在英國飲茶的婦女已達到 90%。劍橋大學醫學院的克霍博士及其同事對 1200 名 65 歲至 76歲的婦女的飲茶習慣和骨密度進行調查,在去除吸煙、喝咖啡和激素替代療法等因素後,飲茶婦女的腰椎、髖骨密度比不飲茶的人要高。這提示經常喝茶的老人可增加骨質密度、防止骨質增生、減少骨折,但飲茶對股骨頸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則影響不大。除了上述方方面面的措施外,「貯存骨質」還應當始於兒童期。人類骨骼的生長和發育起自胚胎時期,並持續到出生後 30 多年。成年人骨骼的數量不再發生變化,但骨的代謝卻持續不休,即骨的生成和骨的吸收這兩個過程處於平衡狀態。年齡超過 40 歲後,骨質的生成保持不變,但骨質的吸收卻增加,數十年後骨組織的數量,僅是 30 歲時的一半。而影響老年人的骨量是由「骨發育成熟期達到的骨峰值、中年期骨量的維持及隨後的骨丟失率」3 種因素決定的。這就如同體內的「銀行」需要儲存生命活動中充足的骨量,以備老年後骨質自然流失時使用。人體峰值骨量的形成與遺傳、後天因素密切相關,其中後天因素主要包括營養、體育運動和生活方式等。兒童期和青春期是骨發育的關鍵期,如果此期能攝入充足的鈣質和維生素 D,同時保障膳食營養的均衡、適當的體育鍛煉、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吸煙、過量飲酒、飲咖啡等),則有益於終生獲得最佳值的骨量。


推薦閱讀:

武則天: 時間進程的「一個斷點」
反對派應對香港民主發展進程受阻負全責
windows的進程和線程1--基本的概念
智慧景區系統 加速景區「互聯網 」進程
雷蒙·阿隆:歷史進程加速時一個知識分子的選擇

TAG:骨質疏鬆 | 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