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刊文評被問17遍醫生:耐心彌補技術,或降患者過高期望

●良好的溝通和耐心的解釋,往往可以彌補技術的不足,降低患者對醫學過高的期望值,增加醫患之間黏合度●一名醫生哪怕技術再高,如果骨子裡充滿冷漠和傲慢,也不會贏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你是蔣醫師嗎?」「我再問一遍,你是蔣醫師?」「你說你是蔣醫師?」在網上熱傳的一段視頻中,一位老人反覆詢問一名醫生,同一個問題問了17遍,而醫生的每一次回答都很耐心。蔣醫生是江蘇宜興一名社區醫生,那位老人與蔣醫生已經相識18年,每次看病都是找他。老人最近患上了健忘症,所以才反覆確認。而蔣醫生耐心地回復老人,只是想讓老人放心。有人說,如今大醫院人滿為患,醫生一天看幾十個病人,連喝水、上廁所也顧不上,累得連話都不想說。假如遇到宜興老人這樣的病人,醫生不發火就不錯了,怎麼可能有如此耐心?的確,醫生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樂。尤其是大醫院的醫生,長期超負荷工作,身心疲憊,難免會失去耐心,甚至發脾氣,這都可以理解。但是,對於患者來說,醫生的每一句話都很重要。因為病人遭受生理和心理雙重摺磨,不僅身體虛弱,而且精神脆弱。醫生一句話,既能讓患者跳,也能讓患者笑。不管有多大壓力,醫生都應幫助和安慰患者。即便時間少,話也可以很溫暖。因為,語言的冷暖與時間的長短並無關係。有一位腦瘤患者到一家著名醫院掛了特需專家號,經過幾個小時的候診,專家只是從中挑了幾張,匆匆看了幾眼,就開始下結論:必須立即手術。患者問:「如果不手術呢?」專家冷冷地說:「不手術?那就等著唄!」病人本能地想從醫生那裡得到希望或者安慰,但醫生的話讓他經歷了一次粗魯的精神鞭撻。患者說:「這位專家很草率地對待膠片,同時更草率地對待病人。」看來,一名醫生哪怕技術再高,如果骨子裡充滿冷漠和傲慢,也不會贏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事實上,患者評價一名醫生的好壞,既要看治療效果,也要看就醫體驗。有時,醫生的技術水平很難評價,但服務態度很好比較。在同一家醫院,為什麼有的醫生糾紛很少,有的醫生糾紛總是很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服務態度。有的醫生雖然不是專家,但態度和藹,百問不煩,令人如沐春風。有的醫生雖然名氣很大,但態度倨傲,說話難聽,令人寒意頓生。在很多時候,醫生態度粗暴、言語不當,往往會成為激怒患者的「一把火」,引爆醫患衝突甚至釀成傷醫事件。因此,醫生多一點耐心,既能體現人文修養,又是一種自我保護。醫學不是萬能的。即便現代醫學如此發達,能夠治癒的疾病也是有限的。對於很多重症病人來說,即便醫生拼盡全力,也未必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而病人往往抱著無限的期待,不僅希望把病看好,而且希望恢復如初、永不複發。可見,患者的期望值和醫學的局限性之間,存在著巨大鴻溝。在這樣的情況下,醫生通過耐心解釋,可以增加醫患信任,減少誤解和糾紛。如果醫生過分相信技術力量,忽視了服務態度,一旦遇到失敗的結果,很可能發生醫療糾紛。而良好的溝通和耐心的解釋,往往可以彌補技術的不足,降低患者對醫學過高的期望值,增加醫患之間的黏合度。好醫生的標準有很多,但耐心無疑是重要標誌之一。醫生的耐心,源自心底的善良與慈悲。一名好醫生,必定有一顆大慈悲心。有了慈悲的「泉眼」,自然就有耐心的「清流」。醫生,請對患者多一點耐心吧!(原題為《醫生,請多點耐心》)
推薦閱讀:

人有多少種心理需求?談判需求和動機分析 談判的期望和目標
今日猛文:期望俄果斷回頭,中國對越南日本開刀
【有聲】你所期望的賭博方式——《克羅談投資策略》連載6
38節,我對傳媒的期望
6位中外大佬寫給子女的信:滿是愛,但期望差異很大

TAG:醫生 | 技術 | 耐心 | 患者 | 報刊 | 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