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1)
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4 18:01
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1)
前言
很早以前,就想以自己稚嫩的筆觸,來描繪一部美國的奮鬥與發展史。但是,幾次敲起鍵盤,都中途而廢了。最近,又讀完了另一部美國歷史書,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那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故事,那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總不時在腦海中閃現,讓人心潮澎湃,掩卷難眠,甚至熱淚盈眶。
美國人那種開放包容的心態、獨立自主、敢於冒險、吃苦耐勞、風趣幽默、不畏權威、平等尊重的精神,讓人感動莫名,感概萬千!
再寫美國史,內心中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我再次敲起了鍵盤。我不清楚,我能不能從一而終。我希望能得到您,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的支持與鼓勵。你們的支持與鼓勵,將是我繼續敲下去的強大動力。
我將盡我之能,以通俗易懂、質樸無華、風趣幽默的文字,來描繪我筆下的美國史。給讀者朋友展示一本另類的美國史書,讀來不打瞌睡,能有讓您堅持讀下去的愉悅心情與吸引力。
本文的寫作與編撰,參考了百度、谷歌搜索,參考了美國建國史話,參考了《一本書讀懂美國歷史》,感謝以上單位。
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 (2)
引子
美國,一個因探險家與冒險家而來的國家。
美國,一個由愛美國勝過愛自己祖國的人組成的合眾國。
美國,一個由來自全世界各個民族與國家的人組成的大雜燴。
美國,一個經過短短236年的歷史,就成為世界超級霸主,其中的奧秘在哪裡呢?
美國,一個全世界不論富人還是窮人,人人嚮往的國家,它為何有這樣強大的吸引力?
美國,一個經歷了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漫長的美蘇冷戰的國家,為何越來越強壯?
美國,一個由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來自不同國度的人組成的國家,為何能和平靜謐,欣欣向榮?
美國啊美國,多想說聲我愛您,可是不知我該最愛您哪裡?!多少次夢裡夢見您,一覺醒來還在被窩裡,原來屁股露在了陽光里。
中國古人曰:以史為鑒,可以知未來。今天,我們從美國的過去,來看看能否預見美國的現在。美國今天所發生的一切,是歷史的偶然,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未來的世紀,還屬於美國的世紀嗎?
脫水模式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4 18:05
1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 閱讀提綱
第一部 1775年至1865年之美國
前言
引子
第一章 歐洲探險探出新大陸
第一節 西歐烽火燃中東 葡萄牙人控香料
第二節 哥倫布航海探險 發現美洲自不知
第三節 探險家前赴後繼 新大陸得名美洲
第二章 大英帝國稱霸北美洲
第一節 西班牙阻擊失敗 英移民魂斷美洲
第二節 英國人前仆後繼 詹姆斯鎮初成功
第三節 清教徒遠赴美洲 五月花公約問世
第四節 美洲土著部落族 水牛與馬成象徵
第五節 雙方矛盾難避免 暴力衝突釀悲劇
第六節 清教徒美洲壯大 大英擴張殖民地
第七節 荷蘭以物換兩島 英國佔領改紐約
第八節 貴格派獨樹一幟 賓夕法尼亞紮根
第九節 塞西爾建馬里蘭 卡羅來納分南北
第十節 喬治亞生活艱辛 南北美洲現差距
第十一節 三洲貿易現罪惡 奴隸蔓延北美洲
第十二節 英法爭霸北美洲 密西西比歸英倫
第三章 北美烽煙四起反壓迫
第一節 英人轉嫁戰爭費 北美人失認同感
第二節 苛捐雜稅受抵制 印花稅制掀高潮
第三節 緊張局勢釀慘案 傾茶事件成稻草
第四章 獨立戰爭誕生美利堅
第一節 大陸會議首召開 獨立戰爭響槍聲
第二節 華盛頓出任統帥 邦克山英軍受創
第三節 獨立議案獲通過 獨立宣言響世界
第五章 富蘭克林揚名世人心
第一節 少年艱辛多磨練 刻苦好學自成才
第二節 自主創業獲成功 痴情娶回意中人
第三節 商業場上出奇招 科學領域展才華
第四節 政壇上大顯身手 外交上不辱使命
第五節 生命餘熱獻憲法 平靜辭世世人敬
第六章 法國助美勝利與獨立
第一節 戰爭撕裂美人心 打斷骨頭連著筋
第二節 戰事雙方不利面 特倫頓振奮人心
第三節 饑寒交迫大陸軍 薩拉托加獲大捷
第四節 美英決戰約克鎮 法國相助定乾坤
第七章 新生美利堅危機四伏
第一節 士兵無餉陷困境 武裝暴動撼人心
第二節 各自擁兵各為政 有志之士再聚首
第八章 制定憲法美精英博弈
第一節 華盛頓制憲出山 美精英齊聚費城
第二節 費城會議終開始 華盛頓榮任主席
第三節 制憲會議立規則 暢所欲言無限制
第四節 各方激辯新提案 國家政府獲通過
第五節 激辯行政首腦案 各方妥協達共識
第六節 確立聯邦法院案 制憲會議生枝節
第七節 漢密爾頓走極端 新澤西案遭否決
第八節 國會議案遇難題 慶祝獨立暖人心
第九節 大妥協各方共贏 國會方案終通過
第十節 奴隸人數五算三 憲法批准引激辯
第十一節 大會決議成文件 華盛頓一語定案
第十二節 各州批准新憲法 偉大憲法誕世間
第十三節 權利法案入憲法 人權立國奠基石
第九章 名垂青史喬治華盛頓
第一節 富二代富上加富 法印戰爭顯身手
第二節 獨立戰爭成統帥 取得勝利英名揚
第三節 眾望所歸任總統 領導美國邁新生
第四節 不戀權棧自隱退 名垂青史成偶像
第十章 美國兩黨政治現雛形
第一節 美國精英入內閣 振興經濟為首務
第二節 漢密爾頓顯身手 新生美國向前走
第三節 金融之父出身微 從小立志意志堅
第四節 政治理念現差異 利益趨向各不同
第五節 共和黨控眾議院 漢密爾頓退幕後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4 18:07
2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3)
第一章 歐洲人探險發現新大陸
第一節 西歐烽火燃中東 葡萄牙人控香料
說美國,不得不先說說歐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弱肉強食,強者生存,適者生存,是自然界,也是一千多年前歐洲社會真實的寫照。歐洲社會的今天,也是從蠻荒時代走來。
一千多年前的歐洲,王室統治,君臨天下,一個人就可以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宗教信仰團體甚至一個人的命運。人與人之間充滿爾虞我詐,哪裡知道平等、尊重、包容、妥協為何物?
是啊,當生存成為一個人的首要因素,當人面臨生存的威脅時,哪裡還有道德的底線呢。當道德成為了統治者奴役與統治民眾的工具時,道德不過是社會最後一塊遮羞布而已。
言歸正傳,1096年,羅馬天主教信徒為了把穆斯林信徒趕出中東地區,歐洲對中東大打出手,史稱「十字軍東征」。
西歐主宰者——封建主、大商人、羅馬教皇,以「拯救聖地」的名義,號召大家去奪回被伊斯蘭教控制的耶路撒冷。而遭到忽悠的歐洲教徒們,成為了天主教戰爭狂們的工具與炮灰。九次遠征,僅僅勝利第一次,也是唯一次勝利,最後八次都鎩羽而歸。
而從十一世紀末開始,侵略與反侵略,戰爭與反戰爭,近兩百年的拉鋸戰,燃燒著中東地區,讓百姓流離失所,生活苦不堪言。雖然,最終中東穆斯林取得了勝利,但是,在自己家園的戰鬥,還是讓中東穆斯林飽受創傷。
戰爭與殺戮,是人類解決分歧最原始、最愚昧、最落後的方式。當然,戰爭有時也是解決分歧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進入20世紀,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還沒有哪兩個民主國家之間發生過戰爭。
因為,民主讓民眾從解決紛爭最愚昧的方式——戰爭中解放了出來。只有相互尊重與妥協,才是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解決紛爭最好的方式;只有相互尊重與妥協,才能讓紛爭雙方利益最大化,實現真正的共贏。
十字軍東征雖然給西歐與中東人民都帶來了深重災難,但是,它也給西歐與中東帶來了深刻的變化與影響。對當時全球最強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來說,東征打擊了伊斯蘭世界,動搖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對歐洲來說,十字軍東征則是一個起點,它推動著歐洲從一個黑暗的孤立時代,邁向了開放的現代世界,它也間接帶動了歐洲中世紀文藝的復興。
十字軍東征還促進了整個世界貿易的發展,義大利商人笑呵呵,通過為交戰各方提供運輸和物資,大發血腥財。十字軍返回歐洲時,帶回了中東地區的香料、香水、絲綢、鋼鐵和藥品,成為了歐洲的搶手貨。貿易還帶動了城鎮的興起,造就了一大批富有的歐洲商人。歐洲國家的力量不斷壯大。
有了錢,當然就想出去旅遊了,走遍大千世界,飽覽異域風光,是每一個人的夢想。而對一個有了錢的國家來說,開疆拓土,卻是每個領袖最夢寐以求的事情。
時間來到了十五世紀,有了錢,發了財的歐洲國家君主們,開始做好了外出航海、探險、旅遊的準備。
歐洲國家葡萄牙國王約翰一世的兒子——亨利王子,是個異類,不喜歡享清福,花花公子的生活不願意享受,卻酷愛航海與探險,大家送他綽號「航海家亨利」。
亨利王子憑著王室雄厚的財力,在世界各地網羅專家,網羅志同道合者,進行航海與探險的科學研究。他修建天文台,觀測星象。建造能夠經受風暴摧殘的船隻,在船上裝載遠離陸地的指南針。兩手抓,軟體硬,硬體更硬,只有這樣才能建造一支無往不勝的航海隊伍。亨利王子,就不愧為一個專家,這樣的隊伍想不打勝仗也難!
1400年始,葡萄牙的探險家們開始了遠航,他們到達過非洲西海岸,打通了一條通往印度和東亞的路線,最後還抵達了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好望角。他們在船上裝備了現代火炮,用來對抗穆斯林和東亞商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在叢林法則的社會中,比的就是誰的拳頭硬,誰的武器先進與厲害。顯然,葡萄牙人技高一籌!
不過,辛苦與巨大的付出總算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短短50年間,葡萄牙人就控制與壟斷了東西方的香料貿易,他們在非洲、波斯灣、印度和中國建立了很多貿易殖民地。滾滾財源自東來,想不發財都太難!
葡萄牙人對香料貿易這一壟斷,持續了150多年,中間獲取了巨額利潤。直到1602年,才被有政府背景的,資本雄厚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擊敗。風水輪流轉,你方唱吧我登場。
中世紀的歐洲,烽火連天,黑暗無光。諸侯爭霸,倒有點我們的秦統一中國前的,戰國七雄爭霸。我在想,如果歐洲也出現了一位強人,把歐洲大一統,歐洲的歷史會怎樣改寫呢?或許整個世界史都會改寫。而歐洲有今天的格局,也是歐洲人經過了數百年的探索,最後走向了一條文明之路。
評論只看樓主zhiru1989
2012-03-14 18:13
3樓支持
評論只看TA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4 18:23
4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5)
第三節 探險家前赴後繼 新大陸得名美洲
夢想發財,喜歡刺激的歐洲人,在亨利王子,在哥倫布的帶動下,開始了前仆後繼的探險歷程。
先後有義大利探險家阿美利哥·韋斯普奇,西班牙探險家龐塞·德萊昂,麥哲倫,巴爾沃亞,科爾特斯,皮薩羅等等到達美洲大陸。在哥倫布登陸聖薩爾瓦多的五十年後,西班牙人已經到過了美洲大陸的大片地區。
哥倫布是第一個到達美洲大陸的人,但是這片大陸並沒有以哥倫布命名。那是因為,哥倫布留下的文字,文筆太差,沒有能夠在歐洲得以傳播?顯然不是。因為哥倫布本身都不認為自己發現的是新大陸,他又怎麼去介紹推廣這片新大陸呢?
而另一個探險家,義大利的阿美利哥·韋斯普奇,他在1499年到達南美海岸,他留下了文筆優美的見聞錄,在歐洲廣為流傳。1507年,一位德國製圖家閱讀了韋斯普奇的見聞錄後,認為他發現的是一片新大陸,並建議用他的名字對新大陸進行命名,因此就有了America。這就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來得巧,不如我路遇貴人,一舉成名天下聞!
探險家們不僅試圖在新大陸尋找黃金和權力,他們還希望擴展心目中真正的宗教——基督教的影響力。人以類聚,物以群居,每個人尋找心目中的聖地,世外理想的桃園,乃人之天性,人之本性。
1513年,西班牙探險家龐塞·德萊昂抵達北美大陸,到今天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的地方,這傢伙尋找的東西怪,希望找到讓人返老還童的泉水。怪哉乎?怪乎!找到了嗎?找到了的話,世界就不是今天這個樣!
同樣在1513年,巴爾沃亞穿過巴拿馬海峽,抵達太平洋。1519年,科爾特斯率軍登陸墨西哥,摧毀了阿茲特克印第安帝國。同年,麥哲倫開始了他為期三年的環球之旅。十六世紀三十年代,皮薩羅摧毀了秘魯的印加印第安人帝國。十年後,科羅納多一直走到今天美國中部堪薩斯州和西部的大峽谷地帶。大約同一時間,德索托到了密西西比河。哥倫布在聖薩爾瓦多登陸的五十年後,西班牙人已經到過了美洲大陸的大片地區。在新大陸攫取的財富,大大增強了西班牙在歐洲的勢力,但是其他國家拒絕承認西班牙對新大陸的征服。
英國、法國和荷蘭的探險家也紛紛出發,踏上了前往北美大陸的征程。
而這些冒險家與探險家們,在今天看來,多麼刺激,多麼好玩,其實,那是一條充滿荊棘與危險的旅程,而且還可能是一條不歸之路。而人類就是在冒險中前進與進步的,天下哪有坦途可行!借用古人的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4 18:25
5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6)
第二章 大英帝國稱霸北美洲
第一節 西班牙阻擊失敗 英移民魂斷美洲
對財富的夢想,對自由的渴望,對新大陸的嚮往,刺激著歐洲各個國家的君主,不斷派人探險新大陸。刺激著歐洲受到排擠的教徒們,生活無著者,生意破產者,前仆後繼,前往新大陸。
從此,西歐到美洲,成為了一條累累白骨之路。但是,累累白骨阻擋不了西歐人前往北美大陸淘金的步伐。歷史就是這樣前進,強者生存,適者生存。
在英國人挑戰西班牙人的過程中,英國人得天時之利,加上自身的頑強,天助自助者,1588年的英西海戰,徹底擊碎了西班牙獨霸美洲大陸的夢想。但是,英國人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由於給養的延誤,致使英國在北美的首批定居者一個不剩。
而第一個領導踏上美洲大陸的英國爵士,沒能完成定居點的建設,在返回英國途中就不幸去世,他就是吉爾伯特爵士。
兄長去世後,弟弟雷利爵士秉承兄長遺志,繼續努力。派遣多艘船隻到北美東海岸探險登陸,把登陸的地方命名為Virginia維吉尼亞,以此紀念英國終身未婚的伊麗莎白女王。
1585年,大約100名英國男子,在今天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沿海的羅厄諾克島上定居下來。這些人一年後返回英國,另外一群人次年又前往羅厄諾克島,這次來的人里多了婦女和兒童。有了婦女,生活就充滿了激情;有了兒童,生活就充滿了歡笑。這世界,離不開男人,這世界,更離不開女人,特別是在這未開墾的處女之地。
然而,由於後勤給養的不足,1590年,當救援物資最終抵達的時候,定居者餓的餓死,逃的逃亡,一個不剩。後來據史學家考證,定居者中有一部分人為了生存,加入了當地的印第安人部落。
遭此一劫,英國女王認為花費太大,補給線太長,發展美洲殖民地不值得,真是頭髮長見識短啊。西班牙人不阻擊了,而她自己反倒停下了對美洲新殖民地的努力。人啊,最大的敵人恰恰是我們自己!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與世長辭,詹姆斯一世繼任新國王,從此,英國開始了美洲殖民地的新篇章。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4 18:27
6樓@zhiru1989 2012-03-14 18:13:20
支持
-----------------------------
謝謝!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4 18:30
7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7)
第二節 英國人前仆後繼 詹姆斯鎮初成功
伊麗莎白女王去世後,英國的新國王詹姆斯一世調整國策,開始了認真考慮美洲新大陸殖民地的發展。在1606年,他批准了兩家公司在維吉尼亞建立殖民地。
倫敦公司首先在1606年向維吉尼亞送去了100名定居者,這些人1607年五月到達,他們創建了英國在新大陸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詹姆斯鎮。
然而,由於詹姆斯鎮的首批定居者缺乏經驗,他們因為沒有及時播種,因此沒過多久糧食就吃完了。而且他們本身又缺乏農耕和建築技能,第一個冬天下來,詹姆斯鎮的居民過半死於飢餓與寒冷。倫敦的商人們對殖民地艱苦的生活一無所知,他們只希望定居者去尋找黃金,去探索當地的河道,去找到通往東方的水路。然而,只有在詹姆斯鎮呆過的定居者心裡清楚,這種想法是極端錯誤的,是生存不下來的。
其中有一個名叫約翰·史密斯的定居者,經歷了嚴酷的生存考驗,他非常清楚,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天遠地遠,首要的是怎麼適應著生存下來,只有生存了,才能發展。他帶領大家蓋房子,向印第安人學種莊稼,帶領定居者走向自強自足之路。但是,詹姆斯鎮的定居者,每年還是有大量的人死於疾病、飢餓以及印第安人的襲擊。
從1606年到 1622年,16年時間中,倫敦公司一共向維吉尼亞送去了六千名定居者,其中四千多人沒有經受住生存的考驗,沒能實現發財的夢想、衣錦還鄉,而是魂斷他鄉,長眠美洲!
而據歷史學家的考證,認為如果沒有當地波瓦坦印第安人的幫助,來自英國的定居者恐怕一個也活不下來。印第安人給他們食物,教他們如何在樹林里生活,還告訴他們如何種莊稼,如何蓋房子。這些定居者接受了印第安人的幫助,才適應著生存了下來。但是,利益的趨勢,力量的反轉,倖存的定居者後來又依靠武力搶奪印第安人的家園。
不知印第安人是否知道中國關於農夫和蛇的寓言故事,如果他們知道,不知作何感想?
而利益的衝突,兩者總得一決高下。定居者要擴張,當地的印第安部落要保護自己的家園,維護自己的生存權,矛盾的爆發與衝突,無法避免。1622年,當地的印第安部落向定居者展開了一次最大的報復行動,通過發動突然襲擊,打死了340個定居者。
而定居者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發動反擊,打得印第安人落花流水,徹底摧毀了居住在維吉尼亞沿海的印第安部落,搶佔了他們的家園。美洲大陸早期的生存法則,同樣離不開強者為王,敗者為流,失敗的印第安人只有跑,成為美洲大陸森林裡的流民。
同時,這些定居者也意識到,嚴酷的生存環境促使他們必須自給自足,不能依靠別人。否則,他們在美洲大陸世代繁衍的夢想將徹底破滅!
經過18年前仆後繼的努力,到1624 年,詹姆斯鎮終於初具規模,甚至開始通過種植和銷售一種新的作物——煙草,來實現盈利了。英國殖民地的第一鎮——詹姆斯鎮終於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
其實這些背井離鄉來到美洲的歐洲人,多半都是歐洲社會的非主流。在歐洲不好混了,生活不如意了,才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來到美洲,想找到新的生活。試想,在船上三四個月的海上航行,那日子恐怕是沒有經歷的人難以體會的。不死,也真得脫成皮。
而也正是這些所謂非主流的後代,開發了美洲大陸,開創了一個在他們也想像不到的未來。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4 20:31
9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8)
第三節 清教徒遠赴美洲 五月花公約問世
由於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在英國建立了新教,稱為英國教會,也叫聖公會,但是聖公會跟羅馬天主教會很相似。有些新教徒對這種情況非常不滿,希望脫離聖公會,自己成立宗教團體。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清教徒出現了。
所謂的清教徒代表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傾向,一種價值觀,它是對信徒群體的一種統稱。清教徒是最為虔敬、生活最為聖潔的新教徒,主張每個個體可以直接與上帝交流,反對神甫集團的專橫、腐敗、繁文縟節和形式主義。他們主張簡單、實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可以說清教徒的精神,就是美國精神的發源,也毫不為過。
但是英國保皇議會通過了《信奉國教法》,清教徒開始遭到政府和教會勢力的殘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審判,危險,每時每刻都在威脅著清教徒的生活。被逼無奈,他們只得遷徙。
1606年,司克羅比村一個宗教團體的成員脫離聖公會,在一個叫約翰.布拉德福德的人帶領下,離開英國,前往荷蘭,但是他們在荷蘭同樣遭到了嚴酷的生存環境,他們不得不再次啟程,到新大陸去。去尋找自己的樂園,去尋找自己理想中的家園,去尋找夢想中的世外桃源,他們找得到嗎?
1620年9月23日,大約35名清教徒在牧師布萊斯頓的帶領下,跟一群失去工作的工匠、破產的小業主,一共102人,乘坐五月花號帆船,其實就是一艘改裝的漁船,離開英國,前往維吉尼亞。
在這次艱難的遠航中,他們克服了海浪、飢餓、寒冷、疾病、淡水缺乏等艱苦條件,整個船上除死去了四個人外,其餘人全部勝利到達美洲大陸科德角灣,但是這裡還不是他們的目的地,因為,根據與移民公司的合同,他們不能在這裡定居,還得繼續往前走。
最後,他們終於在一個氣候宜人、風景秀麗、土質肥沃、森林水資源豐富的地方住了下來。這個地方就是普利茅茨灣,瀕臨大西洋。這裡也奠定了北美洲第一個英國殖民地弗吉尼亞的基礎。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遠離故土,有的人為了生存,有的人為發財,有的人為了信仰。而清教徒移民美洲,對美洲歷史來說是劃時代的。他們是第一批因為信仰,冒著生命危險,漂洋過海,來到美洲大陸的。
清教徒誠實守信、珍視信譽,勇於擔當社會責任、匡扶社會公正,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勇氣,喜歡開拓和創新,喜歡挑戰和征服。他們身上閃耀著美國先輩人耀眼的光芒。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五月花公約問世了!它是在美洲大陸歷史上,第一個通過票決方式,以少數服從多數,而誕生的綱領性文件,它也標誌著美國契約社會的初步形成。
在到達普利茅茨灣的男女老少中,51名成年男性通過開會討論、票決,不但通過了他們和平共處的契約性文件——五月花公約,他們還選舉威廉·布雷德福擔任普利茅斯殖民地的第一任總督。
布雷德福後來撰寫的《關於普利茅斯莊園》,讓我們認識了普利茅斯殖民地前三十年的歷史。跟詹姆斯鎮一樣,普利茅斯大約一半的定居者也沒能熬過第一個冬天。
倖存者後來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叫斯考托,會講英文的印第安人,才絕處逢生。斯考托以前曾經被一個英國船長綁架,在英國生活一段時間後,又返回了自己的部落。清教徒認為斯考托是上帝派來幫助他們的,幫他們跟印第安人溝通,告訴他們哪裡能釣到大魚,最好的作物是什麼。斯考托向他們提供了生存必須的一切知識,普利茅斯灣的倖存者才得以生存繁衍。
清教徒是最懂得感恩的一群人,他們在當年11月邀請印第安人來會餐,感謝斯考托的幫助,慶祝他們的得以生存,他們狂歡了三天三夜,這一傳統作為感恩節保留至今。
如果沒有會說英文的印第安人斯考托,不知他們結果會怎樣?如果他們全部被自然法則所淘汰,歷史又會怎麼樣?但是,歷史不容假設!在美洲大陸殖民的過程中,有殺戮,有血腥,有戰鬥,也有斯考托這樣美麗動人,感人至深的精彩故事。
此後,大批清教徒開始離開英國,在1630年到1640年期間,先後有兩萬名清教徒乘船前往新英格蘭。他們不顧旅途的危險,希望跟志同道合的人住在一起。他們相信,聖經是上帝的教誨;他們相信,他們一定能找到心目中最聖潔的土地!
評論只看樓主金融密碼
2012-03-15 00:04
10樓喜歡美國,喜歡美國史的鎂粉——正宗鎂粉群,非鎂粉群友勿進。QQ群號:217324311
評論只看TA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5 00:17
11樓讀完美國史,掩卷而思。
讓人唏噓不已,讓人感動莫名;讓人讚嘆不已,讓人拍案叫好;讓人舒筋活絡,讓人蕩氣迴腸!
美國史,能給您智慧,能教您做人,能給您一種強大的精神!
如果你想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幽默的人,一個充滿智慧的人,請您讀美國史。
中國古人云:以史為鑒,可以知未來;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美國史,是史,也是銅,更是人。美國史,就是由一個個充滿朝氣、充滿智慧、胸懷天下的人,構成的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請相信,未來百年,一定還會是美國世紀。如果我們,及我們的後代想跟上世界歷史發展的步伐,不被社會所淘汰,請讀美國史。要想成為強者,除非向虛心強者學習,別無他法。
衷心希望您,建議您身邊喜歡讀書的親人、同學、同事、朋友,去讀讀美國史。或許,您的思想,將邁向一片更加廣闊的天空。
美國史,是全世界愚昧、落後、無知、狹隘的民族,最生動、最實用的教科書!
戲讀美國史,百年話滄桑;一把感恩淚,滿紙諍諍言;誰解其中味?可憐作者心!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5 10:41
13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9)
第四節 美洲土著部落族 水牛與馬成象徵
美洲大陸豐富的物產,秀麗的風光,茂密的森林,適宜的居住環境。在數千年前最後一個冰河時代,土著居民就來到了美洲大陸。考古學家從寒冷的北部地區到南美洲的最南端,都找到過他們的足跡。
居住在不同地區的土著居民,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和宗教。每個土著部落的故事,都是美洲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最為後人所認可的,還是那些在美國中部定居的土著部落。
印第安人土著部落,英勇善戰,為人所稱道。特別是生活在平原上以狩獵為生的印第安人多具有勇敢、善戰的精神,他們以捕獵大動物為生。在這片平原上有成千上萬頭野牛,縱橫馳騁,勢不可擋,而生活在這裡的印第安人,就是靠英勇戰勝牛群而生存下來的。
他們用牛皮、牛筋建造房子,製作衣服和鞋子;用牛糞做燃料;用牛的膀胱來做水壺和飲水的器具。為了獲得足夠的食物,印第安人追尋野牛行蹤,伺機捕獵。面對兇猛的野牛等野獸,他們一不小心就會遭到獸群的反擊,他們只能祈禱神靈的庇護,來保佑他們的安全。
水牛是大平原土著印第安人文化的核心要素。水牛不僅為印第安人提供了食物,也是大平原地區大多數印第安人宗教的重要部分。蘇人印第安部落就相信,凡是生活必須品,都能從水牛的身上找到。另外一個印第安人部落把水牛稱做「我的家和保護者。」馬也對大平原印第安部落的文化,起到了關鍵作用,當時的土著印第安人把馬叫做大狗。西班牙人十六世紀來到今天的美國南部之前,北美大陸上原本沒有馬。土著印第安人都是徒步狩獵和行動的,長途跋涉十分辛苦,更不用說捕獵水牛了。
馬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印第安部落的生活,給他們提供了交通和運輸的方便,也讓追蹤和捕獵水牛變得更加簡單了。有了馬,印第安人就能對遠方的敵人發動進攻,然後安全返回。擁有馬匹的數量,一度成為衡量部落財富的標準。西班牙定居者大約在1609年,騎馬到了今天美國西南部新墨西哥州的小鎮聖菲。沒有人知道,聖菲的土著居民是怎麼得到第一匹馬的,也許他們是用東西換的,也許是發動進攻搶來的。重要的是,沒過多久,很多印第安部落都開始買賣和捕獲馬匹了。
到1750年代的時候,大平原上的所有部落都有了馬,而且這些印第安人成了飼養、訓練和騎馬的行家。大平原地區的印第安人,五歲學騎馬,長大以後,每個年輕人都有好幾匹馬,分別用於工作、狩獵和作戰。一個印第安勇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他和他的坐騎的密切配合。卡森林是美國早期藝術家,他到過西部的很多地方,畫了很多描寫印第安人的作品。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騎手,印第安人把手放在馬身上的一瞬間,就和馬融為一體了。水牛和馬匹對大平原地區的印第安人來說至關重要,馬的出現簡化了狩獵工作,讓印第安人能把更多的時間用於美化生活,他們開始在衣服和馬用的毯子上設計圖案,即使是最常用的物品上也出現了圖案設計。
馬匹促進了印第安人生產力的發展,改善了印第安人的生活條件,豐富了印第安人的業餘生活。但是,白種定居者的到來,美洲印第安人的水牛和馬匹文化將走向衰亡;白種定居者的到來,美洲土著居民原始落後的生產方式面臨嚴峻的挑戰。
在這場戰爭中,誰將成為最後的贏家?在這場面臨的生存權競爭中,定居者與印第安人又將會面臨怎樣的衝突?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5 10:52
14樓@金融密碼 2012-03-15 00:04:50
喜歡美國,喜歡美國史的鎂粉——正宗鎂粉群,非鎂粉群友勿進。QQ群號:217324311
-----------------------------
頂起。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5 13:38
15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10)
第五節 雙方矛盾難避免 暴力衝突釀悲劇
人們常說,距離產生美。而距離太近,人與人之間總會產生很多的矛盾。何況是兩個完全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習性、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呢?
在原始的叢林法則中,生存,更好的生存、生活方式,是定居者們最大的追求。而所有與此有衝突的,都得為此讓路。
土地,對從歐洲移民的定居者來說,那就是財富,就是金錢,就是地位。而印第安人則認為土地與空氣、水、陽光一樣,屬於大自然對人類,對有生命生物的無償饋贈,誰也無權獨自佔有。
在早期移民的圈地運動中,印第安人因為土地資源的豐富,還能容忍。但是,隨著土地資源的減少,隨著圈地對印第安人生活影響的越來越大,矛盾無法避免了。
宗教信仰上的差距,在新英格蘭定居的歐洲人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們視基督教為唯一的信仰,認為所有人都應該信仰基督。但是他們發現,印第安人對基督教並不感興趣,也不打算改變自己的信仰。很多歐洲定居者因此認為,既然印第安人不是基督教徒,那他們就不值得信任。歐洲定居者甚至認為,印第安人沒有宗教信仰,是邪惡的人群。
但是,美洲土著居民其實是非常虔誠的,他們相信無形的神靈。他們生活在大自然中,相信宇宙萬物互相依存,所有部落都有向大自然的創造者祈福的儀式,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看到宇宙創造者留下的痕迹。
外來傳染病的入侵,也加深了雙方之間的恐懼與矛盾。歐洲定居者為美洲大陸帶來先進生產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歐洲大陸的疾病——天花等傳染病傳播進入印第安人部落,由於他們完全沒有抵抗病毒的免疫能力,致使他們整個部落或人群,全部在痛苦中死去,這也加深了印第安人的恐懼與仇恨。
歐洲移民與印第安人早期的和睦相處,相互幫助,相互依存,隨著矛盾與恐懼的加深,衝突在美洲大陸頻頻發生。「菲利普王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馬塔卡姆是萬帕諾亞格部落的首領,英國人稱他為「菲利普王」。第一批歐洲定居者完全是靠了萬帕諾亞格部落的幫助,才渡過了第一個嚴冬。萬帕諾亞格部落向歐洲定居者提供食物,還教會他們種植穀物,雙方和睦相處了好幾年。
但是好景不長,彼此間的恐懼和缺少了解與日俱增。馬塔卡姆的兄弟死於一種歐洲疾病,馬塔卡姆認為這都是歐洲人的錯。他還目睹了定居者給土地帶來的變化,認為他們是在摧毀這片土地。當矛盾有了因子,當仇恨有了種子,它們就會發芽,生長,開花,結果。雙方間危機不斷發生,一名跟定居者住在一起的印第安基督徒被殺,這成了最後的導火索。歐洲定居者發起反擊,打死三個印第安人。戰爭一觸即發,從1675年開始,持續了將近兩年。這場戰爭極其殘酷,雙方都有許多人被打死。先後一共有六百多個歐洲定居者被打死,還有多達三千名美洲土著居民在衝突中喪生。而納拉干西特印第安人才是菲利普王戰爭真正的受害者。他們並沒有捲入戰爭,也沒有支持戰爭的任何一方,然而,歐洲定居者因為出於對印第安人的恐懼,幾乎殺死了所有納拉干西特人。正是這種恐懼、缺乏了解和不願妥協的對立情緒,塑造了美洲大陸上歐洲定居者跟土著印第安人的關係。
在這場衝突中,印第安人怎麼可能抵禦歐洲的現代裝備與武器,印第安人怎麼可能跟先進的生產力與文化較量,他們在美洲大陸節節龜縮,最終被趕進了定居者為土著居民圈定的範圍。
美洲大陸的發展,充滿了印第安人的血腥與痛苦,充滿了印第安人的無奈與悲哀,但是,歷史的前進與發展,美洲原住民是無法阻擋的!落後就要挨打,落後就要淘汰,是自然界發展永恆的規律。
或許,沒有印第安人的血淚,就沒有今天雄霸全球的美國精神與文化!印第安人在與這些背井離鄉的移民爭奪美洲土地資源中落敗,只能說明他們太落後了。落後就要挨打,落後就要被淘汰,這是社會進步與發展永恆的規律,誰也無法違背。
這世界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當利益發生衝突時,朋友都會反目成仇,何況是兩個民族呢?
評論只看樓主金融密碼
2012-03-15 15:13
16樓這世界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評論只看TA超凡脫叔
2012-03-15 15:27
17樓路過。。。。。。
評論只看TA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5 16:46
18樓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5 17:29
19樓美國,一個由愛美國勝過愛自己祖國的人組成的合眾國。這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6 11:38
20樓戲說美國史 百年話滄桑(11)
第六節 清教徒美洲壯大 大英擴張殖民地
隨著越來越多的清教徒從英國本土來到美洲大陸,英國國王將查爾斯河到梅里馬克河之間的土地賜給了他們,這裡建成了清教徒們的樂園。
他們還在英國本土成立了麻薩諸塞灣公司,專門負責從英國本土運送清教徒到美洲大陸。到1690年,一共有五萬人在麻薩諸塞州定居,這裡成為了當時美洲大陸最大的宗教團體。
這些清教徒認為,他們的宗教是唯一純正的宗教,所有人都應該成為信徒。他們主張教會領袖應該擔任地方官員,殖民地的所有人都應該出錢支持教會。政府官員的職責之一就是要告訴民眾應該信仰什麼。
政教合一,排他性的教義明顯體現了清教徒的局限性。在美洲大陸,清教徒面臨著挑戰。
挑戰首先來自一個叫羅傑·威廉姆斯的牧師,威廉姆斯認為,歐洲其他宗教都是錯誤的,印第安土著居民的信仰也是錯誤的,但是他不同意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看法,認為以基督教的名義去懲罰或殺人都是罪孽,認為只有教會成員才有義務出錢支持教會。羅傑·威廉姆斯通過演說和發表文章來宣揚自己的理念。他著書指出,因為信仰不同而懲罰別人是錯誤的。他還提出,歐洲定居者是在盜取印第安人的土地,英國國王沒有權力把屬於印第安人的土地劃撥給臣民,讓他們在那裡定居。
很快,羅傑·威廉姆斯遭到了報復,在麻薩諸塞灣殖民地清教徒領袖的逼迫下,羅傑·威廉姆斯1636年不得不離開麻薩諸塞南下。
後來,威廉姆斯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了一片土地,建立了一個叫普羅維登斯的新城市。英國議會授權他以普羅維登斯為首府,創辦一個新殖民地,叫羅德島,這個殖民地接納各種宗教信仰的人,包括天主教、貴格會教徒、猶太人,甚至是無神論者。羅傑·威廉姆斯還相信政教分離,這種新觀念日後逐漸發展成了美國最重要的治國理念之一。後來又有很多人為了土地,離開麻薩諸塞,建立了其他殖民地,康涅迪格就是其中之一。一些人在清教徒牧師托馬斯·胡克的帶領下於1636年離開波士頓向西走,在靠近康涅迪格河的地方定居下來。另外一些人在麻薩諸塞以北建立了家園。
英國國王把北面的一大片土地,賜給了兩個好友梅森與戈吉斯。梅森建立了新罕布希爾殖民地,戈吉斯建立了緬因,但緬因始終沒有發展成為獨立的殖民地,仍舊是麻薩諸塞的一部分,直到美國建國後才分離為獨立州。
今天,麻薩諸塞州的首府在波士頓,它已成為美國第一個允許同性戀婚姻的州, 美國第一個實行」全民醫保「政策的州。兩所大家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校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就在麻州境內的劍橋鎮。
羅得島州的首府在普洛威頓斯,在地理上它是美國最小的一州,它也號稱全世界的遊艇之都,該州共有三十三個州立公園以及六十三處州立海灘。
康涅狄格州首府在哈特福德,是人口最稠密的州之一,也是美國一個高度工業化、人均收入最高的州。聞名於世的小說家及幽默家馬克·吐溫的故居,就在哈特福德市。在1639年,康涅狄格州首先創立基本法FundamentalOrders,確定每一位公民都有選舉權,這部基本法,已公認為世界上最老的一部成文憲法。創立於1701年的耶魯大學,就在該州境內。
新罕布希爾州,因為盛產花崗岩,綽號又叫「花崗岩州」,州首府在康都特,曼徹斯特是該州最大的都市,朴次茅斯是該州唯一港口。該州首先宣告獨立,
反抗英國,該州的箴言是:「不自由,毋寧死。」
緬因州首府在奧古斯塔,它在一八二○年,脫離麻州,獨立成一州。它是全美大陸最孤立、最偏僻的一州,它也是全美最盛產龍蝦的州。緬因州以其擁有巨大的森林資源而著稱,森林覆蓋率為全美之首。
評論只看樓主海納文摘 樓主
2012-03-16 13:08
21樓評論只看樓主新昌仁慧
2012-03-16 13:24
22樓如果世界是一個叢林,那麼強大就是必需的。看看美國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有兩點印象深刻:內戰之後對戰敗方的處置。還有就是麥卡錫主義,以東方人的眼光看,對待政敵講民王法制,簡直太溫柔了。
評論只看TA推薦閱讀:
※駱家輝正式成美國史上首位華裔駐華大使
※評論丨美國史上最嚴重槍擊案 將如何影響美國大選?
※美國史上對中國人的大屠殺
※特朗普最新消息:當上總統也沒什麼好日子?特朗普或成美國史上最快被彈劾總統
※美國史上首位華裔總統?他說:「每人每月發放1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