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原則及方法)-兒童習慣-兒童網-育兒專題-中國育嬰網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原則及方法)-兒童習慣-兒童網

幼兒的可塑性很好,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只要合理地引導和訓練,孩子很容易形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及老師應抓住時機,循循善誘,使孩子們真正做到「好習慣,早養成,益終身」。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幼兒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無害的,生活習慣好,就有益於身心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良好;學習習慣好,定能取得好成績,教育是習慣的培養,如果我們教育的後果只是學習了知識,而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那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一、嬰幼兒的良好習慣應遵循的原則

1、一致性原則

家庭成員對孩子要求一致,教師之間要求要一致,家庭與班級教師要求也應一致,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對幼兒進行教育,是形成幼兒良好習慣的關鍵,有些家庭中父母對孩子要求很嚴格,而爺爺奶奶則放縱,好習慣難以養成。許多家長反映,幼兒最聽老師的話,老師怎麼說幼兒就怎麼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師。因此,家長碰到什麼問題是否及時反映給老師,配合老師進行個別教育,往往效果良好。如有些幼兒在家中什麼事情都要家長幫忙做,對長輩不講禮貌,但在幼兒園值日生做得認真負責,對老師探測有禮貌,有的幼兒有幼兒園能很好地吃飯、穿衣,而在家卻做不到。家長能及時把幼兒在家的不良表現反映給老師未經,老師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從而轉變幼兒種種不良習慣。另一方面,配合班老師對幼兒的要求也應一致。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每天上下午均對各班進行地面衛生檢查,結果發現該班的兩位老師上課後一個地面整潔乾淨,而另一個紙屑滿地。同是一個班的幼兒,為何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其原因也很簡單,兩位老師對幼兒要求不同,一個老師嚴格要求,另一個老師則放棄原則。這樣也不能培養出良好習慣的。只有家庭、幼兒園、教師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榜樣示範的原則

幼兒模仿性強,正處於向別人學習的階段,家長、老師良好的言行對幼兒的行為習慣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整個行為訓練和習慣養成過程中,老師、家長的教育作用是對幼兒最好的教育。我在教學中也曾犯過類似的錯誤,平時我經常教育幼兒不能隨地丟果殼、紙屑等,有一次,我在整理辦公桌時,隨手把抽屜里的雜物扔在地上,一個幼兒趕緊將約屑提到我面前,並將雜物拾進紙簍,反思自己的行為,會把幼兒本來已養成的習慣破壞了,因此,老師一定要檢點自己的行為,真正成為孩子的表率。故事、兒歌、歌曲、影視等作品的藝術形象很強烈的榜樣力量和感染力,幼兒也很喜歡模仿,這些榜樣對幼兒具有最直接、最具體、最形象的影響。

3、一貫性的原則

合理的要求一經提出就必須堅持,不能想來就提一下,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教師和家長都要有堅強的意志,定下來的規矩後就要求孩子遵守,經過日復一日的堅持,孩子定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這方面地家長來說是最難做到的,由於自己的工作忙,或孩子身體不適哭鬧,就會輕易放棄原則,使孩子剛形成的良好習慣被破壞或難以堅持。而有的教師則沒有恆心,覺得一件小事反來複去地講,整天老調常彈,幼兒總做不到,但是要知道幼兒的自制能力較差,他們的認識和行為常常不一致。即使他們了解熟記了種種規範和要求,有些不良行為和習慣仍舊會冒頭,將教師辛勤的工作成果付之東流,這樣就要求家長和教師要堅持教育的一貫性。隨時抓住苗頭,加強訓練,不然。好的習慣被破壞後再培養就困難了。

4、實踐性原則

實踐活動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學會飲食、睡眠、如廁,學習與人交往等方面的技巧,進行著良好習慣的訓練。獲得「該如何做和不該怎樣做」的體驗和認識,在反覆實踐中得到強化,逐漸養成習慣。家長和教師應該為幼兒多提供練習機會,切勿「等你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剝奪孩子練習的機會。孩子只有在反覆訓練中才能習慣成自然。我有一個親身經歷,我侄子六歲時來我家,自己不能如廁,我便堅持對他進行自理強化的訓練,幾個月後,他不僅能自己入廁,能自己洗手臉,晚上睡覺前會把自己衣服疊整齊,早上起床自己穿衣服,當他爸爸媽媽發現孩子能如此自理時都感到驚訝,讚歎我不愧為一名教師,教育得法。其實最根本的是我能堅持讓其自己親身實踐,不包辦代替。

二、培養良好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1.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1)爸媽也盡量做到早睡早起:或許您是很會享受「夜生活」的爸媽,但為了寶寶的管教與健康,儘可能以身作則地培養孩子的生活節律吧!    2)良好、安靜的睡前活動:有些寶寶會因為白天玩得很「瘋」或睡前泡了熱水澡而變得不易入睡或睡不安穩。此時,爸媽不應催促寶寶「快睡!」、「閉上眼睛!」,這樣一來,寶寶反而更睡不著。為寶寶安排一些安靜、有趣的睡前活動,如溫和地談話、講故事等,能使寶寶更順利地進入夢想哦!

  3)用飲食規律來協助調整:飲食也會影響睡眠。如果晚餐吃得過飽或攝入熱量過高的食物,寶寶會因腸胃不適而睡不著,或因精力異常充沛而不想睡覺。這樣一來,第二天早晨就會起得晚些。如此的惡性循環對於寶寶的健康十分不利,因此,爸媽和寶寶都要注重「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原則。

  4)晚歸爸媽先安頓好寶寶入睡:不少爸媽工作繁忙、早出晚歸,但在晚歸之前,要先關照好家人幫忙照顧寶寶就寢,回家時也要注意別吵醒寶寶。

  5)給寶寶安全感:爸媽並不一定要跟寶寶一起睡覺,但是寶寶入睡前的活動應有爸媽陪同,這樣的情境比較容易讓寶寶感到安全感。

  6)白天讓寶寶得到充分的運動:白天寶寶的運動量是否足夠,也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睡眠。爸媽們或許會常見寶寶玩累了,不知不覺地睡去的情形,讓寶寶在白天獲得充分的運動,夜間的睡眠自然也會好些。

  7)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如果寶寶睡不著,爸媽還一直開燈或看電視、走動,那就更睡不著。就寢時間一到就關燈,讓房間變得昏暗,寶寶就很容易上床入睡了。

  清晨有哪些自然喚醒的活動?

  除了確保安穩、充足的睡眠以外,清晨的喚醒活動也是促使寶寶早起的必要手段。醫學證明,只有自然蘇醒,才能使人一整天都神采奕奕。其實,聰明爸媽們只要稍用心思,也可以讓寶寶在您的「巧妙」安排下,自然地醒過來哦!

  1)聽覺喚醒:聽覺喚醒,可不是我們慣常使用的「鬧鐘吵醒」。爸媽在清晨為寶寶準備一段清新、歡快的音樂,可以讓寶寶在樂音中快樂地蘇醒過來,並開始精神飽滿的一天。

  2)觸覺喚醒:爸媽可以把手伸入寶寶的被子里,沿著寶寶的小腳往上輕輕點觸。一邊點、一邊根據點到的部位念兒歌:「寶寶的小腳丫醒了,寶寶的小腿醒了,寶寶的大腿也醒了……」但在冬季時做這個遊戲的話,爸媽一定注意手的溫度,過冷的手會刺激到寶寶,讓寶寶感覺不適。

  3)嗅覺喚醒:嗅覺喚醒可供全家人受用哦!一頓香噴噴的營養早餐,會讓寶寶「食指大動」、胃口大開,在美妙的嗅覺感受中蘇醒過來,並迫不及待地享受豐盛的早餐。

  4)視覺喚醒:光線變化是最好的「自然鬧鐘」,爸媽拉開窗帘,讓「太陽公公」照亮寶寶的雙眼,美好的一天就開始啦!

2、良好習慣培養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進行,如進餐時有的幼兒會咳嗽或打噴嚏沖著碗,不捂嘴鼻或扭頭,污染了自己和別人的飲食,極不衛生。飯後,我就讓幼兒在陽光下觀察人打噴嚏會噴多遠,如果不把鼻子捂起來,會把細菌傳染給別人,同時這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在培養練習中,可以通過「我教娃娃學刷牙」等遊戲讓幼兒進行反覆練習,對大中班的幼兒還可以採取比賽的形式做穿衣比賽,整理床鋪比賽,擦桌凳比賽,對優勝者獎給五星、紅花等,以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和以勞動為榮的思想。

3、用兒歌、歌曲等鞏固培養良好的習慣

教師可以把平時的習慣編成兒歌,便於記憶,如午睡前,可教幼兒一首「小鞋整齊放在地,小被溫和蓋身體,小朋友們靜悄悄,閉上眼睛睡午覺」。

4、培養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即使是能力差的幼兒,只要我們發揮他的長處,並提供一些取得成功的機會,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就能讓他內在的潛力發揮出來,我們更應該尊重幼兒,特別是發現幼兒犯了錯誤,不能用打罵或一些較難聽的言語來刺激他們,而應白抓住他們某些特長或進步給予表揚鼓勵,這樣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5、教育幼兒關心別人,共享快樂

為了防止幼兒在家庭中「以自我為中心」,杜絕幼兒不良性格和行為滋長,教師和家長應從日常生活中的事著手,讓幼兒的良好習慣得到陶冶,如吃東西時知道謙讓,不能自私獨霸,同時還應該有意識地讓幼兒與同伴交往,特別是教育其與他人友好相處,照顧好比自己小的同伴,能借玩具給同伴玩,對小同伴應該謙讓、關心、友愛,讓幼兒心靈播下關心別人,與人共享快樂的種子。


推薦閱讀:

好習慣: 把誠實當作一種力量
好習慣:撒下愛的種子
讀《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
不開工的時候,你在幹嘛?

TAG:中國 | 育兒 | 兒童 | 習慣 | 育嬰 | 幼兒 | 方法 | 原則 | 好習慣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