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07-16
目 錄如何更好地與孩子交流溝通……………………………………………………1如何與孩子溝通…………………………………………………………………1如何與孩子開展良好的溝通……………………………………………………3激勵孩子從有效溝通入手………………………………………………………4孩子是我們的朋友………………………………………………………………5如何與孩子溝通交流……………………………………………………………6交流在心 溝通無形……………………………………………………………7認識溝通 學會溝通……………………………………………………………8怎樣與孩子溝通…………………………………………………………………9家長與孩子的溝通………………………………………………………………11我們永遠是朋友…………………………………………………………………11面對現實,互相鼓勵,共同提高………………………………………………13溝通從「心」開始………………………………………………………………15與孩子溝通的一點體會…………………………………………………………15溝通------家庭教育的金鑰匙…………………………………………………17做孩子的知心朋友………………………………………………………………19關於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的若干提議…………………………………………20家長隨筆…………………………………………………………………………21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22先學會做人 再做好學生………………………………………………………23我與兒子的點滴…………………………………………………………………24我們是孩子的朋友………………………………………………………………26怎樣與孩子相處…………………………………………………………………27溝通無處不在……………………………………………………………………28家長與孩子如何交流溝通………………………………………………………29學會與孩子溝通…………………………………………………………………31寬容+鼓勁 ………………………………………………………………………32共同健康成長……………………………………………………………………32體驗與孩子溝通…………………………………………………………………34淺談家庭教育……………………………………………………………………35如何與孩子溝通…………………………………………………………………37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技巧…………………………………………………………38關於怎樣與孩子溝通的幾點看法與觀點………………………………………40淺談家長和自己的子女進行有效的溝通………………………………………41「溝通」困難的反思……………………………………………………………42珍愛生命 放飛心靈把握現在…………………………………………………43溝架心靈之橋……………………………………………………………………44家庭教育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處理…………………………………………45心與心的溝通……………………………………………………………………47如何與子女溝通…………………………………………………………………48做孩子的知心朋友………………………………………………………………49如何和孩子的溝通………………………………………………………………51關於家長與孩子的溝通的一些感想……………………………………………51談如何做好與孩子的溝通交流…………………………………………………52與孩子成為朋友…………………………………………………………………54如何與孩子溝通…………………………………………………………………55心靈的旅程………………………………………………………………………57我與女兒的溝通心得……………………………………………………………58說說與孩子的溝通………………………………………………………………59說說父母與孩子溝通……………………………………………………………60理解、關愛與溝通………………………………………………………………61孩子的第一任老師………………………………………………………………62學會賞識 溝通無限……………………………………………………………62淺談如何與孩子溝通……………………………………………………………65如何更好地與孩子交流溝通102 褚雅萍 家長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身與心都漸漸獨立。這時,與子女的交流溝通也漸漸變成了一件既重要又困難的事情。關愛孩子,與孩子溝通交流對於了解幫助孩子成長是十分重要。 我先說說我和我的女兒是如何進行交流溝通的。首先要信任孩子。舉一個例子,一次孩子考試沒考好,就隱瞞了考試這件事,作為父母內心肯定是生氣的,但我們沒有直接指責他,而是耐心等待,希望孩子能自己把這件事告訴我們,一直到第二天晚上,孩子把自己考試沒考好的事告訴了我們,首先我們對他勇於承認錯誤、對他的誠實表示讚賞,同時也與他討論了這件事本身的錯誤所在,並且告訴他做錯事,有勇氣面對並加以改正就是好孩子。這件事給我們父母一個啟示,如果當時指責孩子,孩子以後做錯事肯定不願告訴我們,必將造成雙方的隔膜,導致孩子不願和我們交流。我的女兒今年已經17歲了,17歲是一個開始有秘密的年齡.但我高興的是,我和我的女兒之間沒有因為這個原因而產生隔膜.我想一半是因為我的女兒能夠對我真誠坦白,另一方面大概就是我對她比較信任.比如交友問題,我會給她交友意見,也會尊重她的選擇.所以每次她和同學出去玩,她都會主動告訴我去了哪裡,玩了什麼好玩的. 在學習方面,我也絕對信任她.我不會每天去查她的作業,翻她的成績單,她很小的時侯,我就告訴她,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安排.事實上,在這方面我沒有操太多的心,她能夠自主地學習.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的信任激發了她自主學習的動力吧!其次與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關係。建立民主的家庭氣氛,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見解,給孩子正面的鼓勵,父母做的不對時,要向孩子道歉,平等的關係有利於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我自己在聽取孩子意見、尊重孩子的權利方面是比較注意的。比如說,我的孩子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所有的志願都是她自己來定。因為你尊重孩子了,孩子才可能自己對自己負責。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希望與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碰到事情跟孩子商量,把事情的決定權交給孩子自己。我會去聽女兒喜歡的音樂,看女兒喜歡看的電影,像朋友一樣與女兒拉近距離.使自己不至於古板到與女兒沒有共同語言。再次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難免有失誤的時候,這時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愛與鼓勵,如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父母如果對孩子作出消極的批評或語言上的傷害,會對孩子造成反面影響,而用積極的語言去肯定鼓勵孩子,告訴他你很優秀,如果付出同樣的努力,你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孩子的學習熱情會被激發出來,對學習也會有信心。我與孩子的交流本著4個原則①冷靜,不衝動。孩子違反紀律或經常與父母頂嘴時,父母應該冷靜不能急。②開導。有些事情粗暴地訓教與耐心說服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③尊重。挖苦只能傷害孩子的自信心並且加重他的逆反心理。④表揚。孩子做事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鼓勵和讚許,這樣孩子才會樂於接受父母的幫助或要求。總之我們父母希望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幫助孩子實現自我價值,懷著愉快的心情學習,跨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校門,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最後祝福每位家長都能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好,溝通好.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未來而努力! 謝謝!如何與孩子溝通103 何嘉杭 家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如何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的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熱心關注的問題,而這也是現今社會環境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來談談我的一些想法與做法:一、改變觀念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的「家長教育子女」的單向過程,而應是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雙向互動的過程。傳統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擔任著教育者的角色,擔負著對子女傳授自己在生活、生產勞動實踐中獲得的直接經驗與知識的責任與權利。而作為受教育者角色的子女則有接受這些經驗與知識的義務。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日益顯現出那些所謂的「直接經驗」的狹隘性與局限性。而孩子對新生事物較為敏感,逐步成為間接經驗的傳遞者。因此家庭教育的內涵,已不再只是父母對子女實施的單向被動教育,而是家庭所有成員間相互影響、相互實施的雙向互動教育。在家庭教育的雙向互動過程中,家長在影響子女,子女也在影響家長。家長的教育觀念、教養態度和教育行為影響著孩子身心的和諧發展;孩子對事物的認識、態度、行為也影響著家長。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導地位不存在了,相反,在新時期的家庭教育中,應更好地發揮家長對子女教育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家長主導地位的價值。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的個體社會化的短暫教育過程,而應是對孩子的終生教育。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並不都是天生的好老師,而應隨著子女的成長不斷探索、實踐,終身學習、不斷再社會化!在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中,家長需要不斷學習孩子不同年齡階段所具有的不同的年齡特徵及身心理特點;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子觀念;不斷學習、探索、實踐、反思;不斷調整自己與子女的關係,本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宗旨,真正做到為孩子的一生負責。家庭教育不是為了某種功利目的而實施的教育,應摒棄傳統的人才觀,樹立新型的成長觀。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類似於「你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考大學」、「考不上大學,將來能有好工作嗎?」之類的話語。要轉變家長們傳統的人才觀、樹立新型的成才觀,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但我們應該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也有可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上為社會做出貢獻。我們既要教育孩子認真學習,又要順應孩子的天性,扎紮實實地打好全面發展的素質基礎,這樣才能確保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二、注重方法心理暗示法:比如說當女兒作了一些讓我很生氣的事情時,我可以對女兒說:「媽媽現在很生氣,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你的原因,我冷靜一下,你也思考一下,等我們平靜一點時再討論吧」。或者說:「雖然我很生氣,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說說?」這樣一來,女兒就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們也有機會了解事情的真相。否則,極有可能會因為我們的片面看法「傷害」了女兒。讚賞法:成功是每一個孩子都非常渴望的。就像運動員一樣,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都需要人們的喝彩和掌聲,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也是如此,只有每一次的小成功累積起來,才能漸漸成就孩子的大成功。「哪怕天下所有人最後都看不起我們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也應該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稱頌他、讚美他,為他們感到自豪,這才是每個孩子的成才之本。」這是一位聾啞兒童的父親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發現的一個奧秘。比如在初中畢業前的幾次模擬考試中,首次考試與上次期末考試有了進步,我及時抓住機會和她一起分析試卷,對卷中得分率高的題目,大加讚賞,同時不失時機地分析失分的原因,她也欣然接受,結果以後的每次考試一次比一次好。明智的父母,真該多給孩子一些讚賞。相互尊重法:孩子與大人一樣,最怕的是失去尊嚴,對待孩子沒有比保護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了。「商量」使親子間增進了感情,避免了衝突和對抗;「商量」使兒子從別人的角度來觀察事情、思考問題,學會了民主和平等、尊重和友誼。放下架子,你會發現孩子可能比你強,拜孩子為師,能使大人變得年輕,能使孩子變得自信,能使親子間的感情增進很多。要想與孩子溝通,首先要了解孩子,因為這是走近孩子的前提;其次要尊重孩子,因為這是走近孩子的關鍵;另外還要科學地藝術地與孩子相處,這是走近孩子的方法。一次科學考試中,她考了93分,身為科學老師的我,感到很沒面子。居然在辦公室里,在好幾個老師的面罵她、數落她,使她很沒面子,那天晚上連飯都沒有回家吃。從那以後,我作了深刻的自我檢查,深刻的自我反省,放下「家長尊嚴」的架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從次打開了溝通的渠道,使母女關係更加和諧,家庭更加和睦。三、常與老師溝通現在的孩子是伴著「聲光電」誕生並成長的,與我們年幼時候的接收系統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們還只用嗓子單聲道地告訴自己的孩子應該怎麼做,他們就會感覺特別枯燥沒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而又一邊寫作業,因為她自小就在一個擁有各種各樣家電的家庭環境里長大,因而產生了這種多點接收的習慣和技能。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思維習慣;而我總是看不慣她這樣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為了防止發生正面衝突,與老師溝通,讓老師去跟她交流,結果如我所願,收到了預想的效果,因為老師的話她更能聽得進去。我的女兒思想很單純,很幼稚,不管對人、對事,愛憎分明,眼裡容不得任何錯誤行為。每次碰到同學做了錯事或有錯誤的想法,她無法說服人家,她就回家發脾氣,有時一個人生悶氣。此時此刻,作為家長真的感到很為難,跟她講大道理,她又聽不進去,而我自己也感到很虛偽,跟她講別人的事你少管,她又會說我缺少愛心,而且又很倔犟。碰到類似這樣的事,我常常求助於老師。總之,溝通,尤其是與孩子溝通,不僅要求家長轉變自己的傳統教育觀念,更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討論、實踐、探索,掌握與孩子溝通的藝術、方法和技巧。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尋找出適合與自己孩子溝通的方法,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大家一起來努力吧!如何與孩子開展良好的溝通103 梁瓅 家長如何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的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熱心關注的問題,也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面對的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面對社會的飛速發展,現在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我們小時候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我們做家長的仍然用原來自己受教育的模式來教育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興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裡,家長成了厭煩的符號。所以,我覺得對我們的孩子,不能使用填鴨式的空洞的說教,而是應該有一點童心,了解當前的流行趨勢,知道孩子的喜好,有一點耐心,要傾聽孩子的意見,了解孩子的想法,少一點埋怨、責怪甚至懲罰,多一些鼓勵,對孩子要做到言而有信,得到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好朋友,只有這樣才能和孩子開展良好的溝通。下面,是我與孩子溝通的幾個實例:當前,電腦網路已經走進大多數的家庭,很多孩子都喜歡玩電腦,上網,我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一味的禁止孩子上網,是不現實的,可能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作為家長,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電腦的使用,一起交流,比如遊戲,也有很多種,有的可以從中學到一些知識,有的可以鍛練人的敏捷性,在與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討論,花的時間與所獲得的是否合算,孩子得出了正確的答案。我想效果比不讓他玩遊戲要好得多。又比如,孩子有自己的QQ號,MSN等,如果作為家長對這些都不了解,肯定無法與孩子在這方面進行有效溝通,我們通過與孩子一起學習網路安全方面的知識,讓孩子知道,網路是一個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時也和社會上一樣,有壞人,有騙子和小偷,所以不能隨便地加好友,通過好友。從做人的基本道德入手,給予孩子處事的評判標準。網路道德的核心還是人的道德,人的品位高了,判斷能力強了,識別是非、真假、正誤、美醜就不成問題了。其次,讓孩子學會選擇。也許網上內容中學生無法迴避,但有一個選擇什麼的問題,選擇能力不僅同道德水平有關,也同欣賞水準有關。再有,培養青少年道德自律的意識。網路不是真空,各種信息都有,自律就是管好自己,不違背道德和良知,從而也不使自己陷入誤區。孩子喜歡聽音樂,我聽到喜歡的就推薦給她,讓她一起欣賞,後來發現,有不少現在音樂欣賞課的曲子,有好幾首我們曾經一起聽過,國慶假期里,女兒還專門拿出音樂欣賞課光碟,放給我聽,聽到熟悉的還說這又是你喜歡聽的。孩子喜歡聽我小時候的故事,我就經常給他講我兒時生活和朋友,讓她通過這些真實的故事,了解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讓她從中得到一些啟發。這是我做家長對如何與孩子溝通的一點想法和做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激勵孩子從有效溝通入手104 諸純菡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美好願景,尤其是孩子進入重點高中,這種心態就愈發膨脹起來,表現為過度地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給孩子帶來了較大的困擾和壓力。俗話說,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不出頭。但過分的壓力往往適得其反。為此,如何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形成一種愉快的氛圍,讓孩子能應對壓力,提升動力,充分發揮出學習潛力,促進全面發展是擺在每個家長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實踐中,我們主要從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入手,並在溝通中做到尊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在人際關係中,彼此需要尊重,而孩子同樣有被尊重的需要。但有時家長們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往往只准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完美」地發展,稍有差錯就板起面孔,特別是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忽視了孩子的尊嚴,結果造成孩子失去信心。尊重孩子就是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尊重孩子的權利和選擇,相信孩子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也是理解孩子,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尊重更能產生一種激勵,使孩子在快樂的氛圍里、在成就的喜悅中不斷追求。可以說,是兒子讓我們了解這些看似淺顯的道理。記得進入初中以後,他擔任了副班長,增加了班級管理等很多工作,同時又非常熱心學校和班級的各項活動,還在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擔任職務,多次參加學校文藝演出。我們怕影響他學習,多次提醒他注意要以學習為重,每次他都笑笑說我知道的。進入初三後半學期以後,中考的壓力不斷加大,他竟然不和我們商量就參加學校藝術節演出,還演主角要連續一個多月利用中午時間進行練習,還要多次到學校本部進行排練,我們聽說後又氣又急,一面馬上向班主任反映,一面命令他馬上退出。誰知他竟不答應,回家的那個周末,他的臉一直是陰陰的,做作業心不在焉,對我們的關心也是愛理不理,家長的權威第一次受到了挑戰,迫使晚上我們和兒子第一次進行了談話。經過面對面的交談,我們發現原來並不了解孩子或者說是了解的不夠,只關心他身體冷暖,關注他學習成績,而對他愛好什麼、想些什麼不知道,對他思想動態根本不掌握。原來他很樂意擔任課外的許多工作,把它看成是鍛煉各方面能力的途經;原來他很喜歡參加演出,把它看成既是展示自己、同時又為班級爭光的的機會。儘管要擠去很多的學習時間,但他相信自己會合理兼顧好,因為做這些事情他感覺很快樂。「你們放心吧!」當時他說的這句話和自信的神態至今還縈繞在我們腦海里。儘管當時我們還在擔憂,但出於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我們妥協了,只關照他要注意身體,不要太勞累。事實證明,我們當時的放手是正確的,兒子能比較好地處理學習和活動的關係,演出取得了成功,成績也沒有受到影響,關鍵更在於他真正體會了付出後的快樂、成功後的喜悅,也更有信心投入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正是在老師的支持幫助下,平時注重各種能力的鍛煉,使他德、智、體全面得到發展,在初中階段連續三年六次獲得文明學生稱號,並被評為2007屆優秀畢業生。通過那次交談以後,我們發現要做到在物質上、精神上全面關心幫助孩子,必須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以後,我們經常利用接送孩子的路上、晚飯後的散步時間和兒子進行交流,聊最近的學習安排和生活情況,聊學校、班級活動和老師的要求等,對他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表示讚賞,對他流露出來的失落進行鼓勵,當他碰到問題時幫他出謀劃策,對他作出的決定我們一般都表示積極支持並提供必要的幫助。有時在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上因「代溝」也會存在一些爭執,但我們會暫時讓步,再找適當時機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耐心地與孩子交換看法,給孩子提供一種自我的修整和改變的機會,讓他慢慢地接受我們的觀點。在與孩子經常的溝通中我們有了一些體會:一是平等尊重、換位思考是有效溝通的基石;二是欣賞孩子、認真傾聽是有效溝通的前提;三是平行交談、提供建議是有效溝通的重要環節;四是快樂學習、全面成長是有效溝通的目標。孩子是我們的朋友104 陸錢誠 家長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經常被看作家庭的核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急切地期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長大後立足社會並成為棟樑之材。在面對正處在中學時代、既長身體又長知識、又是人生觀逐步形成時期的孩子,如何能與之暢通無阻的溝通與交流,是教育學家不懈研究的課題,也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熱切關注的問題。以下是我與孩子平素所談論與交流的點滴體會。一、愛是交流的前提。讓孩子體驗父母的愛,一次,女兒生病住院了,我們在她身邊無微不至地陪伴照顧了10多天,在她出院的那天,我坦然地對女兒說:在你健康的時候,我們總是期待你取得好成績,覺得這比什麼都重要,你病了才深切地體會到,比優異成績更重要的你的健康,子女能健康成長、平平安安才是父母最大的心愿。讓孩子明白父母並不是自私地一味關注他的成績。我覺得父母對子女的愛也要表達出來,讓孩子感受到這份大愛,體驗這種幸福,使孩子在感受被愛的同時產生感恩之心,拉近彼此的距離。二、理解與信任是交流的基礎。作為家長,畢竟與孩子隔著一輩,代溝多少是有點的。如何與孩子拉近思想的距離,走進他的心靈世界是關鍵。孩子容易接受新事物,走在時尚的最前沿,比如孩子會崇拜某個歌星,買他的唱片,學唱他的歌,家長一般都會認為這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還影響學習。我對此是這樣理解的:學習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艱苦又寂寞的過程,孩子在學習之餘適當地保留自己的愛好,也無可厚非,女兒每次買回唱片,我都與她一起欣賞,平時也有意識地多聽聽,以便與女兒交流時多一些談資。另外,中學生早戀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也是個頗受學校、社會關注的不可迴避的問題,在這件事上,我是採取不迴避的態度,防微杜漸。女兒也在言談中表示她會把握分寸,明辨輕重。我表示信任她並趁勢讚揚了她,我還告訴她,反對中學生早戀也許不是真理,但也是被教育學家和社會公認的正確道理,中學生早戀,就象投資做生意一樣,明知道沒有回報,就不要花時間,費精力去徒勞,初中畢業後,偶然從老師處得知,確實如她所說。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關鍵。讓孩子擁有自信,使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在學習和生活各方面就會處於良好的狀態,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家長首先要對孩子的品行、人格加以肯定,要及時讚揚孩子取得的進步,我曾經看過女兒寫的作文,發現女兒16歲的生命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膚淺、那麼單純,她思想的某些方面甚至相當深刻理性,我不得不承認,孩子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我在她面前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這使女兒感受到我的真誠。我們平時交流最多的並不是學習方面的,而是品行修養、為人處事、對他人的包納寬容、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等方面的問題。我們在談論過程中完全是平等的,我也絲毫沒有說教的語氣。我告訴女兒,好習慣讓人受益一輩子;女兒小學時,我形象地把語文和數學的學習比作兩個小孩在賽跑,要爭取並列,不要偏科,如今,女兒的所有功課幾乎是平行的。女兒進入高中後,我認為作為家長有必要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老師和同學。女兒告訴我,班上的同學學習非常刻苦,她壓力很大,女兒算是學習比較自覺的孩子,我就對她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要把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既不要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也不要懈怠,比如,學習累了,就要自己調節好心情,唱唱歌,松馳一下,我希望她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這比什麼都重要。還有就是讓她多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儘快地融入新的集體。一直以來,我對女兒總是充滿信心,心理暗示很重要,家長一直讚揚她是個聰明而刻苦的孩子,她也就會漸漸肯定自己,時常激勵自己。我又常提醒她:人無完人,所以要不斷地完善自己,讓自己的人格離完美近一些。其實與孩子通暢地交流並不難,我們只需要給孩子一個平視的目光,給他們足夠的尊重和理解,象朋友那樣與孩子以誠相待,孩子就會敞開心扉,讓你走進他的世界,走進他的心靈。如何與孩子溝通交流105 尹靜琳 家長因為我的孩子一直是走讀生,所以相對與孩子的接觸也比較多,但自己也認為有效的溝通上質量並不是特別高。我們也知道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要學會與孩子交流思想,但到時候又不知道該怎麼做,說哪些話了。同時與孩子說話時又總也改不了自己作為家長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有時也免不了表現在語氣上,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感,發生衝突。其實通過平時與孩子進行交流,教育的過程中也總結出了幾種不太容易讓孩子接受的教育方法。第一是嘮叨式。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一聽到爸爸媽媽的嘮叨就煩,尤其是作為母親就更喜歡嘮叨,什麼都要說上兩句。自己女兒也常抱怨自己很煩,什麼都要管。如果在嘮叨的時候再加上數落,什麼:你怎麼不用功啊?你怎麼不在做作業啊?你怎麼只知道玩啊?這些錯誤的方式都是在打擊孩子,破壞孩子的學習狀態,把孩子積極性的火苗給破滅了,孩子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第二是催促式。因為自己也屬於這一種所以感受比較深刻,催促的效果並一定見得很好。不斷的催促孩子,你該做作業了,你該複習了。孩子本來是想做作業的,一催就反而不想學了,或沒有什麼效率了。其實可以自己體會一下,本來你想做點什麼事情——收拾下屋子,打掃打掃。結果你的愛人提醒一下「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你快打掃打掃吧。你可能就不願意幹了。你本來主動要做的事情,本來還想讓別人讚揚一下的事,別人一催,你反而就不想做了。是啊,在別人催促下干,還有什麼意思呢?孩子的心理也是一樣的吧。第三是愁眉苦臉式。其實孩子也是很關注父母的表情面孔的,而表情對他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我女兒也是這樣的,如果哪天我因為工作或她的學習上的什麼問題而下班回家時臉色不好,愁眉苦臉的,一張要打罵訓斥的臉,一張催促著她去做作業的臉。那麼那天她也不怎麼會和你說話了,不會和我交流,只是很無精打採的去作業。如果經常這樣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就慢慢變得的困難,孩子也越來越不願意和家長交流。試想,誰會願意和一張沒有笑臉的人說出自己的心理話呢。經常保持鼓勵的笑臉吧,也許你會看見與孩子之間關係的巨大變化。父母的臉有時候決定了一切。其實理論上的東西很多家長都是知道的,而如何實踐才是更好的與孩子進行交流的關鍵。我希望可以通過這次活動,可以與家長們交流自己的想法,使每一個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更好。最後,我要感謝學校和老師!感謝學校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培育。謝謝。交流在心 溝通無形105 沈曄 家長交流溝通既是孩子的事,更是家長的題,難不難在於雙方,順不順在於家長。孩子上高中,邁入人生新階段,交流溝通也有新變化。此前我問女兒:你對我們(父母)和你的交流溝通的評價怎麼樣?回答:還可以!這是我們在飯桌上的討論。我家的交流溝通不外乎以下幾種:1、飯桌晚飯是我家最重要的交流溝通時機,並不刻意,在輕鬆愉快的享受中完成相互心情和思想的交流(當然也是她媽做得一手好菜需要慢慢品嘗)。無話不談,笑聲不斷,輕鬆的環境可以引出無數的話題,無形無意之間,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可以了解彼此的思想。所以我家的晚飯一般吃得很慢!2、活動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可以得到。我們的每個節假日,都要組織家庭和朋友間的聯繫和外出活動,爬山、看景、看戲、演出、下鄉、上錧(科技),探親訪友,帶上孩子,不要節約這些時間,那是孩子表現另一面的寶貴時刻,那時刻,你想不管她,她都會表現給你看。3、書信我和女兒有本不公開的書信本,每到矛盾時刻、或者沒有時間交流的時候(我經常在外)就用書信在本上寫點什麼,早出晚歸碰不到,就有書信在交流。雖然不常用,但我們彼此很看重,很珍惜,說的話很直接,很尖銳,但是相互看了以後,在相互體諒的同時,又多了一份理解和情感在裡面。4、對抗孩子長大了,可我們總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很多時候家長總不能以自己小時候的感覺來體驗現在小孩子的感覺,這是家長的所謂自尊在作怪,所以會在一些問題上相互爭執。這是好現象,因為我們總有一方對同一個問題的認識有差別,千萬別放過這樣的機會,我希望我的孩子和我爭執,在一些問題上和我對抗,等到我說不過她的時候,你對她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了解,然後你就會認識到:孩子長大了!現在問題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家長權威用法不當。家長怎麼管、怎麼教育孩子,平心靜氣是最好的選擇。但我們還會時還時地用家長的「權威」來說話,口氣也不平等,對於孩子來說越來越需要平等的對待和協商的地位,怎麼樣把握也是很難。二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小秘密」。孩子的世界越來越大。家長總想了解孩子的一切,其實是不可能的,我們小時候也有自己的一些「秘密」。但允許孩子保留自己的一些「小秘密」,家長難免不放心,孩子也有可能以此作為借口,有些應該向家長說明的事卻保留起來。因為孩子有些時候還是不能完全辯明是非,但權利方面卻是越來越強烈,世界的複雜是肯定,但孩子的認知是不完全的。但我們相信:只要用心、用愛對待每一件小事,在溝通上會有新的途徑和方法。我們也需要家長們相互學習借鑒。目前「還可以」的評價,我們也比較認可,但也說明還有好多問題要解決。沒有問題是不現實的,沒有大問題是我們應該做到的!認識溝通 學會溝通105 周欣然 家長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不斷奪向小康,在物質生活逐漸豐富的時候,總感覺生活中還缺少點什麼?不說工作上的種種壓力,就說家庭內部特別是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總感覺不是最令人滿意。看著孩子的身體「噌噌」地長高,但與父母的話卻越來越少,思來想去,與孩子之間缺少的正是交流與溝通。俗話講「口不開不知道你心裡,門不開不知道你家裡」,而溝通正是架起了與孩子交流的橋樑,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認識了解溝通的作用,努力學習溝通、學好溝通,做孩子的朋友。一、放下架子,關心孩子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肉,這話不假,但作為父母,不能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私人財產,不能心情好時把孩子當寶貝,心情壞時把孩子當出氣筒,生活工作不順心,全寫在臉上。其實每個孩子最終都要成為一個社會的「人」,而不僅僅是家裡的「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放下架子,要善待孩子,體諒孩子,給孩子自信,努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從生活上、學習上、思想上處處關心孩子,而不是溺愛他。我家在海鹽農村,兒子三年級去嘉興讀書,住在舅舅家,遇到星期六有課時不能回家,我們總要抽空去看他,平時除了打電話,有時我們會相互寫寫信,把各自的想法、意見以書信的形式相互交流溝通。二、換位思考,尊重孩子自信的基礎是自尊,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學會做人,學會自尊的。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要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不能老拿成績好的學生跟自己孩子比,否則的話使他失去自信和自尊。假如孩子也拿別的比你成功的學生家長跟你比,你心裡也一定不好過。在碰到問題時要平等地對待,不能居高臨下,不能以勢壓人,不能要求孩子對自己的話言聽計從。事實證明孩子對的,要肯定;自己說的,做的錯了要及時向孩子道歉,不要擔心這樣會喪失做父母的威嚴。三、不斷學習,提高自己今天教育的對象不再是限於孩子,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終身接受教育的問題,因此在今後,作為孩子的父母,也要不斷學習,甚至也可向孩子學習。記得前年秋天的一個星期天,我指著園子里的菊花和黃楊對孩子說,菊花是草本植物,黃楊是木本植物,孩子說對,菊花只有鬚根,因此是草本植物,黃楊不但有鬚根,還有主根,因此是木本植物,因為作為父親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來不學不行。其實對教育孩子來說,我們有的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比如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等;有的是從同事朋友那裡學來的;有在是從書本新聞媒體中學來的,但這遠遠不夠,作為父母只有不斷豐實自己的知識,才能更好地與孩子溝通。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把他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是我們每個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而交流溝通則是填平「代溝」的最好「土石方」,我深知,以前的溝通很不夠,主要責任在父母。因此,父母應該放下架子,關心、尊重、愛護孩子,用各種方式多與孩子溝通,同時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怎樣與孩子溝通106 陸雨辰 家長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家長單一、簡單的溝通方式逐漸地為孩子所厭煩甚至反感。有些家長百思不得其解,覺得自己三天兩頭和孩子談話,怎麼孩子對自己總是敬而遠之,永遠像個陌生人?所以擺在家長面前的是如何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讓孩子理解你、信任你,敬重你,至少讓孩子不感到反感。一、 家長要與孩子建立心與心的溝通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關鍵要優化親子關係。家長要主動把那種居高臨下的、**的、緊張的親子關係,變成平等的、 民主的、和諧的親子關係。這種優化過程建議從四個方面進行。1 、轉變觀念。一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一樣有人格的人。科學研究證明,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有自尊心,而惟有自尊心才是孩子自我發展的強大動力。二是要有正確的人生觀、成才觀。不要逼著孩子去考 100 分,而要讓孩子有高尚的人格,度過能夠充分發揮自已潛能的幸福快樂的一生。2 、掌握心理學的知識與相應能力。善於了解和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由於年齡小,常常會出現與成人不同的看法。能做到理解孩子,就是一個能注意孩子年齡特點善於溝通的好家長。其次,還要注意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而改變溝通的方法。當孩子幼小的時候,家長更多地要帶領他、教導他,而孩子逐漸長大,家長就要與他商量,再大一些,家長則應該學會向孩子請教,主動地和孩子建立朋友關係。最後,還要理解孩子是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不少家長最愛說自己小的時候如何如何……這些家長忘記了 , 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 , 孩子只能成長在有電視和網路的當代 , 深深打上時代的烙印。家長只有認真地理解時代,才能理解當代的孩子。3 、建立正常的運行機制。有的家長自己高興了,就整天和孩子泡在一地起;工作忙了,就很長時間不理孩子,這種冷熱病,最不利於和孩子建立鞏固的聯繫。 正確的做法是無論工作忙或閑,要安排合理的時間與孩子交流,哪怕吃飯時間,在和諧的氣氛中鞏固親情、互相交換意見。4 、保證必要的物質條件。物質條件主要是時間和空間。家長工作再忙也要安排時間和孩子溝通,時間可以少,關鍵是要有質量。和孩子溝通也要講究空間,有些交往需要全家在一起,歡快熱鬧;而有些談話則需要有一個溫馨的角落。一次艱苦的遠足,常常可以增進彼此的理解;而一段在山村的度假,又往往可以相互有新的發現。這樣的溝通是非常有效的。二、 家長要多鼓勵孩子1、 要多鼓勵孩子獨立發展。既然孩子獨立意識增強了,家長就應該主動引導孩子獨立發展,多給孩子一些表現 自己的機會。2、 要善於傾聽。平時家長要少說教,與孩子交談時要注意語氣,少用「你應該怎樣怎樣」。儘可能讓孩子多說,不要抑制孩子的交流慾望。家裡的有些事情,也可以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平時不要「我講你聽」,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這樣孩子往往不領情。最好是儘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想孩子的願望與需要。3、 少批評。孩子大了,知道是與非,有時成績下降,自己也非常生氣,如果家長不問青紅皂白責怪,往往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感。這時候家長應該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孩子碰到困難與問題時,家長要少一點責怪,幫助他們分析一下失敗的原因,看看困難該怎麼解決。三、 家長要採用立體的溝通方式1、 多元方式。家長不能僅僅立足於語言的溝通,應該採取多種方式。孩子比較喜歡音樂,那就採取音樂的方式,要循循善誘。心理學上有「對立違抗」的說法,就是孩子首先會將攻擊面設定為他最親近的人。家長需要認真思考一下,作為一種符號的出現,是否有些東西是不能為孩子接受的。家長的語言符號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多種新穎的溝通方式,容易增加情趣。常規的溝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興趣和能動性。值得家長注意的一點是不能過分的溺愛孩子,這樣只會縮小孩子的生活半徑。這樣的孩子心理素質必然很差,承受能力被大大的弱化,無法承受更多的壓力,承擔更多的責任。2、 要採取積極的方式。單一的環境缺少很多的體驗,造成太多的人生空白。心理學上提倡「共情」,只有處於同樣的情況境遇下才能感同身受。很多溝通都必須有過相應的體驗,才能夠理解,才會有效果,只講道理孩子是很難聽進去。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的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台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的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3、 要掌握溝通的技巧。很多家長對於溝通問題的認識往往處於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要家長說的話孩子聽了,這就是溝通。家長由於他們成長年代的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他們教育自己孩子的語言和思維是很貧乏的。比如有個孩子抱怨說自己的母親一天就和自己說六句話:早晨說「快點快點,要不就上學遲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麼也得吃點,要不上午的課頂不住」,第三句是「過馬路要小心,看著點車」,第四句是「到了學校你千萬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學校的飯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長身體,一定要多吃點」;第六句「放學回家先寫作業,別著急看電視」。這樣日復一日的說,作為孩子自然而然的會感到厭煩,結果反倒事與願違。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學會設計問題,用問話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盡量不要用陳述句,而要儘可能的讓孩子說。「問」在今天是一種高級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問也應該是具有很強的技巧性的,家長在這方面應該加強。4、 要不斷更新溝通方式。在的孩子是伴著「聲光電」誕生並成長的,與他們家長年幼時候的接收系統完全不一樣。如果家長還只用嗓子單聲道地告訴自己的孩子應該怎麼做,他們就會感覺特別枯燥沒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而又一邊寫作業,因為他自小就在一個擁有各種各樣的家電的家庭環境里長大,因而產生了這種多點接收的習慣和技能。這樣的系統刺激遠比單純的語言符號刺激要強烈的多,有效的多,所以家長如果固步自封,仍然用原來自己受教育的模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興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裡,家長往往都成了厭煩的符號;另一方面,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思維習慣;今天的孩子還有了接受國際超前意識的能力,比如說對於性知識的認識,家長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以啟齒,而孩子卻實際已經懂了很多。溝通的困境是每個家長必須正視的現實前提。家長與孩子的溝通106 徐聞帝 家長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在我國現有教育體制下的學生,面臨著繁重的學習壓力,作為一個孩子的成長,獲取知識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也同樣重要,作為影響孩子成長的三大因素,學校、社會、家庭都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孩子的溝通。面對家長與孩子溝通的話題,每個家長的看法都不一樣,就是同一個家長在孩子不同的成長時期,對溝通的理解和溝通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下面我就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情況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回到家裡之後還有很多作業要完成,所以做好溝通工作在時間上是很有限的,我們採取的方法是多抽時間陪孩子,只要兒子在家,盡量回絕所有應酬,實在推脫不掉的,父母雙方會協商好,留一個人呆在家裡,找機會跟兒子聊聊天,詢問一下學習情況和學校的情況,同時還會從兒子的精神狀態中發現一些問題,身體是不是不舒服,作業是不是來得及做,考試成績如何等等。發現問題之後,可以及時調整。對於考試成績,作為家長,我們一直是認為應該在每次的考試中發現問題,吸取經驗教訓,而不是簡單的問一下分數了事,或是狠批一頓,或是表揚一番。比如在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時,兒子考得不理想,心情很糟,為了給兒子調整心態,我們從第一次月考之後,就每天晚自修結束後接回家裡,不住校。中考之前的一模考試,兒子仍然沒有考好,這時對他的自信心有些打擊,認為自己怎麼總是考不好。我們這裡跟他分析,模擬考試暴露出問題應該是一件好事,關鍵是如何改正錯誤,今後不要再犯才是最重要的。在二模考試中,兒子成績有些進步,這時我們又提醒到,還要看到存在哪些問題,下次還要改進。我們認為,教育工作是一門學問,看似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又不是那麼容易。要有耐心、有決心、有信心。總之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在每個階段給孩子制定一些目標,這些目標要有一些高度,但是又是可能實現的,當他達到這個目標之後,再制定新的目標。平時要多與老師溝通,及時發現一些問題後,再與孩子溝通會更有針對性。我想通過學校、老師的辛勤教育,家長的密切配合,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孩子都會有美好的明天。我們永遠是朋友106 沈翀史熠 家長兒子已經上高一了,將近一米八的個子,那天,他站在我面前說:「老媽,老師讓你寫一篇文章,是關於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這個話題的。」聽了兒子的話,我才第一次認真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兒子都這麼大了,那麼多年我是怎樣以一個家長的身份與他相處、伴他成長的?細細想來,覺得自己真的不像一個家長,很多時候,我是作為兒子的玩伴與他相處、相互交流的,所以,我們之間包括兒子與他父親之間的溝通,應該說一直以來都不成問題。把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在眼前擺一擺,可能是以下幾方面原因促成了我們之間順暢的溝通與交流。一、 盡量多地與孩子在一起小時侯,孩子對世界、對身邊的人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缺乏安全感,他也自然地要從父母那裡尋找一種踏實,家長應滿足孩子的這些要求,給予充分的安全感,這樣,孩子心情才會愉悅,成長的環境才會寬鬆,身心才能健康發展。等孩子慢慢長大了,看似獨立了,其實不然,每當夜晚,如果父母都不在而只留孩子一人在家吃飯做作業,孩子的情緒會受到影響,既而會影響他的學習,所以,雖然我兒子長得高高大大,但在他上高中住宿以前,每天晚上,不管工作多麼忙,我們總會有一個人回家來陪孩子吃飯,飯後他做作業,我們就在家裡看書或做家務。事實上,孩子讀初中了,家長在學習方面已經幫不上多少忙了,但家長在不在家裡孩子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心理有了安全感、踏實感,學習才會有效率。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一個人在家裡,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我認為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可以有多種途徑,應該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而不是刻意的。記得兒子剛上小學時,他上課不好好聽,還對同學說:「我不聽不要緊的,我媽媽也是老師,她會教我的。」當他捧著書本問我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時,我問他老師上課有沒有講過,他說講過但沒聽清楚,我就認真地對他說:「媽媽在學校是老師,要教好學生,而我在家裡只是媽媽,要負責你的吃穿住,學習是要靠自己的。」從此以後,類似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為了與他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我儘可能多地和他在一起,我跟著他看球賽,一起討論賽事、評論球員,還幫他買足球雜誌和他一起把貝克漢姆和小小羅的圖象貼在房間的牆上;兒子喜歡看娛樂頻道,有自己喜歡的歌星和歌曲,我也聽這些歌星的歌,了解他們的行蹤和新歌動態,我還跟著兒子學說一些時髦的現代語言,這樣,只要有空,我們就可以聊許多學習以外的輕鬆的話題。聊的過程中,是我掌握兒子思想、喜好等方面信息的過程,也實現了我們之間良好的溝通。二、 盡量明白地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有不少家長卻有這樣的想法:我對孩子的愛不能**裸,愛在心底就可以,不能說。其實,每個人都有被愛的需要,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從小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性格開朗、身心健康、對事物興趣濃厚、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老外總是用肢體語言或文字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意,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覺得世界充滿了愛,多麼陽光的心態!我也儘可能地讓兒子有所感覺。孩子喜歡睡懶覺,每天早上都要我叫醒才起床,很多年,每天早上,我都是以撫摩孩子的頭、手、背這樣特殊的方式把他從睡夢中喚醒,而不是大聲命令式的叫喊,這是一個再小不過的細節,但可以給孩子一個幸福快樂的一天的開始,;在兒子初三複習階段,我每天晚上為他準備好宵夜,或一個麵包一份牛奶,或一碗麵條,都能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父母對他的重視、對他的關愛。在他感受被愛的同時,也懂得了關愛與付出,他經常會主動打電話向不在身邊的爺爺奶奶問候,詢問身體狀況,颱風來了問問風雨情況,天氣轉冷提醒多加衣服。上初中時,他上學路上總有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兒子說他沒有很多錢,但每周總會給他兩次;與他一起上街,看到路邊乞討的人,他都會蹲下去把錢放在盤子里,還告訴我說:「要麼你不給,要給的話就不要扔下去,這樣的人也是需要尊重的。」每當看到這些,我就感到欣慰,一個人心中有愛是多麼重要啊!三、 盡量平等地與孩子相處在我們家,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個人一樣大,也就是所謂的沒大沒小,有一段時間,兒子直呼我們的名字,我們很響亮地答應著,沒什麼彆扭。我們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們也會徵求他的意見,聽聽他的想法,這樣既培養了他的責任意識,也使他明白遇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小學高年級時,兒子對音樂和體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要學二胡吉他,我同意,他要進足球隊,我也不反對,只是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成績一旦下降,這一切都將終止。為了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兒子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而且,由於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總是樂呵呵的。我們也很信任孩子,給他充分的自由度。比如說零用錢,我們每個星期都給他零用錢,告訴他該怎麼花,如有剩餘就是他自己的,然後就不再多管,只是默默地觀察,結果兒子沒有亂花錢,而是自己存著,有100元零錢了就提出要換100元面額的,我總是爽快地答應且常常是90元就可以換100元,以示肯定和鼓勵。兒子上初二時,一度情緒波動大、煩躁不安,進房間就把門關上,還不理不睬的,學習成績下降,我覺得又是一個典型的逆反期到了(五年級時曾有過一次),我們很著急,但知道不能來硬的。我到學校與班主任、任課老師接觸,了解他在學校的表現,後來終於找到了原因,但我不能馬上找他談,得等待時機。一個周末,家裡就我們倆,晚飯後他做作業,我在旁邊陪著,後來從一個話題入手,我從自己那個時候的一些事情聊起,婉轉地告訴他這個年齡段有一些想法是很正常的,關鍵是要把握分寸,分清主次,後來,他主動提出要一起去河邊綠化帶走走,我求之不得,一個多小時的散步聊天,兒子把心中所想和困擾他幾個月的煩惱和盤托出,從此又恢復了往日的陽光心情。整個過程,我沒有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去教訓和指責他,而是以一個朋友、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去開導他,共同交流對問題的看法,這樣,既達到了我預想的目的,還拉近了兩代人之間的距離。與孩子相處,實在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彼此之間保持親密的關係,是勝過許多教育的。」這是我長期以來一直信奉的,也是我一直努力和追求的,無論是為人師還是為人母。雖然我不是很像一個家長,但我更願意我們永遠是朋友!面對現實,互相鼓勵,共同提高107 徐文馨 家長對大多數家長而言,自己的孩子在沒有和父母產生溝通不暢,思想隔膜,對立情緒;或者孩子沒有偏離正行的言行,思維之前,很多家長都以為看著自己孩子長大的,天天相處,了解自己的孩子,如同自己的手心,手背一樣。其實未必。許多人到了中年後才認識幼時對父母的敬仰,少年對父母懷疑是一個過程,到了中年才算對生活較為深刻的認識,因為社會大背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社會細胞的家庭也發生著變化,從以前四世同堂,三代居一室,到當今的三口之家,單親、隔代相居。而作為個體、尤其是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接受更快,思想的變化更有隱蔽性。我們大多數家長,不可能對孩子進行文化課程上的教育、輔導,即便有,也是很完整、完善。因此,家長要求和孩子溝通、產生「共鳴,如果能從孩子喜聞樂見的事物,著手就會有共同語言,有了共同的語言就容易溝通,。例如,把孩子的課本拿來看看,不懂向孩子請教;和孩子談談動漫,好男兒、超女;孩子比較感興趣領域的知識;和孩子講講自己工作上的事,也向孩子了解校園裡的事情。所有這些都有益的,思想不相通,認同感對不上號,那就象堆積在沙中的泥沙雜草,堵塞了交流的通道,真正的溝通也無法達到了,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和孩子講道理、談觀點,了解情況,當然就會碰鼻子或爭執。有了疙瘩不用急,不妨暫時放一放,冷靜思考一下,調節一下心情,選擇適當的時候再交流,不然「欲速期不達」。其實與孩子是這樣,與同事、鄰居、朋友、老闆也是如此。家長與孩子擁有親密和諧的關係也好,溝通中產生了問題也罷,看起來好象表現在某一個點,一個時間段上,但很大程度上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所以和孩子打一片,以朋友的心境,參與孩子的活動,收穫會不錯,這一點上電影《音樂之聲》中的家庭教師,上校的身上我們會有所啟迪。我每個家庭的成員在表面形式及深層次上的角色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反映的焦點也不一樣,採取問題方法也有區別,不能一概而論。我個人認為家長做到,做好以下幾點是很有必要的。一、家長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這裡所說的平等,是在扮演好自己真正的角色,各盡其責職前提下的平等。不是絕對平等。更故事等同。雖然「君為臣鋼,父為子綱」的封建思想早已被否決,但實際生活中有些家長仍抱有「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你現在仍在吃我的,用我的……「等不積極的,不符合時代意識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思想意識在孩子小時候是能夠接受的,但孩子長大後就產生了鬱悶,令人擔憂的思想情緒。在與孩子了解情況、交流感情,明辯是非諸多方面,做家長不妨的多種身份進入角色:朋友、同學、鄰居乃至老闆,也可轉換角色,真真切切地給孩子以呵護、保護,平等、關愛、尊重。同時也應意識到社會的複雜性,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曲折性,不可預知性。對孩子放任自流,過分包攬、溺愛,任何極左、極右的思想方式都是不可取。我個人對女兒幫助是「自然生長,適時扶正。」二、與孩子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關係那天,女兒在給我「家長通知論壇」的通知時,隨便說了一句「看你的嘍」本來不以為然的我頓時感到有點壓力。回過頭來想:如果在考試之前,大人的有些話不同樣也影響孩子的情緒、心情嗎?「理解萬歲」提倡了許多年,但實際生活中較難進行,或者水份較多,究其原因是自我,自主意識太強了。每個人均幼兒、少年、中年再步入老年。家沒有理由自己年少時疏於學習,至今仍不學習且要求孩子學習撥尖;自己缺乏責任,隨波逐流而要求孩子面面俱到;自己不敬理老人而要求孩子自己言聽計從;自己寸土必爭卻要求孩子與同學搞好關係。相互和諧,融入集體。事業成功的家長不應把自己的光環套在孩子頭上,正在辛勤努力,為生活而奔波的家長。在孩子處於終事,但認識問題不很深刻的時期,家長也應該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念方法。只有把自己已有的經歷、經驗、失敗、社會客觀存在的問題講給他們聽,做到適當的引導,主要還是由他們自己去歸納、整理、吸收、摒棄。「理解」二字不可能是單方面的,必須是雙方多方面的,父母和孩子都應認識到各自的職責、任務。父母要體諒孩子學習的辛苦,壓力,青春期本身帶來的困惑;孩子也要認識到大人為生活而付出的艱辛心血。三、家長要以身作則,提高自己的素質,完善自我人格,為孩子做個榜樣。無節制地喝酒、懶散過高的期望,是我在一個時期內很大的人格缺陷,生活缺點,親朋好友對我的勸告,尤其是女兒對我的提醒,監督使我正在遠離它們,女兒希望我是一個文明,和藹、大度、親切的老爸出現在人們面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其實,我們大人在比較孩子的時候,殊不知孩子也在比較家長,給家長是否合格打分。很難想像家長沉湎於上網,喝酒、麻將、舞廳會給孩子帶來好多影響。在眾多廣告中,那則母親為婆婆洗腳,受感染的兒子端來一盆清水為母親洗腳的廣告深入人心,感人至深。其實一個人的品格是不以地位高低、財富多少,年齡大小衡量的。《師說》從理論上闡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指出上至「聖人」下至「巫醫樂師上百之人」「不恥相師」「猶且從師而問」的良好風尚。認真地採納兒女的方法,接受兒女們的道理,這既能提高、完善自己、更能鼓勵他們,理順二代的思維,調節二代人的關係,很多人看過《成長的煩惱》,劇中漢遜、邁克、波思等鮮活的形象讓人至今難的忘懷。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但不斷地在矛盾中尋求和諧;犯錯後認真改過;爭論後達到統一,從而營造出溫馨的氛圍,並在煩惱與快樂中成長。十全十美的人是沒有的,即使象濮存昕這樣一表人材,溫文爾雅,又有文化修養,又有財力,同時還富有愛心的人,說他十全十美似乎也不恰當。在許多方面,我們大人必須與孩子共勉,共勉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平台來互相溝通,鼓勵、監督、提高。家長應直面人生,解剖自己,其實勇敢地承認自己的缺點、無知,在思維導向,思維方式上不斷地修改,完善自己。第七屆家長論壇通知中第一段文字即指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人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即是老師就應以社會為大背景,結合家長、孩子、家庭現代文化意識,思想的不同觀,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地進行「傳道、授業、解惑。」溝通從「心」開始——淺談與孩子溝通的幾點認識107 陳琦羊 家長現實生活中學生和家長之間普遍存在著缺少溝通,彼此存在著看法不同,想法不一,甚至壓根就談不到一塊,時間一長,思想衝突,觀念差異,雙方便陷入僵局。這些現象的存在首先對家長是應該引起重視的,記得著名學者季羨林寫了《牛棚雜憶》後,有年青人,甚至有中年人瞪大眼睛,滿臉疑雲,表示出不理解的樣子,是啊,兩代人,生長在不同年代,環境,接受的事物都不同,這就需要用時間慢慢來,互相溝通,一點一滴,從「心」開始。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孩子與家長之間也需要溝通,而且非常有必要。如果一味存在著「家長制」這種觀念,「獨載」對孩子的人格,那麼只會使相互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產生隔膜,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過分的溺愛,會導致孩子沒有耐心,脾氣暴躁,困此,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是件不容易的事。蘇聯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耐心誠懇地運用上帝一次次來訪的傳說故事來回答14歲好奇的女兒提出的關於「什麼是愛情」的問題,還有鋼琴家傅沖與父親間的溝通,大家很熟悉的「傅雷家書」。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願意和自己的父母來溝通的,或許是由於你家長的疏忽而導致孩子不願和你溝通,你想過沒有,當你的孩子正想和你溝通時,你是否用「沒時間」來拒絕過,是否耐心地聽完,是否認真地聽?這些都是導致溝通困難,失敗的原因。雖是長輩,但家庭地位是平等的,起碼是尊重,以朋友來相處,我是這麼認為的,想必其它的家長朋友也有同感。一兩次的聊天成為知己,朋友是不可能的,要有耐心,要看到優點,閃光點,世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學會包容,包容缺點,學會賞識,賞識孩子,多讚美,少批評,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當然,糾正關鍵性的缺點一定要注意場合,不注意場合的數落,批評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傷了孩子的自尊,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要考慮成熟後,選擇機會來說。現在推出「知心姐姐」,「談心室」,這固然很好,可以幫助孩子認清是非,解除煩惱,打開心結,可我還是在想,家長為什麼不爭取做一位「知心大姐」或「知心大哥」?問題是家長必須從觀念上改變教育方法,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來改變教育方式,這一點,是我非常想與各位家長探討的一個話題。我女兒小時候彈琴,我會把這首曲子的內容、背景用故事形式講解,既練曲子,又從故事激發興趣,消除枯躁。從《十面埋伏》知道了這邦、項羽的故事。隨著知識的進展,現在是她給我講書中的事了,我曾開玩笑地說:「我們現在是站在山上的同一高度」。孩子學習的同時,家長也要儘可能地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形成一種愛學習,求知識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活上的關心很重要,心靈上的溝通更重要,家長不仿站在孩子的位置來多思考問題,有調查表明更多的孩子需要他們的父母是一個有耐心、明智、通情達理的家長,家長也需要一個有適應力、有信心、體諒父母的孩子,這一切都離不開相互間的溝通。與孩子溝通的一點體會108 盧思旻 家長我是高一年級8班學生的家長,接到班主任老師讓我談談如何與孩子溝通的話題,我犯難了。因為我這個人不善於表達,再說我確實也沒什麼好說的。雖然孩子的學習成績在老師們的幫助教育下進步得很快,可以說從上小學到現在的高中一年級,成績在逐步提高,但是和其他優秀的學生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也就幾乎沒什麼教育子女的方法可以介紹,只能藉此機會把我的幾點切身體會寫下來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期待大家的幫助,從而使我能夠提高與孩子溝通方面的能力,更好的幫助孩子進步。一、欣賞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我們做父母都是一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辛辛苦苦的為孩子付出,卻不一定能得到孩子的理解,甚至有時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我想,這可能是與孩子的溝通方面有一定問題。以前我們總是以家長的作風要求孩子做這做那,說話也有點以居高臨下,下達命令的口氣。而其中有些話會讓孩子變得很不開心,其實他們已經很努力了,只是有時我們感覺不到,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而已。我也在反思這個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學習以提高與孩子有效溝通的能力,並且在隨後的溝通中採用了教育專家介紹的「欣賞孩子,做孩子的朋友」的辦法,應該說這個辦法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欣賞孩子,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能行。當他們認識到自己也同樣很優秀時,就更願意和我們做父母的溝通了。那時,與我們溝通對他們而言就不再是一種折磨,而是一種享受。事實上他們的要求也不高,他們不在乎我們給他們買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慈愛的眼神,一個體貼的動作,就可以使他們很滿足,充滿學習的動力。做孩子的朋友,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在交流中放下以前那種居高臨下的作風,平等交流。 當然在這方面我目前還做得不夠好,有時急了也會暴露出家長作風。我想只要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換位思考,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多理解孩子,相互之間的溝通也就越來越有效。二、平常心對待考試成績現在是應試教育,學習成績固然非常重要,但我們並不應該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家庭生活的中心。特別在孩子考試之前,討論的話題應盡量避開考試、成績、排名等。當然如果考試成績好了,有時還是應適當的給予獎勵。當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不是責罵,而是協助孩子分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避免在以後的考試中犯類似錯誤,同時告訴他們:偶爾的成績不理想也是正常的,不要氣餒,要有信心,我相信你以後會考好的。記得在初中的時候,孩子有幾次考試成績不太好,她回來的時候,我們就感覺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鼓勵她,使她放下思想包袱。當她感覺到我們沒有責備的意思,心情很快就恢復了,重新恢復到正常的學習狀態中。當然不可否認,我們做家長的在心裡還是非常關心她的成績,在她心情好的時候也經常要問這次考試「班上第幾啊」、「年級第幾啊」。但我們有個原則,就是從來不說「你要考上班裡第幾」、「你要考上年級第幾」等類似下達指標的話。三、期望值不過高其實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一直定的比較低,當然期望值隨著她的進步在調整,但絕對不會定得可望不可及的地步。記得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問我對中考的期望,我當時回答她只要考上二中我們就很滿意了,其實我們家長的心理多麼希望她能考上一中,但我覺得孩子本身是希望考上一中的,而且她也正朝這個目標在努力,我不想給她太大的壓力。考上一中以後,我孩子又問我對她的將來的學習成績有什麼期望,我就告訴她,只要你認真學習就可以了,到了高中,特別是一中,全市的尖子全部集中在一起,你要有思想準備,考試成績,特別是排名不理想是正常的,到時候不要灰心,而要坦然接受。如果你一定要我說個目標的話,全校同年級八百多學生中,希望你能進入前四百名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向第二目標進入前兩百、第三目標進入前一百名的方向努力。我想孩子是理解我們的,我們不給她太多的壓力,但前面的目標很多,可以輕裝上陣逐步完成有可能完成的目標。四、教育孩子全面發展我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快成材,但我想並不是學習成績上去了,考上名牌大學就算成材了,而應全面發展成為有用之才。因此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外,也非常注重對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首先重視孩子為人處世能力。因為她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收到寵愛,容易養成以自己為中心的自私習慣。因此我們經常教育她要尊重老師,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相互幫助,要有忍讓與寬容之心。同時要求她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我活動,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等等。其次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我是一直反對孩子整天埋頭讀書的,經常帶她鍛煉身體,因為我們覺得和學習成績相比,健康的身體顯得更為重要,只有好的身體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在初中的時候,在學習之餘我們也經常陪她打球、散步。現在上高中開始住校了,我們也時時提醒她學習不要太緊張,晚上要早點休息,絕對不要加夜班。總之,作為家長,只有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教育孩子,如果溝通失敗,那麼家長對孩子的一切幫助將成為無用功。由於我們做家長的文化層次不高、教育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還不夠專業,孩子在很多方面也不盡人意。但欣喜的是孩子上了嘉興一中這樣一所好學校,在成長路上有一個良好的新起點,我們相信在學校各位優秀老師的教育下、在孩子自身的努力及我們做家長的協助下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溝通------家庭教育的金鑰匙108 王晨熹 家長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首先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明顯的代溝,活躍的思路,封閉的內心,青春期的萌動,讓二代人之間的溝通成為障礙,但這一時期又是家教的關鍵時刻。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必須通過有效的溝通,如何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變化,掌握孩子的發展動態也必須通過有效的溝通,如何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品行更要通過有效的溝通。但讓大多數父母束手無策的是這一時期的孩子最不喜歡的是父母的嘮叨,反覆的盤問,刻板的教條。那怎樣才能變天塹為通途,體現溝通無處不在呢?一、 溝通緣於信任做父母的平時都有一些好朋友,無話不談,因彼此信任,溝通就無障礙。當你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體,你必須充分信任他,信任的前提是你把你的一些秘密與他共享,讓他分享你的甜酸苦辣,讓他成為你可信賴的朋友,那他自然而然也會把你當成他可信賴的朋友,幫他分憂解愁。平日里,我們會有意無意地把工作中的煩惱跟兒子說說,一方面讓他感到父母養家糊口的不易,另一方面也讓他感到你對他的信任,把他當作知心朋友。遇到自己心情不好時,他反過來會小大人似的安慰你:想開點,要快樂生活,不要自尋煩惱。遇到家裡買房子、買車等重要事情總聽取一下他的意見,他也會很認真地提出建設性看法,你跟他話越多,他跟你說的悄悄話也越多,彼此之間的信任也就建立起來。溝通緣於信任,大人之間明白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你與孩子之間。二、 營造寬鬆、和諧的溝通環境溝通也需要營造氛圍,你不能突如其來,也不能嚴肅刻板,讓孩子心存戒備,無法與你平等對話。把你想溝通的道理滲透到生活中去,可以在散步時與孩子一起聊一聊,吃飯時與孩子一起談一談,看電視時與孩子一起想一想。往往在這種時候孩子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把他的想法毫無顧忌地全盤托出,也往往在這種時候他比較能接受你「無意」中灌輸的觀點,受你的影響。比如我們想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個性,不能以命令或說教,可以在孩子的日常行為中去規範。我兒子小時候對下圍棋感興趣,我們就讓他跟老師學,但過一段時間,他對畫畫感興趣了,說要學畫畫,我們告訴他:既然你已經選擇了圍棋,你必須全身心地投入,要學好學精,不能半途而廢,畫畫只能作為你的樂趣,你平時空下來可以畫,但主要精力必須放在學圍棋上,為此我們放棄了奧數興趣班、英語興趣班等等,目的是讓他學一項、愛一項、鑽一項。兒子在小學畢業後順利地獲得了圍棋業餘五段,拿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並多次在省級、市級比賽獲獎。又如:兒子喜歡游泳,他爸爸跟他提了個要求:你每次游泳要比上一次多游一點,每次要有一點進步。這樣堅持下來現在兒子一口氣游2500米已不成問題。堅持與進取是大人難溝通、孩子難接受的二大品格,但我們通過日常的行為規範讓孩子欣然接受了。三、 溝通應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想到溝通,很多父母第一件事就是問孩子:你最近考試考得怎樣,學習上有困難嗎?孩子很煩這一點,其實他心裡在想:除了學習,你不能談點別的。溝通不能只停留在學習上,古人云:愛子女以其道,愛之,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如果孩子養成了好的品行習慣,學習你不去過問,他也會出色的。關鍵是你平時對孩子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溝通。比如遇到我喜歡的文章,我會和孩子一起欣賞,在欣賞中探討一下人生的含意,同樣孩子也會把他喜歡的文章介紹給我,除了學到了文中的修辭手法,更領悟到作者堅毅的性格。通過閱讀來溝通是一種方式,有時當面不好意思說的話也可以通過寫信來表達。我在最近寫給兒子的信中提到:十六歲的花季,爸爸媽媽伴你欣然走過,特別是經歷了中考的洗禮,我們明顯感到你越來越成熟了,越來越懂事了,從你對爺爺奶奶表現出來的孝心,到你對爸爸媽媽身體有恙時的關心;從你去看望小學、初中的老師,到你幫助中考失意的同學,這一舉一動體現了你對他人的關愛,這是對我們關愛你的最好回報。愛心是伴你今後一生的最佳財富,你具有了,你也就富裕了。要及時讚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並通過溝通上升到一定高度。四、讓孩子學會溝通的藝術在大人們面前,孩子總處於被動的地位,家長們常常是溝通的主體,怎樣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學會主動溝通並善於溝通呢?關鍵是讓孩子更多地接觸社會,除了學校的老師、同學,家庭的親戚朋友外,關注一下他與陌生人之間的溝通,及時引導他與人交流的方式,並有意識地購買一些這方面的書籍,如:卡內基的《溝通與人際關係》、青少年健康叢書《你會交往嗎--溝通的藝術》等等,讓他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平時遇到比較有意義的集體活動,我們力邀他一起參加,在活動中觀察他的溝通能力,並回家幫他指正。今年暑假我們全家一起去雲南旅遊,除了開闊視野、激發興趣,熱愛自然外,也是一次極佳的溝通交流機會。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團隊里,他能很快與別人打成一片,對待叔叔阿姨和弟弟妹妹他能選擇不同的交流方式,從和叔叔阿姨們的禮貌交談到和弟弟妹妹們的謙讓隨和,體現出一個陽光男孩積極開朗的個性,深受大家的喜愛。因團隊里都是福建人,他也通過溝通結交了一批遠方的朋友,回家以後,還保持經常性的聯繫。其實每年我們都會帶他出去參加這樣的活動,但每次要求能有些收穫。學會了溝通的技巧,孩子長大以後能很快地適應任何陌生的環境。卡內基認為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能力占其成功要素的85%,如果家長能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放心地讓他放飛了。最後,讓我們通過溝通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相互尊重、體諒、理解、支持,讓孩子在整個高中階段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做孩子的知心朋友109 李沁園 家長當女兒成為嘉興一中的高中生時,作為父母,真是由衷地高興,因為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學習領域。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遠遠比不上許多家長,回憶孩子的成長過程,有著太多的愧疚和不安,但相信有一點是正確的,那就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幾天前,老師告訴我說,我是家委會成員,要求談談關於孩子教育方面的話題。當時心裡特別沒底,但我沒有拒絕,因為我知道,老師對家長的信任也是對孩子的信任,對家長的寄託也是對孩子的寄託,作為家長,要配合老師,配合學校,與孩子共同進步,所以,我還是爽快地答應了。也許,是女孩子的緣故,我們操心較少,看著女兒成績優異、表現優秀,我們家長為之驕傲。然而,孩子進入高中之後,許多方面已不同與中學和小學,能否適應高中階段的環境,是實實在在面對的問題。當然,這也意味著父母將有一份更大的責任和義務。這裡,就自己的一些觀點談談與孩子交朋友的吧。首先,了解孩子的心聲。一直以來,我們把孩子自立能力的培養放在了首位,考慮到孩子未來的工作、生活乃至孩子的一生,自立顯得格外重要。上小學時,我們選擇了寄宿制的嘉興市第三實驗小學,給了她離家的距離和空間,從某些角度上來看,她學到了很多,學會了生活自理,能把被子疊的整整齊齊,還能照顧好自己,遇到問題能獨立解決……然而, 當我發現孩子越來越多的同學電話和簡訊時,突然感到,孩子已經長大了,她需要交流,需要吐露心聲。父母除了生活上的、物質上的一些需求外,很少有深層次的交流。這種現象表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滿足來自同學和朋友,而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則成為了物質需求的提供者。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能真正從內心理解和接受我們的孩子,為什麼不能轉換角色,與孩子平等交流呢?因此,心靈的交流就從現在開始!其次,家長和孩子共同進步。孩子最好的學習範本就是家長。跟孩子一起聊天,一起娛樂,一起大笑——每一個親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學習。有的時候,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呢?這就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其實,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不同」的孩子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孩子接受的目的,也是尋找「最真實的自己」。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養育孩子的任務對每個父母都是新的,要趕上時代的腳步,每個父母都有許多新功課要學。一個教育學家例出的五門功課就夠我們家長學的:發現孩子的獨特性、理解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真愛的互動、解放孩子的手和腦。孩子的成功始於父母。教育孩子先從教育自己開始。所以,想要培養出21世紀的人才,先要學會做一個21世紀的父母。最後,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有一位多年執教的老師說過:「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曾例舉了有個家長將女兒送到校門口,都會對孩子說:「媽媽希望你今天又是開心的一天!」這位母親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讓孩子知道,無論出現什麼問題,媽媽都會幫她的,所以她才會和媽媽成為真正的朋友,才能無話不談。「你需要我幫助嗎?」是這個母親的口頭禪,現在她的女兒已順利升入理想的學校。這個故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是多麼重要,這不僅拉近了距離,更會讓孩子樹立起自信的念頭,這就需要我們家長不斷地給孩子鼓勵。嘉興一中英才薈萃,佼佼者會聚一堂,記得剛走進這所學校,孩子心理壓力很大,第一次考試成績就不太理想,給我們打電話時情緒很低落,她爸幽默地說:我剛進大學時,幾何學考了36分,但到期末時,成績已達96分,不要太在意,看看問題出在哪?我們知道你一定行!鼓勵使孩子堅定了信心,為學好各門功課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礎,這次月考成績明顯有了提高。回憶對孩子的教育歷程,將感受歸納為四點:一是要尊重孩子的個性,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二是要關注孩子的愛好和特長,讓孩子張揚個性,展示自我。三是要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四是要對孩子進行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成就感和上進心。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家庭,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都是幫助孩子、鼓勵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站立起來!這既是家庭的需要,也是全社會的需要!孩子期望長大,渴望自由,更需要親密。願所有的父母都能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做孩子永遠的知心朋友!關於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的若干提議109 方雪瑩 家長說實話,剛拿到「如何和孩子溝通」這個話題時,我自己也愣了一下。的確,在平時我們都忙於工作,卻忽略了與孩子溝通這一重要環節。曾經聽我女兒說過她的老師給她講過一件事;在一個家庭里,父母與孩子之間從來不用說話來相互交流,而是利用小紙條來進行基本的交流。聽來應該會很心酸。那麼在父母一方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這有幾點建議。首先要主動。現代的孩子總有一種流行的觀點,孩子們用流行的詞來講就是代溝。在孩子的潛意識裡總覺得父母的思想死板,頑固。我們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徹底消除孩子這一錯誤的想法,灌輸一個正確的觀點-----父母與孩子之間不僅僅是長輩的關係,同樣也是朋友。其次就是家長自身的要求。古人說言傳身教,事實上,身教重於言教 。所以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要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如在家庭中設置一個讀書角; 經常和家人一起看書讀報,討論交流;經常與家人一起參加文娛體育活動。與此同時,父母的教育更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關注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但是最近在教育論壇上,我經常看到此類文字「我最討厭的事情,就是爸爸媽媽偷看我的日記、偷聽我的電話。我覺得他們看我就像看賊一樣!這樣下去,我覺得自己和他們的隔閡越來越大,甚至不願意和他們交流了。」這反映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父母與孩子之間缺少信任。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獨立性的增強,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記就變成了孩子傾訴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對孩子「負責」「關心」為由,想方設法翻看孩子日記,偷聽孩子談話,殊不知這些父母親的做法卻正是孩子們最反感的行為。一位社會學教授認為,家長偷看日記、偷聽電話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對孩子關心不夠、缺乏信任的表現,容易造成孩子對家長的不滿情緒,產生新的溝通障礙。父母應尊重孩子們的隱私權,不要輕易去動孩子抽屜上的鎖,因為它是用來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強行打開,孩子的心靈大門就會從此對你緊閉。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孩子應該多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但過度的讚美反而會促使孩子萌發虛榮心。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最後請家長們記住以下幾句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家長隨筆111 沈超 家長接到兒子沈超交給的任務,一開始也沒覺得怎樣困難,這麼多年家長做下來,寫點心得總是有的,等到坐下來拿起了筆,這才發現這個題目實在是太大,有些老虎吃天-----不知如何下口的感覺。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們普遍的心態。如何把讓孩子健康地成長是每個家庭都必須面對的難題,孩子從小到大,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有可能對其產生影響,作為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多接受正面的和健康的影響,少走彎路。這其中,除了學校,家庭的影響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孩子,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我認為主要是家庭的責任。因為學校作為一個大環境,對每個學生來說是平等的,而造成每個孩子性格差異的主要是家庭的影響。所以家長對於自身對孩子的教育以及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關於家長如何於孩子溝通,我覺得這還是屬於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這一範疇,討論這一問題不應和教育脫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影響力也和學校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作為家長的我也應總結一下這麼多年來對孩子的教育以及如何與孩子交流溝通方面的經驗和不足,希望能與校方及各位學生家長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總而言之:一切為了孩子。對於我來說,我和孩子相處得還是比較融洽。孩子現在大了,什麼事情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但我們之間似乎並不存在什麼代溝,至少我自己這麼覺得。雖然孩子自己肯定會有一些會和同學朋友說但卻不會對父母說的話,會有一些他認為「不能說的秘密」,我認為這都是正常的,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的私人空間也會越來越大。但也許有人會問:作為家長,你不擔心么?的確,和孩子年幼時完全在父母掌控之中相比,現在當父母的不能時刻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或做些什麼,會不會交上不好的朋友,做出不好的事情。。。。。。可能每個孩子到了這個年齡,他的父母都會有這樣的擔心。該怎麼辦呢?我認為,如果現在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話,是說明在這之前對孩子的教育有所欠缺,今天的擔心是在為過去的疏忽買單。一個人最終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完全取決於他都碰上了一些什麼樣的人。作為最早並且與孩子相處時間最多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所以我從小就很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尤其注重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我認為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習慣要比智商更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應該讓孩子明白:即使自己有些小聰明,也不能指望這點小聰明能為他實現任何事,只有勤奮和努力才能讓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12分的作用。所以在孩子表現出努力和專註的時候,我總是會及時地予以肯定和鼓勵。另外,也儘可能的和學校配合,督促他的學業,業餘時間也迎合孩子愛好音樂的特點,讓他學習鋼琴。在性格上,我也教育孩子:你可以有脾氣,但是你要明事理。所以,孩子成長至今,雖說我們做父母的花了無數的心血,但總的來說,孩子還是比較懂事,也讓我們比較欣慰。經常見到外國影視作品裡父母和孩子為了某件事而進行很正式的談話,但我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談話還是比較少,這也許是習慣的不同吧。我覺得交流並不一定得有內容,一家人多點時間在一起,一起說笑,一起吃飯等等都是交流,也有助於你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即便出現什麼問題,也能及早發現。總而言之,盡量讓孩子覺得家是一個快樂的地方,而不是一個沉悶並且不想呆的地方。最近在網上見到一篇報道,是對於中學生的一項普遍調查,結果是很多學生表示,放學後最不想去的地方是家。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繁忙的工作,大量的應酬,使很多家長和孩子之間長時間缺少交流,並理所應當地認為自己為了家庭努力工作,家人應予理解。我覺得這種疏忽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危害很大。所以,我一直很注重營造融洽的家庭氣氛,工作再忙,我們父母也儘可能多的照顧家庭和孩子,不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忽視。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能夠對孩子產生影響的人和事越來越多,這也變相削弱了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影響力。但我並不因此感到失落,因為孩子早晚會長大,而我們家長的使命還遠沒有結束。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112 朱琴玥 家長儘管說我們天天與孩子生活在一起,每天也有些許時間與孩子溝通,但如何與孩子溝通,溝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溝通的方式方法正確與否,我們卻時常忽略。應該說,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無不受到家長熏陶,孩子在家庭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在外就可能有什麼樣的表現,細細想來,責任重大!那麼家長應如何做好與孩子溝通這遍文章呢?下面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談談幾點粗淺的認識。一、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內涵近日翻看辭海對「溝通」的解釋為「使兩方能通連」,本文的兩方無疑指的是家長和孩子。家長是孩子的長輩、是撫養孩子的義務人、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真誠的朋友。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觀念、人文精神、價值理念對孩子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說溝通的內容是廣泛的、全方位的、多元的。孩子從出生到牙牙學語再到今天成為一位有一定文化程度、社會感知、道德水準和思想境界的高中生,我們的家長為此已經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想,作為家長和孩子兩方之間的通連應該是建立在有益於家庭發展、有益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益於學校教育、有益於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更有益於孩子將來能夠成為社會有用之人基礎之上。孩子是可愛的,我們應珍視他們身上那些值得愛的秉賦,未來真正具有競爭力的是孩子自己的人格,在於人品制勝,在於孩子是否懂得關心別人、關注別人。我們不要一味去追求孩子的考試成績,而要的是孩子德、智、體、美及健康心理的全面發展。二、和諧的家庭氛圍是溝通的基石孩子的心靈是潔白無瑕、天真純樸的。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就會造就什麼樣的人。著名的教育家曾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就變得沒有同情心;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培養他們友情的最好手段。」事實也證明了,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一個充滿親情與愛的家庭里,每個成員之間會相互依戀、相互交流與溝通、相互學習與幫助。對待家庭中的問題,任何成員面臨的壓力和危機,都要以相互理解與支持的態度,共同設法解決。做到:同心協力、同舟共濟。家長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這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實現家長與孩子良性溝通的基石。三、鼓勵的話語善意的批評是溝通的摯友蘇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讓每一個學生終身擁有幸福的精神生活」。可以說,孩子的精神生活質量往往與家長有著不可割捨的聯繫。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因為讚美鼓勵使孩子能夠進步。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孩子有了錯誤不是說遷就了事或者聽之任之,要知道「肥田出癟稻,慣子不孝」的淺顯道理。家長在此情形下應採用的方法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使孩子在心理上完全接受你的批評。切不可使用簡單粗暴的手段,喪失孩子的人格尊嚴,孩子儘管口服但心裡不服,長期以往勢必造成溝通的障礙,形成逆反心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進步。四、身教重於言教是溝通的真經有句名言說得好,「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樹立自己的威信,給孩子形成可敬可親的形象,使孩子願意與你交流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難題。試想想,如果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且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又不孝敬老人的家長,儘管說教有方,給孩子產生的只是徒有虛偽外表,其內心的不服和疑惑卻時常有之,這樣的家長肯定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五、傾注親子教育是溝通的春風親情似春風無處不在,親情是於細微處的一種真摯的情感的傳遞,但真正感受親情,就必須要有感悟親情的能力。孩子非常在乎家長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過多的給予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可又有多少孩子想用自己的愛來回報親人呢?有的家長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有的家長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只是在物質上給予滿足;更有甚者對孩子採用的是一種溺愛,而自己卻渾然不知。由此我不禁為上述行為對孩子教育的失敗而感到悲哀,一種深深的自責和反省的情緒油然而生。正確的方法應是家長的親子教育要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根據孩子發展的各個時期特點,全面細緻地加以及時的溝通,把親情教育的真經念好,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斷引導孩子發現、體驗、感受並珍惜平凡生活中的無處不在的親情,以陶冶他們美好的情感。古往今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既是一個陳舊的話題,又是一個新鮮的課題。時光在變,作為文明時代的孩子,永遠不變的是做一個人、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今天的孩子就是明日的家長,但願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應該不象現在這樣沉重與艱辛。希望燦爛的笑容總是掛滿孩子的臉龐,輕鬆活潑,健康發展,以利於家庭、利於社會、利於祖國、利於未來。先學會做人 再做好學生------對家庭教育的粗淺看法112 姜禇婧一 家長我們的家庭和許許多多的普通家庭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今作此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向大家學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下面我就談談我們平常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的一些做法和體會,請大家多多指教。一、用愛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我和我愛人一致認為,現在的孩子其實和我們一樣,活得很累。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使得一些孩子幾乎失去了他們這個年齡應有的天真和快樂,而一個孩子要全面發展,必須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因此,我們把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放在首位。在家庭中我們和孩子是平等相處的,任何事情都是和孩子相互商量著辦,和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在生活中提高明辨是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是建立在父母親與孩子民主平等信任、互敬、互愛的基礎之上的,父母和孩子既是尊長和晚輩的關係,又是平等的朋友關係,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育和引導的同時,也得到了父母的精心呵護和應有的尊重。這樣,孩子才能愉快的接受教育,才能讓孩子每天帶笑容走進家門。讀初中起,孩子就住校了,只有周末才回家團聚。為了能與孩子多勾通交流,我們每天晚上都與孩子通一個電話,從不間斷,哪怕只有簡短的一、二句問候,或者說聲晚安。周末孩子回來了,我們盡量推辭各方的應酬,能有更多的時間相處。晚飯後一家三口總要到小區邊上的公園裡散散步,一起聊學習、聊生活、聊理想、聊未來。每年署假,我們全家都要外出旅遊一次,短則二、三天,長則四、五天,在旅遊中既放鬆一下過於緊張的心情,又讓孩子增長了見識,更讓孩子體會到家的溫馨。二、讓孩子做家庭的小主人中國是一個禮儀之幫,禮貌待人是我國傳統的美德。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首先是要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感恩,學會尊重別人,學會真誠待人,學會為他人著想。我們想,只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我們覺得,讓孩子從小學會懂禮貌,熱情待人尤為重要,這也是教育孩子學會處事明理的一種方法。如家裡來了長輩,可以讓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出現,可以鍛煉孩子做事處事的態度;來了同齡人,以小主人的身份出現,可以鍛煉孩子與人友好相處,友愛他人。給孩子以實踐與人友好相處機會。行為形成於實踐,積極培養孩子獨立做事,就要給孩子鍛煉的時機,放手讓孩子做一些他能夠承擔的事情。記得小孩還在上幼兒園時,我們就讓她經常到門口小店裡去買醬油、味精、鹽之類的日用品;上小學時,給她脖子上掛個鑰匙,自己放學回家,還偶爾安排一些掃地、洗碗之類的家務活,在點滴小事中培養孩子為人處事的能力。到了中學裡,就著重培養她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有時她會問我們一些人際關係相處方面的事,我們總是先讓她說有幾種選擇,然後和她一起分析每一種做法利弊,再讓她自己作出決定。三、提高自身素質做孩子的典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讓孩子潛移默化,耳薰目染。所以,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們夫妻倆人業餘愛好就是看看報紙、看看電視新聞、看看書,在家有空的話,有時也看看孩子的課本,溫習一下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這倒並不是為了教她,而是為了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在學習方面,我們教育孩子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善待同學,要刻苦學習,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什麼事情只要儘力去做了,結果無論怎麼樣,自己都不會後悔」。我們還鼓勵孩子積极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如朗誦、舞蹈、繪畫、書法、器樂、運動等。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全面的發展。所有這些,我們做家長的只是引導,決不強求。這樣孩子就有了比較寬鬆、歡樂的成長環境,身心就能健康成長。總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以最普通、最樸實的方法影響著孩子、教育著孩子。我們做父母的和所有的老師一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培養著我們的孩子。以上是我們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有不妥之外,請多多指正。謝謝!我與兒子的點滴113 陸振源 家長當今社會中三口之家,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全部、未來和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因此每一個優秀學生成長的背後既有家庭的付出又有教師的艱辛與無私奉獻。創設良好的家庭氣氛首先,應創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這是因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有效教育,培養孩子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背景。當家長的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用良好的家風影響孩子。孩子生活在和諧溫暖的家庭,受到的是積極健康的精神影響,他們的心情總是愉快的,精神總是飽滿的,思想總是積極進取的,行為習慣自然也是良好的。為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當家長的要節制自己的行為,要為孩子做出一些犧牲。父母為孩子樹立榜樣,應有自我完善意識,不斷修正自身的不良習性。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影響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對於模仿性、可塑性極強的青少年來說,無言的身教比什麼都重要。父母的社會行為,言談舉止,就像一面鏡子,對孩子產生著無言而最直接的影響。然而每對父母,每個家長也都不是完人,或者說總有不符合時代要求的不當行為或習性。因此,為了教育孩子,作為家長的父母進行自我重塑,不斷克服並修正自身之不足,不斷充實並完善自己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成功實施家庭教育的關鍵之所在。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的習慣,要適當放棄自己的愛好,下班後少看電視,不聽錄音,與孩子一起學習。孩子看到家長常常學習,努力工作,自己也埋頭讀書。孩子感覺:「家裡充滿了讀書的氣氛,這種氣氛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凈化,能養成孩子專心學習的好習慣。」如孩子理科較好,有人認為我這個當爸的理科教師給他補的,其實我每天忙裡忙外的,哪裡有時間輔導他呀!原因還是氛圍。家中的一種濃厚的學習氣氛,家中這種氣氛熏陶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喜歡上了學習並不斷進取。可見,氛圍的能量多大,多麼微妙。每一個家庭都要努力創造一個文明的、和諧的、健康向上的氛圍,以便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思想、好習慣。適當要求 及時肯定肯定就是使孩子們知道我們看出了他們的進步,如果我們肯定孩子朝正確的方向邁出的每一步,我們就會使他們感到鼓勵,因而取得更大的成績。在這時和孩子說話,既要注意使用溫和平靜的口吻,把話講清楚,讓孩子有親切感,又要用充滿鼓勵的眼神,讓孩子從你的眼神里看出你對他的滿意與信任。在注意孩子的每一個進步上,我們做父母的都應該格外敏感並及時給予鼓勵。當我們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有所表示的時候,可以看到非常顯著的效果,話語可以很簡單,但是孩子卻是可以心領神會。孩子也會喜歡與你交流。要記住,當我們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時不斷地向他們指出不足之處時,我們實際在使他們失去勇氣,降低他們的自信心水準,而在將來的教育中,卻要不斷地試圖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們時刻注意他們每一點點的進步,並及時指出,加以鼓勵,我們會使他們充滿活力,並且產生要多做一點的慾望。許多父母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這種期望實際上破壞了他們的正常發展。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我們沒有權力向我們的孩子做出任何要求,以便實現我們的個人野心。成功的偉人總是看見杯子里有半杯水,而不是杯子的一半是空的。這些人物總是為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每一步而感到欣慰,而我們中間的一些人卻是天天為自己的過時而嘆息。我們需要不但對孩子,而且對自己肯定每一微小的進步。這樣對未來完成的事情我們會更有信心,成功的機會也會更多。真正愛孩子要讓孩子適當勞動中國的孩子天生就偷懶怕累?當然不是。這現狀是我們的父母一手造成的。這是在愛孩子嗎?不是。這是在害孩子。美國哈佛大學學者曾對波士頓地區的456名兒童做過一項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調查發現,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以後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愛幹家務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他們的離異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較低。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調查中也有兩個重要的發現印證了勞動對於健康人格的作用:(一)獨生子女勞動的時間越長,其獨立性越強;(二)獨生子女勞動的時間越長,越有利於形成勤勞節儉的品德。因此愛孩子就要儘力讓他自己的事自己做,「理智的愛」是對父母的高要求,是父母所必備的心理素質。這種素質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通過學習和訓練才能具有的。身為父母就很有必要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理論知識,結合教育子女的實踐,巧妙運用,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從而達到教育理想的目的。家庭的心理氛圍家庭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聯繫起來的心理共同體,每個家庭都籠罩著一定的心理氛圍。家庭的心理氛圍體現著家庭內部的精神面貌,也體現著家庭內部的一種穩定的、典型的、佔優勢的情緒狀態。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員各盡其社會和家庭之職責,勤奮學習,認真工作,熱心為社會和他人服務;家庭成員之間心理相容,同享歡樂,共分憂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即使偶爾發生矛盾衝突,也能順利解決。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撫養成長起來的孩子,表現出情緒穩定,情感豐富、細膩,性格開朗,團結友愛,有自信心等特徵。這是因為,文明家庭能給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滿足了孩子的歸屬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愛和被尊重,也學習到怎樣愛他人並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到「這是我的家 」,從而增強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溫馨的家庭能使孩子獲得支持感,當孩子猶豫、彷徨,或遇到困難、挫折、灰心氣餒時,可以從家庭的關懷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因此父母應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交流時切記「六忌」。即:一忌惡言,二忌侮辱,三忌過分責難,四忌壓抑,五忌強迫,六忌威脅。只要放下大人、長輩身份,從孩子實際出發作好換位思考,相信孩子一定很願意與你交流。我們是孩子的朋友114 毛楊文倩 家長做為中學生的家長,大多都有過這樣的煩惱,總覺得與自已的孩子交流不是很暢通。怎麼樣才能和孩子完全、暢順的交談,充分了解其想法,幫助孩子健康、全面的發展。這個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探索、實踐中,教育工作者在不斷的研究。我們也想得到這方面的幫助。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探索出好的與孩子交換思想的方法,現將我們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交流的一些做法總結如下,請大家提提建議。孩子成長到了中學階段,有了自已的思想觀念,對事物、對生活有了自已的主張。平時我們與之交談以朋友的態度,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不是用家長的姿態命令其行事。在生活中看到孩子有些事做得不當或錯的,誠懇的向其說明我們能說清的理由,規勸改正,並容其一定的時間。對孩子的日記、信件她不主動給我們看的,從不去翻看,讓她留有自已生活的空間,使其感覺我們不僅是愛她疼她的父母,也是她交流,學習的朋友。孩子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有些想法會和我們說,讓父母幫其指點。孩子主要的任務是學會怎樣做人,學習各種社會、科學知識。我們平時在教育她要做講文明,守道德,遵紀守法,努力學習的人。自已也言行一致,遵紀守法,誠實待人。最簡單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散步,遵守交通規則,不搶紅燈。自已晚上有空餘時間,亦看看報紙,學學自已工作上需要的一些書。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好。對孩子的人品要求嚴格,學習成績要求,比現實適當高些。孩子常說在學校讀書很辛苦,提出她們現在辛苦學的知識,是否日後都能用到?有許多可能今後根本就沒有用!我們就跟她講自已在工作中的事例,小時學的知識,不是沒有用,而是不夠用,還要不斷的學習。現在社會發展很快,今後對人的要求更高,必需努力學習各種知識。我們平時在吃飯,看電視時,問問她在學校的情況,與同學的關係,老師講課是否能完全聽明了,亦把我們工作中的事和她講,如現在在做些什麼工作,用到了哪些中學時學的知識。讓她了解些所學知識與今後工作的關係,父母的工作情況。對孩子的學習,不以成績為唯一標準,考試成績好,高興要表揚。考試成績不好時,要安慰她,問問是在哪些題目上出了錯誤,幫她分析原因,自已能解答的給她解答,不能的鼓勵她去問任課老師和會的同學,把沒有學好的知識點補起來。孩子願意做的,與學習關係不大,或不利的事,如看電視,玩遊戲,上網等,不一列禁止,讓其適度玩些時間,到時就提醒停止,或休息,或學習。我們的做法就這些,還很不夠,請大家多告知些好的方法,共同提高與孩子的交流和勾通,教育好我們的子女。怎樣與孩子相處114 吳房捷 家長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我也不例外。我認為想要使孩子獲得成功,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自強、自立的生活理念。在樹立自信後,要教育孩子誠實,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踏踏實實。作為家長,與孩子相處中要形成一種既是父母又是朋友的親情關係,要信任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快樂的事情。下面談談我們家長與孩子相處的一些瑣事:我們的孩子從小學、初中到如今念高中,一路走來夠辛苦的。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注重培養他做人的品格,教育他讀書先學做人。要想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學習做人是最要緊的。我們從小教育孩子尊老愛幼,在學校尊重老師、同學。同學之間相互關心、幫助,熱愛集體,要有愛心。在生活中要勤儉節約。學習上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信心,獨立按時完成作業。重視德學教育,培養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平時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著重素質教育,教他學習各種球類、棋類等方面的知識。小學畢業時以優異成績進入初中階段學習。為了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減少當今獨生子女的一些通病,在充分徵求孩子意見的前提下,我們選擇了寄校讀書。寄校讀書不但能夠鍛煉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同時可以鍛煉他的吃苦精神。進了初中,我們家長給孩子訂了《讀者》雜誌,讓他從中學習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為了使孩子順利地完成初中學業,健康地成長。我們和孩子的任課老師加強聯繫,交流意見,經常不定期到學校老師那裡了解孩子學習成長過程,配合老師搞好教育。由於孩子寄校,交流的機會少了,但我們每周至少兩次用電話的形式跟孩子交流、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生活、學習中的一些情況。初中三年來,我們幾乎每周開一次家庭會,開會的目的是與孩子溝通、交流。在會上我們家長放下架子,充分發揚民主,首先聽聽孩子一周來的生活、學習情況及學校、同學一些趣聞,聽聽孩子學習上有什麼困惑和想法,看看我們家長應該做些什麼等等。通過舉行這樣的形式增進與孩子溝通,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也樂意將他學習中碰到的問題跟家長講。記得孩子讀初二時,有一次期中考試後回家,發現他情緒低落,悶悶不樂,通過家庭會了解到他這次考試沒考好,我們聽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鼓勵他,幫他找原因,是什麼原因造成成績下降,是不懂、粗心還是其它什麼。通過心與心的交流,誠懇地交談,小孩說出了原因:原來孩子考試中老想怎樣考好,想考第一,做題目老懷疑錯與對,結果事與願違。事後我們與他交談,講到考試心裡素質的重要性,要他懂得成功的考試是實力加心態。學習中要找正自己的位置,調整好學習的心態,要相信自己,要重視學習的過程,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每一過程,打好紮實的基礎,那麼學習的結果自然是令人滿意的。就這樣三年來,我們家長和孩子、老師共同努力,孩子如願以償,以較好的成績考入嘉興一中就讀。如今,進入高中階段學習,對我們的孩子來講,完全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對高中階段的學習方法、要求與初中完全不同,一切從零開始。我相信,只要家長、孩子、老師多溝通,多交流,相信我們的孩子通過不斷調節自己,能適應新的環境,學習一天比一天進步。溝通無處不在115 任禾 家長溝通,在漢語字典里的解釋是使兩方能通連的意思。那麼,與孩子溝通,是否可以理解為父母與子女兩方為某一個目的,通過交流達到統一呢?在我們的周圍,有太多的家長認為如今的孩子溝通太難,無法交流,這使我想到了曾經帶孩子去過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舉世聞名,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然發揮著巨大效益。然而在遠古時期,由於河道狹窄,常常引起洪災泛濫,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李冰治水,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李冰父子何以能夠成就這一偉大的壯舉?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很好的利用了疏導引流,因勢得導的原理。我們在與孩子溝通的問題上,不也正好能夠借鑒嗎?如何能與孩子順暢的溝通,對於家長來說,是個難題。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水平的飛越前進,新事物的不斷湧現,我們這些接受傳統教育的家長們很多時候已驚呼看不懂,而孩子們卻沉醉其中,這就是代溝,而這種代溝猶如洪水,靠堵是堵不住的,只有象李冰父子那樣,用疏導的方法,與其對話,進行平等的溝通,方可見效。這就要求家長們也要適應這個社會飛速發展的腳步,不能固步自封,要學會抓住孩子的的心理的興趣所在,從他感興趣的那一點著手,對他進行理想、信念、人生的啟發和引導。曾經,我在一次單位舉辦的職工運動會上,見到一些不知世事的孩子爭著搶著要登上領獎台的最高處,也就是冠軍領獎的地方,沒有一個人心甘情願的站在第二到第八的位置,這使我突然領悟到,其實我們的孩子,從小開始實際上都是很要強的,從小就有一顆爭第一的心。作為家長,對孩子有太多的期盼,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對社會、對國家的有用之材。而孩子自己,也同樣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學習的高材生,成為父母、老師期盼的優秀學生,他們面臨著太多的升學壓力、考試壓力。這個時候,如果在溝通方面不能做到暢通,家長不能正確處理,協調這之間的矛盾,很容易使雙方受到傷害,這時如果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而孩子會認為家長不能理解自己,無形之間產生了距離,交流的大門也慢慢關閉。那麼孩子們容易出現叛逆心理,甚至走向極端。記得有句廣告詞,「溝通無處不在」,的確,在與孩子溝通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從孩子起床睜開眼,到將來的人生、前途,都可以成為與孩子溝通的話題。家長們如果能理解孩子們,與孩子們進行心與心的真誠溝通,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交流溝通而不是訓導、教訓,像與朋友談話的口氣與孩子交流,即使與孩子有不同的意見,相信孩子們也會敞開心扉,使你時刻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然後再找機會達到雙方的通連,完成溝通。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用疏導、引流的方法治理了水害,使成都平原成為了天府之國。現如今,我們同樣可以用溝通、疏導的方法與我們的孩子進行良好的交流,一定能讓他們成為身心健康,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材。家長與孩子如何交流溝通115 李萌豇 家長現在的每一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們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的心情也都是一樣的。但並不是每家的孩子都能成龍成鳳,這就和每個家庭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有著一定關係。在所有成功教育孩子的家長中,無論對孩子採取什麼樣的培養措施,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有一個重要環節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真誠和諧的勾通和暢所欲言的交流,彼此之間的相互信任。我做為一名高一新生學生的家長,也向成功的家長學習了一些與孩子勾通交流的方法,也有一些收穫,僅此談談體會。我的第一點體會,就是與孩子勾通交流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居高臨下的講大道理,要多教他「做一做」。我的兒子李萌豇小學裡學習不是太好,雖然不是最玩皮的孩子,但也是一個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斷,好說好動,自控能力差的學生。我的職業是教師,對自己的學生能耐心說服教育,對自己的兒子卻缺乏耐心,經常是犯了錯誤不是打一頓就是罵一頓,要麼就是講一通大道理。「你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將來一定要有出息」的話經常講,「上課要注意聽講,作業要認真做,做題不能馬馬虎虎」的話也經常囑咐,可是一直到小學畢業也沒見多大效果。由於小學好的學習習慣沒能養成,到了中學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也不是太好。看著他漫不經心的樣子,我心裡又急又氣,心想自己是一位教師,能教育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教育不好,自己心裡不好受不說,面子上也過不去。自己對他教育也教育過,經常給他講學習要踏踏實實地學,做事要扎紮實實地做的大道理,可為什麼仍不見效果?上課他仍然不太注意聽講,作業仍然馬馬虎虎,一點都沒有踏實學習紮實做事的樣子,考試成績就更是一踏湖塗了。針對他的情況我反思了一下,原因可能不全在他,有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得當。自己從來沒有跟他進行過平等的交流和勾通,也從來沒有教過他怎樣做才是「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大道理講的太多,他並不能完全理解,他還小還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做。意識到自己方式方法不得當後,我就轉變自己,少責怪他。我不在講那些大道理,也不去單純說那些囑咐的話,而是採取平等交流談話等方式,沒天晚上先讓他自己說說自己在學校的所見所聞,談著談著他就會自覺不自覺的把自己的表現都說了出來。這時我在讓他自己說自己哪些做的對,哪些做的不對。當兩人談的高興時,再不失時機地給他提醒一下,哪些方面應該怎麼去做。在這樣的氣氛中交流,兩個人的心情都非常愉快,這時在給他講講家長為什麼要像老師一樣嚴格要求自己孩子的道理。這樣邊交流邊滲的教育方法,比講大道理的效果好多了,對家長的批評教育就很容易接受了。交流融洽了,再指導他怎麼去做也容易接受了,進步就十分明顯。他做英語作業時,先讓他把課文錄音聽讀十遍,每天堅持,不打折扣,以此培養他「踏踏實實」。在他做數學科學題時,讓他把題目認真讀上兩遍,分析好了在落筆,以此培養他「認認真真」的習慣,克服馬馬虎虎的毛病。對做錯的題目,也要讓他分析一下錯的原因,再做一遍,這樣堅持下來,他做題細心了,準確率也提高了,考試成績自然也就提高了。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我的感受就是家長既要講究方法,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更不能急於求成。要讓孩子在各方面都養成良好習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我兒子從小學到中學作文一直是他的弱項,每寫一篇作文,都是「雷聲大雨點稀」,總是前面大口號喊的很響,後面沒東西了,草草收尾。我知道,培養孩子寫作文是一個慢長的過程,要有耐心和毅力。我一邊幫他看範文,分析寫作技巧,一邊幫他摘抄好詞好句,在讓他模仿著各種文章自己去寫,寫完再修改,同一個題目用不同方法去寫,久而久之,他的作文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我的第二點體會,就是與孩子勾通,要多一些表揚和鼓力,少一些挖苦和訓斥,更不能拿別人家的孩子比常論短。現在的獨生子女自尊心都很強,逆反心理也很強,過分的批評,挖苦,訓斥,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會使孩子和家長之間產生抵觸情緒。一旦抵觸起來,又很難消除,甚至會導致對立。所以應該特別注意這一點。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的兒子初一學習不好,我心裡著急,經常會批評他,甚至挖苦訓斥他,學習成績沒見提高,兩人關係卻非常緊張,有什麼事情他都不肯跟我講,要麼就說謊騙我。我們倆在一所學校,和他的老師接觸非常方便,可我還是經常被他矇騙,經常出事情。由於抵觸,使我們之間都失去了信任。 從初二開始,我就改變了態度,採取了多表揚,多鼓力的措施,只要有一點進步就馬上表揚,即使范了錯誤也盡量心平氣和的跟他談,不再挖苦訓斥。時間長了,他有什麼事情不用問他就自己主動說,錯的自己感受,好的我就表揚鼓勵。時間長了,我對他的信任程度增加了,他的自信心也就提高了,在學習上,原來是逼他學要他學,逐漸變為他自覺學他要學,考試成績也就越來越好。我對他越是信任,他學習勁頭越足。初一他班級排名14名,年級44名,初二他由B組升到A組直接進入前三名,年級也進入十名上下。到了這個時候,我不用再去和別人比,他自己就和好的同學比上了,學習勁頭十足,生怕自己被別人超過,直到中考都保持著良好狀態。當他考上一中時,他的小學老師都感到驚訝,似乎不敢相信李萌豇還能考上一中!這大概就是正確的交流和勾通方式,表揚,鼓勵和信任所產生的巨大動力而致吧。經過幾年的交流與勾通,我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融洽,從而使我體會到,訓斥和挖苦是最失敗的教育,表揚和鼓力才是正確的方法。。我的第三點體會,就是家長要讓孩子有信任感。人們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家長首先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喜歡學習,家長也應該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有豐富的知識和他對你的信念,他才能接受你的指導和幫助。如果家長不是玩遊戲上網聊天,就是擦麻將,你再對他說三道四,批評指責,他當然不會接受。這麼多年來,我一堅持和他一起學習,幫助他講解一些題目,使他對我的信任感也增強了。他有時也會給同學講講題目,有的同學問他:「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知識」?他會告訴同學:是我媽媽教我的,我媽媽是老師!認我從中感受到他對我的一份信任。我的第四點體會,就是在交流勾通中家長一定要注重對孩子孝心和愛心的培養。現在的獨生子女因為都是「獨生」,不要說 孝敬父母,干點家務,有的甚至連自己的襪子都沒洗過,有的不僅是受到親人的寵愛甚至是嬌慣。在他們看來,父母為他們做的一切是應該應分的,而他們卻很少會為父母做點什麼,「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就更少了。他們基本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優無慮的生活。現在的學生接受的都是「關心他人,奉獻愛心「」的教育,「孝敬父母」已經根不上時代了。真的讓他們去「關心他人,奉獻愛心」,他們不一定知道怎麼做。作為家長,我就在生活小事中去培養我的孩子,讓他力所能及的幹些家務,幫著洗洗衣服,擦擦地,洗米做飯,端菜洗碗等。久而九之,他在做這些小事中,就慢慢體會到父母的勞苦和艱辛,懂得養育之恩,他也就慢慢學會了關心父母疼愛父母。我相信,當他知道關心父母的時候,他也就學會關心他人了。有愛心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勾通和交流也就更融恰。我的第五點體會,就是與孩子交流和勾通,要注重過程,注重對他人格品行的培育,不要太注重結果。在幾年的交流中,我從來不說你要考上哪所高中,你要考上哪所大學,你要拿到什麼獎之類的話。而是注重他每一天要做的事情是不是踏踏實實去做了,要做的每一門作業,每一道題目是不是認認真真去做了。注重對他在做事情過程中,要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培養,要讓他在做每件事的過程中使自己的品格行為得到提高,加強自身修養。我覺得,只要有良好的過程,必然就有好的結果。現在他雖然是高一的學生,但他的思想和思維還不成熟,在各個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尤其在學習方法習慣上,更要進一班去培養。他現在最大的弱點就是不喜歡先看書,看例題就做題,這樣就容易出錯,兩次考試已經暴露出這一點。所以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進一步幫助他克服這一毛病,適應高中的學習習慣還需要進一步去培養,,我要在原有的交流勾通基礎上,更進一步的交流和勾通,雙方建立起更融恰更和協的交流氣氛,保證孩子在三年的高中學習順利完成,並取得更好的成績,為他將來成龍成鳳奠定基礎。學會與孩子溝通116 樂群 家長我的女兒今年已經升入了高中,進入了嘉興一中這一著名的重點中學學習,而且我還成了第一批「家長學校」的家長委員會成員,我很高興。孩子的成長與家庭、社會、學校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名家長,本身也是一名老師,更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現在孩子已經長大了,學會與孩子溝通,這很重要,也是每個家長必須要面對的,如何能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的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熱心關注的問題,而這也是現今社會環境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下面我來談談我是怎樣與孩子進行溝通的:首先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作為教師的我,更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我在這一方面非常重視,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我們從小就是這樣培養的,因此,我女兒也比較聽我們的話。父母與孩子溝通交流也比較順利。其次要與孩子多交談,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裡話。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觀念的轉變,現代孩子可能跟我們以前不一樣了。如果換成以前的教育方法來要求孩子言聽計從,可能孩子並不會來聽你,就是表面上聽了,心裡也不服從。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耐心細緻的和他們交談,他們才會和你說心裡話。其實我的女兒是很願意和我們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在上初中時,她在秀洲現代實驗學校,是住校的,雖然每個星期六和星期天都要回來,但她有時晚上還要打電話和我們聊上幾句,說說一些學習上、生活上的情況,以及班級和學校的事情,我們也及時進行指導和鼓勵。家長要正確面對困難和挫折。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孩子的成績也有起伏的,當孩子的成績考砸的時候,家長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心理,應該暗示自己:我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要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們會比別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樂趣。她成績考得不好,自己本身已經很難過了,如果家長再去過多的埋怨和責怪孩子,孩子的身心都會受到傷害。這時候家長更要有理智,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幫助她樹立信心,勇於克服困難,不斷改進,這樣她才會不斷進步。家長要盡量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多讚美,少批評。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但不能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現在孩子長大了,只要孩子努力了,家長理解了,她負擔小了,學習也能學好。寬容+鼓勁——讀蔡笑晚《我的事業是父親》116 毛謙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幾乎是天底下每個父母親的共同心愿.那怎樣才能實現父母的好夢成真?怎樣去教育子女?都是現階段一個沉甸甸的話題.首先,我認為寬容是最重要的心態.我們從小就不要求小孩要達到這,要達到那.每天小朋友回家,只是問:今天學了什麼?今天高不高興?檢查作業後只是問:錯的題有無訂正?有無明白?就可以了.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去責罵小孩,而是幫助他找原因,象朋友一樣的幫助他,讓他放下包袱.平時多鼓勁,少責備;多表揚,少批評;多幫助,少加壓.學會賞識孩子,引導潛能.美國一作家曾說:「對孩子們來說,一句讚揚抵得上十句責罵。」教育者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學會賞識孩子。賞識孩子,就要對孩子多加鼓勵,善於了解孩子的優點,抓住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孩子感受到大人一直在關切地注視著他們,欣賞著他們。孩子當時心情舒暢,過後又會變成一種要「更上一層樓」的志氣和力量。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發揮孩子的潛力能,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是有裨益的。孩子的成長之路猶如長長的跑道,大人們適時地給予他們表揚、讚賞,就像是在為他們高聲吶喊「加油」一樣,會激發孩子拼搏進取的鬥志。即使是表現不很滿意的孩子,也會燃起他們不甘人後的希望之火,創造也令人驚喜的奇蹟。孩子的教育,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學校教育,三是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最早、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一方面,父母從思想、品格、知識諸方面來教育孩子。另一方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無意中對孩子所起到的教育影響作用。這就要求我們父母親要以身作則,不做違法亂紀的事,講文明禮貌,尊老愛幼.引導孩子走上正道.共同健康成長201 胡夢贇 家長孩子是我們的孩子,是社會的將來,更是祖國的的未來。忘子成龍,忘女成鳳。對我們來說這是奢望,只是想讓她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健康的概念是在身體上,心理上社會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但是,心理上社會上的健康實在太難了。為了孩子健康,做家長 的首先要自己健康成長,孩子才能有健康的環境成長。因為我們沒有做過高中生的家長。對於這些教育經驗我們是空白,孩子對高中也是開始。我們彼此在歲月中成長,在日月中生活,相互交流,相互勉勵。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雖然我們做得不完美,但是我們努力去做好。教育子女,要通過言傳身教,才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引導他走上成功之路。孩子小的時候,依賴性比較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一方面,溝通越來越重要,另一方面,溝通也越來越困難。家長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而且你越想知道的事,他越不告訴你。有時還會發生衝突。如果家長經常和孩子發生衝突,孩子就會慢慢關上與父母溝通的大門。溝通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切忌簡單化和生硬的態度。溝通是我們和孩子的思想交流平台,也是一座橋樑,傳遞彼此的意見想法。愛孩子,我們先做她的朋友,知心小姐妹。放下嚴厲的鐵面孔,換上春風洋溢的笑臉。這樣她才會把她心中的故事告訴你,你才有可能了解她,幫她分析困難,剖析疑惑,解決問題,與她一起成長,和她一起經歷風雨,和她一起看那雨後的彩虹。1.注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有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相互配合,嚴得有溫度,寬得有適度。2、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有利於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她的一點點進步,肯定她,堅持鼓勵她,耐心引導她,平和看待她,並以實際行動支持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孩子考試成績下了,我們鼓勵一下。我們相信她,信任她。告訴她:一切皆有可能! 其實孩子有許多方面比我們大人以為的成熟要多。有一次,她說:你們話太多了象復讀機;叫我不要怕困難,你們自己遇到難處就會叫------,真的,孩子有時是我們的老師。在困難目前我們相互加油鼓勁。3、加強與班主任及老師的溝通和聯繫。主動向班主任介紹孩子的情況。比如我們在剛開學時就向班主任表明:孩子的個性及優缺點,讓老師在施行教育時有一個良好針對的方案。之後,經常向班主任及老師了解情況,將孩子的點點進步向班主任及老師彙報,這樣便於和班主任及時溝通。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也是關鍵,所以我們經常向老師請教教育良策和高見,學校內外我們都是一家人。這一學期來,孩子進步很大。孩子通過班主任及老師的培養,變得自信、開朗了。在這方面,作為家長感到十分欣慰,因為我們遇到了好老師。比如她參加班級健美操比賽,一開始,孩子覺得難,俯卧撐不行,大家鼓勵她,多練;後來她又感覺服裝太暴露了,我們幫她釋疑。終於她們取得了第一名。通過集體活動她和同學的交往多了,也知道許多同學的不易和困難。現在她經常幫助家裡幹家務,拖地板,倒垃圾,洗碗等,周末給長輩打打電話或者去看看老人。4、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讓她說同學的優缺點,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我們的女兒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總是把加法當減法,減法當加法,上面抄到下面去多會發生72變。我們就配合老師想辦法培養她做事仔細的習慣,給她講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儘快做好了,才不會給自己留下遺憾。5、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我們覺得,經常對孩子發火。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她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你發火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二是會因為她膽小而懼怕你,使她對你望而卻步。如果經常發火,她就會報喜不報憂,家長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會被動。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只能慢慢來。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並培養她學會休息和調整。好奇心、豐富的想像力和爭強好勝是孩子成長的三大要素。孩子每天要上六節課,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這方面,作為家長,一是為她做好各種後勤服務工作,加強補充營養,幫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學會休息和調整。比如聽聽音樂,閉目養養神、輕鬆活動一會兒等等。等疲憊過後馬上是一個智力的高峰,在這個時段內,再要求她完成作業和閱讀課外書籍。 請老師幫助推薦健康有益的書籍來增加閱讀。7,鼓勵孩子保持優點,改正缺點。她尊敬師長,平時喜歡向老師提問,遇到老師她會鞠躬致謝。有一次,她回家告訴我說,別人好象在笑話她。我們告訴她,尊敬老師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以前還要跪下叩首呢!老師是一個人一生中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恩師是一輩子應該尊敬和感謝的人。只要正確應該堅持,做自己的事,不要看別人的臉色。因為你在做你自己的事,好象在考試,考試的是你自己,不管是學業,還是做人,要認認真真學習,塌塌實實做人。此外,我們一直比較認同一句話,就是「在青春期,家長要保持高度的無知」,你什麼都管,孩子反而會逆反,你要什麼都不懂,孩子就什麼道理都會講給你聽,細心對待孩子,用心去愛他或她,多多和他們交流,讓他們體會到家的溫暖,父母的關心和愛。當然會有很多人會說,我們是家長只有一個孩子,要多為他的未來負責!我想說的是,能夠給他們最好的東西就是愛與支持啊!我們實在是很虧欠,做得也不好,在孩子和我們家長的身上還有許多缺憾,以上的點滴僅供參考,懇請老師和家長們多提建議。讓我們共同努力,彼此共同健康成長。讓孩子高中的生活成為我們以後人生中的精彩回憶。體驗與孩子溝通201 楊愉歡 家長完成老師布置的「怎樣與孩子溝通」的作業,本身就是一次與孩子溝通的很好機會。感謝余茹老師給我們這個做題機會!「怎樣與孩子溝通」的命題,應該是教育專家、學者研究的課題,但同時也是每位家長面對的問題。作為獨生子女的家長,是與孩子溝通的實踐者,同時也是與自家孩子溝通的初學者,加之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談認識一定很初淺,甚至有的還不正確,懇請老師斧正。首先,要建立與孩子溝通的良好基礎。共同的目標取向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重要基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美好願望,本身無可厚非。關鍵是家長應該正確看待「龍」、「鳳」的標準。如果一味要求自己孩子處處爭第一,最終成為「人上之人」,這樣必定造成與孩子溝通的目標障礙。試問我們做家長的,又有幾個成了真正的「真龍天子」呢?讓孩子多一些幸福,少一些苦惱。如果孩子能開開心心過一生,也應該算是人中龍鳳了。家長與孩子都應當明白人的一生幸福是我們共同的追求,不要讓孩子因為現在一時的玩樂而荒廢自己,失去未來幸福的基礎。也不必讓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犧牲一去不返的、僅屬於年輕人的美好時光,去追求未必能實現的比別人更「成功」的結果。須知,最終絕大多數人是普通人,我們家長不也如此嗎? 再者,人生猶如一場長跑運動,領跑者未必能最終領先,跟跑者只要不掉隊,都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冠軍,大可不必時時處處都爭第一。平等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前提。「先做朋友,再做父母」。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成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平等的知心朋友。只有平等地相處,孩子才有可能向父母袒露心靈,父母也才能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指導。如果我們總是以「管理者」的角色出現在孩子面前,對孩子進行命令、監督、批評、訓斥和否定,總是要求孩子要「不折不扣」地執行我們的意志,總是要求孩子經常把學習狀況、日常生活狀況、心理狀況、與他人交往狀況等所想所做不斷地向我們彙報,這種不平等地位,必然導致孩子的反感,進而導致家長與孩子的溝通障礙。建立與孩子的平等關係,家長必須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並適時作出適當的反應。要對孩子充分的理解和信任,給予足夠的自由空間。對於中學階段的孩子,家長還要儘可能多地對家裡的有關事項,在作出決定之前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知道他是家庭的重要一員,是家長的主要傾訴對象,實現「雙向溝通」。其次,要創造多元化的溝通渠道。孩子到了中學階段,已經有了比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時間相對減少,尤其是住校的孩子,雙方溝通機會更少。家長與孩子要共同創造儘可能多的溝通渠道。周末是家長與孩子的重要溝通機會,家長應迴避應酬、減少工作,儘可能與孩子一起呆在家裡,利用孩子寫作業的休息時間與孩子溝通,聊天、看電視、聽音樂、上網等,都是溝通的有效形式。周末晚餐後與孩子一起散步,談天說地,既能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又是與孩子溝通的好時機。假期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另一個重要機會,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已經很累了,如果能陪孩子出去旅遊一趟,與孩子一起長見識,同時又可以進行充分的溝通。不要忽視電話的作用,與住校的孩子臨睡前通個電話,相互問候一聲,是家長與孩子都能感受的一件很愉快事。要在與孩子的共同進步中增加溝通渠道。托爾斯泰說:「在一個家庭里,只有父親能自己教育自己時,在那裡才能產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沒有父親的先鋒榜樣,一切有關孩子進行自我教育的談話都將變成空談。」家長不僅要不斷學習,學習新知識,學習做人做事。如果家長無所追求、不思進取、祿祿無為、自私自利,久而久之,成長中的孩子就會失去與家長溝通的興趣。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加強自身這些方面的修養,培養與孩子溝通的共同語言。第三, 要學習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法。教育專家對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有很多的研究,並提出很多好的建議,如善於傾聽,善於發現,慎用批評,要有耐心,要講誠信等等,這些都是與孩子溝通的最基本方法,家長應該認真學習、努力把握。此外,家長還應該學會從孩子的犯錯中尋找亮點。每個人都會犯錯,要容忍孩子犯錯,還要努力在孩子犯錯時發現閃光點。我們的孩子總體上是一個遵紀守規的孩子,但膽子偏小。有一次與幾個同學晚飯後沒有請假外出上街,老師發現後與家長聯繫,都很著急。後來我們找到孩子後回到學校,班主任和家長一起與孩子就此事進行談話,在談話過程中孩子作了辯論。事後,在孩子周末回家時我們又談及此事,告訴孩子此事讓老師和家長擔心的主要不是在犯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本身,而主要在於孩子的安全意識談薄。體現一種親情關懷,比太多的說教更有效。進而又告訴孩子我們從這件事上看到了孩子的重大進步,能夠面對班主任、家長這樣的「強勢」陣容,孩子能夠作出辯論,表明自己的觀點,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一個人處變不驚的境界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步養成的。每個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學業,如果孩子考試考得不夠理想,對其進行指責、甚至謾罵,這是弱智家長所為。如果能夠與孩子一起對考試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這是家長應該有的基本功。如果能在孩子考試前基本準確地判斷出考試結果,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說明與孩子的溝通達到了比較高的境界,這是我們家長要努力做好的功課。淺談家庭教育202 李曉陽 家長我們處在一個社會高速變革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各種學科知識在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要更替變代。在現代社會深度開放,受各種國際文化衝擊、影響,每個人都要不斷地改變自己,「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時尚所惑」的定位社會是不容易的,更難預見我們的孩子將會在繁雜的現代社會,承擔與扮演什麼角色。我們的孩子面臨的絕不是一個「穩定的目標、明確的社會期待和文化規定一致」的社會模式,孩子的成長不僅是能適應社會的問題,重要的是社會定位、社會責任、生存技能等諸多要素,並做為一個人畢生、不限於的完善過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我們給了自己一個「父母」的角色,也給了自己一個「家長」的崗位。這一「角色」無論你做的好壞,是無人更替的;這一「崗位」無論你是否稱職,是無人能讓你下崗的。但每位父母都在努力、畢生的在做好「角色」與「崗位」,這樣家庭責任感清晰、社會責任清楚,孩子更會臨摹、標榜父母成功的一生,并力求超越。這就是進步,整體社會的進步!我想在整個教育中,「責任教育」是最重要的。責任對國家、對家庭、對孩子本人都很重要,它是一個人的誠信度;一名領導的作為能力;一個社會的凝聚力;一個國家的希望。我有三個孩子,在他們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尊重父母、愛護團結姐弟、無私於他人的認識與責任。孩子較小剛會使用碗筷的時候,父母都要幫孩子夾菜,孩子也會模仿著為父母夾菜,這個時候父母不要拒絕孩子為你「服務」,潛意識上是在培養他們的「孝心與責任。」讓他們認為你也是需要的。孩子讀幼兒班、小學以後,有時候一個孩子會先到家,如有好吃、好用的,他會自己分成三等份,自己享用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到現在孩子都18、19歲了,如需要什麼,就讓父母為他買需要的,不會攀比他人添什麼新東西。如果需要從父母衣袋裡拿錢購物,也是款額適中並告訴父母的。從小規範孩子的這些「小事」,培養孩子對「需要」的理解;對小朋友、社會的顧及與愛護;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也為孩子開啟了愛心的源泉,這都是早期教育尤為重要的。「人格是人格影響的結果」,用父母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做為父母,要對自身積極的自我認識,比如:對自己的性格、能力及需要的認識;積極的自我接納,比如:悅納自己的相貌,悅納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悅納自己所處的環境;積極地自我控制,比如:要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特徵,並能適度調控等,這樣就能有極大的熱情、堅強的意志、樂觀的心態,去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孩子,引導孩子積極向上,培養孩子優良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記得一次一中家長代表會,我講到:每一個優秀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或都做國家棟樑之才,只要女生「淑女」、男生「紳士」,在他的工作或生活環境中能積極影響、帶領向上就是社會和國家的良才,那他就是對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的、完美人生的人。這也就是我們做父母影響孩子好的結果與延續。「困難與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讓孩子要吃多少苦、經歷許多挫折才能成功成才,是想讓孩子積極、正確地認識困難與挫折,並在減少困難、善待挫折方面以積極應對。記得孩子讀小學5年級的時候,因小朋友打他小報告,老師誤會、訓斥孩子,孩子感到很委屈,打電話給我訴苦,並堅持不當班長啦。我耐心幫他分析原因,鼓勵他自己找小朋友和合此事,使小朋友理解支持他今後工作;找老師溝通,說明真實情況,能得到老師對他工作的肯定和幫助。最後,他自己處理這一「挫折」很得當,更贏得了小朋友的擁護和老師的讚揚。孩子3、4歲時,有時到海邊看海,待海水退潮後,會遺留許多小蟹在亂石頭縫裡到處亂竄,我就讓孩子照我樣子捉蟹。孩子踏著光滑的石頭會摔跤、抓著小蟹的小手會被夾的很痛,但孩子體會到了艱苦與快樂、付出與收穫。苦難與挫折,會使人們內心產生緊張、焦慮、憤怒等不愉快的情緒。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有更多的困難與挫折伴他成長。我們在工作、生活中也常遇到諸多困難與挫折,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採取一些使自己比較容易接受的方法和策略,來緩解、處理當前的矛盾,應付或適應所面臨的困難及挫折之情境。有時也會採用如丟了錢財,就以「破財消災」來**,使自己恢復情緒平衡,減輕或解除因此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煩惱與不安。對於孩子,我們更應該引導他辨證地看待困難與挫折,教育他掌握應對困難與挫折的解決措施與防衛機制,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健康向上的陽光心態。「自主的孩子能遠大,獨立的孩子能成才」。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源於日常生活,有時候不需要孩子太「聽話」,尤其是到了中學時期。幼年基本形成了良好習慣的孩子,到了這一階段也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的交錯矛盾,隨著身體的急劇變化,孩子成人感產生,獨立性強烈。這個時期,孩子開始關心自己和別人的內心世界,與人的交往和認同大大增強,其對社會的情感往高級迅速發展。孩子能就一些事實概述出一般倫理性原則,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孩子的道德行為意識增強了,開始逐步規範自己的行為了。做父母及社會,應該給孩子更多供自己自由安排的時間,讓其依自己的思想有效地利用時間,發現生活的樂趣,增強孩子自主性的培養,同時要給孩子一個適當的勞動崗位,及社會實踐機會,讓孩子依靠自己、安排自己、獨立自己。這個時期,最需要與孩子做好「忘年朋友」,做好「知己」。父母能多一些輕鬆環境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發現孩子易出現的問題與內心世界,幫孩子處理、修繕。孩子身體發育的快速成熟、對同齡人交往的認知、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的發展變化,都是需要孩子與我們「交友」予以傾訴獲取的,才能及時有效地修正孩子健康成長的軌跡。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沒有父母的愛,所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在此重申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為了教育出優秀的子女,望我們緊密配合老師,深化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更上一層台階。願天下孩子都能在教育中健康快樂成長。如何與孩子溝通202 杭慧喆 家長教育孩子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孩子的健康成長要靠良好的教育。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使他們具備健康的心理與健全的人格;如何能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的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關心的問題,也是現今社會環境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溝通是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正確而有效的溝通,能使親子關係更加融洽。身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著孩子快樂的成長,在孩子的成長中與孩子分享點點滴滴的喜悅,能與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的親子關係緊張,與孩子的溝通出現問題。這是因為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沒有真正的了解孩子和理解孩子,而憑自己的想法主觀推斷,這樣就造成與孩子之間的誤會,從而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因此,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應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如果你講的話、做的事,孩子無法理解、無法接受,那麼溝通就沒有效果。實際上,每個孩子都希望與父母交流和溝通,只有當他們感覺到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時,才會關閉自己的心靈,不願意與父母溝通。所以,要想真正與孩子溝通,必須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孩子溝通,目的是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在良好的親子關係基礎上,去教育孩子,激勵孩子,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父母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語言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給孩子怎樣正確的教育,怎樣通過自己的語言打開孩子的心靈大門,怎樣用語言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等等,都需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我和女兒的關係一直很融洽,是女兒可以信賴和依靠的大山。我們有時間常一起交流,談論的話題從生活到學習、理想和將來、小說和電視等等各個方面。作為母親,我努力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孩子真誠的溝通。我不僅在生活上關懷她、學習上關心她,而且在她有情緒時安慰她,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她,在學習、生活中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會耐心地開導她,我時刻注意女兒的感受,不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她,使問題在溝通中解決,使她能健康的成長和全面的發展。我和女兒也經常一起看電視,電視的內容往往是她所喜歡的。我們通過劇中的角色、情節內容,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從中我可以了解她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的想法,以及對世界觀的認識,和對金錢、物質、生活的要求。我們也閱讀相同的小說,一起討論書中的人物。我從書中引出話題跟她交流,女兒也很有興趣。書中的人物有的也許貼近生活,利用恰當的機會,給女兒提出一些問題,讓她換位思考,女兒會把她的想法,她的意見,呈現在你的眼前。這樣的交流,一方面使我們拉近了距離,成了無話不談的母女。另一方面也使我了解女兒的內心世界,和她所嚮往的美好事物。因此,母女之間的溝通就非常協調,平時的溝通就很容易了。其次,我時常用發簡訊和擁抱的方式來稱讚和鼓勵她。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沉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讚賞」。讚賞是一種良好的親子溝通,是父母激勵孩子不斷上進的有效溝通方法。因此,在女兒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我會發個簡訊祝賀她,用讚賞和鼓勵使她的內心獲得成就的快樂。當她回家時我會熱烈的擁抱她,或者握一下手表示祝賀。我時常對她說:「你真厲害噢,媽媽為你驕傲」,「要再接再厲!繼續加油哦!」 當她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我也沒有去責怪她,而是對她說:「媽媽相信你的實力,下次一定能考出好成績,要努力加油噢!」 因此,女兒每次考試不管考得如何,她都告訴我結果。我想鼓勵孩子,讚賞孩子,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願意接納父母,是和孩子溝通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她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創新的思維。在讀高二前要進行文理分班。第一次選擇時,我認為女兒選擇理科比較好,而女兒說她比較喜歡文科。這樣,我們的意見不太一致,女兒也非常猶豫,不知道該選文還是選理。我本想和女兒進行一次交談,來確定理科的選擇。但是,她是否願意聽取你的意見呢?也許會覺得你不了解她,不理解她,而達不到效果呢?後來,我採用了以書信的方式跟她溝通。在信中,通過文字來表達我的想法,我例舉了許多讀理科的優勢,並和讀文科作了比較,還對將來文理職業的選擇,給她參考,希望她選擇理科。女兒看了我的信後,同樣回復了我一封。也例舉了她讀文科的優勢和理由,並把她的想法和將來告訴了我。當我看了女兒的回信後,我了解了她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選擇。當第二次選擇時,我對女兒說:「既然你喜歡文科,媽媽尊重你的選擇,希望你以後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加油噢!」 因此,通過書信和孩子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既尊重了孩子的決定,也理解了孩子的真正想法,也使我們避免了一場母女之間的不愉快,使我們母女關係更加和諧。在與女兒的溝通中,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女兒現在非常喜歡看電視,每次回家,書包一放,第一件事情就是迫不及待的去打開電視機,然後,這個頻道換到那個頻道,一直不肯離開。我跟她說:「一回家就看電視,不累嗎?」她卻說:「看電視就是休息啦」。有時候,她會看一些動畫片,我對她說:「怎麼喜歡看兒童的節目啦!」 她說:「很好看的,我小時候動畫片看得少,現在得補回來。」 我就對她說:「你看的電視節目夠多了,你不僅把你小時候沒看過的全補上了,而且連媽媽小時候沒看到的,你都幫忙補回來了,看夠了吧!」 她說:「看不夠,看不夠」。對於女兒這個電視迷,我一次又一次的勸說和溝通,希望她少看點電視,多一點學習,總是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我不希望給她太多的壓力,讓她能輕鬆、愉快的學習;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她能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因此,我應怎樣更好的與女兒溝通,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呢?面對孩子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我們家長又應該怎樣和孩子有效的溝通呢?怎樣利用溝通來培養孩子的毅力;又怎樣來淡化孩子的貧富意識;怎樣來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等等一些問題,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關心和探討的話題。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怎樣來教育孩子學會應對挑戰,讓他們將來更好地面對社會,也是每一位家長要思考的問題。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技巧203 徐思賢 家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稱為親子溝通,即家長通過談話、遊戲等方式與孩子進行相互了解、雙方情感交流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家長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跟同事或朋友在談話時,你的孩子會打斷你們的談話,或者莫名其妙地在一旁吵鬧,你想制止卻費了力也沒有效果,家長覺得自己在朋友面前有點丟臉面,有些尷尬,有時不得不無可奈何地與朋友道別。朋友離開後,孩子可遇到麻煩了,家長會大聲地訓斥孩子:「你為什麼不懂禮貌、為什麼讓我難堪,你有什麼要緊的話,現在就讓你講個夠」,甚至有的家長說「氣死我啦……」,你的火氣發完了,可孩子什麼話也沒有了,只會瞪大眼睛瞧著你,這個時候孩子也不知道有什麼話要和你說,更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讓爸爸媽媽生他的氣。出現這種情況,問題就在於,當你與朋友談話時,沒有安排好孩子,暫時冷落了孩子,孩子感覺孤單,從而做出一些引起家長注意的舉動。分析其原因,還是平時和孩子交流溝通少了,孩子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他應該做些什麼?如果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了交流的無障礙通道,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了。那麼,家長與孩子怎樣進行溝通?溝通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下面談談我的看法。一、親子溝通從傾聽開始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是主導者,是示範者。大部分家長,由於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很少有時間、有耐心與孩子同遊戲、同娛樂。即使有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由於缺少一個群體作為參照物,對孩子的長處與不足,家長難以找到感覺,使家庭教育難以正確定位,也就找不到交流溝通的話題。什麼才是促進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呢?最重要的只有兩個字--「傾聽」,因為,在家長的關心下,如果孩子能把心中的一些困擾或問題說出來,通常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大半。就好像不小心你的眼睛裡進了一粒沙子很難過,當你用力眨眼睛時,眼淚將之流出來後,便會覺得舒服多了。現在,很多家長都重視親子溝通,費盡心機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常常是家長滔滔不絕的講述,很少聽孩子說些什麼,如果父母親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這不但不能幫助孩子解決面對的問題,而且還會造成親子間的緊張與衝突。這樣的溝通僅是單向性的,是家長的一廂情願。親子溝通應是雙向性的,是互動的,是家長與孩子的無障礙的充分交流。在溝通時,要留有時間讓孩子講話,當孩子和你談問題時,家長應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應該眼神注視著孩子,認真地傾聽孩子的說話,對孩子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家長只有尊重子女,在心平氣和、相互理解氣氛中,以交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你所說的話孩子才會聽,教育才可能產生效果。許多情況下,孩子往往沒有錯,就因為家長沒有做到認真傾聽孩子的談話,沒把事情搞清楚,根本不給孩子思考和理解的時間,也不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就訓斥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以勢壓人,不讓孩子說話,這種教育方式不但收不到正面的教育效果,時間一長,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現得越來越強烈,最終以沉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反抗。每個家庭都有教育孩子的困惑,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光靠從父輩那裡傳承下來的一套經驗和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光靠教師通過家長學校的授課,也是非常有限的。家長不僅要注重自身學習,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而且還應該向孩子學習,與孩子交流。比如,與孩子共同合作設計假日活動方案,到哪裡去活動、活動的內容是什麼,家長都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也會積極向父母獻計獻策,父母與子女之間充溢著濃濃親情,使家庭關係更加融洽、民主、平等,跨越代溝,相互關心,相互尊重成為連接兩代人的情感紐帶,家長真正成為孩子的朋友。二、蹲下身子與孩子溝通「溝通」這兩個字,做家長的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問題是溝通的內容和方式。我常常看見的親子溝通,其實和交換條件沒什麼兩樣,甚至有的溝通就是用命令和威脅的方式進行的,孩子永遠不能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更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別以為做父母的認為溝通結束後,孩子點頭說知道了、明白了,就是真的。其實,有的孩子是為了趕快結束繼續面對這樣的嘮叨場面,而應聲答應的,或者是害怕被處罰的命運,保護自己,成全家長的期待而應許承諾,即使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先逃過這一次再說,然而父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就會在這樣的情況下輪迴,最後做父母的會以大聲地或放棄地口氣去告訴孩子「你為什麼永遠聽不進,做不到…」父母天天和孩子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隨時隨地成為孩子學習做人處事的榜樣,特別是有關情緒與人際問題的處理。因此,父母的不適當言語,如:說到做不到,責罵加以批評,大喊大叫,摔東西,態度粗暴等,往往讓孩子就此學習壞行為,使管教孩子成為一件辛苦的工作。三、把握親子溝通的機會家長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學業成績上,花了不少時間照顧孩子的功課,有些家長甚至陪讀,卻忽略了跟孩子溝通。家長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應當把握機會多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自己工作的地方及環境,讓小孩了解家長工作的辛苦。家長關心子女,同樣地孩子對父母的也應該了解和支持。平日彼此多交流生活點滴,促進彼此的認識,多跟子女相處、適時向孩子表達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和感受。我們在與孩子溝通時應該注意這樣三個問題:一是與孩子溝通時,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與孩子的溝通應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有些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根本不考慮孩子有沒有興趣聽、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講的話,一廂情願地喋喋不休,孩子無法理解,那麼溝通就不是有效的。二是與孩子溝通時,要用孩子喜歡的溝通方式。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孩子能夠理解,而且要避免一味地用說教、命令、強迫等方式讓孩子聽你的話,孩子必然產生反感。孩子喜歡的方式可以是聊天,父母在聊天的過程中把要教育的道理融進去;可以是講故事,通過講故事,讓孩子從故事中領悟道理,這比簡單說教要好得多;可以是在遊戲過程中溝通,因為孩子處於比較興奮的狀態,比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三是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孩子的感受。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注意孩子的信息反饋。你可以從孩子的語言中得到這種信息。比如,當你交代孩子一件事情,孩子爽快地回答:「知道啦!」大部分的父母還是會追加一句:「千萬別忘記了!」,象這樣的交待顯得多餘了。孩子是父母愛的見證,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樣,對自己的孩子傾注了無限的熱愛,對孩子的未來做了美好的憧憬,孩子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希望借家長論壇這一契機,讓我們共同努力,探討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構建良好的親子環境,教給孩子做人道理,讓孩子在人生的考場上,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關於怎樣與孩子溝通的幾點看法與觀點204 陳廣侖 家長現在一些家長很難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這樣就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來了解孩子的思想脈搏,指導孩子健康成長.甚至有些家長抱怨說,他簡直把該想的辦法都想盡了,也用遍了,但收效甚微.可是家長們往往忽略了你的許多辦法是否適合孩子的"胃口,"他對你的辦法有多大興趣,是不是觸摸到他們的興奮點.。那麼,家長怎樣與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呢.作為家長隊伍中的一員我有幾條建議不防一試.即從"四個替代"入手.一.以肯定和賞識替代否定和貶低,增強孩子的自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那怕是一點滴長處家長都要給以明確的肯定,特別是再客人面前適時肯定孩子的長處,會給孩子增取面子.那怕是一點滴優點都要抱以賞識的態度,因為優點會在賞識中膨脹而放大.對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暫時的落伍不能過早的否定,因為努力當中不言敗,人們常說的看誰能笑到最後不無這方面的道理.更不能因一些小小的失利而貶低孩子的能力,因為孩子生活和學習的路還很長,不能把孩子向上的衝動遏殺在幼嫩的年令.二.以表揚和鼓勵替代批評和斥責.呵護孩子的自尊.無論在生活和學習當中,孩子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那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的給以表揚,家長不防感謝孩子的進步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享受,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自重感和責任感,他會更加再接再厲.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要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並設法克服,不能逃避,必要時可徵求孩子的意見是否需要自己的幫助,對於孩子的錯誤家長要勇於承擔責任,不能一味的批評孩子,因為孩子一生下來是沒有錯誤的,後天的錯誤與我們家長不無關係.這樣做既能保主孩子的自尊,也替孩子做了遮護.孩子可能會在心三.以支持和引導替代訓導和堵塞,培養孩子自主意識.許多家長往往以年長和經驗豐富自居,喜歡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來強塑孩子,很少顧及孩子的自我感受.實踐證明,這樣不但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抹殺了孩子的自主意識,阻礙了孩子自主能力的提升,同時會增加家長對孩子的失望感,無形中加深了兩代人之間的思想鴻溝,因此,不防用站在孩子背後的支持替代站在孩子面前的訓導,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以科學引導替代強行堵塞,給孩子廣泛的自主和自由發展權.充分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和行為空間.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意識只能心平氣和的站在孩子的立場分析其危害和後果,使孩子在充分認識的前提下自願修正和規範自己的行為和意識.在孩子沒有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強行堵塞只能適得其反.三.以關注和熱情替代放任和冷漠,使孩子能夠自覺自侓.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還是頑掠,都要以及大的熱情與以關注.放任不亜於對孩子的放棄.冷漠只能把孩子推向更遠.因為未成年人有著及大的可塑性.孩子如果覺得連自己的父母親都對自己失去信心,那他自己有可能更加沮喪.這個時侯的孩子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寄託,很有可能柀社會上的一些壞人和壞孩子鑽空子,那是非常危險的.實際上優秀的孩子不管在學校"在社會.還是在家庭都已受到了足夠的關注,而暫時落伍的孩子在學校受到的更多的是冷漠和批評,在社會上也柀人看低,實際上他們才是最需要關注的孩子,所以,家長必須以極大的熱情千方百計的彌補孩子這種精神上的渴望.全方位的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點燃孩子自信的種子和努力的希望,培養孩子自覺自律的習慣意識.淺談家長和自己的子女進行有效的溝通205 龔豐 家長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真希望那時我敢於表達自己的憤怒;真的希望那時我就知道,就算我表達了自己的不滿,父母還會一如既往地愛我.溝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溝需要溝通.代溝不是用沉默代替溝通,更不是用反叛和責備代替溝通,代溝是一種等待溝通的狀態,等待是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包容.父母不是保母,也不是權威,子女也不應拿個性和時代作為借口;父母與子女親密無間的溝通,更是一種態度,而不是技巧.如何同自己的子女進行有效的溝通呢?我從子女的角色轉換成父母的角色,建議從幾個方面做起:(一):溝通時與子女建立融洽的關係,讓他從容不迫.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緊張,你會發現你很難與他溝通.他被自己害怕的心理纏住了,不能集中精神聽你說話,也不可能無拘無束坦露他心中的秘密. 家長就要在適當的時間和恰當的環境氛圍想盡一切辦學與孩子溝通。開始交談時先談一下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如個人愛好,流行時尚等,再切入下題,在友好、平等,可以「稱兄道弟」的氣氛下,讓他從容不迫地跟你聊天。(二):溝通時要讓子女知道你想聽他的意見。雙方交流的最佳方法是讓對方知道你想聽他的意見,對他說的話在表示出興趣。能否向他傳達這個信息,一半取決於你自己是否養成真心實意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另一半是你必須集中精力理解對方的話,而不是如何對他的話作出回應。這個時代且這個年齡階段的子女個性和時代性比較鮮明,家長應放下的權威,認真傾聽他的意見以便於溝通繼續。(三):溝通時要與子女產生感情共鳴。感情共鳴對互相交流起著最重要的作用。我們都對子女有強烈的愛心,都儘力與子女產生感情共鳴,,高中階段是孩子的理想和價值觀的成熟階段,要加強對孩子的理想、道德的教育。不要太俗氣、太「現實」。否則孩子的世界觀會發生偏差。與子女的交談中當觀點產生分歧時,要盡量從他的觀點看事物,盡量弄清楚他為什麼會這樣想,而不是指責孩子,這個世界的爭論和溝通的失敗都會減少。(四);與孩子溝通時說話要講到點子上。我們生活在一個繁忙的世界裡,時間是最寶貴的東西。所以,與子女的相互交流貴在說到點子上。交談時除去傾聽所花的,時間越少,效果越好。無論什麼方法,只要能避免誤解就是最好的方法。(五):溝通時盡量得到子女的回應。成功的交談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雙方在交談時的非語言溝通。一方的非語言回應往往決定兩人交談深度。消極反饋不利於溝通,積極反饋能促進和激勵雙方溝通。如交談時要留神觀察子女的非言語回應,要弄清你是否能成功表述你的觀點,最佳的方法是得到子女的口頭回應,給子女一個回應的機會。可以他用自己的話複述你剛說過的內容,鼓勵他在適當的時候發問,在講完一個要點之後,問問是否理解,然後再講下一個觀點。如果子女一直不說話,你就無法了解他是否領會了你的話,是否同意你的話。總之,沒有溝通,就像牆角的花朵,只能獨自枯萎,只有相互溝通,才能春色滿園。當你用心去與子女交往,子女也會敞開自己的心扉,世界就會更寬敞。「溝通」困難的反思205 王文佳 家長「溝通」一詞據詞典詮釋即:使兩方能通連。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存在著「溝通」的三要素:溝通主體、溝通渠道、溝通內容,而在這三要素中溝通內容是處於重要的地位。因為溝通內容是溝通主體的本質,而溝通渠道只是溝通內容的形式。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困難其主要原因是溝通內容所引起的,其次才是溝通主體和溝通渠道。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內容的溯源、環節及傳遞:社會是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內容的源頭和第一環節。資料一:教育部公布「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為17%」。也就是說,我國的適齡人口接受大學教育的人數占不到總人數的20%。資料二:中國社會科學院雷頤研究員在《教育與社會》中分析到:「考試製度確有十分嚴重的弊病,但它的最大優點就是相對公平」,「一個正常的社會必然是一個考試社會」。資料三:2004年國務院新聞辦首場記者會上教育部長周濟指出:「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把教育產業化作為政策,一定要堅持社會公益事業的屬性」。通過上述資料,我們在現實生活里可以感受到,由於教育資源的緊缺引發了一年一度「高考盛會」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由於考試社會的建立,考試已成為社會公理,在公理面前人人平等;由於市場經濟的到來,教育與利益的互動已成為現實。總之,在整個社會裡形成了一種主流文化,那就是應試教育,社會是應試教育的始俑者。學校是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內容的實施者和第二環節。資料一:學校的教育過程本因是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大綱的實施過程。但是,由於學校受社會的應試教育的理念影響和傳導,現在學校教育過程已演變為以考試說明為核心,歷年高(中)考題為基礎的題海教育過程。資料二:一個中學生一天學習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資料三:考試排名已是學校所必需的日常工作,有月考排名、期中考排名、期末考排名、中(高)考排名。通過上述資料,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學校在應試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呈現出以「考試論英雄」的壯麗景觀,學校是應試教育的實施者。家庭是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內容的擁護者和最後環節。在此,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家庭是應試教育的擁護者是由家長的本質所決定的。本質一:孩子承擔著家長自己未完成的理想。本質二:成績優秀就能考上重點大學,上了重點大學就會有好的工作,有了好的工作就有了好的生活的思維邏輯。本質三:他家的孩子考上普通大學,我們一定要考上重點大學的攀比心理等等。由於家長本質因素的影響,吃飯講學習、休息講學習、孩子夢境都是學習,使得整個家庭充滿著「學而優則仕」的氣氛。通過上述,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內容(應試教育)起源於社會,通過學校,最後傳導到家庭。那麼,為什麼說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困難其主要內容是由應試教育引起的呢?原因一:應試教育是強勢極端的教育理念。首先,表現在教育目標上,整個應試教育的設計圍繞著考試而設計的,老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強勢極端地追求排名、升學率、重點率。其次,表現在教育過程上,應試教育試圖用同一個標準(模子),把不同形態的材料壓成一模一樣的東西,使得教育過程呈現工業現代化流水作業的特徵。原因二:應試教育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概括的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主要內容是:「沒有的,連他已經有的也要被奪走」。首先,應試教育的「馬太效應」表現在家長身上,作為家長,應該深知自己成長的過程,應該深知教育的真諦等等,但是,如今家長多元的社會屬性已被應試教育奪走,成為應試教育的擁護者。其次,應試教育的「馬太效應」表現在孩子身上,作為孩子,他們正處在人生的起始階段,本應該受到多元的教育,本應該多元的發展。但是,如今孩子多元的自然屬性已被應試教育奪走,成為應試教育的受害者。通過上述的分析,由於應試教育的強勢極端性,從而導致了應試教育的「馬太效應」,使得家長已經有的(多元的社會屬性)和孩子應該有的(多元的自然屬性)被奪走,破壞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生物鏈,最終造成了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困難。綜合上述, 通過對「溝通」困難的分析與反思,家長應該把精力放在「素質教育」的學習和研究上,因為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因為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因為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一句話,素質教育是使符合孩子多元自然屬性的教育。我們堅信,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困難一定會遠去,和諧的溝通一定會到來。珍愛生命 放飛心靈 把握現在205 楊燁 家長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強競爭,連大人都直說累,更何況孩子!許多青少年處於一種心理亞健康或心理不健康狀態。中科院心理所一項對432名高中一年級學生的調查表明:從來不感到抑鬱的高一學生比例為4.9%,而輕度和重度抑鬱的佔21.8%,重度到嚴重抑鬱的佔3.4%。調查還發現:當代學生的焦慮主要來源於學業壓力、父母壓力、老師或同伴壓力以及環境壓力等。加之他們這一代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受寵有加,幾乎未受到什麼挫折。所以,一旦遇到挫折他們會無所適從,誠惶誠恐,焦慮、憂鬱甚至選擇輕生。曾幾何時媒體報道了幾則「十五、六歲的花季少女,秋葉般從高樓飄然隕落」,那血腥場景刺痛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人們對此產生有無數的猜測,也許只是因為分班時進了一個自己認為丟面子的班級,也許只是因為老師的批評,也許只是因為父母的責問,也許……,縱然有無數的理由,我們不禁要問:為何非得拿生命去賭氣呢?你是否知道,也許你的父母在你生命還沒有孕育時就開始給你取名字?你的名字寄託了父母多少的希冀!你是否知道,你的母親為了你的健康降生,心甘情願地洗去鉛華,素麵朝天?你是否知道,世上還有多少人關心著你、呵護著你!誠然,生活、學習充滿壓力。進入新的環境,開始了新的學習,難免會有些不適:學習成績在班級中不再有絕對的優勢,與陌生的同學難以真正溝通心靈,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老師可能因為你們的一次遲到對你有過呵斥,可是在老師心中你依然是一個可愛的生命,他呵斥的僅僅是的這次的麻痹大意!媽媽也許為你的一次考試成績大為光火,可這不表示你的學習成績比你的生命更有意義!在媽媽對你恨鐵不成鋼的時候,在那些過激的言辭背後,是她對你今後的擔憂,她多麼害怕你長大後會遇到挫折,害怕你的生命不能發出光華!因為她深知她是無法永遠呵護你的!而你卻難以釋懷,不悅、遺憾、煩惱不已。於是,成天生活在後悔、埋怨之中,結果弄得自己寢食不安,精神萎靡不振,輕視生命……著名的棒球手馬克曾這樣說過:「過去我常常為輸球而煩惱不已。現在我已經不幹這種傻事了。既然已經成為過去,何必沉浸在痛苦的深淵裡呢?流入河中的水,是不能取回的。」 是的,過去的一切,不管輝煌或遺憾,都已經不再復返。我們的悲劇往往在於:總想取迴流入河流里的水,總想失去的一切重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在我們沉溺於過去的美好或為遺憾而自責不已的時候,今天正在悄悄流逝。我們應面對現實,把握現在。請一起來讀讀下面的情節:想像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賬戶里存入86,400元,可是每天的賬戶餘額都不能結轉到明天,一到結算時間,銀行就會把你當日未用盡的款項全數刪除。你會怎麼做?你肯定會說,那當然是每天不留分文地全部取出才是最佳選擇。接著你恐怕又會問:哪裡會有這種銀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銀行,那就是「時間銀行」。每天早上它總會為你在賬戶里存入86,400秒。一到晚上,也會自動把你當日虛度的光陰全數註銷,沒有分秒可以結轉到明天。時間就是這樣——向前向前,沒有回頭重來,也不能預支明天。所以,不要一味懊悔昨天發生的事,遺憾和埋怨並不能改變自己,只會使目前的學習難以進行下去,還不如勇敢面對你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今天要乾的事情上,逐漸改變你現在的處境。平時多注重與老師、同學、家長交流,注意充足的睡眠,給大腦放假;聽聽音樂陶冶情操,放鬆心情;適當參加體能鍛煉,如每天跑步或仰卧起坐、打球或跳繩等,既能增強體質又能磨鍊意志;而家長們應積極配合學校,不僅成為孩子生活上的營養師,學習上的引導者,行為上的楷模,更要成為一位善解人意的心理醫生,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飯桌上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喜怒哀樂,及時發現問題,找到癥結所在,對症下「葯」。只有家校聯合,才能防患於未然,使我們的孩子每天有份好心情,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珍愛生命,放飛心靈,快樂把握每一天!溝架心靈之橋----如何與孩子開展良好的溝通206 姚文儀 家長「溝通,從心開始。」父母與孩子之間也要時刻保持心與心的交流,保持溝通**限。女兒從升入中學起,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處與一個特殊的時期,這個階段,她的個性、脾氣、秉性更張揚地表現出來,具有很強的獨立性,看事對人既帶著孩子氣也夾雜著大人的眼光,情緒不是很穩定,小時候喜歡和老爸老媽嘮叨,現在更喜歡一個人靜處,有時關在房裡獃獃的想心事。看著女兒的這些變化,我們心裡既高興又忐忑,高興的是女兒長大了,不再是跟著父母的小尾巴,忐忑的是正值中學時期關鍵時刻,我們要如何對女兒進行有效溝通,才會讓彼此間沒有「代溝「,讓女兒明白,不管經歷多少風雨,家永遠是她最溫馨的港灣。我覺得我們做父母要和孩子有良好的溝通,首先要眼到,耳到,心到,要學會傾聽。因為作為家長,生活和處世的經驗比孩子豐富,所以,我們往往會沒聽完,就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給孩子造成的感覺,就是把我的經驗強加到她們身上,而這往往會造成誤解和曲解,引起孩子的反感,讓她們不再有向家長傾訴的慾望。作為家長,不光要學會傾聽,並且要學會設身處地,陪著孩子的想法走一遭,這樣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體會她們的心理,才能真正做到心靈的共鳴,孩子才會對家長有認同感,也更容易把真正的心裡話說出來。其次,溝通是需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要用探討的方式,而不是灌輸自己的經驗。探討的方式,就是先認可孩子想法中對的方面,對欠缺的方面,也不要加以批駁,而是可以用討論和引導的方式:如果這樣處理,是不是更好?或者:你再考慮一下,是不是有另外的方法可以處理?如果用這種方法處理,和你的方法會有區別,哪種方法更能達到好的目的?就是要都用引導式的問話,而不是居高臨下,用家長和前輩的口吻說話。第三,要適應孩子的變化,現在的孩子,通過多方渠道,如海綿吸水樣吸收來自各方各面的信息、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談吐間也會蹦出新名詞,這令我們有些自嘆落伍,不得不需要提高自己,了解名校名師,多關心時事新聞,多看時尚雜誌,知道女兒喜歡的歌星名字,知道重大的體育比賽,這樣不要和女兒拉開太大差距,彼此間有共同的話題。第四,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也是溝通的重要環節,我們很照顧女兒的自尊心,對於她做得不對或不夠好的地方,一般不在有其他人的場合下批評她,而且也不會在進餐時批評她,批評時也不會太直接,以免引起她的反感。周末也常帶她去奶奶或姥姥家,讓她和伯伯、姑姑或舅舅等人多交流感情,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明白親情是多麼可貴,親人是可以傾訴的朋友,一家人其樂融融。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讓孩子受到影響,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也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一樣有煩惱有矛盾,我們也會把一些問題拿出來和孩子一起討論,讓她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狀況,這樣,孩子和我們象朋友一樣,平等相處,她遇到問題也習慣拿出來和我們討論,分享她的心情。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養成開朗、目信、積極的心態,有什麼心事自然願意和父母溝通。一句話,把孩子當成你的同齡人,當成同事,當成朋友,才會讓她感覺到家長對他的信任和尊重,才會敞開心扉和父母構架心靈之橋,沒有隔閡。家庭教育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處理206 徐曉芳 家長素質教育要求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對下一代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在三結合教育中,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處理好父母子女關係。青春期的孩子,好多不願和父母說心裡話,溝通想法。做事任性。他們覺得父母一天到晚嘮嘮叨叨,煩!這也不許,那也不準,煩!顯然,家長和子女在「對著干」。這個時期的孩子經歷著心理成熟的過程,多少有些心理叛逆情緒,心理學上稱為「心理斷乳」期。他們覺得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獨立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一方面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得依賴父母。孩子缺少生活經驗,對自尊的理解不完全,迫切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是成人。這時父母還把他們當小孩來對待, 倍加「關懷」,不斷「囑咐叮嚀」,他們會感到傷了自尊,因而產生反抗心理,產生對立的情緒。現在孩子價值觀有時和父母的價值觀向背。父母的反對,理解的差異讓他們覺得父母變得不不和藹可親了,不理解信任他們......。 這時父母就要了解這種心理、生理變化。不要一味簡單,生硬地說教,那樣孩子就會產生反抗情緒。家長應該了解到「心理斷乳」期孩子的這些特點,避免簡單粗暴,或「哄騙」的辦法來對待處理他們的「反常」。不要把子女看成私有財產,施展父母的「權威」。不能按自己的願望把自己年輕時沒實現理想強加給孩子替您實現!要讓孩子自己去設想未來,您則作到理解孩子,尊重,支持他們的正確想法,積極地教育,順勢引導,和孩子建立親密,平等的關係。在孩子遇到困難、失敗時,多鼓勵安慰,出成就要表揚。自己錯的要敢於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過錯和失誤。家庭教育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教育子女是父母的義務古代有「養不教,父之過」的格言。要求為人父母者,要學習一點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知識,掌握子女學習和成長的規律,按照子女生長發育各個階段的特點和子女的個性特徵,培養子**良的思想感情品德,有效地開發他們的智力,科學指導其學習,使之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勞動習慣,按照素質教育的目標全面完成對子女的教育任務。二、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子女關係是平等的人際關係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勵孩子大膽講話,暢所欲言。要善於聽取孩子的傾訴,了解孩子的思想。對孩子的錯誤言行,要充分講道理,以理服人,切忌粗暴、蠻橫的指責、訓斥、打罵。只有在兩代人的平等相處與思想交流中,孩子才可能吸收家長的正確思想和觀點,起到受教育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也有個教學相長的問題。即孩子和家長的有些不同觀點,孩子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呢?首先,家長勇於承認錯誤,敢於放棄自己的觀點,學習接受孩子的觀點,並給予孩子讚許、賞識。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其次,孩子課餘和節假日在家,除安排其家務、複習功課外,還應安排一定的可供孩子支配的時間,讓孩子選擇體育鍛煉、讀書報、訪問同學等。要允許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參與,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和隱私。孩子的自由活動時間,家長不要輕易侵犯。屬於孩子的東西,家長不要亂翻亂用,使孩子在家庭中擁有實實在在的自我。再次,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許多事情可由孩子自己作出選擇,只要不是犯錯誤或影響大局。特別是今後畢業後報考高校和專業,家長只要用自己的豐富經驗為孩子分析情況,提供參考意見即可,應由孩子自己作出決定。三、父母子女間是一種特殊的師生關係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基本生活單位。人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家庭之中。兒童時期的語言、行為模仿父母,思想、感情受父母的直接影響,各種生活習慣在父母的指導下形成。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最大,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其次,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最主要的是「身教」。即父母以其形象、語言、行為示範於孩子,熏陶、感召孩子,用自己的人格來教育孩子。教育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實現。這就要求父母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孩子作好榜樣,父母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正確的生活、工作態度。再次,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教育子女如何做人。要極力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加強對子女關心他人、尊老受幼、誠實守信、熱愛勞動等方面的基礎道德教育。增進孩子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培養子女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習慣。心與心的溝通207 何怡哲 家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要走進孩子的心裡真正與孩子成為朋友,家長與孩子心與心的溝通至關重要。從小到大,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形式也因孩子的漸漸長大而不同。幼兒、小學時,孩子向父母敞開著心扉,竹筒倒水無話不說,對父母的話也言聽計從,不假思索全盤接收,很少有反對意見。這個階段,父母採用的往往是駕輕就熟的單向灌輸方式。進入中學後,某一天突然有一種感覺:孩子長大了!身體一天天長高,知識一天天充實,感情一天天豐富,是非一天天分明。孩子長大了,不喜歡命令和訓斥,開始與你爭論,甚至學會了沉默,厭煩父母的嘮叨,那怕是父母關切的話語,雙方之間似乎也存在著所謂的代溝。這時彼此之間的交流需要平等,溝通方法也會有許多技巧,一不小心會出現問題。高中階段,是人生處於轉折時期的一個重要階段。高中生已經開始學會對人生、事業進行選擇和獨立思考了。作為高中生家長,我們平時比較關注各方媒體對「怎樣與孩子溝通」、「怎樣當高中生的父母」此類話題的介紹。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主要是:言語上的溝通:我們孩子是通校生,平時的溝通還是比較多的。每天回家後,晚飯前有一小段的時間翻閱當天的報紙、新到的雜誌。可以說我們的溝通是從飯桌上開始的。話題涉及國際國內時事。如巴伊衝突,伊朗、朝鮮的核問題,嫦娥一號繞月衛星,黨的十七大,華南虎照片事件;也有文娛體育新聞。如各類選秀、各大棋賽;還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如英雄李繼文、潘志毅,綠蔭愛心行動,房展車展等等。自然而然,就會聊到學校發生的事,如「十佳中學生」評選,班級趣事,甚至老師課堂上的經典語錄,還有各個時期考試情況。我們基本上能知道孩子班裡同學的名字,雖然不認識。餐桌旁無任何壓力,任何目的的閑談探討交流,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體會到責任、誠信、感恩,感受到真、善、美,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自尊,自律。行動上的溝通:儘管她已是個高中生,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孩子。一天緊張繁重的學習任務後,回到家需要的是一個安靜、和睦、祥和的家庭氣氛,也需要父母為人表率。身教重於言教。我們工作之外,也在加強自己對新事物的敏感性,不斷學習。孩子一個人在裡面看書,我們在外面少一些叨嘮,讀讀該讀的書,而不是沉湎在冗長又虛擬的電視故事裡。這樣的情景,既可以使我們在一天的喧囂煩亂中平靜下來,也可以樹立榜樣,達到與孩子一起成長。在高一時,孩子體活課選擇的是健美操,一段時間,回到家練習,媽媽就跟著後面學,不僅提高興緻,更重要的是增進感情。這樣簡單的溝通、交融,似乎又回到小學時代,效果出奇的好。真心真情溝通:我們深知:對孩子成長進程中遇到困惑、迷茫給予精神上的關心、理解和幫助,將有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和良好道德的發展。對待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我們給的一句話就是:只要自己努力付出,結果不是唯一的。面對成績的波動,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數落,而是幫她一起分析,找出原因。畢竟這麼多優秀的學子會聚在一起,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是我們,能做到沒有閃失嗎?文理分科後,原本不偏科的優勢反倒不明顯,面對孩子的疑慮,我們更多的是鼓勵、肯定,給她信心。前段時間,經歷錢包被竊和目睹小偷行竊,一直認為世界是美好的她心情好一陣鬱悶,覺得自己沒有挺身而出辜負學校的教育,萌生不安心理,我們在理解的同時,及時為她排解 困惑……以上是我們在與孩子溝通上的一些簡單做法和膚淺認識,希望得到老師們、家長們的批評、指點。如何與子女溝通208 印帥 家長近日,孩子拿來學校的通知,要家長完成一篇[如何與子女溝通]的文章。拿到手說內心話確實有些犯愁,如何寫、從哪裡入手。。。。。。通過與同事的交流和翻閱了一些相關的書籍,對「溝通」有了新的認識。「溝通」其實是個熟識無睹的問題,而我們有時很容易不以為然,但是往往最根本的確是最重要的。下面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管見:首先是對孩子的尊重。因為尊重是溝通的前提,就親子關係而言彼此的關係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是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而絕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關係。父母在與子女交流溝通時應「多建議、少命令」充分尊重他們,並使子女能在心理上感受到。這點我們是深有體會的。舉個小例:有次印帥同學的爺爺身體不好很想見到小孫子,但客觀上正值印帥同學複習迎考的緊張階段,怎樣能作到兩全其美呢?我們家長商量後就用建議的語氣說:「印帥最近複習很緊張啊,但爺爺身體不好很想讓你去看看他,我們想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你自己安排一下抽空去看看爺爺」印帥欣然答應了。事後我們想如果換成「你必須、你馬上」等命令式的語氣,雖然孩子也能去,但在他心理上產生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象這樣用商量、建議的語氣與孩子交流溝通的事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其次是要學會傾聽。因為傾聽是一種態度,這個度把握好了,孩子既願意與家長交流,家長也能從孩子所說的事情當中了解孩子對一些事物的理解和判斷能力,並加以引導。同時還能了解班級、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並根據這些要求積極作好配合工作,何樂而不為呢?一旦孩子把家長作為傾說對象,就意味著把你當作同學、朋友了,家長與孩子的距離拉近了,交流溝通也就自然順暢了,對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這方面我們比較注意,能經常傾聽,並在聽的過程中加以鼓勵和引導,使其對某些模糊不清的觀點有個清晰正確的認識。記得印帥同學在讀初中時一度曾對擔任班幹部有為難情緒,認為只要抓住學習把成績考好就行了,作了班幹部可能會耽誤學習。在與他日常交流中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我們就及時進行分析、幫助和引導,使其很快放下了思想包袱,結果不僅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成績還被學校評為「優秀班幹部」。第三要能善於表揚因為人都有被讚美之心,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才能的「被發現」(尤其是對學生期的孩子)與「被表揚(鼓勵)」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在表揚(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其成就與心理健康等方面遠遠超過在責罰中長大的孩子,俗話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這也是與子女建立良好交流溝通的基礎。孩子喜歡被家長注意,對此在這方面我們也是比較細心的,在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長處,即使只是整理自己的學習書籍、自己的房間都稱之為優點加以表揚,這樣的定位可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第四應注重自身的修養和培養良好的家風因為身教重於言教。家長日常一言一行對子女無不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中外歷史上的許多名人,他們之所以能成名或成偉人,對國家、社會做出偉大的貢獻,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與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和培養是分不開的。因此家長自身的修養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努力提高素質:所謂家長素質,其一指家長本人做為社會成員、國家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如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心理素質、待人接物、興趣愛好、身體健康狀況等,其二指做為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所應具備的素質,它包括掌握教育的基本知識和規律、方法等等。家長應時時處處做好孩子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家長必須在思想、情感、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嚴於要求自己,對同志、對家人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要有穩定、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情懷,要敬老愛幼、鄰里互助,對人對事要是非分明。。。。。。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心裡樹立較高的威信和人格魅力,使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父母是有責任敢負責、守信譽講原則、有愛心會寬容的開明人、貼心人;二是家長除了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外,還應努力學習有關家庭教育知識,它包括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等,當今社會知識更新速度之快,唯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和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家庭的需要,也才能不斷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質量;三是培育良好的家風:家風是家庭中長期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思想、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以及學習、生活等作風的綜合表現。良好的家風應該是和睦融洽、舒適安全、成員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不僅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而且也為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對子女如何教育是個永恆的話題,加強與子女的交流溝通是這個話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我們家長將繼續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通過共同的實踐和努力,把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的「希望之花」培養成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談與孩子的溝通和理解208 李駿昊 家長孩子是家庭的重要元素,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和發展,每個家長時時刻刻都在企盼、渴望和思考之中。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想把孩子培養到一個嶄新的高度,這靠什麼?靠的是長期的、堅持不懈的良好教育。教育不外乎有三種方式: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主要靠前二種教育模式的有效結合。孩子在學校里接受知識的傳遞;在班集體中學會和同學間融洽相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家庭環境及父母言行的影響力,對孩子將來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這方面,我認為既應該熱愛、關心自己的孩子,又不嬌慣了孩子,注重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出現的困感與疑問,適時進行良好的溝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姿態,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民主型家庭與親子感情感情是信任的基礎,信任又是溝通的前提和要素。有時候,我們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處於豆蔻年華:從天真爛漫的童年,到茁壯成長的少年,再到朝氣蓬勃的青年……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財力!於是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產生命令的方式,還時常伴隨著諸如「經驗就是真理」的心理。殊不知,孩子在成長中漸漸的會有獨立的思想、觀念和人格。即便有時作為父母的我們處理問題的意見是正確的,也無可避免地存在著如何溝通、如何理解的問題。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打破思想上存在的誤區 ,放下「架子」真誠地與孩子交流。曾經有一次,我與孩子談到愚公移山意義。孩子對愚公的行為十分費解——與其日夜辛勞的移山,不如走出大山去發展。聽了孩子的話,我感到孩子認真地進行過了思考。於是我對孩子說:「當然可以把這種思想用到學習上,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認為這樣的溝通方式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肯定,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並與孩子共同分析:哪些是有道理的、可行的。告訴孩子你我可以敞開心扉,暢談心聲。孩子在學習的空暇喜歡看一些名人傳記,瀏覽每天的報紙。我認為這有助於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會怎樣做品德高尚的人是第一位的。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尋找彼此感興趣的話題 ,從中也可觀察到孩子的發展變化。家庭氛圍與知心朋友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僅僅是在血緣上的,更應體現在親密無間的關係上。讓孩子能夠把心裡話跟父母講,需要父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升入高中後,有一段時期情緒有點低落和急躁,於是我在與孩子聊天時有意識地說起自己孩提時代讀書的一些往事。一番疏導之後,孩子終於講了近段時間在學習上的煩惱:在初中階段學習時,他感到自然科學還可以。考入嘉興一中時,進入了理化特長班,但他很快發現班上的一些同學不但學習進度快,學的內容深,而且記憶力也很強。儘管自己也很認真,但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於是有些無所適從了,懷疑起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來。 對於孩子的狀況,我與孩子一起進行了分析,告訴他世界上究競有沒有「天才」。正如奧維德所言: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為它不舍晝夜。這說明即使是具有「天才」資質的學生也需要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但世上又不可能擁有眾多的「天才」,「天才」畢竟是少數人。要想躋身「天才」行列是要付出代價的,既要向他人學習長處,又要善於總結適合自己的方法。只要你努力了,你終將獲得成功,只要你付出了,你總會感到快樂 ,關鍵是永不言放棄。在這一點上就是要潛移默化的鼓勵、欣賞孩子,幫助其樹立信心:自己的選擇不後悔。著眼點是現在和明天。有的同學基礎較好,可有餘力傾重於競賽;但你照樣可集中精力,把基礎打紮實——三年的高中學習是中長跑而不是短跑。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孩子終於心情愉快的在普通班學習了。對於考試,我認為是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關鍵看孩子的學習處於什麼狀態:態度決定結果。孩子考試後曾對我說:「個別題目當時沒做出來,但是很多錯誤是由於粗心大意。」我對孩子說:「不懂的題目要弄懂,粗心下次注意就是了。」可是當孩子下次考試時再提到不細心時,我便對孩子說:「你要重視了,因為偶爾粗心是可能的,多次就有可能是習慣了。」失誤多了就是錯誤。我還給孩子舉了一個例子:美國有生產降落傘的廠家,產品合格率達到了99.999﹪,但買方卻拒絕接收,要求達到100﹪。廠家說做不到,兩方最後達成協議:每批產品中隨機抽檢,廠方負責人和負責質量的人員用抽檢的樣本從飛機上往下試跳。從此產品的質量達到了100﹪。作為學習也是一樣,要想出成績,平時就要刻苦的練習,保證不失誤。加強家長和學校間的聯繫。家長會是一種學校與家長們的溝通方式,交流信息量大,涉獵廣泛。作為家長,我們不但要參加,更要積極的用心參與。回家後及時與孩子溝通:孩子在學校哪些方面做得不錯,哪些還值得繼續努力。讓孩子感到來自學校與老師的關心。讓孩子對老師更有親切感。和孩子共同學習成長。學習要有良好的氛圍,溝通要有共同的話題。作為家長要儘可能擺脫工作上的種種影響和應酬,多陪陪孩子。同時儘可能多為自己充電,使孩子感到雖然功課上父母不能輔導自己,但父母也在孜孜不倦學習。身教重於言教,希望孩子做到的事,父母要力爭自己首先做到——為孩子樹立一個就在身邊的好榜樣。在學習上關注孩子,理解孩子,樂意地接受孩子的觀點甚至挑戰;在生活上既作為父母,又作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告訴孩子「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權威,學習知識同樣是神聖而快樂的。」使孩子身心健康的快樂學習,為自己的理想而執著奮鬥﹗如何和孩子的溝通209 胡雯捷 家長其實,我從來都不覺得和孩子溝通是個問題,從她很小開始,我就會在哄她睡覺時給她講故事,她就會很自然也很高興的跟我說學校里發生的事。就這樣,從幼兒園一直到現在的高中,學校里發生的所有有趣的,新鮮的事她都會回來告訴我知道。有時候在吃飯的時候會說學校里發生的有趣的事而笑個不停。雖然,她很少會回來抱怨一些不開心的事,但我卻能一下子就看出來她是帶著心事的,但是,孩子大了,有時後也有不想說的事,我作為家長也應該相信她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應該也是一種成長吧~當然,我也會適時地開導她。如果,有家長認為和孩子交流溝通是件很困難的事,那我覺得,她一開始的心態也許就不對,也許是把與孩子交流當作了是孩子向家長彙報。沒有一種平等的關係,沒有一種友善的態度,當然,不要過分的殷勤,不然會讓孩子覺得你是要向他/她打探什麼。也許,需要的是種像朋友似的感覺吧,雖然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可能就會很難。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也不能對別的家長說些什麼具體的看法或建議。只是希望家長能擺好心態,不要在孩子面前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也不要在和孩子溝通交流之前就覺得這是件困難的事,其實,孩子們是很需要有人能傾聽和分享他們快樂或不快樂的事。他們也會需要你的建議和幫助,畢竟我們有著更多的人生經驗。關於家長與孩子的溝通的一些感想209 沈映真 家長人的成長經歷不能複製.因為沒有兩個人的所具有先天條件、內心和外部的生長環境是完全一樣的.時光也不能倒流.回顧迄今為止的整個過程,確實在某些方面如果採取這樣或那樣的話,也許結果會更好.但如今我們關注是:根據目前孩子的狀況,我們應該怎麼辦.所以,對於從起初到現在的經歷回顧總結,將在多大程度上對人對己帶來益處呢?也許作為家長的我們與孩子的溝通主要是在孩子還在年幼的時候開始的.如今到了高中階段,溝通倒是反而很少了.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要求在人格上的獨立願望已很強烈和所崇尚的人生價值取向可能已經初步形成,雖然經歷的太短,仍會使得在遇事時所作出的決策上的回應顯得有些幼稚,這就應該在孩子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與孩子一同想方法、一同渡過危機,這是進行溝通的一個時機.努力去發現孩子需要什麼,並發覺孩子在哪些方面要靠人引導,我們作家長的就應該認真對待,並為孩子做些什麼。培養孩子,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溝通僅僅是這個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很多培養的具體意圖是通過溝通這個環節實施出來的.但溝通能否起到好的效果,固然跟採用什麼方法或技巧很有關係,但是如果裡面缺少實質性的內容,那麼再好的方法和技巧也是沒有用的.換言之,對家長來說,如何使溝通見效,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所以,家長應不斷學習,以充實自己的儲備是一項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是必須要做的任務.因為只有在這方面下功夫,才有更多可能應對孩子的各種問題.即所謂「好家長都是學出來的」。作為孩子的家長,及時地了解孩子的需要是很重要的.要獲得這方面的信息,主要靠平時對孩子的細心觀察和詢問,以利於能夠及時而又恰當地施教於孩子.因為孩子的需要有時表現在新事物的好奇心,有時表現在對挫折的焦慮,有時表現在對榮譽的渴望,有時表現在對成功的追求等等.這中間有些要求可能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錯誤的.家長要幫助孩子進行辨別,並要給出辨別的標準是什麼,也就是總原則.因為在這個時候給出標準,對孩子的印象是最深的.家長還要引導孩子如何走出困境,提出走出困境的好多種方案,以開闊孩子的思路,讓孩子覺得在這個時候,還有家長與他同行.家長還要端正孩子對待榮辱成敗的看法和態度,以利於在面臨事變時,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即所謂「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在孩子年少時,思想上比較自由,思路上比較發散,行為上比較大膽,行動上比較勇敢.但也因此思路缺少條理,行為很不規範.所以,家長在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要時常與其交流溝通.也就是說,要經常提醒:學科知識要分類歸類,行為步驟求最佳方案.如今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基本已經養成,但在其他一些非學習的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習慣仍有不盡合理的地方.這樣就會在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造成一定程度的脫節,所以,家長仍然應在出現這類問題的時候,及時給予提醒,要耐心和藹,不厭其煩.即所謂「好習慣都是培養出來的」。傾聽孩子從外面帶回來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歡喜和憂愁,是我們作家長應盡的職責.因為孩子的這種傾訴,不僅是一種情緒或壓力的釋放,也是家長挖掘孩子內心的重要途徑,更是親子溝通的一個良好的契機,並能藉此及時地與孩子進行探討、爭論,從而進一步增進相互的了解. 即所謂「好溝通都是傾聽出來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在學習課本知識上,在組織開展一些集體活動方面的能力同樣不可忽視.以前,我們的孩子有幸遇到這樣的機會時,總會告訴家長,我們就和孩子一起策劃活動方案,包括可能出現什麼情況應該如何應對等等.孩子出於對家長的信任,自然會產生足夠的自信把計劃化為實際行動,最終取得成功.這樣的成功,從功利的角度來看,並不會給學科成績增加幾分,但是這樣的成就感所帶來的喜悅,絕不亞於考了個高分,其正面效應是不可否認的. 即所謂「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在溝通方面,值得我們作家長關注的一些問題,並不僅僅在於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於內容實質。因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他所處的環境,孩子的人生價值取向,也離不開時代所流行的價值觀.然而目前流行的並不一定對,對的又不一定行得通.往往出現的情況是:當前流行的一些對錯標準與我們過去傳統的對錯標準有衝突.孩子看到或聽到的一些社會上的案例,都無不顯明了這種觀念上衝突的對立性。而這樣的衝突不解決,拖得越久,後果便越嚴重.孩子將來能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並非是家長所能左右的。但是,這是否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潛在的危機性呢?作為孩子的家長,不能不為此擔憂。關於溝通的方式方法,我們在各種媒體上都能找到成功的案例,這樣的案例也並非完全能套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但總的來看,效果多是暫時性的,或階段性的.因為這些花樣翻新的溝通技巧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價值取向問題,而且孩子很快會覺察出這一點,甚至以為大人們都是在採用善意的謊言來使暫時釋放自己的壓力。那麼下一次的溝通,會在多大程度上產生多大效果呢? 如果孩子們把成人世界偏激地看作是一個基本上都不可信的話,那麼孩子的將來,怎能不叫家長擔憂呢?對於以上的這些問題,希望能夠得到專家的指點,以便更好地與孩子溝通。也真誠地希望,嘉興一中家長論壇會成為家長間溝通的良好平台。談如何做好與孩子的溝通交流210 馮奇 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思想與感情溝通、交流」?是每一位父親和每一位母親所特別關心的事。與孩子進行思想與感情上的溝通、交流每一位父親和每一位母親可以說都是在努力地去做的,但是,什麼情形下需要溝通,怎樣去溝通?怎樣才算溝通好了?不一定都有一個滿意的答案。學校這次組織家長談「如何與孩子進行思想與感情溝通、交流」的思想主題教育活動,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我們很樂意與大家一起積极參与。在這裡我們與各位家長就「什麼情形下需要溝通,怎樣去溝通?怎樣才算溝通好了?」作一些探討,讓我們一起來尋求更好的答案。一、什麼情形下需要溝通?溝通、交流的內涵應當包括二個方面:一是雙方思想信息或意願的傳達交流;二是雙方就思想信息或意願交流的情況達成共識。什麼情形下需要溝通,不言而喻就是在你有思想信息或意願的需要向孩子傳達交流時,或者說孩子有思想信息或意願的需要向家長傳達交流時,就需要溝通。當然,我們在這裡討論的主要是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比如:當發現孩子有一天放學回家時心情不好,有點悶悶不樂時,我們就要去關心他,了解他為什麼心情不好,是學習遇到了難題?還是同學之間有不理解的事,或者說身體欠佳等原因。然後,採用合適的方式與他進行必要的溝通;當孩子對一件事,一個人不能正確理解時必須與他進行溝通。比如,我們的孩子在學習上還是不錯的,但他對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總認為體育課不重要。對此,我們與孩子進行了多次的溝通讓他一定要認識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並重視體育課,還找了老師一同來讓他提高認識認真對待。經過有效的溝通,現在孩子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喜歡上了一些體育項目;當孩子遇到挫折了必須與他溝通,讓他時刻擁有積極的心態。假若有一次成績考的不好,千萬不要說他笨,要讓他樹立「我能行」的信心,讓他自己學會分析,記住出現差錯的原因。一個人在反覆地對自己說「我能行」的不知不覺中是會產生積極進取激情的。當孩子遇到傷害時,必須及時加以溝通解決。一個人總是有弱點的,並總是想掩飾這些的,但是總有人會毫不顧及這些而將別人的弱點和盤托出,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件難於忍受的事,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傷害。這時,我們必須要冷靜對待,與孩子和第三方進行溝通。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我們告訴孩子: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有一點點受侮辱的感覺,都是會感到非常憤怒的,所以,除非你想一輩子與對方為敵,否則即使是對方的行為讓你忍無可忍,你也不應當對對方表露出輕蔑的態度。現在有不少人喜歡在別人的背後說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是,我們認為這樣的人和事是下流的。在以前的學校,我們曾經看到過這種現象,現在乘一中組織家長談「如何與孩子進行思想與感情溝通、交流」的思想主題教育活動之際拿來說說,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關注。二、怎樣去溝通?作為不同的家庭一定會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認識會產生不同的溝通交流方式,但不同的溝通交流方式並不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只要是合適的方式一定合產生好的顯著效果。那麼究竟用什麼方式來與孩子溝通、交流呢?教育家談了很多,家長們的經驗之談也有好多,概括一下不外乎「忌用過激的語言;話不宜多;語言要感人;尊重孩子的意見;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要找合適時間並注意場合」等等。我們認為這是溝通、交流最普遍、最基本的方式,我們應當這樣去做。但不管是何種方式,更重要是讓孩子信任你,讓孩子能敞開心扉把他的歡樂、他的煩惱統統與你說,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他的快樂,一起來共同面對煩惱、共同去解除煩惱,只有這樣你才能全面了解他的信息。充分了解了他的煩惱,也就了解了急需要溝通的內容;充分了解了他的煩惱,才能找到產生煩惱的根源,掌握了產生煩惱的根源,才能找到解除煩惱的方式。所以,我們認為與孩子溝通最關鍵的是讓孩子與你說,這樣說來,所謂溝通:簡而言之就是家長與孩子經常說說,特別是要讓孩子說,大聲地說,不論觀點對的還是錯的,儘可能讓他說完,表達他的真實意願,然後,你必須以正確的觀點來加以積極引導,讓他有正確的認識。所以,我們認為溝通的方式、方法應當更注重於個性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三、怎樣才算溝通好了?雙方就思想信息或意願交流的情況達成了共識,並按達成的共識發展了,可以說溝通工作是做好了。但溝通的最終目的應當是讓孩子「快樂成長」,讓他總是有一份快樂的心情、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面對未來。家長與孩子進行了溝通,達成共識並不難,難的是一定要「說到做到」,有的時候孩子在溝通時認識是很一致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同樣煩惱的事可能還會再來、同樣的錯誤可能還會發生,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繼續進行溝通,讓他對事情的原由、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新的提高,達成新的共識。當然,每一位家長與孩子達成共識後首先是自己必須要有堅定正確的認識,並首先自己去做到,自己做不到,孩子怎麼做得好呢?比如,我要讓我的孩子加強體育鍛煉,我在假期的時候就主動要兒子一起打羽毛球,培養他的興趣。與孩子成為朋友210 馬驌驦 家長孩子漸漸長大了,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孩子的每一點變化,不管是外觀還是內心……孩子的一切都讓每一位家長關注,孩子取得成績時欣喜若狂,遇到挫折失敗時沮喪焦慮。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想了解他的一切,他跨出的每一步腳印多想由自己掌控,好象唯有如此,才會感到踏實安心。然而事與願違,我們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問題上感到力不從心,束手無策。「孩子怎麼了,和父母似乎無話可說,一開口就覺得你厭煩羅嗦……???」我們擁有一位正在念高二的女兒,在她成長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問題,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一一化解。在處理怎樣與女兒溝通的問題時,最重要的是我們把她作為朋友。我們認為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生活,融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生活成長,沒有不必要的壓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跟她平等的相處,家庭的計劃與願望或目標告訴她,共同參與家庭的建設與發展,徵求女兒的意見,好的建議及時讚許並採納,讓她感覺到父母非常尊重她,在家庭中的位置很重要,並且已經不再把她當作不懂事的黃毛丫頭了。記得她剛讀初一時,我正好有機會調到嘉興工作(我們原來都在海鹽),但是我們考慮到孩子正處在生理和心理變化最快的時期,怕影響她的成績和成長,猶豫不決。我們決定對女兒說出實際情況,分析工作調動的利弊和我們的擔憂,並徵求她的意見,想不到女兒人小志大:媽媽,人往高處走,你去吧,至於我你就放一百個心,我一定會讓你們滿意的。後面還開玩笑說:放心,老爸我也會管好的。於是我們就作出了現在看來正確的決定。現在每說起這些我們真的很自豪,感謝女兒。我們一家人經常一起分享開心喜悅,遇到問題及時溝通商量,增加了家庭的凝聚力,孩子也耳濡目染。所以女兒的性格比較有主見,遇到問題苦惱也會主動跟我們訴說,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夫妻意見要保持一致,商量由誰為主跟孩子交流比較妥當,有的放矢。因為是女孩,我們發現問題後大多數由母親跟她隨意交流。我們覺得必須與孩子平等交流,像朋友一樣。要講究方法,學會做一個傾聽者,而不是一位下達命令的長者。有時孩子回家心情舒暢,她會滔滔不絕地講述學校中的趣聞軼事,可能這時你比較忙或心情不佳,也要放下所有事情專註地傾聽,為她開心,為她歡笑,而你的情緒也會被感染,另外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從孩子的談話中可以了解她在學校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變化。因為此時的孩子毫無戒心,你就可以適時發表你的意見和要求,達到和孩子溝通的目的。有時孩子回家可能悶悶不樂,似乎有心事,對你的問話愛理不理,這時你千萬不能指責發怒,要調控好自己的情緒,擺正自己的位置,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換位思考。記得女兒小學時有次跟我說話態度不好,情緒極差,我心理很氣憤:這麼小的孩子就敢頂嘴,跟老媽吵,以後長大不定怎樣呢?於是她爸就開導我:你看她今天肯定有什麼不開心的事發生,跟她計較就沒意思了。過了一會兒,他爸去跟女兒交流,說她的態度媽很不開心,又了解到女兒在學校受到了委屈,才會如此。後來,女兒跟我說的一番話我身有感觸:你們大人情緒不好的時候,會發脾氣,我們小孩也同樣有情緒需要發泄,我總不能把委屈不開心的情緒發在老師和同學身上吧,你們是我最親的人,我再不向你們發泄,那我不要憋死呢。所以,我認為,和孩子溝通不能性急,要把孩子的情緒慢慢調控到最佳狀態,溝通效果才會事半功倍。跟孩子溝通,要了解她的喜好,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著手,參與到她的活動中。我的女兒從小受我們父母影響喜歡足球、籃球、賽車等體育活動,特別對英超聯賽、NBA、F1方程式賽感興趣。因為平時學習比較緊張,沒有餘暇時間來欣賞精彩的比賽,我們就利用吃飯時間,給她講一些比賽的趣事、賽況,調節一下她的心情,把她作為真正的朋友對待,表明我們不僅關心她的學習、身體健康,還要她有一顆快樂的心。有時會問:這星期學校有什麼好玩的事情發生?讓老媽感受一下你們年輕人的朝氣。有時還會跟孩子討論時下流行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你真正的朋友。另外,要跟孩子有良好的溝通,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要有表率模範性,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家長的思想、生活品位不要落伍。很難想像一個隨地吐痰、亂闖紅燈、素責低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要講究衛生、遵守公共秩序、要做高素責人才時,孩子能否聽得進去,能否樂意跟你溝通。跟高素責的父母在一起孩子也會覺得有面子,更願意與父母交流溝通,尊重父母。當然,父母也必須向孩子表露真實的自己,敞開心扉,自己的喜怒哀樂真誠地跟孩子交流,取得孩子的信任。那麼,孩子就會毫無保留地把她的想法告訴你。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發現她照鏡子的時間多了。我們適時地跟她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兒大了,不愛漂亮老媽反而要擔心了呢。再提醒她在生活上不能攀比,不講究名牌,但是不能衣冠不整。我們自己也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不刻意強調。有時會與女兒調侃,是否有喜歡你的同學呀,她也會大方地開玩笑:多著哩!還會跟女兒交流怎樣的打扮才是美的,女孩子的皮膚怎樣保養等,讓女兒知道父母理解她的成長變化。因此,跟她溝通青春期的問題也比較得心應手了。女兒也已經把我們當作知心朋友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親近的朋友。朋友之間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願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能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如何與孩子溝通212 何一帆 家長現在許多時候、在許多的場合有許多的人都會問一個非常時尚的話題: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其實了解自己的孩子實在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話題、也是一個完整家庭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它卻實實在在是能夠輔助孩子順利完成學校學業。今天,讓我作為學生家長和各位來聊一聊如何與孩子進行正確的溝通交流,有點汗顏因為目前學校有許多成功經驗的家長和老師。所以今天的話題,希望我們孩子的成長過程能夠成為我們幸福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的孩子出生時就帶著父輩、祖輩的期望和愛,在一籃子的長期、短期學業計劃中渡過他們的幼年和童年,當他(她)慢慢進入思想成熟期的初中階段時,孩子開始具有叛逆心理,開始懷疑家長和老師的話是否正確,開始會獨立思考生活、學習中所遇見的問題。這時候許多「 如何與孩子溝通? 」「 怎麼樣走進孩子的世界? 」等等話題、課題擺在學校 、父母、社會面前,家長們也開始困惑孩子們怎麼了?我以為這是成長的煩惱,不管少年或成人不必驚慌失措。只是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營養不良」了。作為一個接近成年的高中生的家長,我知道他們也開始有了他們自己的夢想,對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一種重新塑造的傾向,過去對一些天真的孩童的做法已經不適用,我們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識便於與孩子對話、需要用文化傳統去熏陶家庭環境、需要用一些文明禮儀去沖淡一些功利行為、需要家長給孩子一些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並告訴他在家裡、學習沒必要享受特殊。但是真正讓改變我的還是幾件讓我驚訝的事,這些事讓我開始思考家長看似對孩子無私的愛,其實包含太多的壓力和自私。驚訝一: 記得我家孩子第一次讓我驚訝的是剛上初中,開學第一天放學回來時,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初中的老師和我以前接觸的老師不同。」「哪兒不同?」「比較尊重學生,上課同樣時間過的很快」(其實是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內容)。「為什麼呢?」。「小學的老師有時很不守信用,我說真話時,往往會訓斥我不長進,那時我有點口吃,同學譏笑時老師往往也跟著樂」。所以,班主任必須懂得並善於運用師生溝通的藝術和個人魅力使學生受到情緒上的感染、思想上的震撼、精神上的鼓舞、心靈上的啟迪,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對學生而言,老師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傳遞一種信息,一舉一動,說話的語氣聲調,面部的表情氣色,甚至是作業本上老師畫出的紅道道和衣著,都在向學生傳遞一種信息包括自身的修養、學術。所以,我覺得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比什麼都強,它可以穩固孩子好的習性。驚訝二:高一時,開學那天孩子興奮地早早去了學校,整整一周不見有電話回來。周末回家,孩子一反常態的殷勤地做了一些家務活,一大早又在書房勤奮著,7點鐘時書桌上已洋洋洒洒一篇3000字的名為「說明書」完成,從未有的工整而美觀的字體。我心裡啊有種說不出的高興。可,隨手拿起那「說明書」文章,又隨口問及小孩「高中剛開學就溫習寫初中時的說明文?」,沒想到小孩鼻孔里「哼哼」二下,說「叫我寫3000字的檢討書,沒門!我不是故意的,許多人去了就我承認,最後就我挨訓,我要說明情況….」呵呵,這小子在學校犯錯誤了。可就目前情況看,他是不承認自己因為不守紀律擅自外出是錯的,儘管外出是為了和約好的同學去看望初中的老師們並祝他們教師節快樂,事出有因。了解情況以後,我開始給老師寫信,告訴他我們孩子不是故意的、但是在不請假的情況下外出是絕對錯誤的,我們家長也有責任…沒想到最後,小孩在他的「說明書」後門加了括弧,內容是檢討書。所以,我認為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長要與老師保持統一戰線與孩子「對抗」到底,這樣一來有利孩子客觀、公正看待周圍的事物。驚訝三:初中二年級時,有一天回家,小孩忽然與我說:「媽媽,我這星期給校長寫了一封信」,「什麼?你想幹什麼?」,「沒什麼,只是學生宿舍里的空調總是在我們9點半晚自習結束後才開,凌晨早早的關了,我們算過,因為熱現在是晚睡早醒。和生活老師說過希望提前開半小時開空調退後半小時關,老師說這是學校的規定無法擅自變動。所以….」儘管提議的內容有嬌慣的嫌疑、言辭也略顯稚氣,但是,這是好現象。讓孩子學會主動與人「對話」。要讓他知道要想使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首先要學會了解情況,只有積極進行分析和正確反映,才能達到他的需要與願望,準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使家長或學校採用孩子的願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二:我收集了近年孩子在家最不喜歡事、在學校最心煩的事和其他,我以為這些可以或應該避免的:不喜歡一:家長太過忙於工作或應酬,家裡冷清無人的結果是孩子最不喜歡的。我曾在上海學習1年、在異地工作過1年。每逢周末可以回來,因圖方便和希望給孩子一點回報往往吃飯總找館子下,其實這樣一來弊大於利。一方面小孩以為你們在打發他,另一方面,一種傳統的家的氛圍、傳統文化隨我們這一代因生活工作的奔波而丟失。在小孩眼裡:孩子目的是讀好書、大人為的工作養家。鮮有興趣愛好、少有時間給他禮儀等生活細節的熏陶。不喜歡二:嘮叨和數落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嘮叨的同時就是數落。孩子在家裡總是不停地被數落:你怎麼不用功啊?你怎麼不做作業啊?你怎麼只知道玩啊?數落比嘮叨更惡性了一點,因為數落常常帶有譴責性質。這樣,小孩始終處於被攻擊的地位,不利於優秀品格的培養。最心煩一:沒人能耐心地傾聽他們說話。在成人的生活中,許多時候聽確實比說還重要。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來往的語言交流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是家長、老師角色是在安排、在計劃、在說,而孩子是被動的執行者、虔誠的聆聽者。家長或老師很少能聽到、或鼓勵孩子談論一些自己認為錯誤的觀點和行為,倘若孩子真坦言的,家長們會極力加以限制、制止或否定:應該如何如何,不應該如何如何。於是出現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現象。最心煩二:與家長「談不來」。十有八九說不出自己孩子長處的家長,喜歡對子女的種種「不是」逢人能娓娓道來,高中階段的孩子很容易與家長「談不來」,而可能與某個老師、同學或朋友談得很投機。道理很簡單,有誰會愛與一個並不賞識他的人交談呢?孩子更需要鼓勵,孩子更需要表揚,如果我們不是以成人的標準,而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孩子,你就會發現孩子身上有許多的閃光點,有許多值得我們稱讚的地方。孩子得到了肯定,他們會更加的自信,也更加樂意與家長交談,溝通水平也就會自然的提高。總結起來一句話,在法律上孩子也是一個自然人。學生時期要好好學習、成績斐然固然不錯但絕不是全部,就像我們單位里新召的大學生,考進了如何適應工作環境在我們成人心裡都有一個譜:包括工作能力、組織能力、修養、愛好、生活習慣等等。所以,孩子成長也是我們自己的成長、是我們幸福生活的組成、是一個不同年齡的小夥伴。應該值得我們家長抽時間與之相處。心靈的旅程212 朱飛燕 家長溝通,或者說是一種思想上的交流、心靈上的互動,也是彼此的學習、理解和關懷。作為家長,身為母親,首先我感到非常高興,但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又或有一絲絲歉意,鑒於水平和能力,我不能給予孩子更多的幫助和愛,但我在努力。我知道,上帝在賜了我一個可愛寶寶的同時,更賦予了我一生的使命——撫養、教育孩子。回想這十幾年來的時光,我有太多的感慨。和所有的家長一樣,對孩子的成長不敢有所怠慢,因為孩子的成功,才是我們的成功,孩子的失敗將是我們家長最大的失敗。我曾對女兒說過,讓我們一起努力,因為要成功首先是努力地去付***里之行始於足下,其實是千里之行始於我下。我和孩子的溝通主要是在平時相處與交流和彼此的對話中。比如,她會在我生日、母親節時打個電話,寄上一張明信片,或在我的手機里錄上一小段祝福語,我好高興,女兒在長大,也懂事了許多;星期天女兒回到家裡她總會把自己在學校里的生活、學習以及老師、同學的一些情況告訴我,我會認真地聽取,並進行適當的引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使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健康成長。從小教育她如何做人,如何愛國、愛家、愛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如何與人相處。學會如何謙讓、尊重他人,對人有禮貌,培養孩子良好的素質,教育她在家做好孩子、在校當好學生。(二)勤奮好學、積累知識、力爭上遊。在小學時,為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和能力,我積極支持、鼓勵她去參加電子琴、舞蹈、美術等各種學習;小學六年級就送到了寄宿制學校就讀。平日里,有時見她看電視好認真,便隨口說,什麼時候也讓別人來欣賞你,仰慕你,不要老是欣賞別人。要這樣,現在就要好好讀書,認真學習,有了資本,才能創造價值,使人生更有意義。(三)教育孩子,平日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講衛生,吃飯前要洗手,要勤儉節約,不講穿戴愛學習。走路要有精神,坐要有坐姿,說話、談吐要明文,因為它代表一個人的修養和氣質。(四)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如何對待成績和榮譽,面對困難和挫折。每當考試後,女兒或喜或悲,考得好我在表揚她時,鼓勵她繼續努力,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贏家,成績代表的只是過去;差些時,我勸她不要泄氣,偶爾失誤是難免的,主要的是分析問題的所在:無非是三大原因:①是真的不懂沒做好,這需要及時請教老師把問題搞懂弄通;②沒有看清題目,或是理解錯了,這就要求以後注意仔細看清題目再做;③時間不夠,這要求平時多看、多記、多練,只有熟練才會生巧,才能做到既快又好。當然,我們也有矛盾,也有磨擦。我時不時地嘮叨著對女兒的希望,女兒會說,讓我不要給她壓力,多給她鼓勵,她才能最後勝利。有時還要發小脾氣、不理人,嫌我羅嗦、煩、管得太多,每當這時,我選擇暫停。用些時間讓彼此冷靜下來,讓女兒想想媽媽的話有沒有道理,自己該如何理解、接受;我也需要檢查一下自己的態度可好,話語有沒有說錯,方法是否得當。然後等大家心平氣和時再進行溝通、交流、開導,告訴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職責,現在首要任務是好好學習,努力掌握知識和本領。因為,世上最需要珍惜的是時間,最需要做的是努力。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讓自己茁壯成長,以後好發揮才幹、創造價值,唱出一首最美的人生之歌。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家庭的和睦與幸福,離不開溝通。作為心靈的橋樑、情感的紐帶,相信溝通會使明天一切更好!我與女兒的溝通心得213 史意 家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心理,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陶冶習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先交往的人,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方式將影響子女與他人的溝通方式,因此父母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溝通方式與子女進行溝通。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女兒的溝通心得。溝通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我覺得父母與子女間的溝通首先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卡羅爾說:「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孩子的學習考試成績不理想,學習方式方法不對路等問題,我們家長切記不要經常責備、埋怨,甚至訓斥等方法解決問題。作為家長責備、埋怨,甚至訓斥孩子的本意是好的,但有時候效果可能是恰恰相反的,這種做方很可能會傷害我們孩子的自尊心,使家長和孩子的關係變得疏遠,產生距離。當我們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首先可以做一個聆聽者聽聽我們孩子的想法,幫助他們疏理問題,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並不定期地與孩子一起對階段性的學習、生活情況作一總結,要努力做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把我們孩子的思想觀念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這種在尊重基礎上的溝通往往能夠事半功倍。同時在平時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對孩子的決定要盡量作到理解和尊重並提供必要幫助。同時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的溝通中注重對孩子的道德教育。我們的孩子現在都處在青春期,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轉變,也是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的溝通中注重對孩子的道德教育。責任心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在溝通中需要向孩子灌輸法律責任意識,讓孩子承擔起成年人的責任。樹立起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同時在溝通中培養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感恩學校和教師,回饋社會。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同樣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人。注重在溝通中對孩子的道德教育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上進明禮的人,為以後的溝通教育奠定一個結實的基礎。另外,為了更好的與孩子溝通父母也要加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父母一要通過讀書、看報,擴大知識面,這是和孩子交流的資本。平時看報紙和電視時注意了解一些重要新聞事件並和孩子交流,既擴大了孩子的視野也促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二要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愛好是交流的很好的載體。和孩子有共同關心的話題,而不是只關心他的學習,這樣交流才能比較容易進行。比如我和我女兒都喜歡看書和適度的文體活動,我們會一起去書店買書,然後各自看完後會交流讀書心得,一起打打羽毛球,在活動中輕鬆交流溝通。我在這種交流中更能了解她的思想和平時不想說的事情,比如她的內心思想和對一些問題的偏激理解等情況。父母對孩子賦有教育的義務,但教育不僅是知識的承傳,也是心靈的互動、情感的溝通。 我想如果我們做父母改變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用「激勵」和「鼓勵」代替「責備」和「訓斥」,多理解和尊重孩子,那麼我們一定能和孩子取得良好的溝通,建立深厚的情感,建立起一個溫馨健康快樂的家庭。說說與孩子的溝通214 楊菁怡 家長父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與孩子的溝通是父母作為「老師」的最重要的教學手段。而與孩子溝通順暢,父母必須明智,必須懂得如何才能真正地與孩子溝通。一、安靜傾聽是溝通的前提要讓溝通變得容易,首先要學會安靜傾聽孩子的心裡話。要知道孩子心裡想什麼,思想上關注什麼,精神世界裡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孩子向你訴說高興的事,你應該和她一起快樂,表示共鳴;孩子向你訴說不高興的事,你應該讓她盡情宣洩,表示同情;當孩子向你訴說你不感興趣的話題,你應該耐著性子,表示傾聽認真……這樣,孩子就會樂意向你傾訴,你也能了解她的內心世界,容易與孩子在許多問題上達成共識。家長們都希望能夠對孩子有影響力。但是,家長如何才能對孩子有影響力呢?一是要感受孩子。家長要了解孩子思想、學習、身體等情況。如果不了解這些,就無法影響他。二是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冷靜、理智、客觀是最好的傾聽狀態。比如,你遇到了不開心的事,讓你心情不好,結果回家孩子又跟你頂嘴,這時你能保持冷靜、理智、客觀的狀態,你就會贏得更多的傾聽的機會,你就能更多地了解你的孩子。二、善於理解是溝通的橋樑在傾聽中你了解了孩子很多,這隻能是溝通的前提。但如何處理從傾聽中得到的信息呢?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只是快樂高興、只是表示同情是遠遠不夠的。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認識問題。家長們跟孩子溝通經常犯一個毛病:還沒表達理解,就急於提供真理。比如,家長跟孩子反覆強調要怎樣做,孩子似乎也聽得很仔細,結果發現孩子還是沒明白家長的意圖,家長往往就會埋怨、指責孩子。其實,對同一句話,家長和孩子理解的方式和角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孩子執行起來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家長對孩子誤解自己的意思、或者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要多想幾個可能性,不要馬上指責,不要馬上給孩子下結論。比如,不專心,不認真,不尊重家長等等。家長要從各種角度去理解孩子,而不要一味主觀臆斷。例如,孩子作業拖拉,缺少緊迫感,有多方面的原因:行為習慣不好、缺乏自覺意識、自控能力差、作業太多太難等等。家長要認真分析孩子作業拖拉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如果家長武斷地批評孩子,孩子就會反感,慢慢變得不願與父母溝通。但是,理解不等於同情,不等於無條件遷就,理解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就是放下家長的架子,與孩子平等談話。在許多家庭中,孩子與大人之間的交談,往往是在不平等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產生一種叛逆心理,甚至產生抵觸情緒。與孩子交流最重要的前提是平等和信任。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尊重孩子的選擇和興趣愛好,尊重孩子的思想和見解。孩子才會與你真心溝通。三、鼓勵成長是溝通的目標與孩子溝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正確地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當孩子能與你像朋友一樣交流的時候,你就掌握了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導航權。這時候,你的批評才會被孩子視為良藥,你的勸告才會被孩子真正接受,你的鼓勵才會被孩子當作航行的風帆。這樣,你才能地被稱作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名副其實的第一任老師,才能對你的孩子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話又得說回來,進入知識信息時代,孩子的信息量比父母大出很多倍。拜孩子為師,也是當代父母的明智選擇。當父母能真心向孩子學習時,孩子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這份熱情也就是 「代溝」間最好的潤滑劑,她一定能使兩代人的溝通更加順暢!說說父母與孩子溝通214 顧麗原 家長就二八原則而言,能夠在一中就讀的每一個孩子都是聰明的孩子。然而,每一個孩子又各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項,只有他們的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特點結合溝通理論,將會取得最佳的溝通效果……一、身教重於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1、作為家長自己首先是有「責任心」的,否則您的孩子很可能會迷失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習。「責任心」簡單來說,就是:(1)您對自己的雙方老人是否盡責和孝敬,這關係到孩子是否聽您;(2)您對孩子是否真愛和盡責,這關係到孩子是否信您;(3)您對社會是否有責任心,這關係到孩子是否服您。2、作為家長自己應該是「勤勞」的,至少在孩子看到的、聽到的您是這樣的,否則怎麼讓您的孩子「勤奮」讀書。而沒有「勤奮」,就很難有優異的成績。3、作為家長自己應該是「勇敢」的。在考場上「膽怯」和「緊張」常常會讓孩子發揮不佳。注意讓您的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父母在面對「困難」時、「挫折」時、「失誤」時、「做錯」時、「說錯」時,都能「勇敢」面對,正確處理,無怨無悔。這些將會是您孩子最好的榜樣。二、多讚美、少批評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避免誇大事實。誇張,是一種語言修辭,但不宜用在批評孩子的場合。誇大孩子的過錯,不僅不利於孩子認識、承認過錯,而且容易激起孩子的自衛心理。誇大子女的過錯,還使你的善意變成了吹毛求疵,使自己從「原來有理」也變得「也有過錯」了。下面這些句式通常會誇大事實,不能準確地傳達出您的本意,如:你總是、你肯定、你從來。平心而論,您的本意並非認為子女真的「總是如此」「肯定如此」「從來如此」,所以應該避免。三、當父母、做朋友小學畢業以前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呵護和寵愛;進入中學以後的孩子懂得更多了,不僅僅需要父母的關愛,更需要朋友般的理解和支持。許多孩子常常錯誤地認為,生他養他的父母提供的吃、穿、住、行是應該的,哪個家庭不是這樣的,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而義氣哥們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反而會讓孩子疏遠自己的父母。假如您是個成功的好爸爸、好媽媽,同時又是孩子心中善解人意的好朋友,身兼二者。那麼您跟孩子間溝通將是非常圓滿的。然而,每一個孩子更愛聽的是老師的話,所以與孩子間最好溝通是家長應該更注重與老師的聯繫和配合。理解、關愛與溝通215 王雪江 家長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長輩對下一代實施的綜合性教育,既是基礎教育又是終生教育,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起奠基作用,其教育效果,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關係到整個社會風氣的優劣,國家民族的興衰。理解,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生活中有很多「霸道」父母,不了解孩子,也不願意去了解孩子。更可悲的一種是明明不了解孩子,卻自以為了解。一個父母與孩子不做溝通的家庭,往往是危機四伏的。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了,他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依賴父母,不再把什麼事都講給爸爸媽媽聽。在他們眼裡,父母就只是大人,他們把父母放在大人的世界裡,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世界裡,所以不願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所以,兩代人之間往往產生代溝。而有的父母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看待孩子的問題,以致禁經常性的鬧出一些小磨擦。所以,理解是第一位的,經常表現出對孩子的理解,父母與子女間的信任和尊重的和諧關係也就能慢慢建立起來了。關愛,是家庭教育的第二步孩子們需要的不僅是物質性的東西,還應有心靈上的愛撫,他們只有在愛的環境中才能健康成長。相對於物質的滿足,孩子們更需要心靈上的滿足。他們缺乏的是與父母之間的交流,缺乏的是來自父母心靈深處安寧的熨帖和精神上的支持。只有把孩子當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才能發現他們的這種饑渴,在面對孩子們的情感饑渴時不會手足無措。父母應多多鼓勵孩子,給與其向上的動力。溝通,是家庭教育的第三步溝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注重與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勵孩子參加實踐。父母是兒童的啟蒙者,家庭是兒童、青少年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經濟上的聯繫,生活上的依賴,使學生和家長形成了極為密切的關係,極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響。只有溝通才能對孩子教育。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教育,更帶有一種人格上的教育。所以父母一定要把好「溝通」這一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過程。孩子在參加社會實踐之後,父母一定要傾聽孩子的感受,與孩子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幫助孩子總結和提高。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一定要注意與孩子建立良性的積極的雙向溝通關係,這樣才能有利於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使教育活動能在父母、子女之間順利進行。總的來看,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合適的培養目標,和睦溫馨的家庭氣氛加上民主的教養態度,將使你的孩子長成一名有用之才。孩子的第一任老師215 家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我對如何與孩子溝通有以下幾點看法:一、身教重於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二、要注意親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展。四、無條件信任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五、多讚美、少批評,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六、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學會賞識 溝通無限216 柴智 家長高爾基曾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可是善於教育他們,這便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知識。」現代的教育理論都提倡父母的教育,認為子女教育、培養人才的重點,應該由子女本身移向與他們成長密切相關的關鍵人身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農民在種莊稼時,種不好了,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培養子女的時候看到他們有問題了,卻從來不去考慮自己哪裡做的不好,卻總是從子女身上尋找原因,其實這是錯誤的。家長怎樣對待子女,決定了子女的一生;沒有教不好的子女,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身為父母,我們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始終沒有止步。全世界著名的六種教育方法中唯一的本土教育法——賞識教育對我們的影響最大,經過實踐的檢驗,它也是最能夠讓我們家長與孩子溝通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學會賞識子女,溝通就沒有極限。賞識教育的創始人周弘本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只有初中畢業,但他以自己無限的父愛,幫助女兒走出了殘疾的陰影,將雙耳全聾的女兒培養成中國式的海倫?凱勒,讓女兒走上了一條超越身邊所有健全同齡人的輝煌道路:成為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留美碩士和博士。《中國婦女》雜誌評選出的十大時代人物。周弘在探索女兒教育方法的過程中,找到了「賞識教育法」,如今,賞識教育已經改變了許多孩子的命運,促進了許多家庭的和諧。賞識的本質是從生命的角度切入,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家長回歸到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的心態,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賞識孩子的生命。家長生命的成長帶動孩子生命的成長。一方面,營造寬鬆和諧的環境,塑造好孩子的感覺,把外在的激勵化為孩子自身的動力,誘發已存在於孩子身上的潛能。另一方面,孩子把感受到的賞識進一步發展,升華到賞識自我,賞識他人。操作原則和方法概括為「六大原則」和「十二個學會」。第一個原則是:家長要信任子女,學會崇拜你的孩子,為你的孩子自豪。孩子既脆弱又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前者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後者需要良好的環境才能激發出來,這個良好的環境就是信任,信任的眼光、手勢、語言和力量。信任在孩子表現出優點時容易做到,而在表現不盡人意時,家長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動力。其實,孩子這時最需要家長的支持,他的感覺是非常敏銳的,信任就是連接家長和孩子的通道,家長把賞識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孩子,孩子感受到後就能夠內化為成長的動力。怎樣才能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信任他的人呢?首先要學會為你的孩子自豪,自豪到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應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為他而自豪。為孩子自豪就是給孩子力量,孩子在父母的自豪中會變得自愛、自信和自強。第二個要學會的是崇拜。作為父母一定要堅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自我。就像黃山上的松樹各有所長,彼此不同,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每個生命更是獨一無二,無可比擬的。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美的品質並在希望中形成一個完美的形象,孩子就在這樣充滿欣賞的環境中成長為一個值得父母驕傲的人。第二個原則是:家長要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向你的孩子請教。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地位是低下的,家長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喜歡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替孩子做主,不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隨意打罵。而賞識教育的本質是看得起,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家長認真傾聽孩子說話是尊重孩子的重要標誌之一。其實孩子的心裡話最想告訴自己的父母,為什麼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孩子卻不願意跟家長交流呢?原因在於家長不會傾聽孩子講話,不是嫌孩子煩,就是認為孩子的思想幼稚,在孩子說話時忙於做其他事情等等。久而久之,孩子覺得你不尊重他,也就不願意把心裡話告訴你了。要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傾聽是最佳的方法。通過傾聽,你可以了解孩子;通過傾聽,孩子鍛煉了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溝通能力,也培養了孩子豁達坦誠的品格。不少父母為教育孩子徹夜難眠,到處打聽教育方法。其實,一旦家長從真正意義上懂得了尊重孩子,也就會自然地向孩子請教,知道孩子是怎樣想的,了解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麼,得到孩子的積極配合,讓他自己也參與到教育中來發揮互動作用。家長可以經常問孩子:「媽媽這樣做好不好?你喜歡不喜歡?怎樣做你才更滿意?」向孩子請教可以讓孩子最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和關心。第三個原則是:家長要理解孩子,感激孩子的生命,學會用心陪伴孩子。理解就是換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本來想不通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許多父母愛孩子,不是愛他們的生命,而是愛孩子的分數,更是愛自己的面子,完全搞顛倒了。其實做父母的應該感激我們的孩子,感激他們的誕生給我們帶來的無限歡樂。要多多地陪伴你的孩子。多與孩子平靜地談話。陪伴孩子不在於用時多少,而在於用心多少。只有陪伴才能溝通。與孩子溝通,是走進他們心靈的唯一途徑,是了解孩子、引導孩子的重要一環。能與孩子溝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是成功的。前面這三個原則好比是每個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陽光、空氣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家長沒有任何理由剝奪孩子應有的權利。而接下來的三個原則告訴家長怎樣去做,指明孩子的發展方向,怎樣對孩子揚長避短,利於生命的成長。第四個原則是:家長要激勵孩子,善於發掘孩子的潛能,學會分享孩子的成功。激勵分為正激勵、負激勵。賞識教育認為,應該以正向激勵為主,告訴孩子怎樣去做,指明孩子的發展方向。而負向激勵只是禁止孩子不許做什麼,應當做什麼孩子還是不知道。現在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於:把孩子的正確行為看作是理所當然的,視而不見,而孩子一旦出現錯誤行為,就立即訓斥,可謂「缺點不說不得了,優點不說少不了」。而賞識教育認為「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把眼光放在孩子的優點上,這會強化、鞏固孩子的好行為,還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有助於生命的成長。最好的激勵不是表揚,更不是物質獎勵,而是分享。孩子若能感受到家長因他快樂而快樂,會受到很大的激勵。把孩子看成是一座急待開採的金礦,做父母的及時發現和挖掘他們身上的金礦,並且將其提煉出閃閃發光的金子。一個成功的家長必須有一雙善於捕捉孩子身上閃光點的「火眼金睛」,不斷地讚賞、反覆地激勵,使孩子有一種被發現、被認可、被重視的感覺。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在這方面找出他的閃光點,小題大做,無限誇張,讓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只要你用心去發現,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蘊藏著無盡的寶藏。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分享孩子成功喜悅的過程,也是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由於分享給孩子增添了信心,加大了成功後的自信感和愉悅感,同時父母在分享中也獲得一種自豪感。需要注意的是分享不僅是孩子在取得成功之後的分享,而是要不斷地讓孩子看到成功,把「大成功」化為若干個「小成功」,這樣孩子才能堅持努力。通常說「不努力就不會成功」。而賞識教育的觀點是「不看到成功就不會努力」。第五個原則是:家長要寬容孩子,反思教育孩子的方法,學會等待孩子的覺醒。寬容能夠營造寬鬆和諧的環境,利於孩子的生命成長,滿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它不等於放任,放任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最重要的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於單一,也不要過高、過嚴,以完美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容不得他們身上有一點缺陷,實際上違反了生命成長的規律。寬容意味著先接納,後升華。給孩子一個廣闊的心理空間,誘發孩子的求知需求,成為自發的內在需要。孩子出了問題,大多數家長常常是「你怎麼啦」——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賞識教育的觀念是:「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因此,家長要學會反思,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要問「我怎麼啦」,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身上的不良習慣也並非一天形成,而家長要求孩子克服缺點恨不得全部在一天之內完成,事實證明這種不切實際的要求只能是「欲速則不達」。「冰凍三尺也非一日之暖」才行,這就是告訴家長以寬容的心態學會等待,以一顆平常心去耐心等待孩子的覺醒。孩子改正缺點的規律是:在前進中反覆,在反覆中前進。第六個原則是:家長要提醒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學會分擔孩子的憂傷。孩子犯了錯誤,特別是有不良的行為習慣後,給予孩子適當的提醒作為補充,讓他有一定的心理體驗,以震撼孩子的心靈,讓他產生自我改正的意識。更可以直接提出批評,但不是居高臨下訓斥式的,而是朋友般平等式的提醒。這種提醒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有的家長批評孩子是怎麼刻薄怎麼講,只圖自己發泄得舒服,不管孩子受得了受不了,如同倒洗澡水,把嬰兒一起倒掉了。批評孩子的原則是 「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在「給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種批評方法,如故事性批評,通過講一個故事的方法,讓孩子領悟其中的道理,自覺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幽默性批評,在說笑話的過程中達到提醒孩子的目的。孩子取得了成績。家長應該分享他的歡樂;孩子遇到了困難和挫折,家長應該學會分擔他的憂傷,既而鼓勵他們在失敗中站起來,再分享他的堅強。賞識教育的實質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一個孩子都是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家長的職責就是讓他們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在賞識中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家長朋友們,賞識教育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關鍵是要真正地改變觀念,你很快就可以看到孩子身上的變化。您現在就可以把自己孩子的優點寫在一張紙上,跟他說「我為你自豪!」您還不妨每天沖他豎起大拇指,相信他會還給你一個奇蹟的。願每一個父母都成為教育家,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好孩子!淺談如何與孩子溝通216 張寵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溝通的方式很重要,和孩子溝通時,要心平氣和,不能脾氣暴躁;要態度和藹可親,不要蠻不講理;要學會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發現他的閃光點;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知道孩子的心思;走進孩子的心裡。父母能做到這些,溝通就不是一件難事了。具體如何溝通,我可以舉幾個例子,比如,當孩子放學回來時,我們的第一句話是不是應該這樣問:你今天過得愉快嗎?累不累?作業多不多?需要我為你做點什麼呢?這樣的問候不就拉近了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了么?溝通也就不難了。再是要引導孩子說,不要讓孩子聽你嘮叨,我們作個忠實的聽眾,更要注意說話要說到點子上,突出重點,不要羅里羅嗦,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舉一個例子,我一個同事說:「我沒有文化,不知道和孩子說些什麼,和孩子說幾句,卻引來孩子一句這樣的話:媽,你說的話十句就有九句是廢話,你說還不如不說,更讓我煩。」你說這種交流能繼續下去么?就拿我和我女兒來說吧,我們現在可以說是無話不談的朋友,即時現在孩子在高中上學,也是經常通電話,孩子把學校的事情,同學的事情,自己的煩惱,及時和我聯繫。就拿她這學期開學時的摸底考試來說吧,考得不是很理想。她及時告訴我,當時情緒很低落,我是這樣說的:「你這次考的不理想肯定是有原因的,分析過具體原因是什麼么?」她說:「我考試失誤比較多,粗心錯誤的地方比較多,有些本來可以答出來的,都是粗心害自己扣了分」。我說:「這說明你在平時的做題當中,你不夠仔細,時間充裕要仔細檢查。我相信以平時的努力以後會考出好的成績。」她說:「聽了你的話我的心情開朗了許多,以後我會注意和努力的,下次考試我一定給爸爸一個滿意的成績。」如果你這樣說:「你怎麼考得這麼差?人家怎麼考得好呢?是不是暑假玩過頭了,你也太笨了。」其結果會怎樣?那隻會給孩子的心靈上加上一把刀。再見到你,她不理你也是情理當中的事,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架起一道鴻溝,怎麼又能較好的溝通呢?做家長的要善於傾聽。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共鳴,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洩,並表示同情。要給孩子一個平等的發言機會。有時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希望別人能聽聽他發自內心的傾訴,以得到情感上的安慰才平衡。如果父母一廂情願的老生常談,往往使得孩子默不作聲,你嘮叨完了,她不但無動於衷,而且產生反感。無論是讚揚孩子還是批評孩子,一定要就事論事,恰如其分。不隨意指責或草率評論。一次本來很有意義的談話,往往因為我們草率的評論、隨意的指責而中止,使得雙方都不愉快。為了鼓起孩子說出心理話的勇氣,我們得儘力避免自己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快或掃興的反應,以消除孩子的心理顧慮,這樣才能打開感情交流的大門,密切心靈的接觸。我的女兒是最棒的!溝通,從心開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溝通、交流、共育——固新幼兒園家長會實錄
※如何更好的與髮型師溝通
※職場「菜鳥」溝通三妙招
※10部電影教給你6 大溝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