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讀詩:品味東坡愛情
2008-07-07 19:00:12|分類: 品味詩詞 |字型大小訂閱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見證了蘇軾一身正氣。「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又道出了他的兒女情長。浪漫主義的東坡,坦蕩胸襟的東坡,心懷天下的東坡,演繹了他那算不上風流,卻也多姿多彩的一生愛情。
蘇軾年少時常得女子青睞。甚至有人說,蘇軾曾經戀過堂妹,典型的有林語堂《蘇東坡傳》在未作細緻考證下,認為蘇軾曾暗戀堂妹小二娘,其實純屬子虛烏有。東坡年少確有過一次逃婚,太守雷簡夫與蘇家相處甚好,雷向蘇軾之父蘇洵提出許女之意,蘇軾不允,後被蘇洵婉言拒絕。(雷簡夫之父以亂倫罪被處,後雷被薦任太守,因貪污被處理)
蘇軾一生共有三個伴侶:結髮之妻王弗、繼室王閏之、侍妾王朝雲,蘇軾與她們情真意篤。王弗生長子蘇邁,王閏之生次子蘇迨和三子蘇過,朝雲在黃州時生下四子蘇遁,卻不幸夭折。朝雲在閏之病逝後,安居侍妾之位,陪著蘇軾貶謫嶺南,不幸病死於惠州。這三位妻子都是蘇軾的親密伴侶。可惜都在蘇軾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中相繼離去,沒有一個與蘇軾相伴到老。這種無法挽回的遺憾給蘇軾內心造成了無法解脫的思念之苦,發自肺腑的刻骨情感使我們看到了那些超絕古今的愛情詩篇。
髮妻王弗――不思量,自難忘。
王弗是四川眉州青神人,二人婚前有過交往的。蘇軾曾經寫過一首《蝶戀花》的詞。
「記得畫屏初會遇。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幕。
那日綉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香雲縷。斂盡春山休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有很多人說這首詞柔情似水,毫無掩飾的寫了一個男子的單相思。女主人公是青樓女子,男子是封建士人。其根據主要是「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高唐」即高唐觀,又稱高唐台,在古雲夢澤中。宋玉《高唐賦》和《神女賦》中寫楚懷王和楚襄王都曾於此觀中與巫山女神相遇,常被藉以比喻再也不能與情人相會。然而,這個典故也可以理解為天堂與塵世的阻隔。如果是這樣理解的話,這首詞無疑就是蘇軾在亡妻故去之後,回憶夫妻初次相遇的美好時光。
蘇家與王家同為眉山士族,常有往來。公元1054年,十七歲的蘇軾與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性格可說是「敏而靜」,堪稱蘇軾的得力助手。作為進士之女,王弗讀書識字,每當蘇軾讀書時,她常在一旁相伴,偶爾提醒。在待人接物上為蘇軾提建議參考。可惜好人不長,情深難壽。結婚11年後,27歲的王弗病逝於京師,令蘇軾悲痛萬分,長嘆:「嗚呼哀哉!余永無所依怙!」。蘇軾先將妻子葬與京師近郊,後來依父親蘇洵言「於汝母墳塋旁葬之」,並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松樹寄託哀思。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二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當時,蘇東坡任密州太守。題為記夢,實際是通過記夢來抒寫對亡妻真摯的愛情和深沉的思念。以記夢的形式一吐陰陽相隔之苦,人世遭際之悲。夫妻夢中相會,直面抒情,這種生者與死者互動的模式,比起單純的睹物思人、悲吟苦嘆更能打動人,從而使作品收到了一種感人心魄的藝術效果。整篇詞感情深沉,凄婉哀傷,斷腸之痛固有,而思念之情更甚。十年時間,也許當時斷人心腸的痛已不再強烈,然而思念卻一時一刻也不曾減弱,如同一根細細的鋸齒,不停地拉扯著人的某一根神經,直到生命的盡頭。真所謂「「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傾泉」,無愧於千古第一悼亡詞。
繼室王閏之――身後牛衣愧老妻
髮妻王弗去世後,次年蘇洵病逝,依照規矩蘇軾辭官歸家居喪,三年守孝期滿。續弦的新娘是王弗的堂妹王閏之。她比蘇軾小11歲,生性質樸賢惠、溫柔體貼,陪伴蘇軾走過了人生最重要的25年,成為蘇軾飽受政治敵對勢力打壓、個人仕途坎坷之餘的溫暖港灣。
1079年,蘇軾因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被貶湖州。因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之氣,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詩句。因沈括告密,一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一百多首詩的大案震驚朝野。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蘇軾被押解京城交御史台審訊,生死未卜,一日數驚。在極度悲傷下,為弟弟蘇轍寫下訣別詩兩首:
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氣夜凄凄,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此時此刻,在蘇軾心中最重要的,除了他的弟弟蘇轍,就是他的妻子王閏之,即所謂「身後牛衣愧老妻」的愧疚之情。要知道,在「三月食無鹽」的日子裡,全靠妻子王閏之的辛勤和努力,才維持了一家的基本生活。也正是這兩首詩歌,讓蘇軾得以脫險。宋神宗看了之後,愛其才華,憐其遭遇,改判「徒二年」為貶謫黃州團練使。
蘇軾被貶謫黃州的時候,遇見一個已經被朝廷貶謫到此三十餘年的老臣,以為再無啟用機遇,心情極度低落。有一日,小孩在他面前牽衣哭鬧,蘇軾要發火,王閏之開導蘇軾說:「你怎麼比小孩還痴,為什麼不開心點呢?」然後又將酒杯放在他面前。蘇軾既感慚愧,又覺溫暖,隨手寫下了《小兒》一詩:
「小兒不識愁,起坐牽我衣。我欲嗔小兒,老妻勸兒痴。兒痴君更甚,不樂復何為?還坐愧此言,洗盞當我前。大勝劉伶婦,區區為酒錢。」
這首詩把生活瑣事寫得詼諧真實,質樸生動,王閏之的賢惠體貼躍然紙上。經歷了政治上的風波和個人遭際的低沉以後,蘇軾對王閏之的感情更加深厚。在王閏之過生日之際,蘇軾放生魚為她資福,並作《蝶戀花》紀事。
「泛泛東風初破五。江柳微黃,萬萬千千縷。佳氣鬱蔥來繡戶,當年江上生奇女。一盞壽觴誰與舉。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放盡窮鱗看圉圉,天公為下曼陀雨。」
詞中「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讚美她對三個兒子都一視同仁,疼愛不分彼此。其中,就包括王弗留下的一個兒子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可惜的是,王閏之也沒有陪伴蘇軾走到人生的盡頭。1093年,當蘇軾因為舊黨上台,自己也先後擔任揚州太守、兵部尚書、禮部尚書,一家人苦盡甘來之際,妻子王閏之卻因病去世,時年47歲。蘇軾痛斷肝腸,寫祭文道:
「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許,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奈何!淚盡目乾。旅殯國門,我少實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
在妻子死後百日,又請他的朋友、大畫家李龍眠畫了十張羅漢像,在和尚給她誦經超度之時,將這十張足以傳世的佛像獻給了妻子的亡魂。蘇軾死後,蘇轍將其與王閏之合葬,實現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願望。
紅顏知己王朝雲――唯有朝雲能識我
如果說王弗是人生上的伴侶、王閏之是生活里的港灣,那麼王朝雲就是蘇軾精神上的紅顏知已。在蘇軾最後的流離歲月里,王朝雲可以說是蘇軾的精神支柱,多次在詩詞中稱朝云為「天女維摩」。
北宋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蘇東坡37歲的時候,正在杭州通判任上。一日,宴飲時看到了輕盈曼舞的王朝雲,在好事之徒的附會之下,蘇軾將王朝雲買下,納為侍妾,並帶著一起經歷了烏台詩案、黃州貶謫,最後直至英德、惠州。那一年,王朝雲只有12歲。朝雲是杭州人,姓王,不知道這是她的本姓還是隨的王潤之夫人。「不識字,晚忽學書,粗有楷法」。經過調教,四年後,由王潤之作主做了蘇東坡的侍妾,竟然成了一個識詞解意的「如夫人」。
在蘇軾的侍妾中,王朝雲是最聰明的,也是最解蘇軾心意的。一次,蘇東坡退朝回家,指著自己的腹部問侍妾:「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些什麼?」一答:「文章。」一說:「見識。」蘇東坡搖搖頭,王朝雲笑道:「你是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贊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公元1091年五月,蘇東坡回到京城,擔任翰林學士承旨,其門人秦少游也在秘書省任職。蘇軾讓王朝雲想少游討詞,少游便寫了一首《南歌子》贈給朝云:「靄靄迷春態,溶溶媚曉光。不應容易下巫陽。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暫為清歌駐,還因暮雨忙。瞥然飛去斷人腸。空使蘭台公子、賦高唐。」
以巫山神女比朝雲,以楚襄王比東坡。說像神女般美麗的朝雲,是不肯輕易與人結合的,只恐怕東坡是前世的楚襄王,才能得到朝雲。
蘇軾讀後,也作了一首《南歌子》作為回答:
「雲鬢裁新綠,霞衣曳曉紅。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鸞飛鏡,回身燕漾空。莫翻紅袖過簾櫳。怕被楊花勾引、嫁東風。」
上片寫朝雲鬢髮如綠雲,紅妝如朝霞,宛如神女般美麗。下片寫朝雲的舞姿猶如鸞燕飛舞,千萬不要讓紅袖揮過簾櫳,以免被楊花勾引嫁給了東風。可見蘇軾對王朝雲的珍愛。
舊黨上台後,蘇軾曾有短暫的春風得意之時,但終因自己的「不合時宜」,再次遭到外放。特別是在宋哲宗親政以後,竟然因莫須有的罪名貶謫到英州,今天的廣東英德市。此時的蘇軾已經57歲,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了。他身邊的侍妾紛紛離去,只有王朝雲陪伴在身邊,就算蘇軾勸其離開也是不允,追隨東坡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了英德,直至惠州。關於朝雲不肯離他而去,後來蘇軾曾有一首詩記述甚詳:
長春如稚女,飄飄倚輕颸。卯酒暈玉頰,紅綃卷生衣。
低顏香自斂,含睇意頗微。寧當娣黃ju,未肯似戎葵。
誰言此弱質,閱歲觀盛衰。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揮。
瘴雨吹蠻風,凋零豈容遲。老人不解飲,短句余清悲。
從詩里可以看出,朝雲不怕蠻煙瘴霧,萬里追隨蘇軾,要她離開,反倒讓她生氣。最終是兩人到了惠州後相依為命,患難與共。蘇軾想起白居易曾有一個愛妾楊柳枝,在白居易老病的時候離開了他。現在蘇軾不僅老病,而且被貶南荒,境遇比白居易差得多,但朝雲卻不離不棄,無怨無悔。為此蘇軾專門寫了一首《朝雲詩》: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葯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姻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並自序云:「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夫妻談笑戲謔間,蘇軾的滿足和感激由此可見。在蘇軾的三任妻子中,寫給王朝雲的詩詞也是最多的。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當時,蘇軾和妾朝雲在花園閑坐。正值秋霜初降,落葉蕭蕭之際,蘇軾凄然有悲秋之意,吩咐朝雲拿酒來,唱《蝶戀花·花褪殘紅》一詞。朝雲剛開口,還未唱就已淚滿衣襟。蘇軾問她為什麼感傷,朝雲說:「『我最怕唱到詞中『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兩句,觸景生情實在太傷人。」蘇軾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卻又傷春。」 朝雲抱病身亡後,東坡終身不復聽此詞。
有些詞話家說蘇東坡短於情,是不確切的,元好問就曾感嘆:「自東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事實上蘇詞中柔情之作並不鮮見,只不過蘇東坡不喜歡寫「綺羅香澤」的艷詞,清代文人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說:「『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東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
還有情感與宗教混合的《殢人嬌·白髮蒼顏》
「白髮蒼顏,正是維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礙。朱唇箸點,更髻鬟生彩。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好事心腸,著人情態。閑窗下、斂雲凝黛。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
最著名的一首懷念朝雲的詞,還是要數《西江月·梅》:
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麵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首《西江月》是蘇東坡為朝雲寫的一首悼亡詞。 對這位知他懂他,不離不棄的紅顏知己,蘇軾是感恩的。朝雲理解他的「不合時宜」,始終對他「鍾敬如一」,朝雲是蘇軾晚年的精神支柱。只可惜,因受當時法律規定,王朝雲不得扶正為妻。恐怕這是蘇軾和王朝雲共同的遺憾。1096年,35歲的王朝雲因為感染瘴疫亡故。那年,蘇東坡六十歲。對朝雲的傷逝恐怕不能用悲痛來形容了,一生的風風雨雨,經歷了三次至愛先後離他而去,悲痛之餘,又多了一種曠達與淡然。
朝雲不是蘇東坡明媒正娶的夫人,但比起兩位王夫人,更可稱得上是蘇東坡的紅顏知己。她過世後,蘇東坡有輓聯曰:
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便思卿。
楹聯形象、真切地概括了東坡與朝雲當年貶謫生活的點點滴滴。自此以後,一代風流才子蘇東坡鰥居不娶,直到生命的終結。
朝雲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在咽氣之前還在念《金剛經》上的偈語: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蘇東坡後來根據朝雲的意願,將她安葬在惠州城西湖邊山腳下棲禪寺大聖塔下的松林中,僧人在墓上築亭,墓聯曰:
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
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
亭遂稱「六如亭」。 朝雲墓上的這副對聯下聯出自《金剛經》,上聯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由唐朝玄奘法師翻譯。
安葬完朝雲後,悲痛不已的蘇東坡作了一首悼詩:
苗而不秀亦其天,不使童鳥與我玄。
駐景恨無千歲葯,贈行惟有小乘禪。
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續後緣。
歸卧竹根無近遠,夜深勤禮塔中仙。
首聯是嘆息朝雲生的幼子蘇遁早夭,頷聯與頸聯中流露出對美好生命逝去的無奈,尾聯寫出了作者在愛妾死後悲痛中的放達,以及對朝雲永久性的懷念。詩前小引中云:「(朝雲)且死,誦《金剛經》四句偈而絕。」四句謁語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意思就是「世上一切都為命定,人生就像夢、幻、泡、影,又像露水,像閃電,轉眼之間就永遠消逝了,因此沒必要過於在意。」這番話不只是朝雲對禪道的徹悟,其中也隱含著她臨終時對東坡的無盡牽掛。這是以佛禪之道求得人對生命無力把握的解脫。
據說朝雲下葬後的第三天晚上,惠州下了一場大雨,大雨過後,早上出耕的農民從朝雲墓前經過,發現墓邊有一雙巨大的腳印。消息迅速傳開,大家都說這是佛祖派來的接引使者的腳印,使者是專程來接朝雲去西方極樂世界的。
回顧蘇軾的一生,雖然侍妾眾多,但他對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子做到了感情真摯、情意深厚。蘇軾一生可以說是風流而不薄倖,情深而遭天妒。
另:少年時的姻緣
蘇東坡是一個生性豁達、才華橫溢之人。一生雖然宦海沉浮,家庭生活也屢遭變故,但他始終能做到處變不驚,不會消沉低迷,更不會自憐自傷。也許,正是由於蘇東坡的樂天知命的性格、領袖文壇的才華,使得不少少女鍾情於他。
在杭州任通判時,有一日蘇軾與友人游西湖,看見一條畫舫迎面駛來。船上的婦人近前與蘇軾相會,說從小仰慕蘇軾才名,但是雲英未嫁,不便相見。現在已經嫁為人婦,聽說蘇軾游西湖,特地趕來相見,並獻上一曲傾述心聲。蘇軾一面與友人聽琴,一面打量少婦,淡妝嫻雅、風姿動人,但是曲子未調完,那船兒便翩然而逝。蘇軾目送船兒在湖岸遠處消逝,內心感慨萬千,隨手寫下一首《江城子》: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 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這則故事顯得極其純潔、深情、高尚,是中國封建時期典型的戀愛方式。這個深情美麗的姑娘出嫁前暗戀蘇軾,但因封建禮教的束縛,只能將這份感情埋在心底,多年之後,聽到蘇軾游西湖,抵不住心底感情的澎湃,在湖上獻曲,是大膽、反叛的。然而,曲子未彈完,就悄然遠去,卻又有著古代女子的含蓄、委婉。這也使蘇軾有了無盡的聯想與悵惘。
還有一則故事更加凄婉,南宋初年李如箎所撰《東園叢說》說是蘇東坡少年時,經常夜裡讀書,「鄰家豪右之女,嘗竊聽之。一夕來奔,蘇公不納,而約以登第後聘以為室。暨公及第,已別娶仕宦。歲久訪問其所適何人,以守前言不嫁而死。」這女子竟因為沒有嫁給蘇軾而鬱鬱而終。蘇軾知道後,寫下了《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首兩句里,詩人營造了一個悲苦的氣氛。月是「缺」的,桐是「疏」的,漏是「斷」的,人是「靜」的。「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誰曾看見那潛隱的人兒獨自在窗外徘徊呢?意指夜晚到窗外偷聽吟詠的少女到頭來什麼都沒得到,像一隻孤獨縹緲的飛鴻消逝在天邊。「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待到蘇軾發覺推窗,驚得那少女逃跑而去,嘆息女子深埋在心底的愛與恨是沒人知曉的。未兩句最是傷懷,少女甘願把自己的香骨埋葬在凄冷寂寞的江岸沙洲上。
從上面兩則故事和蘇東坡寫的詞來看,不管是西湖的惆悵,還是沙洲的哀嘆,都體現了蘇東坡的真情。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0人| 分享到: 閱讀(126)| 評論(7)| 引用 (5) |舉報 大同方言詞語-情態 大同方言詞語-器物
相關文章
最近讀者
登錄後,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跡。
常順劍士
胭脂扣
評論
點擊登錄|昵稱: 取消
換一張
2009-02-01 21:12 素依清顏
【水雲間】欣賞您的佳作,並推薦!相逢是首悠揚的歌,相識是杯醇香的酒,相處是南飛的雁,相知是根古老的藤,是網路連接了你我,是網緣讓我們在此邂逅……
回復2008-07-25 13:51 暗香盈袖感謝分享,學習了回復
2008-07-08 21:45 逐日
1971夢開始啟航五星系統推薦,期待佳作,常回家看看!
回復2008-07-08 15:26 泰山真人易學預測文化您的日誌已被華夏預測文化傳播分類並推薦,圈子因你更精彩!向您問好,祝您安康快樂(歡迎朋友們加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華夏預測文化)讓我們彼此共享,用心交流!回復
2008-07-07 20:35 黑眼睛感謝分享!!期待更多佳作!!回復
2008-07-07 20:34 黑眼睛
「《網易詩家》」拜讀欣賞!
贊!
回復 2008-07-07 20:12 國權茅廬文意符合詩詞文化易學風水圈子推薦內容。恭喜您文章被級推薦級欣賞!管理員向您問好!回復上一頁 1... -1-1-1-1-1-1-1... -1下一頁
推薦閱讀:
※歡喜恭祝鞏華蘭兒好友建館兩周年生日快樂!(原創)
※【原創】權衡定數法延伸之一
※【轉載】新馬之旅(8)——千奇百怪的海魚【原創】
※虛心原創丨小兒流鼻血莫發愁,只需一招!
※原創散文:今生那份擦肩邂逅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