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與主教的「無間道」 | 金雀花王朝(7)

作者:青葉

上一篇談到亨利二世與托馬斯·貝克特的「蜜月」期,可是這個「蜜月」期並沒有持續多久,二人便瞬間進入了「冷戰」。

亨利二世一直在盤算要將英格蘭教會從羅馬的管轄中「解放」出來,因此他十分看重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人選,因為坎特伯雷大主教領導著全英格蘭的主教們。他將信任的目光放在了貝克特身上,一來他覺得貝克特是前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奧爾博多親自給自己推薦的人才,二來通過對貝克特的考察以及對他完全的信任,亨利二世覺得貝克特有能力輔佐自己跟羅馬教皇抗衡。但是,亨利二世卻錯估了貝克特的性格,貝克特不是那種屬於看眼色進行「站隊」的人,他的特點在我看來就是在其位,全其力,謀其職。

亨利二世和貝克特的這段故事十分像極了《冰與火之歌》中麻雀大主教和瑟曦太后的故事,王權親手扶持的教權反而最終威脅了王權的地位。

亨利二世雕塑

先下手為強

貝克特華麗「變身」之後,沒有等亨利二世先挑戰教權,而是自己先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線。他首先向幾位貴族發難,把鬥爭的矛盾直指亨利二世身後的王權。

第一個被刁難的伯爵是克萊爾伯爵,他領下的封地原來是屬於坎特伯雷教區的,貝克特根據國王之前給予他的特權,即當坎特伯雷教區的原屬土地被以前的大主教錯誤轉讓或者是被非教會人員佔領,貝克特有權收回。亨利二世給貝克特此項特權本是為他的王國服務的,卻並不曾想到這塊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據斯蒂芬-菲茨記載,這位克萊爾伯爵幾乎和所有的英格蘭貴族都有姻親關係,近的也好,遠的也罷。而且,克萊爾的妹妹是當時上層社交界的名流,主要是顏值高,還曾經接受亨利二世的召見,讓其目睹芳容,所以貝克特這是牽一髮動全身的舉動,這也是向王權開戰最明顯不過的信號了。

貝克特-彩色玻璃畫像

同時,貝克特利用他的特權,將坎特伯雷教區中的一座恩斯福德教堂及其屬地讓一個叫勞倫斯的非教會人士掌管,但是這座教堂是屬於恩斯福德領主威廉的,至少在當時是在他的歸屬下。恩斯福德領主威廉十分憤怒,將勞倫斯驅除出領地,貝克特抓住機會,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恩斯福德的威廉開除了教藉。威廉一紙訴狀,涕泣於國王之前。亨利二世此時已經發現情況不對,但還不怎麼想撕破臉皮,就親自寫信給貝克特告訴他赦免威廉,貝克特回應地很決絕,不是你管的事,少插手。國王第二次的回信可不就這麼給他好顏色看了,厲聲辭色地回答他說在他王室的威嚴下,任何屬於他的人不經過他的同意絕不能被開除出教會。貝克特服軟了,答應赦免威廉,可是在亨利二世心中,早已經把昔日的密友看成了對手,他在溫莎對人說:「他(貝克特)現在起再也不是我們的人了。」

亨利二世被深深地打臉,他怎麼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國王在自己的王國範圍內,竟然被自己任命的主教公然踐踏自己的威嚴,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是自己曾經交心的知己和朋友,就差歃血為盟了,被人背後捅刀子的感覺就是疼,再轉過身來看,心寒。因此,為了界清王權和教權,更重要的是,將英格蘭自己的教會完全掌握自己的手裡,亨利二世召開了一場重要的會議。

在這場會議召開之前,英格蘭的教權不斷僭越王權,尤其是關於涉及教士的案件,更是令亨利二世頭疼。

在中世紀的西歐,教士更像是一種職業,而不是只是屬於那些看透紅塵,徹悟人生,以追求上帝為目標的人的理想。當時的教會主要壟斷著教育資源,掌控著人們的思想走向。不斷增加的教士,其中只有一部分人最後能夠成為神職人員,其餘的無非是在世俗生活時多穿了一層教會的衣服。然而,教會的這件衣服穿的實在是很值,教士的豁免權能夠幫助那些作姦犯科的人逃避世俗法庭的審判,而宗教法庭對教士審判的刑罰是及其輕微的,這便會導致一大批人犯罪之後藉助教士的身份逍遙法外。有這麼一件事可以看出國王和貝克特在關於教士犯罪處理上態度的不同。當時伍斯特郡的一位教士性侵了一位紳士的女兒,為了想長久的擁有這位女士,又殘忍地殺害了她的父親。當這位教士被押解到國王和貝克特面前時,國王希望能夠交給世俗法庭處理,但貝克特卻堅持說教士犯罪,由宗教法庭處理。然而最後的結果卻只是將這位教士關押了幾天,進行降級處理,國王此時要求立刻將這位教士交付世俗法庭處理,貝克特狡辯反對說同一罪行被兩次審判是對人的不尊重,亨利二世無言以對。

這只是關於教士犯罪處理的冰山一角,然而,卻讓亨利二世下定決心整治教權和王權混亂的情況,如果說要帶私人感情的話,就是要報復貝克特,這樣徹底無情地背叛了他。因此,二者的鬥爭進入白熱化,貝克特被迫出走英格蘭,直到五年之後,才返回英格蘭,卻為此殞命,這是後話,暫按不表。

亨利的反擊

1163年,全英格蘭的教會權貴都急急忙忙趕往威斯敏斯特,那一年,英格蘭國內的情勢陷入了最為緊張的時刻。

此時,國王亨利二世在維斯米斯特等待著主教的到來,他召集他們並不是由於要主教們陪自己吃飯或者打獵,反而,他的內心是激蕩不平的。由於貝克特的「叛變」,亨利二世獨立掌管英格蘭教會的計劃剛開始就吃了閉門羹,因此,他此時心裡在盤算著一個計劃,剎不住這教士的威風,自己國王的臉面何存!

10月1號,威斯敏斯特宮中人群攢動,議論紛紛。主教們都身穿華服,均是富貴之相,或有緊張之色,或面帶笑容,談天說地。除了主教們在場之外,教皇使節菲利普也到場參加國王組織的會議,此時的貝克特呢?作為全英格蘭主教的領導人,貝克特絲毫沒有畏懼之色,他已經猜到接下來要發生的事了。

亨利二世隨後進入了大廳,面帶威嚴。主教們心裡七上八下,由於貝特科近來的「輕舉妄動」,他們隱約嗅到了一絲的「血腥」味道。其實主教們自己也心知肚明,教權和王權的司法界限不明不了,這對於要強的亨利二世來說,肯定是要遲早解決的問題。果然,會議一開始,亨利二世就以強硬的口吻質問主教們:是否遵守英格蘭王國以來的法律和習俗?主教們面面相覷,又把目光集中在貝克特的身上。貝克特這人,有一點擰,他心裡的打算是教會的權力和利益一點兒都不能侵犯,國王對此的進攻,都要被狠狠地回擊過去。他指示一部分主教,對國王做出了回答:主教們願意遵守王國的法律和習俗,但是除了有損教會的條規之外。這個回答模稜兩可,其實跟沒回答一樣,教會的權力實際仍凌駕在王權之上。亨利二世可不會輕易放棄,他指派的王室律師和教會律師展開了激烈的唇槍舌戰,儘管亨利二世以威脅之言相逼,大主教們還是在貝克特的堅持下不肯讓步。

亨利二世這個時候忍無可忍,怒氣滔天。金雀花歷代的君王在發脾氣這一點上,是讓大臣們受不了的。後來的愛德華一世生氣的時候,竟然把身邊的大臣活活嚇死。會議進行到一半,亨利二世不辭而別,摔門離去,主教們此時感到陣陣肅殺的寒意。

亨利二世和貝克特

會議雖然中斷,但是事情並沒有因此而擱置。

亨利二世憤怒地將自己的長子亨利從貝克特身邊帶走,結束了貝克特對長子的教育,同時收歸貝克特在擔任大法官期間送給他的所有城堡。這個舉動將二人逼上了最後的絕路。

二人都在尋求有利於自己的幫助。有意思的是,亨利二世雖有意壓制羅馬教會在英格蘭的影響,卻不得不藉助於教皇的權威,來打壓貝克特,當然,他不會向教皇闡明自己最終的意圖。而貝克特方面,最堅強的後盾就是教皇,聲稱要用「堅硬的棍子和牢固的鎖鏈」來限制世俗王權。

有人會不明白,自己做國王的難道就不能靠一句手諭撤掉或者殺掉貝克特嗎?可以辦到,但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當時的歐洲處在宗教的氛圍之下,人們對宗教的虔誠不亞於對王權的尊重,甚至超過對國王的尊重,畢竟,對宗教,群眾面向的是上帝,而對國王,只是一個和他們有著一樣缺點的人。基督教世界湧現出的許多虔誠的聖人,不只是受到群眾的熱烈追捧和歡迎,甚至對各國國王,都會有極大的吸引力,因為國王自己死後也想生天堂,或者就現實意義說,從教士那裡得到一些關於上帝的啟示。因此,尤其像貝克特這樣總領全英格蘭主教的大主教,他不僅僅是屬於英格蘭的主教,更是一位國際人士。亨利二世當然可以找一些其他的借口撤銷貝克特,但是,貝克特本身的影響並沒有因此削弱。他依然可以利用他的影響力去四處活動,唆使教會權貴反對國王,亨利二世總不能全部撤掉英格蘭的大主教,故而這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至於派人殺掉貝克特,這無疑引發歐洲教會對亨利二世的戰爭,因為這是王權對教權的挑戰,其他的國王就會伺機而動,藉機侵吞英格蘭的利益,更是得不償失。雖然最後亨利二世對手下有意而無意的暗示,導致貝克特被殺,但是,他付出的代價卻是慘痛的。

二人幾乎同時向教皇求助,但此時的教皇也自顧不暇。現任教皇亞歷山大由於和神聖羅馬皇帝發生爭吵,被用武力趕出了羅馬,他給貝克特的建議是與國王合作。

貝克特此時有一些心灰意冷,他一心在王權面前去堅持教權,卻現在不得不低下頭認輸,加上他倔強的性格,很難按教皇說的做,他現在猶豫不決。之後,英格蘭有影響力的主教,包括約克主教,倫敦主教以及多位紅衣主教組成強大的遊說集團,輪番對貝克特展開「勸降」攻勢,苦口婆心地勸他與國王合作。可想而知,貝克特的倔強也讓人傷腦筋,也可能是,他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在這個尷尬的時刻,需要一個台階下,才故意讓那麼多教會權貴去規勸他。

總之,貝克特最後還是屈服了,但卻極不情願。他私下裡向亨利二世低頭認輸,同意遵守王國一貫的習俗和法律。

但亨利二世的復仇之箭已經射出,要收回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亨利二世此時更大的心愿是將貝克特徹底擊碎,讓他一點翻身的餘地也沒有。他沒有滿足於貝克特的認輸,為了更好地將教權明確下來,他需要一份明晰的法令,於是,在1164年1月,距離上次威斯敏斯特開會還不到兩個月,亨利就重新召開了主教們參加的會議。這次,亨利二世可不會那麼輕易讓步,貝克特也不能那麼想怎樣就怎樣了。

1164年,在亨利二世的皇家獵苑克拉倫敦,雲集於此的主教們在國王的威脅下,通過了一部法令——《克拉倫敦條例》。而這部條例正式以法律的形式頒布,標誌著王權和教權的鬥爭的頂點,不可避免的,國王個人的意志強加在這部法律上,國王對教會的統治的意願堅硬如鐵。而貝克特此時陷於孤身作戰的境地,他認為自己屈辱地簽訂了這部法律。不久之後,國王亨利二世發動對貝克特最後的「戰役」,迫使貝克特出走英格蘭,這也是貝克特在英格蘭最後的精彩出演。在異國進行「政治避難」的貝克特,究竟又做了哪些努力來挽回自己昔有的榮耀?


推薦閱讀:

歷史無間道:明成祖為何用和尚追殺尼姑?
「四」《無間道》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無間道3
《無間道1》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派出所掌勺大廚當小偷 上演現實版無間道

TAG:王朝 | 國王 | 無間道 |